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80542B - 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0542B
CN115580542B CN202211554114.1A CN202211554114A CN115580542B CN 115580542 B CN115580542 B CN 115580542B CN 202211554114 A CN202211554114 A CN 202211554114A CN 115580542 B CN115580542 B CN 1155805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witch
member database
attribute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541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80542A (zh
Inventor
郭巍松
陈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541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805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80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05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805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05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4Configuration by using pre-existing information, e.g. using templates or copying from other elements
    • H04L41/0846Configuration by using pre-existing information, e.g. using templates or copying from other elements based on copy from other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46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 H04L41/0266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using meta-data, objects or commands for formatt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e.g. using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20Support for services
    • H04L49/201Multicast operation; Broadcast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5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4L49/354Switch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supporting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s [VL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基于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主控设备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基于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通过主控设备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和数据配置,而不需要对每个交换机单独进行信息输入和配置操作,提高了对多个以太网交换机进行交换的效率。本申请还公开了另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两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装置、管理系统、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以上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另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两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装置、管理系统、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设备应用的数量越来越多,则需要更全面的网络设备管理技术。早期的网络管理,通常由WEB页面或SNMP协议来实现。其中WEB操作需要每个网元自带操作界面,各设备差异比较大,过往通常只在低端设备上作为常用的配置方式。SNMP协议定义了一些典型的MIB节点,并通过GET、SET、NOTIFICATION等操作,实现对网络设备的监控和配置,但实践上,SET操作的定义在系统里操作很不方便,所以即使是在一些著名的开源软件上,通常也不支持SET操作,因而SNMP通常仅仅用于监控。而配置工作,则依赖netconf、restful等方式来完成。
显然,相关技术中,需要对每台设备分别进行配置操作。而这些控制通常也只是能做到一对一的控制,至多是类似的内容批量下发,而把多台设备的情况综合起来的工作,则要依赖后台的复杂计算,对于大量(数百上千)交换机的场景而言,即使是单纯的采集和呈现,对控制系统已经是巨大的计算量。也就是说,仅能通过极低效率的方式对多个交换机进行信息交互,增加了管理的成本。
因此,如何提高对网络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另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两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提高对网络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包括:
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
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
所述主控设备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基于所述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可选的,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包括:
通过虚拟扩展局域网对对应的交换机进行消息广播;
接收到对应的交换机返回的属性信息;
将所述属性信息加入到所述成员数据库中。
可选的,通过虚拟扩展局域网对对应的交换机进行消息广播,包括:
建立虚拟扩展局域网;
将对应的交换机加入至所述虚拟扩展局域网;
通过虚拟扩展局域网对所述虚拟扩展局域网中的其他交换机进行消息广播。
可选的,建立虚拟扩展局域网,包括:
通过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系统建立所述虚拟扩展局域网。
可选的,通过虚拟扩展局域网对所述虚拟扩展局域网中的其他交换机进行消息广播,包括:
通过虚拟链路将消息以广播方式发送至所述虚拟扩展局域网中的其他交换机。
可选的,还包括:
对所述成员数据库进行消息订阅;
当所述成员数据库的数据发生变化时,从所述成员数据库获取新的邻居列表;其中,所述邻居列表记录有新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
可选的,所述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包括优先级信息、本机性能信息、资源现状信息、配置信息、邻居信息。
可选的,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包括:
基于主节点选择算法对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所述主控设备。
可选的,当得到所述主控设备之后,还包括:
基于主节点选择算法对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处理,还得到备份主控设备、计算者、参与者。
可选的,还包括:
对所述主控设备设置唯一的通信地址,以便所述主控设备对外部设备提供数据或提供控制服务。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包括:
主控设备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其中,所述主控设备是控制端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的所述主控设备;
基于所述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可选的,还包括:
所述主控设备基于唯一的通信地址对外部设备提供数据或提供控制服务。
可选的,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包括:
所述主控设备调度所有计算者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信息同步;其中,所述计算者和所述参与者为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选择得到的。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装置,包括:
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
主设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
信息交换模块,用于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基于所述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其中,所述主控设备是控制端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的所述主控设备;
信息同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管理系统,包括:
交换机设备,用于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
主控设备,用于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基于所述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可选的,所述主控设备,还用于基于唯一的通信地址对外部设备提供数据或提供控制服务。
可选的,所述交换机设备,具体用于接收到交换机返回的属性信息;将所述属性信息加入到所述成员数据库中。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包括: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所述主控设备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基于所述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通过先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然后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也就是确定了多个交换机中的主节点设备,然后基于该主控设备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和数据配置,而不需要对每个交换机单独进行信息输入和配置操作,提高了对多个以太网交换机进行交换的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另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两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装置、管理系统、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以上有益效果,在此不作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另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两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装置、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提高对网络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效率。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显然,相关技术中,需要对每台设备分别进行配置操作。而这些控制通常也只是能做到一对一的控制,至多是类似的内容批量下发,而把多台设备的情况综合起来的工作,则要依赖后台的复杂计算,对于大量(数百上千)交换机的场景而言,即使是单纯的采集和呈现,对控制系统已经是巨大的计算量。也就是说,仅能通过极低效率的方式对多个交换机进行信息交互,增加了管理的成本。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通过先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然后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也就是确定了多个交换机中的主节点设备,然后基于该主控设备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和数据配置,而不需要对每个交换机单独进行信息输入和配置操作,提高了对多个以太网交换机进行交换的效率。
以下通过一个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进行说明。
请参考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
本步骤旨在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其中,对应的交换机可以是指某个网络中的所有交换机,也可以是指定的某个范围的交换机,还可以具有同一类标识的交换机。
其中,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包括优先级信息、本机性能信息、资源现状信息、配置信息、邻居信息。
其中,成员数据库也就是记录了需要管理的多个交换机的属性信息。
进一步的,本步骤可以包括:
S1011,通过虚拟扩展局域网对对应的交换机进行消息广播;
S1012,接收到对应的交换机返回的属性信息;
S1013,将所述属性信息加入到所述成员数据库中。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说明如何对成员数据库中加入属性信息。本可选方案中,通过虚拟扩展局域网对对应的交换机进行消息广播;接收到对应的交换机返回的属性信息;将属性信息加入到成员数据库中。也就是,在虚拟网络标识(VNI,VXLAN NetworkIdentifier)的虚拟扩展局域网基础上获取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
进一步的,上一可选方案中的S1011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1,建立虚拟扩展局域网;
步骤2,将对应的交换机加入至所述虚拟扩展局域网;
步骤3,通过虚拟扩展局域网对虚拟扩展局域网中的其他交换机进行消息广播。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说明如何进行消息广播。本可选方案中,建立虚拟扩展局域网;将交换机加入至虚拟扩展局域网的特定VNI;通过该VNI对虚拟扩展局域网中的其他交换机进行消息广播。
进一步的,上一可选方案中的步骤1可以包括:
通过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系统建立虚拟扩展局域网。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说明如何建立虚拟扩展局域网。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通过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系统建立虚拟扩展局域网。
进一步的,上一可选方案中的步骤3可以包括:
通过虚拟链路将交换机的消息以广播方式发送至所述虚拟扩展局域网中的其他交换机。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说明如何进行消息广播。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通过虚拟链路将交换机的消息以广播方式发送至所述虚拟扩展局域网中的其他交换机。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步骤1,对成员数据库进行消息订阅;
步骤2,当成员数据库的数据发生变化时,从成员数据库获取新的邻居列表;其中,邻居列表记录有新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说明在订阅的情况下如何更新成员数据库。本可选方案中,对成员数据库进行消息订阅;当成员数据库的数据发生变化时,从成员数据库获取新的邻居列表;其中,邻居列表记录有新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
S102,基于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
在S101的基础上,基于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
其中,主节点选择处理可以选择出对应的主控设备还可以选择出备份主控设备、计算者、参与者。其中,备份主控设备用于对主控设备进行备份,当主控设备出现故障时,备份主控设备接替主控设备执行操作。其中,计算者用于进行计算操作。其中,参与者就是该网络中需要管理的交换机设备。
进一步的,本步骤可以包括:
基于主节点选择算法对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处理,得到主控设备。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说明如何确定得到主控设备。本可选方案中,基于主节点选择算法对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处理,得到主控设备。
当得到主控设备之后,还包括:
基于主节点选择算法对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处理,还得到备份主控设备、计算者、参与者。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说明还可以得到其他身份的设备。本可选方案中,基于主节点选择算法对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处理,还得到备份主控设备、计算者、参与者。
S103,主控设备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基于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在S103的基础上,本步骤旨在主控设备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基于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其中,接收到主控设备标识的交换机设备开始执行主控设备的操作,实现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对主控设备设置唯一的通信地址,以便主控设备对外部设备提供数据或提供控制服务。
可见,本可选方案中主要是说明该主控设备还可以对外界提供数据和服务。本可选方案中,对主控设备设置唯一的通信地址,以便主控设备对外部设备提供数据或提供控制服务。
基于上述步骤,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管理系统,包括:
交换机设备,用于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主控设备,用于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基于所述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其中,所述主控设备,还用于基于唯一的通信地址对外部设备提供数据或提供控制服务。
其中,所述交换机设备,具体用于接收到交换机返回的属性信息;将所述属性信息加入到所述成员数据库中。
综上,本实施例通过先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然后基于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也就是确定了多个交换机中的主节点设备,然后基于该主控设备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和数据配置,而不需要对每个交换机单独进行信息输入和配置操作,提高了对多个以太网交换机进行交换的效率。
以下通过另一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主控设备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其中,所述主控设备是控制端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的所述主控设备;
本步骤旨在主控设备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其中,所述主控设备是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的所述主控设备。
S202,基于所述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在S201的基础上,本步骤旨在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可以包括:
主控设备基于唯一的通信地址对外部设备提供数据或提供控制服务。
本可选主要是说明如何主控设备提供服务。本可选方案中,主控设备基于唯一的通信地址对外部设备提供数据或提供控制服务。
进一步的,S202可以包括:
主控设备调度所有计算者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信息同步;其中,计算者和参与者为基于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选择得到的。
本可选主要是说明如何具体进行信息同步。本可选方案中,主控设备调度所有计算者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信息同步;其中,计算者和参与者为基于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选择得到的。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先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然后基于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也就是确定了多个交换机中的主节点设备,然后基于该主控设备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和数据配置,而不需要对每个交换机单独进行信息输入和配置操作,提高了对多个以太网交换机进行交换的效率。
以下通过另一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通过在各交换机上部署共同的协议,实现对交换机大量交换机闲置资源的利用,把原来由外部服务器分别采集各个以太网交换机信息的方式,改为利用交换机自有资源进行采集和运算,再集中提供给外部管理系统,为外部管理系统提供统一的管理方式,使得外部管理系统不必为大量交换机的场景做特殊的适配和使用大量计算资源。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通过被称为SISP(Switch Information synchronizeProtocol,交换机信息同步协议)的协议,借助在数据中心网络非常常用的EVPN(EthernetVirtual Private Network,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系统,通过加入特定的VNI,完成在较大型网络中的成员发现,再利用VNI内的广播,在所有参与的switch设备中相互通告各自的属性,包括但不限于优先级、本机能力、资源现状、配置信息、邻居信息等,通过指定的共同的算法,选择主控设备(master)、备份主控设备(standby)、计算者(calculator)、参与者(participator)。
其中,由主控设备调度所有计算者,实现所有参与者的信息采集、整合和计算,并由master设备获得唯一的reporter(通信地址)地址,统一对外部提供数据和控制服务,对于更大型的网络,也可采用分布式的方式,由master调度多个calculator,虚拟为单一的reporter为外部提供数据和控制服务。对于获得集中式策略配置的场景,master及其指定的计算者也可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自动匹配配置决策。在master失效时,由standby设备成为master设备,并重新选取新的standby设备。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协议和模型,不涉及具体的信息收集对象、整合算法和支持的策略配置等。
本实施例中,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SISP(Switch Information synchronize Protocol)启动,指定一个网桥,加入特定的VNI,订阅成员数据库变化,以获取邻居列表。
步骤2,BGP(EVPN support,EVPN系统支持),自动导入此VNI,通过IMET(InclusiveMulticast Ethernet Tag,集成组播路由)路由引入,获取所有此VNI的成员,下发IMET路由,并把此VNI的路由信息下发成员数据库。
步骤3,利用VNI内的广播,在所有参与的交换机设备中相互通告各自的属性,包括但不限于本机能力,资源现状,邻居信息等。
步骤4,各参与者通过比较获得的属性信息,选取系统中的master,standby,calculator,participator等角色。由master汇总以保持成员间信息的同步.
其中,Master获得主导权,分配calculator参与计算,并向standby同步相关信息,Master本身也可以同时是participator和calculator。
进一步的,Master还可以根据配置获得系统的唯一reporter身份,并使用reporter地址,向指定位置主动传送信息或被动开放为外部设备读取信息,可根据外部发送的信息在交换机系统内进行配置和调度,也可根据配置策略进行自动的决策。
其中,Standby可以同时是calculator和participator,并获得master的信息,在master出现故障时接管系统,成为master。
其中,Calculator接收Master的指令参与特定的运算,并将结果交给Master综合。
其中,Participator作为信息提供者,向calculator上送自身相关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邻接关系,端口流量等。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先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然后基于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也就是确定了多个交换机中的主节点设备,然后基于该主控设备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和数据配置,而不需要对每个交换机单独进行信息输入和配置操作,提高了对多个以太网交换机进行交换的效率。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装置与上文描述的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请参考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包括:
数据收集模块100,用于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
主设备确定模块200,用于基于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
信息交换模块300,用于主控设备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基于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可选的,该数据收集模块100,具体用于通过虚拟扩展局域网对对应的交换机进行消息广播;接收到对应的交换机返回的属性信息;将属性信息加入到成员数据库中。
可选的,该通过虚拟扩展局域网对对应的交换机进行消息广播,包括:
建立虚拟扩展局域网;将交换机加入至虚拟扩展局域网的特定VNI;通过该VNI对虚拟扩展局域网中的其他交换机进行消息广播。
可选的,该建立虚拟扩展局域网,包括:
通过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系统建立虚拟扩展局域网。
可选的,通过特定VNI对虚拟扩展局域网中的其他交换机进行消息广播,包括:
通过虚拟链路将消息以广播方式发送至所述虚拟扩展局域网中的其他交换机。
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消息订阅模块,用于对成员数据库进行消息订阅;当成员数据库的数据发生变化时,从成员数据库获取新的邻居列表;其中,邻居列表记录有新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
可选的,该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包括优先级信息、本机性能信息、资源现状信息、配置信息、邻居信息。
可选的,该主设备确定模块200,具体用于基于主节点选择算法对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处理,得到主控设备。
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其他设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主节点选择算法对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处理,还得到备份主控设备、计算者、参与者。
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服务提供模块,用于对主控设备设置唯一的通信地址,以便主控设备对外部设备提供数据或提供控制服务。
本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装置。可以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其中,所述主控设备是控制端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的所述主控设备;
信息同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可选的,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服务提供模块,用于基于唯一的通信地址对外部设备提供数据或提供控制服务。
可选的,该信息同步模块,具体用于调度所有计算者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信息同步;其中,计算者和参与者为基于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选择得到的。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先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然后基于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也就是确定了多个交换机中的主节点设备,然后基于该主控设备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和数据配置,而不需要对每个交换机单独进行信息输入和配置操作,提高了对多个以太网交换机进行交换的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请参考图3,图3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设备可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可实现如上述任意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的步骤。
如图3所示,为计算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计算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存储器11、通信接口12和通信总线13。处理器10、存储器11、通信接口12均通过通信总线1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0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特定应用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等。
处理器10可以调用存储器11中存储的程序,具体的,处理器10可以执行异常IP识别方法的实施例中的操作。
存储器11中用于存放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1中至少存储有用于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
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
基于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
主控设备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基于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1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以及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
此外,存储器1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通信接口12可以为通信模块的接口,用于与其他设备或者系统连接。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设备的限定,在实际应用中计算设备可以包括比图3所示的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
可见,本实施例通过先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然后基于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也就是确定了多个交换机中的主节点设备,然后基于该主控设备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和数据配置,而不需要对每个交换机单独进行信息输入和配置操作,提高了对多个以太网交换机进行交换的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如上述任意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的步骤。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对于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介绍请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在此不做赘述。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另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两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装置、管理系统、计算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其中,所述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包括优先级信息、本机性能信息、资源现状信息、配置信息、邻居信息;
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
所述主控设备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基于所述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包括:
通过虚拟扩展局域网对对应的交换机进行消息广播;
接收到对应的交换机返回的属性信息;
将所述属性信息加入到所述成员数据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虚拟扩展局域网对对应的交换机进行消息广播,包括:
建立虚拟扩展局域网;
将对应的交换机加入至所述虚拟扩展局域网;
通过虚拟扩展局域网对所述虚拟扩展局域网中的其他交换机进行消息广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虚拟扩展局域网,包括:
通过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系统建立所述虚拟扩展局域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虚拟扩展局域网对所述虚拟扩展局域网中的其他交换机进行消息广播,包括:
通过虚拟链路将消息以广播方式发送至所述虚拟扩展局域网中的其他交换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成员数据库进行消息订阅;
当所述成员数据库的数据发生变化时,从所述成员数据库获取新的邻居列表;其中,所述邻居列表记录有新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包括:
基于主节点选择算法对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所述主控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得到所述主控设备之后,还包括:
基于主节点选择算法对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处理,还得到备份主控设备、计算者、参与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所述主控设备设置唯一的通信地址,以便所述主控设备对外部设备提供数据或提供控制服务。
10.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设备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其中,所述主控设备是控制端基于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的所述主控设备;其中,所述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包括优先级信息、本机性能信息、资源现状信息、配置信息、邻居信息;
基于所述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主控设备基于唯一的通信地址对外部设备提供数据或提供控制服务。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包括:
所述主控设备调度所有计算者对所有参与者进行信息同步;其中,所述计算者和所述参与者为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选择得到的。
13.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其中,所述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包括优先级信息、本机性能信息、资源现状信息、配置信息、邻居信息;
主设备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
信息交换模块,用于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基于所述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14.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其中,指令接收模块是控制端基于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的主控设备的指令接收模块;其中,所述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包括优先级信息、本机性能信息、资源现状信息、配置信息、邻居信息;
信息同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15.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交换机设备,用于收集对应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到成员数据库中;基于所述成员数据库中的交换机的属性信息进行主节点选择处理,得到主控设备;其中,所述交换机的属性信息,包括优先级信息、本机性能信息、资源现状信息、配置信息、邻居信息;
主控设备,用于通过唯一的通信地址接收到控制端发送的信息交换指令,基于所述信息交换指令对其他的交换机进行信息同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设备,还用于基于唯一的通信地址对外部设备提供数据或提供控制服务。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设备,具体用于接收到交换机返回的属性信息;将所述属性信息加入到所述成员数据库中。
18.一种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的步骤。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的步骤。
CN202211554114.1A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Active CN1155805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4114.1A CN115580542B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4114.1A CN115580542B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0542A CN115580542A (zh) 2023-01-06
CN115580542B true CN115580542B (zh) 2023-03-03

Family

ID=84590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4114.1A Active CN115580542B (zh) 2022-12-06 2022-12-06 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8054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5502A (zh) * 2019-12-18 2020-04-10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管理方法、装置、交换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47527A (zh) * 2020-03-09 2020-05-12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系统及其设备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114533A (zh) * 2020-08-26 2020-12-22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50273A (zh) * 2022-06-30 2022-10-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升级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03552B2 (en) * 2015-01-05 2018-06-19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Llc. Distributed 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 protocol (D-BFD) for cluster of interconnected switches
CN114401067A (zh) * 2021-12-24 2022-04-26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环网通讯的时间同步方法、可编程门阵列及环网通讯系统
CN114362874B (zh) * 2022-03-21 2022-08-12 北京国科天迅科技有限公司 主时钟设备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5502A (zh) * 2019-12-18 2020-04-10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配置管理方法、装置、交换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47527A (zh) * 2020-03-09 2020-05-12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系统及其设备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114533A (zh) * 2020-08-26 2020-12-22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物联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50273A (zh) * 2022-06-30 2022-10-0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升级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0542A (zh) 2023-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253266A1 (zh) 一种提供边缘服务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0933137B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445013B2 (en) Method for changing member in distributed system and distributed system
CN105103492A (zh) 控制网络拓扑
CN107404509B (zh) 分布式服务配置系统及信息管理方法
CN114726725B (zh) 使用意图的重新构建的基于意图的组网
CN112506670B (zh) 一种多节点自动化运维任务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A3030504A1 (en) Blockchain network and task scheduling method therefor
CN103546572A (zh) 一种云存储装置以及多云存储联网系统和方法
JP2002051083A (ja) 専用ネットワーク間インターフェース階層ネットワークのプロトコル情報管理
CN1330124C (zh) 虚拟化网络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47143A (zh) 业务服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580542B (zh) 一种多以太网交换机的信息交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726724B (zh) 使用网络变化验证的基于意图的组网
CN113055461B (zh) 一种基于ZooKeeper的无人集群分布式协同指挥控制方法
CN115037756A (zh) 一种运行联盟链网络的方法、联盟链网络和用于联盟链网络的节点设备
CN114448995A (zh) 基于raft选主策略的分布式计算方法
CN114844788A (zh) 网络数据分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lasadi et al. OLC: Open-level control plane architecture for providing better scalability in an SDN network
Berket et al. Overview of the InterGroup protocols
US20080005291A1 (en) Coordinated information dispersion in a distributed computing system
US11368406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ath comput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handrasekaran et al. CASE: A context-aware storage placement and retrieval ecosystem
CN116095179A (zh) 一种算力网络的算力调度方法及装置
WO2024103983A1 (zh) 一种分布式分发系统部署、分发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