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06447B -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06447B
CN115506447B CN202211226221.1A CN202211226221A CN115506447B CN 115506447 B CN115506447 B CN 115506447B CN 202211226221 A CN202211226221 A CN 202211226221A CN 115506447 B CN115506447 B CN 1155064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ilter screen
collecting box
transition
squ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262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06447A (zh
Inventor
韩博
房莉
高雅
于嘉
乔雪
毕明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qihar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qiha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qiha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qiha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2262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064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06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6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06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64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0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 B01D29/03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self-suppor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5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01D29/56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in series connection
    • B01D29/58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in series connection arranged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6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integrally combined with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the filt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其涉及园林领域。该装置包括:方形收集箱、过渡组件、缓存池,其中过渡组件包括以螺旋分布方式设于方形收集箱外侧壁上的多个过渡腔;按照过渡腔从高到低的顺序打开对应位置处过渡腔上的电磁阀,通过控制带流量控制阀管上流量控制阀的流量大小、使过渡腔内水顶面高度与预装的净水顶面高度保持一致,并通过带流量控制阀管将溢流出的水收入缓存池;当低处水位传感器的位置与过渡腔内水顶面一致时,关闭带电磁阀管和带流量控制阀管;然后打开下一高度处的电磁阀,直至最低位置处过渡腔对应高度处溢流出的水收集完成。本发明通过分层方式缓慢地收集不同高度处的溢流水,从而可以最大程度收集到相对纯净的雨水。

Description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建设中用于风景园林的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即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参见图10。海绵城市旨在通过人工手段恢复城市生态水循环系统,以期解决城市水资源紧缺引发的畸涝问题,从而达到美化城市、改善市民生活环境的效果。因此,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而海绵城市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如河、湖、池塘等水系,及绿地、花园、园林、可渗透路面等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标准,缓减城市内涝压力。
近年来,许多城市都采用快排模式,雨水落到硬化地面只能从管道里集中快排,这种模式让城市里大部分雨水流失了,如果将大部分雨水留下而不是排走,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也就是说,海绵城市建设有望将原来大量排至管渠末端的水提前通过吸收、存蓄、渗透等环节消化掉,成为破解逢雨必涝的有效途径,而不是靠修大的排水管。
风景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风景园林中的绿化植被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进行浇灌,当有降雨时,可利用雨水对园林进行浇灌,但无降雨时则仍需要其他水进行浇灌,如果能够将雨水进行收集,则可以在无降雨时利用雨水进行浇灌,从而有效利用雨水、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对降雨时的雨水进行收集,虽然方便了风景园林中绿化植被的灌溉和有效节约了水资源。但是,常规雨水收集装置不能充分的利用好雨水资源:天然雨水往往大量携带地面上的大量生活垃圾与污染物,未经处理后的雨水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会加剧自然水体的污染程度。具体地,在风景园林中收集雨水时,由于风景园林中必然存在树木的落叶、花草、果实等,其雨水收集过程可能随机下落到雨水收集装置中;或者一般降雨时往往伴随着风,风将很可能会带来沙尘、落叶、垃圾等杂物落入雨水收集装置中。
对于以上情况,人们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是设置过滤网以阻挡杂物落入雨水收集装置中。但是,当考虑到降雨量较大时仍能够最大程度收集雨水的情况,则过滤网不能设计的较密,如此必然有一部分小杂质通过不过密实的过滤网落入雨水收集装置中,并沉淀到雨水收集装置底部;如果对沉淀的杂质不加以处理,则影响雨水的再利用,即杂质容易堵塞管道,或者杂质腐蚀后的成分不适合再利用,所以需要将沉淀的杂质与可利用的雨水进行分离。
目前,对雨水收集装置底部沉淀的杂质和其上层水进行分离时,通常是将水泵放置在某一合适位置,通过水泵抽取上层水,但在此过程中,水泵固定设于雨水收集腔中某一位置,且水泵的吸力较大;当为了最大程度分离出可利用雨水时,水泵位置则靠下,如此在较大抽水吸力的作用下,必然扰动底部的沉淀的杂质,从而使得收集的再利用水纯度降低;当为了收集的再利用水纯度较高时,水泵位置则靠上,此时不能最大程度分离出可利用雨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如何最大程度收集到纯度较高的雨水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其包括:
方形收集箱,其上端进水口处设有过滤组件;
过渡组件,其包括:以螺旋轨迹方式分布设于所述方形收集箱外侧壁上的多个过渡腔,且每个所述过渡腔内均设有高度不同的两个水位传感器;每个所述过渡腔上端通过带电磁阀管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方形收集箱连通,每个所述过渡腔下端连接有带流量控制阀管;其中,每个所述过渡腔内预装有净水,且所述带电磁阀管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过渡腔内并与预装的净水顶面接近,及高处所述水位传感器的位置与预装的净水顶面一致;
缓存池,其围设于所述方形收集箱底部,且所述缓存池的顶端低于最低位置处过渡腔的底端,所述缓存池与所有所述带流量控制阀管底端连通;
其中,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打开对应位置处所述过渡腔上的电磁阀,通过控制所述带流量控制阀管上流量控制阀的流量大小、使所述过渡腔内水顶面高度与预装的净水顶面高度保持一致,并通过所述带流量控制阀管将溢流出的水收入所述缓存池中;当低处所述水位传感器的位置与所述过渡腔内水顶面一致时,关闭所述带电磁阀管和所述带流量控制阀管;然后打开下一高度处所述过渡腔对应的电磁阀和流量控制阀,收集对应高度处溢流出的水,直至最低位置处所述过渡腔对应高度处溢流出的水收集完成。
较佳地,所述方形收集箱内部低处设有四个坡台;四个所述坡台高低交错设于所述方形收集箱的相对内侧壁上,且四个所述坡台低端靠近所述方形收集箱的竖向中轴线。
优选地,高处的两个所述坡台的低端相接于方形收集箱的竖向中轴线上;低处的两个所述坡台的低端延伸相交于方形收集箱的竖向中轴线上实现相叠设置。
较佳地,所述方形收集箱的侧方设有储水箱,通过所述缓存池内设置的抽水泵将所述缓存池中的水抽至所述储水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收集箱底部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位于所述缓存池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收集箱顶部设有漏斗口。
较佳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
“回”型框,其固定设于所述方形收集箱顶端内壁上;
上层滤网,其固定设于所述“回”型框的内侧壁上部;
下层滤网,其设于所述“回”型框的内侧壁下部、且所述下层滤网靠近所述上层滤网;
其中,当需要疏网时,所述下层滤网的横杆位于所述上层滤网的横向杆正下方,且所述下层滤网的竖杆位于所述上层滤网的竖向杆正下方;当需要不同尺寸孔构成的密网时,所述下层滤网的横杆位于所述上层滤网的两相邻横向杆之间的相应位置,且所述下层滤网的竖杆位于所述上层滤网的两相邻竖向杆正中部之间的相应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下层滤网边缘处一个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回”型框的相对内侧壁上;对于下层滤网的剩余其他横杆,其同向端均固定于第一连接杆上,一同向端的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滑块滑动嵌设于“回”型框的内侧壁上;另一同向端的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一滑块滑动嵌设于“回”型框的内侧壁上,与另一同向端的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上螺纹穿设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一端与第一微型电机的转轴连接,第一微型电机固定于“回”型框的内侧壁上。
进一步地,一个同向端的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于所述“回”型框内侧壁上的第一滑槽内;另一个同向端的第一滑块滑动设于“回”型框内侧壁上的第二滑槽内,且第一微型电机26固定设于第二滑槽内的端部。
进一步地,能够移动的所述横杆的为方杆;能够移动的所述竖杆为圆杆,且圆杆中部开设有滑缝;其中,所述横杆滑动穿设在所述滑缝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雨水收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以螺旋分布方式设于方形收集箱外侧壁上的多个过渡腔;并按照过渡腔从高到低的顺序打开对应位置处过渡腔上的电磁阀,通过控制带流量控制阀管上流量控制阀的流量大小、使过渡腔内水顶面高度与预装的净水顶面高度保持一致,并通过带流量控制阀管将溢流出的水收入缓存池;当低处水位传感器的位置与过渡腔内水顶面一致时,关闭带电磁阀管和带流量控制阀管,依次类推,完成不同高度处溢流出的水收集,从而可以在不扰动底部沉淀杂质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收集到杂质空间上部相对纯净的雨水;现有技术中将一个容器的水过到另一容器时,虽然也有通过溢流防水,其目的是为了省去水流动的驱动力,通过重力作用实现上水下流,或者通过溢流的方式过滤上层漂浮物,此方法在流失上层漂浮物的同时流失了大量的水源,且由于溢流的流动速度不尽相同,对漂浮物的分离不一定彻底。现有技术和本发明分离的杂质类型本质不同和杂质所在位置不同,即研究环境和研究对象不同;且本发明设置的多层溢流,考虑了溢流过程中可以尽量使底部水层不发生扰动和最大程度的收集相对纯净的雨水;还有,本发明设置的在不同水平上的分层是为了使分层距离可调节到更小,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溢流的缓慢进行以尽量使底部水层不发生扰动。
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高低交错的四个坡台,且高处的两个坡台的低端相对侧壁位于同一竖平面,低处的两个坡台的低端在高度方向上相叠设置;即雨水可以顺利流下,但是多层、且相叠设置的四个坡台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上层水动的时候不影响下层水动,从而避免了底部沉淀杂质的晃动而影响再利用雨水的水质;现有技术中虽然有通过坡面实现液体导流,其目的是改变液体的流动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仅是设置了坡面,而是设置了交错、相接、相叠设置的多个坡面,其目的不是为了改变液体的流动方向,而主要是为了防止下层杂质区的扰动。
还有,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当需要疏网时,下层滤网的横杆位于上层滤网的横向杆正下方,且下层滤网的竖杆位于上层滤网的竖向杆正下方;当需要不同程度的密网时,下层滤网的横杆位于上层滤网的两相邻横向杆之间的某位置,且下层滤网的竖杆位于上层滤网的两相邻竖向杆之间的某位置,从而可以调节过滤网的疏密程度,当降雨量偏小时用密孔,当降雨量偏大时用疏孔,进而实现了过滤孔大小的灵活调节;现有技术中为了调节过滤网网孔的大小,也有设计双层网的结构,但其双层网结构均是针对圆形结构设计的,所以双层网的是上下相贴设置的内外网,从上下方向上来看,两层网边缘之间有小缝隙,这个小缝隙很容易堵塞,减少整个过滤网的有效面积,且随着堵塞物量的增加,堵塞面积必然向网孔处蔓延,从而加速减少整个过滤网的有效面积;如此设计的双层网结构是通过转动其中一个网以改变两层网上下网孔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过滤网孔大小的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设计的双层网针对的是方形结构,且上下网时相同大小的,两层网之间不存在夹缝,从而保证了过滤网的有效过滤面积;且本发明不通过转动的方式调节网孔大小,转动调节网孔大小的原理不能用于本发明的方形结构网上;还有本发明不是直接调节整个网本身,而是调节一个网中两个方向的细杆,即从两个局部方向调节、且可以调节不同的距离,相对于调节整个网本身获得不同孔来说,本发明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不同大小的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雨水收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形收集箱和缓存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坡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层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构成的疏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层滤网和下层滤网构成的密网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回”型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层滤网的滑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横杆和竖杆滑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建设海绵城市对水资源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设计的雨水收集装置主要用于城市风景园林,比如公园、植物园、旅游景区等,这些地方的花草树木等都需要定期进行浇灌养护,从而保证绿色植被的长期良好生长。如果单一的使用干净的生活用水进行浇灌,会存在水资源紧缺时不能对这些花草树木进行及时浇灌,但是将雨水收集存储起来,可以补充一部分用水,从而节约水资源。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方形收集箱1、过渡组件、缓存池4和储水箱5,参见图1~3,具体地:
(1)方形收集箱1,其上端进水口处设有过滤组件2,用于一定程度上滤除杂质,此处的过滤组件中过滤网的网口,为了适应大降雨量的情况而设计的网口不是太密集,所以在雨水收集过程中必然有杂质进入方形收集箱1。还有,方形收集箱1顶部还设有漏斗口11,增加雨水收集面积。
(2)过渡组件,其包括:以螺旋分布方式设于方形收集箱1外侧壁上的多个过渡腔3,即多个过渡腔3分布轨迹相当于是方形收集箱1外壁上螺纹线的轨迹,其目的是过渡腔3在方形收集箱1的水平方向位置不同、竖直高度方向位置不同,具体实施时可以是均匀布设,也可以不均匀布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方形收集箱1的水平面方向上可以是均匀分别多个过渡腔3,在方形收集箱1的竖直高度方向上则上部相邻间距大、下部相邻间距小;这是考虑到上部溢流水时对底层杂质的影响相对不是特别大,可以将间距调大些,可以快速实现可用水和杂质的分离;还有由于下部溢流水时对底层杂质的影响相对较大,所以间距设计的小些,溢流时则水流动更加缓慢、平稳,从而最大程度的不影响底层杂质的晃动。
每个过渡腔3内均设有高度不同的两个水位传感器32;上层水位传感器32与过渡腔3的顶层有一定的空间,保证过渡腔3中水不外溢,虽然调控过渡腔3中的水位一直保持在上层水位传感器32的高度,但是水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小波动;下层水位传感器32是用于检测过渡腔3中水有明显下降的情况,有明显下降,则表示方形收集箱1中水不再向过渡腔3中溢流。
每个过渡腔3上端通过带电磁阀管31与对应位置处的方形收集箱1连通,工作时只需打开带电磁阀管31上的电磁阀开关即可;且每个过渡腔3下端连接有带流量控制阀管33,每个过渡腔3内预装有净水,且带电磁阀管31的底端延伸至过渡腔3内并与过渡腔3内预装的净水顶面接近,及高处水位传感器32的位置与预装的净水顶面一致。
工作时,可以通过控制器与电磁阀和流量控制阀电连接,从而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打开和关闭,控制流量控制阀的流量大小,即上层进水、下层流出水,从而调控过渡腔3内的水位保持不变。
(3)缓存池4,其围设于方形收集箱1底部,且缓存池4的顶端低于最低位置处过渡腔3的底端;及缓存池4与所有带流量控制阀管33连通。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缓存池4上部为封闭结构,所有带流量控制阀管33嵌设其上,为了使水不外溅;缓存池4的高度必然不能太高,要考虑最低处过渡腔3的设置,且最低处过渡腔3与方形收集箱1底层之间的空间高度可以根据经验设置,此空间被认为是杂质存留空间。
其中,为了适应最低处过渡腔3的设置和缓存池4的设置,方形收集箱1底部设有支撑台12,支撑台12位于缓存池4中部。实际上缓存池4是个围绕支撑台12设置的缓冲水池。
(4)储水箱5,由于缓存池4的高度不可能设计的过高,如果要想缓存池4容积大则必然要占用较大的地面表面积,这样也不是最好的设计,所以不必将缓存池4的容积设计的较大,只需要在方形收集箱1的侧方设计一个具有高度的储水箱5即可,且通过缓存池4内设置的抽水泵41将缓存池4中的水抽至储水箱5中。
对于上述技术方案,实际使用时,按照过渡腔3从高到低的顺序打开对应位置处过渡腔3上的电磁阀,使对应过渡腔3高度以上方形收集箱1中的水溢流至过渡腔3中;通过控制带流量控制阀管33上流量控制阀的流量大小、使过渡腔3内水顶面高度与预装的净水顶面高度保持一致,并通过带流量控制阀管33将溢流出的水收入缓存池4中;当低处水位传感器32的位置与过渡腔3内水顶面一致时,关闭带电磁阀管31和带流量控制阀管33,一层溢流水操作结束;然后再打开下一最近高度处过渡腔3上的电磁阀,收集对应高度处溢流出的水,直至最低位置处过渡腔3对应高度处溢流出的水收集完成。
在此过程中,由于方形收集箱1中的水是溢流至过渡腔3中,不是抽水,所以方形收集箱1中的顶层以下水相对是平静的、平稳的、不发生扰动和晃动的;并且溢流出来的水与过渡腔3中的水对接,从而使溢流出水的过程是平稳的、而不是加速下落的,这样就保证了收集箱1中的水不是快速、急速、加速的溢流,而是平稳溢流,所以进一步保证了方形收集箱1中的顶层以下水相对是平静的、平稳的、不发生扰动和晃动的。还有,设计多个过渡腔3分层溢流,是使每个过渡腔3高度上方的水量不多,从而使此高度处上下水的波动范围相对较小,进而保证了方形收集箱1中水溢流的过程中对其底层杂质的扰动影响较小。因此,本发明涉及的雨水收集装置在实现可利用水和杂质的分离时,能够做到一边保证最大程度分离、一边保证分离出可利用水的纯度。
实施例2:
为了进一步避免可再利用水和杂质溢流分离过程对底层沉淀杂质的扰动,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参见图1和图3,方形收集箱1内低处设有四个坡台6,且最低坡台6底面和方形收集箱1内底面之间的空间为杂质空间;每个坡台6横向中轴线的高度不同,且每个坡台6的长度小于方形收集箱1的长度,每个坡台6的宽度适配于方形收集箱1的宽度(说明:此处的长、宽、高方向可以以图1中的方向为基准);四个坡台6高低交错设于方形收集箱1的相对内侧壁上,且四个坡台6低端靠近方形收集箱1中部;使用时,降雨进水从方形收集箱1中高度方向相邻两个坡台6之间的空隙向下流;反过来,方形收集箱1中水向上溢流时,由于多个高低交错设置的坡台6的阻挡,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方形收集箱1中下层杂质的扰动。
以上技术方案具体实施例时,可以有两种情况:
第一,四个坡台6的低端相接于方形收集箱1的竖向中轴线上,如此可以较为快速的进水,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方形收集箱1中下层杂质的扰动。
第二,高处的两个坡台6的低端相接于方形收集箱1的竖向中轴线上,和第一种情况相同;低处的两个坡台6的低端延伸相交于方形收集箱1的竖向中轴线上,即在方形收集箱1的高度方向上相叠设置。如此,一方面雨水可以顺利流下,另一方面多层、且相叠设置的四个坡台6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上层水动的时候不影响下层水动,从而避免了底部沉淀杂质的晃动而影响再利用雨水的水质。
具体说明:实施例1的主要思路是将可再利用水和杂质的溢流、分离、平稳、最大程度转换融合为一体设计的技术方案,而本实施例2是通过防御的思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设计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3:
为了灵活调节过滤组件中过滤网的网孔大小,即调节过滤网的疏密程度,则当降雨量偏小时用密孔,当降雨量偏大时用疏孔,本发明实施例对过滤组件2进行了创新设置,参见图4~9,过滤组件2具体包括:
“回”型框23,其固定设于方形收集箱1顶端内壁上。
上层滤网21,其固定设于“回”型框23的内侧壁上部。
下层滤网22,其设于“回”型框23的内侧壁下部、且下层滤网22靠近上层滤网21。具体地,下层滤网22和“回”型框23的内侧壁下部的连接关系为如下结构:
具体参见图8,下层滤网22的边缘处一个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回”型框23的相对内侧壁上;对于下层滤网22的剩余其他横杆,其同向端均固定于第一连接杆24上,一同向端的第一连接杆24通过第一滑块25滑动嵌设于“回”型框23的内侧壁上;另一同向端的第一连接杆24通过第一滑块25滑动嵌设于“回”型框23的内侧壁上,与另一同向端的第一连接杆24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25上螺纹穿设有第一螺杆261,第一螺杆261的一端与第一微型电机26的转轴连接,第一微型电机26固定于“回”型框23的内侧壁上,即此为丝杠结构。
其中,一个同向端的第一滑块25滑动设于“回”型框23内侧壁上的第一滑槽内;另一个同向端的第一滑块25滑动设于“回”型框23内侧壁上的第二滑槽内,且第一微型电机26(防水电机)固定设于第二滑槽内的端部。
还有,对于下层滤网22的竖杆222的结构与横杆221类似,其具体结构如下:
下层滤网22的边缘处一个竖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回”型框23的相对内侧壁上;对于下层滤网22的剩余其他竖杆,其同向端均固定于第二连接杆27上,一同向端的第二连接杆27通过第二滑块28滑动嵌设于“回”型框23的内侧壁上;另一同向端的第二连接杆27通过第二滑块28滑动嵌设于“回”型框23的内侧壁上,与另一同向端的第二连接杆27固定连接的第二滑块28上螺纹穿设有第二螺杆291,第二螺杆291的一端与第二微型电机29的转轴连接,第二微型电机29固定于“回”型框23的内侧壁上,即此为丝杠结构。
其中,一个同向端的第二滑块28滑动设于“回”型框23内侧壁上的第三滑槽内;另一个同向端的第二滑块28滑动设于“回”型框23内侧壁上的第四滑槽内,且第二微型电机29(防水电机)固定设于第四滑槽内的端部。
优选地,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中能够移动的横杆221的为方杆;能够移动的竖杆222为圆杆,其中部开设有竖向滑缝;横杆221滑动穿设在竖向滑缝中,即横杆221和竖杆222可以上横向和竖向上自由滑动。
在具体实施时,横杆221和竖杆222可以设置为稍有柔性的钢性细杆,柔性是为了过滤网有一点点的缓冲作用,但其柔性不影响横杆221和竖杆222的滑动;细杆的粗细程度适应性设置即可。
实际使用时,当需要疏网(如图5所示)时,下层滤网22的横杆221位于上层滤网21的横向杆正下方,且下层滤网22的竖杆222位于上层滤网21的竖向杆正下方;当需要不同程度的密网(如图6所示)时,下层滤网22的横杆221位于上层滤网21的两相邻横向杆之间的不同位置,且下层滤网22的竖杆222位于上层滤网21的两相邻竖向杆之间的不同位置。还有,横向杆和竖向杆可以同时调节,也可以只调节其中一个。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雨水收集装置,包括:
方形收集箱(1),其上端进水口处设有过滤组件(2);
其特征在于,该雨水收集装置还包括:
过渡组件,其包括:以螺旋轨迹方式分布设于所述方形收集箱(1)外侧壁上的多个过渡腔(3),且每个所述过渡腔(3)内均设有高度不同的两个水位传感器(32);每个所述过渡腔(3)上端通过带电磁阀管(31)与对应位置处的所述方形收集箱(1)连通,每个所述过渡腔(3)下端连接有带流量控制阀管(33);其中,每个所述过渡腔(3)内预装有净水,且所述带电磁阀管(31)的底端延伸至所述过渡腔(3)内并与预装的净水顶面接近,及高处所述水位传感器(32)的位置与预装的净水顶面一致;
缓存池(4),其围设于所述方形收集箱(1)底部,且所述缓存池(4)的顶端低于最低位置处过渡腔(3)的底端,所述缓存池(4)与所有所述带流量控制阀管(33)底端连通;
其中,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打开对应位置处所述过渡腔(3)上的电磁阀,通过控制所述带流量控制阀管(33)上流量控制阀的流量大小、使所述过渡腔(3)内水顶面高度与预装的净水顶面高度保持一致,并通过所述带流量控制阀管(33)将溢流出的水收入所述缓存池(4)中;当低处所述水位传感器(32)的位置与所述过渡腔(3)内水顶面一致时,关闭所述带电磁阀管(31)和所述带流量控制阀管(33);然后打开下一高度处所述过渡腔(3)对应的电磁阀和流量控制阀,收集对应高度处溢流出的水,直至最低位置处所述过渡腔(3)对应高度处溢流出的水收集完成;
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
“回”型框(23),其固定设于所述方形收集箱(1)顶端内壁上;
上层滤网(21),其固定设于所述“回”型框(23)的内侧壁上部;
下层滤网(22),其设于所述“回”型框(23)的内侧壁下部、且所述下层滤网(22)靠近所述上层滤网(21);
其中,当需要疏网时,所述下层滤网(22)的横杆(221)位于所述上层滤网(21)的横向杆正下方,且所述下层滤网(22)的竖杆(222)位于所述上层滤网(21)的竖向杆正下方;当需要不同尺寸孔构成的密网时,所述下层滤网(22)的横杆(221)位于所述上层滤网(21)的两相邻横向杆之间的相应位置,且所述下层滤网(22)的竖杆(222)位于所述上层滤网(21)的两相邻竖向杆正中部之间的相应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收集箱(1)内部低处设有四个坡台(6);四个所述坡台(6)高低交错设于所述方形收集箱(1)的相对内侧壁上,且四个所述坡台(6)低端靠近所述方形收集箱(1)的竖向中轴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高处的两个所述坡台(6)的低端相接于方形收集箱(1)的竖向中轴线上;低处的两个所述坡台(6)的低端延伸相交于方形收集箱(1)的竖向中轴线上实现相叠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收集箱(1)的侧方设有储水箱(5),通过所述缓存池(4)内设置的抽水泵(41)将所述缓存池(4)中的水抽至所述储水箱(5)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收集箱(1)底部设有支撑台(12),所述支撑台(12)位于所述缓存池(4)中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收集箱(1)顶部设有漏斗口(1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滤网(22)边缘处一个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回”型框(23)的相对内侧壁上;对于下层滤网(22)的剩余其他横杆,其同向端均固定于第一连接杆(24)上,一同向端的第一连接杆(24)通过第一滑块(25)滑动嵌设于“回”型框(23)的内侧壁上;另一同向端的第一连接杆(24)通过第一滑块(25)滑动嵌设于“回”型框(23)的内侧壁上,与另一同向端的第一连接杆(24)固定连接的第一滑块(25)上螺纹穿设有第一螺杆(261),第一螺杆(261)的一端与第一微型电机(26)的转轴连接,第一微型电机(26)固定于“回”型框(23)的内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个同向端的所述第一滑块(25)滑动设于所述“回”型框(23)内侧壁上的第一滑槽内;
另一个同向端的第一滑块(25)滑动设于“回”型框(23)内侧壁上的第二滑槽内,且第一微型电机26固定设于第二滑槽内的端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移动的所述横杆(221)的为方杆;能够移动的所述竖杆(222)为圆杆,且圆杆中部开设有滑缝;其中,所述横杆(221)滑动穿设在所述滑缝中。
CN202211226221.1A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Active CN1155064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6221.1A CN115506447B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6221.1A CN115506447B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6447A CN115506447A (zh) 2022-12-23
CN115506447B true CN115506447B (zh) 2023-04-04

Family

ID=84507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26221.1A Active CN115506447B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0644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6408B (zh) * 2010-06-25 2012-05-23 同济大学 卧式初期雨水弃流装置
EP2518226A1 (en) * 2011-04-26 2012-10-31 Amerimax Home Products, Inc. Apparatus for harvesting rainwater
CN103306333B (zh) * 2013-06-16 2015-01-14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及铺设该雨水收集系统的建筑物
CN204282496U (zh) * 2014-12-02 2015-04-22 南京虹吸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雨水弃流及收集装置
CN108849401A (zh) * 2018-07-04 2018-11-23 丁永才 一种用于建筑物顶面绿化的建筑结构
CN108854191A (zh) * 2018-08-13 2018-11-23 伍丽萍 一种截留能力强的水处理用自清洗过滤器
CN111519697A (zh) * 2020-05-13 2020-08-11 中环洁环境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园林雨水收集系统
CN114809187B (zh) * 2022-06-07 2023-01-06 南京大学 屋面雨水分级处理利用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6447A (zh) 2022-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8839B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综合系统
CN106284588A (zh) 一种可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处理与储存系统
CN110016886B (zh) 河道近自然生态堤岸
CN111350233A (zh) 一种北方地区田间大棚区雨洪资源利用装置及构建方法
KR101227682B1 (ko) 수질정화를 갖는 하천유지용수 저류시스템
KR101577378B1 (ko) 빗물이 순환되는 식생플랜터 시스템
CN109937747A (zh) 高架桥绿化带雨水收集及自动灌溉系统
CN104230099A (zh) 自净化景观水池
CN213014596U (zh) 一种景观园林排水系统设计结构
KR101887525B1 (ko) 그레이팅룸이 구비된 수 처리 장치 시공구조 및 그 시공구조가 결합된 다양한 수공간/수경 시설물의 시공법
CN116065678B (zh) 一种乡村景观用雨水花园
CN115506447B (zh) 一种雨水收集装置
CN210630262U (zh) 高架桥绿化带雨水收集及自动灌溉系统
CN208803519U (zh) 一种屋顶蓄排水结构
CN207760192U (zh) 高架桥下低维护持久景观水景及雨水自净化系统
CN215346039U (zh) 一种雨水收集生态树池
CN108147618A (zh) 一种无动力滨河水生态保持净化处理系统
CN208563516U (zh) 一种屋面垂直流生物滞留池
CN114223468A (zh) 植草铺面装置
CN111255040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综合系统
CN209114272U (zh) 一种绿化带及之间道路的调蓄水结构
CN107879559B (zh) 高架桥下低维护持久景观水景及雨水自净化系统
JP5860317B2 (ja) 調整池
CN221178603U (zh) 一种雨水花园自我调蓄花池
CN205348272U (zh) 拼插式微型水分滞留调蓄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