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62525B - 截屏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截屏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62525B
CN115562525B CN202210251369.4A CN202210251369A CN115562525B CN 115562525 B CN115562525 B CN 115562525B CN 202210251369 A CN202210251369 A CN 202210251369A CN 115562525 B CN115562525 B CN 1155625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capturing
electronic device
screen captur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513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62525A (zh
Inventor
秦国昊
杨晓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513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62525B/zh
Priority to CN202310511819.3A priority patent/CN1167748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62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2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62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2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截屏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包括: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显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协同界面以及截屏控件,响应于对所述截屏控件的第一操作,基于所述协同界面显示截屏区域选择界面,响应于对所述截屏区域选择界面的第二操作,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传输第一截屏数据,所述第一截屏数据包括第一截屏类型参数和坐标数据,所述第一截屏类型参数表示局部截屏,所述坐标数据表示所述局部截屏的区域。可见,在第二电子设备上可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界面进行局部截屏操作,不仅能够简化局部截屏的流程,还能够与多屏协同的逻辑相契合,提高截屏操作的便利性,获得更优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截屏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截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截屏是电子设备常见的功能,截屏通常是指将电子设备的屏幕上正在显示的内容保存为图像。例如,手机截屏是指将手机屏幕上正在显示的内容保存为图像。
目前的截屏功能还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截屏方法及装置,目的在于解决如何改进截屏功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截屏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显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协同界面以及截屏控件,响应于对所述截屏控件的第一操作,基于所述协同界面显示截屏区域选择界面,响应于对所述截屏区域选择界面的第二操作,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传输第一截屏数据,所述第一截屏数据包括第一截屏类型参数和坐标数据,所述第一截屏类型参数表示局部截屏,所述坐标数据表示所述局部截屏的区域。可见,在第二电子设备上可以对第一电子设备的界面进行局部截屏操作,不仅能够简化局部截屏的流程,还能够与多屏协同的逻辑相契合,提高截屏操作的便利性,从而获得更优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传输第一截屏数据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二操作选择的所述局部截屏的区域的坐标,基于所述局部截屏的区域的坐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分辨率的比值,得到所述坐标数据。因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分辨率可能不同,所以基于第二电子设备的分辨率对坐标进行修正,能够使得对第一电子设备截取的区域更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即提高截屏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二操作选择的所述局部截屏的区域的坐标,包括:响应于对所述区域选择界面的区域选择操作,获取第一截屏区域的坐标,确定所述第一截屏区域包括不完整的第一对象,显示修正所述第一截屏区域得到的第二截屏区域,所述第二截屏区域包括完整的所述第一对象,将所述第二截屏区域的坐标作为所述局部截屏的区域的坐标,以实现“自动贴合”功能,进一步提高截屏操作的便利性。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将所述第二截屏区域的坐标作为所述局部截屏的区域的坐标,包括:响应于用户选择所述第二截屏区域的操作,将所述第二截屏区域的坐标作为所述局部截屏的区域的坐标。在“自动贴合”功能下,存在包括不完整的第一对象的区域就是用户预期的截屏区域,所以,在用户选择“自动贴合”的区域的情况下,将“自动贴合”的区域的坐标作为局部截屏的区域的坐标,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截屏控件包括区域截屏控件。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截屏控件还包括截全屏控件。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对所述截全屏控件的操作,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传输第二截屏数据,所述第二截屏数据包括第二截屏类型参数,所述第二截屏类型参数表示全屏截屏。将全屏截屏与区域截屏集成在相同的截屏逻辑之下,能够提供一种新的全屏截屏方式,并便于用户理解多屏协同模式下的截屏操作方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协同界面以及截屏控件,包括:显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协同界面,所述协同界面包括显示区域和控制区域,所述显示区域显示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相同的界面,所述控制区域包括所述截屏控件。因为控制区域在第一电子设备上不存在,所以能够提高截屏操作的可实现性和合理性。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显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协同界面以及截屏控件之后,还包括:响应于对所述截屏控件的操作,显示区域截屏控件。即区域截屏控件是截屏控件的下一级控件,以便于在截屏控件上设置其它的下一级控件,如全屏截屏控件,从而将多种截屏功能集成在截屏控件上。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截屏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显示数据,所述显示数据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协同界面,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的截屏数据,响应于所述截屏数据表示对所述协同界面的局部截屏,基于所述截屏数据包括的坐标数据,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局部截屏。可见能够基于第二电子设备的操作实现对第一电子设备的截屏,不仅能够简化局部截屏的流程,还能够与多屏协同的逻辑相契合,提高截屏操作的便利性,从而获得更优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截屏数据包括的坐标数据,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局部截屏,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分辨率,将所述截屏数据包括的坐标数据转换为截屏坐标,使用所述截屏坐标,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局部截屏。因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分辨率可能不同,所以基于第一电子设备的分辨率对坐标进行修正,能够使得对第一电子设备截取的区域更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即提高截屏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使用所述截屏坐标,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局部截屏之前,还包括:确定所述截屏坐标表示的截屏区域包括不完整的第一对象,修正所述截屏坐标,修正后的截屏坐标表示的截屏区域包括完整的所述第一对象,以实现“自动贴合”功能,进一步提高截屏操作的便利性。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所述截屏数据表示全局截屏,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全屏截屏。将全屏截屏与区域截屏集成在相同的截屏逻辑之下,能够提供一种新的全屏截屏方式,并便于用户理解多屏协同模式下的截屏操作方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保存截屏得到的图像,以便于用户在第一电子设备查看截屏图像。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媒体存储Media Store模块。所述保存截屏得到的图像,包括:调用所述Media Store模块存储所述截屏得到的图像。目的在于保证与第一电子设备的截屏保存地址的兼容,方便用户的后续查看和操作。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截屏方法。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了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截屏方法。
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截屏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为多屏协同场景的一种示例图;
图1b为多屏协同场景下全屏截屏的操作示例;
图1c为多屏协同场景下全屏截屏的结果示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截屏方法的流程图;
图3a-图3e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截屏方法的执行过程中,与截屏操作相关的示例图;
图3f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截屏方法实现局部截屏的效果示例图;
图3g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截屏方法得到的截屏图像的查看操作示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例图;
图5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截屏方法的电子设备的软件框架示例图;
图6a和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截屏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如在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表达形式“一个”、“一种”、“所述”、“上述”、“该”和“这一”旨在也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这种表达形式,除非其上下文中明确地有相反指示。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是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多个,是指大于或等于两个。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图1a为多屏协同场景的一种示例,手机1与平板电脑2在多屏协同模式下,在平板电脑2上,显示手机1的协同窗口A,协同窗口A的显示内容与手机1当前显示的内容相同,如图1a所示,手机1当前显示一个桌面,平板电脑2的协同窗口A中也显示相同的桌面。
用户可以在手机1的界面或平板电脑2的协同窗口A中进行操作,无论在哪个设备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协同窗口A与手机1显示相同的内容和效果。
例如,用户在平板电脑2的协同界面A中,通过触控操作,例如向左滑,实现协同界面A中手机1的当前桌面的向左滑动从而切换至下一个桌面,相应的,手机1中的显示当前桌面,也同时随之向左滑动而切换至下一个桌面。
又例如,用户在平板电脑的协同界面A中,进入文件夹,例如图库,点击一个图像文件,则在协同界面A和手机1的界面中,同时(用户感受的角度)打开并显示用户点击的图像文件。
可以理解的是,除了图1a所示协同界面A与手机当前显示的界面相同的场景之外,在多屏协同模式下,还可能平板电脑2中打开协同界面A中的多个应用,即平板电脑显示多个应用的界面(可理解为多个协同界面),在此情况下,手机1显示平板电脑2中当前被操作(如选中)的应用界面。还可能,在平板电脑2上通过协同界面操作手机上的应用,而手机2处于息屏状态。总之,本实施例并不对多屏协同场景下协同设备之间的界面进行限定。
截屏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操作,在图1a所示的多屏协同模式下,也有对手机1中显示的内容进行截屏的需求。要实现这种需求,通常在手机1上以手势、实体按键或者虚拟按键的方式实现截屏。
以图1b为例,用户在手机1的显示界面的屏幕上以指关节双击,实现对当前显示的界面的截屏。图1b的操作结果如图1c所示,因为手机1与平板电脑2处于多屏协同模式,所以,平板电脑2中的协同界面A中显示与手机1的界面中相同的截屏结果,即手机1中在截屏之后,显示如B1所示的截屏结果,协同界面A中,也同步显示如B2所示的与B1相同的截屏结果。
发明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多屏协同模式下,截屏存在以下问题:
1、仅能实现对手机界面的全屏截屏,如图1c所示,截屏结果是对手机1的屏幕当前显示的全部内容的截取图像,而无法实现对于局部区域的截屏。
2、即使手机的协同设备如平板电脑2有截屏功能,能够获得(协同界面等区域的)截屏图像,但还需要用户进行同步操作,例如用户将截屏图像向手机发送,才能将截屏图像同步至手机,因此,协同模式下的实现手机获得截屏图像,还有简化流程以提升便利性的空间。
3、协同设备如平板电脑2显示的协同界面通常不是全屏显示,因此,即使使用平板电脑2的截屏功能在协同界面上实现局部截屏,也可能因为不易于操作而导致不容易一次选好截屏区域。
4、多屏协同模式在手机的协同设备实现对手机的截屏,与手机自身截屏功能之间的如何兼容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截屏方法,目的在于实现多屏协同模式下,解决上述问题,并且,实现对协同界面中局部区域的截屏的情况下,进一步的,还能够以新的方式实现对协同界面的全屏截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截屏方法应用的场景为:第一电子设备(如图1a所示的手机1)与第二电子设备(如图1a所示的平板电脑2)处于共享模式,其中,共享模式包括但不限于:多屏协同模式、投屏模式、屏幕扩展模式以及远程协助模式。为了便于说明,以下将这些共享模式统称为多屏协同模式。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协同界面,还可以称为共享界面,投屏界面等。
在第二电子设备中显示第一电子设备的协同界面。协同界面可以理解为第二电子设备中与第一电子设备同步显示相同内容的界面,如图1a-图1c所示的协同界面A。
如前所述,除了图1a所示协同界面A与手机当前显示的界面相同的场景之外,协同设备之间显示的界面可以不同,或者,有一个设备息屏。总之,本实施例并不对多屏协同场景下协同设备之间的界面进行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建立共享模式如多屏协同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设备靠近第二设备后,第一设备通过NFC方式触发建立多屏协同模式,或者,通过第二设备上的多屏协同虚拟按键触发与第一设备建立多屏协同模式,或者,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通过有线连接方式建立多屏系统模式。
共享模式如多屏协同模式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第5代移动通信点对点(5G Point to point)、第二代移动通信(2G)点对点、第5代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5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2G WLAN、以太网(Ethernet,ETH)、蓝牙、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以及基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的有线连接。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截屏方法的流程图,仍以第一电子设备为图1a-图1c所示的手机1,第二电子设备为图1a-图1c所示的平板电脑2为例进行说明。
图2中包括以下步骤:
S1、手机1与平板电脑2之间建立多屏协同连接。
多屏协同连接的触发方式,如前所述,这里不再赘述。建立多屏协同连接可以理解为建立多屏协同模式下的链路,连接方式(即链路的类型)如前所述包括蓝牙等,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手机1与平板电脑2之间建立多屏协同连接后,手机1与平板电脑2的显示示例可参见图1a所示。
S2、平板电脑2在协同界面显示截屏控件。
协同界面是指建立多屏协同模式的第一电子设备(如图1a-图1c所示的手机1)和第二电子设备(如图1a-图1c所示的平板电脑2)中,在一个电子设备(如图1a-图1c所示的平板电脑2)中与另一个电子设备(如图1a-图1c所示的手机1)同步显示相同内容的界面。协同界面的一种示例如图1a-图1c所示的协同界面A。
截屏控件是本实施例为了实现多屏协同模式下的协同界面的全屏或局部区域截屏而设置的控件。截屏控件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虚拟按键、实体按键或者手势等。截屏控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分别实现局部区域截屏和全屏截屏。多个截屏控件的类型可以不同,在此情况下,被显示的截屏控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多个截屏控件可以并列显示,也可以使用上下级菜单的形式显示。
在截屏控件为虚拟按键的情况下,可以显示在协同界面,也可以显示在协同界面之外,并且对显示样式不做限定。下面结合图1a-图1c,对截屏控件进行举例说明:
对图1a-图1c为例的协同界面A进行进一步分析可知,如图3a为例,协同界面A中包括了两部分,一部分为与手机1当前显示的界面相同的界面A1(可称为显示区域),另一部分为顶部虚拟按键区域和底部虚拟按键区域,记为A2(可称为控制其余),A2中显示标题“多屏协同”以及虚拟按键。虚拟按键用于实现对A1区域的控制。
本实施例中,除了协同界面中的原有内容,在协同界面中还显示截屏控件。以图3a为例,在协同界面A中还显示截屏控件201。
可以理解的是,图3a中,以截屏控件201显示在协同界面A顶部的虚拟按键区域为例,除此之外,截屏控件201还可以显示在底部虚拟按键区域等协同界面A中的其它区域,也可以显示在协同界面之外,本实施例中,对截屏控件的显示位置不做限定。
如前所述,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协同界面中的局部区域的截屏,还兼顾对协同区域的全屏截屏,基于此目的,在某些实现方式中,为截屏控件201设置下一级控件。以图3b为例,在用户点击截屏控件201后,显示下一级控件截全屏2011和区域截屏2012。截全屏2011用于实现对协同界面A的全屏截屏,区域截屏2012用于实现对协同界面A中的局部区域的截屏。
可以理解的是,这里所述的截屏控件的样式以及截屏控件的下一级控件的样式,仅为示例而不作为限定。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除了图3b所示的示例之外,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截屏控件201不设置下一级控件,也就是说,截屏控件201用于实现对协同界面A中的局部区域的截屏。在此情况下,对协同界面A的全屏截屏可以通过图1b所示的方式等实现,这里不再赘述。
当用户点击区域截屏2012或者截全屏2011后,触发以下步骤:
S3、平板电脑2接收用户点击截屏控件201触发的指令。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指令中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点击的截屏控件的信息,如区域截屏2012或者截全屏2011的标识,即:用户点击截全屏2011,指令中包括截全屏2011的标识,用户点击区域截屏2012,指令中包括区域截屏2012的标识。
S4、平板电脑判断指令是否指示局部截屏,如果是,执行S5-S8,如果否,执行S9-S10。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基于指令中的标识,判断指令是否指示局部截屏。
S5、平板电脑设置截屏类型参数为1。
截屏类型参数用于指示全屏截屏或局部截屏,本实施例中,以1表示局部截屏,但可以理解的是,截屏类型参数的具体数值可以按照需求设置,本步骤的数值仅为举例,而不作为限定。
S6、平板电脑2基于用户的区域选择操作,获取截屏区域的顶点的坐标。
可以理解的是,在用户点击区域截屏2012后,平板电脑2基于用户的操作,获取截屏的区域。在某些实现方式中,在协同界面A中显示蒙层,以引导用户在蒙层中选择截屏的区域。以图3c所示,在协同界面的A1区域之上显示灰色的蒙层C,用户可以在该蒙层C之上,通过触控等方式,选择截屏的区域。进一步的,还可以在显示蒙层C后,显示提示信息“请选择区域”进一步引导用户选择截屏的区域,以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图3C中的蒙层的样式如颜色等,并不作为限定,例如,蒙层的具有边框,边框包围的区域为透明。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本实施例要实现的目的是对协同界面的A1区域的截屏,所以,用户仅可以在A1中选择截屏的区域,而不可在A2中选择截屏的区域。结合图3c所示,蒙层C覆盖A1,但不覆盖A2。
但可以理解的是,蒙层C也可以覆盖A2,即允许用户对A2区域进行截屏,在此情况下,因为手机1上不存在相应的区域,所以平板电脑2可以对用户选择的包括A2的全部或部分区域的截屏区域进行截屏,并将截屏图像传输至手机1。
可以理解的是,在用户选择截屏的区域后,平板电脑2获取截屏的区域的顶点的坐标。为了简化后续计算,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截屏的区域可以限定为矩形。以图3d为例,用户在图3c所示的蒙层C中仅可选择矩形区域,假设用户选择的矩形区域如图3d中所示的区域D,在一种示例中,图3d中,以协同界面A中的A1的左上角为原点,在此情况下,顶点包括矩形区域D的两个顶点,如图3d所示,以矩形区域D的左上顶点(x1,y1)以及右下顶点(x2,y2)为例。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截屏区域不限定为矩形,而可以为任意形状,在此情况下,顶点可以依据用户选择的区域的形状确定。本实施例中,并不对截屏区域的形状、选择方式、获取坐标的截屏区域的顶点位置等构成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选择截屏区域的操作的精准性有可能不高,例如,假设用户预期选择如图3d所示的矩形区域D中的三个图标,但由于某种原因,可能用户操作后,平板电脑2确定的用户选择的截屏区域如图3e中的D1所示,即用户没有完全选中图标202。在此情况下,用户如果想实现预期的局部区域D的截屏,还需要重新在蒙层C上选择,直到选中区域D中三个图标。
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本实施例中,S6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为(图2中未画出):
61、在获取到用户选择的截屏区域后,判断截屏区域中是否包括不完整的图标,如果是,执行62-64,如果否,获取用户选择的截屏区域的顶点,例如图3d所示的(x1,y1)及(x2,y2)。
如前所述,用户选择的截屏区域以图3e的区域D1为例,判断区域D1中包括图标202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即区域D1中包括不完整的图标。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依据图标的坐标和用户选择的截屏区域(如区域D1)的顶点的坐标,判断截屏区域中是否包括不完整的图标。
可以理解的是,图标仅为一种示例,“图标”可以替换为图3d所示的时间组件“10:09”等,即“图标”、“组件”、“内容”等可以概括为:协同界面中显示的任意对象。
62、修正截屏区域,以使修正后的截屏区域中包括完整的图标。
以修正后的截屏区域如图3d所示的区域D为例。
在某种实现方式中,基于依据图标的坐标及用户选择的截屏区域(如区域D1)的顶点的坐标修正,以使图标包括在修正后的截屏区域中。
63、基于用户的操作,从用户选择的截屏区域(如区域D1)以及修正后的截屏区域(如区域D)中,选择一个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在修正截屏区域之后,显示询问信息,询问用户是否选择修正后的截屏区域,如果用户选择修正截屏区域,则将修正后的截屏区域(如区域D)作为目标区域,如果用户不选择修正截屏区域,则还是按照用户的操作,将用户选择的截屏区域(如区域D1)作为目标区域。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也可以不显示询问信息,而是在蒙层上一并显示用户操作选择的截屏区域(如区域D1),以及修正后的截屏区域(如区域D),由用户以触控等方式在两者间选择,例如在两者间选择区域D1,则用户选择的区域D1作为目标区域。
64、将目标区域的顶点的坐标,作为获取的截屏区域顶点的坐标。
以上修正截屏区域的方式可以简称为“自动贴合”。
可以理解的是,S6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为:直接获取用户操作选择的截屏区域(如区域D1)的顶点的坐标,而不进行“自动贴合”。
S7、平板电脑2基于平板电脑2的分辨率,将顶点的坐标转换为相对坐标。
因为平板电脑2的分辨率可能与手机1的分辨率不同,所以,为了实现手机1上进行截屏后截屏结果的准确性,本步骤中,需要对坐标进行转换。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假设平板电脑的分辨率为:宽(width)、高(height),还以顶点的坐标为图3d所示的(x1,y1)及(x2,y2)为例,转换后的相对坐标为:
(x1/width,y1/height)以及(x2/width,y2/height)。
可以理解的是,图2所示的S5与S6-S7之间的执行顺序仅为示例,也可以,并行执行S5和S7,或者,先执行S6-S7再执行S5,这里并不做限定。
S8、平板电脑2将截屏类型参数和相对坐标封装为Byte对象。
可以理解的是,Byte对象的具体格式以及封装方式可以参见数据封装协议。
S9、平板电脑2设置截屏类型参数为-1。
本实施例中,以-1表示全屏截屏,但可以理解的是,截屏类型参数的具体数值可以按照需求设置,本步骤的数值仅为举例,而不作为限定。
S10、平板电脑2将截屏类型参数封装为Byte对象。
Byte对象的具体数据格式可以参见数据协议,这里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封装为其它数据格式,这里不做限定。
S11、平板电脑2将Byte对象向手机1传输。
可以理解的是,平板电脑2与手机1之间,通过S1中建立的链路传输数据。
S12、手机1解析Byte对象,得到解析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解析结果可能是截屏类型参数-1,还可能是截屏类型参数1和相对坐标。如果解析结果中截屏类型参数为1,执行S13,如果解析结果中截屏类型参数为-1,执行S14。
S13、手机1基于手机1的分辨率将相对坐标转换为截屏坐标。
如前所述,平板电脑2传输的相对坐标为(x1/width,y1/height)以及(x2/width,y2/height),假设手机1的分辨率为:宽(sourcewidth)、高(sourceheight),在该步骤中转换得到的截屏坐标为(x1/width*sourceWidth,y1/height*source/height)以及(x2/width*sourceWidth,y2/height*source/height)。
可以理解的是,在S13之后,手机1也可以执行以下“自动贴合”的流程(图2中未画出):
131、依据截屏坐标和手机1当前显示的各个对象的坐标,判断截屏坐标表示的截屏区域中是否包括不完整的对象,如果是,执行131-134,如果否,执行S15。
对象是指协同界面中显示的“图标”、“组件”、“内容”等任意对象。截屏区域中包括不完整的对象的示例可参见图3e的区域D1。
132、修正截屏坐标,以使修正后的截屏坐标表示的截屏区域中包括完整的对象。
修正后的截屏坐标表示的修正后的截屏区域可参见图3d所示的区域D。
在某种实现方式中,基于依据对象的坐标及截屏坐标进行修正。
133、基于用户的操作,从转换得到的截屏坐标表示的截屏区域(如区域D1)以及修正后的截屏坐标表示的截屏区域(如区域D)中,选择一个区域,作为目标区域。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在得到修正后的截屏坐标后,显示修正后的截屏坐标表示的截屏区域(如区域D),以及转换得到(即修正前)的截屏坐标表示的截屏区域(如区域D1),由用户以触控等方式在两者间选择,例如在两者间选择区域D1,则用户选择的区域D1作为目标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因为手机1与平板电脑2处于多屏协同连接,所以,手机1和平板电脑2的显示完全同步且相同,因此,用户可以在手机1的界面上进行选择,也可以在平板电脑2的协同界面上选择。
134、将目标区域的顶点的坐标,作为截屏坐标。
可以理解的是,131-134为可选步骤。
S14、手机1将手机1的显示界面的顶点的坐标作为截屏坐标。
手机1的显示界面是指手机1中全屏显示的界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手机1的屏幕的顶点为左上顶点和右下顶点,以降低后续的计算量。
在S13或S14之后,均执行S15。
S15、手机1使用截屏坐标截屏,得到截屏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手机1可以将截屏坐标传输至手机1中的截屏应用(APP)的接口,以调用截屏应用基于截屏坐标进行截屏,以保证与手机原有截屏功能的兼容。
为了与多屏协同的用户体验保持一致,在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手机1执行截屏操作得到截屏图像后,在手机1中与协同界面A中,同步显示截屏效果,以图3f为例,在用户在图3d所示蒙层中截取区域D并且手机1执行S15后,手机1和协同界面A中,同步显示截屏结果E1和E2。
对比图3f与图1c可见,本实施例实现了在多屏协同模式下对手机界面的局部截屏,并且,局部截图体验与多屏协同模式的用户体验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S16、手机1保存截屏图像。
可以理解的是,至此手机1中已存储对手机界面的全屏或局部区域的截屏结果,在此情况下,如图3g所示,用户可以在手机中查看截屏结果,例如从手机1的图库F1查看截屏结果,还可以在协同界面A中查看截屏结果,例如从截屏界面A中启动图库F2,从图库F2查看截屏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按照多屏协同模式的逻辑,因为截屏步骤由手机1执行,所以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截屏图像不保存在平板电脑2中。但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截屏图像也可以被保存在平板电脑2中。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从图2所示的流程可以看出,在多屏协同方式下,通过设备侧如平板电脑等的操作,能够实现对手机的局部区域的截屏。进一步的,还能够以一种新的方式实现手机的全屏截屏。
需要强调的是,除了实现多屏协同模式下手机的局部区域的截屏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截屏方法优化了多屏协同场景下用户的体验,理由如下:
多屏协同场景的优势为,能够实现在第二设备上操作第一设备,从而将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操作均集成在第二设备上,为用户提供更优的操作体验。
以图1a为例,用户能够在平板电脑2上通过协同界面A操作手机,并且可以兼顾对平板电脑2的操作。在此情况下,如果用户有对手机1显示的内容截屏的需求,无需再按照图1b所示,从平板电脑2的界面,转移至手机1上进行截屏操作,而是可以直接在平板电脑2上,对协同界面中的A1进行全屏或局部截屏操作,以图3b-图3f为例。也就是说,将对手机界面的全屏或局部截屏操作,也转移至手机1的协同设备执行,使得用户在设备侧操作手机的情况下,无需因截屏需求而返回手机操作,而通过设备侧的截屏操作,能够将对手机界面的截屏结果存储在手机中,从而优化用户的体验。
下面将针对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如手机1)以及第二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2)的硬件和软件结构,对图2所示的截屏方法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为平板电脑、PC、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车载设备、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具有多种近场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示例性的,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以电子设备是手机1为例,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4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T1,天线T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
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电子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T1,天线T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T1和天线T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电子设备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T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T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T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4显示图像或视频。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场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T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T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天线T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T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应理解,除了图4中列举的各种部件或者模块之外,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结构不做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在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上运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
以分层架构为例,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手机1和平板电脑2涉及的应用程序包如图5所示,具体功能将在图6a和图6b所示的流程中说明。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以手机1为例,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媒体存储(Media Store)模块。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可以理解是,Android系统中的以上各层中的模块可以参见Android系统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虽然以Android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但是其基本原理同样适用于基于iOS或Windows等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手机1与平板电脑2进行多屏协同连接,并且手机1和平板电脑2均运行分层架构的安卓操作系统为例。可以理解的是,进行近场通信的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例如手机1与笔记本电脑建立协同连接,手机1运行安卓操作系统,而笔记本电脑运行Windows操作系统。
图5为多屏协同模式下的手机1和平板电脑2的软件模块的连接示例,基于图5,手机1与平板电脑2对手机1的界面进行截屏的流程如图6a和图6b所示,图6a中包括以下步骤:
S601、手机1的多屏协同连接模块14与平板电脑2的多屏协同连接模块24之间建立多屏协同连接。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多屏协同连接模块14检测到手机1与其它电子设备例如平板电脑2通过蓝牙或NFC等方式连接之后,多屏协同连接模块14通过与多屏协同连接模块24之间的数据交互,最终建立多屏协同连接。在手机1与平板电脑2之间建立多屏协同连接后,手机1与平板电脑2的显示示例可参见图1a所示。
多屏协同连接的类型如前所述,包括但不限于BLE、第5代移动通信点对点(5GPoint to point)、第5代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5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S601的触发方式以及建立的连接链路的类型,可参见S1,这里不再赘述。
S602、平板电脑2的显示模块21在协同界面显示截屏控件。
截屏控件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虚拟按键、实体按键或者手势等。本实施例中,不对截屏控件的样式、数量、显示位置进行限定。
协同界面以及截屏控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均可参见S2以及图3b所示,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在平板电脑2上显示以图3b为例的协同界面A之后,用户点击协同界面A中的截屏控件201,触发以下步骤:
S603、平板电脑2的类型参数获取模块221接收点击截屏控件触发的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指令可以包括不限于用户点击的截屏控件的类型,类型可以为控件的标识等信息,这里不做限定。
S604、平板电脑2的类型参数获取模块221判断指令是否指示局部截屏,如果是,执行S605-S608,如果否,执行S609。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判断依据为指令中的标识。
S604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见S4,这里不再赘述。
S605、类型参数获取模块221设置截屏类型参数为1。
截屏类型参数用于指示全屏截屏或局部截屏,本实施例中,以1表示局部截屏,但可以理解的是,截屏类型参数的具体数值可以按照需求设置,本步骤的数值仅为举例,而不作为限定。
S606、类型参数获取模块221向平板电脑2的相对坐标计算模块222传输相对坐标获取指令。相对坐标获取指令的作用在于触发S607。
S607、相对坐标计算模块222获取用户的截屏操作得到的截屏区域的顶点的坐标。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截屏区域可以为协同界面中与手机界面中相同的区域,还可以为基于用户的区域选择操作,进行自动贴合得到区域。S607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S6,这里不再赘述。
S608、相对坐标计算模块222基于平板电脑2的分辨率,将坐标转换为相对坐标。
坐标转换的目的在于屏蔽平板电脑2与手机1的分辨率的差异,以提高手机1上截屏区域的准确性。可以理解的是,基于平板电脑2的分辨率对坐标进行转换,具体的转换方式可以参见但不限于S7所述,这里不再赘述。
在S608之后,执行S610。
S609、类型参数获取模块221设置截屏类型参数为-1。
本实施例中,以-1表示全屏截屏,但可以理解的是,截屏类型参数的具体数值可以按照需求设置,本步骤的数值仅为举例,而不作为限定。
S610、平板电脑2的截屏参数封装模块223接收截屏类型参数-1,或者,截屏类型参数1和相对坐标。
可以理解的是,如执行的是S605-S608则本步骤中接收到的是截屏类型参数1和相对坐标,如执行的是S609,则本步骤中接收到的是截屏类型参数-1。
S611、截屏参数封装模块223将接收到的参数封装为Byte对象。
可以理解的是,如S610中接收到的是截屏类型参数1和相对坐标,则本步骤中将截屏类型参数1和相对坐标封装为Byte对象,如S610中接收到的是截屏类型参数-1,则本步骤中将截屏类型参数-1封装为Byte对象。
Byte对象仅为参数封装的一种示例,也可以使用其它数据封装格式封装接收到的参数。
S612、平板电脑2的Socket Server Connect模块131响应于指令,与手机1的Socket Server Connect模块231建立Socket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本步骤中所述的指令为S603中点击截屏控件触发的指令,因此,指令在S603中就已向Socket Server Connect模块131传输,因此,S612与S604-S611的执行顺序不做限定。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本步骤中所述的指令为S604-S611的任意步骤触发的指令,这里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Socket Server Connect模块131与Socket Server Connect模块231建立Socket连接后,Socket Server Send模块232与Socket Server Send模块132之间可以进行数据的传输。
Socket Server Connect模块131与Socket Server Connect模块231建立的Socket连接的类型如前所述,可以为但不限于第5代移动通信点对点(5G Point topoint)、第5代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5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以太网(Ethernet,ETH)、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以及基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的有线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建立的Socket连接的类型,可以与协同连接的类型相同或不同。
S613、平板电脑2的Socket Server Send模块232向手机1的Socket Server Send模块132发送Byte对象。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Socket Server Send模块232响应于接收到截屏参数封装模块223封装的Byte对象,向Socket Server Send模块132发送Byte对象。Socket ServerSend模块232与Socket Server Send模块132之间使用的Socket链路的类型,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所述。可以理解的是,Socket Server Send模块232与Socket Server Send模块132之间基于S612中建立的Socket连接传输Byte对象。
至此,平板电脑2的截屏参数传输至手机1。
图6b中包括以下步骤:
S614、手机1的Socket Server Send模块132向手机1的截屏类型解析模块121传输Byte对象。
S615、截屏类型解析模块121解析Byte对象,得到解析结果。
可以理解的是,解析结果包括截屏类型参数-1,或者包括截屏类型参数1和相对坐标。
S616、截屏类型解析模块121将解析结果向手机1的坐标获取模块122传输。
S617、坐标获取模块122判断解析结果中的截屏类型参数是否为1。
截屏类型参数为1表示局部截屏,所以如果是,执行S618,截屏类型参数为-1表示全屏截屏,所以如果否,执行S619。
S618、坐标获取模块122基于手机1的分辨率将相对坐标转换为截屏坐标。
坐标转换的目的在于屏蔽平板电脑2与手机1的分辨率的差异,以提高手机1上截屏区域的准确性。可以理解的是,基于机1的分辨率对坐标进行转换,S618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见S13,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S618之后执行S620。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在S618之后以及S620之前,执行131-134,即执行“自动贴合”的流程。131-134可由但不限于坐标获取模块122执行。
S619、坐标获取模块122将手机显示界面的顶点的坐标作为截屏坐标。
可以理解的是,手机显示界面是指手机1当前显示的全屏界面。因为要进行全屏截屏,所以将界面的顶点作为截屏坐标。
S620、坐标获取模块122将截屏坐标向手机1的截屏模块112传输。
截屏模块可以为手机1中原有的用于截屏的模块,将截屏坐标传输至截屏模块112能够实现多屏协同模式下在手机1的协同设备上触发的截屏,与手机1的截屏功能的兼容。
S621、截屏模块112使用截屏坐标截屏,得到截屏图像。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截屏模块112为安卓系统中的SurfaceControl.Screenshot()。SurfaceControl.Screenshot()得到的截屏图像为Bitmap格式。
S622、截屏模块112向手机1的存储模块111传输截屏图像。
存储模块111为手机1用于存储自身的截屏功能得到的截屏图像的模块,以进一实现多屏协同模式下在手机的协同设备触发手机截屏的逻辑,与手机原有截屏逻辑相统一的目的。
S623、存储模块111向手机1的媒体存储(Media Store)模块15传输保存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保存指令中包括截屏图像,保存指令用于指示Media Store模块15存储截屏图像。Media Store模块15为手机原有截屏功能下实现截屏结果保存的模块,目的在于保证与手机1截屏保存地址的兼容,方便用户的后续查看和操作。
S624、Media Store模块15保存截屏图像。
本步骤中,为了兼容于手机常见的保存方式,并降低图库刷新不及时而导致的用户无法从图库中查看截屏图像的可能性,所以,调用手机1中的Media Store模块15保存截屏图像。
在某些实现方式中,Media Store模块15将截屏图像保存至手机1的Screenshots目录下,以保证与手机1截屏保存地址的兼容,方便用户的后续查看和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Media Store模块15在保存截屏图像后,可以触发显示弹框通知,弹框通知中的内容提示截屏图像保存成功,以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图6a和图6b所示的截屏方法,能够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的局部截屏,进一步的,能够实现在多屏协同场景下,通过第二电子设备显示的第一电子设备的协同界面,对第一电子设备实现局部截屏或全屏截屏,因此,不仅改进了截屏功能,还能与多屏协同的优势相结合,明显提升用户的体验。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了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截屏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的实施例还公开的截屏方法。

Claims (16)

1.一种截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与第一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
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显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协同界面以及截屏控件;
响应于对所述截屏控件的第一操作,基于所述协同界面显示截屏区域选择界面;
响应于对所述截屏区域选择界面的第二操作,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传输第一截屏数据,所述第一截屏数据包括第一截屏类型参数和坐标数据,所述第一截屏类型参数表示局部截屏,所述坐标数据表示所述局部截屏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传输第一截屏数据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操作选择的所述局部截屏的区域的坐标;
基于所述局部截屏的区域的坐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分辨率的比值,得到所述坐标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二操作选择的所述局部截屏的区域的坐标,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区域选择界面的区域选择操作,获取第一截屏区域的坐标;
确定所述第一截屏区域包括不完整的第一对象,显示修正所述第一截屏区域得到的第二截屏区域,所述第二截屏区域包括完整的所述第一对象;
将所述第二截屏区域的坐标作为所述局部截屏的区域的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二截屏区域的坐标作为所述局部截屏的区域的坐标,包括:
响应于用户选择所述第二截屏区域的操作,将所述第二截屏区域的坐标作为所述局部截屏的区域的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屏控件包括区域截屏控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截屏控件还包括截全屏控件;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截全屏控件的操作,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传输第二截屏数据,所述第二截屏数据包括第二截屏类型参数,所述第二截屏类型参数表示全屏截屏。
7.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协同界面以及截屏控件,包括:
显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协同界面,所述协同界面包括显示区域和控制区域,所述显示区域显示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相同的界面,所述控制区域包括所述截屏控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协同界面以及截屏控件之后,还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截屏控件的操作,显示区域截屏控件。
9.一种截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与第二电子设备建立第一通信连接;
基于所述第一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显示数据,所述显示数据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显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协同界面;
通过所述第一通信连接,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传输的截屏数据;
响应于所述截屏数据表示对所述协同界面的局部截屏,基于所述截屏数据包括的坐标数据,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局部截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截屏数据包括的坐标数据,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局部截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分辨率,将所述截屏数据包括的坐标数据转换为截屏坐标;
使用所述截屏坐标,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局部截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使用所述截屏坐标,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局部截屏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截屏坐标表示的截屏区域包括不完整的第一对象;
修正所述截屏坐标,修正后的截屏坐标表示的截屏区域包括完整的所述第一对象。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截屏数据表示全局截屏,对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进行全屏截屏。
13.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存截屏得到的图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媒体存储MediaStore模块;
所述保存截屏得到的图像,包括:
调用所述Media Store模块存储所述截屏得到的图像。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或9-14任一项所述的截屏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了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或9-14任一项所述的截屏方法。
CN202210251369.4A 2022-03-15 2022-03-15 截屏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55625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1369.4A CN115562525B (zh) 2022-03-15 2022-03-15 截屏方法及装置
CN202310511819.3A CN116774870A (zh) 2022-03-15 2022-03-15 截屏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1369.4A CN115562525B (zh) 2022-03-15 2022-03-15 截屏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1819.3A Division CN116774870A (zh) 2022-03-15 2022-03-15 截屏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2525A CN115562525A (zh) 2023-01-03
CN115562525B true CN115562525B (zh) 2023-06-13

Family

ID=8473699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1819.3A Pending CN116774870A (zh) 2022-03-15 2022-03-15 截屏方法及装置
CN202210251369.4A Active CN115562525B (zh) 2022-03-15 2022-03-15 截屏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1819.3A Pending CN116774870A (zh) 2022-03-15 2022-03-15 截屏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6774870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8540A (zh) * 2012-04-21 2012-10-03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截屏区域进行缩放的方法及客户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07072B1 (ko) * 2014-02-24 2016-03-29 알서포트 주식회사 스크린샷을 이용한 이동통신단말기 원격지원방법
CN106873928A (zh) * 2016-10-31 2017-06-20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方法以及终端
CN110673782B (zh) * 2019-08-29 2022-11-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投屏场景的控制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1124220B (zh) * 2019-11-20 2022-02-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截图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723397B (zh) * 2020-05-26 2023-07-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截屏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360725B (zh) * 2020-07-21 2024-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交互系统、显示方法及设备
CN113126862B (zh) * 2021-03-15 2022-06-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截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8540A (zh) * 2012-04-21 2012-10-03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截屏区域进行缩放的方法及客户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2525A (zh) 2023-01-03
CN116774870A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50656A1 (en) Method for displaying ui compon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3958533A1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nd terminal
KR102481065B1 (ko) 애플리케이션 기능 구현 방법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US20220179455A1 (en)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121052A1 (zh) 一种多屏协同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6360725B (zh) 显示交互系统、显示方法及设备
US20230422154A1 (en) Method for using cellular communication function, an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230254575A1 (en) Camera use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amera
US11947998B2 (en) Display method and device
US20240069850A1 (en) Application Shar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130788A (zh) 一种内容分享方法及其装置
CN116095881A (zh) 一种多设备协同方法、电子设备及相关产品
EP4350540A1 (en) Account logi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4293497A1 (en) Screen projection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5562525B (zh) 截屏方法及装置
CN116048955B (zh) 一种测试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3029983A1 (zh) 一种控件内容的拖拽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EP4258099A1 (en) Double-channel screen proje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4311223A1 (en) Image capture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230087282A1 (en) Dual wi-fi connec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6722881A (zh) 天线调谐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6048326B (zh) 一种消息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EP4350502A1 (en)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4287048A1 (en) Login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4239464A1 (en) Method for invoking capabilities of other devices, electronic device,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