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50962A - 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50962A
CN115550962A CN202110745190.XA CN202110745190A CN115550962A CN 115550962 A CN115550962 A CN 115550962A CN 202110745190 A CN202110745190 A CN 202110745190A CN 115550962 A CN115550962 A CN 1155509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erminal device
equipment
network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51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亮
包德伟
李长路
丁律
赵文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51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5096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75742 priority patent/WO2023273353A1/zh
Priority to EP22831186.6A priority patent/EP4344283A1/en
Publication of CN115550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50962A/zh
Priority to US18/400,541 priority patent/US20240137825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 H04W36/03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in pre-organis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准确地确定需要提前断开连接的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处理的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属于无线局域网WLAN。所述第一设备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无线接入点AP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用于断开与目标终端设备的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设备接入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以便由WLAN为终端设备提供其所需的网络服务。当终端设备进入WLAN的覆盖范围时,该终端设备可以建立与该WLAN中任意一个AP设备之间的连接。当终端设备向着远离WLAN的覆盖范围移动时,终端设备与接入的AP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会越来越弱,最终导致终端设备断开与该AP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断开与WLAN之间的连接。其中,终端设备断开与WLAN之间的连接的行为被称为离网,执行离网这一行为的终端设备被称为离网终端设备。
离网终端设备在离网之前与AP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较弱,可能会导致离网终端的网络信号不稳定,影响离网终端设备的用户体验。例如离网终端设备离网之前的丢包率可能较大,导致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数据不完整。因此,通常可以由AP设备控制终端设备主动离网。具体实现时,AP设备可以判断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是否长时间低于阈值。若是,AP设备可以控制该终端设备主动断开与自身的连接,以便触发终端设备在网络从WLAN切换到移动网络,使得将终端设备可以在WLAN的网络信号变差之前切换到网络信号较好的移动网络。
但是,这种离网方法难以准确地从多个终端设备中确定将要离网的终端设备。例如,在终端设备从一个AP设备切换到另一个AP设备的过程中,该终端设备可能被AP设备认定为信号不稳定的终端设备,从而导致终端设备与WLAN的网络被断开。这样,会导致不需要切换到移动网络的终端设备被迫切换到移动网络,降低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准确地确定需要提前断开连接的终端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处理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属于WLAN。可选地,WLAN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可以用于获取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该历史连接数据用于反应与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接着,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将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其中,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可以包括的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和/或比值。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是从第二设备离网的终端设备。即,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在断开与第二设备的连接之后的第一时间间隔内,不再与WLAN建立连接。在被确定为边缘AP设备之后,第二设备可以断开与目标终端设备的连接,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且处于离开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并处于所述WLAN的覆盖边缘的终端设备。这样,如果历史连接数据对应的时间段内存在终端设备通过第二设备离网,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也就是说,第二设备为部署与WLAN边缘的AP设备,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离开边缘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离开整个WLAN的信号覆盖范围。而同一WLAN系统中除边缘AP设备以外的其他第二设备不存在离网终端设备或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较小。因此,在确定第二设备为边缘AP设备之后由第二设备控制目标终端设备离网,可以避免将不需要离网的终端设备识别为需要离网的终端设备,提高目标终端设备识别的准确率。
可选地,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可以包括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和/或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那么第一设备确定第二设备为边缘AP设备可以有如下三种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包括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那么第一设备可以比较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与离网终端设备数量阈值的大小。如果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离网终端设备数量阈值,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
在第二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包括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那么第一设备可以比较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与离网终端设备比值阈值的大小。如果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离网终端设备比值阈值,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
在第三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包括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和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那么第一设备可以比较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与离网终端设备比值阈值的大小,并比较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与离网终端设备数量阈值的大小。如果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离网终端设备比值阈值,且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离网终端设备数量阈值,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
可选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可以是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与第二设备的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比值,也可以是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与第二设备的第二类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比值。其中,第一类终端设备为断开与第二设备的连接的终端设备,第二类终端设备为第一类终端设备中不属于离网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第二类终端设备的数量为所述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去除掉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
可选地,在断开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之前,可以先从与第二设备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可以有如下两种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目标终端设备可以由第二设备确定。具体地,在被第一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之后,第二设备可以获取自身的连接数据,并根据连接数据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可选地,第二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判断终端设备是否为目标终端设备。具体地,在判断第一终端设备是否为目标终端设备的过程中,第二设备可以先根据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间隔内与第二设备之间连接的信号强度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接着,第二设备可以判断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满足第一条件,第二设备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目标终端设备;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不满足第一条件,第二设备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非目标终端设备。其中,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与第二设备连接后,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
可选地,在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是,第二设备可以通过运动状态识别模型和信号强度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该运动状态识别模型属于机器学习模型,可以由第一设备确定并向第二设备发送,也可以预先部署在第二设备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网络管理设备或无线控制器,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无线接入点AP设备或支持AP功能的网络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前述终端设备处理的系统中第一设备执行。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的方法时,可以先获取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历史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与WLAN的连接状态。接着,可以根据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将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和/或比值,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是与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与第二设备断开连接后第一时间间隔内,连接状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且与所述WLAN的除第二设备外的其他网络设备没有发生过连接的终端设备。
可选地,如果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离网终端设备数量阈值,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或者,如果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离网终端设备比值阈值,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
可选地,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为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与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比值,或者,为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与第二类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比值,所述第一类终端设备为断开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的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类终端设备的数量为所述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去除掉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目标终端设备;断开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连接,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处于离开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并处于所述WLAN的覆盖边缘的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包括:基于运动状态识别模型获取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所述运动状态识别模型属于机器学习模型;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方法由第一设备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网络管理设备或无线控制器,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无线接入点AP设备或支持AP功能的网络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前述终端设备处理的系统中第一设备执行。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的方法时,可以先获取第二设备的连接数据,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接着,可以比较与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是否低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如果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低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可以将该终端设备确定为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的数量,可以将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目标终端设备;断开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连接,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且处于要离开所述第二设备并接近第二设备的覆盖范围边缘的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包括:基于运动状态识别模型获取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所述运动状态识别模型属于机器学习模型;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方法由第一设备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网络管理设备或无线控制器,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无线接入点AP设备或支持AP功能的网络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可以由前述终端设备处理的系统中第二设备执行。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时,第二设备可以先接收指示消息。该指示消息是由第一设备在确定第二设备为边缘AP设备后生成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的。在接收到指示消息之后,第二设备可以基于指示消息从与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并断开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设备从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二设备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数据,所述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连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连接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连接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连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间隔内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连接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目标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后,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
可选地,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间隔内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连接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包括:所述第二设备通过运动状态识别模型和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所述运动状态识别模型属于机器学习模型。
可选地,所述连接数据还包括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时间,在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目标终端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所述连接时间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所述连接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识别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连接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所述历史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所述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与所述WLAN的连接状态,第二设备属于无线局域网WLAN;边缘无线接入点AP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和/或比值,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是与所述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与所述第二设备断开连接后第一时间间隔内,且与所述WLAN的除所述第二设备外的其他网络设备没有发生过连接所述连接状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的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目标终端设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目标终端设备处理模块,用于断开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处于离开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并处于所述WLAN的覆盖边缘的终端设备。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识别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连接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数据,所述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第二设备属于无线局域网WLAN;边缘无线接入点AP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的数量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的数量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指的是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且信号强度低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的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目标终端设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目标终端设备处理模块,用于断开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处于离开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并处于所述WLAN的覆盖边缘的终端设备。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处理的装置,所述装置属于无线局域网WLAN,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为边缘无线接入点AP设备;目标终端设备确定模块,用于从与所述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处于离开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并处于所述WLAN的覆盖边缘的终端设备;目标终端设备处理模块,用于断开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装置的连接。
可选地,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确定模块,用于从与所述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包括: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确定模块获取所述装置的连接数据,所述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所述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确定模块根据所述连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处理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实现如前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识别的方法,或实现如前述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识别的方法,所述第二设备实现如前述第四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前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前述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前述第四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前述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前述第四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或代码,所述程序或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实现如前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前述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前述第四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LAN系统的一种部署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LAN系统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的方法和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的一种信令交互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的方法和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的另一种信令交互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识别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识别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处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硬件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传统技术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的方法、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方进行介绍。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AP设备接入WLAN。当WLAN的覆盖范围较大时,WLAN系统可以通过多个AP设备为终端设备提供其所需的网络服务。例如,可以在WLAN的覆盖区域内的不同位置部署多个AP设备。这样,终端设备与多个AP设备中任意一个AP设备建立连接,即可通过AP设备接入WLAN网络。当终端设备在WLAN的覆盖范围内移动时,终端设备可以切换所连接的AP设备,从而使得终端设备始终与信号最好的AP设备连接。
参见图1,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LAN系统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区域111可以通过出入口112进出,区域111内部署有WLAN。该WLAN系统可以包括无线控制器121、AP设备122、AP设备123、AP设备124、AP设备125和AP设备126。其中,AC121分别与AP设备122、AP设备123、AP设备124、AP设备125和AP设备126连接,使得AP设备122、AP设备123、AP设备124、AP设备125和AP设备126属于同一WLAN网络。
终端设备在WLAN的信号覆盖范围内移动时,可以与多个AP中任意一个AP建立连接,从而由WLAN为终端设备提供其所需的网络服务。例如,如果终端设备A的位置在图1中的位置131处,那么终端设备A与AP设备122的距离最近,终端设备A可以与AP设备122建立连接,从而通过AP设备122接入WLAN。在终端设备A从位置131移动到位置132的过程中,由于终端设备A距离AP设备124的距离较近,距离AP设备122的距离较远,终端设备A与AP设备124之间的信号强度可能强于终端设备A与AP设备122之间的信号强度,那么终端设备A可以断开与AP设备122之间的连接,并建立与AP设备124之间的连接,通过AP设备124接入WLAN。
在终端设备离网的过程中,终端设备与WLAN覆盖范围边缘的AP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会越来越弱。例如,如果终端设备A离开WLAN的信号覆盖范围,例如出入口112离开区域111并移动到了位置133,终端设备A与AP设备125之间的距离较远,终端设备A与WLAN之间连接的信号强度减弱。在信号强度较弱的这段时间内,终端设备的网络服务质量较差,影响终端设备的用户体验。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通常可以由AP设备判断终端设备是否为粘性终端,若是,则主动断开与粘性终端之间的连接,将移动终端添加到黑名单中并维持较短时间。其中,粘性终端为与WLAN之间的信号强度在预设时间间隔内低于预设阈值的终端设备。
例如,AP设备125可以判断与终端设备A之间的信号强度低于预设阈值的时间是否长与预设时间间隔。这样,在终端设备A移动到位置133的过程中,如果终端设备A与AP设备125之间的信号强度在预设时间间隔内低于预设阈值,说明WLAN在预设时间间隔内为终端设备提供的网络服务质量较差。这样,在终端设备A的用户体验受到影响之前,AP设备125可以断开与终端设备A之间的连接,并通过黑名单避免终端设备A再次接入WLAN。
但是,上述的离网方法只根据AP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和连接时间确定粘性终端,无法准确地找到将要离网的终端设备。例如,假设终端设备B位于图1中位置134处,由于位置134与最近的AP设备(即AP设备126)之间的距离仍然较远,终端设备B与AP设备126之间的信号强度可能低于预设阈值。那么,如果携带终端设备B的用户在位置134处停留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间隔,AP设备126就会断开与终端设备B之间的连接。但是,用户可能没有离开WLAN的意图,只是在WLAN的信号强度较低的位置停留了一段时间,却被AP设备主动断开连接。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小隔间内往往信号较差,但是小隔间内的用户却并不希望停止使用WLAN。显然,传统的离网方法无法准确地找到将要离网的终端设备,可能影响用户体验。
另外,传统的离网方法需要网络系统或设备先确定终端设备为粘性终端,然后断开和上述粘性终端的网络连接,降低粘性终端对WLAN网络的影响。粘性终端是指终端漫游的主动性较差的无线终端设备,主要表现为:上述无线终端设备始终坚持关联在其最初关联的AP上,即使随着终端的移动,其已经与当前关联的AP距离很远、信号很弱、速率很低的情况下,上述终端设备依旧不能漫游到其他信号更好的邻居AP。网络系统或设备通过终端设备与AP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在预设时间间隔内低于预设阈值而确定粘性终端。而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终端设备与AP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已经处于比较差的状态,终端设备的网络服务可能已经受到了影响。可见,传统的离网方法也无法准确并快速地找到将要离网的终端设备,影响网络服务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和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可以避免将不需要离网的终端设备识别为需要离网的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的方法和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场景。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包括网络管理设备210、无线控制器220、AP设备231、AP设备232、终端设备241、终端设备242、终端设备243和终端设备244。其中,无线控制器220分别与网络管理设备210、AP设备231和AP设备232连接。
网络管理设备210、无线控制器220、AP设备231和AP设备232属于同一WLAN系统,终端设备241、终端设备242、终端设备243和终端设备244分别可以与AP设备231建立无线连接,从而通过AP设备231接入WLAN。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241、终端设备242、终端设备243和终端设备244还可以分别与AP设备232建立无线连接,从而通过AP设备232接入WLAN。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一个终端设备同一时刻仅与一个AP设备连接。
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管理设备210可以控制区域内同一WLAN系统的多个AP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英文全称PersonalCommunication Service,简称: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英文全称: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英文全称: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用户单元(SubscriberUnit)、用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
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网络管理设备可以是分析器,例如用于对园区进行分析管理的园区分析控制器,还可以是其他具有计算、存储和分析能力的数据处理设备,用于对第二设备和/或终端设备进行管理。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无线控制器可以是无线接入控制器(Access Controller,AC),也可以是其他具有对终端设备进行管理、运维、策略控制和数据分析等能力的设备,如AP设备进行管理和策略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控制器可以部署在公有云上或者私有云或者局域网内。该无线控制器既可以是单独的硬件设备,也可以是AP设备中的功能模块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具体的实现中,WLAN系统可以只包括无线控制器,不包括网络管理设备。相应地,方法实施例中由分析器执行的动作可以由无线控制器执行。在一些具体的实现中,WLAN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无线控制器,也可以包括多个无线控制器。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如果WLAN系统包括多个无线控制器,不同的无线控制器可以用于控制不同的AP设备。
参见图3,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的方法和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的一种信令交互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的方法和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01:第二设备记录历史连接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例如可以是AP设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提供接入WLAN的服务。在为终端设备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第二设备可以收集并记录每个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得到历史连接数据。该历史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在第二设备与多个终端设备连接的情况下,连接数据可以包括多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连接数据。可选地,历史连接数据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建立的时间、终端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断开的时间、终端设备在连接状态下的连接速率,和终端设备在连接状态下的信号强度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例如,通过终端设备A的历史连接数据可以得到终端设备A的连接状态的描述,终端设备标识为MAC A的终端设备A在时间B至时间C时间段内与第二设备连接,连接的状态下在时间点A1,A2,A3的连接速率和信号强度。
举例说明。假设终端设备B在第一时间与建立了第二设备A之间的连接,那么第二设备A可以记录终端设备B的标识,并将第一时间记录为终端设备B与第二设备A之间的连接建立的时间。如果终端设备B在第二时间断开了与第二设备A之间的连接,那么第二设备A可以将第二时间记录为终端设备B与第二设备A之间的连接断开的时间。其中,终端设备B的标识用于唯一标识该终端设备B,例如可以是终端设备B的设备标识和/或媒体存取控制位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等标识。
在一些具体的实现中,连接数据可以包括终端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的信号强度、终端设备接收数据包的时间、终端设备接收数据包的速率、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速率、终端设备接收数据包的时延值和终端设备的丢包率等数据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数据可以是能够体现终端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的数据,在此不一一举例。
根据前文介绍可知,一个WLAN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设备,那么多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都可以记录连接数据。
S302: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历史连接数据。
在得到历史连接数据之后,第二设备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历史连接数据。其中,第一设备可以是网络管理设备,也可以是无线控制器,即第一设备既可以是图1中网络管理设备210,也可以是无线控制器220。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二设备为AP设备且第一设备为无线控制器,第一设备可以通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历史连接数据。如果第二设备为AP设备第一设备为网络管理设备,第二设备可以向无线控制器发送历史连接数据,在由无线控制器将历史连接数据转发给第一设备。在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还可以实时向第三设备发送连接数据,即第二设备可以在得到连接数据后将连接数据发送给第三设备,由第三设备存储并分析连接数据。该第三设备可以是网络管理设备(例如第一设备)、控制器或网络管理系统中的存储器。
在一些具体的实现中,第二设备可以每隔第二时间间隔记录一次历史连接数据,并在记录历史连接数据后上报给第一设备。在一些其他具体的实现中,第二设备也可以在接入WLAN后记录一次(或有限的多次)历史连接数据,并向第二设备发送历史连接数据。
根据前文介绍可知,一个WLAN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设备,那么多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均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历史连接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实时发送连接数据,第一设备上述连接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得到历史连接数据。
S303:第一设备根据历史连接数据将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
第一设备可以根据历史连接数据判断第二设备是否为边缘AP设备。其中,边缘AP设备为终端设备离网概率较大的AP设备,与边缘AP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在断开连接后会从边缘AP设备离网,且断开与边缘AP设备的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较多。例如,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是与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与第二设备断开连接后第一时间间隔内,连接状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的终端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从边缘AP设备离网的终端设备被称为目标终端设备。即,在断开与边缘AP设备之间的连接之后,目标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间隔内不再与WLAN建立连接。
根据前文介绍可知,一个WLAN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设备,那么第一设备可以逐一判断多个第二设备中每个第二设备是否为边缘AP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判断第二设备是否为边缘AP设备,也可以根据第二设备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的数量判断第二设备是否为边缘AP设备。下面以第二设备A为例,分别介绍第一设备判断第二设备是否为边缘AP设备的两种方法。
首先介绍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判断第二设备A是否为边缘AP设备的方法。
第一设备可以先根据第二设备A的历史连接数据确定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再根据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判断第二设备A是否为边缘AP设备。其中,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为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和/或,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为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
在第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为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为从第二设备A离网的终端设备。即,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从第二设备A离开WLAN。
第一设备可以先根据多个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从断开与第二设备的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离开WLAN的终端设备,并统计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接着,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判断第二设备是否为边缘AP设备。关于如何确定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的介绍可以参见后文,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地,如果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离网终端设备数量阈值,说明存在较多的终端设备从第二设备A离开WLAN,那么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二设备A确定为边缘AP设备。如果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小于离网终端设备数量阈值,说明不存在或仅存在少量的终端设备从第二设备A离开WLAN,那么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二设备A确定为非边缘AP设备。
在第二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为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该比值为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与第二设备A的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比值,或者为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与第二设备A的第二类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比值。其中,第二设备A的第一类终端设备为断开与第二设备的连接的终端设备,第二设备A的第二类终端设备为第一类终端设备中除离网终端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即,第二设备A的第二类终端设备的数量与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之和为第二设备A的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当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为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与第二设备A的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比值,该比值又可被称为离网比。
相应地,在计算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的过程中,第一设备可以先根据多个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从断开与第二设备的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离开WLAN的终端设备,并统计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二设备A的历史连接数据统计第二设备A的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或第二设备A的第二类终端设备的数量。关于如何确定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第二设备A的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和第二设备A的第二类终端设备的数量的介绍可以参见后文,这里不再赘述。
如果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离网终端设备比值阈值,说明断开与第二设备A之间连接的多个终端设备中离网终端设备占比较多,说明与第二设备A连接的终端设备从第二设备A离网的可能性较高,那么第一设备可以确定与第二设备A连接的终端设备在断开与第二设备的连接后,在第一时间间隔内不再与WLAN建立连接的概率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设备将第二设备A确定为边缘AP设备。
如果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小于离网终端设备比值阈值,说明断开与第二设备A之间连接的多个终端设备中离网终端设备占比较少,说明与第二设备A连接的终端设备从第二设备A离网的可能性较低,那么第一设备可以确定与第二设备A连接的终端设备在断开与第二设备的连接后,在第一时间间隔内不再与WLAN建立连接的概率较小,反而更倾向于与同一WLAN系统中其他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设备将第二设备A确定为非边缘AP设备。
根据前文介绍可知,第二设备可以每隔第二时间间隔向第一设备上报历史连接数据。那么在判断第二设备A是否为边缘AP设备的过程中,第一设备可以计算第二设备A在第二时间间隔内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例如,第一设备可以统计第二设备A在第二时间间隔内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判断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是否在第三时间间隔内大于或等于离网终端设备数量阈值,并根据判断结果将第二设备A确定为边缘AP设备或非边缘AP设备。或者,第一设备可以统计第二设备A在第二时间间隔内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和第二设备A在第二时间间隔内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从而得到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接着,第一设备可以判断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是否在第四时间间隔内大于或等于离网终端设备比值阈值,并根据判断结果将第二设备A确定为边缘AP设备或非边缘AP设备。其中,第二时间间隔、第三时间间隔和第四时间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地的判断方法可以参见前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在第三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包括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和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那么第一设备可以在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离网终端设备数量阈值,且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离网终端设备比值阈值的情况下,将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
下面介绍第一设备确定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和第二设备的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方法。
根据前文介绍可知,第二设备A的历史连接数据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标识、终端设备与第二设备A之间的连接建立的时间和终端设备与第二设备A之间的连接断开的时间中的任意一项或多项。那么,如果第二设备A的历史连接数据中包括终端设备B与第二设备A之间连接断开的时间,说明终端设备B断开了与第二设备A之间的连接,那么第一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B确定为第二设备A的第一类终端设备。通过上述方法,第一设备可以确定第二设备A全部的第一类终端设备,得到第二设备A的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
根据前文介绍可知,第二设备的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还可以是第二时间间隔内第二设备的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那么在计算第二设备A的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时,第一设备可以将与第二设备A之间的连接断开的时间在第二时间间隔内的终端设备确定为第一类终端设备。例如,假设第一设备在t0时刻接收到了第二设备A的历史连接数据。该历史连接数据包括终端设备B与第二设备A之间连接断开的时间t1。如果t0到t1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或等于第二时间间隔,第一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B确定为第一类终端设备。如果t0到t1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二时间间隔,第一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B确定为非第一类终端设备。
根据前文介绍可知,在终端设备远离当前连接的第二设备A之后,终端设备会离开整个WLAN的覆盖范围,或者进入WLAN系统中除第二设备A外的其他第二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因此,在得到第二设备A的第一类终端设备之后,第一设备可以根据WLAN系统中其他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进一步判断第二设备A每个第一类终端设备是否为离网终端设备。
具体地,以终端设备B为例,在确定终端设备B为第二设备A的第一类终端设备之后,第一设备可以查询WLAN系统中其他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中,在终端设备B与第二设备A断开连接的时间点后,是否包括与终端设备B之间的连接数据。
如果WLAN系统中除第二设备A以外其他任一第二设备均不包括与终端设备B之间的连接数据,说明终端设备B在断开与第二设备A之间的连接之后,不再重新接入WLAN,终端设备B离开WLAN,且离开WLAN之前最后与第二设备A连接,即终端设备B从第二设备A离网。这样,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二设备B确定为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
如果WLAN系统中除第二设备A以外其他任意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中包括在终端设备B与第二设备A断开连接的时间点后的与终端设备B之间的连接数据,第一设备可以进一步判断该连接建立的时间与第二设备A和终端设备B之间的连接断开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
具体地,假设终端设备B在第一时间断开了与第二设备A之间的连接,又在第二时间建立了与第二设备C之间的连接。第一设备可以先判断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的先后关系。如果第二时间早于第一时间,说明第一设备B先与第二设备C之间建立连接,后与第二设备A之间建立连接。由于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为离网之前最后与第二设备A连接的终端设备,第二时间不能用于判断终端设备B是否为离网终端设备。
如果第二时间晚于第一时间,第一设备可以计算第二时间与第一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并将计算得到的时间间隔与第一时间间隔相比较。如果第二时间与第一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间隔,说明终端设备B在断开与第二设备A之间的连接之后的第一时间间隔内,重新建立了与第二设备C之间的连接。那么第一设备可以确定终端设备B断开与第二设备A之间的连接是为了更换接入WLAN的AP设备,而非离开WLAN。那么第一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B确定为第二类终端设备中非第一类终端设备。如果第一时间与第二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间隔,说明终端设备B在断开与第二设备A之间的连接之后的第一时间间隔内,不再接入WLAN,即终端设备B在断开与第二设备A之间的连接之后离网。那么第一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B确定为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通过上述方法,第一设备可以确定第二设备A全部的离网终端设备,得到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在计算得到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和第二设备A的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之后,第一设备可以用第二设备A的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减去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得到第二设备A的第二类终端设备的数量。
与确定第二设备A的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方法相似,在确定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时,第一设备可以确定第三时间间隔内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具体方法可以参考前文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在以上具体的实现中,第一设备可以根据定第二设备A与终端设备B之间的连接建立的时间,以及第二设备A与终端设备B之间的连接断开的时间判断终端设备B是否为第一类终端设备和/或离网终端设备。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不包括连接建立的时间和连接断开的时间,那么第一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设备与终端设备B之间连接的信号强度等参数确定第二设备与终端设备B之间的连接状态。
例如,如果第二设备A与终端设备B之间的信号强度较弱,说明第二设备A与终端设备B之间的连接相对不稳定,那么第一设备可以在第二设备A与终端设备B之间的信号强度降低至预设阈值以下时确定第二设备A与终端设备B之间的连接断开,在第二设备A与终端设备B之间的信号强度增加至预设阈值以上时确定第二设备A与终端设备B之间的连接建立。同理,第一设备还可以基于历史连接数据中终端设备接收数据包的速率、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的速率、终端设备接收数据包的时延值和终端设备的丢包率确定终端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以便确定与第二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和第二类终端设备的数量。
通过执行上述步骤,第一设备可以得到与第二设备A曾经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和/或第二类终端设备的数量。接着,第一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和/或第二类终端设备的数量计算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从而根据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判断第二设备A是否为边缘终端设备。
下面以图2所示实施例为例进行说明。
假设第一设备为网络管理设备210,AP设备231和AP设备232可以通过无线控制器220向网络管理设备210上报各自的历史连接数据,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包括离网比。那么,网络管理设备210可以基于AP设备231的历史连接数据和AP设备232的历史连接数据分别确定AP设备231的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和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再分别计算AP设备231的离网比和AP设备232的离网比,从而分别判断AP设备231和AP设备232是否为边缘AP设备。
例如,假设AP设备231的历史连接数据包括终端设备241与AP设备231之间的连接断开的时间T11、终端设备242与AP设备231之间的连接断开的时间T12、终端设备243与AP设备231之间的连接建立的时间T13和终端设备244与AP设备231之间的连接建立的时间T14;AP设备233的历史连接数据包括终端设备241与AP设备232之间的连接建立的时间T21、终端设备243与AP设备232之间的连接断开的时间T22和终端设备244与AP设备232之间的连接断开的时间T23。其中,T11早于T21,且T11与T21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间隔;T22早于T13,且T22与T13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间隔,T23早于T14,且T23与T14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一时间间隔。T11、T12、T13、T14、T21、T22和T23中任一时间距离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均小于第二时间间隔。
根据以上历史数据可知,在第二时间间隔内,终端设备241先断开了与AP设备231之间的连接,并在第一时间间隔内重新与AP设备232建立连接,重新接入WLAN;终端设备242先断开了与AP设备231之间的连接,且在第一时间间隔内不与该WLAN中其他AP设备连接,离开WLAN;终端设备243先断开了与AP设备232之间的连接,并在第一时间间隔内重新与AP设备231建立连接,重新接入WLAN;终端设备244先断开了与AP设备232之间的连接,并在第一时间间隔内重新与AP设备231建立连接,重新接入WLAN。
基于此,网络管理设备210可以将终端设备241和终端设备242确定为AP设备231的第一类终端设备,将终端设备242确定为AP设备231的离网终端设备。将终端设备243和终端设备244确定为AP设备232的第一类终端设备。基于此,网络管理设备210可以计算AP设备231的离网比为1/(1+1)=0.5,AP设备232的离网比为0/(1+1)=0。如果预设阈值为0.4,由于AP设备231的离网比为0.5,AP设备232的离网比为0,那么网络管理设备210可以将AP设备231确定为边缘AP设备,将AP设备232确定为非边缘AP设备。
以上介绍了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A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判断第二设备A是否为边缘AP设备的方法,下面介绍第一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的数量判断第二设备A是否为边缘AP设备的方法。
首先对网络规划中部署AP设备的原则进行简单介绍。
AP设备的信号强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衰减,导致一个AP设备可以为一定范围内的终端设备提供接入WLAN的服务。为了提高终端设备的网络质量,可以将信号强度高于阈值的区域作为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那么在为区域M部署WLAN时,根据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在区域M中规划多个AP设备,使得该多个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能够充分覆盖区域M。如果终端设备在区域M移动到了当前连接的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终端设备会进入其他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这样,只需切换连接的AP设备,即可使得终端设备在区域M内移动的过程中,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始终大于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划分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的信号强度的阈值被称为信号强度基线值,信号强度可以用接受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ion,RSSI)表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强度基线值可以是静态固定值,例如信号强度基线值是在WLAN网络规划时规定的WLAN终端设备在接入上述WLAN网络时应该保证的最小信号强度。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信号强度基线值的取值范围可以为-75分贝毫瓦(decibel relative to one milliwatt,dBm)到-80dBm之间。在网络规划的过程中,如果AP设备在第一位置的信号强度小于信号强度基线值,可以认为第一位置位于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之外,可以部署新的AP设备覆盖第一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强度基线值是动态值,是根据WLAN网络中部署的所有AP设备的信号强度值的统计值。例如,WLAN网络中有5个AP,获取每个AP设备和其连接的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数据中信号强度最低的数值,AP1信号强度最低值为-80dBm,AP2信号强度最低值为-75dBm,AP3信号强度最低值为-83dBm,AP4信号强度最低值为-79dBm,AP5信号强度最低值为-85dBm,获取所有AP设备的最低信号强度值的平均值为-80.4dBm,则信号强度基线值为-80.4dBm。
如果WLAN系统中各个AP设备是按照信号强度基线值规划部署的,那么对于WLAN覆盖范围内的终端设备B,无论终端设备B如何移动,该终端设备B的信号强度始终大于信号强度基线值。在终端设备B离开WLAN的过程中,终端设备B的信号强度会逐渐减小至小于信号强度基线值。因此,可以根据信号强度基线值设置信号强度阈值。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信号强度基线值作为信号强度阈值,例如,信号强度基线值为-80dBm,则信号强度阈值为-80dBm。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将信号强度基线和中等信号强度值的平均值作为信号强度阈值。在企业的WLAN网络规划的定义中,将大于或等于-70dBm的信号强度为理想信号强度,将-70dBm至-80dBm的信号强度为中等信号强度。例如,当信号强度基线值为-80.4dBm时,中等信号强度为-80dBm时,信号强度基线和中等信号强度值的平均值为-80.2dBm,则信号强度阈值为-80.2dBm。
如果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大于信号强度阈值,说明该终端设备处于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内,未离开WLAN的覆盖范围。如果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说明该终端设备离开了当前连接的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并且未进入其他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即终端设备离开了WLAN的覆盖范围。可见,通过比较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与信号强度阈值的大小,可以判断终端设备是否离网。
根据前文介绍可知,第二设备的连接数据可以包括与第二设备连接的各个终端设备各自与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的信号强度。那么,第一设备可以先从与第二设备A连接(或曾经与第二设备A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并统计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的数量,再根据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的数量判断第二设备A是否为边缘AP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指的是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且信号强度低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的终端设备,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是根据所述WLAN的信号强度基线值确定的。上述第二设备的连接数据可以是历史连接数据也可以是实时连接数据。根据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可以确定与第二设备A曾经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根据第二设备的实时连接数据可以确定与第二设备A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
具体地,第一设备可以分别比较第二设备A的历史连接数据中各个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是否低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如果终端设备B与第二设备A之间连接的信号强度低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说明终端设备B离开了第二设备A的信号覆盖范围以外,且未断开与第二设备A之间的连接。由于终端设备B未断开与第二设备A之间的连接,说明终端设备B无法与WLAN系统中除第二设备A以外的其他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因此,第一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B确定为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设备A的历史连接数据可以是第二设备A在第二时间间隔内的连接数据。那么第一设备可以将第二时间间隔内曾经与第二设备A建立过连接,且与第二设备A之间的信号强度曾经小于过信号强度阈值的终端设备确定为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
根据第二设备的实时连接数据确定与第二设备A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的方法可参考上述与根据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确定与第二设备A曾经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的方法,在此不重复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WLAN系统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为了区分被第一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的第二设备和其他第二设备,以下用边缘AP设备代替第二设备进行说明。
S304:第一设备向边缘AP设备发送指示消息。
在确定WLAN系统中任意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为边缘AP设备之后,第一设备可以向边缘AP设备发送指示消息,该指示消息用于指示边缘AP设备断开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设备为控制器时,第一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控制器设备向边缘AP设备发送指示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终端设备可以由第一设备确定,也可以由边缘AP设备确定。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以目标终端设备由边缘AP设备确定为例进行说明。在目标终端设备由第一设备确定的情况下,第一设备可以在向边缘AP设备发送指示消息之前,先根据该边缘AP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对于这种确定方法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后文图4所示实施例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包括边缘AP设备上的目标终端设备的标识;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消息还可以包括用于使能边缘AP设备判定或处理目标终端设备的指令信息;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中还可以包括运动状态识别模型,上述运动状态识别模型用于边缘AP设备识别目标终端设备,关于这部分的内容可以参见后文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S305:边缘AP设备根据指示消息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在接收到指示消息之后,边缘AP设备可以根据指示消息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其中,目标终端设备为与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处于离开第二设备的状态并处于WLAN的覆盖边缘的终端设备。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边缘AP设备可以在接收到指示消息后获取边缘AP设备的连接数据,并根据连接数据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其中,连接数据用于体现与边缘AP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S305中的连接数据和前述步骤中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根据边缘AP设备的连接数据确定目标终端设备时,边缘AP设备可以将信号强度低于预设阈值的终端设备确定为目标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在终端设备与边缘AP设备产生粘性时将终端设备确定为目标终端设备。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边缘AP设备还可以根据连接数据确定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再通过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判断终端设备是否为目标终端设备。下面以第一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在判断第一终端设备是否为目标终端设备的过程中,边缘AP设备可以先根据第五时间间隔内第一终端设备与边缘AP设备之间连接的信号强度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表示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五时间间隔内相对边缘AP设备的移动趋势,例如可以包括远离状态和靠近状态。靠近状态表示第一终端设备向边缘AP设备的方向移动,远离状态表示第一终端设备向边缘AP设备的反方向移动。相应地,在靠近状态下,第一终端设备与边缘AP设备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在原理状态下,第一终端设备与边缘AP设备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第五时间间隔和前述第二时间降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些具体的实现中,为了更加快速地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边缘AP设备可以通过运动状态识别模型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其中,该运动状态识别模型的输入为终端设备与AP设备之间的连接的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输出为终端设备相对AP设备的运动状态。在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的过程中,边缘AP设备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五时间间隔内与边缘AP设备之间连接的信号强度输入运动状态识别模型,从而通过运动状态识别模型确定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运动状态识别模型为机器学习模型,可以是预先训练并配置在AP设备中的,或者是由第一设备在确定边缘AP设备后进行训练,并通过指示消息发送给边缘AP设备的。
在确定了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之后,边缘AP设备可以判断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是否满足第一条件。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在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后,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即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五时间间隔内的运动状态先为靠近状态,后为远离状态。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满足第一条件,说明第一终端设备先从WLAN内部的其他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中移动到边缘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然后在边缘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内接近边缘AP设备,并远离边缘AP设备。也就是说,第一终端设备从WLAN内部向边缘AP设备所在的位置移动,并逐渐远离边缘AP设备,说明第一终端设备有较大可能为从WLAN内部离开WLAN的信号覆盖范围的终端设备。因此,边缘AP设备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目标终端设备。
在一些具体的实现中,边缘AP设备也可以根据连接时间和运动状态判断第一终端设备是否为目标终端设备。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的连接数据可以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边缘AP设备的连接时间,即第一终端设备与边缘AP设备建立连接的总时长。边缘AP设备可以判断第一终端设备与边缘AP设备的连接时间是否满足第二条件。其中第二条件包括连接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如果连接时间满足第二条件且运动状态满足第一条件,边缘AP设备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目标终端设备。如果连接时间不满足第二条件和/或运动状态不满足第一条件,边缘AP设备可以将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非目标终端设备。
S306:边缘AP设备断开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确定目标终端设备之后,边缘AP设备可以断开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以使得目标终端设备断开与WLAN之间的连接,从而提前接入移动网络。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边缘AP设备可以向目标终端设备发送断开请求报文,以便目标终端设备根据断开请求报文的指示断开与边缘AP设备之间的连接。
通过执行上述方法,可以从WLAN系统的多个第二设备中将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在历史连接数据对应的时间段内,存在通过边缘AP设备离网的终端设备。由此可见,边缘AP设备为部署与WLAN边缘的AP设备。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离开边缘AP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离开整个WLAN的信号覆盖范围。而同一WLAN系统中除边缘AP设备以外的其他AP设备不存在离网终端设备或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较小。也就是说,与边缘AP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离网的可能性较大,与非边缘AP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离网的可能性较小。因此,边缘AP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离网而非边缘AP设备不控制终端设备离网,可以避免将不需要离网的终端设备识别为需要离网的终端设备,提高目标终端设备识别的准确率。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目标终端设备是由边缘AP设备根据连接数据确定的。在一些其他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目标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由第一设备确定的。下面结合图4对第一设备确定目标终端设备的实现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4,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的方法和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的一种信令交互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识别的方法和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401:第二设备记录历史连接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终端设备是第一设备确定的。相应地,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的历史连接数据中可以包括与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和终端设备的标识。
为了使得第一设备能够及时发现目标终端设备,第二设备可以定期记录历史连接数据。例如,第二设备可以每隔第二时间间隔记录一次历史连接数据。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也可以在终端设备的连接状况发生较大改变后记录历史连接数据。
S402:第二设备向第一设备发送历史连接数据。
在得到历史连接数据后,第二设备可以向第一设备发送历史连接数据。关于S403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见图3对应实施例中S302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以第二设备存储连接数据并间断性上报历史连接数据为例进行说明,而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设备也可以实时上报连接数据,第一设备可以存储和管理第二设备上报的连接数据。
S403:第一设备根据历史连接数据将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
第一设备可以接收WLAN系统中一个或多个第二设备上报的历史连接数据,并根据历史连接数据确定边缘AP设备。关于S403的介绍可以参见图3对应实施例中S303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S404:第一设备根据历史连接数据,从与边缘AP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在确定边缘AP设备之后,第一设备可以根据历史连接数据从与边缘AP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具体地,第一设备可以根据边缘AP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先确定与边缘AP设备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再判断与边缘AP设备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是否存在目标终端设备。例如,第一设备可以根据历史连接数据确定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在通过运动状态注意判断与边缘AP设备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是否属于目标终端设备。
关于第一设备判断终端设备是否为目标终端设备的相关介绍可以参见图3对应实施例中S305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S405:第一设备向边缘AP设备发送指示消息。
在从与边缘AP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之后,第一设备可以向边缘AP设备发送指示消息,该指示消息用于指示边缘AP设备断开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指示消息可以包括目标终端设备的标识,以便边缘AP设备确定需要断开连连接的目标终端设备。
关于S405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图3对应实施例中S304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S406:边缘AP设备断开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接收到指示消息后,边缘AP设备可以根据指示消息确定需要断开连接的目标终端设备,并断开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通过执行图4实施例所示的方法,可以由边缘AP设备控制终端设备离网,而非边缘AP设备不控制终端设备离网,可以避免将不需要离网的终端设备识别为需要离网的终端设备,提高目标终端设备识别的准确率。另外,由于目标终端设备由第一设备确定,无需在第二设备上部署识别目标终端设备的方法,减轻了第二设备的负担。
相应地,参见图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识别的装置,该设备识别的装置500包括:
连接数据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所述历史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所述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与所述WLAN的连接状态;
边缘AP确定模块52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和/或比值,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是与所述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与所述第二设备断开连接后第一时间间隔内所述连接状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的终端设备。
在一些具体的实现中,图5所示的设备识别的装置500还包括:
目标终端设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目标终端设备处理模块,用于断开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处于离开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并处于所述WLAN的覆盖边缘的终端设备。
图5所示设备识别的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可以参见前述图3和图4对应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相应地,参见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识别的装置,该设备识别的装置600包括:
连接数据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数据,所述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
边缘AP确定模块620,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的数量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的数量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指的是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且信号强度低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的终端设备,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是根据所述WLAN的信号强度基线值确定的。
在一些具体的实现中,图6所示的设备识别的装置600还包括:
目标终端设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目标终端设备处理模块,用于断开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处于离开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并处于所述WLAN的覆盖边缘的终端设备。
图6所示设备识别的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可以参见前述图3和图4对应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相应地,参见图7,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处理的装置,该终端设备处理的装置700包括:
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为边缘无线接入点AP设备;
目标终端设备确定模块720,用于从与所述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处于离开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并处于所述WLAN的覆盖边缘的终端设备;
目标终端设备处理模块730,用于断开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装置的连接。
在一些具体的实现中,图7所示的目标终端设备确定模块720具体用于:
确定模块获取所述装置的连接数据,所述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所述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根据所述连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图7所示终端设备处理的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可以参见前述图3对应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参见图8,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可以执行图3或图4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执行的方法。所述设备包括:
处理器810、存储器820和网络接口830,处理器810、存储器820和网络接口830通过总线840相互连接。
存储器820包括但不限于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者快闪存储器)、或便携式只读存储器(CD-ROM)。
处理器81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在处理器810是一个CPU的情况下,该CPU可以是单核CPU,也可以是多核CPU。
网络接口830可以是有线接口,例如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iber DistributedData Interface,简称FDDI)、千兆以太网(Gigabit Ethernet,简称GE)接口;网络接口830也可以是无线接口。
网络接口830,用于接收连接信息和/或发送指示消息,或,用于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和/或接收指示消息;
存储器820,用于存储程序代码;
可选地,处理器810,可以用于读取存储器8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所述历史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所述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与所述WLAN的连接状态;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无线接入点AP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和/或比值,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是与所述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与所述第二设备断开连接后第一时间间隔内,所述连接状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的终端设备。
或者,处理器810,可以用于读取存储器8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以下操作或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所述历史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连接状态;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的数量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无线接入点AP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指的是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且信号强度低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的终端设备,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是根据所述WLAN的信号强度基线值确定的。
或者,处理器810,可以用于读取存储器82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以下操作或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为边缘无线接入点AP;从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处于离开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并处于所述WLAN的覆盖边缘的终端设备;断开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连接。
图8所示设备的实现可以参见图3和图4对应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以上设备确定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以上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或代码,所述程序或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实现以上设备确定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或代码,所述程序或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实现以上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Claims (33)

1.一种终端设备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属于无线局域网WLAN,所述系统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所述历史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所述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与所述WLAN的连接状态;
所述第一设备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无线接入点AP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和/或比值,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是与所述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与所述第二设备断开连接后第一时间间隔内,所述连接状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的终端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用于断开与目标终端设备的连接,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处于离开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并处于所述WLAN的覆盖边缘的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离网终端设备数量阈值,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或者,
如果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离网终端设备比值阈值,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为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与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比值,或者,为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与第二类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比值,所述第一类终端设备为断开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的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类终端设备的数量为所述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去除掉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断开与目标终端设备的连接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数据;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连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断开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连接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连接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连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间隔内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连接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目标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后,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时间间隔内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连接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通过运动状态识别模型和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所述运动状态识别模型属于机器学习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网络管理设备或无线控制器,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无线接入点AP设备或支持AP功能的网络设备。
8.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设备属于无线局域网WLAN,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所述历史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所述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与所述WLAN的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无线接入点AP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和/或比值,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是与所述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与所述第二设备断开连接后第一时间间隔内,所述连接状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的终端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离网终端设备数量阈值,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或者,
如果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离网终端设备比值阈值,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比值为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与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比值,或者,为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与第二类终端设备的数量的比值,所述第一类终端设备为断开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的终端设备,所述第二类终端设备的数量为所述第一类终端设备的数量去除掉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断开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连接,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处于离开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并处于所述WLAN的覆盖边缘的终端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包括:
基于运动状态识别模型获取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所述运动状态识别模型属于机器学习模型;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第一设备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网络管理设备或无线控制器,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无线接入点AP设备或支持AP功能的网络设备。
14.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设备属于无线局域网WLAN,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数据,所述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的数量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无线接入点AP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指的是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且信号强度低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的终端设备,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是根据所述WLAN的信号强度基线值确定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断开所述第二设备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连接,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且处于要离开所述第二设备并接近第二设备的覆盖范围边缘的终端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包括:
基于运动状态识别模型获取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所述运动状态识别模型属于机器学习模型;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17.根据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第一设备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包括网络管理设备或无线控制器,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无线接入点AP设备或支持AP功能的网络设备。
18.一种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设备属于无线局域网WLAN,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接收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为边缘无线接入点AP;
所述第二设备从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处于离开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并处于所述WLAN的覆盖边缘的终端设备;
所述第二设备断开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从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数据,所述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连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包括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连接数据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连接的信号强度,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连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间隔内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连接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满足第一条件,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目标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后,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距离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间隔内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连接的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通过运动状态识别模型和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所述运动状态识别模型属于机器学习模型。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数据还包括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时间,在将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为目标终端设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二设备确定所述连接时间满足第二条件,所述第二条件包括所述连接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阈值。
23.根据权利要求18-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包括无线接入点AP设备或支持AP功能的网络设备。
24.一种设备识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设备属于无线局域网WLAN,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历史连接数据,所述历史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所述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与所述WLAN的连接状态;
边缘无线接入点AP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数据包括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的数量和/或比值,所述第二设备的离网终端设备是与所述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与所述第二设备断开连接后第一时间间隔内所述连接状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的终端设备。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目标终端设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目标终端设备处理模块,用于断开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处于离开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并处于所述WLAN的覆盖边缘的终端设备。
26.一种设备识别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设备属于无线局域网WLAN,所述装置包括:
连接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数据,所述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所述第二设备曾经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信号强度;
边缘无线接入点AP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的数量将所述第二设备确定为边缘AP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的目标信号强度终端设备指的是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且信号强度低于或等于信号强度阈值的终端设备,所述信号强度阈值是根据所述WLAN的信号强度基线值确定的。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目标终端设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的运动状态确定目标终端设备;
目标终端设备处理模块,用于断开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二设备的连接,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第二设备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处于离开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并处于所述WLAN的覆盖边缘的终端设备。
28.一种终端设备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属于无线局域网WLAN,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用于指示所述装置为边缘无线接入点AP设备;
目标终端设备确定模块,用于从与所述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为与所述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处于离开所述第二设备的状态并处于所述WLAN的覆盖边缘的终端设备;
目标终端设备处理模块,用于断开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与所述装置的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确定模块,用于从与所述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确定目标终端设备包括:
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确定模块获取所述装置的连接数据,所述连接数据用于反映与所述装置连接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中每个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
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确定模块根据所述连接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终端设备。
30.一种终端设备处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3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识别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4至1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识别的方法,所述第二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8至2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
31.一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8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4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8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4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8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或代码,所述程序或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4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8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745190.XA 2021-06-29 2021-06-30 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55509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5190.XA CN115550962A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CT/CN2022/075742 WO2023273353A1 (zh) 2021-06-30 2022-02-10 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2831186.6A EP4344283A1 (en) 2021-06-30 2022-02-10 Method for identifying device, and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terminal device
US18/400,541 US20240137825A1 (en) 2021-06-29 2023-12-29 Device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5190.XA CN115550962A (zh) 2021-06-30 2021-06-30 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0962A true CN115550962A (zh) 2022-12-30

Family

ID=84689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5190.XA Pending CN115550962A (zh) 2021-06-29 2021-06-30 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137825A1 (zh)
EP (1) EP4344283A1 (zh)
CN (1) CN115550962A (zh)
WO (1) WO202327335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55272B2 (en) * 2010-02-08 2014-06-17 Aruba Networks, Inc. Determining WLAN edges
CN109644387A (zh) * 2016-09-05 2019-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14269A (zh) * 2016-11-14 2017-05-2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中边缘ap的接入方法及其系统
CN112449361B (zh) * 2019-09-02 2022-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44283A1 (en) 2024-03-27
US20240137825A1 (en) 2024-04-25
WO2023273353A1 (zh) 2023-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46076B2 (en) Wireless network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distance change between terminal and access points
EP3843333B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00374742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648509B1 (en) Configuration of measurement reporting according to the height
US8447304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ccess gateway having plural user plane AGWs
US20200145890A1 (en) Channel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813954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unnecessary handover and base station
CN113316158B (zh) 一种部署应用实例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09937B (zh) 切换接入点的方法、控制器、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686834A (zh) 一种测量上报方法及设备
CN111294870A (zh) 语音业务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104762B (zh) 一种调整wlan网络帧发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US2021012039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providing a station with a suggestion to transition from wi-fi to lte
EP3550869A1 (en) Cell merging and split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CN112566190B (zh) Lte切换优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5550962A (zh) 一种设备识别的方法、终端设备处理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138465A1 (en) Wireless roaming method and system
EP3094136B1 (en) Service transfer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user device
CN112040470A (zh) 一种漫游评估的方法、网络管理设备及接入点设备
CN114258058A (zh) 测量方法、测量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Backhaus et al. Improving Network-Assisted Roaming for Controller-Less Wi-Fi
CN111328101B (zh) 测量事件响应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EP3998783A1 (en) Wireless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15225226A (zh) S-prs发送方法、终端、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793735A (zh) 一种配置方法、终端、网络设备、电子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