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50409B - 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50409B
CN115550409B CN202211507855.4A CN202211507855A CN115550409B CN 115550409 B CN115550409 B CN 115550409B CN 202211507855 A CN202211507855 A CN 202211507855A CN 115550409 B CN115550409 B CN 1155504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runaway
energy storage
solution
solving
storag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078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50409A (zh
Inventor
蒋怀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ai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ai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078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50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50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50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50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50409B/zh
Priority to US18/193,688 priority patent/US11749867B1/en
Priority to IL308955A priority patent/IL308955A/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00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 A62C3/16Fire prevention, containment or extinguish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objects or places in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e.g. cablew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02Nozz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re-extinguish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4/00Flame traps allowing passage of gas but not of flame or explosion wav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06Electric actuation of the alarm, e.g. using a thermally-operated switch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2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e.g. of infrared radiation or of ions
    • G08B17/125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radiation or particles, e.g. of infrared radiation or of ions by using a video camera to detect fire or smok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85Test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30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escape of gases
    • H01M50/383Flame arresting or ignition-preven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00/00Safety devices for primary or secondary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及相关产品,应用于远程解决热失控系统中的用户终端,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按预设频次接收至少一个监控终端发送的、与至少一个储能设备相关的至少一个监控数据;在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与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相关的储能设备为目标储能设备;根据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确定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生成第一提醒信息,并将第一提醒信息以多种方式呈现给用户。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方法,用户终端会根据特定的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解决热失控设备对异常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有助于降低用户对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的难度。

Description

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领域,尤其涉及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虽然锂离子电池较为稳定,因电池自诱导引起失效的概率很低,但是锂离子电池往往会因为热滥用、电气滥用和机械滥用等原因而诱发热失控。当电池进入热失控状态后,在无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这个过程是不可逆转的,其内部温度会持续升高,导致电解质和电极材料受热分解,产生易燃、有害的气体,进一步加剧电池内部的各种物理及化学反应,直至出现燃烧甚至爆炸的情况,所以工作人员需要密切地观察电池的工作状态,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时,由于电池燃烧的速度非常快、且燃烧后产生的有害气体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工作人员没有办法近距离地控制电池的火情。因此,如何为工作人员提供一种安全又便于操作的解决热失控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可以让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远程查看储能设备的工作状况以及参数。而且,本申请实施例方法还会根据储能设备相关的监控终端获取的监控数据,判断储能设备是否出现异常状况(如热失控等),在储能设备出现异常状况时,本申请实施例方法生成相应的提醒信息,并将该提醒信息发送至用户终端,有助于用户及时了解到储能设备的异常状况。更多地,本申请实施例方法还允许用户通过用户终端对异常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用户不必到事故现场进行解决热失控指挥,有助于保障用户的人身安全,而且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能够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到储能设备的异常状况,有助于用户为异常储能设备精准化地设计解决热失控方案,进一步提高解决热失控的效率,也有助于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应用于远程解决热失控系统中的用户终端,该远程解决热失控系统可以包括用户终端、至少一个监控终端、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以及至少一个储能设备,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按预设频次接收至少一个监控终端发送的、与至少一个储能设备相关的至少一个监控数据,该监控数据可以包括监控视频信息、目标气体浓度、温度以及亮度信息,该目标气体可以包括一氧化碳、氢气、甲烷或丙烷中的至少一种;
在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与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相关的储能设备为目标储能设备;
根据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确定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生成第一提醒信息,并将第一提醒信息以至少一种方式呈现给用户,该至少一种方式可以包括控制用户终端震动、控制用户终端播放预设音频和控制用户终端呈现提醒弹窗,该第一提醒信息可以用于提示目标储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且用于提示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
根据目标储能设备和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确定对应的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并根据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该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可以为与目标储能设备和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响应于用户在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指令,将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为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并根据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该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与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指令相关,该第二解决热失控设备可以为与目标储能设备和用户确定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响应于用户在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添加指令,根据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和第三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三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该第三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与解决热失控方案添加指令相关,该第三解决热失控设备可以为与目标储能设备和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对应或者与用户确定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响应于用户在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生成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根据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该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与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相关,该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可以用于设置至少一个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的类型、数量或位置中的至少一种,该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可以为与目标储能设备以及用户确定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可以按预设频次向用户终端发送储能设备的监控数据,当储能设备出现异常状况时,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用户传达提醒信息,有助于缩短用户的反应时间,及时控制储能设备的异常状况。而且用户可以灵活地设置和/或选择解决热失控方案,在智能判断的基础上结合用户的判断,有助于得出更加合适、有效的解决热失控方案,提高处理事故的效率,进一步减小用户的损失。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第三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以及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可以用于调控抑制介质的喷洒速度、所述抑制介质的喷洒时长、排风扇的工作时长和转速以及防火防爆层的铺设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当用户终端确定用于实施的解决热失控方案之后,若实施的解决热失控方案的实施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当前的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仍然大于阈值,则根据当前的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再次确定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并向用户呈现第二提醒信息,该第二提醒信息可以用于提醒用户更换当前实施的解决热失控方案。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方法会在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时,会跟进评估对目标储能设备的解决热失控处理效果(如判断目标储能设备的危险等级是否下降),对于解决热失控处理差的情况(经过预设时长的解决热失控处理后,目标储能设备的危险等级还是大于预设值),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用户终端会再次确定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并确定对应的解决热失控方案,有助于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更有效的解决热失控处理,而且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也会提醒用户更换当前实施的解决热失控方案,通过及时调整当前(解决热失控处理效果差)的解决热失控方案,有助于更加有效地控制事故规模。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用户终端接收的第一查看指令,用户终端显示至少一个储能设备的列表;
响应于用户终端接收的第一选择指令,用户终端显示与至少一个储能设备中的第一储能设备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数据,其中,该第一选择指令可以用于在所述列表中选择所述第一储能设备。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允许用户随时查看储能设备的运行状态(或工作状态),用户通过选择不同的储能设备,可以不同储能设备对应的监测信息,有助于用户更加详细地了解储能设备的运行状态。用户还可以通过观察这些监控数据,辨别出可能会发生故障的储能设备,尽早排查危险。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响应于用户终端接收的第一选择指令,用户终端显示与至少一个储能设备中的第一储能设备相关的第一监控数据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用户终端接收的切换指令,将监控第一储能设备的一个监控终端切换为监控所述第一储能设备的另一个监控终端;
显示从另一个监控终端采集的、与第一储能设备相关的第二监控数据。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允许用户切换不同的监控视角,有助于用户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到储能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用户终端接收的参数调节指令发送至至少一个监控终端和/或至少一个解决热失控设备,其中,该参数调节指令可以用于设置阈值和/或至少一个解决热失控设备的解决热失控参数,该解决热失控参数可以包括所述抑制介质的存储量。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允许用户对危险等级相关的预设值和/或解决热失控设备的解决热失控参数进行设置,用户可以根据工作经验、实际情况或相关知识,设计出更加合适的评判标准和/或解决热失控措施,有助于提高处理事故的效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向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发送报警信息,其中,该报警信息可以包括目标储能设备的位置信息和当前的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在对目标储能设备的解决热失控处理效果差的时候,会向解决热失控设备发送报警信息,有助于让专业人员(解决热失控人员)采用更加专业的解决热失控措施来控制和消除事故。而且报警信息会包括目标储能设备的位置信息和目标储能设备最新的监控数据,有助于专业人员(解决热失控人员)更加了解事故的详细信息,从而制定和采取更合适的解决热失控方案。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当根据当前确定的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之后,若当前确定的解决热失控方案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出现故障,则启动与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的类型相同、且与目标储能设备对应但尚未启动的其他解决热失控设备,其中,该当前确定的解决热失控方案可以为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第三解决热失控方案或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还会根据解决热失控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工作状态或异常工作状态)来调配其他合适的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有助于保障解决热失控处理的效果,减少用户的损失。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可以包括以下部分:通信模块、计算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交互模块;
通信模块,可以用于按预设频次接收至少一个监控终端发送的、与至少一个储能设备相关的至少一个监控数据,该监控数据可以包括监控视频信息、目标气体浓度、温度以及亮度信息,该目标气体可以包括一氧化碳、氢气、甲烷或丙烷中的至少一种;
计算模块,可以用于在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与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相关的储能设备为目标储能设备;
计算模块,还可以用于在存在目标储能设备时,则根据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确定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生成第一提醒信息,该第一提醒信息可以用于提示目标储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且可以用于提示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
控制模块,可以用于将第一提醒信息以至少一种方式呈现给用户,该至少一种方式可以包括控制用户终端震动、控制用户终端播放预设音频和控制用户终端呈现提醒弹窗;
计算模块,还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在所述提醒弹窗输入的确认指令,根据目标储能设备和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确定对应的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
控制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该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可以为与目标储能设备和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计算模块,还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在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指令,将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为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该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与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指令相关;
控制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该第二解决热失控设备为与目标储能设备和用户确定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控制模块,还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在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添加指令,根据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和第三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三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该第三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与解决热失控方案添加指令相关,该第三解决热失控设备可以为与目标储能设备和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对应或者与用户确定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计算模块,还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在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生成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
控制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该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与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相关,该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可以用于设置至少一个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的类型、数量或位置中的至少一种,该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可以为与目标储能设备和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可以包括以下部分: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
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连接,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方法,用户可以实时查看储能设备相关的监控数据,有助于用户分辨出可能会发生事故的储能设备。而且当储能设备出现事故时,本申请实施例方法用通过提醒信息的方式向用户传达事故信息,有助于让用户及时地了解到事故信息。更多地,用户可以在用户终端上选择与储能设备事故信息对应的解决热失控方案,能够对出现事故的储能设备采取有效地解决热失控措施,降低用户的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解决热失控方案的场景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程解决热失控参数查看的场景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远程解决热失控参数查看的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组成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果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图1中的步骤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可以理解,下述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属于远程解决热失控系统,该远程解决热失控系统可以包括用户终端、至少一个监控终端、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以及至少一个储能设备;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按预设频次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终端发送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储能设备相关的至少一个监控数据。
其中,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方法涉及的用户终端还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终端可以是固定的,还可以是移动的。其具体形式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可穿戴终端设备等。PC端的终端设备,例如一体机等,其操作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Linux系统、Unix系统、Windows系列系统(例如Windows xp、Windows 7等)、Mac OS X系统(苹果电脑的操作系统)等操作系统。移动端的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等,其操作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安卓系统、IOS(苹果手机的操作系统)、Window系统等操作系统。
更多地,本申请实施例方法还可以涉及多个用户终端,所有登录远程解决热失控服务相关账号的终端设备都可以是用户终端。可选地,用户可以在用户终端上登录远程解决热失控软件、远程解决热失控小程序或远程解决热失控网页来获取远程解决热失控服务,具体的用户获取远程服务的媒介(或平台)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监控终端可以包括监控摄像头和传感器,传感器的类型可以有电压传感器(可以用来探测电芯的电压)、气体传感器(可以用来探测气体物质的存在)、烟气传感器(可以用来探测烟气中颗粒的密度)、蠕变距离传感器(可以用来探测电芯表面电阻)、温度传感器(可以用来探测气体温度)以及压强传感器(可以用来探测气体压强),具体选择使用的传感器的类型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上述举例只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方法。
更多地,监控终端、解决热失控设备以及储能设备两两之间的关系为多对多的关系。即一个监控终端可以对应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一个解决热失控设备可以对应多个监控终端;一个监控终端可以对应多个储能设备,一个储能设备可以对应多个监控终端;一个解决热失控设备可以对应多个储能设备,一个储能设备可以对应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可以包括:
监控数据可以包括监控视频信息、目标气体浓度、温度以及亮度信息,该目标气体可以包括一氧化碳、氢气、甲烷或丙烷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有多种监控终端,能够向用户终端提供多种监控数据,有助于用户终端对于储能设备工作状态进行详细和准确地分析。而且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允许用户通过多种用户终端获取远程解决热失控服务,为用户对储能设备进行安全巡检或对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提供了便利,有助于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S102,在所述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所述至少一者相关的储能设备为目标储能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储能设备为危险等级大于预设值的储能设备,该危险等级根据所述监控数据确定。
具体地,评判危险等级(危险等级越高,说明储能设备的事故越严重)的方法可以是:根据储能设备对应的监控数据中,异常监控数据的个数来判定,异常监控数据(指不符合预设条件的监控数据,该预设条件会对应相应的参考值)越多的储能设备的危险等级越高;和/或,根据储能设备对应的监控数据中,异常监控数据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值大小来判定,该差值越大的储能设备的危险等级越高。其中,不同种类的参考数据可以对应不同的参考值。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方法还可以通过对监控摄像头采集到的监控画面(或监控视频)进行图像识别,可以判断监控画面(或视频)中是否含有火花、烟雾等异常画面,进而确定储能设备的危险等级。
示例性的,若储能设备1对应的监控数据(由储能设备1对应的监控终端采集)中存在1个异常数据、储能设备2对应的监控数据(由储能设备2对应的监控终端采集)中存在5个异常数据、储能设备3对应的监控数据(由储能设备3对应的监控终端采集)中存在0个异常数据,则可以将储能设备1的危险等级确定为中级,将储能设备2的危险等级确定为高级,将储能设备3的危险等级确定为低级。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危险等级(低级、中级和高级)的评判方式和/或描述方式举例仅是为了解释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不应对本申请构成限定,具体的危险等级的评判方式和/或描述方式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关于不同监控数据类别对应的异常数据评判方法可以有:对于气体传感器,当采集到一氧化碳、氢气、甲烷或丙烷中的至少一种的气体时,即可判定为异常数据,更进一步地,确定的气体成分(一氧化碳、氢气、甲烷或丙烷)越多,则相当于上述“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值越大”的情况,可以将该气体传感器对应的储能设备的危险等级提高;对于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一个温度参考值(如30℃),当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设为70℃)超过温度预设值时,则可以将该温度(上述70℃)判定为异常数据,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与温度参考值的差值越大(设采集到的温度为160℃),则该温度对应的储能设备的危险等级越高,如160℃对应的储能设备的危险等级比70℃对应的储能设备的危险等级高。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会从多种角度来判定储能设备的危险等级,这种精细地划分有利于帮助用户终端确定储能设备的安全隐患,还能够帮助用户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储能设备的工作状态,并能及时地做出调整措施(或解决热失控措施)。
S103,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所述至少一者确定所述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生成第一提醒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提醒信息以至少一种方式呈现给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至少一种方式可以包括控制用户终端震动、控制用户终端播放预设音频和控制用户终端呈现提醒弹窗,该第一提醒信息可以用于提示目标储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且可以用于提示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
更多地,预设音频可以是与目标储能设备相关的第一提醒信息,如“储能设备2出现热失控事故,请迅速对其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预设音频还可以是简单的警报声或蜂鸣声。
可以看出,当出现目标储能设备(即出现异常状况的储能设备)时,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会通过多种方式对用户进行提醒,能够让用户及时地了解到相关的事故信息(如目标储能设备的位置信息、目标储能设备的型号信息或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中的至少一种),有助于提高用户进行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效率。
S104,根据所述目标储能设备和所述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确定对应的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所述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对所述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可以为与目标储能设备和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可能地,针对不同的储能设备的异常状况,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会提供至少一种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该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可以是技术人员根据相关解决热失控措施进行设定,也可以是由用户根据储能设备的实际安装(或分布)情况进行设定。当出现目标储能设备时,用户终端会根据该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和事故现状(如事故蔓延范围)确定推荐解决热失控方案(如S104中的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用户终端会根据该推荐方案(如S104中的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目标储能设备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进而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更多地,解决热失控方案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解决热失控设备、对该至少一个解决热失控设备的控制方案(调控抑制介质的喷洒速度、抑制介质的喷洒时长、排风扇的工作时长和转速以及防火防爆层的铺设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示例性的,设储能设备2为目标储能设备,出现的事故属于事故类型1(对应有解决热失控方案1、解决热失控方案2或解决热失控方案3),若解决热失控方案1为推荐解决热失控方案,可以将解决热失控方案1以及第一提醒信息一同显示在提醒弹窗中,提醒弹窗中可以包括类似于“储能设备2出现事故类型1对应的事故,已采用解决热失控方案1对储能设备2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用户终端会根据解决热失控方案1控制储能设备2对应的至少一个解决热失控设备,对储能设备2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会根据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确定合适的解决热失控方案(如上述的推荐解决热失控方案),有助于避免浪费救援时间(解决热失控时间),还有助于提高对目标储能设备解决热失控控制的效率,进一步减少用户的损失。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所述监控数据,显示与所述目标储能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监控终端发送的监控数据,对所述目标储能设备的情况进行多方位呈现。
示例性的,设储能设备2为目标储能设备,若储能设备2对应的监控摄像头1被烟雾遮挡、无法清晰地获取到储能设备2具体的事故情况(或事故画面)时,则用户终端会显示储能设备3对应的监控摄像头2(能够获取到清晰的储能设备3的事故情况或事故画面)所采集的监控画面(或监控视频);若储能设备2对应的传感器1因受储能设备2的事故影响而损坏、无法向用户终端发送监控数据,则用户终端会显示储能设备2对应的传感器2(能正常工作)所采集的监控数据。
更多地,上述传感器2可以是离储能设备2最近的、且能正常传输的传感器,还可以是离储能设备2的距离在预设范围内、且具有良好工作状态的传感器。具体的监控数据的显示策略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会根据监控终端的工作状态来及时调整监控数据的呈现(或显示)策略,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最准确的监控数据,进一步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解决热失控方案。
S105,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指令,将所述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为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所述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解决热失控设备,对所述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与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指令相关,该第二解决热失控设备为与目标储能设备和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该第二解决热失控设备表示与目标储能设备和用户确定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示例性的,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解决热失控方案的场景示意图。图2所示,当出现目标储能设备时,用户终端可以呈现如提醒弹窗21中所示的提醒信息,若用户点击按钮22(即图2中的“跳转”按钮),则用户终端会显示目标储能设备对应的监控数据界面23。若用户在观察目标储能设备的相关监控数据后,确定用户终端对于目标储能设备事故类型判断错误,或者确定解决热失控方案1无法满足目标储能设备的解决热失控需求,则用户可以在监控数据界面23中点击按钮24(即图2中的“切换”按钮),则会在用户终端上显示的解决热失控方案列表25(如图2所示,解决热失控列表25中可以包括解决热失控方案1、解决热失控方案2、解决热失控方案3以及解决热失控方案4),根据用户在解决热失控方案列表25中选择的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对应的至少一个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若如图2所示,用户在解决热失控列表25中点击解决热失控方案3右侧的勾选按钮26(相当于上文提及的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则用户终端会根据解决热失控方案3控制对应的至少一个解决热失控设备,来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更多地,用户还可以点击解决热失控方案列表25中解决热失控方案3右侧的箭头状按钮27来查看解决热失控方案3的详情。
判断出用户终端针对目标储能设备采取的消。其中,监控数据界面可以包括目标储能设备对应的至少一个监控设备反馈的监控数据,还可以包括与目标储能设备相关的至少一个解决热失控设备的控制区域。用户可以在解决热失控设备的控制区域输入或设置对解决热失控设备的控制方案(如调控抑制介质的喷洒速度、抑制介质的喷洒时长、排风扇的工作时长和转速以及防火防爆层的铺设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更多地,与目标储能设备相关的至少一个解决热失控设备是指能够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的解决热失控设备,是指目标储能设备在解决热失控设备的解决热失控范围内(即解决热失控设备能进行有效解决热失控的范围或区域)。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给用户提供了更大的解决热失控控制自由度,允许用户根据实际情况来切换解决热失控方案,有助于达到最好的解决热失控效果,减少因事故造成的损失。
S106,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添加指令,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和第三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所述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三解决热失控设备,对所述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与解决热失控方案添加指令相关,该第三解决热失控设备为与目标储能设备和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对应或者与用户确定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示例性的,若用户判定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为目标储能设备生成的推荐解决热失控方案(设为解决热失控方案5)无法满足目标储能设备的解决热失控需求,则用户可以选择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的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用户添加了解决热失控方案6和解决热失控方案7),然后用户终端可以同时根据解决热失控方案5、解决热失控方案6以及解决热失控方案7,控制对应的至少一个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
更多地,用户可以在监控数据界面或提醒弹窗输入添加指令(如在监控数据界面或提醒弹窗中设置或显示有“添加”按钮);用户还可以在监控数据界面或提醒弹窗中输入切换指令,然后在解决热失控方案列表中选择多个解决热失控方案,从而实现“多个解决热失控方案并行实施”的效果。
可以看出,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方法,用户可以灵活地调整解决热失控方案,从而对目标储能设备实现更精准地解决热失控处理,有助于获得更好的解决热失控效果,进一步减少用户的损失。
S107,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生成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根据所述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所述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对所述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与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相关,该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可以用于设置至少一个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的类型、数量或位置中的至少一种,该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可以为与目标储能设备和用户确定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示例性的,若用户判定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为目标储能设备生成的推荐解决热失控方案(设为解决热失控方案5)无法满足目标储能设备的解决热失控需求,则用户可以自定义新的解决热失控方案(设为解决热失控方案8),用户可以设置解决热失控方案8的名称、解决热失控方案8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以及对解决热失控方案8对应解决热失控设备的控制方案(如调控抑制介质的喷洒速度、抑制介质的喷洒时长、排风扇的工作时长和转速以及防火防爆层的铺设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更多地,用户可以在监控数据界面或提醒弹窗中输入切换指令、用户终端显示解决热失控方案列表后,在解决热失控列表中添加自定义解决热失控方案;用户还可以在监控数据界面或提醒弹窗中输入自定义指令(如在提醒弹窗中设置或显示有“自定义”按钮)。
示例性的,设储能设备4出现了异常现象(温度上升较快并伴有火焰),且火焰有扩散到储能设备5和储能设备6的危险,第一推荐方案为采用全淹没式的喷淋头(喷洒抑制介质)将储能设备4整个做隔断,而用户可以设置解决热失控方案9,解决热失控方案9可以是在储能设备4周围布置防火防爆层,形成隔断间,并调用喷淋头在隔断间内对储能设备4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在扑解决热失控焰后开启排风扇,将烟雾或其他燃烧杂质完全排除后再移除防火防爆层。进而,用户终端可以根据解决热失控方案9控制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对储能设备4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这样能在不影响其他储能设备(如储能设备5和储能设备6)工作的情况下对异常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允许用户根据目标储能设备的实际事故情况来是为目标储能设备设置最合适的解决热失控方案,有利于提高对目标储能设备的解决热失控效率,得到更好的对目标储能设备的解决热失控效果。
更多地,上述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第三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以及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可以用于调控抑制介质的喷洒速度、所述抑制介质的喷洒时长、排风扇的工作时长和转速以及防火防爆层的铺设方式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抑制介质可以是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或水中的至少一种。防火防爆层(属于防火防爆安全装置的一种形式)可以通过利用阻燃材料进行填充,能够有效防止火势蔓延。更多地,常见的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可以分为阻火设备和防爆泄压设备两大类。阻火设备有阻火器、安全液封、单向阀、阻火闸门等。阻火器有金属网阻火器、波纹金属片阻火器、砾石阻火器几种规格。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在监控数据界面输入的控制指令,根据控制指令控制至少一个第五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
示例性的,设储能设备4出现热失控事故,用户接收了用户终端呈现的提醒信息,并在提醒弹窗输入了跳转指令,则用户终端会为用户呈现与储能设备4相关的监控数据界面。用户可以在与储能设备4相关的监控数据界面实时查看储能设备4的事故现状,并根据储能设备4的事故现状灵活地输入控制指令,进而对储能设备4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
需要说明的时,在用户在监控数据界面输入控制指令之前,用户终端已经在根据用户在提醒弹窗中确认、切换、添加或自定义的解决热失控方案对储能设备4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用户在调控界面输入的控制指令是为了对上述解决热失控方案起辅助作用,是为了根据储能设备4的事故现状灵活调整相关解决热失控方案。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允许用户在确定、切换、添加或自定义解决热失控方案后,继续根据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现状来及时、灵活地对解决热失控方案进行调整,有助于保证对目标储能设备的解决热失控效果,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处理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当用户终端确定用于实施的解决热失控方案之后,若实施的解决热失控方案的实施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当前的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仍然大于阈值,则根据当前的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再次确定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并向用户呈现第二提醒信息,该第二提醒信息可以用于提醒用户更换当前实施的解决热失控方案。
设在上午10:02时,用户终端确定储能设备7出现异常情况(温度上升快并伴有浓烟),用户终端快速确定储能设备7的事故类型(该事故类型设为“轻度内部自燃”),并选择实施解决热失控方案10对储能设备7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若在上午10:07时(设预设时长为5分钟),储能设备7对应的监控数据显示储能设备7外部出现大范围火焰,用户终端可以再次确定储能设备7的事故类型(设为“重度自燃”),并确定选择实施解决热失控方案11来控制储能设备7的异常状况,或者,用户终端还可以向用户呈现提醒信息,提醒用户更换当前解决热失控方案(如上述解决热失控方案10)。
更多地,在根据当前的监控数据再次确定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及对应的解决热失控方案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方法还可以向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发送报警信息,该报警信息可以包括目标供能组件的位置信息和当前的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其中,解决热失控设备可以是解决热失控机关的服务器或主机等,用户终端将位置信息以及(目标储能设备)当前的监控数据发送给解决热失控设备,有助于解决热失控人员更加详细地了解当前的事故细节,从而制定出更加合适的解决热失控方案。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会在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时,持续关注该解决热失控处理对目标储能设备的解决热失控效果,在判断当前解决热失控方案无法满足目标储能设备的解决热失控需求时,用户终端会再次评估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以及确定新的解决热失控方案,或者通知用户更换解决热失控方案,有助于最大程度地保证对目标储能设备的解决热失控效果、减少用户的损失。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当根据当前确定的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之后,若当前确定的解决热失控方案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出现故障,则启动与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的类型相同、且与目标储能设备对应但尚未启动的其他解决热失控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该当前确定的解决热失控方案可以为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第三解决热失控方案或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也可以为用户在观察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现况时做出的解决热失控调整。本申请实施例方法步骤表达的意思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可以随时判断解决热失控设备的工作状况,并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其中,与目标储能设备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是指,目标储能设备位于该解决热失控设备的解决热失控范围中,解决热失控设备能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有效的解决热失控处理。例如,储能设备1对应的某一解决热失控设备1为喷洒抑制介质的解决热失控设备,解决热失控设备1的喷洒范围为2米,则储能设备1与解决热失控设备1的距离小于2米。
示例性的,用户终端根据解决热失控方案10对储能设备7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时,在储能设备7对应的监控画面中观察出解决热失控方案10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2并没有开始进行解决热失控工作,即可判定解决热失控设备2出现故障,并启动与解决热失控设备2类型相同、尚未启动且与储能设备7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3,来对储能设备7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在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时,也会时刻关注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的工作状态,在解决热失控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地调用其他有效的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有助于保证对目标储能设备的解决热失控效果,按计划完成解决热失控任务。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用户终端接收的第一查看指令,所述用户终端显示至少一个储能设备的列表;
响应于用户终端接收的第一选择指令,所述用户终端显示与所述至少一个储能设备中的第一储能设备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数据,其中,该第一选择指令可以用于在所述列表中选择所述第一储能设备。
示例性的,请参见图3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程解决热失控参数查看的场景图。如图3a所示,当用户点击用户终端30桌面显示的远程解决热失控软件31后,用户终端会呈现如32所示的远程解决热失控控制界面(包括有参数调节区33和监控数据区34)。当用户点击监控数据区34后,用户终端会显示列表35,用户可以在列表35中选择想要查看的储能设备的相关监控数据(如图3a所示,用户可以点击储能设备10),则会在界面36显示储能设备10相关的监控数据。
可以看出,用户可以随时查看储能设备相关的监控数据,有助于用户准确把握储能设备的工作状态。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响应于用户终端接收的第一选择指令,用户终端显示与至少一个储能设备中的第一储能设备相关的第一监控数据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用户终端接收的切换指令,将监控第一储能设备的一个监控终端切换为监控所述第一储能设备的另一个监控终端;
显示从另一个监控终端采集的、与第一储能设备相关的第二监控数据。
示例性的,如图3b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远程解决热失控参数查看的场景图。如图3b所示,用户可以在界面36中切换储能设备的监控视角(如点击图3b中的按键37),然后用户终端会显示弹窗38,弹窗38中会显示储能设备对应的监控摄像头名称(如图中的监控摄像头3、监控摄像头4以及监控摄像头5),用户通过点击不同监控摄像头名称对应的按钮,即可实现切换监控视角。
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监控视角的切换,储能设备对应的监控数据可能不同。示例性的,如图3b所示,在用户查看储能设备10的监控数据时,设默认显示的是监控摄像头3拍摄的画面以及与监控摄像头3相关的传感器采集到的监控数据,在用户将监控画面切换为监控摄像头5拍摄的画面,则之前由与监控摄像头3相关的传感器采集到的监控数据,会变为与监控摄像头5相关的传感器采集到的监控数据。由于不同的监控摄像头与储能设备之间的距离不同,所以不同的监控摄像头相关的传感器采集到的监控数据也可能存在不同,距离储能设备约定的传感器所采集的监控数据可能会更加准确。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不仅可以让用户切换不同的监控视角,还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监控视角来呈现不同的监控数据,有助于用户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到储能设备的工作状况,有助于用户对各解决热失控设备做出适应性的调整,进一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响应于用户在监控数据区输入的第一查看指令,显示至少一个储能设备的监控列表,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至少一个储能设备的危险等级,由高到低排列至少一个储能设备,并生成监控列表。
示例性的,针对上述举例的储能设备1、储能设备2以及储能设备3,若监控列表中包含储能设备1、储能设备2、储能设备3以及储能设备6(设储能设备6中存在0个异常数据),则根据危险等级对储能设备1、储能设备2、储能设备3以及储能设备6进行排序、生成的监控列表顺序可以是:储能设备2、储能设备1、储能设备3、储能设备6。
其中,对于危险等级相同的储能设备(如储能设备3和储能设备6),可以根据储能设备的编号(将储能设备3排在储能设备6前面)、可以根据储能设备的工作年限(由于工作年限越长,储能设备出现事故的概率越高,因此可以将工作年限长的储能设备排列在前面)、可以根据储能设备监测数据的最近更新时间或者储能设备的空间位置来排列。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于危险等级相同的储能设备的排序方式的举例只是为了更加详细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具体的排序方式由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不仅会根据储能设备的危险等级对储能设备进行排序,还会考虑多方因素,为用户生成合适的监控列表,方便用户在日常工作中排查出异常的储能设备,有助于用于在最短的时间内注意到储能设备的异常,能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用户终端接收的参数调节指令发送至至少一个监控终端和/或至少一个解决热失控设备,其中,该参数调节指令可以用于设置阈值和/或至少一个解决热失控设备的解决热失控参数,该解决热失控参数可以包括所述抑制介质的存储量。
具体地,用户可以在日常工作中查看各解决热失控设备的状态(如抑制介质的存储量、排风扇是否能正常运转、防火防爆层是否出现破损、是否可以正常对防火防抛层移动或传感器是否能正常工作等),用户还可以在参数调节界面操作各类解决热失控设备,以便检测解决热失控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允许用户通过用户终端调试解决热失控设备,从而检测解决热失控设备是否能正常工作,有助于确保解决热失控设备可以在储能设备出现事故时能有效地控制火情。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响应于用户的启动指令,呈现远程解决热失控控制界面之前,本申请实施例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的登录指令,该登录指令可以用于获取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控制权限。
具体地,用户可以采用“账户-密码”方式、面部识别、指纹识别或其他软件授权的方式来登录远程解决热失控软件、远程解决热失控小程序或远程解决热失控网页的方式。
更多地,根据用户账户的不同,该账户对应的控制权限也可以不同。控制权限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仅供查看”和“可查看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控制权限的举例只是为了解释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不代表只能按上述方式分类控制权限,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更加细化的控制权限等级以及控制权限的分配方法,在此不做限制。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可以实现用户远程查看储能设备的工作状态、远程控制解决热失控设施对异常储能设备(指出现事故的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可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或解决热失控效率。而且用户能够通过不同的监控视角,来全面了解储能设备的工作状态或异常状态,有助于用户采取更加有效、更加合适的解决热失控措施来处理事故,降低损失。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装置。
请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组成示意图,该用户终端可以包括:通信模块410、计算模块420、控制模块430以及交互模块440;
通信模块410,可以用于按预设频次接收至少一个监控终端发送的、与至少一个储能设备相关的至少一个监控数据,该监控数据可以包括监控视频信息、目标气体浓度、温度以及亮度信息,该目标气体可以包括一氧化碳、氢气、甲烷或丙烷中的至少一种;
计算模块420,可以用于在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与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相关的储能设备为目标储能设备;
计算模块420,还可以用于在存在目标储能设备时,则根据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确定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生成第一提醒信息,该第一提醒信息可以用于提示目标储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且可以用于提示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
控制模块430,可以用于将第一提醒信息以至少一种方式呈现给用户,该至少一种方式可以包括控制用户终端震动、控制用户终端播放预设音频和控制用户终端呈现提醒弹窗;
计算模块420,还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在所述提醒弹窗输入的确认指令,根据目标储能设备和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确定对应的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
控制模块430,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该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可以为与目标储能设备和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计算模块420,还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在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指令,将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为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该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与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指令相关;
控制模块430,还可以用于根据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该第二解决热失控设备可以为与目标储能设备和用户确定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控制模块430,还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在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添加指令,根据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和第三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三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该第三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与解决热失控方案添加指令相关,该第三解决热失控设备可以为与目标储能设备和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对应或者与用户确定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计算模块420,还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在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生成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
控制模块430,还可以用于根据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该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与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相关,该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可以用于设置至少一个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的类型、数量或位置中的至少一种,该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可以为与目标储能设备和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方案、第二方案、第三方案、第四方案以及控制指令可以用于调控抑制介质的喷洒速度、抑制介质的喷洒时长、排风扇的工作时长和转速以及防火防爆层的铺设方式中的至少一种;用户终端可以包括:
计算模块420,还可以用于当用户终端确定用于实施的解决热失控方案之后,若实施的解决热失控方案的实施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当前的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仍然大于阈值,则根据当前的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再次确定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
控制模块430,还可以用于向用户呈现第二提醒信息,该第二提醒信息可以用于提醒用户更换当前实施的解决热失控方案。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用户终端还可以包括:
控制模块430,还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接收的第一查看指令,控制用户终端显示至少一个储能设备的列表;
控制模块430,还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接收的第一选择指令,控制用户终端显示与至少一个储能设备中的第一储能设备相关的第一监控数据,其中,该第一选择指令可以用于在所述列表中选择所述第一储能设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用户终端还可以包括:
交互模块440,还可以用于响应于用户终端接收的切换指令,将监控第一储能设备的一个监控终端切换为监控第一储能设备的另一个监控终端;
控制模块430,还可以用于显示从所述另一个监控终端采集的、与所述第一储能设备相关的第二监控数据。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用户终端还可以包括:
通信模块410,还可以用于将用户终端接收到的参数调节指令发送至至少一个监控终端和/或至少一个解决热失控设备,其中,参数调节指令可以用于设置阈值和/或至少一个解决热失控设备的解决热失控参数,该解决热失控参数可以包括所述抑制介质的存储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用户终端还可以包括:
通信模块410,还可以用于向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发送报警信息,其中,该报警信息可以包括目标储能设备的位置信息和当前的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用户终端还可以包括:
控制模块430,还可以用于当根据当前确定的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对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之后,若当前确定的解决热失控方案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出现故障,则启动与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的类型相同、且与目标储能设备对应但尚未启动的其他解决热失控设备,其中,该当前确定的解决热失控方案可以为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第三解决热失控方案或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
请参见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组成示意图,该用户终端可包括:
处理器510、存储器520和I/O接口530。处理器510、存储器520和I/O接口530间可实现通信地连接,该存储器52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5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520存储的指令,以实现如上图1对应的方法步骤。
处理器5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52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I/O接口530接收和发送信号,完成上述方法中的步骤。其中,所述存储器520可以集成在所述处理器510中,也可以与所述处理器510分开设置。
存储器52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系统521、高速缓存522和RAM523。其中高速缓存522是存在于RAM523与CPU之间的一级存储器,由静态存储芯片(SRAM)组成,容量比较小但速度比主存高得多,接近于CPU的速度;RAM523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内部存储器,可以随时读写(刷新时除外),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为操作系统或其他正在运行中的程序的临时数据存储介质。三者结合实现存储器520功能。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I/O接口530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专用芯片实现。处理器510可以考虑通过专用处理芯片、处理电路、处理器或者通用芯片实现。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考虑使用通用计算机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即将实现处理器510,I/O接口530功能的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器520中,通用处理器通过执行存储器520中的代码来实现处理器510,I/O接口530的功能。
该装置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其他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他实施例中关于装置执行的方法步骤的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指令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5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或服务器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 ,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c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cmable ROM,简称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简称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简称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简称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简称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简称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简称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简称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简称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简称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集成在处理器中。
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该总线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
还应理解,本文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l block,简称ILB)和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应用于远程解决热失控系统中的用户终端,所述远程解决热失控系统包括所述用户终端、至少一个监控终端、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以及至少一个储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预设频次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监控终端发送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储能设备相关的至少一个监控数据;
在所述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所述至少一者相关的储能设备为目标储能设备;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所述至少一者确定所述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生成第一提醒信息,并将所述第一提醒信息以至少一种方式呈现给用户,所述第一提醒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目标储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且用于提示所述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
根据所述目标储能设备和所述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确定对应的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所述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对所述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所述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为与所述目标储能设备和所述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指令,将所述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为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并根据所述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所述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解决热失控设备,对所述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所述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与所述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指令相关,所述第二解决热失控设备为与所述目标储能设备和所述用户确定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添加指令,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和第三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和所述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三解决热失控设备,对所述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所述第三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与所述解决热失控方案添加指令相关,所述第三解决热失控设备为与所述目标储能设备和所述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对应或者与所述用户确定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生成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根据所述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所述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对所述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所述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与所述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相关,所述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用于设置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的类型、数量或位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为与所述目标储能设备和所述用户确定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所述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所述第三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以及所述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用于调控抑制介质的喷洒速度、所述抑制介质的喷洒时长、排风扇的工作时长和转速以及防火防爆层的铺设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用户终端确定用于实施的解决热失控方案之后,若所述实施的解决热失控方案的实施时长达到预设时长,且当前的所述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所述至少一者仍然大于阈值,则根据当前的所述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所述至少一者再次确定所述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并向所述用户呈现第二提醒信息,所述第二提醒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用户更换当前实施的解决热失控方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的第一查看指令,所述用户终端显示所述至少一个储能设备的列表;
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的第一选择指令,所述用户终端显示与所述至少一个储能设备中的第一储能设备相关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控数据,其中,所述第一选择指令用于在所述列表中选择所述第一储能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的第一选择指令,所述用户终端显示与所述至少一个储能设备中的第一储能设备相关的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的切换指令,将监控所述第一储能设备的一个监控终端切换为监控所述第一储能设备的另一个监控终端;
显示从所述另一个监控终端采集的、与所述第一储能设备相关的第二监控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用户终端接收的参数调节指令发送至至少一个所述监控终端和/或至少一个所述解决热失控设备,其中,所述参数调节指令用于设置所述阈值和/或至少一个所述解决热失控设备的解决热失控参数,所述解决热失控参数包括所述抑制介质的存储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向所述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发送报警信息,其中,所述报警信息包括所述目标储能设备的位置信息和当前的所述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所述至少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根据当前确定的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对所述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之后,若所述当前确定的解决热失控方案对应的所有解决热失控设备出现故障,则启动与所述对应的所有解决热失控设备的类型相同且与所述目标储能设备对应但尚未启动的其他解决热失控设备,其中,所述当前确定的解决热失控方案为所述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所述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所述第三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或所述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
8.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包括:通信模块、计算模块、控制模块以及交互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按预设频次接收至少一个监控终端发送的、与至少一个储能设备相关的至少一个监控数据;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大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与所述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至少一者相关的储能设备为目标储能设备;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在存在目标储能设备时,则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监控数据中的所述至少一者确定所述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生成第一提醒信息,所述第一提醒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目标储能设备存在安全隐患且用于提示所述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提醒信息以至少一种方式呈现给用户;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提醒弹窗输入的确认指令,根据所述目标储能设备和所述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确定对应的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对所述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所述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为与所述目标储能设备和所述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所述计算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指令,将所述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为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所述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与所述解决热失控方案切换指令相关;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所述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二解决热失控设备,对所述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所述第二解决热失控设备为与所述目标储能设备和所述用户确定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添加指令,根据所述第一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和第三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所述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解决热失控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三解决热失控设备,对所述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所述第三预设解决热失控方案与所述解决热失控方案添加指令相关,所述第三解决热失控设备为与所述目标储能设备和所述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对应或者与所述用户确定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用户在所述用户终端输入的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生成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根据所述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控制所述多个解决热失控设备中的至少一个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对所述目标储能设备进行解决热失控处理,所述临时解决热失控方案与所述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相关,所述解决热失控方案设置指令用于设置所述至少一个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的类型、数量或位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四解决热失控设备为与所述目标储能设备和所述目标储能设备的事故类型对应的解决热失控设备。
9.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507855.4A 2022-11-29 2022-11-29 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Active CN115550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07855.4A CN115550409B (zh) 2022-11-29 2022-11-29 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8/193,688 US11749867B1 (en) 2022-11-29 2023-03-31 Method for remotely solving thermal runaway and related products
IL308955A IL308955A (en) 2022-11-29 2023-11-29 METHOD FOR REMOTE SOLUTION OF THERMAL RUNAWAY AND RELATED PRODUCT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07855.4A CN115550409B (zh) 2022-11-29 2022-11-29 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0409A CN115550409A (zh) 2022-12-30
CN115550409B true CN115550409B (zh) 2023-02-14

Family

ID=84722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07855.4A Active CN115550409B (zh) 2022-11-29 2022-11-29 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749867B1 (zh)
CN (1) CN11555040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77443B2 (en) * 2010-06-03 2017-02-21 C&C Power, Inc. Battery system and management method
US9539932B2 (en) * 2012-03-22 2017-01-10 Lux Lighting Systems, Inc. Light emitting diode lighting system
US10060296B2 (en) * 2012-11-15 2018-08-28 Kevin Lee Friesth Quintuple-effect generation multi-cycle hybrid renewable energy system with integrated energy provisioning, storage facilities and amalgamated control system cross-reference to related applications
US9537332B2 (en) * 2013-05-30 2017-01-03 Canara,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ge balancing of individual batteries in a string of batteries using battery voltage and temperature, and detecting and preventing thermal runaway
US10440542B2 (en) * 2015-11-24 2019-10-08 NuGen Systems, Inc. Wireless battery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for parachute deployment and auto load disengagement
US20180003572A1 (en) * 2016-07-01 2018-01-04 Exotag Inc. Sensor-Bas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Temperature Sensitive Products
EP3592944A4 (en) * 2017-03-08 2020-12-30 Services Pétroliers Schlumberger DYNAMIC ARTIFICIAL LIFT
US10665909B2 (en) * 2017-07-17 2020-05-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attery thermal run-away and combustion prevention system
US20190033377A1 (en) * 2017-07-28 2019-01-31 Northstar Battery Company,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tilizing battery operating data and exogenous data
CN114257984A (zh) * 2020-09-25 2022-03-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控制接口的方法、通信装置
CN112455283B (zh) * 2020-11-25 2022-05-31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热失控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150282A2 (en) * 2020-11-30 2023-03-22 Rondo Energy, Inc.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applications
CN112952221A (zh) * 2021-02-02 2021-06-11 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热失控多级预警方法和系统
CN115246320A (zh) * 2021-04-26 2022-10-28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热失控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2232663A2 (en) * 2021-04-30 2022-11-03 Titan Advanced Energy Solutions,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failure detection of one or more energy storage devices
US11447015B1 (en) * 2021-06-15 2022-09-20 Beta Air,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excitation of an energy storage element configured for use in an electric aircraft
US11443569B1 (en) * 2021-10-30 2022-09-13 Beta Air,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attery management for a vehicle
CN114917510B (zh) * 2022-05-12 2023-01-17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锂电池储能的热失控抑制系统及其抑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0409A (zh) 2022-12-30
US11749867B1 (en)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70242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dicting and displaying site safety metrics
CN103914942A (zh) 移动终端报警方法及装置
KR101811393B1 (ko) 자동 화재 탐지 설비의 원격 제어 시스템
CN114839555A (zh) 电池储能系统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00156A (zh) 智能家电的断电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10064096A (ko) 서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재 감시 시스템 및 방법,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 매체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CN112698210A (zh) 一种电池安全测试一体机、电池测试系统及电池测试方法
CN115550409B (zh) 远程解决热失控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233370A (zh) 一种燃气泄漏报警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539862A (zh) 基于单兵派遣的应急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882666B (zh) 一种智能家居火灾预警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87254B (zh) 核电厂火灾情况下核电设备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KR102040431B1 (ko) 소방 관리 시스템 및 이 시스템에서의 오동작 방지 방법
CN216927797U (zh) 应急避灾管理系统
CN115920293A (zh) 一种消防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方法及装置
EP3324251B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electrical supply of a device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said method
IL308955A (en) METHOD FOR REMOTE SOLUTION OF THERMAL RUNAWAY AND RELATED PRODUCTS
CN109785568A (zh) 火灾报警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5839843B2 (ja) 集合住宅の管理装置及び方法
CN115019490A (zh) 一种智能分析安全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333989B1 (ko) 위험물 유출 감지 중앙 감시 관리 시스템
WO2021026305A1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mart ventilation in hazardous locations
CN112767636A (zh) 消防告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679693A (zh) 油汀防护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898958B (zh) 数字模拟温度安全监控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5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uilding 501, No. 6 Lanqing Second Road, Luhu Community, Guanhu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Room 2-B26, Peihong Building, No. 1 Kehui Roa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air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Xiamen Haichen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