CN115585521A - 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585521A CN115585521A CN202211587517.6A CN202211587517A CN115585521A CN 115585521 A CN115585521 A CN 115585521A CN 202211587517 A CN202211587517 A CN 202211587517A CN 115585521 A CN115585521 A CN 1155855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inlet
- air
- cooling pipe
- water
- grou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3—Venti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ir clean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2—Ducting arrangem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4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using natural energy, e.g. solar energy, energy from the ground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2—Roof ventil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包括架体、底板、顶板和侧板。其中,所述底板高于架体底部,还包括进风组件和储水箱,所述储水箱设置在底板下方;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进风筒、地冷管轴、水冷管和进气箱,所述进气箱嵌设于储水箱箱体内,所述进气箱朝储水箱顶部延伸而出形成进气罩,所述水冷管一端与进气箱相联通,另一端朝储水箱水平方向延伸穿出储水箱,所述地冷管轴设置在水冷管远离进气箱一侧,所述地冷管轴内部设有气道腔,所述地冷管轴外侧设有插地结构。所述储水箱上设有水管接头;还包括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设置在顶板上。进气降温效果好,且具有节约能耗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方舱实验室,具有临时性、应急性、转移便捷性的需求,在实验室的环境中对室内温湿度、空气质量具有严格的要求,为了保证实验室内的空气质量符合要求,往往要在实验室中安装新风系统,通常会在试验室设置带过滤板的进风装置。而在方舱实验室的应用环境中,当遇到高温环境,采用普通的新风装置,会将室外的热空气吸入,导致室内温度升高,导致降温能耗过大。现有的措施中有地埋式的进风管道,通过地底与地上温差实现对进风空气降温,且具有节约能耗的优点。但是,埋设管道的操作,不符合方舱实验室应急性、转移便捷性的需求。此外,实验室往往对水质要求具有一定标准,一些特定实验环境下需要预先制备去离子水以供使用,由于方舱实验室临时性、应急性的特点,通常需要携带水箱,以储存预制好的实验室用水,如果将水箱放入实验室内部,会导致占用空间,如果将水箱放在实验室外部,在炎热的环境中,会导致水温过高,难以直接使用。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进气降温效果好,且具有节约能耗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包括架体、底板、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和底板设置在架体上,所述顶板设置在底板上方,所述侧板设置在底板和顶板之间。其中,所述底板高于架体底部,还包括进风组件和储水箱,所述储水箱设置在底板下方;所述进风组件包括进风筒、地冷管轴、水冷管和进气箱,所述进气箱嵌设于储水箱箱体内,所述进气箱朝储水箱顶部延伸而出形成进气罩,所述水冷管一端与进气箱相联通,另一端朝储水箱水平方向延伸穿出储水箱,所述地冷管轴设置在水冷管远离进气箱一侧,所述地冷管轴内部设有气道腔,所述地冷管轴外侧设有插地结构,所述进风筒设置在地冷管轴远离水冷管一侧,所述进风筒穿设在底板上,所述进风筒内设有进风风扇,所述进风筒、气道腔和水冷管通过连接件相连通;
所述插地结构包括一组间隔设置的扇形盘,所述扇形盘一侧设有刃缘,一组所述扇形盘沿地冷管轴轴向排列设置在地冷管轴外侧面上,所述地冷管轴转动设置在架体上;当所述地冷管轴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扇形盘圆弧边缘延伸出舱体底部所在平面;当所述地冷管轴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扇形盘圆弧边缘转动至地冷管轴上方,所述扇形盘整体在舱体底部所在平面上方;
所述储水箱上设有水管接头;还包括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设置在顶板上。
上述装置中,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其原理是:将进风组件和储水箱整体设置于底板下方,避免阳光照射升温,当舱外的空气从进气罩处进入,经过进气箱、水冷管、地冷管轴以及进风筒最终从底板进入舱体内部,再通过出风组件将空气从顶板送出,形成从下而上的新风换气。当所述地冷管轴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扇形盘圆弧边缘延伸出舱体底部所在平面,插入土地内部,此时在进气环节中,空气经过三次降温,第一次是,由于进气罩处于底板下方,处于阴凉环境,空气从舱体外部流进进气罩时得到降温;第二次是,空气进入设置在储水箱内部的进气箱和水冷管,受到储水箱的降温;第三次是,由于扇形盘插入土地中收到土地的降温,使得进入气道腔内的空气得到降温。所述扇形盘转动插入土地时,刃缘在插入方向的前端,降低切入土地的阻力,其中,所述扇形盘的圆弧边缘能够保证扇形盘转动插入土地受到的阻力稳定。所述储水箱用于储存实验室用水,实验室用水的种类包括且不限于去离子水,所述水管接头用于将储水箱内的水通出或者存入,将储水箱设置在底板下方,能够有效防止储水箱内的水液收到日光照射升温过高。因此,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进气降温效果好,且具有节约能耗的优点。此外,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集成于方舱实验室上,可通过在普通的集装箱上改装,其中,顶板和侧板可对应集装箱的外壁,能够保证方舱实验室转移的便捷性,其中所述地冷管轴上的插地结构,能够快速形成地冷功能,无需采用埋管等复杂操作,因此能够提高地冷管轴的出、入地效率,从而提高方舱安装转移的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所述地冷管轴成对设置在所述储水箱两侧,所述地冷管轴延伸方向与底板宽度方向平行,对应的所述进风筒和水冷管分别成对设置在进气箱两侧。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成对设置的地冷管轴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和降温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所述地冷管轴侧面一体设有第一连接管段和第二连接管段,所述进风筒近地冷管轴一侧设有第三连接管段;当所述地冷管轴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连接管段与第三连接管段同轴,所述第二连接管段与所述水冷管同轴。
还包括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套设于第三连接管段和水冷管近地冷管轴一侧,所述连接套上设有套孔,所述套孔近地冷管轴一侧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径大于套孔,对应所述套孔近螺纹孔一侧的端面,所述水冷管和第三连接管段近地冷管轴一侧设有限位环台,所述第一连接管段和第二连接管段上设有与螺纹孔相适应的螺纹孔。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套孔与第三连接管段和水冷管直径相适应,所述连接套可在第三连接管段和水冷管上滑动,所述连接套用于连接第三连接管段和第一连接管段,水冷管和第二连接管段。以连接第三连接管段和第一连接管段为例,其使用方法是:当所述地冷管轴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连接套滑动至第三连接管段近地冷管轴一端,通过螺纹孔将连接套旋拧在第一连接管段上,直至所述套孔对应的端面与第三连接管段上的限位环台相贴合,此时所述第三连接管段和第一连接管段完成连接;需要转动地冷管轴至第二预设角度时,则反向操作,使得第三连接管段和第一连接管段断开。所述水冷管和第二连接管段的连接方式同理。设置连接套能够实现快速拆装,操作方便,能够提升连接或断开第三连接管段和第一连接管段以及水冷管和第二连接管段的效率。此外,通过设置连接套,可轴向补充所述第三连接管段和第一连接管段、所述第二连接管段和水冷管端面之间的间隙,当所述地冷管轴转动时,将所述连接套朝远离地冷管轴方向移动,能够避免所述地冷管轴转动时发生干涉。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所述进风筒包括筒体和竖管,所述竖管设置在筒体底部,所述进风风扇设置在筒体内,所述第三连接管段与竖管相连;所述进风筒内还设有塞杆,所述塞杆直径小于竖管,所述塞杆设置在竖管内,所述塞杆两端设有塞头,所述塞头外侧设有外螺纹,对应的,所述竖管内壁两端设有内螺纹,一对所述塞头相近端距离大于所述竖管轴向长度。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由于所述进风组件整体设置在底板下方,因此方便对进气管路进行清洗。进气状态时,下方的塞头与竖管底部螺纹连接,保证管路密封,上端的塞头在竖管上方。基于上述装置,能够实现对进风管路内壁的清洗。清洗方法如下:将筒体内的进风风扇拆出,在一侧的筒体中灌入清洗液,将另一侧的进风筒的塞杆旋拧至,上端的塞头与竖管上端内螺纹相连接,此时该侧的所述竖管底部呈打开状态,水从该侧竖管的下端流出,从而实现对进风管路的清洗。并且,在清洗完成后,将进风风扇反向安装至灌水侧的筒体内,进行吹风,将管路内残留的水液从呈打开状态的竖管底部吹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所述底板与架体滑动连接,所述底板滑动方向与架体高度方向平行,所述架体上设有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驱动缸伸缩杆与底板相连接,所述储水箱与底板相连接,所述扇形盘上设有与所述储水箱底部相适应的缺部。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当所述地冷管轴从第一预设角度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扇形盘圆弧边缘朝上,为了防止其他部件与转动的地冷管轴发生干涉,需要预留扇形盘转动的空间,一方面会导致储水箱体积减少,另一方面会导致底板的高度过高。由于方舱舱体多采用集装箱卡车运输,其高度受到限制,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控制舱体的高度。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所述底板整体处于侧板的内侧,所述第一驱动缸可驱动底板在高位和低位之间移动,当底板移动至高位时,所述底板和储水箱在扇形盘圆弧边所在圆柱区域的外侧,此时,所述地冷管轴可以转动,当地冷管轴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缸驱动底板移动至低位,此时所述储水箱底部与缺部边缘相贴合。而在所述地冷管轴转动至第二行程位前,则需要先将所述底板升至高位。因此,基于上述装置,一方面能够增加所述储水箱体积,提高储水量以及水冷效率,另一方面在保证进风组件转动不发生干涉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所述舱体的整体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一组所述扇形盘上的缺部处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沿地冷管轴轴向延伸,所述导热板与一组所述扇形盘相连接;当所述地冷管轴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导热板呈水平设置,所述储水箱底部与导热板相贴合。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一组所述扇形盘上的缺部处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沿地冷管轴轴向延伸,所述导热板与一组所述扇形盘相连接;当所述地冷管轴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导热板呈水平设置,所述储水箱底部与导热板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所述地冷管轴两端设有齿轮,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二驱动缸和传动架,所述第二驱动缸设置在架体上,所述传动架固定在第二驱动缸伸缩杆上,所述传动架上设有一对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传动连接。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可驱动传动架在第三行程位和第四行程位之间往复移动,当传动架移动至第三行程位时,所述齿轮带动地冷管轴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当所述传动架移动至第四行程位时,所述地冷管轴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所述出风组件包括出风筒、出风通道和隔热舱顶,所述出风通道设置在顶板近底板一侧,所述出风筒穿设于顶板上,所述出风筒底部与出风通道相联通,所述隔热舱顶设置在顶板上方,所述隔热舱顶整体呈倒置V形,所述隔热舱顶与顶板之间形成散热隔腔,所述出风筒出风口设置在散热隔腔内。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出风筒内设有排风扇。舱体内部空气由出风筒内的排风扇抽出,空气抽出过程中依次经过出风通道、出风筒和散热隔腔。基于上述结构,隔热舱顶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出风筒,并且起到隔热的作用,所述散热隔腔在隔热舱顶延伸方向的两端开口,空气从散热隔腔开口端流出,并且能够带走散热隔腔内壁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舱顶宽度大于舱体宽度,所述隔热舱顶两侧延伸出舱体两侧形成屋檐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所述出风通道包括一对与顶板长度方向平行的进气长槽,以及一组与进气长槽相连通的纵向连接管,所述进气长槽底部设有进气网板,一组所述纵向连接管间隔排列设置在一对进气长槽之间,所述出风筒设置在出风通道中央,所述纵向连接管成对设置在出风筒两侧;所述出风通道还包括一对横向连接管,所述横向连接管连通相对于所述出风筒同侧的纵向连接管,所述横向连接管与出风筒侧壁相连通。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进气长槽整体在出风通道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出风通道的管路为方管,所述出风通道通过纵向连接管和横向连接管形成贴合与顶板底部的散热风道,能够对顶板进行有效降温。
进一步的,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所述隔热舱顶近底板一侧设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散热槽和导流凸面,所述散热槽包括聚流槽和散流槽,所述聚流槽设置在出风筒出风口上方,所述导流凸面设置在聚流槽中央,所述散热槽周向设置在聚流槽外缘并且呈辐射状延伸出所述隔热舱顶外缘。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导流凸面近出风筒一侧呈椭球面,将出风筒排出的风引导至聚流槽,再通过散流槽将气流导出,使得气流与隔热舱顶充分接触,带走隔热舱顶上的热量,能够有效减缓隔热舱顶升温。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空气经过三次降温,第一次是,由于进气罩处于底板下方,处于阴凉环境,空气从舱体外部流进进气罩时得到降温;第二次是,空气进入设置在储水箱内部的进气箱和水冷管,受到储水箱的降温;第三次是,由于扇形盘插入土地中收到土地的降温,使得进入气道腔内的空气得到降温。所述扇形盘转动插入土地时,刃缘在插入方向的前端,降低切入土地的阻力,其中,所述扇形盘的圆弧边缘能够保证扇形盘转动插入土地受到的阻力稳定。所述储水箱用于储存实验室用水,实验室用水的种类包括且不限于去离子水,所述水管接头用于将储水箱内的水通出或者存入,将储水箱设置在底板下方,能够有效防止储水箱内的水液收到日光照射升温过高。因此,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进气降温效果好,且具有节约能耗的优点。此外,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集成于方舱实验室上,可通过在普通的集装箱上改装,其中,顶板和侧板可对应集装箱的外壁,能够保证方舱实验室转移的便捷性,其中所述地冷管轴上的插地结构,能够快速形成地冷功能,无需采用埋管等复杂操作,因此能够提高地冷管轴的出、入地效率,从而提高方舱安装转移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三维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方向的平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的三维结构示意图(隐藏了前侧侧板);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的部件爆炸图;
图6为图5中圈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进风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所述进风筒塞杆的移动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所述储水箱和进风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所述出风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的转动顶板呈打开状态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圈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11的三维剖视图(所述地冷管轴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
图中:1-舱体;11-架体;111-导杆;112-活动槽;1121-第一槽部;1122-第二槽部;113-限位凸块;12-底板;13-顶板;14-侧板;15-导槽;16-第一驱动缸;
2-进风组件;21-进风筒;210-筒体;211-进风风扇;212-第三连接管段;213-竖管;214-塞杆;2141-塞头;215-过滤板;22-地冷管轴;220-气道腔;221-扇形盘;2210-缺部;2211-刃缘;222-导热板;223-第一连接管段;224-第二连接管段;23-水冷管;24-进气箱;241-进气罩;25-连接套;251-套孔;252-螺纹孔;26-齿轮;
3-储水箱;31-水管接头;
4-出风组件;41-出风筒;42-出风通道;421-进气长槽;4211-进气网板;422-纵向连接管;423-横向连接管;43-隔热舱顶;430-散热隔腔;431-散热槽;4311-聚流槽;4312-散流槽;432-导流凸面;433-转动顶板;434-连接折板;435-支架杆;
5-驱动装置;51-第二驱动缸;52-传动架;521-齿条;522-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结合图1至图4以及图13所述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包括架体11、底板12、顶板13和侧板14,所述顶板13和底板12设置在架体11上,所述顶板13设置在底板12上方,所述侧板14设置在底板12和顶板13之间。其中,所述底板12高于架体11底部,还包括进风组件2和储水箱3,所述储水箱3设置在底板12下方。所述进风组件2包括进风筒21、地冷管轴22、水冷管23和进气箱24,所述进气箱24嵌设于储水箱3箱体内,所述进气箱24朝储水箱3顶部延伸而出形成进气罩241,所述水冷管23一端与进气箱24相联通,另一端朝储水箱3水平方向延伸穿出储水箱3,所述地冷管轴22设置在水冷管23远离进气箱24一侧,所述地冷管轴22内部设有气道腔220,所述地冷管轴22外侧设有插地结构,所述进风筒21设置在地冷管轴22远离水冷管23一侧,所述进风筒21穿设在底板12上,所述进风筒21内设有进风风扇211,所述进风筒21、气道腔220和水冷管23通过连接件相连通;
所述插地结构包括一组间隔设置的扇形盘221,所述扇形盘221一侧设有刃缘2211,一组所述扇形盘221沿地冷管轴22轴向排列设置在地冷管轴22外侧面上,所述地冷管轴22转动设置在架体11上;当所述地冷管轴22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扇形盘221圆弧边缘延伸出舱体1底部所在平面;当所述地冷管轴22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扇形盘221圆弧边缘转动至地冷管轴22上方,所述扇形盘221整体在舱体1底部所在平面上方;
所述储水箱3上设有水管接头31;还包括出风组件4,所述出风组件4设置在顶板13上。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其原理是:将进风组件2和储水箱3整体设置于底板12下方,避免阳光照射升温,当舱外的空气从进气罩241处进入,经过进气箱24、水冷管23、地冷管轴22以及进风筒21最终从底板12进入舱体1内部,再通过出风组件4将空气从顶板13送出,形成从下而上的新风换气。当所述地冷管轴22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扇形盘221圆弧边缘延伸出舱体1底部所在平面,插入土地内部,此时在进气环节中,空气经过三次降温,第一次是,由于进气罩241处于底板12下方,处于阴凉环境,空气从舱体1外部流进进气罩241时得到降温;第二次是,空气进入设置在储水箱3内部的进气箱24和水冷管23,受到储水箱3的降温;第三次是,由于扇形盘221插入土地中收到土地的降温,使得进入气道腔220内的空气得到降温。所述扇形盘221转动插入土地时,刃缘2211在插入方向的前端,降低切入土地的阻力,其中,所述扇形盘221的圆弧边缘能够保证扇形盘221转动插入土地受到的阻力稳定。所述储水箱3用于储存实验室用水,实验室用水的种类包括且不限于去离子水,所述水管接头31用于将储水箱3内的水通出或者存入,将储水箱3设置在底板12下方,能够有效防止储水箱3内的水液收到日光照射升温过高。因此,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进气降温效果好,且节约能耗的优点。此外,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集成于方舱实验室上,可通过在普通的集装箱上改装,其中,顶板13和侧板14可对应集装箱的外壁,能够保证方舱实验室转移的便捷性,其中所述地冷管轴22上的插地结构,能够快速形成地冷功能,无需采用埋管等复杂操作,因此能够提高地冷管轴22的出、入地效率,从而提高方舱安装转移的效率。
结合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气罩241呈圆柱形,所述进气罩241侧面设有周向设置的进气穿孔。
结合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地冷管轴22成对设置在所述储水箱3两侧,所述地冷管轴22延伸方向与底板12宽度方向平行,对应的所述进风筒21和水冷管23分别成对设置在进气箱24两侧。成对设置的地冷管轴22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和降温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3设置在底板12的中央位置,一侧的所述地冷管轴22外侧设有一对进风筒21,一对进风筒21分别设置在对应气道腔220的轴向两端。即所述进风筒21数量为4,位置分别对应所述底板12的4个内角,方便在舱体1内设置隔间,保证隔间内的通风。区别于使用一个进风筒21,在舱体1内部通过管道将进风分布扩散,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能够提升进风的降温效率。
结合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地冷管轴22侧面一体设有第一连接管段223和第二连接管段224,所述进风筒21近地冷管轴22一侧设有第三连接管段212;当所述地冷管轴22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连接管段223与第三连接管段212同轴,所述第二连接管段224与所述水冷管23同轴。还包括连接套25,所述连接套25套设于第三连接管段212和水冷管23近地冷管轴22一侧,所述连接套25上设有套孔251,所述套孔251近地冷管轴22一侧设有螺纹孔252,所述螺纹孔252内径大于套孔251,对应所述套孔251近螺纹孔252一侧的端面,所述水冷管23和第三连接管段212近地冷管轴22一侧设有限位环台,所述第一连接管段223和第二连接管段224上设有与螺纹孔252相适应的螺纹孔。
基于上述结构,所述套孔251与第三连接管段212和水冷管23直径相适应,所述连接套25可在第三连接管段212和水冷管23上滑动,所述连接套25用于连接第三连接管段212和第一连接管段223,水冷管23和第二连接管段224。以连接第三连接管段212和第一连接管段223为例,其使用方法是:当所述地冷管轴22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连接套25滑动至第三连接管段212近地冷管轴22一端,通过螺纹孔252将连接套25旋拧在第一连接管段223上,直至所述套孔251对应的端面与第三连接管段212上的限位环台相贴合,此时所述第三连接管段212和第一连接管段223完成连接;需要转动地冷管轴22至第二预设角度时,则反向操作,使得第三连接管段212和第一连接管段223断开。所述水冷管23和第二连接管段224的连接方式同理。设置连接套25能够实现快速拆装,操作方便,能够提升连接或断开第三连接管段212和第一连接管段223以及水冷管23和第二连接管段224的效率。此外,通过设置连接套25,可轴向补充所述第三连接管段212和第一连接管段223、所述第二连接管段224和水冷管23端面之间的间隙,当所述地冷管轴22转动时,将所述连接套25朝远离地冷管轴22方向移动,能够避免所述地冷管轴22转动时发生干涉。
结合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筒21包括筒体210和竖管213,所述竖管213设置在筒体210底部,所述进风风扇211设置在筒体210内,所述第三连接管段212与竖管213相连;所述进风筒21内还设有塞杆214,所述塞杆214直径小于竖管213,所述塞杆214设置在竖管213内,所述塞杆214两端设有塞头2141,所述塞头2141外侧设有外螺纹,对应的,所述竖管213内壁两端设有内螺纹,一对所述塞头2141相近端距离大于所述竖管213轴向长度。
基于上述装置,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由于所述进风组件2整体设置在底板12下方,因此方便对进气管路进行清洗。进气状态时,下方的塞头2141与竖管213底部螺纹连接,保证管路密封,上端的塞头2141在竖管213上方。基于上述装置,能够实现对进风管路内壁的清洗。清洗方法如下:将筒体210内的进风风扇211拆出,在一侧的筒体210中灌入清洗液,将另一侧的进风筒21的塞杆214旋拧至,上端的塞头2141与竖管213上端内螺纹相连接,此时该侧的所述竖管213底部呈打开状态,水从该侧竖管213的下端流出,从而实现对进风管路的清洗。并且,在清洗完成后,将进风风扇211反向安装至灌水侧的筒体210内,进行吹风,将管路内残留的水液从呈打开状态的竖管213底部吹出。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筒21分布在底板12的4个内角位置,进行清洗时,将一个进风筒21的塞杆214旋拧至竖管213底部打开,此时在其对角线位置的进风筒21灌入清洗液;再对另一个对角线上的一对进风筒21,进行一侧打开底部、一侧灌水的操作,将进风风扇211反向安装至灌水侧的筒体210内,进行吹风,将管路内残留的水液从呈打开状态的竖管213底部吹出。通过上述操作,能够保证进风管内壁清洗的有效性。本实施例中,所述筒体210内设置有过滤板215。并且,下方的所述塞头2141上端面呈锥形,锥形的上端面起到导流作用,防止水液在端面上积蓄。
结合图2和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2与架体11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2滑动方向与架体11高度方向平行,所述架体11上设有第一驱动缸16,所述第一驱动缸16伸缩杆与底板12相连接,所述储水箱3与底板12相连接,所述扇形盘221上设有与所述储水箱3底部相适应的缺部2210。
当所述地冷管轴22从第一预设角度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扇形盘221圆弧边缘朝上,为了防止其他部件与转动的地冷管轴22发生干涉,需要预留扇形盘221转动的空间,一方面会导致储水箱3体积减少,另一方面会导致底板12的高度过高。由于方舱舱体多采用集装箱卡车运输,其高度受到限制,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控制舱体1的高度。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所述底板12整体处于侧板14的内侧,所述第一驱动缸16可驱动底板12在高位和低位之间移动,当底板12移动至高位时,所述底板12和储水箱3在扇形盘221圆弧边所在圆柱区域的外侧,此时,所述地冷管轴22可以转动,当地冷管轴22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缸16驱动底板12移动至低位,此时所述储水箱3底部与缺部2210边缘相贴合。而在所述地冷管轴22转动至第二行程位前,则需要先将所述底板12升至高位。因此,基于上述装置,一方面能够增加所述储水箱3体积,提高储水量以及水冷效率,另一方面在保证进风组件2转动不发生干涉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所述舱体1的整体高度。
结合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架体11整体呈与长方体棱边相对应的框架体,所述第一驱动缸16成对固定在架体11长度方向两侧,所述架体11上还设有一对导杆111,所述底板12滑动设置在导杆111上,能够提高所述底板12上下移动的平稳性。
结合图2、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组所述扇形盘221上的缺部2210处设有导热板222,所述导热板222沿地冷管轴22轴向延伸,所述导热板222与一组所述扇形盘221相连接;当所述地冷管轴22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导热板222呈水平设置,所述储水箱3底部与导热板222相贴合。所述导热板222用于扇形盘221与储水箱3之间的导热,进一步对所述储水箱3的降温。
本实施例中,所述地冷管轴22两端设有齿轮26,还包括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第二驱动缸51和传动架52,所述第二驱动缸51设置在架体11上,所述传动架52固定在第二驱动缸51伸缩杆上,所述传动架52上设有一对齿条521,所述齿条521与齿轮26传动连接。
结合图2和图13所示,所述驱动装置5可驱动传动架52在第三行程位和第四行程位之间往复移动,当传动架52移动至第三行程位时,所述齿轮26带动地冷管轴22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当所述传动架52移动至第四行程位时,所述地冷管轴22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架52两侧设有限位杆522,所述架体11底部对应限位杆522成对设有导槽15,所述传动架52通过限位杆522与导槽15滑动连接,从而保证传动的稳定性。
结合图2、图3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组件4包括出风筒41、出风通道42和隔热舱顶43,所述出风通道42设置在顶板13近底板12一侧,所述出风筒41穿设于顶板13上,所述出风筒41底部与出风通道42相联通,所述隔热舱顶43设置在顶板13上方,所述隔热舱顶43整体呈倒置V形,所述隔热舱顶43与顶板13之间形成散热隔腔430,所述出风筒41出风口设置在散热隔腔430内。所述出风筒41内设有排风扇(未图示)。基于上述结构,舱体1内部空气由出风筒41内的排风扇抽出,空气抽出过程中依次经过出风通道42、出风筒41和散热隔腔430。基于上述结构,隔热舱顶43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出风筒41,并且起到隔热的作用,所述散热隔腔430在隔热舱顶43延伸方向的两端开口,空气从散热隔腔430开口端流出,并且能够带走散热隔腔430内壁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舱顶43宽度大于舱体1宽度,所述隔热舱顶43两侧延伸出舱体1两侧形成屋檐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通道42包括一对与顶板13长度方向平行的进气长槽421,以及一组与进气长槽421相连通的纵向连接管422,所述进气长槽421底部设有进气网板4211,一组所述纵向连接管422间隔排列设置在一对进气长槽421之间,所述出风筒41设置在出风通道42中央,所述纵向连接管422成对设置在出风筒41两侧;所述出风通道42还包括一对横向连接管423,所述横向连接管423连通相对于所述出风筒41同侧的纵向连接管422,所述横向连接管423与出风筒41侧壁相连通。
所述进气长槽421整体在出风通道42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出风通道42的管路为方管,所述出风通道42通过纵向连接管422和横向连接管423形成贴合与顶板13底部的散热风道,能够对顶板13进行有效降温。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舱顶43近底板12一侧设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散热槽431和导流凸面432,所述散热槽431包括聚流槽4311和散流槽4312,所述聚流槽4311设置在出风筒41出风口上方,所述导流凸面432设置在聚流槽4311中央,所述散热槽431周向设置在聚流槽4311外缘并且呈辐射状延伸出所述隔热舱顶43外缘。
所述导流凸面432近出风筒41一侧呈椭球面,将出风筒41排出的风引导至聚流槽4311,再通过散流槽4312将气流导出,使得气流与隔热舱顶43充分接触,带走隔热舱顶43上的热量,能够有效减缓隔热舱顶43升温。
实施例2
由于舱体1顶部设置了所述隔热舱顶43,整体高度过高,难以达到常规集装箱卡车的运输标准,因此需要设计折叠式的隔热舱顶43,能够将隔热舱顶43收纳至舱体1两侧,以符合运输标准。而设计折叠式屋顶面临的问题有二:包括,一、接缝处的漏雨,二、收纳状态时的固定。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结合图1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热舱顶43包括一对转动顶板433和连接折板434,所述连接折板434呈倒置V形,一对所述转动顶板433与连接折板434可拆卸连接,当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转动顶板433贴合于连接折板434内侧面,整体形成屋顶形。所述转动顶板433远离连接折板434的边缘的两端转动设有支架杆435,所述架体11上设有活动槽112,所述活动槽112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槽部1121,所述第一槽部1121上端设有第二槽部1122,所述第二槽部1122斜下向外延伸设置,所述支架杆435远离转动顶板433一端设有限位凸部,所述限位凸部设置在活动槽112内,所述活动槽112外侧设有限位凸块113。
基于上述装置,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支架杆435的限位凸部移动至第二槽部1122内时,由于重力作用会卡设在第二槽部1122底部,所述转动顶板433近支架杆435一侧会限位在所述舱体1宽度方向的外侧形成屋檐状,相对于没有屋檐的舱顶,能够提升所述隔热舱顶43挡雨遮阳的有效性。此时,所述连接折板434整体设置在一对转动顶板433接缝的上方,防止雨水从接缝中漏下,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顶板433和连接折板434通过一根轴向方向与连接折板434延伸方向平行的连接轴连接,对应的所述转动顶板433和连接折板434上设有连接孔,安装拆卸时需要抽出连接轴,可选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通过螺栓穿设于转动顶板433和连接折板434形成,再用螺母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顶板433可以拆开收纳至所述舱体1两侧,形成打开状态。其原理是:打开状态时,将一侧的转动顶板433与连接折板434拆开分离,所述支架杆435的限位凸部移动至第一槽部1121底部,将所述转动顶板433向外翻转,直至所述转动顶板433远离散热槽431一侧与侧板14贴合,此时所述支架杆435的外侧面贴合于限位凸块113。所述隔热舱顶43呈打开状态后,所述转动顶板433贴合与舱体1两侧,整体呈长方体,使得尺寸满足集装箱卡车运输尺寸,便于运输。本实施例中,通过活动槽112和限位凸块113的设置对所述支架杆435形成限位,所述支架杆435的作用能够保证所述隔热舱顶43屋檐部的形成,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折叠屋顶的设计为了形成屋檐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折叠,导致折叠板块数量过多,结构复杂,可靠性差,成本高。本实施例中折叠式的隔热舱顶43结构,具有折叠板块少,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成本低,易于操作的优点。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包括舱体(1),所述舱体(1)包括架体(11)、底板(12)、顶板(13)和侧板(14),所述顶板(13)和底板(12)设置在架体(11)上,所述顶板(13)设置在底板(12)上方,所述侧板(14)设置在底板(12)和顶板(1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高于架体(11)底部,还包括进风组件(2)和储水箱(3),所述储水箱(3)设置在底板(12)下方;
所述进风组件(2)包括进风筒(21)、地冷管轴(22)、水冷管(23)和进气箱(24),所述进气箱(24)嵌设于储水箱(3)箱体内,所述进气箱(24)朝储水箱(3)顶部延伸而出形成进气罩(241),所述水冷管(23)一端与进气箱(24)相联通,另一端朝储水箱(3)水平方向延伸穿出储水箱(3),所述地冷管轴(22)设置在水冷管(23)远离进气箱(24)一侧,所述地冷管轴(22)内部设有气道腔(220),所述地冷管轴(22)外侧设有插地结构,所述进风筒(21)设置在地冷管轴(22)远离水冷管(23)一侧,所述进风筒(21)穿设在底板(12)上,所述进风筒(21)内设有进风风扇(211),所述进风筒(21)、气道腔(220)和水冷管(23)通过连接件相连通;
所述插地结构包括一组间隔设置的扇形盘(221),所述扇形盘(221)一侧设有刃缘(2211),一组所述扇形盘(221)沿地冷管轴(22)轴向排列设置在地冷管轴(22)外侧面上,所述地冷管轴(22)转动设置在架体(11)上;当所述地冷管轴(22)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扇形盘(221)圆弧边缘延伸出舱体(1)底部所在平面;当所述地冷管轴(22)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扇形盘(221)圆弧边缘转动至地冷管轴(22)上方,所述扇形盘(221)整体在舱体(1)底部所在平面上方;
所述储水箱(3)上设有水管接头(31);还包括出风组件(4),所述出风组件(4)设置在顶板(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冷管轴(22)成对设置在所述储水箱(3)两侧,所述地冷管轴(22)延伸方向与底板(12)宽度方向平行,对应的所述进风筒(21)和水冷管(23)分别成对设置在进气箱(24)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冷管轴(22)侧面一体设有第一连接管段(223)和第二连接管段(224),所述进风筒(21)近地冷管轴(22)一侧设有第三连接管段(212);当所述地冷管轴(22)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连接管段(223)与第三连接管段(212)同轴,所述第二连接管段(224)与所述水冷管(23)同轴;
还包括连接套(25),所述连接套(25)套设于第三连接管段(212)和水冷管(23)近地冷管轴(22)一侧,所述连接套(25)上设有套孔(251),所述套孔(251)近地冷管轴(22)一侧设有螺纹孔(252),所述螺纹孔(252)内径大于套孔(251),对应所述套孔(251)近螺纹孔(252)一侧的端面,所述水冷管(23)和第三连接管段(212)近地冷管轴(22)一侧设有限位环台,所述第一连接管段(223)和第二连接管段(224)上设有与螺纹孔(252)相适应的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筒(21)包括筒体(210)和竖管(213),所述竖管(213)设置在筒体(210)底部,所述进风风扇(211)设置在筒体(210)内,所述第三连接管段(212)与竖管(213)相连;所述进风筒(21)内还设有塞杆(214),所述塞杆(214)直径小于竖管(213),所述塞杆(214)设置在竖管(213)内,所述塞杆(214)两端设有塞头(2141),所述塞头(2141)外侧设有外螺纹,对应的,所述竖管(213)内壁两端设有内螺纹,一对所述塞头(2141)相近端距离大于所述竖管(213)轴向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与架体(11)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2)滑动方向与架体(11)高度方向平行,所述架体(11)上设有第一驱动缸(16),所述第一驱动缸(16)伸缩杆与底板(12)相连接,所述储水箱(3)与底板(12)相连接,所述扇形盘(221)上设有与所述储水箱(3)底部相适应的缺部(22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组所述扇形盘(221)上的缺部(2210)处设有导热板(222),所述导热板(222)沿地冷管轴(22)轴向延伸,所述导热板(222)与一组所述扇形盘(221)相连接;当所述地冷管轴(22)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导热板(222)呈水平设置,所述储水箱(3)底部与导热板(222)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冷管轴(22)两端设有齿轮(26),还包括驱动装置(5),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第二驱动缸(51)和传动架(52),所述第二驱动缸(51)设置在架体(11)上,所述传动架(52)固定在第二驱动缸(51)伸缩杆上,所述传动架(52)上设有一对齿条(521),所述齿条(521)与齿轮(26)传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4)包括出风筒(41)、出风通道(42)和隔热舱顶(43),所述出风通道(42)设置在顶板(13)近底板(12)一侧,所述出风筒(41)穿设于顶板(13)上,所述出风筒(41)底部与出风通道(42)相联通,所述隔热舱顶(43)设置在顶板(13)上方,所述隔热舱顶(43)整体呈倒置V形,所述隔热舱顶(43)与顶板(13)之间形成散热隔腔(430),所述出风筒(41)出风口设置在散热隔腔(430)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42)包括一对与顶板(13)长度方向平行的进气长槽(421),以及一组与进气长槽(421)相连通的纵向连接管(422),所述进气长槽(421)底部设有进气网板(4211),一组所述纵向连接管(422)间隔排列设置在一对进气长槽(421)之间,所述出风筒(41)设置在出风通道(42)中央,所述纵向连接管(422)成对设置在出风筒(41)两侧;所述出风通道(42)还包括一对横向连接管(423),所述横向连接管(423)连通相对于所述出风筒(41)同侧的纵向连接管(422),所述横向连接管(423)与出风筒(41)侧壁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舱顶(43)近底板(12)一侧设有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包括散热槽(431)和导流凸面(432),所述散热槽(431)包括聚流槽(4311)和散流槽(4312),所述聚流槽(4311)设置在出风筒(41)出风口上方,所述导流凸面(432)设置在聚流槽(4311)中央,所述散热槽(431)周向设置在聚流槽(4311)外缘并且呈辐射状延伸出所述隔热舱顶(43)外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87517.6A CN115585521B (zh) | 2022-12-12 | 2022-12-12 | 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87517.6A CN115585521B (zh) | 2022-12-12 | 2022-12-12 | 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585521A true CN115585521A (zh) | 2023-01-10 |
CN115585521B CN115585521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4783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587517.6A Active CN115585521B (zh) | 2022-12-12 | 2022-12-12 | 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585521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568252U (zh) * | 2017-10-31 | 2018-07-03 | 东莞拓普天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地埋式机房 |
CN214249960U (zh) * | 2020-12-23 | 2021-09-21 | 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密闭方舱用通风系统 |
CN113851298A (zh) * | 2021-09-16 | 2021-12-28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 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 |
CN114006077A (zh) * | 2021-10-22 | 2022-02-01 | 安徽汉星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散热光伏储能电池箱 |
CN114828568A (zh) * | 2022-04-20 | 2022-07-29 | 河北铵泰克计算机制造有限公司 | 工业网络安全用地冷散热式机柜 |
-
2022
- 2022-12-12 CN CN202211587517.6A patent/CN1155855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568252U (zh) * | 2017-10-31 | 2018-07-03 | 东莞拓普天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地埋式机房 |
CN214249960U (zh) * | 2020-12-23 | 2021-09-21 | 重庆海润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密闭方舱用通风系统 |
CN113851298A (zh) * | 2021-09-16 | 2021-12-28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 地埋式配电变压器的散热结构 |
CN114006077A (zh) * | 2021-10-22 | 2022-02-01 | 安徽汉星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散热光伏储能电池箱 |
CN114828568A (zh) * | 2022-04-20 | 2022-07-29 | 河北铵泰克计算机制造有限公司 | 工业网络安全用地冷散热式机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585521B (zh) | 2023-04-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99965A (zh) | 多功能节能环保装置 | |
CN207662214U (zh) | 一种陶粒砂冷却装置 | |
CN208241144U (zh) | 一种无动力散热型配电柜 | |
CN107490110A (zh) | 多级立管露点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 |
CN104896620A (zh) | 无水塔中央水冷空调自然风换热设备 | |
CN202485489U (zh) | 一种冷却水、油、气三种流体的散热器 | |
CN115585521B (zh) | 一种方舱实验室新风系统 | |
CN205583464U (zh) | 一种户外两端降温配电柜 | |
CN206832107U (zh) | 一种螺旋状的冷却管结构 | |
CN105960956A (zh) |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谷仓 | |
CN208075059U (zh) | 一种抽油烟机 | |
CN208174115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箱式变电站 | |
WO2018145232A1 (zh) | 主动持续从各种环境中获取温差转化成动力的温差发动机 | |
WO2008069730A1 (en) | A system for snow cold with a basin like snow store | |
CN209133960U (zh) | 一种散热的箱式变电站 | |
CN213242128U (zh) |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用自动喷淋降温装置 | |
CN111023370B (zh) | 带有收缩风口的单元式蒸发冷却机组 | |
CN107101511A (zh) | 高效开式冷却塔 | |
CN210183743U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器柜 | |
CN203190721U (zh) | 一种风冷式冷凝器 | |
CN207910317U (zh) | 一种内部不易积灰的箱式变电站 | |
CN207019306U (zh) | 高温抗冻高效率自然循环太阳能锅炉 | |
CN2553284Y (zh) | 一种自循环净化供暖机 | |
CN207897280U (zh) | 一种户外服务器的散热箱 | |
CN110277741A (zh) | 一种ftu装置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