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67700A - 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67700A
CN115567700A CN202210161251.2A CN202210161251A CN115567700A CN 115567700 A CN115567700 A CN 115567700A CN 202210161251 A CN202210161251 A CN 202210161251A CN 115567700 A CN115567700 A CN 1155677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oting
image
test scene
focus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612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67700B (zh
Inventor
吴昭童
陈祥
陈雪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6125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677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67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7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677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77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television camera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光源设备以当前测试场景的第一照度和第一色温进行照明的情况下,控制设备控制拍摄设备对图卡进行拍摄;控制设备从拍摄设备中获取图像;控制设备获取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控制设备根据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预设的清晰度阈值,确定拍摄设备在当前测试场景的对焦结果,对焦结果包括拍摄设备对焦准确或对焦模糊的信息。采用该对焦测试方法,使得可以快速准确地对拍摄设备进行对焦测试。

Description

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相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摄像功能的普及,人们对摄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拍摄设备有效提高了摄像质量,且简化了手动操作的流程,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受。
拍摄设备的对焦性能影响拍摄设备的拍摄质量,对焦性能包括拍摄设备拍摄的对焦物体的清晰度。目前通常由人工来查看图像中对焦物体是否清晰,而每个人对于图像中对焦物体是否清晰的判断不客观,导致对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及系统。该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对拍摄设备进行对焦测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应用于对焦测试系统,对焦测试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图卡以及光源设备,控制设备与光源设备通信连接,光源设备与电源电连接;控制设备与待测试的拍摄设备通信连接,拍摄设备的摄像头面向图卡;对焦测试方法包括:在光源设备以当前测试场景的第一照度和第一色温进行照明的情况下,控制设备控制拍摄设备对图卡进行拍摄;控制设备从拍摄设备中获取图像;控制设备获取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控制设备根据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预设的清晰度阈值,确定拍摄设备在当前测试场景的对焦结果,对焦结果包括拍摄设备对焦准确或对焦模糊的信息。
这样,对焦测试系统与待测试的拍摄设备(如手机、摄像机等)连接,控制设备可以获取当前的测试场景中的第一照度和第一色温,并控制拍摄设备拍摄图卡。由控制设备计算拍摄的每张图像的清晰度,无需人工主观判断图像是否清晰,使得对图像的清晰的判断变得客观。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预设的清晰度阈值,快速判定每张图像是否属于清晰类的图像,即通过清晰度阈值可以快速筛选出属于清晰类的图像;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属于清晰类的图像,确定拍摄设备在当前测试场景的对焦结果,使得用户可以快速获知该拍摄设备对焦的测试结果,无需由人工进行统计每张图像的清晰类型,提高了对焦测试的速度。同时,该对焦测试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图卡以及光源设备,光源设备可以模拟不同的光源环境,由于光源设备与控制设备连接,使得光源环境可以由控制设备控制获得,也可以由人工对光源设备进行调整,以使光源设备按照第一照度和第一色温进行照明,提高了对焦测试过程中调整光源环境的灵活性。
根据第一方面,控制设备根据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预设的清晰度阈值,确定拍摄设备在当前测试场景的对焦结果,包括:控制设备根据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预设的清晰度阈值,确定每张图像所属的清晰度类型,清晰度类型包括清晰类和模糊类;获取当前测试场景中清晰类图像的数量与当前测试场景中图像的总数量之间的比值;若检测到比值大于预设的准确度阈值,则确定当前测试场景下拍摄设备对焦准确;若检测到比值小于准确度阈值,则确定当前测试场景下拍摄设备对焦模糊。这样,基于预设的清晰度阈值,可以快速确定出每张图像所属的清晰度类型,通过当前测试场景中清晰类图像的数量与当前测试场景中图像的总数量之间的比值,确定当前测试场景下该拍摄设备是否清晰,提高对焦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第一方面,对焦测试系统还包括挡板,挡板位于拍摄设备与图卡之间,挡板的初始位置为遮挡拍摄设备的摄像头的位置;方法还包括:在挡板从遮挡摄像头的位置向未遮挡摄像头的位置移动的情况下,若控制设备确定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晚于拍摄设备开始拍摄的时刻,则控制设备根据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确定在当前测试场景下拍摄设备的对焦时间。这样,挡板从遮挡摄像头的位置开始移动,会触发摄像头重新对图卡进行对焦,通过对所有的图像的清晰度,可以确定出该拍摄设备在当前测试场景下的对焦时间;若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晚于拍摄设备开始拍摄的时刻。可以确保该测试场景下可以拍摄到挡板从开始移动到移动结束时的照片,避免漏拍摄挡板开始移动时的图像,从而提高确定的对焦时间的准确性。
根据第一方面,控制设备根据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确定在当前测试场景下拍摄设备的对焦时间,包括:控制设备获取挡板结束移动的时刻;控制设备以挡板结束移动的时刻为起点,获取属于清晰类的图像的最早拍摄时刻作为第一时刻;控制设备获取第一时刻与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第一差值;控制设备将第一差值作为在测试场景下拍摄设备的对焦时间。这样,当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该拍摄设备对图卡开始重新对焦,故可以作为计算对焦时间的起始时刻,而控制设备以挡板结束移动的时刻为起点,获取属于清晰类的图像的最早拍摄时刻作为第一时刻,使得该第一时刻可以作为拍摄设备结束对焦的时刻,进而确定出该拍摄设备的对焦时间,该方式获取的结束对焦的时刻准确,进而使得可以准确确定对焦时间。
根据第一方面,对焦测试系统还包括:挡板支架,挡板固定于挡板支架上,挡板支架与控制设备电连接;在控制设备从拍摄设备中获取图像之前,且在控制设备控制拍摄设备对图卡进行拍摄之后,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获取挡板的移动参数,移动参数包括指示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晚于拍摄设备开始拍摄的时刻;在控制设备的控制下,挡板支架驱动挡板在挡板支架上移动。这样,该测试系统中还包括挡板支架,在控制设备的控制下驱动挡板在挡板支架上移动,使得无需人工移动挡板,减少人工的参与;同时由于无需人工参与,使得挡板可以准确按照移动参数的指示移动,即使得控制设备获取的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和挡板结束移动的时刻准确,确保了对焦时间的准确性。
根据第一方面,控制设备根据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确定在当前测试场景下拍摄设备的对焦时间,包括:若控制设备检测到移动参数指示挡板移动的次数大于1,则控制设备获取测试场景中每组测试的图像,每组测试的图像为每次挡板移动的时段内拍摄设备拍摄的图像;控制设备获取每组测试的第一时刻,每组测试的第一时刻为本次挡板结束移动的时刻与下一次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之间时段内,属于清晰类的图像的最早拍摄时刻;控制设备获取每组测试的对焦时间,每组测试的对焦时间为当前测试的第一时刻与当前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之间的差值;获取每组测试的对焦时间的均值作为当前测试场景的对焦时间。这样,该对焦测试系统中挡板移动的次数可以是多次(如3次、5次等),取每组测试的对焦时间的均值作为当前测试场景的对焦时间,进一步提高对焦时间的准确性。
根据第一方面,控制设备从拍摄设备中获取拍摄的图像,包括:控制设备获取拍摄设备的拍摄类型,拍摄类型包括视频类和图像类;控制设备若检测到拍摄类型为视频类,则从拍摄设备中获取当前测试场景的视频数据;从视频数据中抽取预设的特定帧的图像作为当前测试场景的图像。这样,由于视频是连续帧的图像,对图卡拍摄视频,可以进一步提高对焦时间的准确性。
根据第一方面,对焦测试系统还包括导轨以及与导轨匹配的支架,支架用于放置图卡或拍摄设备;在控制设备控制拍摄设备对图卡进行拍摄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获取当前测试场景的距离参数,距离参数包括图卡与拍摄设备之间相距的第一距离;控制设备控制支架移动,以使拍摄设备与图卡之间相距第一距离。这样,对焦测试系统还包括导轨以及与导轨匹配的支架,支架用于放置图卡或拍摄设备,使得控制设备可以控制支架移动,进而改变图卡与拍摄设备之间的距离,例如,若支架用于放置图卡,则控制设备可以控制支架移动,进而移动图卡;同理若支架用于放置拍摄设备,则控制设备控制支架移动,进而使得拍摄设备移动。通过改变图卡与拍摄设备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拍摄设备的焦距,使得控制设备可以灵活改变拍摄参数,使得对焦测试适用于各自场景,提高对焦测试的灵活性。
根据第一方面,控制设备控制拍摄设备对图卡进行拍摄,包括:控制设备获取拍摄设备的拍摄参数,拍摄参数包括图像的预设数量以及预设焦距;在控制设备的控制下,拍摄设备调整焦距至预设焦距并拍摄预设数量的图像。这样,控制设备还可以直接控制拍摄设备调整焦距,使得调整焦距更加灵活,无需人工参与;使得该对焦测试系统可以对拍摄设备进行多种测试,测试速度快。
根据第一方面,该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判断是否存在下一个测试场景,若控制设备确定存在下一个测试场景,则在光源设备以下一个测试场景的第二照度和第二色温进行照明的情况下,控制设备控制拍摄设备对图卡进行拍摄;控制设备获取下一个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控制设备根据下一个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的清晰度阈值,确定拍摄设备在下一个测试场景的对焦结果。这样,该对焦测试系统可以模拟多个测试场景,同时可以完成在不同测试下的对焦测试(如获取不同测试场景下的对焦结果和对焦时间),由于控制设备中可以存储多个测试场景的光源环境的信息,使得对焦测试系统可以自主针对每个测试场景进行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丰富了测试场景,使得对该手机的对焦测试更加准确。
根据第一方面,控制设备获取下一个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获取每张图像的标识信息,标识信息包括拍摄图像的拍摄时刻;控制设备根据每张图像的拍摄时刻以及每个测试场景中预设的起始拍摄时刻,确定每张图像所属的测试场景;控制设备根据每张图像所属的测试场景,获取下一个测试场景的图像。这样,拍摄设备拍摄的图像携带有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为拍摄该图像的拍摄时刻,控制设备可以根据该拍摄时刻,将图像进行分类,如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每个测试场景的拍摄时段以及每张图像的拍摄时刻,确定每张图像所属的测试场景。按照测试场景存储对应的图像,便于对每个测试场景的对焦测试,以便于后续其他人员查看各测试场景中的图像或对各测试场景的图像进行分析。
根据第一方面,该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采用表格的方式存储每个测试场景的对焦结果、每个测试场景的预设参数,预设参数包括第一照度、第一色温以及拍摄设备的拍摄参数;控制设备输出每个测试场景的对焦结果。这样采用表格的方式存储各个测试场景的对焦结果,便于后续测试查找各个测试场景的参数以及对焦结果。
根据第一方面,移动参数还包括:当前测试场景中挡板移动的速度。这样,移动参数中包括挡板移动的速度,挡板的移动可以用于模拟移动的物体,通过移动参数的设置,使得挡板可以模拟不同速度的物体,增加测试的适用场景。
根据第一方面,在控制设备控制拍摄设备对图卡进行拍摄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控制设备获取当前测试场景的第一照度和第一色温;控制设备控制光源设备按照第一照度和第一色温进行照明。这样,可以由控制设备控制光源设备进行照明,进一步提高了测试系统的自动化,减少了人工参与。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图卡以及至光源设备,控制设备与光源设备通信连接,光源设备与电源电连接;控制设备与待测试的拍摄设备通信连接,拍摄设备的摄像头面向图卡;在光源设备以当前测试场景的第一照度和第一色温进行照明的情况下,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拍摄设备对图卡进行拍摄;控制设备用于从拍摄设备中获取图像;控制设备用于获取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控制设备用于根据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预设的清晰度阈值,确定拍摄设备在当前测试场景的对焦结果,对焦结果包括拍摄设备对焦准确或对焦模糊的信息。
第二方面与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相对应。第二方面的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所对应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判断图像中对焦人像是否清晰的示意图;
图2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对焦测试场景的示意图;
图5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对焦测试系统与手机之间的交互示意图;
图6为示例性示出的对焦测试系统中调整手机与图卡之间距离的示意图;
图7为示例性示出的对焦测试系统中调整焦距的示意图;
图8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对焦测试系统与拍摄设备之间连接的示意图;
图9为示例性示出的另一种对焦测试系统与手机之间的交互示意图;
图10为示例性示出的对焦测试系统中挡板移动的示意图;
图11为示例性示出的对焦时间的时间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目标对象和第二目标对象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目标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目标对象的特定顺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处理单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处理单元;多个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
图1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判断图像中对焦人像是否清晰的示意图。拍摄设备按照预设的焦距拍摄人像,获得多张图像,如图1所示中的图像1、图像2以及图像3。为了便于查看每张图像,可以由操作员将拍摄的图像从拍摄设备导入电脑中,由操作员查看每张图像,并由操作员判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如图1所示,操作员在电脑中打开拍摄的3 张图像,操作员通过肉眼观察3张图像,操作员确定图像2相对图像1以及图像3来说更加清晰,则操作员将判断图像2为清晰图像。通常操作员会拍摄一组或多组图像,根据每组图像中清晰图像在所在图像组中的比例,确定该拍摄设备的对焦清晰度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例如,一组图像中包括3张图像,仅图像2属于清晰图像,那么可以操作员可以确定对焦设备对焦清晰度的比率为1/3,预设的清晰度比率为2/3,那么操作员可以确定该对焦设备的对焦清晰度不符合预设的标准。
然而,由人工判断图像中对焦人像的清晰度不客观,例如,如图1所示,若仅拍摄了两张图像(如仅拍摄了图像1和图像3),由于图像3的清晰度小于图像1的清晰度,在无其他参考图像的情况下,操作员存在将图像2判断为清晰图像的问题,导致对图像中对焦人像的清晰度判断不准确,影响对拍摄设备的对焦性能测试的准确性。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系统,使得无需人工参与对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减小对焦测试的复杂度,提高在不同场景下对焦测试的准确性。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对焦测试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光源设备以及图卡。该控制设备分别与光源设备通信连接。该对焦测试系统还可以包括用于展示图卡的展示板,图卡用于为拍摄设备提供对焦测试的图像,该图卡可以是一种制作在纸板(或其他板材)上的一种标准测量图案。
在一个示例中,图卡组件(如图卡和与图片匹配的展示板)可以不与控制设备连接,由操作员更换展示板上的图卡。在另一个示例中,图卡组件(如图卡和与图片匹配的展示板)中的展示板可以与控制设备连接,由控制设备控制展示板切换图卡。本示例中以图卡组件不与控制设备连接为例。
在对拍摄设备进行对焦测试时,该控制设备如图2所示,分别与拍摄设备以及光源设备连接。控制设备获取拍摄设备拍摄的图卡的图像,确定每张图像的清晰度。控制设备根据每张图像的清晰度可以判断摄像头的清晰度等性能。图卡组件可以放置在拍摄设备的拍摄范围内。拍摄设备可以是包含摄像头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相机、摄像机等设备,控制设备可以用于控制拍摄设备以及光源设备运行,如控制设备为电脑。
本申请中拍摄设备与控制设备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结构如图3所示。应该理解的是,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仅是电子设备的一个范例,并且电子设备1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 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 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捕获运动场景的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个摄像头1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设备还可以是其他具有计算功能(如处理器)的设备。
图4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对焦测试场景的示意图。本示例中,拍摄设备以手机为例,控制设备以电脑为例。该对焦测试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即电脑)401、光源设备402以及图卡组件404,其中,控制设备401连接光源设备402,用于控制光源设备402运行。手机403为待测试的设备,该对焦测试系统中的控制设备401连接手机403。图卡组件404放置于手机403的拍摄范围内,该控制设备401可以控制手机403对图卡组件404 中的图卡进行拍摄。
对焦测试系统中的光源设备402为对焦测试提供不同的光源环境。对焦测试系统中可以包括至少1个光源设备402,如图4所示的对焦测试系统包括2个光源设备402。对焦测试系统也可以包括2个以上的光源设备,例如,4个光源设备可以围绕手机403以及图卡组件404所在区域放置(如两个与图4中的光源设备的放置位置相同,另外两个光源设备放置在图卡组件404的两侧)。光源设备402还与电源连接(图4中未示出电源),由电源为光源设备402供电。
图卡组件404中的图卡可以是灰度图、枯叶图、包含人像的图。图卡还可以是高清晰度电视(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HDTV)通用测试图卡、解析度综合测试卡、赛麦吉Sineimage综合测试卡、色彩还原测试卡、白平衡测试卡等。图卡组件404可以放置在距离手机403预设距离的位置,预设距离可以根据手机的拍摄范围决定,例如,手机可以拍摄20米以内的画面,该预设距离的范围可以设置为1~6米,也可以设置为1~8米。本示例中预设距离的范围以1~6米为例。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401与手机403之间的连接还可以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连接,例如,蓝牙连接、Wi-Fi连接等方式。
图5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焦测试系统与手机之间的交互示意图。本示例中对焦测试系统与手机采用如图4所示的连接方式,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控制设备获取各测试场景中的第一参数。
本示例中,对焦测试可以包括测试拍摄设备拍摄的目标物(如图卡)的清晰度。对焦测试系统中控制设备与每个光源设备连接,同时每个光源设备由电源供电。在进行对焦测试之前,手机与对焦测试系统中的控制设备通信连接。由操作员开启控制设备以及光源设备的电源开关。可选地,本示例中如图4所示,该对焦测试系统包括2个光源设备402,2个光源设备402分别置于手机403的两侧,为手机403拍摄图卡提供光源。该 2个光源设备402分别与控制设备401连接,使得光源设备402可以接收控制设备401 下发的控制指令。
控制设备中可以预先存储不同的测试场景的测试信息。可选地,测试场景的测试信息可以包括当前测试场景中第一参数(如当前测试场景的第一照度和第一色温),第一参数为光源设备运行的参数,即当前测试场景中的第一参数即指当前场景中光源设备运行的参数。第一参数可以包括照度和色温。可选地,第一参数还可以包括光通量、光强、亮度、显色性等。本示例中,第一参数以照度和色温为例。控制设备中可以预先存储多个测试场景的测试信息,例如,存储2个以及2以上的测试场景的测试信息,多个测试场景的测试信息可以尽可能模拟在实际环境中的拍摄的情况,进而可以提高对焦测试的准确度。
本示例中以2个测试场景为例,如表1所示,控制设备存储两个预设的测试场景的测试信息。
表1
环境 第一参数
测试场景1 100Lux,2800K
测试场景2 1000Lux,7000K
可选地,本示例在对焦测试中预先设置光源设备的照度的范围可以是0.1~2000Lux,色温的范围可以是2300~7000K。
表1中测试场景1中光源设备的照度为100Lux,色温为2800K。测试场景2中的光源设备的照度为1000Lux,色温为7000K。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参数还可以包括该光源设备运行的时长,例如,测试场景1的信息中第一参数还包括光源设备运行时长(如运行时长为30秒),测试场景2中的第一参数还包括光源设备的运行时长为30秒。控制设备可以获取每个测试场景中的第一参数,并根据每个测试场景中的第一参数下发控制指令至光源设备,以使光源设备依次按照每个测试场景中的第一参数运行。例如,控制设备在检测到手机完成对测试场景1的拍摄后,指示光源设备按照测试场景2的第一参数运行。
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参数还可以包括光源设备的运行时刻。例如,测试场景1中的第一参数还包括光源设备运行的时刻(如t1时刻运行)以及运行时长(如运行时长为 30秒),测试场景2中的第一参数还包括光源设备的运行时刻为t1+35秒,运行时长为 30秒。也即控制设备可以指示光源设备在t1时刻按照照度为100Lux,色温为2800K运行30秒,然后指示光源设备暂停一秒。控制设备指示光源设备在t1+35秒按照照度为 1000Lux,色温为7000K运行30秒。控制设备可以获取每个测试场景中的第一参数,并根据每个测试场景中的第一参数指示光源设备运行,如,控制设备将包含第一参数的指令发送至光源设备,光源设备按照每个测试场景中的第一参数指示的时刻运行对应的照度和色温。
步骤502:控制设备依次指示光源设备按照各第一参数运行。
示例性地,控制设备依次指示光源设备按照每个测试场景中的第一参数运行。例如,控制设备可以按照表1中测试场景的顺序,依次指示光源设备按照如表1中的测试场景1中的第一参数运行,再指示光源设备按照测试场景2中的第一参数运行。
步骤503:光源设备依次按照各第一参数运行。
示例性地,光源设备获取到控制设备发送的指令,该指令中包含当前测试场景的第一参数,该光源设备按照当前测试场景的第一参数运行。当光源设备接收到下一条指令(指示按照下一个测试场景的第一参数运行)后,该光源设备按照下一测试场景的第一参数运行。
步骤504:控制设备获取各测试场景中用于指示手机拍摄的拍摄参数。
示例性地,控制设备中还可以预先存储每个测试场景对应的拍摄参数。拍摄参数可以包括:当前测试场景的拍摄时刻、当前测试场景的拍摄张数。该拍摄参数还可以包括:感光值ISO、快门速度、光圈等。
控制设备可以获取每个测试场景的拍摄参数,并向手机发送拍摄指令,拍摄指令包括当前测试场景的拍摄参数,控制设备通过拍摄指令指示手机按照当前测试场景中的拍摄参数拍摄图卡。
当有个多个测试场景时,控制设备可以在检测到手机完成对当前测试场景的拍摄后,获取下一测试场景的拍摄参数,并指示手机按照下一测试场景的拍摄参数拍摄图卡。
举例来说,拍摄参数包括当前测试场景的拍摄时刻、当前测试场景的拍摄张数,如表2所示,表2中示出了每个测试场景中的第一参数和拍摄参数。测试场景1中对应的第一参数用于指示光源设备按照100Lux,2800K运行,且运行时刻为t1时刻,运行时长为4秒。该测试场景1中的拍摄参数用于指示手机在t1+1s的时刻拍摄,拍摄张数为5 张。测试场景2中对应的第一参数用于指示光源设备按照1000Lux,7000K运行,且运行时刻为t2时刻,运行时长为4秒。该测试场景2中对应的拍摄参数用于指示手机在t2+1s 的时刻拍摄,拍摄张数为5张。
表2
Figure RE-GDA0003751057900000091
在一个示例中,拍摄参数还可以包括拍摄的类型,拍摄的类型包括视频或图像。若拍摄的类型为视频,该拍摄参数可以包括拍摄时长。若拍摄的类型为图像,拍摄参数包括拍摄的张数。
步骤505:控制设备依次指示手机按照各测试场景中的拍摄参数拍摄图像。
示例性地,控制设备指示手机按照当前测试场景中的拍摄参数拍摄图像。当控制设备检测到手机完成对当前测试场景的拍摄后,获取下一测试场景的拍摄参数,并指示手机按照下一测试场景的拍摄参数拍摄图卡。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01、步骤502可以也可以在步骤504和步骤505之后,也可以是步骤501与步骤504同步执行,步骤502与步骤505同步执行。
步骤506:手机依次按照各拍摄参数拍摄图像。
手机可以按照每个测试场景对应的拍摄参数的指示运行。例如,手机接收到测试场景1中的拍摄参数时,先按照测试场景1中的拍摄参数拍摄图像(即拍摄图卡)。当手机接收到测试场景2的拍摄参数时,手机再按照测试场景2中的拍摄参数拍摄图像(即拍摄图卡)。
在一个示例中,每个测试场景中的拍摄参数还包括拍摄时刻,控制设备按照各个测试场景中的拍摄时刻向手机下发拍摄指令。例如,测试场景1的拍摄参数的拍摄时刻为t1+1(s),控制设备在t1+1向手机下发拍摄指令,当手机完成对测试场景1的拍摄后,等待控制设备的下一个指令。控制设备获取测试场景2的拍摄时间为t2+1(s),控制设备继续指示手机在t2+1(s)向手机下发拍摄指令。当控制设备检测到不存在未测试的测试场景后,可以向手机下发结束拍摄的指令。可选地,控制设备检测到不存在未测试的测试场景后,可以向手机请求获取所有测试场景的拍摄图像。
手机拍摄的图像的名称,图像的名称可以包括拍摄时刻。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图像的名称中的拍摄时刻,确定该图像对应的测试场景。控制设备为图像添加用于指示所属的测试场景的标签,以便后续控制设备对图像进行对焦测试的分析。例如,图像的名称为“IMG_20220120_092652.jpg”,该图像的名称中包含拍摄该图像的时刻,即拍摄时刻为2022年1月20日9点26分52秒。控制设备根据该拍摄时刻确定该图像对应的测试场景 (如测试场景1),该控制设备可以为该图像添加对应的测试场景的标签(如“人像 _100Lux_2800K”),控制设备可以根据图像中标签的内容,以便按照测试场景对图像进行分类,或者按照测试场景中的参数进行分类。
步骤507:手机向控制设备返回拍摄的图像。
示例性地,手机可以在完成所有测试场景的拍摄后,将每个测试场景下拍摄的图像返回控制设备。控制设备若检测到不存在下一个测试场景,则向手机发起获取图像的请求,该手机即可向控制设备返回拍摄的所有图像。
举例来说,如表2所示,测试场景包括测试场景1和测试场景2。控制设备按照测试场景2的拍摄参数指示拍摄设备拍摄后,控制设备检测存储的测试场景中是否存在一个测试场景。该控制设备检测到不存在下一测试场景,向手机发起获取图像的请求,手机将在测试场景1和测试场景2下拍摄的图像全部返回控制设备。
在另一个示例中,手机每完成一个测试场景的拍摄,即可将该测试场景下拍摄的图像返回控制设备。举例来说,如表2所示,测试场景包括测试场景1和测试场景2,手机可以按照测试场景1中的拍摄参数拍摄图像后,将拍摄的图像发送至控制设备。手机按照测试场景2中的拍摄参数拍摄图像后,将在测试场景2下拍摄图像返回控制设备。
步骤508:控制设备确定每张图像的清晰度。
示例性地,控制设备可以确定每张图像的清晰度,控制设备可以利用梯度算子计算每个图像的清晰度。例如,控制设备可以采用Tenengrad评价函数计算图像的清晰度,控制设备还可以采用Laplacian梯度函数。可选地,控制设备还可以采用Robert梯度算子、Prewitt梯度算子计算图像的清晰度。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确定每张图像的清晰度。可选地,可以利用方差的方式计算图像清晰度,例如,对每一个像素水平右侧邻域的两个灰度值相减再相乘,再逐个像素累加,计算相邻两个像素灰度差的平方。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在确定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之前,可以根据图像的图像标签对图像进行分类,例如,控制设备可以按照测试场景进行分类,或者,控制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参数进行分类(如相同的第一参数为一类)。
在另一个示例中,若手机拍摄的为视频,控制设备可以从视频中抽取预设的特定帧数的图像,并确定每帧图像的清晰度,或者控制设备可以获取预设时段内每帧图像,并确定每帧图像的清晰度。
步骤509:控制设备根据每张图像的清晰度,确定手机的对焦测试的测试结果。
示例性地,手机的对焦测试的测试结果可以包括每个测试场景的测试信息、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每个测试场景的对焦清晰度。
具体地,控制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清晰度阈值,确定每张图像是否属于清晰类型。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清晰类图像所占比率确定当前测试场景下手机的对焦清晰度是否符合预设的标准。
举例来说,图像清晰度以0~100的范围为例,清晰度阈值为70。若控制设备确定图像的清晰度超过70,则确定该图像属于清晰图像。控制设备获取测试场景1的5张图像,其中,4张图像的属于清晰图像,预设的比率为80%,若达到该预设的比率,则确定该场景下手机对焦清晰,如表3所示。控制设备确定测试场景1下,该手机的对焦清晰。控制设备获取测试场景2的5张图像,其中,3张图像的属于清晰图像,预设的比率为 80%。控制设备确定测试场景1下,该手机的对焦不清晰。
表3
Figure RE-GDA0003751057900000111
本示例中,对焦测试系统与待测试的设备(如手机)连接,控制设备可以获取每个预设的测试场景中的第一参数和拍摄参数,并指示光源设备按照每个测试场景中的第一参数运行,以及控制设备指示拍摄设备按照每个测试场景的拍摄参数拍摄图卡。由控制设备计算手机拍摄的每张图像的清晰度,无需人工主观判断图像是否清晰,确保了图像清晰度的准确性,同时对于每个场景中每张图像清晰度的统计,可以确定该手机的对焦清晰度的结果,无需人工参与。由于控制设备中可以存储多个测试场景的第一参数和拍摄参数,使得对焦测试系统可以自主针对每个测试场景进行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丰富了测试场景,使得对该手机的对焦测试更加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焦测试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导轨,导轨与支架的滚轮配合使用,以使支架在导轨上移动,该支架用于固定拍摄设备(如手机)。通过导轨和支架,可以改变拍摄设备与图卡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拍摄设备的焦距。也即可以针对固定焦距的拍摄设备时,可以通过改变距离改变拍摄的焦距。
在一个示例中支架可以与控制设备和电源连接,由电源为支架的移动提供能量。由控制设备控制支架的移动。本示例中,测试场景的信息中还包括距离参数,如表4所示。该距离参数用于指示手机与图卡之间的距离。
表4
Figure RE-GDA0003751057900000112
表4为控制设备预先存储的各测试场景对应的测试信息。每个测试场景对应的测试信息包括第一参数、拍摄参数和距离参数。控制设备可以获取每个测试场景的测试信息,指示各参数对应的设备按照参数运行。
下面本示例将结合表4和图6所示的场景介绍该对焦测试系统测试手机的对焦清晰度的过程。
图6为示例性示出的对焦测试系统中调整手机与图卡之间距离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对焦测试系统还包括导轨405,该导轨405与支架406上的滚轮匹配。支架406上固定有待测试的手机403。该对焦测试系统中光源设备可以包括2个光源设备,每个光源设备均与电源连接,每个光源设备还与控制设备连接,其中,图6中未示出对焦测试系统中控制设备和光源设备。
控制设备中存储有如表4所示的各测试场景的测试信息。控制设备获取测试场景1的距离参数(即1米)以及测试场景2的距离参数(即5米)。控制设备可以依次控制支架按照测试场景1的距离参数和测试场景2的距离参数运动。可选地,距离参数还可以包括移动速度V1、移动时长、移动间隔、移动的时间等,例如,测试场景1的距离参数为1米,则V1*t3=1米,t4可以用于指示支架移动的时间。
控制设备可以获取测试场景1中的第一参数以及测试场景2中的第一参数。控制设备依次指示光源设备按照测试场景1的第一参数和测试场景2的第一参数运行。测试场景1的第一参数以及测试场景2的第一参数如表4所示。
控制设备可以获取测试场景1中的拍摄参数以及测试场景2的拍摄参数。控制设备依次指示手机按照测试场景1的拍摄参数和测试场景2的拍摄参数拍摄图卡。测试场景1 的拍摄参数和测试场景2的拍摄参数如表4所示。
在一个示例中,支架移动的时间t4与移动时长t3之和的时刻早于t1时刻,即t4+t3<t1。 t4+t3<t1可以保证在拍摄之前手机保持稳定,确保拍摄的图像不受支架移动的影响。
举例来说,控制设备获取测试场景1的距离参数以及测试场景2的距离参数,测试场景1中的距离参数包括:移动的时间t4,移动时长t3,移动速度V1,其中,V1*t3=1m;测试场景2中的距离参数包括:移动的时间t5,移动时长t6,移动速度V1,V1*t6=6m。控制设备根据获取的测试信息,在t4时刻控制支架延黑色箭头的方向移动一米的距离。控制设备指示光源设备在t1时刻按照100Lux,2800K运行4秒。由于t4+t3<t1,当光源设备按照测试场景1的第一参数运行时,手机已固定在距离图卡1米的位置。控制设备获取测试场景1的拍摄参数,该拍摄参数还可以包括拍摄模式(如连拍模式)。控制设备指示手机在t1+1(s)的时刻拍摄5张图像,拍摄的模式可以是连拍模式,若5张图像的拍摄时长为1秒,即手机在t1+2(s)时结束测试场景1的拍摄。手机可以向控制设备反馈第一完成信息。控制设备检测到还存在测试场景2,指示支架按照测试场景2的距离参数移动。
可选地,t1+2(s)<t5,控制设备根据获取的测试信息,在t5时刻控制支架延黑色箭头的方向移动6米的距离。控制设备指示光源设备在t2时刻按照1000Lux,7000K运行4秒。由于t5+t6<t2,当光源设备按照测试场景2的第一参数运行之前,手机已固定在距离图卡6米的位置。控制设备获取测试场景2的拍摄参数,该拍摄参数还可以包括拍摄模式(如连拍模式)。控制设备指示手机在t2+1(s)的时刻拍摄5张图像,拍摄的模式可以是连拍模式。5张图像的拍摄时长为1秒,即手机在t2+2(s)时结束测试场景2 的拍摄。
手机将拍摄的10张图像返回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利用梯度算子计算每张图像的清晰度。根据每张图像的清晰度可以确定每张图像的清晰度是否符合标准,以及该手机中相机的对焦清晰度。手机可以存储测试结果,测试结果可以包括各测试场景的测试信息、每张图像的清晰度、各测试场景的对焦清晰度,如表5所示。控制设备可以输出该测试结果。
表5
Figure RE-GDA0003751057900000131
本示例中,对焦测试系统中还包括导轨,导轨与支架的滚轮匹配,使得支架可以在导轨上移动。控制设备可以控制支架在导轨上移动,进而可以改变拍摄设备与图卡之间的距离,进而改变拍摄设备拍摄图卡的焦距,丰富固定焦距的拍摄设备的测试场景,提高对焦测试的准确性。
在另一个示例中,图卡组件中展示板设置有滚轮,该展示板安装在导轨上。展示板的滚轮与导轨配合,使得展示板可以在导轨上移动,带动图卡移动,进而改变拍摄设备拍摄图卡的焦距。
在另一个示例中,若拍摄设备支持变焦,拍摄参数中还可以包括焦距信息。图7为示例性示出的对焦测试系统中调整焦距的示意图。图7中未示出对焦测试系统中控制设备和光源设备。图7中图卡组件404展示的图卡为人像,拍摄设备403为手机。拍摄参数中包括焦距信息,控制设备存储的测试场景1的拍摄参数包括2倍默认焦距的信息,默认焦距如为f1,2倍默认焦距即为2f1。控制设备控制手机调整焦距为2倍默认焦距,如图7中的4031所示,标号4031用于指示当前焦距为2倍默认焦距。手机可以按照拍摄参数的指示拍摄图卡404,并向控制设备返回拍摄的每张图像,确定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对焦清晰度。
本示例中,控制设备可以控制手机调整焦距,无需人工进行调整,减少了人工参与,提高测试的效率。
在一个示例中,对焦测试系统还包括挡板设备,挡板设备包括挡板和用于放置挡板的挡板支架,挡板设备可以被置于拍摄设备与图卡组件之间,并靠近拍摄设备的摄像头。挡板用于对拍摄设备的摄像头进行遮挡。
图8为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对焦测试系统与拍摄设备之间连接的示意图。本示例中,拍摄设备以手机为例,控制设备以电脑为例。该对焦测试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即电脑)601、光源设备602、手机603、图卡组件604以及挡板设备,其中,控制设备601连接光源设备602,用于控制光源设备602运行。该对焦测试系统中的控制设备601连接手机 603。图卡置于手机603的拍摄范围内,该控制设备601可以控制手机603对图卡组件604 进行拍摄。如图8所示,挡板6051可以固定在挡板支架上6052上。挡板支架6052可以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下移动,进而带动挡板6051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下移动,以对手机上的摄像头进行遮挡。
该对焦测试系统可以包括至少1个光源设备602,如图6所示该对焦测试系统包括两个光源设备602。光源设备602还与电源连接(图6中未示出电源),由电源为光源设备 602供电。图卡可以是灰度图、枯叶图等。还可以是包含人像的图、HDTV通用测试图卡、解析度综合测试卡、Sineimage综合测试卡、色彩还原测试卡、白平衡测试卡等。图卡组件604可以放置在距离手机603预设距离的位置,预设距离可以根据手机的拍摄范围决定,例如,手机可以拍摄20米以内的画面,该预设距离的范围可以设置为1~6米,也可以设置为1~8米。本示例中预设距离的范围以1~6米为例。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601与手机603之间的连接还可以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连接,例如,蓝牙连接、Wi-Fi连接等方式。
图9为示例性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焦测试系统与手机之间的交互示意图。本示例中对焦测试系统与手机采用如图8所示连接方式,该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控制设备获取各测试场景中光源设备的第一参数、挡板设备的第二参数以及拍摄设备的拍摄参数。
本示例中,对焦测试可以包括测试拍摄设备拍摄的对焦物体的清晰度以及对焦时间。如图8所示,该对焦测试系统包括2个光源设备,两个光源设备分别置于手机的两侧,为手机拍摄图卡提供光源。该两个光源设备分别与控制设备连接,使得光源设备可以接收控制设备下发的指令。
控制设备中可以预先存储不同的测试场景的测试信息,可选地,每个测试场景的测试信息可以包括当前测试场景中的第一参数,第一参数可以为光源设备运行的参数。即当前测试场景中光源设备的第一参数即指当前场景中光源设备的参数。第一参数可以包括照度和色温。可选地,第一参数还可以包括光通量、光强、亮度、显色性等。本示例中,存储的第一参数以照度和色温为例。测试场景至少为一个,例如2个以及2以上,多个测试场景可以尽可能模拟在实际环境中的拍摄场景,进而可以提高对焦测试的准确度。
每个测试场景的测试信息可以还包括当前测试场景中挡板设备的参数,本示例中将挡板设备的参数作为第二参数。第二参数可以包括挡板的移动速度、移动时刻等。移动时刻用于指示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可选地,移动时刻可以是人工设置,也可以是由控制设备设置。例如,控制设备可以获取指示手机按照下一测试场景的拍摄参数拍摄的时刻,将手机拍摄下一测试场景的时刻作为下一测试场景中挡板设备的移动时刻。手机第一次拍摄的时刻可以作为第一个测试场景中挡板设备的移动时刻。如表6中,测试场景1 中t1+1时刻可以作为挡板设备的移动时刻。
该第二参数还可以包括复位信息,复位信息用于指示挡板是否恢复至初始位置(即挡板设备初始时挡板所处位置)。
该步骤中获取的拍摄参数与步骤504大致相同,该获取拍摄参数的步骤的描述可以参照步骤504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拍摄参数中指示拍摄的时刻早于挡板移动的时刻。
本示例中以2个测试场景为例,如表6所示,控制设备存储两个预设的测试场景的测试信息。
表6
Figure RE-GDA0003751057900000151
可选地,本示例对焦测试中该光源设备的照度的范围可以设置为0.1~2000Lux,色温的范围可以是2300~7000K。第二参数中挡板的速度范围可以是0.1m/s~5m/s。
表6中测试场景1中光源设备的照度为100Lux,色温为2800K,挡板的移动速度为am/s。测试场景2中的光源设备的照度为1000Lux,色温为7000K,挡板的移动速度为 bm/s。t1和t2均为大于0的数,其中,该t2+2(s)晚于t1+1(s)。
控制设备可以获取每个测试场景中的第一参数,可以依次将各测试场景中的第一参数发送至光源设备,光源设备依次按照各测试场景中的第一参数指示运行。
本示例中第一参数还可以包括光源设备运行的时长以及运行时刻,该描述可以参照步骤501中的相关描述,此处将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702:控制设备指示光源设备依次按照各第一参数运行。
该步骤与步骤502大致相同,该步骤的描述可以参照步骤502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703:光源设备依次按照各第一参数运行。
该步骤与步骤503大致相同,该步骤的描述可以参照步骤503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704:控制设备依次指示手机按照各测试场景中的拍摄参数拍摄图像。
该步骤与步骤505大致相同,该步骤的描述可以参照步骤505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705:手机依次按照各测试场景中的拍摄参数拍摄图像。
该步骤与步骤506大致相同,该步骤的描述可以参照步骤506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706:控制设备指示挡板设备依次按照各第二参数运行。
示例性地,控制设备将每个测试场景中的第二参数发送至挡板设备,控制挡板设备依次按照每个测试场景中的第二参数运行。例如,控制设备根据如表6中测试场景1中的第二参数,控制挡板设备运行。
举例来说,控制设备获取测试场景1的第二参数和测试场景2的第二参数,该控制设备可以在t1+2的时刻控制挡板从初始位置向上移动,移动速度为am/s,移动距离S。可选地,初始位置可以是挡板完全遮挡手机中摄像头的位置。移动距离S可以为摄像头拍摄不到挡板的距离,如该移动距离为10cm。t2晚于t1时刻,该控制设备可以在t2+2 时刻控制挡板从初始位置向上移动,移动速度为bm/s,移动距离可以为S。
在一个示例中,每个测试场景中可以包括多个指示挡板移动的时刻,例如,在测试场景1中第二参数中包括3个挡板移动的时刻,如t1+2、t1+4以及t1+6(s)。其中t1+6 (s)早于t2+1秒。多个挡板移动的时刻,可以确保对该测试场景的对焦时间测试的准确性。
步骤707:挡板设备依次按照各第二参数运行。
示例性地,挡板设备包括挡板和挡板支架,该挡板设备依次按照各第二参数的指示运行,可以是挡板支架依次按照各第二参数的指示运行,进而带动固定在挡板支架上的挡板运动。例如,挡板支架先按照测试场景1中的第二参数运行,带动挡板按照测试场景1的第二参数运动;挡板支架再按照测试场景2中的第二参数运行,带动挡板按照测试场景2的第二参数运动。
步骤708:手机向控制设备返回拍摄的图像。
该步骤与步骤507大致相同,该步骤的描述可以参照步骤507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709:控制设备确定每张图像的清晰度。
该步骤与步骤508大致相同,该步骤的描述可以参照步骤508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步骤710:控制设备根据每张图像的清晰度,确定手机的对焦测试的测试结果。
该步骤中确定手机的对焦清晰度的过程与步骤509类似确定手机的对焦清晰度的过程类似,该步骤可以参数步骤509中确定手机的对焦清晰度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对焦时间可以为手机拍摄图卡从模糊到清晰的时长。控制设备确定每个测试场景的对焦时间的过程是:获取当前测试场景中所有图像,以图像的拍摄时刻的先后顺序对当前测试场景中的图像进行排序。控制设备获取当前测试场景中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记为Tb),以及获取挡板结束移动时的第一张清晰图像的时刻(记为Ts)。获取Ts与Tb 之间的差值作为当前测试场景中该拍摄设备的对焦时间(即为Tg=Ts-Tb)。其中,在其他参数相同的情况下,若照度和色温越低,对焦时间越长。
可选地,获取挡板结束移动对应的第一张清晰图像的时刻的方式可以是:控制设备根据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挡板移动距离以及挡板移动速度,可以确定出该挡板结束移动的时刻。控制设备从拍摄时刻晚于挡板结束移动的时刻的图像中,获取属于清晰的图像的最早拍摄时刻作为挡板结束移动对应的第一张清晰图像的时刻。
可选地,获取挡板结束移动对应的第一张清晰图像的时刻的方式可以是:控制设备以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为查找的起点时刻,获取从起点时刻起属于清晰的图像的最早时刻作为挡板结束移动对应的第一张清晰图像的时刻。
在一个示例中,若当前测试场景中包括多个(如3个)指示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控制设备分别获取挡板3次移动时,拍摄设备的对焦时间(如T1、T2和T3),控制设备可以获取该测试场景中3个对焦时间的平均值作为该测试场景中拍摄设备的对焦时间,即该测试场景的对焦时间Tg=(T1+T2+T3)/3。
控制设备可以存储手机的对焦测试的测试结果。该测试结果可以包括各个测试场景的测试信息、每张图像的清晰度、各个测试场景的对焦时间、各个测试场景下手机的对焦清晰度。可选地,控制设备可以存储如表7所示的内容。表7为示例性示出的一个测试场景下手机的对焦清晰度的分析结果以及确定手机的对焦时间。控制设备可以输出如表7所示的测试结果,以供操作员查看。
表7
Figure RE-GDA0003751057900000171
表7中示出了一种测试结果的表格,该测试场景1中,拍摄时刻为t1+1s,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为t1+2s,即拍摄时刻早于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如表7所示,本次对焦测试 中拍摄30张图像,本示例中以图像19作为挡板结束移动时的第一张清晰图像,该控制 设备获取图像19的拍摄时刻(如ts),则对焦时间(Tg)为Tg=ts-(t1+2)=0.01s。控 制设备可以获取该测试场景1中拍摄时段为[t1+1,t1+4],则控制设备可以根据[t1+1,t1+2) 以及(ts,t1+4)时段内拍摄的图像的清晰度,确定该测试场景1中拍摄设备的对焦清晰度。
可选地,在一个示例中,针对测试对焦时间的场景,拍摄参数中可以包括指示拍摄视频类的参数。控制设备获取拍摄的视频,在确定对焦时间之前,从拍摄视频中提取每帧图像。控制设备也可以从拍摄视频中提取特定帧的图像。
本示例中,挡板从遮挡摄像头的位置移动到不遮挡摄像头的位置,摄像头将将重新进行对焦,在对焦过程中,手机的摄像头拍摄的图像将从模糊到清晰。因此,通过每个图像的清晰度,即可确定手机在该测试场景下的对焦时间。同时,挡板移动可以用于模拟拍摄移动物体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测试场景,提高对焦时间测试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具体的场景说明对焦测试系统测试对焦时间的过程。
图10为对焦测试系统中挡板设备移动的示意图。对焦测试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图10中未示出)、光源设备(图10中未示出)、手机603、图卡组件604、挡板设备(包括挡板6051和挡板支架6052)。挡板6051固定在挡板支架6052上。挡板6051的初始位置位于遮挡手机603的摄像头的位置(如挡板6051与手机603平行相对,且挡板6051 的中心线与手机603的摄像头的中心线重合)。控制设备中预先存储如表8所示的测试信息。
表8
Figure RE-GDA0003751057900000181
如表8所示,本示例中测试场景包括测试场景1和测试场景2。每个测试场景的测试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参数、拍摄参数、第二参数以及距离参数。控制设备可以先获取测试场景1中的距离参数,控制手机支架距离图卡1米的距离。在本示例中,可以由操作员将手机固定在距离图卡1米距离的位置。
在另一个示例中,对焦测试系统可以包括导轨;手机支架与导轨配合,使得手机支架可以在导轨上前后移动,从而改变手机之间与图卡之间的距离,导轨与手机支架可以参见如图6中的手机支架和导轨。控制设备可以获取测试场景1中的距离参数,控制手机支架移动至距离图卡1米的位置。
控制设备可以获取测试场景1中的第一参数以及测试场景2中的第一参数。控制设备依次指示光源设备按照测试场景1的第一参数和测试场景2的第一参数运行。测试场景1的第一参数以及测试场景2的第一参数如表8所示。
控制设备可以获取测试场景1中的拍摄参数以及测试场景2的拍摄参数。控制设备依次指示手机按照测试场景1的拍摄参数和测试场景2的拍摄参数拍摄图卡。测试场景1 的拍摄参数和测试场景2的拍摄参数如表8所示。
控制设备指示光源设备在t1时刻按照100Lux,2800K运行6秒。控制设备获取测试场景1的第二参数,在t1+2时刻控制挡板支架延图10中黑色箭头的方向移动,移动速度为am/s,移动距离S,S为从初始位置移动至挡板不遮挡摄像头位置的距离。当t1+3 时刻挡板支架结束移动,其中,t1+2<t2+1。控制设备获取测试场景1中的拍摄参数,该拍摄参数还可以包括拍摄模式(如连拍模式)。控制设备在t1+1时刻控制手机对图卡连续拍摄30张图像。可选地,当控制设备获取测试场景1中预设的复位时刻,对测试场景 1的拍摄后,控制设备控制挡板设备返回初始位置。控制设备根据获取的测试场景2的第一参数,可以在t2时刻控制光源设备按照1000Lux,7000K运行。其中,t2时刻晚于挡板设备返回初始位置的时刻。控制设备获取测试场景2中的拍摄参数,该拍摄参数还可以包括拍摄模式(如连拍模式)。控制设备在t2+1时刻控制手机对图卡连续拍摄30张图像(如结束拍摄的时刻为t2+4s)。同理,控制设备获取测试场景2的第二参数,在t2+2 时刻控制挡板支架延图10中黑色箭头的方向移动,移动速度为bm/s,移动距离S。当t2+3 时刻挡板支架结束移动。可选地,控制设备检测到手机完成了对所有测试场景的拍摄,向手机获取所有拍摄的图像,手机向控制设备返回拍摄的所有图像。控制设备可以根据拍摄图像的测试场景为图像进行分类,获取每个测试场景下拍摄的图像。控制设备利用梯度算子确定所有图像的清晰度。结合图11,以测试场景1的为例,控制设备获取测试场景1下30张图像的清晰度。控制设备获取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为t7,挡板结束移动的时刻为ts,图像14的拍摄时刻处于t7~ts之间,图像15~图像30的拍摄时刻均晚于ts。控制设备从图像15~图像30中获取清晰图像的最早拍摄时间,图像15的为在ts至t11 时段内第一张清晰图像。控制设备获取图像15的拍摄时刻,确定测试场景1下手机的对焦时间T1=t10-t7。控制设备确定测试场景2下手机的对焦时间的方式与确定测试场景1 下手机的对焦时间类似,此处将不再进行赘述。
在一个示例中,为了确保测试对焦时间的准确性,控制设备指示手机对图片拍摄视频,从视频中获取每帧图像,进而可以准确确定出对焦时间。
在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可以增加每个测试场景的拍摄图像的张数,使得手机在挡板未遮挡摄像头时可以拍摄用于测试手机的对焦清晰度的图像。例如,拍摄张数为50张,其中用于确定对焦时间的图像为30张,拍摄图像的张数增加,可以减少因测试对焦时间导致图像模糊的影响。在另一个示例中,控制设备可以从图像中删除用于测试对焦时间的图像,使用剩余的图像确定手机的对焦清晰度。
在另一个示例中,对焦测试系统也可以重新测试在对焦场景1下的对焦清晰度。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和/ 或软件模块。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施例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任意内容,以及同一实施例的任意内容,均可以自由组合。对上述内容的任意组合均在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对焦测试系统,所述对焦测试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图卡以及光源设备,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光源设备通信连接,所述光源设备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与待测试的拍摄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拍摄设备的摄像头面向所述图卡;所述对焦测试方法包括:
在所述光源设备以当前测试场景的第一照度和第一色温进行照明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图卡进行拍摄;
所述控制设备从所述拍摄设备中获取图像;
所述控制设备获取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预设的清晰度阈值,确定所述拍摄设备在当前测试场景的对焦结果,所述对焦结果包括拍摄设备对焦准确或对焦模糊的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根据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预设的清晰度阈值,确定所述拍摄设备在当前测试场景的对焦结果,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预设的清晰度阈值,确定每张图像所属的清晰度类型,所述清晰度类型包括清晰类和模糊类;
获取当前测试场景中清晰类图像的数量与当前测试场景中图像的总数量之间的比值;
若检测到所述比值大于预设的准确度阈值,则确定当前测试场景下所述拍摄设备对焦准确;
若检测到所述比值小于所述准确度阈值,则确定当前测试场景下所述拍摄设备对焦模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测试系统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拍摄设备与所述图卡之间,所述挡板的初始位置为遮挡所述拍摄设备的摄像头的位置;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挡板从遮挡所述摄像头的位置向未遮挡所述摄像头的位置移动的情况下,若所述控制设备确定所述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晚于所述拍摄设备开始拍摄的时刻,则所述控制设备根据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所述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确定在当前测试场景下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根据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所述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确定在当前测试场景下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时间,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获取所述挡板结束移动的时刻;
所述控制设备以所述挡板结束移动的时刻为起点,获取属于清晰类的图像的最早拍摄时刻作为第一时刻;
所述控制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之间的差值作为第一差值;
所述控制设备将所述第一差值作为在所述测试场景下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测试系统还包括:挡板支架,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挡板支架上,所述挡板支架与所述控制设备电连接;
在所述控制设备从所述拍摄设备中获取图像之前,且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图卡进行拍摄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获取所述挡板的移动参数,所述移动参数包括指示所述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所述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晚于所述拍摄设备开始拍摄的时刻;
在所述控制设备的控制下,所述挡板支架驱动所述挡板在所述挡板支架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根据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所述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确定在当前测试场景下所述拍摄设备的对焦时间,包括:
若所述控制设备检测到所述移动参数指示所述挡板移动的次数大于1,则所述控制设备获取所述测试场景中每组测试的图像,所述每组测试的图像为每次所述挡板移动的时段内所述拍摄设备拍摄的图像;
所述控制设备获取每组测试的第一时刻,所述每组测试的第一时刻为本次所述挡板结束移动的时刻与下一次所述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之间时段内,属于清晰类的图像的最早拍摄时刻;
所述控制设备获取每组测试的对焦时间,所述每组测试的对焦时间为当前测试的第一时刻与当前所述挡板开始移动的时刻之间的差值;
获取所述每组测试的对焦时间的均值作为当前测试场景的对焦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从所述拍摄设备中获取拍摄的图像,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获取所述拍摄设备的拍摄类型,所述拍摄类型包括视频类和图像类;
所述控制设备若检测到所述拍摄类型为视频类,则从所述拍摄设备中获取当前测试场景的视频数据;
从所述视频数据中抽取预设的特定帧的图像作为当前测试场景的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焦测试系统还包括导轨以及与导轨匹配的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放置所述图卡或所述拍摄设备;
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图卡进行拍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获取当前测试场景的距离参数,所述距离参数包括所述图卡与所述拍摄设备之间相距的第一距离;
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支架移动,以使所述拍摄设备与所述图卡之间相距所述第一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图卡进行拍摄,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获取所述拍摄设备的拍摄参数,所述拍摄参数包括图像的预设数量以及预设焦距;
在所述控制设备的控制下,所述拍摄设备调整焦距至所述预设焦距并拍摄预设数量的图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判断是否存在下一个测试场景,若所述控制设备确定存在下一个测试场景,则在所述光源设备以下一个测试场景的第二照度和第二色温进行照明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图卡进行拍摄;
所述控制设备获取下一个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下一个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所述的清晰度阈值,确定所述拍摄设备在下一个测试场景的对焦结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设备获取下一个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获取每张图像的标识信息,所述标识信息包括拍摄所述图像的拍摄时刻;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每张图像的拍摄时刻以及每个测试场景中预设的起始拍摄时刻,确定每张图像所属的测试场景;
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每张图像所属的测试场景,获取下一个测试场景的图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采用表格的方式存储每个所述测试场景的对焦结果、每个测试场景的预设参数,所述预设参数包括第一照度、第一色温以及所述拍摄设备的拍摄参数;
所述控制设备输出每个所述测试场景的对焦结果。
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参数还包括:当前测试场景中所述挡板移动的速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图卡进行拍摄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设备获取当前测试场景的第一照度和第一色温;
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光源设备按照所述第一照度和第一色温进行照明。
15.一种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设备、图卡以及至光源设备,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光源设备通信连接,所述光源设备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与待测试的拍摄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拍摄设备的摄像头面向所述图卡;
在所述光源设备以当前测试场景的第一照度和第一色温进行照明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所述拍摄设备对所述图卡进行拍摄;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从所述拍摄设备中获取图像;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获取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
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根据当前测试场景中每张图像的清晰度以及预设的清晰度阈值,确定所述拍摄设备在当前测试场景的对焦结果,所述对焦结果包括拍摄设备对焦准确或对焦模糊的信息。
CN202210161251.2A 2022-02-22 2022-02-22 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5677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1251.2A CN115567700B (zh) 2022-02-22 2022-02-22 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61251.2A CN115567700B (zh) 2022-02-22 2022-02-22 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7700A true CN115567700A (zh) 2023-01-03
CN115567700B CN115567700B (zh) 2023-06-16

Family

ID=84737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61251.2A Active CN115567700B (zh) 2022-02-22 2022-02-22 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677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14664A (zh) * 2023-06-20 2024-03-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对焦稳定性的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0106A (zh) * 2011-03-31 2012-10-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在视频中检测摄像机运动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US20160360090A1 (en) * 2015-06-08 2016-12-08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 detection of focus hunt
CN107911694A (zh) * 2017-12-14 2018-04-1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摄像机镜头跑焦的方法及系统
CN109246427A (zh) * 2018-09-29 2019-01-18 芜湖赋兴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聚焦摄像头检测装置
CN213072926U (zh) * 2020-10-30 2021-04-27 贝兹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摄像头的对焦测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40106A (zh) * 2011-03-31 2012-10-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在视频中检测摄像机运动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US20160360090A1 (en) * 2015-06-08 2016-12-08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te detection of focus hunt
CN107911694A (zh) * 2017-12-14 2018-04-1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摄像机镜头跑焦的方法及系统
CN109246427A (zh) * 2018-09-29 2019-01-18 芜湖赋兴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聚焦摄像头检测装置
CN213072926U (zh) * 2020-10-30 2021-04-27 贝兹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摄像头的对焦测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14664A (zh) * 2023-06-20 2024-03-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对焦稳定性的测试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7700B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9916B (zh) 摄像设备和摄像方法
WO2019149099A1 (zh) 电子装置、人脸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167931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EP2811668A1 (en) Visible light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104159027B (zh) 一种根据画面变化速度自动拍照的方法及装置
WO2017114399A1 (zh) 逆光拍照方法和装置
TWI519156B (zh) 影像擷取方法與影像擷取系統
EP2858341B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KR20120022512A (ko) 전자 카메라, 화상 처리 장치 및 화상 처리 방법
CN106031147A (zh) 用于使用角膜反射调整相机设置的方法和系统
CN105516611A (zh) 摄像装置和摄影方法
CN103905725A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11064893A (zh) 一种扫码拍照兼容方法及电子终端
CN106210495A (zh) 图像拍摄方法和装置
CN102404495A (zh) 数字相机的拍摄参数的调整方法
CN103118226A (zh) 光源估计装置、光源估计方法、光源估计程序和成像设备
US20090115857A1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providing image blur inform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JP2015532041A (ja) 逆光補正方法、装置及び端末
CN115567700B (zh) 拍摄设备的对焦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3411498A (zh) 图像拍摄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383718A (zh) 图像曝光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182199B (zh) 电子装置及拍照方法
CN105120153B (zh)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及装置
CN113989387A (zh) 相机拍摄参数调整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677580A (zh) 拍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