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12527B - 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12527B
CN115512527B CN202211454234.4A CN202211454234A CN115512527B CN 115512527 B CN115512527 B CN 115512527B CN 202211454234 A CN202211454234 A CN 202211454234A CN 115512527 B CN115512527 B CN 1155125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induction
tag
information
vis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542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12527A (zh
Inventor
徐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ongt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ongt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ongt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ongtu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542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125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12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12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12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12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8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li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90Services for handling of emergency or hazardous situations, e.g. earthquake and tsunami warning systems [ETW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其包括步骤当接收到供拜访人员随身佩戴的标签终端的启动信号时,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向位于拜访目的地的感应终端发出启动指令,以使感应终端实时检测与其绑定的标签终端是否位于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内;当接收到来自感应终端的代表所绑定的标签终端位于感应范围内的确认信息时,停止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且当标签终端位于感应范围内时,每隔一段预设时间感应终端发出一次确认信息;当标签终端离开与其绑定的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时,重新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本申请具有增强对位于校园内部拜访人员的管理力度,提升校园内部管理的安全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分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升校园环境的安全性,校外人员到校拜访时首先需进行身份信息登记,进一步需通过校园的安检流程才能获得进入校园拜访的资格,但目前,校园普遍仅在拜访人员进入校门的环节设置识别程序,未对拜访人员在校园内部的活动轨迹进行针对性的监控,即对位于校园内部的拜访人员的管理力度较为薄弱,校园内部的安全管理仍有进一步的改善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增强对位于校园内部拜访人员的管理力度,提升校园内部管理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包括步骤:
当接收到供拜访人员随身佩戴的标签终端的启动信号时,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
向位于拜访目的地的感应终端发出启动指令,以使感应终端实时检测与其绑定的标签终端是否位于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内;
当接收到来自感应终端的代表所绑定的标签终端位于感应范围内的确认信息时,停止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且当标签终端位于感应范围内时,每隔一段预设时间感应终端发出一次确认信息;
当标签终端离开与其绑定的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时,重新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拜访人员进入校园时,为拜访人员提供随身佩戴的标签终端,例如拜访专用的智能吊牌等,智能吊牌具有定位功能,即能够试试获取到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实现对拜访人员在校园内部活动轨迹的跟踪,进一步,基于拜访人员的具体拜访事项,能够获知拜访人员具体的拜访目的地,则向位于拜访目的地的感应终端发出启动指令,以使感应终端实时检测与其绑定的标签终端是否位于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内,即实时感应拜访人员是否到达拜访目的地,进一步提升对拜访人员的监控力度。
当拜访人员到达拜访目的地后,停止对标签终端定位信息的获取以节省流量资源,并通过间隔发送确认信息的方式以确定佩戴标签终端的拜访人员位于拜访目的地,最后当佩戴标签终端的拜访人员离开拜访目的地时,重新试试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实现对拜访人员在校园内全活动周期的监控,清楚地获知拜访人员的活动轨迹,增强对位于校园内部拜访人员的管理力度,提升校园内部管理的安全性,同时监控方式也较为节省流量。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所述当接收到供拜访人员随身佩戴的标签终端的启动信号时,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的步骤之前,执行如下步骤:
当接收到供校园安保人员使用的用户终端录入的拜访人员的拜访事项信息;
将拜访事项信息输入用于匹配感应终端的匹配模型,匹配模型识别拜访事项信息并筛选出对应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
将终端数据发送至选定的标签终端,以使该标签终端与筛选出的感应终端进行绑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拜访人员佩戴标签终端之前,需先录入拜访人员的拜访事项信息,并将拜访事项输入用于匹配感应终端的匹配模型,进一步根据拜访事项信息筛选出对应的拜访目的地的感应终端,例如拜访校长则对应的拜访地点为综合楼,拜访某任课教师,则对应地点为该教师办公室所在的教学楼,进一步获取对应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将终端数据发送至标签终端以实现拜访人员佩戴的标签终端与其拜访的目的地的感应终端绑定。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所述匹配模型识别拜访事项信息并筛选出对应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的步骤,包括:
匹配模型从拜访事项信息中识别预设的关键词组,基于关键词组确定拜访的目的地信息;
若所确定的目的地信息包括两个及以上,则获取所有目的地信息对应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匹配模型从用户终端录入的拜访事项信息中识别是否存在能够确定拜访目的地的关键词组,若存在,则通过该识别出的关键词组确定拜访的目的地信息,例如识别到家长会、A教师的关键词组,则匹配模型确定的目的地信息为一号教学楼;若拜访人员拜访事项中需要到达两个以上的目的地,则将两个目的地信息处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发送至所选定的标签终端,实现拜访目的地处的感应终端与标签终端之间的绑定,则拜访人员无需重复进行感应终端的绑定,提高监控程序的便捷性和效率。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若所确定的目的地信息包括两个及以上,则所述将终端数据发送至选定的标签终端,以使该标签终端与筛选出的感应终端进行绑定的步骤,包括:
基于关键词组确定目的地信息对应的拜访时间信息;
当接收到来自用户终端输入的定时发送指令时,将目的地信息对应的终端数据,依据目的地信息对应的拜访时间信息分别发送至选定的标签终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关键词组中还包括了目的地信息的拜访时间,拜访的目的地B为早上11点,则用户终端通过出发定时发送指令以定时发送拜访目的地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例如拜访目的地A为早上10点,则在9点55分左右提前将目的地A的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发送至标签终端,但此时目的地B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则未提前发给标签终端,以防拜访人员提前进入到未处于约定拜访时间的拜访目的地,进一步加强了对拜访人员的校内活动监控。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所述当接收到供拜访人员随身佩戴的标签终端的启动信号时,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的步骤之后,执行如下步骤:
标签终端实时发出检测信号以检测拜访人员是否佩戴标签终端,得到检测结果;
若预设时长内均未检测到拜访人员佩戴标签终端,则输出检测结果为未佩戴并生成提醒消息;
向用户终端发送提醒消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标签终端发出的检测信号,能够实时检测拜访人员在校园内部是否实时佩戴作为标签终端的吊牌,例如通过红外热像传感器以检测吊牌是否靠近人体即可实现,若检测到拜访人员未佩戴标签终端,则生成提醒消息并将提醒消息发送至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即可从预先记录的拜访事项信息中获得该拜访人员的拜访事项信息,进而用户终端的安保人员接收到该提醒消息后能够及时联系该未佩戴标签终端的拜访人员,加强校园内部监控的安全性。
本申请在一较佳示例中:所述当标签终端离开与其绑定的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时,重新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的步骤之后,执行如下步骤:
当预先设置的特殊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内出现未与其绑定的标签终端时,获取该标签终端预先关联的拜访人员的身份信息;
基于身份信息生成警示消息;
将警示消息发送至用户终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特殊感应终端为自定义设置的校园安全性保护的重要位置,例如学生宿舍,学生教师等学生聚集的场所,当拜访人员未佩戴与该特殊感应终端绑定的标签终端时,则判断该拜访人员进入该特殊感应终端的位置不符合规定,此时生成警示消息并发送至用户终端,以提醒用户终端的安保人员拜访人员进入特殊感应终端所在区域,应及时与其取得联系,且警示消息中包含了拜访人员的身份信息,便于安保人员及时确认拜访人员身份并与其取得联系,增加校园内部安全性的管理。
本申请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系统,包括:
定位启动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供拜访人员随身佩戴的标签终端的启动信号时,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
感应启动模块,用于向位于拜访目的地的感应终端发出启动指令,以使感应终端实时检测与其绑定的标签终端是否位于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内;
间隔确认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感应终端的代表所绑定的标签终端位于感应范围内的确认信息时,停止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且当标签终端位于感应范围内时,每隔一段预设时间感应终端发出一次确认信息;
定位重启模块,用于当标签终端离开与其绑定的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时,重新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拜访人员进入校园时,为拜访人员提供随身佩戴的标签终端,例如拜访专用的智能吊牌等,智能吊牌具有定位功能,即能够试试获取到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实现对拜访人员在校园内部活动轨迹的跟踪,进一步,基于拜访人员的具体拜访事项,能够获知拜访人员具体的拜访目的地,则向位于拜访目的地的感应终端发出启动指令,以使感应终端实时检测与其绑定的标签终端是否位于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内,即实时感应拜访人员是否到达拜访目的地,进一步提升对拜访人员的监控力度。
当拜访人员到达拜访目的地后,停止对标签终端定位信息的获取以节省流量资源,并通过间隔发送确认信息的方式以确定佩戴标签终端的拜访人员位于拜访目的地,最后当佩戴标签终端的拜访人员离开拜访目的地时,重新试试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实现对拜访人员在校园内全活动周期的监控,清楚地获知拜访人员的活动轨迹,增强对位于校园内部拜访人员的管理力度,提升校园内部管理的安全性,同时监控方式也较为节省流量。
可选的,还包括:
事项录入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供校园安保人员使用的用户终端录入的拜访人员的拜访事项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将拜访事项信息输入用于匹配感应终端的匹配模型,匹配模型识别拜访事项信息并筛选出对应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
终端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终端数据发送至选定的标签终端,以使该标签终端与筛选出的感应终端进行绑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拜访人员佩戴标签终端之前,需先录入拜访人员的拜访事项信息,并将拜访事项输入用于匹配感应终端的匹配模型,进一步根据拜访事项信息筛选出对应的拜访目的地的感应终端,例如拜访校长则对应的拜访地点为综合楼,拜访某任课教师,则对应地点为该教师办公室所在的教学楼,进一步获取对应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将终端数据发送至标签终端以实现拜访人员佩戴的标签终端与其拜访的目的地的感应终端绑定。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三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四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的步骤。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实现对拜访人员在校园内全活动周期的监控,清楚地获知拜访人员的活动轨迹,增强对位于校园内部拜访人员的管理力度,提升校园内部管理的安全性,同时监控方式也较为节省流量;
2.若拜访人员拜访事项中需要到达两个以上的目的地,则将两个目的地信息处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发送至所选定的标签终端,实现拜访目的地处的感应终端与标签终端之间的绑定,则拜访人员无需重复进行感应终端的绑定,提高监控程序的便捷性和效率;
3.若检测到拜访人员未佩戴标签终端,则生成提醒消息并将提醒消息发送至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即可从预先记录的拜访事项信息中获得该拜访人员的拜访事项信息,进而用户终端的安保人员接收到该提醒消息后能够及时联系该未佩戴标签终端的拜访人员,加强校园内部监控的安全性;
4.当拜访人员未佩戴与该特殊感应终端绑定的标签终端时,生成警示消息并发送至用户终端,且警示消息中包含了拜访人员的身份信息,便于安保人员及时确认拜访人员身份并与其取得联系,增加校园内部安全性的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实施例的一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0之前的一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10之后的一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实施例中步骤S50之后的一实现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计算机设备的一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当接收到供拜访人员随身佩戴的标签终端的启动信号时,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标签终端是指设置在供拜访人员佩戴的吊牌上的RFID标签和GPS定位器集成的信号收发装置。标签终端由校园安保人员进行红外遥控启动或远程启动,标签终端未设置可自行关闭或开启的按钮。
具体的,当校园安保人员控制供拜访人员随身佩戴的吊牌上的标签终端启动时,实时获取该启动的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
S20:向位于拜访目的地的感应终端发出启动指令,以使感应终端实时检测与其绑定的标签终端是否位于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内;
在本实施例中,感应终端即与RFID标签配对的RFID读写器,当RFID标签位于RFID读写器的感应范围内时,RFID读写器即发出信号。
拜访目的地是指拜访人员进入校园后具体的拜访地址、位置,例如某一栋教学楼、某一层、某一间办公室等。
具体的,向位于拜访目的地的感应终端发出启动指令,则感应终端开始实时检测与其绑定的标签终端是否位于感应范围之内。
S30:当接收到来自感应终端的代表所绑定的标签终端位于感应范围内的确认信息时,停止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且当标签终端位于感应范围内时,每隔一段预设时间感应终端发出一次确认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可自定义设置,通常设置为5-10分钟。停止定位终端的定位信息获取,进一步节省了流量的使用,代替之的为间隔发送的确认信息。
具体的,当拜访人员佩戴吊牌并进入与标签终端绑定的感应范围时,感应终端发出确认消息,当接收到确认消息时停止对该进入感应范围的标签终端进行定位信息获取。
S40:当标签终端离开与其绑定的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时,重新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
具体的,当标签终端离开与其绑定的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即佩戴吊牌的拜访人员离开拜访目的地时,重新对该拜访人员佩戴的吊牌的标签终端进行定位信息获取。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2,步骤S10之前,执行如下步骤:
S01:当接收到供校园安保人员使用的用户终端录入的拜访人员的拜访事项信息;
S02:将拜访事项信息输入用于匹配感应终端的匹配模型,匹配模型识别拜访事项信息并筛选出对应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
S03:将终端数据发送至选定的标签终端,以使该标签终端与筛选出的感应终端进行绑定。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终端是指供校园安保人员使用的PC端或移动终端。
拜访事项信息中包括了拜访的对象,拜访的时间以及拜访的事情。
匹配模型是指经过训练的用于识别拜访事项信息,并输出对应的拜访目的地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的模型。
终端数据是指感应终端的身份识别信息,用于区别不同的感应终端。
具体的,当安保人员通过用户终端录入拜访人员的拜访事项信息时,将拜访事项信息输入至预先训练的匹配模型,匹配模型识别拜访事项信息,从拜访事项信息中识别并筛选出拜访目的地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将筛选出的终端数据发送至选定的感应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02中的“匹配模型识别拜访事项信息并筛选出对应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步骤,包括步骤:
S021:匹配模型从拜访事项信息中识别预设的关键词组,基于关键词组确定拜访的目的地信息;
S022:若所确定的目的地信息包括两个及以上,则获取所有目的地信息对应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匹配模型预存储有用于确定目的地信息的关键词组,例如办公室地点的名称、教师名称、教师执教年级以及职位等,关键词组与拜访人员拜访的目的地信息进行预先的绑定,当拜访事项信息中存在与匹配模型存储的关键词组相同的文本时,则判定为识别到关键词组的结果。
具体的,匹配模型从拜访事项信息中通过文本识别,提取与预存储的关键词组相同的文本,即视为识别到预设的关键词组,并基于匹配关系确定该识别到的关键词组的目的地信息。
若目的地信息只有一个,即获取该目的地信息对应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若目的地信息包括了两个及以上,则获取所有不同的目的地信息对应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若所确定的目的地信息包括两个及以上,则步骤S03包括步骤:
S031:基于关键词组确定目的地信息对应的拜访时间信息;
S032:当接收到来自用户终端输入的定时发送指令时,将目的地信息对应的终端数据,依据目的地信息对应的拜访时间信息分别发送至选定的标签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语义分析或标点符号的分隔,从拜访事项信息中识别出关键词组对应的拜访时间信息;
终端数据的发送的时间壁拜访时间信息早一段提前时长,该段提前时长可自定义进行设置,通常为5-10分钟。
具体的,若确定的目的地信息包括了两个以上,例如拜访人员A在早上9时需要拜访位于综合楼的校长,早上11时需要拜访位于一号教学楼的B教师,则分别获取目的地信息综合楼的拜访时间信息为上午9时,目的地信息一号教学楼的拜访啥时间信息为上午11时。
进一步基于拜访时间信息,在上午8时55分时将位于综合楼内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发送至标签终端,在上午10时55分时将位于一号教学楼内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发送至标签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步骤S10之后,执行如下步骤:
S11:标签终端实时发出检测信号以检测拜访人员是否佩戴标签终端,得到检测结果;
S12:若预设时长内均未检测到拜访人员佩戴标签终端,则输出检测结果为未佩戴并生成提醒消息;
S13:向用户终端发送提醒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标签终端还设置有红外热像感应传感器,通过红外热像感应技术,能够感应标签终端是否靠近人体。提醒消息为发送并显示于用户终端的文本数据。
具体的,标签终端启动后,实时发出红外热感应信号以检测吊牌是否挂在拜访人员身上,并发出检测结果,检测结果为数字信号,当检测到拜访人员未佩戴标签终端,则输出检测结果为未佩戴并生成提醒消息,并将提醒消息发送至用户终端。
当检测到拜访人员佩戴着标签终端,则输出检测结果代表代表人员佩戴吊牌,此时不生成提醒消息。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步骤S50之后,执行如下步骤:
S51:当预先设置的特殊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内出现未与其绑定的标签终端时,获取该标签终端预先关联的拜访人员的身份信息;
S52:基于身份信息生成警示消息;
S53:将警示消息发送至用户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特殊感应终端为自定义设置的校园安全性保护的重要位置,例如学生宿舍,学生教师等学生聚集的场所。进入特殊感应终端的感应区域需要佩戴对应的特殊标签终端,才不会触发警示消息。
具体的,当预先设置的页数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内进入了未与其绑定的标签终端时,即进入了未佩戴特殊标签终端的拜访人员时,则通过该标签终端所关联的拜访人员的身份信息,生成警示消息并发送至用户终端。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系统,该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系统与上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对应。该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系统包括:
定位启动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供拜访人员随身佩戴的标签终端的启动信号时,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
感应启动模块,用于向位于拜访目的地的感应终端发出启动指令,以使感应终端实时检测与其绑定的标签终端是否位于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内;
间隔确认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感应终端的代表所绑定的标签终端位于感应范围内的确认信息时,停止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且当标签终端位于感应范围内时,每隔一段预设时间感应终端发出一次确认信息;
定位重启模块,用于当标签终端离开与其绑定的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时,重新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事项录入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供校园安保人员使用的用户终端录入的拜访人员的拜访事项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将拜访事项信息输入用于匹配感应终端的匹配模型,匹配模型识别拜访事项信息并筛选出对应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
终端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终端数据发送至选定的标签终端,以使该标签终端与筛选出的感应终端进行绑定。
可选的,匹配模块包括:
关键词识别子模块,用于匹配模型从拜访事项信息中识别预设的关键词组,基于关键词组确定拜访的目的地信息;
终端数据获取子模块,用于若所确定的目的地信息包括两个及以上,则获取所有目的地信息对应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
可选的,若所确定的目的地信息包括两个及以上,则终端数据发送模块包括:
拜访时间子模块,用于基于关键词组确定目的地信息对应的拜访时间信息;
定时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来自用户终端输入的定时发送指令时,将目的地信息对应的终端数据,依据目的地信息对应的拜访时间信息分别发送至选定的标签终端。
可选的,还包括:
佩戴检测模块,用于标签终端实时发出检测信号以检测拜访人员是否佩戴标签终端,得到检测结果;
提醒生成模块,用于若预设时长内均未检测到拜访人员佩戴标签终端,则输出检测结果为未佩戴并生成提醒消息;
提醒发送模块,用于向用户终端发送提醒消息。
可选的,还包括:
特殊感应模块,用于当预先设置的特殊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内出现未与其绑定的标签终端时,获取该标签终端预先关联的拜访人员的身份信息;
警示模块,用于基于身份信息生成警示消息;
警示发送模块,用于将警示消息发送至用户终端。
关于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系统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拜访人员的身份信息,匹配模型、标签终端以及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等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当接收到供拜访人员随身佩戴的标签终端的启动信号时,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
向位于拜访目的地的感应终端发出启动指令,以使感应终端实时检测与其绑定的标签终端是否位于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内;
当接收到来自感应终端的代表所绑定的标签终端位于感应范围内的确认信息时,停止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且当标签终端位于感应范围内时,每隔一段预设时间感应终端发出一次确认信息;
当标签终端离开与其绑定的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时,重新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
所述当接收到供拜访人员随身佩戴的标签终端的启动信号时,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的步骤之前,执行如下步骤:
当接收到供校园安保人员使用的用户终端录入的拜访人员的拜访事项信息;
将拜访事项信息输入用于匹配感应终端的匹配模型,匹配模型识别拜访事项信息并筛选出对应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
将终端数据发送至选定的标签终端,以使该标签终端与筛选出的感应终端进行绑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模型识别拜访事项信息并筛选出对应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的步骤,包括:
匹配模型从拜访事项信息中识别预设的关键词组,基于关键词组确定拜访的目的地信息;
若所确定的目的地信息包括两个及以上,则获取所有目的地信息对应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确定的目的地信息包括两个及以上,则所述将终端数据发送至选定的标签终端,以使该标签终端与筛选出的感应终端进行绑定的步骤,包括:
基于关键词组确定目的地信息对应的拜访时间信息;
当接收到来自用户终端输入的定时发送指令时,将目的地信息对应的终端数据,依据目的地信息对应的拜访时间信息分别发送至选定的标签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接收到供拜访人员随身佩戴的标签终端的启动信号时,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的步骤之后,执行如下步骤:
标签终端实时发出检测信号以检测拜访人员是否佩戴标签终端,得到检测结果;
若预设时长内均未检测到拜访人员佩戴标签终端,则输出检测结果为未佩戴并生成提醒消息;
向用户终端发送提醒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标签终端离开与其绑定的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时,重新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的步骤之后,执行如下步骤:
当预先设置的特殊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内出现未与其绑定的标签终端时,获取该标签终端预先关联的拜访人员的身份信息;
基于身份信息生成警示消息;
将警示消息发送至用户终端。
6.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位启动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供拜访人员随身佩戴的标签终端的启动信号时,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
感应启动模块,用于向位于拜访目的地的感应终端发出启动指令,以使感应终端实时检测与其绑定的标签终端是否位于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内;
间隔确认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感应终端的代表所绑定的标签终端位于感应范围内的确认信息时,停止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且当标签终端位于感应范围内时,每隔一段预设时间感应终端发出一次确认信息;
定位重启模块,用于当标签终端离开与其绑定的感应终端的感应范围时,重新实时获取标签终端的定位信息;
事项录入模块,用于当接收到供校园安保人员使用的用户终端录入的拜访人员的拜访事项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将拜访事项信息输入用于匹配感应终端的匹配模型,匹配模型识别拜访事项信息并筛选出对应的感应终端的终端数据;
终端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终端数据发送至选定的标签终端,以使该标签终端与筛选出的感应终端进行绑定。
7.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的步骤。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2211454234.4A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Active CN115512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4234.4A CN115512527B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54234.4A CN115512527B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12527A CN115512527A (zh) 2022-12-23
CN115512527B true CN115512527B (zh) 2023-03-10

Family

ID=84513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54234.4A Active CN115512527B (zh) 2022-11-21 2022-11-21 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1252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68730U (zh) * 2013-09-06 2013-12-2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具有人員定位的訪客裝置
CN107862774A (zh) * 2017-11-29 2018-03-30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门禁呼叫方法、系统及客户端
CN110610566A (zh) * 2019-08-16 2019-12-24 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访客管理与防非法入侵系统及方法
CN111212385A (zh) * 2020-01-15 2020-05-29 浙江博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定位的访客管理方法
CN113284280A (zh) * 2021-04-02 2021-08-20 河北金锁安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园区来访定位安保系统
CN115331320A (zh) * 2021-05-11 2022-11-11 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访客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68730U (zh) * 2013-09-06 2013-12-2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具有人員定位的訪客裝置
CN107862774A (zh) * 2017-11-29 2018-03-30 上海量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门禁呼叫方法、系统及客户端
CN110610566A (zh) * 2019-08-16 2019-12-24 天闻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的访客管理与防非法入侵系统及方法
CN111212385A (zh) * 2020-01-15 2020-05-29 浙江博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定位的访客管理方法
CN113284280A (zh) * 2021-04-02 2021-08-20 河北金锁安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园区来访定位安保系统
CN115331320A (zh) * 2021-05-11 2022-11-11 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访客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12527A (zh) 2022-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2761B2 (en) Complex hardware-based system for video surveillance tracking
CN109598885B (zh) 监控系统及其报警方法
CN109285259B (zh) 一种用于智能门禁的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279383B (zh) 一种具有二维码扫描功能的拍照方法及系统
US20170076576A1 (en) Activity monitoring method and system
EP3198536B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attendance monitoring
US9836901B2 (en) Method of managing student arrival and student dismissal
CN105575046A (zh) 一种安全监控的方法、装置、智能手表及系统
CN115512527B (zh) 一种基于访客身份识别的校园访客管理方法及管理系统
Ammar et al. A real-time school bus tracking and monitoring system
CN110706796A (zh) 围手术期的信息管理方法和设备
KR20070074968A (ko) 알에프아이디를 이용한 출결 관리 시스템
Sivasankaran et al. Advanced embedded system assisted GSM and RFID based smart school management system
CN107590949A (zh) 一种电子报警系统、报警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156736A (zh) 一种出入境人员管理监测方法
KR20120106326A (ko) 카메라와 스마트폰을 활용한 출결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WO2022034794A1 (ja) 移動履歴情報確認方法、そのシステム及び管理サーバ
CN114157984A (zh) 亲密关系鉴别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98992B (zh) 一种解题提示方法及学习设备
More et al. Attendance automation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technology
CN105931160A (zh) 一种辅助管理在校学生的系统及管理方法
CN110766816B (zh) 一种考勤方法、装置及电子证件
CN114495310A (zh) 巡检检测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3449059A (zh) 事件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Malathy et al. Smart School Bu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hildre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