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77992A - 一种智能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77992A
CN115577992A CN202211571125.0A CN202211571125A CN115577992A CN 115577992 A CN115577992 A CN 115577992A CN 202211571125 A CN202211571125 A CN 202211571125A CN 115577992 A CN115577992 A CN 1155779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ergency
grid
value
grid member
grid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11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77992B (zh
Inventor
问静怡
鲍传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uansheng Pixe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uansheng Pix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uansheng Pixe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uansheng Pixe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711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779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77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77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77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779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3Querying, e.g. by the use of web search engines
    • G06F16/9537Spatial or temporal dependent retrieval, e.g. spatiotemporal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2Skill-based matching of a person or a group to a tas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属于调度方法技术领域。包括:若无突发事件,则根据网格员活动范围为网格员配置待关注的弱势对象,结合网格员和弱势对象的互动,记录网格员关注弱势对象情况处理结果到知识专家库中,根据知识专家库为网格员的能力值评分,更新网格员的能力值;若有突发事件,则根据突发事件对应的处理任务配置相应能力值的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发送网格员集结任务,通过AI电话,向网格员发送消息和/或接收网格员消息。将突发事故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日常辅助责任主体监管区域弱势群众工作生活,紧急和突发事件发生时确保响应及时,应对有效,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损害和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度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采用数字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通过网络通信实现各方面资源的及时调配,遇到突发事件时,人工判断事件情况,给出应急方案,利用网络通信系统调动各方资源执行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如高温、水患、火灾、地震等。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人工判断突发事件时,易存在疏漏,无法摸排隐患,导致形成的应急预案不够完备。2、应急预案的任务和责任主体之间,无法有效落实。3、突发事件出现时,因人工精力有限,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突发事件数据的处理工作,响应慢,导致数据信息利用率较低,致使给出的应急预案本身存在瑕疵,无法快速有效的处理紧急事件。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将区域内的薄弱部分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充分有效利用突发事件各类数据,明确了应急预案的生成机制,任务分配机制,实现自动化生成应急预案,人员调配;有效落实应急预案各项任务的责任主体,将突发事故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日常辅助责任主体监管区域弱势群众工作生活,紧急和突发事件发生时确保响应及时,应对有效,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损害和损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调度方法,包括:若无突发事件,则根据网格员活动范围为网格员配置待关注的弱势对象,结合网格员和弱势对象的互动,记录网格员关注弱势对象情况处理结果到知识专家库中,根据知识专家库为网格员的能力值评分,更新网格员的能力值;若有突发事件,则根据突发事件对应的处理任务配置相应能力值的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发送网格员集结任务,通过AI电话,向网格员发送消息和/或接收网格员消息;若突发事件处理完毕,记录突发事件类型,突发事件任务内容,应急预案和网格员任务处理结果到知识专家库中,根据知识专家库对网格员能力值评分,更新网格员的能力值。
可选的,所述为网格员配置待关注的弱势对象方法为: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配置为所述网格员关注。
可选的,根据弱势对象的属性地址,计算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属性地址及其数量,Pj[xj,yj],S1;根据弱势对象的定位地址,计算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定位地址及其数量Pj [xj ,yj ],S2;
若Pj[xj,yj]= 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
若Pj[xj,yj]<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
若Pj[xj,yj]> 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并人工审核其余S1-S2个弱势对象属性地址Pj[xj,yj],将属性地址Pj[xj,yj]在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
可选的,判断是否能够计算突发事件潜在目的地,若是,则根据目的地确定任务内容,分配任务内容和能力值相匹配的目的地范围内的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若否,则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分配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
可选的,所述网格员的能力值包括基础值、经验值和效果值,所述基础值根据网格员关注弱势对象情况处理结果评分值,所述经验值根据网格员参与突发事件类型和任务,事件次数评分值;所述效果值根据网格员参与突发事件类型和任务,事件次数,突发事件任务处理结果评分值。
可选的,若网格员的基础值、经验值和效果值全部达到全能线,则作为专家网格员存入知识专家库;若网格员的基础值、经验值和效果值任一项中未达到全能线,则与全能线的比值作为未达到全能线项的权重,存入知识专家库。
可选的,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将突发事件的处理划分为若干任务,综合突发事件类型和任务内容,为每项任务分配对应能力值权重的网格员,在一起突发事件中分配的专家网格员和非专家网格员数量之比大于设定值。
一种智能调度系统,包括:日常调度单元,用于若无突发事件,则根据网格员活动范围为网格员配置待关注的弱势对象; 应急预案生成单元,用于若有突发事件,则根据突发事件对应的处理任务配置相应能力值的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预案调度单元,用于按照应急预案,发送网格员集结任务,通过AI电话,向网格员发送消息和/或接收网格员消息;知识专家库单元,用于若无突发事件,结合网格员和弱势对象的互动,记录网格员关注弱势对象情况处理结果到知识专家库中,根据知识专家库为网格员的能力值评分,更新网格员的能力值;以及用于若突发事件处理完毕,记录突发事件类型,突发事件任务内容,应急预案和网格员任务处理结果到知识专家库中,根据知识专家库对网格员能力值评分,更新网格员的能力值。
可选的,还包括弱势对象配置单元,用于根据弱势对象的属性地址,计算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属性地址及其数量,Pj[xj,yj],S1;根据弱势对象的定位地址,计算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定位地址及其数量Pj [xj ,yj ],S2;
若Pj[xj,yj]= 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
若Pj[xj,yj]<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
若Pj[xj,yj]> 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并人工审核其余S1-S2个弱势对象属性地址Pj[xj,yj],将属性地址Pj[xj,yj]在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
和/或,所述应急预案生成单元还包括网格员配置单元,所述网格员配置单元用于判断是否能够计算突发事件潜在目的地,若是,则根据目的地确定任务内容,分配任务内容和能力值相匹配的目的地范围内的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若否,则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分配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
一种智能调度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以上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通过数字化创新,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到城乡社区网格等场合中:按照平时有序-应急预案-预案指挥-事后剖析的全流程,集成社区治理事项、资源、力量等要素,把突发事件等重大应用的任务流转化成为基层可操作、可执行的事件流,实现突发事件受理、分析、流转、处置、督办、反馈、考核等全过程闭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1.能够突出日常和突发事件一体协同管理,体现区域/社区网格等场合中,高效、多部门跨协同、迅速的日常和紧急转换,健全平时“吹哨”机制,全面加强专职网格员配备。
2.能够智能调配网格员,将网格员能力值分成了基础值、经验值和效果值,形成了网格员成长培养体系多维算法,智能调度网格员,并根据网格员的能力值分配任务,实现效率最大化以及培养专家网格员最大化,做到知识专家库复用。
3.通过交叉验证算法为网格员配置待关注的弱势对象,保证平时有序和突发应急全面管理的精确度,遇到突发事件时,根据网格员能力值和突发事件拆解得到的任务,自动化分配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内容,自动发送突发事件任务到网格员,扎实快速落实责任主体,全面提高紧急事项的处置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调度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调度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调度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是为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方便而设置,并没有特定的限定作用,均为泛指,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构成限定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调度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若无突发事件,则根据网格员活动范围为网格员配置待关注的弱势对象,结合网格员和弱势对象的互动,记录网格员关注弱势对象情况处理结果到知识专家库中,根据知识专家库为网格员的能力值评分,更新网格员的能力值;若有突发事件,则根据突发事件对应的处理任务配置相应能力值的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发送网格员集结任务,通过AI电话,向网格员发送消息和/或接收网格员消息;若突发事件处理完毕,记录突发事件类型,突发事件任务内容,应急预案和网格员任务处理结果到知识专家库中,根据知识专家库对网格员能力值评分,更新网格员的能力值。
若无突发事件,则根据网格员地址为网格员配置待关注的弱势对象,结合网格员和弱势对象的互动,记录网格员关注弱势对象情况处理结果到知识专家库中,根据知识专家库为网格员的能力值评分,更新网格员的能力值;将区域网格化,将一个区域形成若干个网格,为每个网格分配网格员,方便网格员在日常情况下关注分配的网格内的弱势对象;所述为网格员配置待关注的弱势对象方法为: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配置为所述网格员关注;网格员的活动范围可以认为网格员的工作地址活动范围,居住地址活动范围等。
根据弱势对象的属性地址,计算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属性地址及其数量,Pj[xj,yj],S1;j、S1均为整数,j≤S1。根据弱势对象的定位地址,计算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定位地址及其数量Pj [xj ,yj ],j、S2均为整数,j≤S2;
若Pj[xj,yj]= 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即弱势对象的属性地址和定位地址坐标一致,也就是位置一致,同时数量一致时,将以该范围内的弱势对象属性地址为准的弱势对象分配给相应网格员负责关注;
若Pj[xj,yj]<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即弱势对象的属性地址和定位地址数量不一致,且不一致的部分属性地址数量少于定位地址数量,将以该范围内的弱势对象属性地址为准的弱势对象分配给相应网格员负责关注;
若Pj[xj,yj]> 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并人工审核其余S1-S2个弱势对象属性地址Pj[xj,yj],将属性地址Pj[xj,yj]在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即弱势对象的属性地址和定位地址数量不一致,且不一致的部分属性地址数量多于定位地址数量,将以该范围内的弱势对象属性地址为准的弱势对象分配给相应网格员负责关注,同时人工审核属性地址多出定位地址部分的弱势对象的真实情况,若存在弱势对象属性地址仍在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则分配给该网格员关注。弱势对象属性地址及数量,和弱势对象定位地址及数量交叉验证,进行比较、判断和人工审核,用来为网格员配置待关注的弱势对象。通过这种比较、判断和人工审核为网格员配置待关注的弱势对象的方式,交叉验证了弱势对象属性地址和弱势对象定位地址上对应的弱势对象,确保区域内的弱势对象均可得到关照,无疏漏;通过这种交叉验证算法为网格员配置待关注的弱势对象,可保证平时有序,实现日常有序监管,关照的效果。
半径R的取值可根据经验值确定,如估算得到的普通单个网格员有能力关注的弱势对象数量,或者根据知识专家库中关于网格员能力值记录的数据统计计算得到的单个网格员有能力关注的平均弱势对象数量。若某一区域中弱势群体较少,可将半径R取值扩大,若较多,则R取值减小。
区域内弱势对象的属性地址为登记在册的居住地址,工作地址等;弱势对象的定位地址为根据弱势对象携带的如手机,PAD等终端设备上的北斗导航,或GPS定位的地址。
作为一具体实施方式,某区域A中,网格员A办公所在的街道办事处作为坐标原点,以该坐标原点为中心,半径R为5公里范围内,共有5位弱势对象;半径R为8公里范围内,共计有弱势对象7位;半径为10公里范围内,共计有弱势对象8位。普通网格员有能力关注的弱势对象数量为6位,根据专家知识库统计得到:单个网格员有能力关注的平均弱势对象数量为8位。若以6位作为网格员A能够关注的弱势群体对象数量,则R取值设为5公里,以确保网格员A的关注弱势群体对象,得到充分的关照。若以8位作为网格员A能够关注的弱势群体对象数量,则R取值设为10公里。
作为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某区域B中,网格员B有能力关注的弱势对象数量为9位,以网格员B办公所在的街道办事处作为坐标原点,半径R为10公里范围内,假如根据弱势对象的属性地址,如登记在册的居住地址显示,包含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瘫痪卧床病人,聋哑人等弱势对象共计7位;若根据弱势对象的定位地址,如手机定位地址显示也为7位;且这些弱势对象的属性地址和定位地址,一一对应相同,则将该7位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B关注。若根据弱势对象的定位地址,显示为8位,则将该7位弱势对象属性地址上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B关注。若根据弱势对象的定位地址,显示为6位,将以弱势对象属性地址为准的6位弱势对象分配给网格员B负责关注,同时人工审核属性地址多出定位地址部分的弱势对象的真实情况,剩下1位弱势对象属性地址仍在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10公里范围内,则仍然分配给网格员B关注。以上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方案使用,不作为对半径R取值,以及网格员有能力关注的弱势对象数量的限定,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情况确定。
若有突发事件,则根据突发事件对应的处理任务配置相应能力值的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发送网格员集结任务,通过AI电话,向网格员发送消息和/或接收网格员消息;若突发事件处理完毕,记录应急预案和网格员任务处理结果到知识专家库中,根据知识专家库对网格员能力值评分,更新网格员的能力值。
日常情况下,按照网格员地址分配弱势对象,根据两者的互动,对关注的弱势对象群体情况处理,通过知识专家库为网格员的能力值评分。将网格员能力培养和智能调度方法相结合,提升网格员的能力值,同时可确保区域内的弱势对象得到关照。
突发事件发生时,将根据知识专家库的对以往同种类型突发事件的处理记录所形成的突发事件处理任务流,自动将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拆解成多项任务,并自动为这些任务分配知识专家库中记录的能力值相当的网格员,自动形成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向各网格员派发任务,进行网格员集结,在任务处理过程中,通过AI电话发送/接收的消息包括文本信息、语音、视频等形式进行实时联络,向网格员发送消息,即发送关于突发事件的实时指挥命令,接收网格员消息,即接收网格员对突发事件指挥的响应,根据发送和/或接收的消息,实时获悉指挥流转状态及突发事件转化状态。自动为突发事件的各项任务配备网格员,使得网格员的能力和任务难度适配,确保突发事件顺利完成,同时可提升网格员能力值,为网格员打造良好的成长体系,知识专家库中自动关联网格员的状态,如出差/在值,当突发事项发生时,自动实时匹配在值网格员,快速生成可执行的应急预案,不会出现人工安排任务时责任主体落空,滞后等情况,可快速响应突发事件,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损害。充分利用了各项数据资源,如历史突发事件记录,网格员能力值记录,网格员成长体系算法,快速有效积极调动各部门力量,利用知识专家库记录的以往突发事件快速拆解任务,利用知识专家库记录的网格员能力值情况,以及成长体系算法,自动分配任务难度和能力值相当的网格员执行突发事件的任务,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同时可增加网格员的能力,有利于网格员能力值提升。
突发事件发生时,根据网格员能力值自动匹配任务,确保突发事件处理完善,同时可提升网格员的能力,确保网格员顺利成长。知识专家库用来记录突发事件,同时用于评估网格能力分值,形成网格员能力培养体系,实现三用。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可迅速根据知识专家库中存储的网格员能力情况,自动匹配,突发事件处理结束后,进行记录,并对网格员评分,更新网格员的能力,将网格员成长培养,突发事件任务处理匹配和记录相结合,充分发挥效用。
将区域内的薄弱部分,如弱势群体等形成的需要监管的弱势对象纳入日常监管范围,充分有效利用突发事件各类数据,明确了应急预案的生成机制,任务分配机制,实现自动化生成应急预案,人员调配;有效落实应急预案各项任务的责任主体,将突发事故和日常监管相结合,日常辅助责任主体监管区域弱势群众工作生活,紧急和突发事件发生时确保响应及时,应对有效,最大程度降低突发事件所带来的损害和损失。
判断是否能够计算突发事件潜在目的地,若是,则根据目的地确定任务内容,分配任务内容和能力值相匹配的目的地范围内的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若否,则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分配网格员。
所述网格员的能力值包括基础值、经验值和效果值,所述基础值根据网格员关注弱势对象情况处理结果评分值,所述经验值根据网格员参与突发事件类型和任务,事件次数评分值;所述效果值根据网格员参与突发事件类型和任务,事件次数,突发事件任务处理结果评分值;若网格员的基础值、经验值和效果值全部达到全能线,则作为专家网格员存入知识专家库;若网格员的基础值、经验值和效果值任一项中未达到全能线,则与全能线的比值作为未达到全能线项的权重,存入知识专家库。全能线根据经验值确定,如若为百分制,则60、70、80或90等可为全能线,若满分为1,则0.6、0.7、0.8、0.9等可设为全能线。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若以百分制计分,全能线为80分,网格员C基础值为90分,网格员C经验值为40,网格员C效果值为20分,则将网格员C基础值为90分,网格员C经验值权重0.5,网格员C效果值0.25存入知识专家库。网格员D基础值为90分,网格员D经验值为87,网格员D效果值为95分,则将网格员D作为专家网格员存入知识专家库。该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方案使用,不作为对全能线取值的限定,实际应用中可根据经验综合确定。
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将突发事件的处理划分为若干任务,综合突发事件类型和任务内容,为每项任务分配对应能力值权重的网格员,在一起突发事件中分配的专家网格员和非专家网格员数量之比大于设定值,设定值根据经验值确定,如1/2,3/4,2等数值,根据突发事件类型,任务内容难度,任务内容所需耗费工作量等综合确定,从而确保突发事件顺利处理完成。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某区发生的一起火灾救援中共计有10项任务,需要网格员共计60位,考虑到火灾事件中各项任务的难度和火灾内容的紧迫性,为确保火灾救援任务顺利完成,其中专家网格员和非专家网格员数量之比的设定值为3,那么该任务中需要的专家网格员至少为45位,其余可安排非专家网格员,非专家网格员数量不多于15位。该实施方式仅供理解本方案使用,不作为对设定值取值的限定,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情况综合确定。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调度系统,如图3所示,包括:日常调度单元,用于若无突发事件,则根据网格员活动范围为网格员配置待关注的弱势对象; 应急预案生成单元,用于若有突发事件,则根据突发事件对应的处理任务配置相应能力值的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预案调度单元,用于按照应急预案,发送网格员集结任务,通过AI电话,向网格员发送消息和/或接收网格员消息;知识专家库单元,用于若无突发事件,结合网格员和弱势对象的互动,记录网格员关注弱势对象情况处理结果到知识专家库中,根据知识专家库为网格员的能力值评分,更新网格员的能力值;以及用于若突发事件处理完毕,记录突发事件类型,突发事件任务内容,应急预案和网格员任务处理结果到知识专家库中,根据知识专家库对网格员能力值评分,更新网格员的能力值。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弱势对象配置单元,用于根据弱势对象的属性地址,计算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属性地址及其数量,Pj[xj,yj],S1;根据弱势对象的定位地址,计算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定位地址及其数量Pj [xj ,yj ],S2;
若Pj[xj,yj]= 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
若Pj[xj,yj]<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
若Pj[xj,yj]> 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并人工审核其余S1-S2个弱势对象属性地址Pj[xj,yj],将属性地址Pj[xj,yj]在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
和/或,所述应急预案生成单元还包括网格员配置单元,所述网格员配置单元用于判断是否能够计算突发事件潜在目的地,若是,则根据目的地确定任务内容,分配任务内容和能力值相匹配的目的地范围内的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若否,则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分配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
知识专家库单元包括记录单元,网格员能力值评分单元。记录单元,用于若无突发事件,结合网格员和弱势对象的互动,记录网格员关注弱势对象情况处理结果;以及用于若突发事件处理完毕,记录突发事件类型,突发事件任务内容,应急预案和网格员任务处理结果。网格员能力值评分单元,用于为网格员的能力值评分,更新网格员的能力值。
突发事件拆解单元,用于突发事件发生时,根据知识专家库单元对以往同种类型突发事件的处理记录所形成的突发事件处理任务流,可自动化全面摸排事件隐患,最大限度减少事件处理疏漏,自动将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拆解成多项任务,便于自动化分配网格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调度设备,所述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以上所述的方法。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503中,还存储有设备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501、ROM502以及RAM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5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5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5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509。通信部分5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5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505。可拆卸介质5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5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5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上述任一实施例描述的方法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有形地包含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上述任一实施例描述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511被安装。
作为又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的装置中所包含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单独存在,未装配入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该程序被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处理器用来执行描述于本申请的方法。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根据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通过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通过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或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单元或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各所述单元可以是设置在计算机或移动智能设备中的软件程序,也可以是单独配置的硬件装置。其中,这些单元或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或模块本身的限定。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无突发事件,则根据网格员活动范围为网格员配置待关注的弱势对象,结合网格员和弱势对象的互动,记录网格员关注弱势对象情况处理结果到知识专家库中,根据知识专家库为网格员的能力值评分,更新网格员的能力值;
若有突发事件,则根据突发事件对应的处理任务配置相应能力值的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发送网格员集结任务,通过AI电话,向网格员发送消息和/或接收网格员消息;
若突发事件处理完毕,记录突发事件类型,突发事件任务内容,应急预案和网格员任务处理结果到知识专家库中,根据知识专家库对网格员能力值评分,更新网格员的能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网格员配置待关注的弱势对象方法为: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配置为所述网格员关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弱势对象的属性地址,计算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属性地址及其数量,Pj[xj,yj],S1;根据弱势对象的定位地址,计算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定位地址及其数量Pj [xj ,yj ],S2;
若Pj[xj,yj]= 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
若Pj[xj,yj]<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
若Pj[xj,yj]> 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并人工审核其余S1-S2个弱势对象属性地址Pj[xj,yj],将属性地址Pj[xj,yj]在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是否能够计算突发事件潜在目的地,若是,则根据目的地确定任务内容,分配任务内容和能力值相匹配的目的地范围内的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若否,则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分配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员的能力值包括基础值、经验值和效果值,所述基础值根据网格员关注弱势对象情况处理结果评分值,所述经验值根据网格员参与突发事件类型和任务,事件次数评分值;所述效果值根据网格员参与突发事件类型和任务,事件次数,突发事件任务处理结果评分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网格员的基础值、经验值和效果值全部达到全能线,则作为专家网格员存入知识专家库;若网格员的基础值、经验值和效果值任一项中未达到全能线,则与全能线的比值作为未达到全能线项的权重,存入知识专家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将突发事件的处理划分为若干任务,综合突发事件类型和任务内容,为每项任务分配对应能力值权重的网格员,在一起突发事件中分配的专家网格员和非专家网格员数量之比大于设定值。
8.一种智能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日常调度单元,用于若无突发事件,则根据网格员活动范围为网格员配置待关注的弱势对象;
应急预案生成单元,用于若有突发事件,则根据突发事件对应的处理任务配置相应能力值的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
预案调度单元,用于按照应急预案,发送网格员集结任务,通过AI电话,向网格员发送消息和/或接收网格员消息;
知识专家库单元,用于若无突发事件,结合网格员和弱势对象的互动,记录网格员关注弱势对象情况处理结果到知识专家库中,根据知识专家库为网格员的能力值评分,更新网格员的能力值;
以及用于若突发事件处理完毕,记录突发事件类型,突发事件任务内容,应急预案和网格员任务处理结果到知识专家库中,根据知识专家库对网格员能力值评分,更新网格员的能力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智能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弱势对象配置单元,用于根据弱势对象的属性地址,计算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属性地址及其数量,Pj[xj,yj],S1;根据弱势对象的定位地址,计算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定位地址及其数量Pj [xj ,yj ],S2;
若Pj[xj,yj]= 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
若Pj[xj,yj]<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
若Pj[xj,yj]> Pj [xj ,yj ],且S1≠S2,则Pj[xj,yj],S1对应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并人工审核其余S1-S2个弱势对象属性地址Pj[xj,yj],将属性地址Pj[xj,yj]在以网格员活动范围为中心,半径R范围内的弱势对象配置给网格员;
和/或,所述应急预案生成单元还包括网格员配置单元,所述网格员配置单元用于判断是否能够计算突发事件潜在目的地,若是,则根据目的地确定任务内容,分配任务内容和能力值相匹配的目的地范围内的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若否,则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分配网格员,形成应急预案。
10.一种智能调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571125.0A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智能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 Active CN1155779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1125.0A CN115577992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智能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1125.0A CN115577992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智能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77992A true CN115577992A (zh) 2023-01-06
CN115577992B CN115577992B (zh) 2023-08-08

Family

ID=84590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1125.0A Active CN115577992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智能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77992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9049A (zh) * 2014-12-29 2015-05-06 天维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格化管理警力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30169A (zh) * 2016-09-18 2017-03-22 广东建邦计算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事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815333A (zh) * 2016-12-30 2017-06-09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一种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
CN109447390A (zh) * 2018-09-07 2019-03-08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机场应急救援的任务管理系统
CN110490361A (zh) * 2019-07-08 2019-11-22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城市电网应急管理的数字预案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10955779A (zh) * 2018-09-26 2020-04-03 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格管理数据驱动的语义网生成方法
US20200311635A1 (en) * 2019-03-29 2020-10-01 Wework Companies Llc Providing physical spaces,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to users and managers within a workspace, such as via a member app
US20200334314A1 (en) * 2018-11-21 2020-10-22 Beijing Yutian Technology Co. Ltd Emergency disposal support system
CN112232389A (zh) * 2020-09-28 2021-01-15 东南大学 一种大型活动突发事件交通应急预案动态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14519490A (zh) * 2021-12-22 2022-05-20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风险防范的多部门网格化协同系统及方法
CN115271665A (zh) * 2022-07-29 2022-11-01 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关于社会治理的网格化调度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99049A (zh) * 2014-12-29 2015-05-06 天维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格化管理警力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30169A (zh) * 2016-09-18 2017-03-22 广东建邦计算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事件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815333A (zh) * 2016-12-30 2017-06-09 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 一种智慧网格化区域管理系统
CN109447390A (zh) * 2018-09-07 2019-03-08 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 机场应急救援的任务管理系统
CN110955779A (zh) * 2018-09-26 2020-04-03 北京融信数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格管理数据驱动的语义网生成方法
US20200334314A1 (en) * 2018-11-21 2020-10-22 Beijing Yutian Technology Co. Ltd Emergency disposal support system
US20200311635A1 (en) * 2019-03-29 2020-10-01 Wework Companies Llc Providing physical spaces,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to users and managers within a workspace, such as via a member app
CN110490361A (zh) * 2019-07-08 2019-11-22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城市电网应急管理的数字预案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12232389A (zh) * 2020-09-28 2021-01-15 东南大学 一种大型活动突发事件交通应急预案动态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14519490A (zh) * 2021-12-22 2022-05-20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社区风险防范的多部门网格化协同系统及方法
CN115271665A (zh) * 2022-07-29 2022-11-01 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关于社会治理的网格化调度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谯哲: "城乡社区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探索――以"网格功能化"提升社区应急能力为例", 《中国应急救援》 *
谯哲: "城乡社区治理能力建设的路径探索――以"网格功能化"提升社区应急能力为例", 《中国应急救援》, no. 06, 20 November 2017 (2017-11-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77992B (zh) 2023-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n et al. Location planning for transit-based evacuation under the risk of service disruptions
CN110968482A (zh) 企业服务及应用智能监控系统
US20050021384A1 (en) Capacity planning method and system with approved accuracy and confidence indication
Tian et al. Use of an agent-based simulation model to evaluate a mobile-based system for supporting emergency evacuation decision making
CN105243493A (zh) 一种政务服务大厅信息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09522380A (zh) 一种面向移动应用的电网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数据系统及方法
CN104834755A (zh) 一种医疗保险基金的预测数据监控系统及其方法
CN110570113A (zh) 一种工单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5577992A (zh) 一种智能调度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0414693A (zh) 一种多媒体教学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Azizan et al. Simulation of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delivery performance based on real map
Childers et al. Prioritizing patients for evacuation from a health-care facility
Reuter-Oppermann et al. Towards a Unified Understanding of Data-Driven Support fo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Logistics.
CN110874681B (zh) 基于gis的石化企业应急资源管理与调度的方法
CN110188024A (zh) 大数据环境下实现数据管理能力评估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15660379A (zh)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应急仓储智能控制系统
Li et al. Balancing ambulance crew workloads via a tiered dispatch policy
Fausto et al. Primary Health Care sustainability in rural remote territories at the fluvial Amazon: organization, strategies, and challenges
CN114037339A (zh) 一种事件处理方案调度系统及方法
Reuter-Oppermann et al. Decision support for EMS policy making using data analytics and real-time alerts
CN114372712A (zh) 一种基于流程的监督任务管理系统
CN212724067U (zh) 应急资源服务平台
Turner et al.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changing ambulance service response time performance standards
CN112308369A (zh) 一种智慧社区管理及就业服务平台
CN111882250A (zh) 医疗资源的管理调度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