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50431A - 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50431A
CN115550431A CN202211053667.9A CN202211053667A CN115550431A CN 115550431 A CN115550431 A CN 115550431A CN 202211053667 A CN202211053667 A CN 202211053667A CN 115550431 A CN115550431 A CN 115550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ower internet
data
things system
electric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536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学忠
李琮琮
韩云峰
刘彦霞
吕先品
王玲玲
吴开起
张灿伍
马国强
高海峰
王祖程
徐文
郜建清
刘敏
韩长英
潘星宇
赵丹丹
魏灵燕
曹善美
孙琳
王宗华
杨晶
郑方园
张鸿飞
曹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AIPU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AIPU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AIPU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AIPU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536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504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50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504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10/00Economic sectors
    • G16Y10/75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Y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G16Y40/00IoT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 G16Y40/50Safety; Security of things, users, data o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2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 H04L63/123Applying verification of the received information received data contents, e.g. message integ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将两个独立的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一个终端和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建立连接,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中的数据通过推送模式将数据推送给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其中,推送模式为仅支持发送数据报文,不支持除确认帧数据之外的其他数据报文的接收;通过数据单方向发送的推送模式隔离了两个系统,避免了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可以通过透传、召测或广播等操作影响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的采集效率、采集及时率、采集成功率和采集完整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若将两个独立的电力物联网系统的数据关联起来,将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的数据传输给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B,但是系统B不能影响或潜在影响系统A的任何功能,同时满足系统B对实时性和完整性的需求。
发明人发现,在现有的交互方式下,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如果套用现有传输方式,将存在以下风险:系统B可以通过设置或操作命令修改系统A中采集节点及以下节点的参数或状态;系统B可以通过透传、召测或广播等操作影响系统A的采集效率、采集及时率、采集成功率和采集完整率;系统A的敏感数据,如用户信息等完全暴露在系统B之中,无法保证安全;系统A对于系统B的风险不可控。另外,随着采集节点和数据源节点数量级的增加,系统A的主站的执行延时在上升。当数据源节点数量在百万级以上时,主站解析延时越是明显,延时为小时级,实时性下降。此时,若通过系统A的主站向系统B的主站传输数据,系统B无法忍受如此长的时延,需要通过别的方式将数据实时传输给系统B。那么通过采集节点将数据实时上报的方式将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提出一种单方向传输方式,推送;用于采集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可以有效控制需要推送的数据,使风险可控;同时,提高了实时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将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与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建立连接;
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中的数据通过推送模式将数据推送给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所述推送模式为仅支持发送数据报文,不支持除确认帧数据之外的其他数据报文的接收。
进一步的,判断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的每帧交互报文是否收到对应报文的确认帧,若未收到,重发数据;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接收报文,并回复相应的确认帧,若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在预设时间内推送均未收到确认帧,则向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主站上传故障信息。
进一步的,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推送给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的数据包括表计序号、电能示值、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进一步的,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a与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b建立连接;终端a收集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其他终端的采集数据;终端a通过感知终端a到感知终端m,采集不同规约的终端a至终端m内的数据;感知终端a到感知终端m在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内,终端b与任何感知终端均不存在物理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与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使用相同的软加密方式;在传输数据时,数据为明文,后面跟随随机数和MAC地址;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收到报文后,使用数据和随机数计算出MAC地址,然后进行比较,若MAC地址不相同,则说明报文传输过程中被篡改,则丢掉;若MAC地址相同,则校验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进一步的,推送数据时,只推送节点的序号,不推送通信地址。
进一步的,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与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使用面向对象协议。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建立连接模块,被配置为:将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与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建立连接;
数据推送模块,被配置为: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中的数据通过推送模式将数据推送给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所述推送模式为仅支持发送数据报文,不支持除确认帧数据之外的其他数据报文的接收。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了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了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将两个独立的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一个终端和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建立连接,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中的数据通过推送模式将数据推送给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其中,推送模式为仅支持发送数据报文,不支持除确认帧数据之外的其他数据报文的接收;通过数据单方向发送的推送模式隔离了两个系统,避免了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可以通过透传、召测或广播等操作影响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的采集效率、采集及时率、采集成功率和采集完整率的问题;
2、本发明推送数据时,只推送节点的序号,不推送敏感数据通信地址避免了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的敏感数据,完全暴露在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问题;
3、本发明通过终端a收集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其他终端的采集数据,终端a通过感知终端a到感知终端m,采集不同规约的终端a至终端m内的数据,感知终端a到感知终端m在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内,终端b与任何感知终端均不存在物理连接;将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内的不同规约的终端或表计汇总为同一规约,然后单方向推送给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既保证了完整性,也保证了实时性,解决了延时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施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与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B之间单采集节点数据推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与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B之间多采集节点数据推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电力物联网平台的各产品之间的通信方式为双向通信,即上行和下行。那么,电力物联网内的各设备之间存在上下级的关系,数据的传输方向从数据源节点逐级向上传输。电力物联网采集系统的架构主要有主站(各类采集主站)、采集节点(各类型采集终端或转发或转换设备)、数据源节点(各类表计)等组成,且主站唯一。正常情况下,数据从数据源节点通过采集节点上传主站,主站进行数据运算、管理、存储和应用。所有节点为主从节点,不存在数据同级采集,数据只能从数据源节点向采集节点传输,采集节点向主站传输。即,数据不能从数据源节点传输给另外数据源节点,或者采集节点将数据传输给另外的采集节点。
定义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的主站称为主站a,采集节点称为终端a,转发或转换节点程序感知终端a-m,数据源节点称为表计a-n。
定义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系统B的主站称为主站b,采集节点程序终端b,数据源节点称为表计b-m。
实施例1:
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将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中的终端与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B中的终端建立连接;
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中的终端a中的数据通过推送模式将数据推送给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B中的终端b;所述推送模式为仅支持发送数据报文,不支持除确认帧数据之外的其他数据报文的接收。本实施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本实施例中的电力物联网系统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与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B的关系,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B的理想数据通过推送方式获得。主要有两种应用环境,一是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的一个采集节点将本身数据直接推送给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B的一个采集节点,如图1所示;二是,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的一个采集节点收集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的多个采集节点,然后将数据推送给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B的一个采集节点,如图2所示。
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中的终端与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B中的终端建立连接时,可以通过定义物理连接实现,单方向传输建立在终端a与终端b之间,物理连接可以为RS485。终端a的RS485配置为推送模式,仅支持发送数据报文,不支持发送数据确认帧除外的接收报文。在此配置中,终端a的每帧交互报文均需判断是否收到对应报文的确认帧,若未收到,需要重发。终端b的RS485配置为接收报文,并回复相应的确认帧。若终端a长时间推送均未收到确认帧,将产生485故障事件上传主站a,主站a生成排查工单,安排消缺人员消除故障;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中的终端与所述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B中的终端建立连接时,还可以采用其他非物理连接方式等常规连接连接方式实现。
定义通信配置,确定终端a与终端b的单方向传输通信配置,建立默认配置,如传输频率、等待延迟时长、校验位、数据位个数和停止位个数等。例如9600bps,等待30秒,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偶校验等。
定义使用协议,确定单方向传输通信协议。例如,终端a与终端b之间的通信协议使用面向对象协议,推送时间,推送周期,传输通道使用RS485II通道,重发次数,运行时段等。
定义单方向传输数据内容,由主站a和主站b确定推送的数据内容。例如,数据项包括表计序号、电能示值、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数据类型包括实时数据、分钟冻结、日冻结和事件等,优先级来确定数据在同一时刻推送的先后顺序,例如,优先级从高到低为日冻结数据、分钟冻结数据、实时数据和事件。
定义同级采集,终端a收集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中其他终端的采集数据。终端a通过感知终端a-m,采集不同规约的终端a至终端m内的数据。感知终端a-m在系统A内,终端b与任何感知终端均不存在物理连接。
引用安全传输,为防止终端之间交互数据被监听或篡改,引入安全传输,使用“明文+MAC地址(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方式。终端a与终端b使用相同的软加密方式,在传输数据时,数据为明文,后面跟随随机数和MAC地址。终端b收到报文后,使用数据和随机数计算出MAC地址,然后进行比较,若MAC地址不相同,则说明该报文传输过程中被篡改,则丢掉;若MAC地址相同,则校验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不同系统对同一数据的需求和应用不同,在推送时,允许对数据进行转化,如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中的通信地址为敏感信息,不可泄露,但是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B并不关心该数据;在推送时,只推送该节点的序号,不推送通信地址,这样同时满足两个系统的需求。
随着物联网平台的完善,物联网产品丰富,同一应用环境的物联网系统越来越多,系统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不同系统对于安全性、实时性、完整性、准确性、稳定性的要求和考核指标不同,执行策略和实现方式也不相同。保证每个物联网系统的独立性将尤为重要,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推送方式,实现的电力物联网系统隔离可以数据传输基础上保证各系统之间的影响降到最低。推送方式隔离了两个独立的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和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B,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系统之间相互影响,保持系统的各项考核指标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提供了一种单采集节点数据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分别搭建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和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系统B;
S2、分别配置终端的采集档案、采集任务和方案,保证每个电力物联网系统可以独立运行,互不干扰;
S3、通过RS485连接线将终端a的RS485II连接至终端b的RS485I上;
S4、配置终端a和终端b的RS485通信参数,9600bps,等待30秒,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偶校验;
S5、配置终端a的推送任务,包含推送时间、周期,重发次数,运行时段,优先级,数据项包括表计序号、电能示值、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数据类型包括实时数据、分钟冻结、日冻结和事件等;
S6、查看终端b收到的报文,根据报文解析数据,并校验MAC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提供了一种多采集节点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分别搭建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和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B,其中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内存在多个终端,多个终端通信规约可以不同;
S2、分别配置终端的采集档案、采集任务和方案,保证每个系统可以独立运行,互不干扰;
S3、将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的终端分别安装感知终端;
S4、配置需要推送数据的终端a的采集方案,通过感知终端采集不同规约的终端内的表计数据;
S5、通过RS485连接线将终端a的RS485II连接至终端b的RS485I上;
S6、配置终端a和终端b的RS485通信参数,9600bps,等待30秒,8位数据位,1位停止位,偶校验;
S7、配置终端a的推送任务,包含推送时间、周期,重发次数,运行时段,优先级,数据项包括表计序号、电能示值、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数据类型包括实时数据、分钟冻结、日冻结、事件等;
S8、查看终端b收到的报文,根据报文解析数据,并校验MAC地址。
使用以上单采集节点数据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和多采集节点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将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A内的不同规约的终端或表计汇总为同一规约,然后单方向推送给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B,既保证了完整性,也保证了实时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建立连接模块,被配置为:将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与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建立连接;
数据推送模块,被配置为: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中的数据通过推送模式将数据推送给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所述推送模式为仅支持发送数据报文,不支持除确认帧数据之外的其他数据报文的接收。
所述系统的工作方法与实施例1的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了实施例1所述的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了实施例1所述的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与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建立连接;
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中的数据通过推送模式将数据推送给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所述推送模式为仅支持发送数据报文,不支持除确认帧数据之外的其他数据报文的接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的每帧交互报文是否收到对应报文的确认帧,若未收到,重发数据;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接收报文,并回复相应的确认帧,若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在预设时间内推送均未收到确认帧,则向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主站上传故障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推送给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的数据包括表计序号、电能示值、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a与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b建立连接;终端a收集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其他终端的采集数据;终端a通过感知终端a到感知终端m,采集不同规约的终端a至终端m内的数据;感知终端a到感知终端m在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内,终端b与任何感知终端均不存在物理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与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使用相同的软加密方式;在传输数据时,数据为明文,后面跟随随机数和MAC地址;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收到报文后,使用数据和随机数计算出MAC地址,然后进行比较,若MAC地址不相同,则说明报文传输过程中被篡改,则丢掉;若MAC地址相同,则校验通过,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推送数据时,只推送节点的序号,不推送通信地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与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使用面向对象协议。
8.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连接模块,被配置为:将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与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建立连接;
数据推送模块,被配置为:第一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中的数据通过推送模式将数据推送给第二电力物联网系统中的终端;所述推送模式为仅支持发送数据报文,不支持除确认帧数据之外的其他数据报文的接收。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了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了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CN202211053667.9A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55504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3667.9A CN115550431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53667.9A CN115550431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0431A true CN115550431A (zh) 2022-12-30

Family

ID=847251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53667.9A Pending CN115550431A (zh) 2022-08-31 2022-08-31 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50431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9703A (zh) * 2013-03-15 2013-08-21 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分公司 适用于电力行业的实时总线跨安全区通信方法
CN105373891A (zh) * 2015-11-17 2016-03-02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电网数据管理和传输系统
US9503351B1 (en) * 2014-12-09 2016-11-2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eployment feedback for system updates to resources in private networks
CN111049873A (zh) * 2019-09-02 2020-04-21 浙江海水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泛在智慧电力物联网系统
CN111399463A (zh) * 2019-12-24 2020-07-10 上海可鲁系统软件有限公司 工业网络数据单向隔离方法及装置
CN112367366A (zh) * 2020-10-26 2021-02-12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变电站物联网关数据融合系统和方法
CN112492537A (zh) * 2020-11-06 2021-03-1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微功率无线接入方法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59703A (zh) * 2013-03-15 2013-08-21 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分公司 适用于电力行业的实时总线跨安全区通信方法
US9503351B1 (en) * 2014-12-09 2016-11-22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eployment feedback for system updates to resources in private networks
CN105373891A (zh) * 2015-11-17 2016-03-02 国家电网公司 智能电网数据管理和传输系统
CN111049873A (zh) * 2019-09-02 2020-04-21 浙江海水湾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泛在智慧电力物联网系统
CN111399463A (zh) * 2019-12-24 2020-07-10 上海可鲁系统软件有限公司 工业网络数据单向隔离方法及装置
CN112367366A (zh) * 2020-10-26 2021-02-12 南方电网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变电站物联网关数据融合系统和方法
CN112492537A (zh) * 2020-11-06 2021-03-12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的微功率无线接入方法与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72481B (zh) 基于LoRa通信的智能化机电设备数据交互方法
CN111176180B (zh) 一种异构物联网设备管理系统
CN106059848A (zh) 基于北斗短报文通信的电力数据采集传输处理系统和方法
CN102932920B (zh) 无线资源调度请求配置方法及装置
EP2882233A1 (en) Service agent method, modem, and terminal
RU2559693C2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 получения отчета о возможностях устройства связи машинного типа
CN112822276B (zh) 一种变电站站控层通信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263680A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WO2012058970A1 (zh) 终端接入的控制方法、终端和系统
CN106033641A (zh) 电力线载波实现的多功能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242292B (zh) 一种软件定义边缘网关的应用框架和传输控制方法
CN112491588A (zh) 一种230m电力物联网中设备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763751A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11431894B (zh) 一种通用服务协议在透明访问框架中的实现方法
CN115550431A (zh) 一种基于电力物联网终端的单方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4639459A (zh) 电能计量终端数据发送方法及系统
CN109286536B (zh) 一种接口测试方法及装置
Paolini et al. Upper bound on lora smart metering uplink rate
CN111862571B (zh) 用于读取流量计的方法
EP2740249B1 (en) Event-based keep alive time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KR102271243B1 (ko) 저전력 무선 통신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수집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링커-게이트웨이 시스템
CN115474264A (zh) 发射功率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915936A (zh) 无线Mesh网络系统及连接方法、传感数据的传输结构
CN201674528U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KR101206159B1 (ko) 사설 ip망을 가지는 스마트 그리드 통신망 관리 시스템 및 관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