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64161B - 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64161B
CN115564161B CN202210291942.4A CN202210291942A CN115564161B CN 115564161 B CN115564161 B CN 115564161B CN 202210291942 A CN202210291942 A CN 202210291942A CN 115564161 B CN115564161 B CN 1155641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built
wind field
preset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9194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64161A (zh
Inventor
师亚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Dianto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Dianto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Dianto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Dianto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9194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641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64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4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64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4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的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该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发电设施工程待建设风场对应的基础信息;对该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内对应的资源信息进行采集;对该待建设风场对应的环境信息进行采集;提取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内对应的环境隐患信息;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价值系数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确认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状态;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评估过程中针对性不足的问题,打破了当前对待建设风场选址评估的笼统性,有效的提高了对待建风场评估结果的可靠性,确保了后续风力发电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和平稳性。

Description

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程项目建设评估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电力资源需求的不断提高,风力发电已经成为获取电力资源的重要方式,在风力发电中,最重要的就是风力发电选址问题,风力发电的选址问题直接决定着风力发电能源输出量和运行效率,因此,需要对风力发电的选址进行评估。
风力发电场地的好坏是直接影响到风力发电结果的关键,由于风能的供应受到气候、地形、海陆等多种因素的支配,当前对风力发电选址的评估也主要针对与待确认风电场地内的地形、风速等进行评估分析,但是由于风能在不同的高度层分布方式不同,当前评估方式主要属于笼统式的评估,没有针对待建风电场内风力发电组件的布设高度进行针对性风能评估,进而无法有效的提高对待建风场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并且,当前很多风力发电厂都建立在山区,存在很多山体障碍,当前没有对待建风场位置区域内的障碍山体进行信息检测与分析,无法提高待建风场选址评估结果的精准性,也无法有效的降低待建风场选取区域内障碍山体对待建风场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同时,由于风力发电组件较为沉重,对地基的稳定要求程度较高,当前没有对待建风风场选址区域内的隐患信息进行采集评估,无法提高后续风力发电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和平稳性,进而无法保障待建风场后续的发电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现提出针对风力发电选址评估的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实现了对风力发电选址评估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精准化;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获取目标发电设施工程待建设风场对应的位置、预设布设发电机数目和预设布设发电机组类型,基于预设布设发电机组类型,从风力信息库中提取预设发电机组类型对应的基本信息;
第二步、基于该目标发电设施工程待建设风场对应的位置,通过资源检测终端按照预设观测周期对该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内对应的资源信息进行采集,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的资源信息;
第三步、对该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内对应的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其中该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内对应的环境信息包括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建造环境信息和气象环境信息;
第四步、基于该目标发电设备工程对应的待建设风场位置,从环境预警信息库中提取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内对应的环境隐患信息;
第五步、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价值系数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确认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状态,其中,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价值系数进行评估具体包括:
1)根据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的资源信息,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风力资源建设价值进行评估,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风力资源建设价值系数;
2)根据该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环境建设价值进行评估,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环境建设价值系数;
3)根据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内对应的环境隐患信息,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安全价值进行评估,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安全价值系数;
4)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进行综合建设价值评估,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综合建设价值系数。
优选地,所述预设布设发电机组类型对应的基本信息具体为预设发电机组类型对应的预设布设高度。
优选地,所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的资源信息具体包括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的风向、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风速、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风功率密度、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风湍流强度,将各次观测对应的时间点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t,...p,将各预设高程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j,...h。
优选地,所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建造环境信息包括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地面粗糙度、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山体走向和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障碍信息,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气象环境信息具体为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大气压强、待建设风场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的温度和湿度。
优选地,所述该目标发电设施工程待建设风场位置内对应的环境隐患信息具体为该待建设风场所在区域对应的历史气象预警次数和历史地理预警次数。
优选地,所述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风力资源建设价值进行评估的具体评估过程为:
A1、将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风向进行相互对比,统计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风向对应的累计出现次数,进而统计各风向对应的出现比例,并对各风向对应的出现比例进行评估,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风向符合指数,记为β1;
A2、基于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风速和风功率密度,进行均值计算,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预设高程对应的平均风速和平均风功率密度,并进行风力评估,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风力符合指数,并记为β2;
A3、基于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风湍流强度,进而进行均值计算,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预设高程对应的平均风湍流强度,并进行风湍流强度评估,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风湍流强度符合指数,记为β3;
A4、将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风向符合指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风力符合指数和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风湍流强度符合指数代入计算公式δ=ε1*β1+ε2*β2+ε3*β3中,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风力资源建设价值系数,其中,ε1,ε2,ε3分别表示为预设的风向、风力、风湍流强度对应的影响权重。
优选地,所述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环境建设价值进行评估的具体评估过程为:
B1、获取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地面粗糙度,将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地面粗糙度分别与预设的各风力影响权重对应的地面粗糙度进行对比,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地面粗糙度对应的风力影响权重,并记为μ1;
B2、获取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山体走向和待建设风场位置各风向对应的出现比例,将待建设风场位置各风向按照其出现比例由大至小进行排序,将排名第一位的风向记为主导风向,将主导风向与山体走向进行对比,若一致,则将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山体走向对应的风力影响权重记为μ2′,反之则记为μ2″,进而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山体走向对应的风力影响权重,并记为μ2,其中,μ2取值为μ2′或μ2″,μ2′<μ2″;
B3、获取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障碍信息,对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障碍信息进行评估,得到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障碍符合指数,并记为
B4、获取待建设风场对应的气象环境信息,对待建设风场内对应气象环境进行评估,得到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气象符合指数,并记为
B5、将待建设风场位置地面粗糙度对应的风力影响权重、待建设风场位置山体走向对应的风力影响权重、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障碍符合指数和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气象符合指数代入计算公式中,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环境建设价值系数,b1,b2分别表示为建设环境对应的权重占比、气象环境对应的权重占比。
优选地,所述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安全价值进行评估的具体评估过程为:获取该待建设风场所在区域对应的历史气象预警次数和历史地理预警次数,将其代入计算公式中,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安全价值系数,qc,dc分别表示为该待建设风场所在区域对应的历史气象预警次数、历史地理预警次数,qc′,dc′分别表示为风电场建设对应的许可气象预警次数、许可地质预警次数,g1和g2分别表示为气象预警对应的影响权重和地质预警对应的影响权重。
优选地,所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综合建设价值系数计算公式为JX=η1*δ+η2*γ+η3*λ,其中,JX为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综合建设价值系数,η1,η2,η3为预设系数,η1>η3>η2。
优选地,所述根据评估的结果确认该待建设风场位置的建设状态的具体确认过程为将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综合建设价值系数与预设的风电场建设对应的标准建设价值系数进行对比,若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综合建设价值系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风电场建设对应的标准建设价值系数,则将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状态记为许可建设状态,反之则记为不可建设状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通过对该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内对应的资源信息、环境信息和环境隐患信息进行采集,进而基于采集的该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内的资源信息、环境信息和环境隐患信息,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价值系数进行评估,一方面,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技术没有针对待建风电场内风力发电组件的布设高度等对风能进行针对性评估的问题,打破了当前对待建设风场选址评估的笼统性,有效的提高了对待建风场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一方面,通过对待建风场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大幅度提升了待建风场选址评估结果的精准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待建风场选取区域内障碍山体对待建风场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在另一方面通过对待建风场位置内的隐患信息进行采集与评估,有效的提高了后续风力发电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和平稳性,确保了待建风场的后续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方法实施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获取目标发电设施工程待建设风场对应的位置、预设布设发电机数目和预设布设发电机组类型,基于预设布设发电机组类型,从风力信息库中提取预设发电机组类型对应的基本信息,其中,预设布设发电机组类型对应的基本信息具体为预设发电机组类型对应的预设布设高度;
第二步、基于该目标发电设施工程待建设风场对应的位置,通过资源检测终端按照预设观测周期对该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内对应的资源信息进行采集,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的资源信息,其中,资源检测终端为测风塔,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的资源信息包括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的风向、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风速、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风功率密度、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风湍流强度,将各次观测对应的时间点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t,...p,将各预设高程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j,...h;
需要说明的是,风力资源是风力发电站建设的主体要素,在风力发电运行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风力资源信息的检测可以有效的展示待建风场位置对应的资源状态,同时通过对不同高程内的风力资源进行检测,为后续对风力发电组件正常运行提供有力保障,从而提高了待建风场评估结果的准确度。
还需要说明的是,预设高程的划分方式用于根据测风塔的高度,将该测风塔进行按照预设间距划分为分测风区域,其中一个测风区域对应的一个高程,并将该高程记为预设高程,进而得到各预设高程。
第三步、对该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内对应的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其中该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内对应的环境信息包括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建造环境信息和气象环境信息;
具体地,所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建造环境信息包括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地面粗糙度、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山体走向和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障碍信息;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气象环境信息具体为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大气压强、待建设风场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的温度和湿度,其中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障碍信息为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障碍山体数目、各障碍山体对应的高度和障碍山体对应的分布类型,障碍山体对应的分布类型包括重叠型和独立型。
示例性地,所述对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地面环境信息、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山体走向的具体采集过程为:
S1、基于该目标发电设施工程待建设风场位置,利用无人机搭载的摄像头对该目标发电设施工程对应的待建设风场位置进行图像采集,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图像,将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图像与预设的各地面粗糙度对应的图像进行比对,筛选出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地面粗糙度;
S2、同时利用无人机搭载的摄像头对目标发电设施工程待建设风场位置的山体进行图像采集,进而根据目标发电设施工程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山体图像,并提取该待建设风场位置中山体对应的轮廓,进而获取该待建设风场位置中山体对应的走向;
又一示例性地,所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内各障碍山体对应的高度通过无人机搭载的气压计进行采集,其中,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内障碍山体对应的分布类型通过对障碍山体进行图像采集,将障碍山体图像与各分布类型对应的山体图像进行匹配对比,筛选得到障碍山体对应的分布类型,重叠型具体表示为各障碍山体彼此之间存在重叠区域,独立型表示各障碍山体彼此之间不存在重叠区域。
第四步、基于该目标发电设备工程对应的待建设风场位置,从环境预警信息库中提取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内对应的环境隐患信息,其中,该目标发电设施工程待建设风场位置内对应的环境隐患信息具体为该待建设风场所在区域对应的历史气象预警次数和历史地理预警次数。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气象预警包括但不限于风力预警、降雨预警、降雪预警等,所述地理预警包括但不限于地震预警、坍塌预警、滑坡预警等。
第五步、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价值系数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确认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状态,其中,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价值系数进行评估具体包括:
1)根据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的资源信息,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风力资源建设价值进行评估,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风力资源建设价值系数,其具体评估过程为:
A1、将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风向进行相互对比,统计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风向对应的累计出现次数,进而统计各风向对应的出现比例,并对各风向对应的出现比例进行评估,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风向符合指数,记为β1;
需要说明的是,各风向出现比例计算公式为ci表示为i个风向对应的累计出现次数,i表示各风向对应的编号,i=1,2,......m。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各风向对应的出现比例进行评估的评估过程为:将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风向对应的出现比例与预设的主体风向对应的出现比例进行匹配对比,若某风向出现的比例大于或者等于预设主体风向对应的比例,则判断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存在主体风向,并将风向符合指数记为α,反之则判断该待建设风场位置不存在主体风向,将风向符合指数记为α′,进而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风向符合指数β1,β1取值为α或α′,α>α′。
A2、基于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风速和风功率密度,进行均值计算,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预设高程对应的平均风速和平均风功率密度,并进行风力评估,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风力符合指数,并记为β2;
其中,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风力符合指数具体获取过程为:将预设布设发电机组类型对应的预设布设高度与各预设高程对应的高度区间进行匹配对比,筛选出预设布设发电机组对应的所属预设高程区间,将该高程区间记为目标分析高程,并提取目标分析高程对应的平均风功率密度和平均风速,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风力符合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f表示目标分析高程对应的平均风功率密度,f′为预设的目标分析高程对应的标准风功率密度,v表示目标分析高程对应的平均风速,v′表示为风力发电对应的标准风速。
A3、基于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风湍流强度,进而进行均值计算,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预设高程对应的平均风湍流强度,并进行风湍流强度评估,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风湍流强度符合指数,记为β3;
其中,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风湍流强度符合指数计算公式为qj表示为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第j个预设高程对应的平均风湍流强度,q′j为预设的风电场在第j个高程对应的标准风湍流强度,j表示各预设高程编号,j=1,2,......h。
A4、将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风向符合指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风力符合指数和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风湍流强度符合指数代入计算公式δ=ε1*β1+ε2*β2+ε3*β3中,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风力资源建设价值系数,其中,ε1,ε2,ε3分别表示为预设的风向、风力、风湍流强度对应的影响权重。
2)根据该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环境建设价值进行评估,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环境建设价值系数,其具体评估过程为:
B1、获取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地面粗糙度,将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地面粗糙度分别与预设的各风力影响权重对应的地面粗糙度进行对比,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地面粗糙度对应的风力影响权重,并记为μ1;
B2、获取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山体走向和待建设风场位置各风向对应的出现比例,将待建设风场位置各风向按照其出现比例由大至小进行排序,将排名第一位的风向记为主导风向,将主导风向与山体走向进行对比,若一致,则将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山体走向对应的风力影响权重记为μ2′,反之则记为μ2″,进而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山体走向对应的风力影响权重,并记为μ2,其中,μ2取值为μ2′或μ2″,μ2′<μ2″;
B3、获取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障碍信息,对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障碍信息进行评估,得到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障碍符合指数,并记为
其中,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障碍符合指数的获取过程为:
B3-1、获取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障碍山体数目和各障碍山体对应的高度,利用计算公式计算障碍山体基础符合指数,其计算公式具体为表示为该待建设风场位置障碍山体对应的基础符合指数,r表示为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障碍山体数目,r′表示为许可障碍山体数目,Lx表示为待建设风场位置第x个障碍山体对应的高度,L′表示为预设的障碍山体对应的许可高度,x表示为各障碍山体对应的编号,x=1,2,......r;
B3-2、获取该待建设风场位置障碍山体对应的分布类型,将该待建设风场位置障碍山体对应的分布类型与各风力影响权重对应的障碍山体分布类型进行匹配对比,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障碍山体分布类型对应的风力影响权重,并记为σ;
B3-3、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障碍符合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其中,σ取值不为0。
B4、获取待建设风场对应的气象环境信息,对待建设风场内对应气象环境进行评估,得到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气象符合指数,并记为
其中,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气象符合指数的获取过程为:从待建设风场对应的气象环境信息中提取为待建设风场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大气压强,利用平均值计算方法计算得到待建设风场在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平均大气压强,并记为yj,同时获取待建设风场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的温度和湿度,从中提取出待建设风场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对应的最高温度和最高湿度,并分别记为w和z,利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气象符合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w′,z′分别表示为风力发电对应的标准温度、标准湿度,c1,c2为预设系数,y′j表示为预设的第j个预设高层内对应的标准大气压强。
B5、将待建设风场位置地面粗糙度对应的风力影响权重、待建设风场位置山体走向对应的风力影响权重、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障碍符合指数和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气象符合指数代入计算公式中,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环境建设价值系数,b1,b2分别表示为建设环境对应的权重占比、气象环境对应的权重占比,其中,μ1,μ2取值不为0。
3)根据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内对应的环境隐患信息,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安全价值进行评估,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安全价值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安全价值进行评估的具体评估过程为:获取该待建设风场所在区域对应的历史气象预警次数和历史地理预警次数,将其代入计算公式中,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安全价值系数,qc,dc分别表示为该待建设风场所在区域对应的历史气象预警次数、历史地理预警次数,qc′,dc′分别表示为风电场建设对应的许可气象预警次数、许可地质预警次数,g1和g2分别表示为气象预警对应的影响权重和地质预警对应的影响权重。
4)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进行综合建设价值评估,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综合建设价值系数,其中,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综合建设价值系数计算公式为JX=η1*δ+η2*γ+η3*λ,JX为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综合建设价值系数,η1,η2,η3为预设系数,η1>η3>η2。
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步中根据评估的结果确认该待建设风场位置的建设状态的具体确认过程为:将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综合建设价值系数与预设的风电场建设对应的标准建设价值系数进行对比,若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综合建设价值系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风电场建设对应的标准建设价值系数,则将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状态记为许可建设状态,反之则记为不可建设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该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内对应的资源信息、环境信息和环境隐患信息进行采集,进而基于采集的该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内的资源信息、环境信息和环境隐患信息,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价值系数进行评估,一方面,有效的解决了当前技术没有针对待建风电场内风力发电组件的布设高度等对风能进行针对性评估的问题,打破了当前对待建设风场选址评估的笼统性,有效的提高了对待建风场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一方面,通过对待建风场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大幅度提升了待建风场选址评估结果的精准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待建风场选取区域内障碍山体对待建风场后续工作的影响程度,在另一方面通过对待建风场位置内的隐患信息进行采集与评估,有效的提高了后续风力发电运行过程的安全性和平稳性,确保了待建风场的后续发电效率。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获取目标发电设施工程待建设风场对应的位置、预设布设发电机数目和预设布设发电机组类型,基于预设布设发电机组类型,从风力信息库中提取预设发电机组类型对应的基本信息;
第二步、基于该目标发电设施工程待建设风场对应的位置,通过资源检测终端按照预设观测周期对该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内对应的资源信息进行采集,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的资源信息;
第三步、对该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内对应的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其中该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内对应的环境信息包括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建造环境信息和气象环境信息;
第四步、基于该目标发电设备工程对应的待建设风场位置,从环境预警信息库中提取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内对应的环境隐患信息;
第五步、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价值系数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的结果确认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状态,其中,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价值系数进行评估具体包括:
1)根据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的资源信息,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风力资源建设价值进行评估,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风力资源建设价值系数;
2)根据该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环境信息,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环境建设价值进行评估,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环境建设价值系数;
3)根据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内对应的环境隐患信息,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安全价值进行评估,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安全价值系数;
4)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进行综合建设价值评估,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综合建设价值系数;
所述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环境建设价值进行评估的具体评估过程为:
B1、获取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地面粗糙度,将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地面粗糙度分别与预设的各风力影响权重对应的地面粗糙度进行对比,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地面粗糙度对应的风力影响权重,并记为μ1;
B2、获取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山体走向和待建设风场位置各风向对应的出现比例,将待建设风场位置各风向按照其出现比例由大至小进行排序,将排名第一位的风向记为主导风向,将主导风向与山体走向进行对比,若一致,则将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山体走向对应的风力影响权重记为μ2′,反之则记为μ2″,进而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山体走向对应的风力影响权重,并记为μ2,其中,μ2取值为μ2′或μ2″,μ2′<μ2″;
B3、获取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障碍信息,对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障碍信息进行评估,得到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障碍符合指数,并记为
B4、获取待建设风场对应的气象环境信息,对待建设风场内对应气象环境进行评估,得到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气象符合指数,并记为
B5、将待建设风场位置地面粗糙度对应的风力影响权重、待建设风场位置山体走向对应的风力影响权重、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障碍符合指数和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气象符合指数代入计算公式中,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环境建设价值系数,b1,b2分别表示为建设环境对应的权重占比、气象环境对应的权重占比;
所述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安全价值进行评估的具体评估过程为:获取该待建设风场所在区域对应的历史气象预警次数和历史地理预警次数,将其代入计算公式中,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安全价值系数,qc,dc分别表示为该待建设风场所在区域对应的历史气象预警次数、历史地理预警次数,qc′,dc′分别表示为风电场建设对应的许可气象预警次数、许可地质预警次数,g1和g2分别表示为气象预警对应的影响权重和地质预警对应的影响权重;
所述对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风力资源建设价值进行评估的具体评估过程为:
A1、将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风向进行相互对比,统计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风向对应的累计出现次数,进而统计各风向对应的出现比例,并对各风向对应的出现比例进行评估,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风向符合指数,记为β1;
A2、基于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风速和风功率密度,进行均值计算,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预设高程对应的平均风速和平均风功率密度,并进行风力评估,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风力符合指数,并记为β2;
A3、基于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风湍流强度,进而进行均值计算,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预设高程对应的平均风湍流强度,并进行风湍流强度评估,得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风湍流强度符合指数,记为β3;
A4、将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风向符合指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风力符合指数和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风湍流强度符合指数代入计算公式δ=ε1*β1+ε2*β2+ε3*β3中,得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风力资源建设价值系数,其中,ε1,ε2,ε3分别表示为预设的风向、风力、风湍流强度对应的影响权重;
所述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综合建设价值系数计算公式为JX=η1*δ+η2*γ+η3*λ,其中,JX为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综合建设价值系数,η1,η2,η3为预设系数,η1>η3>η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布设发电机组类型对应的基本信息具体为预设发电机组类型对应的预设布设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的资源信息具体包括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的风向、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风速、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风功率密度、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风湍流强度,将各次观测对应的时间点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t,...p,将各预设高程按照预设顺序进行编号,依次标记为1,2,...j,...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建造环境信息包括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地面粗糙度、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山体走向和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障碍信息,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对应的气象环境信息具体为待建设风场所在位置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各预设高程内对应的大气压强、待建设风场在预设观测周期内各次观测时对应的温度和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该目标发电设施工程待建设风场位置内对应的环境隐患信息具体为该待建设风场所在区域对应的历史气象预警次数和历史地理预警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评估的结果确认该待建设风场位置的建设状态的具体确认过程为将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综合建设价值系数与预设的风电场建设对应的标准建设价值系数进行对比,若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综合建设价值系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的风电场建设对应的标准建设价值系数,则将该待建设风场位置对应的建设状态记为许可建设状态,反之则记为不可建设状态。
CN202210291942.4A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 Active CN115564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1942.4A CN115564161B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91942.4A CN115564161B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4161A CN115564161A (zh) 2023-01-03
CN115564161B true CN115564161B (zh) 2023-11-17

Family

ID=84736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91942.4A Active CN115564161B (zh) 2022-03-23 2022-03-23 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6416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5507A (zh) * 2012-10-09 2013-02-27 东北大学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分散式风电场优化选址方法及装置
CN105023099A (zh) * 2015-07-15 2015-11-0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考虑湍流强度的风力发电机出力评估方法
CN107292514A (zh) * 2017-06-21 2017-10-24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风电场生产运行测风塔选址方法及装置
CN108520319A (zh) * 2018-04-02 2018-09-11 太原理工大学 基于大数据的风电场微观选址研究方法
CN109492809A (zh) * 2018-11-09 2019-03-19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节点电价的风电场价值评估方法
CN113902321A (zh) * 2021-10-18 2022-01-07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场的微观选址评估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45507A (zh) * 2012-10-09 2013-02-27 东北大学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分散式风电场优化选址方法及装置
CN105023099A (zh) * 2015-07-15 2015-11-0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考虑湍流强度的风力发电机出力评估方法
CN107292514A (zh) * 2017-06-21 2017-10-24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风电场生产运行测风塔选址方法及装置
CN108520319A (zh) * 2018-04-02 2018-09-11 太原理工大学 基于大数据的风电场微观选址研究方法
CN109492809A (zh) * 2018-11-09 2019-03-19 福州大学 一种基于节点电价的风电场价值评估方法
CN113902321A (zh) * 2021-10-18 2022-01-07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风电场的微观选址评估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4161A (zh)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ehman Long-term wind speed analysis and detection of its trends using Mann–Kendall test and linear regression method
CN111753893A (zh) 一种基于聚类和深度学习的风电机组功率集群预测方法
CN111428942B (zh) 基于变网格技术提取微地形因子的线路覆冰厚度预测方法
CN102254239A (zh) 基于微地形风场分布及台风叠加效应的电网风灾预警系统
CN109636171A (zh) 一种区域植被恢复的综合诊断与风险评价方法
CN104182594A (zh) 一种电力系统风区图的绘制方法
Noman et al.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wind energy in Malaysia: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research trends
Hanna Mesoscale meteorological model evaluation techniques with emphasis on needs of air quality models
CN103345585A (zh)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风功率预测校正方法及系统
CN110991701A (zh) 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风电场风机风速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1080003B (zh) 一种适应复杂山地风电场的测风塔规划选址方法
CN111666725A (zh) 一种适应非复杂地形风电场的测风塔规划选址方法及系统
CN112700349B (zh) 测风塔选址方法和装置
CN114611834A (zh) 一种基于多维特征分析的电力发电站选址评估规划方法
Abdraman et al. Wind Resource Assessment in the City of N'djamena in Chad
CN106886564A (zh) 一种基于空间聚类订正nwp风能图谱的方法及装置
CN115564161B (zh) 一种智慧电网发电设施工程项目建设评估分析方法
CN115693666B (zh) 基于卫星反演的海上风电场发电量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15204712B (zh) 一种海上和沿海风电场选址评估方法
Lateef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wind energy analysis tool (WEATb) in Iraq
CN112561181A (zh) 一种基于Unet网络和地基云图的光伏发电预测系统
Kang et al. Wind resource assessment and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wind farms along the entire coast of South Korea using public data from the Kore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CN112800697A (zh) 风电场前期测风塔规划选址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828490B (zh) 一种基于集成学习的对台风灾害预报方法及系统
CN113496319B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脆弱性的评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18

Address after: 730050 no.628, Xijin East Road, Qilihe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ansu Diantong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Consul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75 Qingyang Road, Chengguan District, Lanzhou City, Gansu Province 730,030

Applicant before: Shi Yaqi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