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00934A - 射频热消融系统及其分段功率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射频热消融系统及其分段功率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00934A
CN115500934A CN202211470005.1A CN202211470005A CN115500934A CN 115500934 A CN115500934 A CN 115500934A CN 202211470005 A CN202211470005 A CN 202211470005A CN 115500934 A CN115500934 A CN 115500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frequency
thermal ablation
output power
stage
heat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700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00934B (zh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Le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Le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Le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Leishe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700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009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00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0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00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0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18/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 A61B18/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by heating by passing a current through the tissue to be heated, e.g. high-frequency curr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571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f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surgical effect
    • A61B2018/00577Ab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636Sensing and controlling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
    • A61B2018/00642Sensing and controlling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 with feedback, i.e. closed loop 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636Sensing and controlling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
    • A61B2018/00696Controlled or regulated parameters
    • A61B2018/00702Power or energ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8/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for transferring non-mechanical forms of energy to or from the body
    • A61B2018/00636Sensing and controlling the application of energy
    • A61B2018/00904Automatic detection of target tissue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射频热消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射频热消融系统及其分段功率控制方法,可以避免在停止输送射频功率后血管组织反弹恢复。该系统包括:热消融导管,其中配置有加热线圈;射频源,被配置为向加热线圈提供射频功率;管径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被消融的管状组织的管径Φ或管径变化;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P,其中,在第一阶段,控制输出功率使得加热线圈达到预定温度;在第二阶段,根据管径检测装置输出的管径或管径变化,按照dP/dt≦0且dΦ/dt≦0的条件控制输出功率;在第三阶段,停止射频源的功率输出,使得加热线圈自然冷却。

Description

射频热消融系统及其分段功率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射频热消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射频热消融的射频功率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已被公开的现有技术。
射频热消融技术是射频能量不直接进入人体,而是在器械内部产生热能,再将热能传递到人体产生热消融效果。人体的一些器官,例如血管、支气管、尿道、食道、子宫等基本呈细长管状结构,对射频探头在外形、功能和性能上的要求有其共性。
一些射频热消融利用组织中的胶质被加热后收缩的特性达到治疗效果,例如在申请号为202022302025.0和201910796082.8的中国专利中就有记载。以静脉射频热消融为例,静脉热消融时通过产生和释放热量对目标静脉血管进行加热,令其萎缩闭合。消融时释放热量的目的是对静脉血管中的胶质加热,令其收缩。收缩后停止输送功率,血管组织开始自然冷却,但是其收缩还没有固化,会有反弹恢复的可能。
此外,静脉热消融时热量往往在三维介质中传导,容易影响到非目标组织,如血管旁边的神经、支持性组织和皮肤等,导致热损伤。热损伤的机制之一是热冲击(Heatshock),即短时间内急剧热交换,令细胞内非折叠蛋白质含量急剧增加,非折叠状态的蛋白质会挤在一起,难以实现其功能,导致问题。细胞对温度变化的反应通常是召集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s),令蛋白质折叠成型。因此温度变化的过程要尽量防止急剧变化,给细胞召集分子伴侣、自我调节的机会。温度急剧变化不但在加热阶段存在,在停止加热、骤冷阶段也存在。因此处理heat shock需要考虑到加热和冷却两个阶段的温度变化。现有技术的一个缺点是未考虑热冲击对细胞的损伤机制,只顾控制加热,不控制散热,而heatshock在加热和散热阶段均存在。
为达到治疗效果,一方面需要监控组织的收缩,另一方面需要避免产生热冲击,减少损伤。传统消融技术以消融温度为主要监控参数,不但难以保证治疗效果,而且容易输出不必要的热能、造成热冲击等,导致损伤。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热消融系统及其分段功率控制方法,在达到疗效的同时降低热冲击,同时在温度缓变前提下维持疗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射频热消融系统,包括:
热消融导管,其中配置有加热线圈;
射频源,被配置为向所述加热线圈提供射频功率;
管径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被消融的管状组织的管径Φ或管径变化;
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射频源的输出功率P,其中,
在第一阶段,控制所述输出功率使得所述加热线圈平滑提升到预定温度;
在第二阶段,根据所述管径检测装置输出的管径或管径变化,按照dP/dt≦0且dΦ/dt≦0的条件控制所述输出功率,其中t是时间,dP/dt是P对t的微分,dΦ/dt是Φ对t的微分;
在第三阶段,停止所述射频源的功率输出,使得所述加热线圈自然冷却。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满足a0(dP/dt)2+b0(dΦ/dt)2>1的条件下,按照所述第一阶段的方式控制所述输出功率,其中,a0、b0为预设常数系数。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满足a0(dP/dt)2+b0(dΦ/dt)2<=1 且a1(dP/dt)2+b1(dΦ/dt)2>1的条件下,按照所述第二阶段的方式控制所述输出功率,其中,a0、b0、a1、b1为预设常数系数。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满足a1(dP/dt)2+b1(dΦ/dt)2<=1的条件下,进入所述第三阶段,停止所述射频源的输出,使得所述被消融的管状组织自然冷却,其中,a1、b1为预设常数系数。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一阶段,控制所述输出功率使得所述加热线圈温度按照变化的时间常数τ的指数函数收敛到指定温度,所述变化的时间常数τ和管状组织的收缩速度dΦ/dt成正比。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一阶段,控制所述输出功率使得所述加热线圈在所述预定温度维持预定时长。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输出功率使得所述加热线圈在第一阶段的射频能量累计输出总量达到预定阈值,该阈值正比于热消融开始之前影像检查的管状组织的管径。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热消融导管直径设计为所述管状组织内径的25%-50%,以便于伸入所述被消融的管状组织。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射频热消融系统的分段功率控制方法,包括:
在第一阶段,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使得射频热消融系统的加热线圈平滑提升到预定温度;
在第二阶段,根据管径检测装置输出的管径或管径变化按照dP/dt≦0且dΦ/dt≦0的条件控制所述射频源的输出功率,其中t是时间,dP/dt是P对t的微分,dΦ/dt是Φ对t的微分;
在第三阶段,停止所述射频源的输出功率,使得所述加热线圈自然冷却。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文描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用合适的温度变化曲线控制热冲击带来的不良影响,避免了在停止输送射频功率后血管组织反弹恢复。
上述发明内容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下文各个实施方式和例子中公开的各技术特征、以及附图中公开的各个技术特征,都可以自由地互相组合,从而构成各种新的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均应该视为在本说明书中已经记载),除非这种技术特征的组合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例如,在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C,在另一个例子中公开了特征A+B+D+E,而特征C和D是起到相同作用的等同技术手段,技术上只要择一使用即可,不可能同时采用,特征E技术上可以与特征C相组合,则,A+B+C+D的方案因技术不可行而应当不被视为已经记载,而A+B+C+E的方案应当视为已经被记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射频热消融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射频热消融系统分段功率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一般热消融过程中Φ和Φ随时间的导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维温功率Pm和Pm随时间的导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dP/dt-dΦ/dt平面中状态点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三个功率控制阶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部分概念的说明:
消融:施加能量或物质令人体器官或组织变性。
热消融:通过产生并释放热对人体器官或组织变性的消融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射频热消融系统,其大致结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
热消融导管,其中配置有加热线圈。热消融导管为长条状,以便于伸入被消融的管状组织。
射频源,被配置为向加热线圈提供射频功率。
管径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被消融的管状组织的管径Φ或管径变化。检测被热消融血管的收缩状态的技术属于现有技术,例如可以参见申请号为2019107960828的中国专利的相关记载。
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P。具体地说,控制器分以下三个阶段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
在第一阶段,控制输出功率使得加热线圈平滑提升到预定温度。
在第二阶段,根据管径检测装置输出的管径或管径变化,按照dP/dt≦0且dΦ/dt≦0的条件控制输出功率,其中t是时间,dP/dt是P对t的微分,dΦ/dt是Φ对t的微分。可选地,当管径变化对应的时间很短时,管径变化除以时间相当于dΦ/dt。
在第三阶段,停止射频源的射频功率输出(即输出功率降为0),使得加热线圈自然冷却。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条件确定应该处于哪一个阶段:
在满足a0(dP/dt)2+b0(dΦ/dt)2>1的条件下,控制器按照第一阶段的方式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其中,a0、b0为预设常数系数。
在满足a0(dP/dt)2+b0(dΦ/dt)2<=1且a1(dP/dt)2+b1(dΦ/dt)2>1的条件下,控制器按照第二阶段的方式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其中,a0、b0、a1、b1为预设常数系数。
在满足a1(dP/dt)2+b1(dΦ/dt)2<=1的条件下,进入第三阶段,停止射频源的输出,使得被消融的管状组织自然冷却,其中,a1、b1为预设常数系数。
以上述方式,控制器可以自动地从一个阶段切换到另一个阶段,以血管收缩的状态和能量传递的变化引导控制过程,而不是单纯依靠温度作为反馈控制的输入,从而使得被治疗组织按照理想规律收缩并保持,降低在这个过程中吸收不必要的热能,从而减少热损伤。在第一个阶段,控制器将温度平滑提升到一定温度,控制热冲击的同时使得被治疗组织开始收缩。在第二阶段控制器在两个维度监控治疗组织的收缩,首先是确保被治疗组织直径减小达到疗效,其次是维持输出功率渐次减小,避免不必要的热损伤,实现兼顾性能和安全的双重目的;在第三阶段的自然冷却让被治疗组织从第二阶段功率渐降阶段过渡到温度渐降阶段,维持疗效。
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器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从一个阶段切换到另一个阶段,例如可以设置按钮(实体按键或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钮),由用户根据经验手动切换,当用户认为对血管的加热已经足够时,手动按一下特定按钮,结束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再等待一段时间,再手动按一下特定按钮,结束第二阶段进入第三阶段。又如,还可以根据温度和时间的预定组合条件来确定何时结束一个阶段并进入下一个阶段,例如高于预定温度的累计时间超过预定门限等。
在第一阶段,控制器可以有多种方式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一阶段,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使得加热线圈温度按照变化的时间常数τ的指数函数收敛到指定温度,变化的时间常数τ和管状组织的收缩速度dΦ/dt成正比。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一阶段,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使得加热线圈在预定温度维持预定时长。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使得加热线圈在第一阶段的射频能量累计输出总量达到预定阈值,该阈值正比于热消融开始之前影像检查的管状组织的管径。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阶段,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使得加热线圈在预定时长内达到或超过预定温度。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热消融导管直径设计为管状组织内径的25%-50%,以便于伸入被消融的管状组织。
本申请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方法,其流程如图2所示,该方法中,控制器在三个阶段中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
在步骤201中,进入第一阶段,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使得射频热消融系统的加热线圈平滑提升到预定温度。
在步骤202中,进入第二阶段,根据管径检测装置输出的管径或管径变化按照dP/dt≦0且dΦ/dt≦0的条件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其中t是时间,dP/dt是P对t的微分,dΦ/dt是Φ对t的微分。可选地,当管径变化对应的时间很短时,管径变化除以时间相当于dΦ/dt。
在步骤203中,进入第三阶段,停止射频源的射频功率输出,使得加热线圈自然冷却。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通过监测a0(dP/dt)2+b0(dΦ/dt)2和a1(dP/dt)2+b1(dΦ/dt)2这两个量来确定当前应该处于哪一个阶段:
在满足a0(dP/dt)2+b0(dΦ/dt)2>1的条件下,控制器按照第一阶段的方式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其中,a0、b0为预设常数;
在满足a0(dP/dt)2+b0(dΦ/dt)2<=1且a1(dP/dt)2+b1(dΦ/dt)2>1的条件下,控制器按照第二阶段的方式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其中,a0、b0、a1、b1为预设常数;
在满足a1(dP/dt)2+b1(dΦ/dt)2<=1的条件下,进入第三阶段,停止射频源的输出,使得被消融的管状组织自然冷却,其中,a1、b1为预设常数。
在第一阶段,可以控制器可以有多种控制射频源输出功率的方式。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阶段,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使得加热线圈温度按照变化的时间常数τ的指数函数收敛到指定温度,变化的时间常数τ和管状组织的收缩速度dΦ/dt成正比。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阶段,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使得加热线圈在预定温度维持预定时长。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使得加热线圈在第一阶段的射频能量累计输出总量达到预定阈值,该阈值正比于术前影像检查的管状组织的管径。
可选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阶段,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使得加热线圈在预定时长内达到或超过预定温度。
第一实施方式是与本实施方式相对应的方法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细节可以应用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细节也可以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进行说明,该例子中罗列的细节主要是为了便于理解,不作为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射频热消融过程中现有技术可以反馈监测被热消融血管管径Φ的收缩状态,如果实时进行,如每隔0.1毫秒(也可以是其他时长)监测这样的状态就可以获得该状态动态变化的信息Φ(t)。一般热消融过程Φ会随时间减小,而Φ在加热功率作用下随时间的导数一开始由较大的负值会随时间趋于平缓的较小幅度,如图3示意。
同时血管结构和收缩状态不同,在一定温度下需要维持当时刻指定温度所需要发射出的功率也会有所不同。可以定义这个功率为维温功率Pm。对维温功率Pm可以实时监测,也可以进一步计算出维温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Pm(t),如图4所示。
dP/dt和dΦ/dt是可以从反馈信号中构建的两个可观测可控制的状态,可用于进一步指定射频功率输出的策略。
如上所述,热消融开始时dP/dt和dΦ/dt可认为是处于dP/dt-dΦ/dt平面的第三象限,随热消融推进状态点由外缘渐次趋近原点,也即功率变化和直径变化最终趋近于0,如图5所示。
如图6所示,控制器对射频源的射频功率控制分为三个阶段,升温段(第一阶段)、控径段(第二阶段)、和自然降温段(第三阶段)。
在升温段,控制器驱动升温,向目标温度To接近,同时监测并控制系统的dP/dt和dΦ/dt,由于初始阶段收缩较明显,dΦ/dt,dP/dt幅度均会快速缩小,当满足a0(dP/dt)2+b0(dΦ/dt)2>1的情况下,每个时刻(例如每0.1毫秒)以平滑温度目标曲线计算所需输出功率:
当前时刻目标温度 = To*(1-exp(-t))
然后根据每个时刻的目标温度差ΔT=当前时刻目标温度-当前实际温度,可以用PID控制方法(或者其它已知的控制方法)进行输出功率P的控制:
P=PI*ΔT+DI*dΔT/dt+II*∫ΔTdt
其中PI,DI和II分别为比例、微分、和积分控制系数。
当状态进入
a0(dP/dt)2+b0(dΦ/dt)2<=1且a1(dP/dt)2+b1(dΦ/dt)2>1
则功率控制进入控径段。控径段不是停止输出让温度自然冷却,而是仍然输出功率,P>0, 但是维持dP/dt≦0且dΦ/dt≦0。
在控径段不再以温度指标为主要实时控制目标,而是以维持并稳定血管收缩后的平均直径为实时控制目标(例如每隔0.1毫秒进行实时调整),并确保输出功率的递减。在这个控制作用下,血管会保持收缩后的状态,温度则在输出功率作用下呈缓降。取决于具体血管和周边组织的状态,在控径段的温度可在大范围内变化(绝大部分呈缓降),控制器仅限制温度安全极限,不做其它具体控制。
控径段由于不以固定温度值为控制目标,减少了对稳定血管收缩状态所需的功率输出,同时减弱了温度瞬变,降低了对血管和周围组织包括神经等的热损伤。
当状态进入a1(dP/dt)2+b1(dΦ/dt)2<=1,控制器开始自然降温段,停止功率输出,令血管自然冷却。
相应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的各方法实施方式。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此外,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射频热消融系统的控制器,其中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以及,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在执行该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方式中的步骤。其中,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图像处理 器(Graphic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神经网络处理器(简称“N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前述的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快闪存储器(Flash)、硬盘或者固态硬盘等。本发明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申请中,如果提到根据某要素执行某行为,则是指至少根据该要素执行该行为的意思,其中包括了两种情况:仅根据该要素执行该行为、和根据该要素和其它要素执行该行为。多个、多次、多种等表达包括2个、2次、2种以及2个以上、2次以上、2种以上。
在描述方法的步骤时使用的序号本身并不对这些步骤的顺序构成任何的限定。例如,序号大的步骤并非一定要在序号小的步骤之后执行,也可以是先执行序号大的步骤再执行序号小的步骤,还可以是并行执行,只要这种执行顺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合理的即可。又如,拥有连续编号序号的多个步骤(例如步骤201,步骤202,步骤203等)并不限制其他步骤可以在其间执行,例如步骤201和步骤202之间可以有其他的步骤。
本说明书包括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的组合。对实施例的单独提及(例如“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或“优选实施例”);然而,除非指示为是互斥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清楚是互斥的,否则这些实施例并不互斥。应当注意的是,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示或者要求,否则在本说明书中以非排他性的意义使用“或者”一词。
在本说明书提及的所有文献都被认为是整体性地包括在本申请的公开内容中,以便在必要时可以作为修改的依据。此外应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Claims (10)

1.一种射频热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消融导管,其中配置有加热线圈;
射频源,被配置为向所述加热线圈提供射频功率;
管径检测装置,被配置为检测被消融的管状组织的管径Φ或管径变化;
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射频源的输出功率P,其中,
在第一阶段,控制所述输出功率使得所述加热线圈平滑提升到预定温度;
在第二阶段,根据所述管径检测装置输出的管径或管径变化,按照dP/dt≦0且dΦ/dt≦0的条件控制所述输出功率,其中t是时间,dP/dt是P对t的微分,dΦ/dt是Φ对t的微分;
在第三阶段,停止所述射频源的功率输出,使得所述加热线圈自然冷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热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满足a0(dP/dt)2+b0(dΦ/dt)2>1的条件下,按照所述第一阶段的方式控制所述输出功率,其中,a0、b0为预设常数系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热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满足a0(dP/dt)2+b0(dΦ/dt)2<=1且a1(dP/dt)2+b1(dΦ/dt)2>1的条件下,按照所述第二阶段的方式控制所述输出功率,其中,a0、b0、a1、b1为预设常数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热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满足a1(dP/dt)2+b1(dΦ/dt)2<=1的条件下,进入所述第三阶段,停止所述射频源的输出,使得所述被消融的管状组织自然冷却,其中,a1、b1为预设常数系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热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一阶段,控制所述输出功率使得所述加热线圈温度按照变化的时间常数τ的指数函数收敛到指定温度,所述变化的时间常数τ和管状组织的收缩速度dΦ/dt成正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热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第一阶段,控制所述输出功率使得所述加热线圈在所述预定温度维持预定时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热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控制所述输出功率使得所述加热线圈在第一阶段的射频能量累计输出总量达到预定阈值,该阈值正比于热消融开始之前影像检查的管状组织的管径。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射频热消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消融导管直径设计为所述管状组织内径的25%-50%,以便于伸入所述被消融的管状组织。
9.一种射频热消融系统的分段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阶段,控制射频源的输出功率使得射频热消融系统的加热线圈平滑提升到预定温度;
在第二阶段,根据管径检测装置输出的管径或管径变化按照dP/dt≦0且dΦ/dt≦0的条件控制所述射频源的输出功率,其中t是时间,dP/dt是P对t的微分,dΦ/dt是Φ对t的微分;
在第三阶段,停止所述射频源的输出功率,使得所述加热线圈自然冷却。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
CN202211470005.1A 2022-11-23 2022-11-23 射频热消融系统及其分段功率控制方法 Active CN1155009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70005.1A CN115500934B (zh) 2022-11-23 2022-11-23 射频热消融系统及其分段功率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70005.1A CN115500934B (zh) 2022-11-23 2022-11-23 射频热消融系统及其分段功率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0934A true CN115500934A (zh) 2022-12-23
CN115500934B CN115500934B (zh) 2023-03-10

Family

ID=84514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70005.1A Active CN115500934B (zh) 2022-11-23 2022-11-23 射频热消融系统及其分段功率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0093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8601A (zh) * 2009-10-28 2012-03-14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高频手术装置以及手术控制方法
CN102625676A (zh) * 2009-07-28 2012-08-01 纽韦弗医疗设备公司 能量递送系统及其使用
US20140018791A1 (en) * 2001-04-26 2014-01-16 Medtron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ural Ablation
US20160310204A1 (en) * 2015-04-23 2016-10-27 Covidien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power in an electrosurgical generator
CN111803204A (zh) * 2019-07-08 2020-10-23 昆山雷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热消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67508A (zh) * 2018-01-24 2020-10-30 美敦力阿迪安卢森堡有限公司 用于评估肾神经调节治疗的功效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CN112168334A (zh) * 2019-01-30 2021-01-05 苏州信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度动态平滑处理功能的射频消融仪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18791A1 (en) * 2001-04-26 2014-01-16 Medtronic,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mural Ablation
CN102625676A (zh) * 2009-07-28 2012-08-01 纽韦弗医疗设备公司 能量递送系统及其使用
CN102378601A (zh) * 2009-10-28 2012-03-14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高频手术装置以及手术控制方法
US20160310204A1 (en) * 2015-04-23 2016-10-27 Covidien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power in an electrosurgical generator
CN111867508A (zh) * 2018-01-24 2020-10-30 美敦力阿迪安卢森堡有限公司 用于评估肾神经调节治疗的功效的系统、设备和方法
CN112168334A (zh) * 2019-01-30 2021-01-05 苏州信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度动态平滑处理功能的射频消融仪
CN111803204A (zh) * 2019-07-08 2020-10-23 昆山雷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热消融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0934B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uylsteke et al. Intraluminal fibre-tip centring can improve endovenous laser ablation: a histological study
Tracey et al. Ureteroscopic high-frequency dusting utilizing a 120-W holmium laser
US6004316A (en) Method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EP1198213B1 (en) Apparatus for treating tissue
US20020032438A1 (en) Cryoplasty device and method
WO2001095840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effective thermal mass of a body or organ using a cooling catheter
US20160015444A1 (en) Cardiac cryolipoly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diac arrhythmia
Sadick et al. Advances in laser surgery for leg veins: bimodal wavelength approach to lower extremity vessels, new cooling techniques, and longer pulse durations
CN109674525A (zh) 一种用于医用冷冻球囊的治疗设备
CN115500934B (zh) 射频热消融系统及其分段功率控制方法
JP2022506268A (ja) 前立腺を治療するための装置
JP3711500B2 (ja) 生体器官瞬間加熱冷却用カテーテル
Riccardi et al. Percutaneous catheter cryothermal ablation of atrioventricular nodal reentrant tachycardia: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 new ablation technique
Bak et al. Integration of optical applicator with balloon catheter for photothermal treatment of biliary stricture
Neumann et al. Ins and outs of endovenous laser ablation: afterthoughts
US20200038672A1 (en) Radiofrequency balloon catheter system
US20190142509A1 (en) Timing system for use during ablation procedure
CN115177361A (zh) 多射频消融针的温度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US20150051595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nervation of the nerves surrounding the pulmonary veins for treat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Rossi et al. Effects of electrocautery to provoke endovascular thermal injury
Sobrado et al. T’chorim, Emerods, Hemorrhoids: From the Hebrew Scriptures to today
Chudnovskii et al. Contribution of laser-induced gas-vapor-liquid dynamics to the mechanism of endovenous laser ablation
WO2017178077A1 (en) Improv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blation
WO2018193283A1 (en) Improved device for ablation
Dingley et al. Feasibility of a miniature esophageal heat exchange device for rapid therapeutic cooling in newborns: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s in a piglet mode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