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07411A - 取暖器 - Google Patents

取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07411A
CN115507411A CN202110695476.1A CN202110695476A CN115507411A CN 115507411 A CN115507411 A CN 115507411A CN 202110695476 A CN202110695476 A CN 202110695476A CN 115507411 A CN115507411 A CN 115507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modules
module
heating module
heating modu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54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兴杰
陈鑫明
邵士霄
高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Aupu Home Style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954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074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07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74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3/00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 F24D13/02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solely using resistance heating, e.g. underfloor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9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 heating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取暖器,属于供热设备领域,解决现有取暖器加热装置生产加工困难、制造成本高、造型单一等问题,本发明的取暖器,包括机体、配置于所述机体上的加热装置和与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加热模块,所述至少两个加热模块围成环状结构,所述加热模块具有气流通道,气流经过所述气流通道时被加热模块加热而形成热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中的部分加热模块加热或者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中所有加热模块同步加热。

Description

取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取暖器。
【背景技术】
取暖器多用于家庭室内空间供热取暖,例如配置在浴室吊顶或者墙壁的风 暖式浴霸,有别于传统灯暖式浴霸,风暖式浴霸通过风机吸入空气,空气经由 内置加热部件加热而形成热风,热风循环流动带动浴室空间升温,取暖舒适、 安全性更高。公告号为“CN209445474U”,名称为“360°全方位取暖器”的实 用新型中采用环形电加热器加热空气形成热风,该环形电加热器为整体构造, 存在生产加工困难、制造成本高、造型单一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暖器,至少能部分地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 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取暖器,包括机体、配置于所述机体上的加热装置和与所述加热装置电连 接的控制模块,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加热模块,所述至少两个加热模块 围成环状结构,所述加热模块具有气流通道,气流经过所述气流通道时被加热 模块加热而形成热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中的部分加热模块加热 或者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中所有加热模块同步加热。
在上述的取暖器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加热模组,每 个加热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加热模块。
在上述的取暖器中,至少有一个加热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加热模块,且这至 少两个加热模块在所述环状结构周向方向上与其他加热模组中的加热模块交替 间隔分布。
在上述的取暖器中,同一个加热模组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块相对于环状结 构中心的圆心角小于等于90°。
在上述的取暖器中,同一个加热模组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块之间间隔的其 它加热模组的加热模块数量为1至3个。
在上述的取暖器中,所述至少两个加热模块串联连接。
在上述的取暖器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弧形的加热模块;
或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三个直条形的加热模块;
或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直条形的加热模块和至少一个弧形的加 热模块。
在上述的取暖器中,所述环状结构为圆环结构、椭圆环结构、多边环结构 中的一种。
在上述的取暖器中,相邻两个加热模块之间预留间隙,所述加热模块的端 部向所述间隙中引出接线端子。
在上述的取暖器中,所有加热模块的接线端子在环状结构的周向方向上同 向设置。
在上述的取暖器中,所有加热模块等长设置。
在上述的取暖器中,所述加热模块为PTC加热模块,包括PTC发热体和与 所述PTC发热体接触的导热体,所述导热体上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或者,所述加热模块为电磁加热模块,包括感应线圈和能在所述感应线圈 通电状态下产生感应加热的金属体,所述金属体上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在上述的取暖器中,所述机体具有环形出风口、连通所述环形出风口的风 道和用于向所述风道引入气流的风机,所述风机动作形成的气流经过所述加热 装置加热后从所述环形出风口吹出。
在上述的取暖器中,所述风道靠近环形出风口的区域形成环形风道,所述 加热装置至少部分配合在所述环形风道内。
在上述的取暖器中,所述至少两个加热模块围成的环状结构与所述环形出 风口的形状相适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提出的取暖器中,加热装置采用分段式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加热 模块,这至少两个加热模块围成环状结构,相比现有整体加工的环形电加热器, 加热模块的体积更小,便于生产加工,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采用上述分段式结构,根据产品设计需求,不同数量、不同形状的加热模 块可以组合出多种形状的加热装置,而不局限于现有技术的圆环形电加热器, 在整体不脱离环形造型的前提下,丰富了加热装置造型;
加热模块在结构上是独立的,在使用过程中,当一个加热模块出现故障无 法工作,其它加热模块可以继续工作,维持基本的取暖功能;在产品在组装、 维修过程中,出现损坏、故障的加热模块可单独更换,避免现有技术中一体式 电加热器整体更换带来的高成本问题;
基于分段式结构,控制模块控制加热装置中的部分加热模块加热,具体的 说:部分加热模块可以被独立控制,进而能实现取暖器的多档温度调节,这与 现有取暖器的温度档位调节方式是不同的,现有技术常以控制PWM波来调整电 加热器的工作功率,进而实现多档温度输出,本发明的取暖器,基于分段式结 构的加热装置,控制模块控制部分加热模块所在线路的通断,即可控制该部分 加热模块的工作,通过调整加热装置中开启加热的加热模块数量,就能根据室 内温/湿度变化、季节变化调节取暖器的输出温度,不仅如此,控制模块亦可控 制加热装置中所有加热模块同步加热,使取暖器具有更多取暖模式可供用户选 择,从而满足更多场景下对温度控制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加热模组,每个加热模 组包括至少一个加热模块。用于实现控制模块对加热装置中部分加热模块的控 制,即控制加热模组所在并联线路的通断,即可控制该加热模组的工作,控制 多条并联线路的通断,可以调整加热装置中开启加热的加热模组数量,从而实 现多档温度调节。
进一步的,至少有一个加热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加热模块,且这至少两个加 热模块在所述环状结构周向方向上与其他加热模组中的加热模块交替间隔分 布。本发明的至少两个加热模组围成环状结构,配合取暖器实现环状出风,由 此形成的环状风幕以包围人体的方式达到取暖效果,本方案的实施,使得同一 个加热模组中的至少两个加热模块在环状结构的周向方向上不会连续分布,避 免环状风幕中冷热风分布不均的问题。
进一步的,同一个加热模组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块相对于环状结构中心的 圆心角小于等于90°。优化加热模组中至少两个加热模块在环状结构周向方向 上的分布结构,当同一个加热模组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块相对于环状结构中心 的圆心角小于等于90°时,利于环状风幕中冷热风均匀混合,形成对应温度档 位下体感舒适的暖风。
进一步的,同一个加热模组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块之间间隔的其它加热模 组的加热模块数量为1至3个。优化加热模组中至少两个加热模块在环状结构 周向方向上的分布结构,当同一个加热模组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块之间设置的 其它加热模组中的加热模块数量为1至3个时,利于环状风幕中冷热风均匀混 合,形成对应温度档位下体感舒适的暖风。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两个加热模块串联连接。用于实现控制模块对加热装 置中所有加热模块的同步加热控制。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加热模块之间预留间隙,所述加热模块的端部向所述 间隙中引出接线端子。相邻两个加热模块之间预留的间隙,使得加热模块的接 线端子可以从加热模块的端部引出,接线端子处于加热模块的高度范围内,不 会增加加热装置厚度,避免加热装置在安装到风道时其接线端子与风道结构件 发生干涉。
进一步的,所有加热模块的接线端子在环状结构的周向方向上同向设置。 使加热装置布线整齐美观,并且避免了相邻加热模块的接线端子接触导致短路 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有加热模块等长设置。加热装置中所有加热模块按照统一长 度生产制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热模块的通配性更好,加热装 置组装方便、外形美观。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模块为PTC加热模块,包括PTC发热体和与所述PTC 发热体接触的导热体,所述导热体上形成所述气流通道;PTC加热模块采用PTC 发热体作为发热源,具有升温快、无明火、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或者,所述加热模块为电磁加热模块,包括感应线圈和能在所述感应线圈 通电状态下产生感应加热的金属体,所述金属体上形成所述气流通道;电磁加 热模块利用电磁感应发热,具有电热转换效率高、功率衰减少的优点。
进一步的,所述机体具有环形出风口、连通所述环形出风口的风道和用于 向所述风道引入气流的风机,所述风机动作形成的气流经过所述加热装置加热 后从所述环形出风口吹出。环状结构的加热装置配合环形出风口实现环状出风, 由此形成的环状风幕以包围人体的方式达到取暖效果,避免了传统取暖器出风 直吹人体而引起的不适感,提升取暖体验。
进一步的,所述风道靠近环形出风口的区域形成环形风道,所述加热装置 至少部分配合在所述环形风道内。由于加热装置整体成环状结构,加热装置与 环形风道的配合,使得加热装置安装稳定性更好,加热装置与环形风道之间之 间仅有少量的装配间隙,确保绝大部分气流通过加热模块的气流通道加热后向 外吹出。
进一步的,所述至少两个加热模块围成的环状结构与所述环形出风口的形 状相适配。环形出风口形状顺应加热装置吹出的环状气流,减小风阻和气流噪 音,使热风平滑顺畅地吹出环形出风口。
本发明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取暖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加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2所示加热装置中的加热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图5所示加热装置中的加热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00机体、110面罩、120面罩框、130蜗壳、140内支架、150外支架、160 导风支架、161环形出风口、170风道、180侧向吸风口;
200风机;
300加热装置、310加热模块、311接线端子、312导热片、313翅片、314 导热体、315PTC发热体、316气流通道、320安装支架、330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 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 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文中出现的诸如“示例性”“一些实施例”等词意为“用作例子、实施 例或说明性”,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 它实施例。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发明,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 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
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的取暖器,包括机体100,机体100 具有环形出风口161、连通环形出风口161的风道170,用于向风道170引入气 流的风机200和用于加热气流的加热装置300,经过加热装置300加热的气流从 环形出风口161吹出;当取暖器采用吊顶式安装时,环形出风口161吹出的热风 会形成环状风幕,以包围人体的方式达到取暖效果,避免了传统取暖器出风直 吹人体而引起的不适感,提升取暖体验。
接上所示,本实施例的加热装置300包括至少两个加热模块,至少两个加热 模块310围成环状结构,加热模块310具有气流通道316,气流经过气流通道316 时被加热模块310加热而形成热风,控制模块控制加热装置300中的部分加热模 块加热。具体实施时,加热装置300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加热模组,每个加 热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加热模块310,控制模块控制加热模组所在并联线路的通 断,即可控制该加热模组的工作,控制多条并联线路的通断,可以调整加热装 置中开启加热的加热模组数量,从而实现多档温度调节。
作为上述方案的一个优选示例:结合图2、3,加热装置300包括两个并联 连接的加热模组,每个加热模组包括四个加热模块310,每个加热模块310上均 设有气流通道,为方便说明,两个加热模组分别定义为加热模组A和加热模组 B,加热模组A中的四个加热模块310按顺时针方向分别定义为加热模块A1、 加热模块A2、加热模块A3、加热模块A4,加热模组B中的四个加热模块按顺 时针方向分别定义为加热模块B1、加热模块B2、加热模块B3、加热模块B4。
上述八个加热模块310均为等长的直条形,加热模组A和加热模组B围成 正八边形的环状结构,在制造过程中,这八个加热模块按照统一长度生产制造,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加热模块的通配性更好,加热装置300组装方便、 外形美观。更优选的:上述八个加热模块310进一步设置为等宽、等高,形成外 形结构相同的八个加热模块,加热装置300上对应各个加热模块310所在位置的 宽度、厚度均保持一致。从这里可以看出,相比现有整体加工的环形电加热器, 每个加热模块的体积更小,便于生产加工,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为方便电连接,每个加热模块310上均设有两个接线端子311,在加热模组 A中,加热模块A1、加热模块A2、加热模块A3和加热模块A4的其中一个接 线端子311按序串联后连接到火线上;在加热模组B中,加热模块B1、加热模 块B2、加热模块B3和加热模块B4的其中一个接线端子311按序串联后连接到 火线上,加热模组A和加热模组B中的所有加热模块的另外一个接线端子311 按序串联后连接到零线上。如此,加热模组A中的四个加热模块串联连接,加 热模组B中的四个加热模块串联连接,加热模组A和加热模组B并联连接。
接上所述,取暖器的控制模块可以是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由于加热模组A 和加热模组B并联连接,加热模组A所在并联线路上设置开关A,加热模组B 所在并联线路上设置开关B,这使得加热模组A和加热模组B都可以被独立控 制,进而能实现取暖器的多档温度调节,例如闭合开关A或者开关B,加热模 组A或者加热模组B工作,实现一档温度送风;同时闭合开关A和开关B,加 热模组A和加热模组B工作,实现二档温度送风。这与现有取暖器的温度档位 调节方式是不同的,现有技术常以控制PWM波来调整电加热器的工作功率,进 而实现多档温度输出,本实施例的取暖器,基于分段式结构的加热装置300,控 制加热模组所在并联线路的通断,即可控制该加热模组的工作,控制多条并联 线路的通断,可以调整加热装置300中开启加热的加热模组数量,从而实现取暖 器的多档温度调节。
另外,还有一种并联连接方式同样可以实现加热模组A和加热模组B的独 立控制:在加热模组A中,加热模块A1、加热模块A2、加热模块A3和加热模 块A4的其中一个接线端子按序串联后连接到火线上,加热模块A1、加热模块 A2、加热模块A3和加热模块A4的另一个接线端子按序串联后连接到零线上; 在加热模组B中,加热模块B1、加热模块B2、加热模块B3和加热模块B4的 其中一个接线端子按序串联后连接到火线上,加热模块B1、加热模块B2、加热 模块B3和加热模块B4的另一个接线端子按序串联后连接到零线上。加热模组 A中的四个加热模块并联连接,加热模组B中的四个加热模块并联连接,但加 热模组A加热模组B依然为并联连接,采用上述控制方式亦可实现加热模组A 和加热模组B的独立控制。
上述开关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式开关和触控开关,开关可以设置在取暖器的 操作面板上,也可以设置在移动设备上,例如当取暖器配置有无线遥控器时, 开关亦可设置在无线遥控器上。
根据上述并联连接方式,开关A和开关B被设置为可以同时开闭,这样就 可以控制加热装置中所有加热模块同步加热,使取暖器具有更多取暖模式可供 用户选择。
在本发明的其它一个实施例中,取暖器还可配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 器采集室内温度,控制模块(如主控芯片)根据采集的室内温度控制加热装置 中的部分加热模块加热或者控制加热装置中所有加热模块同步加热,无需手动 操作就可以使室内温度维持在一个比较舒服的范围,给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还 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方便接线,相邻两个加热模块310之间预留间隙330,加热模块310的接 线端子311由加热模块310端部向间隙330中引出,接线端子311处于加热模块 的高度范围内,不会增加加热装置300厚度,避免加热装置300在安装到风道时 其接线端子311与风道结构件发生干涉。
更优选的,所有加热模块的接线端子311在环状结构的周向方向上同向设 置,参照图3,加热模组A中所有加热模块的接线端子311和加热模组B中所 有加热模块的接线端子311均向着逆时针方向引出,这样可以使加热装置300 布线整齐美观,并且避免了相邻加热模块的接线端子311接触导致短路的问题。
在实现上述一档温度送风时,加热模组A和加热模组B中只有一个开启加 热,如果开启加热的四个加热模块在加热装置300上的位置过于集中,其所对应 的区域吹出热风,而另外未工作的四个加热模块所对应的区域吹出冷风,这样 不利于冷热风的混合,人体会同时感受到冷风和热风,产生不适感。本实施例 通过优化加热模组中四个加热模块在环状结构周向方向上的分布结构来解决上 述问题,具体的:加热模组A中的四个加热模块在环状结构的周向方向上与加 热模组B中的四个加热模块交替分布,如图3所示,加热模块A1和加热模块 A2之间设置加热模块B1,加热模块A2和加热模块A3之间设置加热模块B2, 以此类推,这样分布,加热模组A中的所有加热模块和加热模组B中的所有加 热模块在环状结构的周向方向上都不会连续分布,避免环状风幕中冷热风分布 不均的问题。
更优选的,同一加热模组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块相对于环状结构中心的圆 心角小于等于90°,例如,参照图3,加热模块A1和加热模块A2之间设置加 热模块B1,加热模块B1相对于环状结构中心的圆心角为40°,加热模块A1与 加热模块B1之间间隙(最大间隙处)相对于环状结构中心的圆心角为10°,根 据本实施例所示正八边形的环状结构,且八个加热模块均为等长的直条形,任 意相邻两个加热模块之间间隙基本一致,那么加热模组A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 块相对于环状结构中心的圆心角a为60°,加热模组B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块 相对于环状结构中心的圆心角亦为60°,如此有利于环状风幕中冷热风均匀混 合,形成对应温度档位下体感舒适的暖风。当然,上述示例只为解释本实施例 方案,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实际加热装置300结构,加热模组A和加热模组B 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块相对于环状结构中心的圆心角还可以是30°、40°、 50°、70°、90°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加热模组A和加热模组B围成正八边形的环状 结构,上述方案所述的环状结构中心为正八边形外接圆的圆心o。在本发明的其 他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加热模组可以围成其他环状结构,例如 圆形、椭圆形、跑道形以及其他的多边形,当围成圆形时,其圆心即为环状结 构中心;当围成椭圆形或者跑道形时,该椭圆或者跑道形的两条对称轴交点即 为环状结构中心。当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加热模组围成的环状结构为椭圆形、 跑道形或者其他类似形状时,通过相对于环状结构中心的圆心角确定同一加热 模组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块间距并不准确,因此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案:
从图3可以看出,加热模组A中的四个加热模块在环状结构的周向方向上 与加热模组B中的四个加热模块交替分布,加热模组A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块 之间设置的加热模组B中的加热模块数量为1个,同理,加热模组B中相邻的 两个加热模块之间设置的加热模组A中的加热模块数量亦为1个,当加热模组A或加热模组B中具有更多数量的加热模块时,加热模组A中相邻的两个加热 模块之间设置的加热模组B中的加热模块数量不超过3个,同理,加热模组B 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块之间设置的加热模组A中的加热模块数量亦不超过3个, 例如:加热模组A具有三个加热模块,加热模组B具有六个加热模块,按照上 述方案布局,加热模组A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块之间设置的加热模组B中的加 热模块数量为2个。
又或者是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增加了加热模组C,加热模组A、加热 模组B、加热模组C并联连接且各自具有三个加热模块,按照上述实施例的布 局方案:加热模组A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块之间设置的加热模组B中的加热模 块数量为1个,设置的加热模组B中的加热模块数量为1个,加热模组B和加 热模组C亦是如此。
综上,当同一个加热模组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块之间设置的其它加热模组 中的加热模块数量为1至3个时,利于环状风幕中冷热风均匀混合,形成对应 温度档位下体感舒适的暖风。
结合图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加热模块为PTC加热模块,包括PTC发热体 315和与PTC发热体315接触的导热体314,导热体314上形成气流通道316, 具体的:PTC发热体315为陶瓷发热元件,具有升温快、无明火、使用寿命长 的优点。导热体314包括两个导热片312和连接在两个导热片312之间的多个翅 片313,多个翅片313在导热片312长度方向呈波浪形分布,相邻两个翅片313 与对应的导热片312围成轴向贯通的气流通道316,这里所述的轴向是加热模组 围成的环状结构的轴向方向,取暖器工作时,气流从PTC加热模块一侧进入气 流通道316,在气流通内与导热片312、翅片313发生热交换,携带热量的气流 从PTC加热模块另一侧吹出,从而形成热风。PTC加热模块设置了两个导热体 314,PTC发热体315设置在两个导热体314之间并与之接触,两个导热体314 上分别设置接线端子311,PTC发热体315通电产生的热量可以传递到两个导热 体314上,提高PTC加热模块的加热效率和通风量。
本发明关于加热装置300结构不限于上述方案,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
至少两个加热模组可以配置不同数量的加热模块,例如加热模组A配置四 个加热模块,加热模组B配置两个加热模块,加热模组A中的两个加热模块与 加热模组B中的一个加热模块在环状结构的周向方向上交替分布。考虑到加热 模块为直条形,加热装置300形成环状结构至少需要三个直条形的加热模块,例 如加热装置300设置三个直条形的加热模块,围成三角形的环状结构。
加热模组不限于两个,可以设置三个、四个等更多个,例如加热装置配置 有四个加热模块,每个加热模块的两个接线端子分别接到火线和零线上,形成 并联连接的四个加热模块,也即加热装置包括四个加热模组,每个加热模组包 括一个加热模块,至少可以实现两档温度调节。
参照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取暖器,在机体100内配置有蜗壳130,风机200 安装在蜗壳130内,在机体100一侧(吊顶式安装在取暖器为机体100下侧)设 有面罩110和面罩框120,面罩110和面罩框120之间的间隙形成侧向吸风口180; 面罩110和面罩框120上设置相对应的通孔,通孔处安装外支架150,外支架150 内嵌套内支架140,外支架150一端对接蜗壳130形成风道170,外支架150另 一端对接导风支架160,导风支架160上设置环形出风口161。取暖器工作时, 风机200动作产生负压,从侧向吸风口180向风道170内引入气流,气流经过加 热模块的气流通道时被加热模块加热而形成热风,并从环形出风口161吹出。
优选的,风道170靠近环形出风口161的区域由外支架150和内支架140形 成环形风道,加热装置300至少部分配合在环形风道内,由于加热装置300整体 成环状结构,加热装置300与环形风道的配合,使得加热装置300安装稳定性更 好,加热装置300与外支架150和内支架140之间仅有少量的装配间隙,确保绝 大部分气流通过加热模块的气流通道加热后向外吹出。当然这是优选方案,在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加热装置亦可安装在风道其它位置,
结合图2,实际组装时,加热装置300配置有安装支架320,上述的多个加 热模块定位在安装支架320上形成一个组件,再将该组件安装到环形风道上,既 方便固定加热模块,又能避免多个加热模块在风道170内独立安装带来的繁琐工 序。
更优选的,至少两个加热模块310围成的环状结构与环形出风口161的形状 相适配,例如:至少两个加热模块围成椭圆环结构,环形出风口161对应设置为 椭圆形;至少两个加热模块围成跑道形结构,环形出风口161对应设置为跑道形, 这样设置,使得环形出风口161形状顺应加热装置300吹出的环状气流,减小风 阻和气流噪音,使热风平滑顺畅地吹出环形出风口161。
当至少两个加热模块围成正多边环结构时,其设置的加热模块越多,围成 的正多边环状结构越接近圆形,这时也可以采用圆形的环形出风口161与之相适 配。
以上所述为取暖器机体构造的其中一种实施方案,其它实施方案可以参考 公告号为“CN209165546U”、名称为“360°环绕出风的多功能浴室取暖器”的 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公告号为“CN209445474U”、名称为“360°全方位取暖器” 的实用新型专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取暖器,改变至少两个 加热模块的电路连接方式,至少两个加热模块采用串联连接,用于实现控制模 块对加热装置中所有加热模块的同步加热控制。基于本实施例的方案,可以通 过控制PWM波来调整加热装置的工作功率,从而实现多档温度输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取暖器:加热模块为电 磁加热模块,包括感应线圈和能在感应线圈通电状态下产生感应加热的金属体, 金属体上形成气流通道。电磁加热模块利用电磁感应发热,具有电热转换效率 高、功率衰减少的优点,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公告号为“CN212566323U”、名称为 “电磁加热模块及取暖器”的实用新型专利。
参照图5、6,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取暖器: 将所有加热模块310设计成弧度相同的弧形结构,八个加热模块310围成圆环状 结构。基于弧形结构的加热模块310,相邻加热模块310之间可以形成更小的间 隙或者是相抵,减少环状结构上的出风盲区,使环状结构的加热装置300出风更 均匀。相比前述实施例中直条形加热模块组成的加热装置,本实施例加热装置 形成环状结构至少需要两个弧形的加热模块310,例如采用两个半圆形或者接近 半圆形的弧形加热模块310围成圆环状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前述实施例所述的取暖器:加热装置300 包括至少一个直条形的加热模块310和至少一个弧形的加热模块310,设置两种 形状的加热模块310,加热装置300可设计出更多造型,如图7所示,三个弧形 的加热模块310围成半圆状,一个直条形的加热模块310与之配合形成D形环 状结构,当然,这三个弧形的加热模块310亦可合为一体,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加 热模块。
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取暖器,其加热装置300采用分段式结构,包括 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加热模组,每个加热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加热模块310,相比 现有整体加工的环形电加热器,加热模块310的体积更小,便于生产加工,从而 降低制造成本;
采用上述分段式结构,根据产品设计需求,不同数量、不同形状的加热模 块可以组合出多种形状的加热装置,而不局限于现有技术的圆环形电加热器, 在整体不脱离环形造型的前提下,丰富了加热装置造型。
加热模块在结构上是独立的,在使用过程中,当一个加热模块或者一个加 热模组出现故障无法工作,其它加热模块或者加热模组可以继续工作,维持基 本的取暖功能;在产品在组装、维修过程中,出现损坏、故障的加热模块可单 独更换,避免现有技术中一体式电加热器整体更换带来的高成本问题;
基于分段式结构,控制模块控制加热装置中的部分加热模块加热,具体的 说:部分加热模块可以被独立控制,进而能实现取暖器的多档温度调节,这与 现有取暖器的温度档位调节方式是不同的,现有技术常以控制PWM波来调整电 加热器的工作功率,进而实现多档温度输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取暖器,基于分 段式结构的加热装置,控制模块控制部分加热模块所在线路的通断,即可控制 该部分加热模块的工作,通过调整加热装置中开启加热的加热模块数量,就能 根据室内温/湿度变化、季节变化调节取暖器的输出温度,不仅如此,控制模块 亦可控制加热装置中所有加热模块同步加热,使取暖器具有更多取暖模式可供 用户选择,从而满足更多场景下对温度控制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 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 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 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5)

1.取暖器,包括机体、配置于所述机体上的加热装置和与所述加热装置电连接的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加热模块,所述至少两个加热模块围成环状结构,所述加热模块具有气流通道,气流经过所述气流通道时被加热模块加热而形成热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中的部分加热模块加热或者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中所有加热模块同步加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连接的加热模组,每个加热模组包括至少一个加热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加热模组包括至少两个加热模块,且这至少两个加热模块在所述环状结构周向方向上与其他加热模组中的加热模块交替间隔分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同一个加热模组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块相对于环状结构中心的圆心角小于等于9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同一个加热模组中相邻的两个加热模块之间间隔的其它加热模组的加热模块数量为1至3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加热模块串联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弧形的加热模块;
或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三个直条形的加热模块;
或者,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直条形的加热模块和至少一个弧形的加热模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结构为圆环结构、椭圆环结构、多边环结构中的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加热模块之间预留间隙,所述加热模块的端部向所述间隙中引出接线端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有加热模块的接线端子在环状结构的周向方向上同向设置。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有加热模块等长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块为PTC加热模块,包括PTC发热体和与所述PTC发热体接触的导热体,所述导热体上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或者,所述加热模块为电磁加热模块,包括感应线圈和能在所述感应线圈通电状态下产生感应加热的金属体,所述金属体上形成所述气流通道。
13.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具有环形出风口、连通所述环形出风口的风道和用于向所述风道引入气流的风机,所述风机动作形成的气流经过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后从所述环形出风口吹出。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靠近环形出风口的区域形成环形风道,所述加热装置至少部分配合在所述环形风道内。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取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加热模块围成的环状结构与所述环形出风口的形状相适配。
CN202110695476.1A 2021-06-23 2021-06-23 取暖器 Pending CN1155074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5476.1A CN115507411A (zh) 2021-06-23 2021-06-23 取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5476.1A CN115507411A (zh) 2021-06-23 2021-06-23 取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7411A true CN115507411A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00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5476.1A Pending CN115507411A (zh) 2021-06-23 2021-06-23 取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07411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00760B2 (en) Light with heater
CN101893303B (zh) 空调器的舒适制冷制热控制方法
CN107869769B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878969A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CN112594778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7023978A (zh) 导风装置和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01029542Y (zh) 吹风机
CN115507411A (zh) 取暖器
CN106705216A (zh) 空调室内机
WO2023246707A1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KR20160094121A (ko) 열량 가변형 인덕션 온풍기
CN213746981U (zh) 电暖器
CN216854116U (zh) 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功能的智能升降茶几
US7845831B2 (en) Light with heater
CN107869767B (zh) 空调室内机
CN106765557A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702729U (zh) 一种带显示面板的隐藏式进风取暖器
CN107990543A (zh) 一种带显示面板的隐藏式进风取暖器
KR200257588Y1 (ko) 가정용 환풍기
CN220417666U (zh) 一种带语音控制的室内加热器
CN216868640U (zh) 一种环形风道浴霸
CN211316315U (zh) 一种电磁热风机
CN219103120U (zh) 多功能取暖器以及冷暖系统
JP7118185B2 (ja) 住宅空調システム
CN218009173U (zh) 一种暖风智能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