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80790B - 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0790B
CN115580790B CN202211170925.1A CN202211170925A CN115580790B CN 115580790 B CN115580790 B CN 115580790B CN 202211170925 A CN202211170925 A CN 202211170925A CN 115580790 B CN115580790 B CN 1155807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arine environment
module
unit
monitor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709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80790A (zh
Inventor
翁利春
岳一曼
曾锦锋
杨平宇
徐春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anl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anl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anl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anl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7092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807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80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0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80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0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3/00Survey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open water, e.g. sea, lake, river or canal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10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calamitous events, e.g. tornados or earthquak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31/00Predictive alarm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extrapolation or other computation using updated historic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中转模块、监测分析模块、远程管理模块和指令调度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海洋环境中水面、水下和水体的各项海洋环境数据,所述数据中转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海洋环境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所述监测分析模块在海洋环境健康体系的范围内,生成真实的海洋环境综合报告单,所述指令调度模块向监测系统内各终端发送远程调度指令,确保各终端在检测系统内正常运行。本发明中,该监测系统可以综合全面的获取海洋环境数据,生成对应的海洋环境数据报告单,帮助用户终端在航洋中安全的航行和作业,为海洋环境发展起到了高效且合理的推进作用。

Description

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海洋环境监测和信息服务,可以提高对灾害性海洋环境的监测和预警能力,提高对海上工程的作业环境保障能力,通过对海洋环境要素的监测,可以掌握海域中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提出防治污染的技术和措施,为实现海洋境保护监督管理科学化、定量化奠定基础,同时也能够对海洋上航行施工和作业的船只设备提供全面准确的海洋环境数据,以实现更加高效、安全的海洋施工作业。
中国专利公告号:CN112650116A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包括水质监测模块、水文监测模块、生物质量监测模块、社会经济数据监测模块、监测发布模块以及物联网平台;其中,所述监测发布模块用以对海上作业平台发布监测信息,具体为:步骤一:获取海上作业平台的坐标,并获取海上作业平台的作业范围;步骤二:将海上作业平台的作业范围内预计通行的交通器材与物联网器械,并将交通器材与物联网器械标记为采集终端;步骤三:获取作业范围内预计通行的交通器材与物联网器械的通行起始时间与通行结束时间;步骤四:获取采集终端的采集值,并依据采集值大小进行排序,选取通行起始时间与通行结束时间相同区间段内采集值最大的采集终端为优选采集终端;步骤五:向优选采集终端发送采集信号并完成采集。
目前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在对海洋环境监测中,仅限于在监测功能上进行优化设计,对于海洋环境的实时情况与海洋上的用户之间缺少高效的沟通交互通道,使得用户无法准确的了解到海洋环境真实状况,不利于海洋环境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采用全面准确的采集并监控海洋环境情况,为用户提供准确且安全的施工作业建议,保障海洋环境健康稳定发展的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中转模块、监测分析模块、远程管理模块和指令调度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作为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端,用于采集海洋环境中水面、水下和水体的各项海洋环境数据;
所述数据中转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海洋环境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传输至监测分析模块;
所述监测分析模块接收海洋环境数据,在海洋环境健康体系的范围内,对水面环境数据、水下环境数据和水体环境数据进行独立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混合交融,生成真实的海洋环境综合报告单;
所述远程管理模块作为监测系统的管理终端,用于通过互联网远程对监测系统内的数据进行管理;
所述指令调度模块基于海洋环境综合报告单,向监测系统内各终端发送远程调度指令,确保各终端在检测系统内正常运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水面监测单元、水下监测单元和水体监测单元,其中,水面监测单元用于对海洋环境中水面上的作业施工设备的类型和方位数据进行采集,水下监测单元用于对海洋环境中水下的生物与非生物的类型和位置数据进行采集,水体监测单元用于对海洋环境中水质的综合数据进行采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数据中转模块包括数据整合单元、数据加密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其中,数据整合单元用于对不用类型的海洋环境数据按类区别,数据加密单元用于将区分后的各类海洋数据进行电子加密,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加密后的海洋环境数据传输至监测分析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数据中转模块对海洋环境数据的传输步骤如下:
S01:将采集到的水面、水下和水体的海洋环境数据按类区分,并将每一类海洋环境数据打包整理;
S02:将打包整理后的海洋环境数据通过加密算法进行加密;
S03:将加密后的海洋环境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监测分析模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监测分析模块包括数值比较单元、融合交互单元和报告生成单元,其中,数值比较单元用于将采集到的海洋环境数据与海洋环境健康体系范围内的安全数据逐一比较,融合交互单元用于将不同海洋环境数据中存在关联的数据进行混合比较,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结果,生成真实且符合的海洋环境数据综合报告单。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指令调度模块包括障碍提示单元和路线规划单元,其中,障碍提示单元用于向监测系统内各终端发送海洋环境内对正常航行和作业施工存在影响的障碍提示,路线规划单元用于对海洋上航行的船只提供规避障碍的安全路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风险评估模块,风险评估模块用于对监测系统内存在安全隐患的海洋环境异常数据进行标记,并通过虚拟模型对异常数据的发展趋势进行模拟,同时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生成风险评估报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风险评估报告的生成步骤如下:
S04:将超过海洋环境健康体系内规定范围内的海洋环境数据标记为异常数据;
S05:建立海洋环境仿真模型,将异常数据导入模型对应位置内,并用安全数据填充模型的其他位置,运行模型,获得异常数据仿真结果;
S06:将仿真结果按照严重程度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并生成风险评估报告单。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安全预警模块,安全预警模块用于在监测到安全隐患时,及时准确的向远程管理模块发送预警信息,提示并警示监测系统内各终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监测系统采用互联网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方式,可以综合全面的获取海洋环境数据,并在监测分析后,生成对应的海洋环境数据报告单,通过后台管理中心向海洋上的用户终端发送海洋环境实时准确的环境数据,帮助用户终端在航洋中安全的航行和作业,为海洋环境更好的发展起到了高效且合理的推进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中转模块、监测分析模块、远程管理模块和指令调度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作为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端,用于采集海洋环境中水面、水下和水体的各项海洋环境数据;
数据中转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海洋环境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传输至监测分析模块;
监测分析模块接收海洋环境数据,在海洋环境健康体系的范围内,对水面环境数据、水下环境数据和水体环境数据进行独立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混合交融,生成真实的海洋环境综合报告单;
远程管理模块作为监测系统的管理终端,用于通过互联网远程对监测系统内的数据进行管理;
指令调度模块基于海洋环境综合报告单,向监测系统内各终端发送远程调度指令,确保各终端在检测系统内正常运行。
该监测系统采用互联网的数据采集和传输方式,可以综合全面的获取海洋环境数据,并在监测分析后,生成对应的海洋环境数据报告单,通过后台管理中心向海洋上的用户终端发送海洋环境实时准确的环境数据,帮助用户终端在航洋中安全的航行和作业,为海洋环境更好的发展起到了高效且合理的推进作用
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水面监测单元、水下监测单元和水体监测单元,其中,水面监测单元用于对海洋环境中水面上的作业施工设备的类型和方位数据进行采集,包括海洋施工平台、海洋船只、油田等设备,水下监测单元用于对海洋环境中水下的生物与非生物的类型和位置数据进行采集,包括鱼类生物、海洋礁石和水下建筑物等,水体监测单元用于对海洋环境中水质的综合数据进行采集,包括海水温度、湿度、污染物类型等。
数据中转模块包括数据整合单元、数据加密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其中,数据整合单元用于对不用类型的海洋环境数据按类区别,数据加密单元用于将区分后的各类海洋数据进行电子加密,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加密后的海洋环境数据传输至监测分析模块。
数据中转模块对海洋环境数据的传输步骤如下:
S01:将采集到的水面、水下和水体的海洋环境数据按类区分,并将每一类海洋环境数据打包整理;
S02:将打包整理后的海洋环境数据通过加密算法进行加密;
S03:将加密后的海洋环境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监测分析模块。
监测分析模块包括数值比较单元、融合交互单元和报告生成单元,其中,数值比较单元用于将采集到的海洋环境数据与海洋环境健康体系范围内的安全数据逐一比较,融合交互单元用于将不同海洋环境数据中存在关联的数据进行混合比较,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结果,生成真实且符合的海洋环境数据综合报告单。
指令调度模块包括障碍提示单元和路线规划单元,其中,障碍提示单元用于向监测系统内各终端发送海洋环境内对正常航行和作业施工存在影响的障碍提示,路线规划单元用于对海洋上航行的船只提供规避障碍的安全路线。
监测系统还包括风险评估模块,风险评估模块用于对监测系统内存在安全隐患的海洋环境异常数据进行标记,并通过虚拟模型对异常数据的发展趋势进行模拟,同时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生成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评估报告的生成步骤如下:
S04:将超过海洋环境健康体系内规定范围内的海洋环境数据标记为异常数据;
S05:建立海洋环境仿真模型,将异常数据导入模型对应位置内,并用安全数据填充模型的其他位置,运行模型,获得异常数据仿真结果;
S06:将仿真结果按照严重程度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并生成风险评估报告单。
监测系统还包括安全预警模块,安全预警模块用于在监测到安全隐患时,及时准确的向远程管理模块发送预警信息,提示并警示监测系统内各终端。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Claims (7)

1.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中转模块、监测分析模块、远程管理模块和指令调度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作为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端,用于采集海洋环境中水面、水下和水体的各项海洋环境数据;
所述数据中转模块用于对采集到的海洋环境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并传输至监测分析模块;
所述数据中转模块包括数据整合单元、数据加密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其中,数据整合单元用于对不用类型的海洋环境数据按类区别,数据加密单元用于将区分后的各类海洋数据进行电子加密,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将加密后的海洋环境数据传输至监测分析模块;
所述数据中转模块对海洋环境数据的传输步骤如下:
S01:将采集到的水面、水下和水体的海洋环境数据按类区分,并将每一类海洋环境数据打包整理;
S02:将打包整理后的海洋环境数据通过加密算法进行加密;
S03:将加密后的海洋环境数据通过网络传输至监测分析模块;
所述监测分析模块接收海洋环境数据,在海洋环境健康体系的范围内,对水面环境数据、水下环境数据和水体环境数据进行独立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混合交融,生成真实的海洋环境综合报告单;
所述远程管理模块作为监测系统的管理终端,用于通过互联网远程对监测系统内的数据进行管理;
所述指令调度模块基于海洋环境综合报告单,向监测系统内各终端发送远程调度指令,确保各终端在检测系统内正常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水面监测单元、水下监测单元和水体监测单元,其中,水面监测单元用于对海洋环境中水面上的作业施工设备的类型和方位数据进行采集,水下监测单元用于对海洋环境中水下的生物与非生物的类型和位置数据进行采集,水体监测单元用于对海洋环境中水质的综合数据进行采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分析模块包括数值比较单元、融合交互单元和报告生成单元,其中,数值比较单元用于将采集到的海洋环境数据与海洋环境健康体系范围内的安全数据逐一比较,融合交互单元用于将不同海洋环境数据中存在关联的数据进行混合比较,报告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比较结果,生成真实且符合的海洋环境数据综合报告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调度模块包括障碍提示单元和路线规划单元,其中,障碍提示单元用于向监测系统内各终端发送海洋环境内对正常航行和作业施工存在影响的障碍提示,路线规划单元用于对海洋上航行的船只提供规避障碍的安全路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风险评估模块,风险评估模块用于对监测系统内存在安全隐患的海洋环境异常数据进行标记,并通过虚拟模型对异常数据的发展趋势进行模拟,同时对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生成风险评估报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评估报告的生成步骤如下:
S04:将超过海洋环境健康体系内规定范围内的海洋环境数据标记为异常数据;
S05:建立海洋环境仿真模型,将异常数据导入模型对应位置内,并用安全数据填充模型的其他位置,运行模型,获得异常数据仿真结果;
S06:将仿真结果按照严重程度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并生成风险评估报告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安全预警模块,安全预警模块用于在监测到安全隐患时,及时准确的向远程管理模块发送预警信息,提示并警示监测系统内各终端。
CN202211170925.1A 2022-09-23 2022-09-23 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Active CN1155807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0925.1A CN115580790B (zh) 2022-09-23 2022-09-23 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70925.1A CN115580790B (zh) 2022-09-23 2022-09-23 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0790A CN115580790A (zh) 2023-01-06
CN115580790B true CN115580790B (zh) 2023-06-23

Family

ID=84582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70925.1A Active CN115580790B (zh) 2022-09-23 2022-09-23 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8079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109778A2 (en) * 2007-03-06 2008-09-12 Sailormade Tecnologia Ltd Marine telemetry and two way communication system
RU2549153C1 (ru) * 2011-05-23 2015-04-20 Ион Джиофизикал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истема мониторинга и защиты от морской угрозы
US9820017B2 (en) * 2014-08-06 2017-11-14 Teledyne Instruments, Inc. Subsea connector with data coll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4252665B (zh) * 2014-09-16 2017-11-10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05120962U (zh) * 2015-11-03 2016-03-30 珠海纳睿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海洋雷达监测技术的预警系统
CN108918806A (zh) * 2018-07-11 2018-11-30 海南大学 一种基于rov的水下环境监测系统
CN111489266A (zh) * 2020-04-23 2020-08-04 舟山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位置的渔业信息服务方法
CN111897350A (zh) * 2020-07-28 2020-11-06 谈斯聪 一种水下机器人装置、水下调控管理最优化系统及方法
CN114235050A (zh) * 2021-12-17 2022-03-25 北京比福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环境监测预警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4418224A (zh) * 2022-01-22 2022-04-29 山东广为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海水环境监测数据统计系统及其统计方法
CN114954863A (zh) * 2022-07-05 2022-08-30 中国农业大学 一种自主巡检预警仿生机器海豚系统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0790A (zh) 2023-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ang et al.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based approach for assessing the near-miss collision risk dynamics of ships in ports
US20220005359A1 (en) Novel vessel systems and methods relating thereto
CN108846987A (zh)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传输系统的输电线路山火系统
CN109649626A (zh) 一种智能船舶
CN112614019A (zh) 一种海上风电运维智能管理平台及方法
CN109754202A (zh) 一种船舶管理方法、船舶管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047021B (zh) 一种lng船舶远传监控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3136978B (zh) 船舶交通管理与船舶驾驶综合模拟器系统
Kafli et al. Internet of Things (IoT) for measuring and monitoring sensors data of water surface platform
CN206627815U (zh) 一种海上风电基础结构远程监控系统
CN114067530B (zh) 基于光纤传感的海洋信息感知预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580790B (zh) 基于互联网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Marimon 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wave sensor nodes for ocean wave monitoring
CN117010597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城市安防监控云平台
Hatzikos et al. Monitoring water quality through a telematic sensor network and a fuzzy expert system
CN106056977B (zh) 海事智能远程纠违方法
Tang et al. Sensing technologie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subsea power cable asset management
Julien et al. An environmental impact identification system
CN114897439A (zh) 船舶靠离泊调度安全评估模型
Bielić et al. Participation based model of ship crew management
Reed et al. Direct assessment will require accreditation–what this means
CN114120709A (zh) 一种船舶安全管理系统
Kravari et al. AIRUV: a remotely operated underwater vehicle wit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erspectives
Zeng et al.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Marine Engine Room Equipment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US11954806B1 (en) Polar navigation window period assessment system based on 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simulation of ship-ice intera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