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78080B - 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78080B
CN115578080B CN202211569352.XA CN202211569352A CN115578080B CN 115578080 B CN115578080 B CN 115578080B CN 202211569352 A CN202211569352 A CN 202211569352A CN 115578080 B CN115578080 B CN 1155780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tenance
workload
type
reference library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693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78080A (zh
Inventor
赖晶晶
徐俊
李红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Ruang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Ruang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Ruang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Ruang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6935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780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78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78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78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78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5Query execu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62Approximate or statistical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20Administration of product repair or mainten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通过使用信息化系统获取新运维数据中的新运维工作量以及与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运维跟踪数据,保证了新运维数据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不会失真;通过运用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与新运维工作量的比对,并依此对运维工作量均值进行更新,最后将更新结果计数并存入运维基准库,当计数的次数达到设定数量时,按照设定比例减小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直到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达到设定极限,根据设定极限确定目标运维类型的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而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用于确定目标运维类型的造价基准库工作量,从而保证了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造价基准库工作量具有合理性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化造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政务信息化系统的造价概算过程中针对建设类项目的软、硬件的询价方式一般是通过地方的政府采购网、京东网和寻找对应的厂商进行询价,因为市场的错综复杂以及造价工程师根据自身的局限性使得目前在各个造价单位针对信息化项目的运维类进行造价估算,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来进行工作量100%的核定问题。
在传统的一个运维内容工作量的核定时,没有一个核定的标准,全凭造价工程师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对项目的基本情况的了解以及参考之前相似运维项目的资料进行核定。上述传统的运维内容工作量的核定方法,存在核定运维内容工作量准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核定运维内容工作量准确度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的初始运维基准库;初始运维基准库包括运维类型、运维工作量均值和运维工作量阈值;
调用运维基准库录入接口获取至少一列的新运维数据并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
在信息化系统检测到新运维数据中包含目标运维类型时,提取新运维数据中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新运维工作量并生成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运维跟踪数据;
将运维跟踪数据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后,查找初始运维基准库中运维跟踪数据对应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
根据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
在新运维工作量在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内时,将新运维工作量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得到新运维基准库;
利用新运维基准库中所有的运维工作量更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
对更新后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进行计数并存入新运维基准库,计数完成后返回调用运维基准库录入接口获取至少一列的新运维数据并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的步骤;
当计数的次数达到设定数量时,按照设定比例减小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
当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达到设定极限时,计算并输出设定极限对应的最终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的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用于确定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造价基准库工作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更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的过程,包括:
提取新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所有运维工作量并统计记录次数;
根据提取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所有运维工作量以及记录次数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
进一步地,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的方式为:
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等于新运维工作量与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所有运维工作量之和除以n;n为记录次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的过程,包括:
提取初始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
提取初始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
计算1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之差N,计算1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之和M;
根据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N和M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
进一步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为:[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N的积,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M的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目标运维类型属于初始运维基准库中运维类型的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运维跟踪数据与运维类型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定数量、设定比例和设定极限由初始运维基准库中运维类型决定。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的步骤。
又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的步骤。
上述一种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通过获取初始运维基准库从而获取其中的运维类型、运维工作量均值、运维工作量阈值,通过信息化系统录入接口获取的新运维数据,再通过对新运维数据进行检测,得到目标运维类型、新运维工作量以及和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运维跟踪数据,根据运维跟踪数据在初始运维基础库寻找到所有的目标运维类型,获得初始运维基准库中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保证了新运维数据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不会失真,从而保证了后续的对比结果是准确可靠的;通过新运维工作量结合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进行对比计算以及计数对运维基准库进行更新,直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达到设定极限才停止更新,导出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用于确定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造价基准库工作量,从而保证了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最终造价基准库工作量的有合理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装置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运维工作量均值的变化趋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展示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图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研究中,发明人发现传统的运维工作量在进行核定时,由造价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运维工作量的核算结果精准与否,这使得在一个本身具有一定运维工作量的项目并不会100%得到其正确的运维工作量,即导致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并不准确,进而会导致项目的流标或者资金的浪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运维基准库精准工作量核定方法,包括:
步骤102,获取预设的初始运维基准库;初始运维基准库包括运维类型、运维工作量均值和运维工作量阈值。
值得注意的是,本步骤中初始运维基准库除包括运维类型、运维工作量均值和运维工作量阈值之外,还包括对应运维类型的内容描述和计量单位。本步骤中的初始运维基准库是指已经存在的多列运维数据以及各类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以及其阈值的数据库,其中各列运维数据作为初始运维基准库的运维基础数据,各类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作为初始运维基准库的运维衍生数据,各类运维类型根据其自身特性由专业人员确定其对应的阈值。初始运维基准库中每项数据都按照一定表格形式存档于运维基准库,作为一个运维造价基准平台的一部分。本步骤通过获取预设的初始运维基准库中的运维类型、运维工作量均值和运维工作量阈值,以此为后续运维基准库中各项数据的参照点,为后续各项数据更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步骤104,调用运维基准库录入接口获取至少一列的新运维数据并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
本步骤中运维基准库录入接口主要包含三大类,第一类是各个造价单位的造价系统接口,输入的是各个造价单位的运维数据;第二类是运维基准平台接口,输入的是各个造价工程师在运维基准平台上传的运维数据;第三类是execl标准格式积累运维基准库数据导入接口,输入的是历史积累的按照execl标准格式的运维基准库数据,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通过哪种接口进行新运维数据的导入,其数据格式都是一致的。其中新运维数据是相对与初始运维基准库中已存在的各项数据而言的新数据。该步骤通过丰富的运维数据来源保证了运维数据库中最终的参考运维工作量区间是具有普适性的,同时本步骤通过标准的运维数据格式,保证了新运维数据在与运维基准库中运算时的高效准确性。
步骤106,在信息化系统检测到新运维数据中包含目标运维类型时,提取新运维数据中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新运维工作量并生成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运维跟踪数据。
本步骤中信息化系统包括在信息化造价过程中各类的运维类型,包括数据备份库、服务器主机的运维管理工作、储存设备的运维管理工作等。本步骤中的目标运维类型属于各类的运维类型中的一种,而通过信息化系统所提取出的新运维工作量作为唯一衡量目标运维类型的基本要素,这里的工作量是指单元化某个运维类型的内容的按天计算的最小工作量;在提取新运维工作量的同时会根据目标运维类型生成一个与之对应的运维跟踪数据,以保证新运维工作量在后续一系列运算存储时的位置是准确的。
步骤108,将运维跟踪数据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后,查找初始运维基准库中运维跟踪数据对应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
本步骤中,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即初始运维基准库中通过之前运维数据的更新迭代而衍生的运维衍生数据,该数据会随着新运维数据的不断更新而更新,直到最终目标运维类型的阈值达到极限不在变动,且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的每次更新都有对应的数据记录,保证数据的可溯源。值得注意的是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与运维跟踪数据一一对应,保证了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在结合新运维工作量进行更新时数据的准确可靠。
步骤110,根据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
本步骤中通过将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进行结合计算得出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保证了新运维工作量与对比的对象在同一体量单位上。
步骤112,在新运维工作量在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内时,将新运维工作量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得到新运维基准库。
值得注意的是本步骤中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是一个闭区间,在新运维工作量在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内时,说明该新运维工作量是符合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的一个运维工作量标准的,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参考数据进行存入。该步骤旨在于将符合对应的运维工作量标准新运维工作量进行记录存档以便后续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的计算。
步骤114,利用新运维基准库中所有的运维工作量更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
本步骤通过计算新运维基准库中所有的运维工作量与所有的运维工作量记录次数的比值得出更新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值得注意的是本步骤中更新后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必然是不大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的,其原因在于新运维工作量属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内,且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是一个闭区间,其目的在于保证随着运维数据的不断更新对应的运维工作量区间慢慢减小。
步骤116,对更新后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进行计数并存入新运维基准库,计数完成后返回调用运维基准库录入接口获取至少一列的新运维数据并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的步骤。
本步骤中将更新后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按照固定的格式结合运维跟踪数据存入新运维基准库作为一个可溯源的历史数据,同时将该次有效的新运维数据对运维基准库的更新进行计数。完成后返回步骤104,进行下一次循环。
步骤118当计数的次数达到设定数量时,按照设定比例减小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
本步骤中的设定数量以及设定比例根据运维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的设定数量以及设定比例是根据该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团体决定。本步骤通过按照设定比例减小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的前提是计数的次数达到设定数量,保证了其科学合理性,从而使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是可信准确的。
步骤120,当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达到设定极限时,计算并输出设定极限对应的最终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的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用于确定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造价基准库工作量。
本步骤中的设定极限根据运维类型的不同而不同,保证各个运维类型的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是合理的;而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用于确定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所以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造价基准库工作量具有合理性和准确性。
上述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中,使用信息化系统获取新运维数据中的新运维工作量以及与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运维跟踪数据,保证了新运维数据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不会失真,从而保证了后续的对比结果以及最终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是准确可靠的;通过运用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与新运维工作量的比对,并利用在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的新运维工作量对运维工作量均值进行更新,最后将更新后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计数并存入运维基准库,当计数的次数达到设定数量时,按照设定比例减小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直到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达到设定极限,根据设定极限确定最终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的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而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用于确定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造价基准库工作量,从而保证了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最终造价基准库工作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更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的过程,包括:
提取新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所有运维工作量并统计记录次数;
根据提取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所有运维工作量以及记录次数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
进一步地,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的方式为:
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等于新运维工作量与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所有运维工作量之和除以n;n为记录次数。
本实施例中新运维基准库是相对于初始运维基准库而言的,代表着新运维数据中的新运维工作量符合对应的运维工作量标准,可以将初始运维基准库中对应的数据进行更新,在新运维基准库中统计的目标运维类型的所有运维工作量的记录次数为n,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统计记录次数是统计新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所有的运维工作量,包括刚刚更新的新运维工作量。本实施例通过提取新运维工作量与初始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所有的运维工作量,然后统计新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的所有运维工作量的记录次数,得到更新所需的数据,从而通过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为得到最终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提高可靠准确的历史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的过程,包括:
提取所述初始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
提取所述初始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
计算1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之差N,计算1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之和M;
根据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N和M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
进一步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为:[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N的积,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M的积]。
本实施例中通过提取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结合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计算得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可以知道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必然在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内,从而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的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在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内上下变动,但会慢慢的减小。
值得注意的是,目标运维类型属于初始运维基准库中运维类型的一种,即初始运维基准库中运维类型包含了在进行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时的所有运维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运维跟踪数据与初始运维基准库中运维类型呈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确保了目标运维类型与初始运维基准库中运维类型一一对应,进而确保新运维数据中的新运维工作量能在初始运维基准库中找到对应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和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设定数量、设定比例和设定极限由所述初始运维基准库中运维类型确定。
本实施例旨在于说明初始运维基准库中不同的运维类型有不同设定范围,保证在不同的最终造价基准库工作量的核定过程中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装置100,包括基准库获取模块11、数据获取模块12、数据提取模块13、类型定位模块14、区间生成模块15、工作量存入模块16、系统更新模块17、系统计数模块18、阈值减小模块19和工作量核定模块20。其中:
基准库获取模块11用于获取预设的初始运维基准库;初始运维基准库包括运维类型、运维工作量均值和运维工作量阈值。数据获取模块12用于调用运维基准库录入接口获取至少一列的新运维数据并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数据提取模块13用于在信息化系统检测到新运维数据中包含目标运维类型时,提取新运维数据中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新运维工作量并生成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运维跟踪数据。类型定位模块14用于将运维跟踪数据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后,查找初始运维基准库中运维跟踪数据对应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区间生成模块15根据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工作量存入模块16用于在新运维工作量在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内时,将新运维工作量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得到新运维基准库。系统更新模块17用于利用新运维基准库中所有的运维工作量更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系统计数模块18用于对更新后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进行计数并存入新运维基准库,计数完成后返回调用运维基准库录入接口获取至少一列的新运维数据并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的步骤。阈值减小模块19用于当计数的次数达到设定数量时,按照设定比例减小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工作量核定模块20用于当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达到设定极限时,计算并输出设定极限对应的最终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的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用于确定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造价基准库工作量。
上述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装置100,通过各模块的协作,使用信息化系统获取新运维数据中的新运维工作量以及与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运维跟踪数据,保证了新运维数据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不会失真,从而保证了后续的对比结果以及最终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是准确可靠的;通过运用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与新运维工作量的比对,并利用在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的新运维工作量对运维工作量均值进行更新,最后将更新后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计数并存入运维基准库,当计数的次数达到设定数量时,按照设定比例减小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直到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达到设定极限,根据设定极限确定最终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的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而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用于确定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造价基准库工作量,从而保证了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最终造价基准库工作量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装置100的各模块,还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的其他各实施例的相应处理步骤。
关于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装置100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的相应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装置100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具体数据处理功能的设备中,也可以软件形式存储于前述设备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前述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本领域已有的各型便携式数据分析处理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处理步骤:
获取预设的初始运维基准库;初始运维基准库包括运维类型、运维工作量均值和运维工作量阈值;调用运维基准库录入接口获取至少一列的新运维数据并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在信息化系统检测到新运维数据中包含目标运维类型时,提取新运维数据中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新运维工作量并生成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运维跟踪数据;将运维跟踪数据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后,查找初始运维基准库中运维跟踪数据对应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根据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在新运维工作量在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内时,将新运维工作量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得到新运维基准库;利用新运维基准库中所有的运维工作量更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对更新后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进行计数并存入新运维基准库,计数完成后返回调用运维基准库录入接口获取至少一列的新运维数据并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的步骤;当计数的次数达到设定数量时,按照设定比例减小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当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达到设定极限时,计算并输出设定极限对应的最终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的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用于确定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造价基准库工作量。
可以理解,上述计算机设备除上述述及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外,还包括其他本说明书未列出的软硬件组成部分,具体可以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具体数据处理设备的型号确定,本说明书不再一一列出详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可以实现上述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各实施例中增加的步骤或者子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处理步骤:
获取预设的初始运维基准库;初始运维基准库包括运维类型、运维工作量均值和运维工作量阈值;调用运维基准库录入接口获取至少一列的新运维数据并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在信息化系统检测到新运维数据中包含目标运维类型时,提取新运维数据中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新运维工作量并生成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运维跟踪数据;将运维跟踪数据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后,查找初始运维基准库中运维跟踪数据对应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根据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在新运维工作量在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内时,将新运维工作量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得到新运维基准库;利用新运维基准库中所有的运维工作量更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对更新后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进行计数并存入新运维基准库,计数完成后返回调用运维基准库录入接口获取至少一列的新运维数据并存入初始运维基准库的步骤;当计数的次数达到设定数量时,按照设定比例减小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当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达到设定极限时,计算并输出设定极限对应的最终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的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用于确定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造价基准库工作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上述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各实施例中增加的步骤或者子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式动态随机存储器(RambusDRAM,简称RDRAM)以及接口动态随机存储器(D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预设的初始运维基准库;所述初始运维基准库包括运维类型、运维工作量均值和运维工作量阈值;
调用运维基准库录入接口获取至少一列的新运维数据并存入所述初始运维基准库;
在信息化系统检测到所述新运维数据中包含目标运维类型时,提取所述新运维数据中所述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新运维工作量并生成所述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运维跟踪数据;
将所述运维跟踪数据存入所述初始运维基准库后,查找所述初始运维基准库中所述运维跟踪数据对应的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
根据所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
在所述新运维工作量在所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内时,将所述新运维工作量存入所述初始运维基准库,得到新运维基准库;
利用所述新运维基准库中所有的运维工作量更新所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
对更新后的所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进行计数并存入所述新运维基准库,计数完成后返回所述调用运维基准库录入接口获取至少一列的新运维数据并存入所述初始运维基准库的步骤;
当计数的次数达到设定数量时,按照设定比例减小所述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
当所述目标运维类型的工作量阈值达到设定极限时,计算并输出所述设定极限对应的最终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的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所述最终运维工作量区间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造价基准库工作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更新所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的过程,包括:
提取所述新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所有运维工作量并统计记录次数;
根据提取所述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所有运维工作量以及记录次数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的方式为:
所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等于所述新运维工作量与目标运维类型对应的所有运维工作量之和除以n;n为记录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的过程,包括:
提取所述初始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
提取所述初始运维基准库中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
计算1与所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之差N,计算1与所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阈值之和M;
根据所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N和M计算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区间为:[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N的积,目标运维类型的运维工作量均值与M的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运维类型属于所述初始运维基准库中运维类型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跟踪数据与所述运维类型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数量、设定比例和设定极限由所述初始运维基准库中运维类型决定。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的步骤。
CN202211569352.XA 2022-12-08 2022-12-08 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 Active CN1155780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69352.XA CN115578080B (zh) 2022-12-08 2022-12-08 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69352.XA CN115578080B (zh) 2022-12-08 2022-12-08 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78080A CN115578080A (zh) 2023-01-06
CN115578080B true CN115578080B (zh) 2023-04-18

Family

ID=845901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69352.XA Active CN115578080B (zh) 2022-12-08 2022-12-08 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7808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03117A2 (en) * 1998-11-17 2000-05-24 Citibank, N.A.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rategic services enterprise workload manag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30365B2 (en) * 2012-09-27 2016-05-03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estimating size and effort of software assurance projects
US9262505B2 (en) * 2013-05-17 2016-02-16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nput-output prioritization for database workload
CN108364109A (zh) * 2017-09-06 2018-08-0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面向配网调度日常工作量统计及人员配置的方法及系统
WO2019108133A1 (en) * 2017-11-30 2019-06-06 X0Pa Ai Pte Ltd Talent management platform
CN109615213B (zh) * 2018-12-06 2022-04-29 广东金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运维服务任务的智能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11507587A (zh) * 2020-03-30 2020-08-07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子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工作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215468B (zh) * 2020-09-14 2024-03-22 贵州东冠科技有限公司 工作量统计系统及方法
CN112734369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大为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CN112966971B (zh) * 2021-03-30 2022-09-13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项目工作量评估方法和装置
CN113435746B (zh) * 2021-06-28 2022-09-27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工作量的评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49494A (zh) * 2021-06-29 2021-09-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22037A (zh) * 2021-11-25 2022-02-08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云原生运维工作量动态估算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5018252A (zh) * 2022-04-29 2022-09-0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标准化工作量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03117A2 (en) * 1998-11-17 2000-05-24 Citibank, N.A. Method and system for strategic services enterprise workload manag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78080A (zh) 2023-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48446B (zh) 一种用于时序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7421460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execution of backup on a database
CN111339129B (zh) 远程抄表异常监测方法、装置、燃气表系统及云服务器
CN109215338B (zh) 一种基于网格化的北斗gps车辆轨迹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8920498B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504122A (zh) 一种数据库迁移数据的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6202280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服务器
AU2016201751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water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control
CN110704675B (zh) 对象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4731816A (zh) 一种处理异常业务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64675A (zh) 增量式地更新统计
CN112286772B (zh) 归因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861991B (zh) 单据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800278A (zh) 数据资产图谱使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07623A (zh) 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5578080B (zh) 基于信息化系统造价基准库工作量核定方法
CN111158999A (zh) 一种格式化时间的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08491432B (zh) 基于消息摘要的电力系统累计量存储及抽取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65412B (zh) 一种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流量预测方法
CN111475526B (zh) 基于oracle数据的时序数据转换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05512564A (zh) 一种数据防篡改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16775716A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442780B (zh) 基于智慧园区的车主画像生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094241A (zh) 一种实时程序准确性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20313B (zh) 基于多维关联数据仓库切片表的数据回溯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