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23658A - 全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全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23658A
CN115523658A CN202210710492.8A CN202210710492A CN115523658A CN 115523658 A CN115523658 A CN 115523658A CN 202210710492 A CN202210710492 A CN 202210710492A CN 115523658 A CN115523658 A CN 115523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door
air door
door
fresh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1049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广宇
张福显
迟武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1049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236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23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236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30Veloc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机壳,其上设置有:回风口;送风口;新风口,配置有控制引入新风的新风风门;排风口,配置有控制向室外排风的排风风门;全热交换芯体,设置在机壳中,回风口和排风口间连通形成排风风道,新风口和送风口连通形成送风风道;控制排风风道和送风风道的连通或隔断的循环风门;换气风门,通过换气风门开闭控制由新风口进入的室外新风经换气风门流至送风口;控制器,配置为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判断是否控制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引入新风;若引入新风,控制器基于室内外温差值控制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运行相对应模式,有利于根据不同环境实现最节能舒适的模式。

Description

全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室内的空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各种不同功能的空气处理装置也随之出现。
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新风引入设备全热交换器功能较单一,这些设备都存在智能化程度不高、操作不够灵敏等弱点。多数仅具备基本功能全热交换功能,通过全热交换芯体,排风对新风进行预冷或预热后,将新风引入室内,不具备其他功能,更不具备自动控制运行的功能,即使少数产品具备多个功能,但普通用户也不清楚各个运行模式有什么区别,空气质量如何去控制,如何运用全热交换器的各种模式和风档大小来改善室内的空气品质,更不知道如何运行更节能,如何采用最节能的方案最短的时间获取到室内新鲜、健康的空气。另外,全热交换器和空调独立运行,空调无法和全热交换器进行运行数据获取,并提前对进入房间的新风负荷进行预判,全热交换器随机的引入室内大量的新风,直接导致室内温度波动较大,用户感到很不舒适,也造成了非常不节能的局面。因此,相关技术领域内缺少对空气质量、空气品质控制、全热交换器自身及全热交换器与空调联合的节能运行方案,不能实现与空调融合并兼顾可靠性的成熟智能控制解决方案。
有鉴于此,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全热交换器,以便于根据不同环境实现最节能舒适的模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
机壳,其上设置有:
回风口,配置为引入室内回风;
送风口,配置为向室内送风;
新风口,配置有新风风门,通过所述新风风门的开闭控制引入新风;
排风口,配置有排风风门,通过所述排风风门的开闭控制向室外排风;
全热交换芯体,设置在所述机壳中,所述回风口和所述排风口间连通形成排风风道,所述新风口和所述送风口连通形成送风风道;
循环风门,通过所述循环风门开闭控制所述排风风道和所述送风风道的连通或隔断;
换气风门,通过所述换气风门开闭控制由所述新风口进入的室外新风经所述换气风门流至所述送风口;
控制器,配置为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引入新风;
若需引入新风,所述控制器基于室内外温差值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运行相对应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在所述控制器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判断是否引入新风前,判断室外温度是否达到预设室外温度;当室外温度高于预设室外温度时,所述控制器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判断是否引入新风;当室外温度不高于预设室外温度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全热交换器执行防霜冻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排风风道内的排风风机和位于送风风道内的送风风机;
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判断是否引入新风包括:
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第一预设值时,检测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
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低于预设温差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普通换气模式,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机以最高风挡运行;
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不低于预设温度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节能新风模式,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机以最高风挡运行。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第一预设值时,检测室外PM2.5浓度;
当室外PM2.5浓度高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循环净化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当室外PM2.5浓度不高于第二预设值时,判断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是否低于第三预设值;
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第三预设值时,检测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低于预设温差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普通换气模式;
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不低于预设温度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节能新风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第三预设值时,检测室内VOC气体浓度;
当室内VOC气体浓度高于第四预设阈值的上限值时,检测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低于预设温差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普通换气模式;
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不低于预设温度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节能新风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当室内VOC气体浓度不高于第四预设阈值的上限值时,检测室内PM2.5浓度;
当室内PM2.5浓度高于第五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循环净化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当室内PM2.5浓度不高于第五预设值时,检测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低于预设温差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普通换气模式;
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不低于预设温度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节能新风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全热交换器具有普通换气模式、节能新风模式和循环净化模式;
运行普通换气模式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换气风门打开、所述循环风门关闭、所述新风风门打开、所述排风风门打开;
运行节能新风模式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换气风门和所述循环风门关闭,所述新风风门和所述排风风门打开;
运行循环净化模式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换气风门关闭、所述新风风门关闭、所述排风风门关闭、所述循环风门打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全热交换器工作在所述普通换气模式或所述节能新风模式时,所述室外机控制装置配置为当风机切换风档运行时,所述室外机控制装置获取室外温度、当前运行模式、风机转速和风档的信号以按预设条件对应调整压缩机的目标频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的新风口和排风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的内部装配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的普通换气模式下风向流路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的节能新风模式下风向流路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的循环净化模式下风向流路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的智慧运行模式的控制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基于室外温度控制运行模式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基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运行模式的流程图一;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基于室外PM2.5浓度控制运行模式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基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控制运行模式的流程图二;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基于室内VOC气体浓度控制运行模式的流程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基于室内PM2.5浓度控制运行模式的流程图一;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基于室内PM2.5浓度控制运行模式的流程图二;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的室外机控制装置控制压缩机计算频率的执行表一;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全热交换器的室外机控制装置控制压缩机计算频率的执行表二。
以上各图中:机壳1;回风口11;送风口12;新风口13;新风风门131;排风口14;排风风门141;全热交换芯体15;排风风机16;送风风机17;循环风门18;换气风门19;送风风道21;排风风道22;内循环风道23;普通换气风道24;粗效过滤网25;高效过滤网26;活性炭滤网27;第一检测模块28;第二检测模块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4,本发明涉及的全热交换器可以在向室内送入的新风和与引入室外的室内空气间交换热量,回收室内气体中的热量,从而在不增加负荷的情况下进行换风。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机壳1、全热交换芯体15、排风风机16和送风风机17。机壳1上设置有回风口11、送风口12、新风口13和排风口14。回风口11设置在室内,回风口11配置为引入室内回风的污浊空气;送风口12设置在室内,送风口12配置为向室内送出热交换后的清洁空气;新风口13设置在室外,新风口13配置为引入室外清洁空气;排风口14设置在室外,排风口14配置为送出热交换后的室内的污浊空气。
回风口11可以通过管路连接在空调房间内以将室内污浊空气引入机壳1内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管路连接例如洗手间、卧室、客厅等多个空调房间,并行地将室内污浊空气引入机壳1内进行处理,还可以通过控制独立设置的阀门元件逐一地将多个空调房间内的室内污浊空气引入机壳1内进行处理。
类似的,送风口12可以通过管路连接一个空调房间以送出热交换后的清洁空气,也可以通过管路连接多个卧室、客厅等多个空调房间,并行地送出热交换后的清洁空气,还可以通过控制独立设置的阀门元件逐一的向空调房间送出热交换后的清洁空气。
在机壳1中还设置有全热交换芯体15,全热交换芯体15作为全热交换器的全热交换元件,全热交换芯体15可选用六边形对向流换热芯体,使用超薄高性能换热膜和一体成型的优化流道实际,延长吸气排气气流逆流换热的热交换时间,提高热回收能力和效率。全热交换芯体15同样可选用其它形状的换热芯体。
全热交换器内设置有送风风道21和排风风道22,其中,送风风道21将新风口13和送风口12连通,排风风道22将回风口11和排风口14连通。
机壳1内还设置有排风风机16。全热交换器通过驱动排风风机16从回风口11吸入室内的污浊空气,并且使吸入的污浊空气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5以及排风风机16从排风口14向室外排出,即排风风机16通过排风风道22将室内的污浊空气向室外排出,由排风风机16产生气流在室内的回风口11和室外的排风口14之间流通形成排风风道22。
机壳1内还设置有送风风机17,全热交换器通过驱动送风风机17从室外的新风口13吸入室外的新鲜空气,并且使吸入的新鲜空气经全热交换芯体15以及送风风机17从室内的送风口12向室内送出,即送风风机17通过送风风道21将室外的新鲜空气供给至室内,由送风风机17产生气流在室外的新风口13和室内的送风口12之间流通形成送风风道21。
本实施方式中,全热交换器的新风口13处配置有新风风门131,新风风门131可选的通过步进电机控制,新风风门131可以工作在全开、全闭、或者固定的开启角度。新风风门131设置于送风风道21中并位于全热交换芯体15上游。
本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的机壳1靠近室外的新风口13处设置有第一检测模块28,第一检测模块28可选的配置为检测室外新风的温度、室外新风的湿度以及室外新风的空气质量。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模块28采用可选的三合一空气质量检测模块,集成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度检测功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检测模块28也可以是独立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空气质量度传感器。空气质量度传感器可选用粉尘传感器即灰尘传感器,利用光的散射原理: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入射到被测颗粒场时,会受到颗粒周围散射和吸收的影响,光强衰减,从而求得入射光通过待测浓度场的相对衰减率,通过相对衰减率线性反应待测场灰尘的相对浓度。
全热交换器的室外的新风口13还设置有第一过滤模块,第一过滤模块设置为对室外新风中的灰尘颗粒进行过滤,净化处理室外新风,使得送风风道21中的空气为处理后的空气。
第一过滤模块可选的由粗效过滤网25和高效过滤网26组成,粗效过滤网25和高效过滤网26沿送风风道21中的空气流动方向依次布设。可设置的是,粗效过滤网25可设置为过滤5微米以上的灰尘离子,过滤材料可以采用无纺布、尼龙网、活性炭滤材、金属孔网等。高效过滤网26选用PM2.5高效过滤网26,例如HEPA过滤器等。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过滤模块也可以仅由粗效过滤网25和高效过滤网26的其中一者组成。
本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的室内回风口11设置有第二检测模块29。第二检测模块29可选地配置为检测室内回风的温度、室内回风的湿度以及室内回风的空气质量。
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模块29可选的为五合一空气质量检测模块,集成温度、湿度、颗粒物浓度(即PM2.5浓度)、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Compounds,VOC)浓度检测功能。可设置的是,第二检测模块29也可以是独立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颗粒物浓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气体传感器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器。
本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的室内的回风口11还设置有第二过滤模块,第二过滤模块由粗效过滤网25、活性炭过滤网和高效过滤网26组成。粗效过滤网25、活性炭过滤网、高效过滤网26沿排风风道22中的空气流动方向依次布设。可设置的是,粗效过滤网25配置为过滤五微米以上的灰尘离子,过滤材料可以选用无纺布、尼龙网、活性炭滤材、金属孔网等。活性炭滤网27可以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进行过滤,高效过滤网26选用PM2.5高效过滤网26,例如HEPA过滤器等,实现全方位、多层级净化空气。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过滤模块也可以仅由粗效过滤网25、活性炭过滤网和高效过滤网26的至少其中之一或两者组合构成。
目前,相关技术中,全热交换器通过不同模式和风挡大小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由于全热交换器的功能繁多,用户无法准确判断在何种模式和风挡下何运行全热交换器会更加节能,更高效地获取到新鲜空气。
参见图3-图7,本发明的全热交换器具有多个运行模式,分别为普通换气模式、节能新风模式、循环净化模式、防霜冻模式和智慧运行模式。
本申请的全热交换器上设置有循环风门18,全热交换器内还设置有内循环风道23,内循环风道23的一端通过循环风门18与回风口11连通,内循环风道23的另一端与排风口14连通,通过回风口11的开闭控制内循环风道23的开闭。通过设置内循环风道23和循环风门18,使得全热交换器具有内循环模式,提高用户体验。
全热交换器还包括换气风门19,换气风门19设置在机壳1内,具体的,全热交换器内设置有普通换气风道24,普通换气风道24为全热交换器内单独设置的风路通道,普通换气风道24不通过全热交换芯体15,普通换气风道24的一端开口直接与新风口13相连通,其另一端与排风口14相连通。换气风门19设置在普通换气风道24内,通过换气风门19的开闭控制普通换气风道24的开闭。
当室内温差与室外温差差别较小时,可开启普通换气模式。普通换气模式开启时,控制器控制循环风门18关闭以及排风风门141打开后。排风风机16转动以驱动室内空气由回风口11吸入,经全热交换芯体15后流经至排风口14,经排风口14排放至室外。同时,控制器还控制换气风门19打开以及新风风门131打开后。送风风机17驱动室外新风由新风口13进入全热交换器内,当换气风门19开启以打开换气风道时,由新风口13进入的新风流经换气风门19,经过换气风门19后直接流至室内的送风口12,不需要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5,从而避免室外新风与排放至室外的室内空气间的热量交换,减少全热交换器不必要的工作负荷。需要说明的是,开启普通换气模式后,控制器控制排风风机16和送风风机17均停机一段时间,在排风风机16和送风风机17停机的这段时间内,控制器同时控制循环风门18关闭、排风风门141打开、换气风门19打开以及新风风门131打开,各个风门按照对应的控制逻辑开启或关闭后,控制器控制排风风机16和送风风机17的运转。可设置的是,本实施例中排风风机16和送风风机17的停机时间为10s。
当室内温差差别较大时,可开启及节能新风模式。具体为,在节能新风模式开启时,控制器控制循环风门18关闭以及排风风门141打开后,排风风机16转动以驱动室内空气由回风口11吸入,经全热交换器芯体后流经至排风口14,经排风口14排放至室外。同时,控制器还控制换气风门19关闭以及新风风门131打开后。送风风机17驱动室外新风由新风口13进入全热交换器内,由新风口13进入的新风流经全热交换芯体15内部后流经至室内的送风口12,室外新风最终经送风口12排向室内。室外新风与排放至室外的室内空气在流经全热交换芯体15时进行全热换热,从而让室外新风从室内空气中回收能量,起到节能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开启节能新风模式后,控制器控制排风风机16和送风风机17均停机一段时间,在排风风机16和送风风机17停机的这段时间内,控制器同时控制换气风门19关闭、循环风门18关闭、新风风门131打开以及排风风门141打开,各个风门按照对应的控制逻辑开启或关闭后,控制器控制排风风机16和送风风机17的运转。可设置的是,本实施例中排风风机16和送风风机17的停机时间为10s。
当室内空气质量很差或温度较极端时或者新房刚装修后需要进行室内空气净化处理时,可开启循环净化模式。具体为,在循环净化模式开启时,控制器控制换气风门19关闭、新风风门131关闭、排风风门141关闭、循环风门18打开。此时,由于新风风门131关闭,全热交换器不再引入室外新风。送风风扇驱动室内空气由回风口11进入全热交换器内,流经全热交换芯体15内的内循环风道23后流通至室内的送风口12,最终由送风口12回到室内。需要说明的是,开启循环净化模式后,控制器控制排风风机16和送风风机17均停机一段时间,在排风风机16和送风风机17停机的这段时间内,控制器同时控制换气风门19关闭、新风风门131关闭、排风风门141关闭以及循环风门18打开,各个风门按照对应的控制逻辑开启或关闭后,控制器控制排风风机16和送风风机17的运转。可设置的是,本实施例中排风风机16和送风风机17的停机时间为10s。由于在回风口11处设置有第二过滤模块,在循环净化模式开启的过程中,第二过滤模块不断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过滤,从而全面提高室内空气的空气质量。
开启防霜冻模式时,可保护全热交换器本体在冬天不会霜冻,避免影响可靠性,实现正常送风,此时新风被间断引入室内。
由于全热交换器根据不同情况可选用的模式繁多,用户无法清楚得知各个模式运行区别,以及在不同环境下适用哪种模式最节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参见图5-图8,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智慧运行模式,在智慧运行模式下,可根据室内外PM2.5检测浓度及室内VOC和CO2的检测浓度,以及室外温度及室内外温度差智能切换舒适节能的运行模式和风量大小,并保证运行的可靠性。
具体的,全热交换器配置为执行以下步骤:
参见图9,步骤S100:检测室外温度,判断室外温度是否高于预设室外温度t,当室外温度不高于预设室外温度t时,控制器控制全热交换器执行防霜冻模式;当室外温度高于预设室温温度t时,控制器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判断是否引入新风。
通过检测到的室外温度,判断室外温度是否过低,若室温温度不高于预设温度t,则说明室外温度过低,此时控制器控制进入放霜冻模式,可更好的保护全热交换器,防止结霜;当室外温度高于预设室温温度t时,控制器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判断是否引入新风。
参见图11,控制器通过以下步骤判断是否引入新风:
步骤S200: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步骤S201: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第一预设值a时,即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aPPM时,检测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
步骤S202: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低于预设温差e时,即当|室内温度-室外温度|<e℃时,控制器控制新风风门131、排风风门141、循环风门18和换气风门19的开闭以执行普通换气模式,排风风机16和送风风机17以最高风挡运行;
步骤S203: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不低于预设温度e时,即当|室内温度-室外温度|≥e℃时,控制器控制新风风门131、排风风门141、循环风门18和换气风门19的开闭以执行节能新风模式,排风风机16和送风风机17以最高风挡运行。
在智慧运行模式下,当检测到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时,控制器判断需要引入室外新风;当室内外温差较小时,可开启普通换气模式,使得由新风口13进入的新风流经换气风门19,经过换气风门19后直接流至室内的送风口12,不需要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5,从而避免室外新风与排放至室外的室内空气间的热量交换,减少全热交换器不必要的工作负荷。
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当可开启节能新风模式,使得由新风口13进入的新风流经全热交换芯体15内部后流经至室内的送风口12,室外新风最终经送风口12排向室内,室外新风与排放至室外的室内空气在流经全热交换芯体15时进行全热换热,从而让室外新风从室内空气中回收能量,起到节能的效果。
参见图12,步骤S211: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第一预设值a时,即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a PPM时,检测室外PM2.5浓度浓度;
步骤S212:当室外PM2.5浓度高于第二预设值c时,即当室外PM2.5浓度>cμg/m3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131、排风风门141、循环风门18和换气风门19的开闭以执行循环净化模式。
在循环净化模式下,送风风机17在超高风、高风、中风、低风、超低风、微风六档间根据室内空气质量自动切换。具体的,送风风机17的风档随检测到的室内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变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越高,送风风机17对应的风档越高;送风风机17的风档还随检测到的室内PM2.5浓度变化,室内PM2.5浓度越高,送风风机17对应的风档越高;送风风机17的最终风档按照两者间档位高者执行。
在智慧运行模式的下,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相对适宜,则需要判断室外PM2.5浓度,当室外PM2.5浓度高到一定程度,说明外部环境雾霾严重,不适合引入室外新风进入室内,因此需要关闭新风进口和排风出口,进行循环净化模式,避免向室内引入大量PM2.5颗粒物以及避免增加全热交换器的净化负荷。
参见图13,步骤S222:当室外PM2.5浓度不高于第二预设值c时,即室外PM2.5浓度≤cμg/m3时,判断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是否低于第三预设值b;
步骤S223: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第三预设值b时,即室内CO2浓度>b PPM时,检测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低于预设温差e时,即当|室内温度-室外温度|<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131、排风风门141、循环风门18和换气风门19的开闭以执行普通换气模式;
步骤S224: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不低于预设温度e时,即当|室内温度-室外温度|≥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131、排风风门141、循环风门18和换气风门19的开闭以执行节能新风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预设值b小于第一预设值a。在智慧运行模式下,当室外PM2.5浓度不高于第二预设值c时,说明室外空气质量良好,可从室外引入新风。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第三预设值b时,说明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偏高,可从室外引入新风。当室内外温差较小时,可开启普通换气模式,使得由新风口13进入的新风流经换气风门19,经过换气风门19后直接流至室内的送风口12,不需要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5,从而避免室外新风与排放至室外的室内空气间的热量交换,减少全热交换器不必要的工作负荷。
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当可开启节能新风模式,使得由新风口13进入的新风流经全热交换芯体15内部后流经至室内的送风口12,室外新风最终经送风口12排向室内,室外新风与排放至室外的室内空气在流经全热交换芯体15时进行全热换热,从而让室外新风从室内空气中回收能量,起到节能的效果。
参见图14,步骤S233: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第三预设值b时,即室内CO2浓度≤b PPM时,检测室内VOC气体浓度;
步骤S234:当室内VOC气体浓度高于第四预设阈值的上限值时,检测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低于预设温差e时,即当|室内温度-室外温度|<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131、排风风门141、循环风门18和换气风门19的开闭以执行普通换气模式;
本实施例中,第四预设阈值为VOC气体浓度为标准等级0级或1级范围内,该范围内VOC气体浓度较低,若VOC气体浓度高于第四预设阈值的上限值则说明室内VOC气体浓度较高。
步骤S235: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不低于预设温度e时,即当|室内温度-室外温度|≥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131、排风风门141、循环风门18和换气风门19的开闭以执行节能新风模式。
在智慧运行模式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较低且室内VOC气体浓度较高时,说明室内空气质量偏差,在室外空气质量良好的前提下,控制器判断为可引入室外新风。当室内外温差较小时,可开启普通换气模式,使得由新风口13进入的新风流经换气风门19,经过换气风门19后直接流至室内的送风口12,不需要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5,从而避免室外新风与排放至室外的室内空气间的热量交换,减少全热交换器不必要的工作负荷。此时,在普通换气模式下,送风风机17和排风风机16的风档与室内VOC气体浓度相对应,即室内VOC气体浓度越高,送风风机17和排风风机16的风档越高,以提高室内空气的净化速率。
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当可开启节能新风模式,使得由新风口13进入的新风流经全热交换芯体15内部后流经至室内的送风口12,室外新风最终经送风口12排向室内,室外新风与排放至室外的室内空气在流经全热交换芯体15时进行全热换热,从而让室外新风从室内空气中回收能量,起到节能的效果。此时,在节能新风模式下,送风风机17和排风风机16的风档与室内VOC气体浓度相对应,即室内VOC气体浓度越高,送风风机17和排风风机16的风档越高,以提高室内空气的净化速率。
参见图15,步骤S244:当室内VOC气体浓度不高于第四预设阈值的上限值时,检测室内PM2.5浓度;
步骤S245:当室内PM2.5浓度高于第五预设值d时,即当室内PM2.5浓度>dμg/m3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131、排风风门141、循环风门18和换气风门19的开闭以执行循环净化模式。
本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内还设置有负离子发生装置。在执行智慧运行模式时,当室内VOC气体浓度不高于第四预设阈值的上限值时,即室内VOC气体浓度在标准等级的0级或1级范围内,则说明此时室内VOC气体浓度偏低,进而检测室内PM2.5浓度,当室内PM2.5浓度高于第五预设值d时,即当室内PM2.5浓度>dμg/m3时,说明此时可能有异常的颗粒物浓度产生,存在突发的污染情况,例如有人抽烟、厨房炒菜等。此时,先启动负离子发生装置,发出负离子,进行除醛、除味、除PM2.5颗粒物,以增强后续循环净化模式的净化效果,消除异味,预处理PM2.5颗粒物。然后运行循环净化模式,进行深度净化处理,直到室内PM2.5数值达到优良水平,即室内PM2.5浓度≤dμg/m3时,再重新引入新风。
步骤S255:当室内PM2.5浓度不高于第五预设值d时,即室内PM2.5浓度≤dμg/m3时,检测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低于预设温差e时,即当|室内温度-室外温度|<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131、排风风门141、循环风门18和换气风门19的开闭以执行普通换气模式;
步骤S256: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不低于预设温度e时,即当|室内温度-室外温度|≥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131、排风风门141、循环风门18和换气风门19的开闭以执行节能新风模式。
本实施例中,在智慧运行模式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VOC气体浓度、以及PM2.5浓度均在较低范围内时,说明此时室内空气质量优良。控制器根据室内外温差控制运行模式。当室内外温差较小时,可开启普通换气模式,使得由新风口13进入的新风流经换气风门19,经过换气风门19后直接流至室内的送风口12,不需要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5,从而避免室外新风与排放至室外的室内空气间的热量交换,减少全热交换器不必要的工作负荷。
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当可开启节能新风模式,使得由新风口13进入的新风流经全热交换芯体15内部后流经至室内的送风口12,室外新风最终经送风口12排向室内,室外新风与排放至室外的室内空气在流经全热交换芯体15时进行全热换热,从而让室外新风从室内空气中回收能量,起到节能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全热交换器还包括电器盒,控制器设置在电器盒内的单片机上,用于控制全热交换器工作。
全热交换器内的风的流道可采用EPP(高结晶型聚合物/气体复合材料)泡沫及塑料材质的结构形成,送风风机17和排风风机16的风机腔内粘贴了隔音降噪材料,对整机有很好的隔音降噪及保温效果,有利于提升整机的质量及性能,隔音降噪材料可为复合材料,隔音降噪材料在厚度上可依次为PUA(聚氨酯丙烯酸酯)、PVC(聚氯乙烯)和PUA(聚氨酯丙烯酸酯)。
本发明还可提出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如上所述全热交换器、空调器和室外机控制装置,通过室外机控制装置与空调器和全热交换器分别连接,实现空调器与全热交换器的联动功能,全热交换器确保室内新风量,空调器可以对全屋的新风温湿度进行调节,确保舒适度,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可以通过新风量的多少,预判室内空气温湿度变化趋势,空调器及时调整出风温度及转速。
全热交换器设置空调系统中,使得全热交换器可与空调器联动,可以更好的为用户提供空气品质处理方案,提升用户体验。
目前的空调无法获知全热交换器是否开启,送风风机17和排风风机16运转的风档如何。因此,目前的空调仅通过检测室内空气的温度来判断室内负荷的变化情况,然而经过一段时间,进入房间的新风才会导致室内温度发生变化,有一定延迟。因此,目前的空调进行的运行控制,在控制室内温度稳定上具有滞后性,室内温度已经变化了,产生了明显波动后,再被动的进行运行调节,这样用户会感到忽冷忽热,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本实施例为解决上述问题,当全热交换器在节能新风模式或普通换气模式时,排风风机16或送风风机17在刚切换到任一风档准备运行时,将室外温度、运转风档、运行模式等信号发送给空调室外机控制装置,使其根据实际情况将压缩机计算频率在原目标计算频率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预设频率值,以及时消除进入室内的新风带来的新风负荷,压缩机计算频率的执行方式参照图16-图17。
同时,在多联式空调系统中,通过室外机控制装置获取到室外温度、全热交换器运转风档、运行模式等信号,实现对引入新风负荷的预判,可以通过室外机控制装置消除联动时多个调节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可以使房间内的温度、湿度相对稳定以及空气品质满足用户要求。室外机控制装置的设置可使全热交换器与多联式空调系统实现联动,并深度融合。
节能新风模式或普通换气模式下,排风风机16或送风风机17在不同风档下所计算出的原目标计算频率不同。
在冬季时,当室外温度越低时,压缩机计算频率在原目标计算频率的基础上增加的预设频率值越大。本实施例中,以室外温度10℃为例,当室外温度每降低5℃,压缩机计算频率在原目标计算频率的基础上增加5Hz,从而通过对压缩机频率的改变以实现对引入新风后室内温度的预判调节,以及时消除进入室内的新风带来的新风负荷。
在夏季时,当室外温度越高时,压缩机计算频率在原目标计算频率的基础上增加的预设频率值越大。本实施例中,以室外温度30℃为例,当室外温度每升高3℃,压缩机计算频率在原目标计算频率的基础上增加10Hz,从而通过对压缩机频率的改变以实现对引入新风后室内温度的预判调节,以及时消除进入室内的新风带来的新风负荷。
空调器可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内机包括空调室内机壳体、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空调室内机壳体上形成换热进风口和换热出风口且空调室内机壳体内形成有与所述换热进风口和换热出风口连通的换热风道。室内换热器设于换热风道内,用以与进入换热风道内的空气换热,室内风机设于换热风道内,室内风机设于室内换热器靠近换热进风口或换热出风口的一侧,用以为换热风道内的空气流动提供动力。
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排出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电子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节流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电子膨胀阀中节流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吸热,将房间的热量转移到室外侧,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与空调室外机,空调室外机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换热器的部分,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并且电子膨胀阀可以提供在空调室内机或空调室外机中。
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其上设置有:
回风口,配置为引入室内回风;
送风口,配置为向室内送风;
新风口,配置有新风风门,通过所述新风风门的开闭控制引入新风;
排风口,配置有排风风门,通过所述排风风门的开闭控制向室外排风;
全热交换芯体,设置在所述机壳中,所述回风口和所述排风口间连通形成排风风道,所述新风口和所述送风口连通形成送风风道;
循环风门,通过所述循环风门的开闭控制所述回风口和所述送风口的连通或隔断;
换气风门,通过所述换气风门的开闭控制由所述新风口进入的室外新风经所述换气风门流至所述送风口;
控制器,配置为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判断是否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引入新风;
若需引入新风,所述控制器基于室内外温差值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运行相对应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配置为在所述控制器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判断是否引入新风前,判断室外温度是否达到预设室外温度;当室外温度高于预设室外温度时,所述控制器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判断是否引入新风;当室外温度不高于预设室外温度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全热交换器执行防霜冻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排风风道内的排风风机和位于送风风道内的送风风机;
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基于室内空气质量判断是否引入新风包括:
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第一预设值时,检测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
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低于预设温差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普通换气模式,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机以最高风挡运行;
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不低于预设温度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节能新风模式,所述排风风机和所述送风风机以最高风挡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第一预设值时,检测室外PM2.5浓度;
当室外PM2.5浓度高于第二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循环净化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当室外PM2.5浓度不高于第二预设值时,判断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是否低于第三预设值;
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第三预设值时,检测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低于预设温差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普通换气模式;
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不低于预设温度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节能新风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不高于第三预设值时,检测室内VOC气体浓度;
当室内VOC气体浓度高于第四预设阈值的上限值时,检测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低于预设温差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普通换气模式;
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不低于预设温度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节能新风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当室内VOC气体浓度不高于第四预设阈值的上限值时,检测室内PM2.5浓度;
当室内PM2.5浓度高于第五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循环净化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当室内PM2.5浓度不高于第五预设值时,检测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低于预设温差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普通换气模式;
当室内外温差的绝对值不低于预设温度e时,控制器控制所述新风风门、排风风门、循环风门和换气风门的开闭以执行节能新风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全热交换器具有普通换气模式、节能新风模式和循环净化模式;
运行普通换气模式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换气风门打开、所述循环风门关闭、所述新风风门打开、所述排风风门打开;
运行节能新风模式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换气风门和所述循环风门关闭,所述新风风门和所述排风风门打开;
运行循环净化模式时,所述控制器配置为控制所述换气风门关闭、所述新风风门关闭、所述排风风门关闭、所述循环风门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室外机控制装置;
当所述全热交换器工作在所述普通换气模式或所述节能新风模式时,所述室外机控制装置配置为当风机切换风档运行时,所述室外机控制装置获取室外温度、当前运行模式、风机转速和风档的信号以按预设条件对应调整压缩机的目标频率。
CN202210710492.8A 2022-06-22 2022-06-22 全热交换器 Pending CN1155236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0492.8A CN115523658A (zh) 2022-06-22 2022-06-22 全热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10492.8A CN115523658A (zh) 2022-06-22 2022-06-22 全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23658A true CN115523658A (zh) 2022-12-27

Family

ID=84695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10492.8A Pending CN115523658A (zh) 2022-06-22 2022-06-22 全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2365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2709A (zh) 一种室内环境调节一体式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7202395A (zh) 一种紧凑型新风净化机
CN206522856U (zh) 一种适用于辐射空调的新风机组调控系统
CN111306646B (zh)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211041202U (zh) 双冷热源新风调湿机组
CN110848794A (zh) 一种单冷热源新风调湿机组
CN210512165U (zh) 空气源热泵热风机
CN112128861A (zh) 一种新风湿度控制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39763A (zh) 新风换气机
CN205332428U (zh) 一种新型分户式辐射空调机组
CN209445511U (zh) 空调器
CN202853078U (zh) 整体式多功能房间新风处理机组
CN110726188B (zh) 空气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设备
CN210624832U (zh) 一种变水温除湿新风地面辐射空调系统
CN106247498A (zh) 一种可降低室内噪音的空气品质处理系统
CN207849566U (zh) 一种带独立新风除湿的多联式空调系统
CN107763737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
CN115523658A (zh) 全热交换器
CN217004766U (zh) 一种多功能新风机组
CN206514435U (zh) 一种空气品质处理机组
CN106594874B (zh) 空气循环系统及空调
CN206191789U (zh) 一种可降低室内噪音的空气品质处理系统
CN114353198A (zh) 一种带调温型新风除湿机的除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578468B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551301A (zh) 一种适用全工况的节能舒适型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