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44810A - 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44810A
CN115544810A CN202211399221.1A CN202211399221A CN115544810A CN 115544810 A CN115544810 A CN 115544810A CN 202211399221 A CN202211399221 A CN 202211399221A CN 115544810 A CN115544810 A CN 115544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plified
model
piece
electrical system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992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光
陈玉婷
张平
刘国华
叶育林
刘森
覃振成
李旭
许玮
景蕊春
谭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CGN Power Co Ltd, Guangdong Nuclear Power Joint Ven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3992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4481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44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44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20Finite element generation, e.g. wire-frame surface description, tesselation
    • G06T17/205Re-mesh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08Flu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根据待简化件,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根据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本方法能够基于连接件两端的系统模组的类型确定需要进行简化的连接件(即待简化件),进而基于待简化件对电力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进一步减少了连接件的样式种类,降低了电力系统的模型复杂度,再基于简化系统模型进行应力分布计算,进一步减少了仿真软件的计算资源占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对户外高压电气设备进行流体环境分析校核时,往往性能薄弱的点就是不同系统模组之间的连接件位置。其中,系统模组可以包括:软导线和设备组件。如何精确的提取软导线在流体载荷作用下应力分布,并将应力施加到软导线对不同系统模组之间的连接件的牵扯力分析上,对系统模组、连接件选型和校核至关重要。
目前,若要计算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情况,就要对电气系统中所有组件进行建模仿真,然而,当电气系统内部结构较为复杂时,会导致软导线应力分布过程复杂,利用仿真计算进行分析的计算资源占用较多,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资源占用,且提高工作效率的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其中,系统模组包括软导线和设备组件;
根据待简化件,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根据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包括:
针对电气系统中的每一连接件,若该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均为软导线类型,则将连接件作为待简化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待简化件,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包括:
确定待简化件对应简化策略;
根据简化策略,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中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简化策略,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中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包括:
若简化策略为模型替换策略,则根据待简化件的轮廓,确定待简化件的简化件模型;
根据所述简化件模型,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中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包括:
对简化系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配置简化系统模型的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其中,模型参数至少包括:模型属性参数和边界条件参数;
基于网络划分结果、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简化系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包括:
对简化系统模型中的系统模组,以及除待简化件外的其他连接件进行网格划分。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组件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其中,系统模组包括软导线和设备组件;
简化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待简化件,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应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其中,系统模组包括软导线和设备组件;
根据待简化件,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根据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其中,系统模组包括软导线和设备组件;
根据待简化件,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根据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其中,系统模组包括软导线和设备组件;
根据待简化件,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根据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上述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根据待简化件,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根据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本方案基于连接件两端的系统模组的类型确定需要进行简化的连接件(即待简化件),进而基于待简化件对电力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进一步减少了连接件的样式种类,降低了电力系统的模型复杂度,再基于简化系统模型进行应力分布计算,进一步减少了仿真软件的计算资源占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连接件与系统模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连接件与系统模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得到简化系统模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待简化件简化前后的模型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待简化件简化前后的模型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软导线应力分布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基于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并根据待简化件,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再根据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适用于在流体环境下,对电气系统的软导线应力分布进行分析,尤其适用于在风压环境下,对电气系统的软导线应力分布进行分析。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S201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
其中,连接件可以是用于连接电力系统中的各系统模组的组件,可选地,连接件可以是连接不同系统模组的线夹。
其中,系统模组可以是构成电气系统的各内部组件,可以包括软导线和设备组件。可选的,该设备组件可以是电塔、变压器等,例如,若电气系统为电力输送系统,则设备组件可以是高压电塔。
其中,待简化件可以是电气系统中对应力的解析结果影响较小的组件。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待简化件通常是从连接件中选择出来的。
可选地,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的方法有多种,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可以是,终端响应于人工输入的选择指令,从连接件中确定出待简化件,该选择指令可以是由人工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设定的指令。示例性的,终端接收人工输入的软导线与软导线间连接件的选择指令,终端响应该选择指令,将人工选择的软导线与软导线间的连接件确定为待简化件。
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可以是,针对电气系统中的每一连接件,若该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均为软导线类型,则将连接件作为待简化件。
具体的,终端识别出电气系统中的每一个连接件,以及该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并基于预设判断标准,判断识别出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型组的类型是否为软导线类型,若是,则将该连接件确定为待简化件。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图中标注出三个连接件,其中,连接件1连接着设备组件1和软导线1;连接件2连接着两根软导线,即软导线1和软导线2;连接件3连接着软导线2和设备组件2。由于图3中的连接件2两端连接的均为软导线,所以可以将图3中的连接件2作为待简化件。
如图4所示,图中标注出五个连接件,其中,连接件1将软导线1和设备组件1连接;连接件2将软导线2和设备组件1连接;连接件3的一端连接着软导线2,另一端分别连接着软导线3和软导线4;连接件4连接着软导线3和设备组件2;连接件5连接着软导线4和设备组件3。由于图4中的连接件3两端连接的均为软导线,所以可以将图4中的连接件3作为待简化件。
S202根据待简化件,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其中,原始系统模型可以是基于系统模组和各连接件初始建立的模型,该原始系统模型内部能够精细化表征出系统模组和各连接的细节结构和特性。可视为电力系统的数字孪生模型。
其中,简化系统模型可以是对原始系统模型中待简化件部分进行简化处理后得到的模型。
可选地,根据待简化件,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的方式有多种,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可以是,终端选择确定出的待简化件,并基于人工输出的更改指令,该更改指令可以是将所有待简化件简化成某一标准模型,如方形模型的指令,终端基于更改指令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即将原始系统模型中的所有待简化件对应的模型部分(即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全部更改成统一的标准模型,并将修改后的原始系统模型作为简化系统模型。
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可以是,本实施例可以预先设置修改标准,该修改标准可以将待简化件的内部结构进行删除,仅保留待简化件的外部结构。此时,终端选择出待简化件后,可以基于该预设修改标准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修改,即将原始系统模型中的所有待简化件对应的原始系统模组的内部结构删除,并将该仅保留待简化件外部结构的简化件构成的系统模型确定为简化系统模型。
S203根据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其中,流体环境可以是主要由流体构成的气象环境,如暴风(风压)环境、暴雨环境等。
其中,应力分布可以是软导线表面和内部各点所受应力大小和方向。
可选地,根据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的方式有多种,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可以是,终端将确定好的简化系统模型输入至预设的应力计算软件中,该应力计算软件会模拟出流体环境,并计算出该简化系统模型中的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在该流体环境下的软导线应力分布,并生成软导线对应的应力分布情况。
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可以是,终端选择确定好的简化系统模型,并基于预先设置的计算逻辑对简化系统模型进行计算,该计算逻辑可以是基于预设的流体环境参数与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的,终端计算电气系统对应的简化系统模型中每一个软导线的应力分布情况,并生成软导线对应的应力分布情况。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在解析出电力系统的软导线的应力分布情况后,可以向用户展示本次解析结果,其中,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可以以多种形式通过终端呈现给用户,可选地可以是仿真云图、直方图和表格等相应数据形式。
上述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根据待简化件,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根据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本方案基于连接件两端的系统模组的类型确定需要进行简化的连接件(即待简化件),进而基于待简化件对电力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进一步减少了连接件的样式种类,降低了电力系统的模型复杂度,再基于简化系统模型进行应力分布计算,进一步减少了仿真软件的计算资源占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得到简化系统模型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目前,利用三维软件对电气设备、软导线以及设备线夹进行精细化建模工作量较大,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如何减少建模的工作量以提高工作效率至关重要。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得到简化系统模型的可选方式,如图5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501确定待简化件对应简化策略。
其中,简化策略可以是对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的策略。
可选地,简化策略可以是模型融合策略、模型统一策略、模型替换策略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模型融合策略可以是,将连接软导线的待简化件融合到软导线中,使得多条较短的软导线拼接成一条较长的软导线的策略。示例性的,当待简化件为双向连接头的连接件(即连接件仅有两个端点,且各端点仅连接一根软导线)时,则将该两根软导线拼接成为一根较长的软导线;当待简化件为三向连接头的连接件(即连接件有三个端点,且每个端点均连接一根软导线)时,则将该三根软导线拼接成为两根较长的软导线。
其中,模型替换策略可以是,将待简化件基于预设的简化处理方式对该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再将处理后得到的简化件模型替换原始件模型的策略。
可选地,确定待简化件对应简化策略的方式有多种,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可以是,终端基于用户输入的环境参数与预设的环境参数阈值进行比较,当环境参数大于环境参数阈值时,则将模型替换策略确定为待简化件对应简化策略,反之,则将模型融合策略确定为待简化件对应简化策略。
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可以是,终端基于识别出的待简化件的连接方式确定待简化件对应简化策略。具体的,终端基于待简化件的连接方式对待简化进行识别,若待简化件有且仅有两个端点,且各端点仅连接了一根软导线,则该待简化件为双向连接件,否则为多向连接件。当终端识别出待简化为双向连接件时,则将模型融合策略确定为待简化件对应简化策略;当终端识别出待简化为多向连接件时,则将模型替换策略确定为待简化件对应简化策略。
S502根据简化策略,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中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可选地,根据简化策略,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中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的方式有多种,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可以是,若简化策略为模型融合策略,则终端将识别出的待简化件融合到软导线中,使得多条较短的软导线连接成为相对应的较长的软导线,即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中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并将该简化处理后的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确定为简化系统模型。
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可以是,若简化策略为模型替换策略,则根据待简化件的轮廓,确定待简化件模型,根据待简化件模型,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中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
具体的,终端确定简化策略为模型替换策略,则识别出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的轮廓,并根据该轮廓确定待简化件的模型,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左图代表的是双连接头线夹的原始件模型,右图是基于该双连接头线夹的轮廓简化得到的简化件模型;如图7所示,左图代表的是三向连接头线夹的原始件模型,右图是基于该三向连接头线夹的轮廓简化得到的简化件模型。终端再基于确定出的待简化件模型,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中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即将该待简化件模型替换掉原有的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
上述得到简化系统模型方法,确定待简化件对应简化策略,根据简化策略,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中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基于简化策略对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提高了简化处理过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降低了待简化件的建模工作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确定软导线应力分布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仿真软件计算资源的占用,提高工作效率,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确定软导线应力分布的可选方式,如图8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801对简化系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配置简化系统模型的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
其中,网格划分可以是对简化系统模型中的系统模组和连接件按照预设的网格大小,对系统模组进行划分。
其中,环境参数可以是与流体环境相关的参数。如风力大小,风向等。
其中,模型参数至少包括:模型属性参数和边界条件参数。其中,模型属性参数又可以包括:材料参数和特性参数。其中,特性参数可以是与模型本身相关的参数类型,如模型质量、模型阻力等。边界条件参数可以是,外部给予模型的力或物,可选地,可以是预紧力、载荷、约束和接触等。
可选地,对简化系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的方式有多种,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可以是,终端选择简化系统模型,并基于预先定义的网格大小,对简化系统模型中的所有系统模组和连接件进行网格划分。
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可以是,对简化系统模型中的系统模组,以及除待简化件外的其他连接件进行网格划分。
具体的,终端识别简化系统模型中的系统模组,以及除待简化件外的其他连接件,并将所有系统模组和除待简化件外的其他连接件按照预设的网格大小定义,对该系统模组和该除待简化件外的其他连接件进行网格划分。
可选地,终端对简化系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对每一简化系统模型中的系统模组进行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的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简化件模型的模型参数的配置是理想化的,即将简化件模型的模型参数设置成与刚体模型相关的参数。示例性的,将简化件的模型类型设置为刚体,将简化件模型的质量设置为1,将简化件模型的阻力设置为0等。
S802基于网络划分结果、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可选地,终端基于网格划分结果、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对简化系统模型进行流体环境下的模拟仿真,同时基于预设的计算逻辑(如有限元计算逻辑),计算出该简化系统模型的每一根软导线的应力分布,即电气系统对应的每一根软导线的应力分布情况,并生成应力分布相关数据。
上述确定软导线应力分布方法,对简化系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配置简化系统模型的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基于网络划分结果、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基于简化系统模型进行软导线应力分布的确定,有效减少了因为精细建模导致的大量计算资源被占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基于网络划分结果、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进行流体环境下的仿真模拟,进一步提高了对软导线应力分布计算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为验证本申请的软导线间连接件简化后,对风压下软导线应力分布结果无影响,本申请通过采用连接件精细模型、无连接件和连接件简化模型(即简化件模型,同时将简化件模型参数设置为刚体相关参数),基于有限元计算,对软导线风偏、软导线应力、固定点支反力进行对比分析。
表1示出的是,图3中对应的软导线1和软导线2中各点应力分布情况。
表1软导线1和软导线2中各点应力分布情况
连接件原始件模型 无连接件 连接件简化件模型
风偏位移/mm 606.95 564.19 608.01
软导线1或2的轴力/N 1456.9 1556.6 1454.3
连接件1或2的支反力/N 1510.1 1636.7 1507.6
表2示出的是,图4中对应的软导线1、软导线2和软导线3中各点应力分布情况。
表2软导线1、软导线2和软导线3)中各点应力分布情况
连接件原始件模型 无连接件 连接件简化件模型
风偏位移/mm 860.79 872.23 860.88
软导线2的轴力/N 4271.2 4299.6 4272
软导线3的轴力/N 919.36 959.73 920.07
软导线4的轴力/N 3411.5 3508.8 3412.3
设备组件1的支反力/N 3141 3214.2 3141.7
设备组件2的支反力/N 690.9 732.44 692.68
设备组件3的支反力/N 4394.1 4441.7 4394.8
通过上述两表可知,连接件简化模型和连接件精细的模型计算结果精度满足工程要求,但是无设备线夹模型的结果误差比较大,即连接件简化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且满足工程要求,本申请具备实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的可选方式,以该方法应用于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901针对电气系统中的每一连接件,若该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均为软导线类型,则将连接件作为待简化件。
S902确定待简化件对应简化策略。
S903若简化策略为模型替换策略,则根据待简化件的轮廓,确定待简化件模型。
S904根据待简化件模型,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中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S905对简化系统模型中的系统模组,以及除待简化件外的其他连接件进行网格划分,并配置简化系统模型的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
S906基于网络划分结果、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的电气系统应力解析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电气系统应力解析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装置1000,包括:组件确定模块1001、简化处理模块1002和应力确定模块1003,其中:
组件确定模块1001,用于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
简化处理模块1002,用于根据待简化件,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应力确定模块1003,用于根据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0所示的组件确定模块1001,还用于针对电气系统中的每一连接件,若该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均为软导线类型,则将连接件作为待简化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图10所示的简化处理模块1002,具体包括:
策略确定单元1101,用于确定待简化件对应简化策略。
简化处理单元1102,用于根据简化策略,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中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1所示的简化处理单元1102,具体包括:
简化件确定子单元,用于若简化策略为模型替换策略,则根据待简化件的轮廓,确定待简化件模型。
简化处理子单元,用于根据待简化件模型,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中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图10所示的应力确定模块1003,具体包括:
参数配置单元1201,用于对简化系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配置简化系统模型的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
应力确定单元1202,用于基于网络划分结果、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12所示的参数配置单元1201,具体用于对简化系统模型中的系统模组,以及除待简化件外的其他连接件进行网格划分。
上述电气系统应力解析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系统模组、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等。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其中,系统模组包括软导线和设备组件。
根据待简化件,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根据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针对电气系统中的每一连接件,若该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均为软导线类型,则将连接件作为待简化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待简化件对应简化策略。
根据简化策略,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中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简化策略为模型替换策略,则根据待简化件的轮廓,确定待简化件模型。
根据待简化件模型,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中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简化系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配置简化系统模型的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其中,模型参数至少包括:模型属性参数和边界条件参数。
基于网络划分结果、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简化系统模型中的系统模组,以及除待简化件外的其他连接件进行网格划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其中,系统模组包括软导线和设备组件。
根据待简化件,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根据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其中,系统模组包括软导线和设备组件。
根据待简化件,对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根据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模组、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所述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其中,所述系统模组包括软导线和设备组件;
根据所述待简化件,对所述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根据所述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所述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所述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包括:
针对电气系统中的每一连接件,若该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均为软导线类型,则将所述连接件作为待简化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简化件,对所述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包括:
确定所述待简化件对应简化策略;
根据所述简化策略,对所述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中所述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简化策略,对所述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中所述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包括:
若所述简化策略为模型替换策略,则根据所述待简化件的轮廓,确定待简化件的简化件模型;
根据所述简化件模型,对所述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中所述待简化件的原始件模型进行简化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所述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包括:
对所述简化系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配置所述简化系统模型的模型参数和环境参数;其中,所述模型参数至少包括:模型属性参数和边界条件参数;
基于网络划分结果、所述模型参数和所述环境参数,确定流体环境下,所述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简化系统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包括:
对所述简化系统模型中的系统模组,以及除所述待简化件外的其他连接件进行网格划分。
7.一种电气系统应力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组件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电气系统中各连接件所连接的系统模组的类型,从所述各连接件中确定待简化件;其中,所述系统模组包括软导线和设备组件;
简化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简化件,对所述电气系统的原始系统模型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简化系统模型;
应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简化系统模型,确定流体环境下,所述电气系统对应的软导线应力分布。
8.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1399221.1A 2022-11-09 2022-11-09 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5448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9221.1A CN115544810A (zh) 2022-11-09 2022-11-09 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9221.1A CN115544810A (zh) 2022-11-09 2022-11-09 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44810A true CN115544810A (zh) 2022-12-30

Family

ID=847209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9221.1A Pending CN115544810A (zh) 2022-11-09 2022-11-09 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4481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u et al. Loop‐analysis‐based continuation power flow algorithm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CN105338537B (zh) 一种新增基站站址共享分析的方法及终端
US9715571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mulations of reliability in printed circuit boards
CN115017859A (zh) 版图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5689018A (zh) 物资需求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5099095A (zh) 基于结构有限元模型的结构柔度矩阵生成方法及相关组件
CN109902396A (zh) 电缆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2861374A (zh) 基于预控制器的多物理耦合仿真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5544810A (zh) 电气系统应力解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19159693A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Neto et al. Geometric parameterization technique for continuation power flow based on quadratic curve
CN116661856A (zh) Eda软件的数据拼接系统
CN116938953A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60294A (zh) 基于有源配电网的仿真方法及装置
CN114329868A (zh) 变电设备安全距离校验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3342699A (zh) 一种软件无线电符合性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3392536B (zh) 电力通信网络仿真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KR20190109996A (ko) 애플리케이션 개발 소프트웨어의 작동 방법
CN112632883B (zh) 器件模型的仿真结果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814266A (zh) 电缆中间接头的参数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50817B (zh) 连接件放置方法、相邻关系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722867A (zh) 一种电路解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79688B (zh) 一种桶形基础的贯入分析方法、装置以及处理设备
CN114661301B (zh) 图形处理单元编译方法、装置、编译加速库和存储介质
CN118013760A (zh) 变压器仿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