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70933A - 车辆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570933A CN115570933A CN202211189834.2A CN202211189834A CN115570933A CN 115570933 A CN115570933 A CN 115570933A CN 202211189834 A CN202211189834 A CN 202211189834A CN 115570933 A CN115570933 A CN 1155709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temperature
- preset temperature
- air conditioner
- commun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5—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 B60H1/00807—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input, i.e. by the detection, measurement or calculation of particular conditions, e.g. signal treatment, dynamic models the input being a specific way of measuring or calculating an air or coolant tempera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21—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ventilating, air admitting or air distribut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8—Optimized components or subsystems, e.g. lighting, actively controlled glas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和车辆,所述车辆的控制方法包括:判断车辆是否启动自动降温模式;若是,则获取当前车内温度;当所述当前车内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当所述当前车内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且控制车载空调开启制冷模式;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控制方法能够保持车内温度舒适,具有能耗低、避免电池亏电和用户体验好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车辆,当长时间停放在室外,由于室外环境温度较高会导致驾驶室内的温度升高,影响驾乘体验,甚至会导致车内的物品损坏,一些技术中通过在车顶增加太阳能电池板作为低压电源来控制空调出风口开启,保持车内外通风,但是,这样不仅增加了安装成本,而且仅能控制车内外通风,无法控制压缩机工作,降温效果较差,另一些技术中通过远程控制车内空调开启,以开启冷风,但是能耗较高,不利于节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该车辆的控制方法能够保持车内温度舒适,具有能耗低、避免电池亏电和用户体验好等优点。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辆的控制方法的车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包括:判断车辆是否启动自动降温模式;若是,则获取当前车内温度;当所述当前车内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当所述当前车内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且控制车载空调开启制冷模式;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方法能够保持车内温度舒适,具有能耗低、避免电池亏电和用户体验好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包括:控制风门电机打开出风口;开启风机,并向车内吹风。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T1,38°≤T1≤40°;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T2,50°≤T2。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后,包括:获取所述当前车内温度;当所述当前车内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当所述当前车内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且控制车载空调开启制冷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控制所述车载空调开启制冷模式后,包括:获取所述当前车内温度;当所述当前车内温度小于第四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三预设温度,控制所述车载空调关闭制冷模式,且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当所述当前车内温度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预设温度T3小于第一预设温度T1,且T3>35°。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身;车载空调,所述车载空调安装于所述车身;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车身,用于检测车内的温度;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安装于所述车身且分别与所述车载空调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被配置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启动自动降温模式;其中,所述车辆启动自动降温模式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的对比结果,判断是否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且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的对比结果,判断是否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且控制车载空调开启制冷模式;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方法,能够保持车内温度舒适,具有能耗低、避免电池亏电和用户体验好等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仪表盘,所述仪表盘安装于所述车身的驾驶室内;调温开关,所述调温开关设于所述仪表盘且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调温开关控制所述整车控制器是否启动自动降温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低压电池,所述低压电池安装于所述车身且与所述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载空调的风门电机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器的反馈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对比结果,控制所述低压电池是否为所述风门电机供电;高压电池,所述高压电池安装于所述车身且与所述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载空调的压缩机和所述低压电池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低压电池的电压控制所述高压电池是否为所述低压电池充电,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对比结果,控制所述高压电池是否为所述压缩机供电。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低压电池还与所述车载空调的风机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器的反馈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对比结果,控制所述低压电池是否为所述风机供电。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方法。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车辆是否启动自动降温模式;
若是,则获取当前车内温度;
当当前车内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
当当前车内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且控制车载空调开启制冷模式;
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举例而言,自动降温模式可以在车辆熄火之后开启,也就是说驾乘人员离开车辆时或者熄火关闭空调后坐在车内时,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方法来控制驾驶室降温,从而可以保持驾驶室的温度舒适,当驾乘人员回到车内或者长时间在熄火情况下待在车内,驾驶室的温度不会过高,进而能够提高驾乘体验。
当然,自动降温模式也可以在车辆未熄火时开启,从而可以通过该控制方法来控制车载空调的开启或者关闭,在保持驾驶室内的温度舒适的同时可以节省能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方法,通过先判断车辆是否启动自动降温模式,若是,则获取当前车内温度,当当前车内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也就是说,当车辆启动自动降温模式时,当车内的温度上升且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则表示对当前车内温度已经较高,此时控制器可以控制车内和车外连通通风,从而利用车外的空气气流带走车内的热量,以为车内降温,避免车内温度快速升高。
另外,当当前车内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且控制车载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也就是说,当车辆在高温环境中放置时间较长,车内温度已经超过第一预设温度并达到了第二预设温度,此时仅靠车内和车外连通换热,已经难以降低车内温度,因此,控制器关闭车内和车外连通,并控制车载空调开启并制冷,避免冷风外流,且利用冷风为车内快速降温,保持车内温度在一个较低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温度升高至第一预设温度,虽然车内的温度已经较高,但是依靠车内和车外通风可以降低车内温度或者缓解车内温度上升的速度,此时没有开启车载空调的必要,从而在为车内降温的同时也可以节省能耗,避免电池持续为车载空调供电,进而可以避免电池能耗过大而亏电,而当温度升高至第二预设温度,此时车内温度已经很高,车载空调才会开启,以通过冷风迅速为车内降温,降温效果更好。
如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方法能够保持车内温度舒适,具有能耗低、避免电池亏电和用户体验好等优点。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包括:
控制风门电机打开出风口;
开启风机,并向车内吹风。
可以理解的是,使车内和车外连通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打开车窗或者打开车门,而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控制风门电机打开出风口并开启风机,一方面可以利用风机加快车内和车外的空气流通,提高换热速率,从而提高车内的降温速率,保持车内温度较低,另一方面通过出风口进行换热,车窗或者车门仍可以保持在紧闭的状态,以提高车辆的防盗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温度为T1,38°≤T1≤40°,第二预设温度为T2,50°≤T2。
举例而言,第一预设温度T1可以为38°、39°或者40°,这样,当车内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时则会开启车内和车外通风,而且一方面避免了第一预设温度T1过低,从而避免车内和车外通风开启过于频繁,以节省控制风门电机的能耗,另一方面避免了第一预设温度T1过高,以使风门电机能够适时打开出风口,保持车内车外通风,降温效果好。
另外,第二预设温度T2可以为50°、51°或者52°以及更高,当车内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时,则会开启车载空调以为车内制冷,这样可以避免第二预设温度T2过低,从而避免车载空调开启过于频繁,有利于节省车载空调的能耗,避免电池亏电。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后,包括:
获取当前车内温度;
当当前车内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其中,第三预设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
当当前车内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且控制车载空调开启制冷模式。
具体地,当车内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并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后,再实时获取车内温度,当车内温度降低至第三预设温度以下时,表示车内温度已经下降至较低的温度,此时再关闭车内和车外通风。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第三预设温度设置低于第一预设温度,这样第一预设温度与第三预设温度之间会存在温度差,当开启车内和车外通风后,即便车内温度降低至第一预设温度以下,但是高于第三预设温度,车内和车外通风也不会关闭,同理,若车内和车外通风关闭后车内温度再次上升,即便车内温度高于第三预设温度但小于第一预设温度,车内和车外通风也不会开启,这样可以避免当车内温度在第一预设温度或者第三预设温度附近振荡时,导致风门电机控制出风口的开启和关闭频繁切换,以节省风门电机的能耗。
并且,当车内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并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后,再实时获取车内温度,当车内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则表示车内温度仍在继续上升,此时通过车载空调为车内制冷,从而可以快速降低车内温度,降温效果更好。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控制车载空调开启制冷模式后,包括:
获取当前车内温度;
当当前车内温度小于第四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三预设温度,控制车载空调关闭制冷模式,且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
当当前车内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
其中,第三预设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第四预设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二预设温度。
具体地,当车内温度达到第二预设温度,并控制车载空调开启制冷模式后,再实时获取车内温度,当车内温度降低至第四预设温度以下时,表示车内温度已经下降至较低的温度,此时再控制车载空调关闭制冷模式并保持车内和车外通风,以降低车载空调的能耗并利用车内和车外通风继续为车内降温。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将第四预设温度设置低于第二预设温度且高于第一预设温度,这样第四预设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之间会存在温度差,当控制车载空调开启制冷模式后,即便车内温度降低至第二预设温度以下,但是高于第四预设温度,车载空调的制冷模式也不会关闭,同理,若车载空调的制冷模式关闭后车内温度再次上升,即便车内温度高于第四预设温度但小于第二预设温度,车载空调的制冷模式也不会开启,这样可以避免当车内温度在第二预设温度或者第四预设温度附近振荡时,导致车载空调的制冷模式在开启和关闭之间来回切换,进而降低车载空调损坏的几率,且可以节省车载空调的能耗。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三预设温度T3小于第一预设温度T1,且T3>35°。
也就是说,第三预设温度T3可以为35°、36°、37°、38°或者39,且第三预设温度T3需要小于第一预设温度T1,这样,第一预设温度T1和第三预设温度T3之间存在温度差,可以避免出风口在关闭和开启之间来回切换,而且可以避免第三预设温度T3过低,进而避免出风口难以关闭。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车辆包括车身、车载空调、温度传感器和整车控制器。
车载空调安装于车身,温度传感器安装于车身,用于检测车内的温度,整车控制器安装于车身且分别与车载空调和温度传感器连接,整车控制器被配置判断车辆是否启动自动降温模式。其中,车辆启动自动降温模式时,整车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的对比结果,判断是否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且整车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的对比结果,判断是否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且控制车载空调开启制冷模式,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由此,车辆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车内的温度并反馈至整车控制器,再通过整车控制器控制车载空调的开启和关闭。
这样,当车辆启动自动降温模式时,整车控制器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车内的温度,当车内的温度上升且大于了第一预设温度时,整车控制器可以控制车内和车外连通通风,从而利用车外的空气气流带走车内的热量,以为车内降温,避免车内温度快速升高。
当当前车内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整车控制器可以控制风门电机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且控制车载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从而可以利用冷风为车内快速降温,降温效果更好,且保持车内温度在一个较低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方法,能够保持车内温度舒适,具有能耗低、避免电池亏电和用户体验好等优点。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车辆还包括仪表盘和调温开关。
仪表盘安装于车身的驾驶室内,调温开关设于仪表盘且与整车控制器电连接,调温开关控制整车控制器是否启动自动降温模式。
这样,用户可以通过调温开关控制自动降温模式的开启和关闭,当用户下车时可以通过开启调温开关来开启自动降温模式,以使车辆在车内没人时能够自动降温,保持车内的温度环境舒适,若用户不需要为车内降温,也可以通过调温开关关闭自动降温模式,从而更有效地降低能耗且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车辆还包括低压电池和高压电池。
低压电池安装于车身且与整车控制器、车载空调的风门电机和温度传感器连接,整车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器的反馈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的对比结果,控制低压电池是否为风门电机供电,高压电池安装于车身且与整车控制器、车载空调的压缩机和低压电池连接,整车控制器根据低压电池的电压控制高压电池是否为低压电池充电,整车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的对比结果,控制高压电池是否为压缩机供电。
也就是说,低压电池可以为低压电器供电,例如整车控制器、风门电机以及温度传感器,以使整车控制器能够始终保持唤醒状态,高压电池可以为高压电器供电,例如压缩机,且整车控制器可以唤醒高压电池并通过高压电池为低压电池充电,从而可以避免低压电池亏电,降低低压电池亏电损坏的几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低压电池还与车载空调的风机连接,整车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器的反馈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的对比结果,控制低压电池是否为风机供电。
这样,当温度传感器检测车内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整车控制器可以控制低压电池为风门电机和车载空调的风机供电,以使出风口打开且车载空调的风机运转,从而可以加速车内和车外的空气流通,降温效果更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和车辆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车辆是否启动自动降温模式;
若是,则获取当前车内温度;
当所述当前车内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时,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
当所述当前车内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且控制车载空调开启制冷模式;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包括:
控制风门电机打开出风口;
开启风机,并向车内吹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T1,38°≤T1≤40°;
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T2,50°≤T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后,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车内温度;
当所述当前车内温度小于第三预设温度,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当所述当前车内温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且控制车载空调开启制冷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车载空调开启制冷模式后,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车内温度;
当所述当前车内温度小于第四预设温度且大于第三预设温度,控制所述车载空调关闭制冷模式,且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
当所述当前车内温度小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所述第四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温度T3小于第一预设温度T1,且T3>35°。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身;
车载空调,所述车载空调安装于所述车身;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车身,用于检测车内的温度;
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安装于所述车身且分别与所述车载空调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被配置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启动自动降温模式;
其中,所述车辆启动自动降温模式时,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与第一预设温度的对比结果,判断是否保持车内和车外连通,且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与第二预设温度的对比结果,判断是否断开车内和车外连通,且控制车载空调开启制冷模式;
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仪表盘,所述仪表盘安装于所述车身的驾驶室内;
调温开关,所述调温开关设于所述仪表盘且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调温开关控制所述整车控制器是否启动自动降温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低压电池,所述低压电池安装于所述车身且与所述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载空调的风门电机和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器的反馈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对比结果,控制所述低压电池是否为所述风门电机供电;
高压电池,所述高压电池安装于所述车身且与所述所述整车控制器、所述车载空调的压缩机和所述低压电池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低压电池的电压控制所述高压电池是否为所述低压电池充电,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反馈温度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对比结果,控制所述高压电池是否为所述压缩机供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电池还与所述车载空调的风机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器的反馈温度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对比结果,控制所述低压电池是否为所述风机供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89834.2A CN115570933A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车辆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89834.2A CN115570933A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车辆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570933A true CN115570933A (zh) | 2023-01-06 |
Family
ID=84582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89834.2A Pending CN115570933A (zh) | 2022-09-28 | 2022-09-28 | 车辆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570933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71418A (zh) * | 2023-01-29 | 2023-03-31 | 深圳市科莱德电子有限公司 | 车载太阳能降温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7922232A (zh) * | 2023-12-08 | 2024-04-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
-
2022
- 2022-09-28 CN CN202211189834.2A patent/CN11557093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71418A (zh) * | 2023-01-29 | 2023-03-31 | 深圳市科莱德电子有限公司 | 车载太阳能降温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7922232A (zh) * | 2023-12-08 | 2024-04-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506355U (zh) | 以远程启动操作控制车辆气候控制系统的系统 | |
US5562538A (en) | Control apparatus for air conditioning unit in motor vehicle | |
US9352635B1 (en) | Energy control mechanisms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 |
US9657976B2 (en) | Vehicular HVAC system with modified air recirculation for start-stop engine | |
CN115570933A (zh) | 车辆的控制方法和车辆 | |
US20150191073A1 (en) | Method and vehicle for operating a vehic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
US20150380785A1 (en) | Temperature regulation device | |
CN103386937A (zh) | 汽车温度预调节控制系统及调节车厢内温度的控制方法 | |
EP3623198B1 (en) | Power battery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solar sunroof | |
US10744852B2 (en) | Vehicular air-conditioning device | |
CN110228347B (zh) | 用于汽车的控制方法 | |
KR20200050726A (ko) | 자동차의 실내온도 조절장치 | |
EP3756914B1 (en) | Climate controlled vehicle, transport climate control equipment, method of retrofitting a vehicle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 |
JP2013082398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106004720A (zh) | 一种节能安全车载装置 | |
CN102374604A (zh) | 车辆空调温度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 |
US20090165479A1 (en) | Solar powered ventilation system for automobile | |
JP2006007921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115303011A (zh) | 车载空调 | |
CN211493584U (zh) | 一种电动汽车节能型暖风系统 | |
JPH11165529A (ja) | 車両用換気装置 | |
JP2009292249A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CN110901340A (zh) | 一种电动汽车节能型暖风系统 | |
KR101682487B1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의 제어방법 | |
CN201092294Y (zh) | 汽车通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