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00862A - 一种腔内容积探头及超声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腔内容积探头及超声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00862A
CN115500862A CN202110632379.8A CN202110632379A CN115500862A CN 115500862 A CN115500862 A CN 115500862A CN 202110632379 A CN202110632379 A CN 202110632379A CN 115500862 A CN115500862 A CN 1155008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connecting portion
intracavity volume
intracavity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323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华
谢锡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dan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dan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to CN2021106323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008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008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008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08Detecting organic movements or changes, e.g. tumours, cysts, swel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related to the prob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腔内容积探头及超声检测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腔内容积探头包括:手柄壳体,设有探头安装部、握持部及连接在探头连接部及握持部之间的连接部,连接部用于调节探头安装部与握持部之间的夹角,其中夹角为钝角;探头本体,与探头安装部背离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腔内容积探头手柄弯曲角度的可调节,进而能够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提高检测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腔内容积探头及超声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腔内容积探头及超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腔内容积探头是一种体扫型超声波探头,能够实现超声波束的体扫扫描,可用于妇科体检查,如子宫疾病、卵巢疾病、监测卵泡发育以及盆底超声检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等常规医学检查和外科手术中,因待测部位特殊,操作空间有限,且腔内容积探头相对其他B超探头,其手持部结构体积大、结构复杂、重量较重,医生在检查过程中易造成手腕部疲劳,且腔内容积探头的外形基本都是设计成棍棒形状,在实际诊断操作中,操作空间较小,不易掌控精确,尤其在安装上穿刺架后穿刺使用时,很难将刺针精准调整至待穿刺部位。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腔内容积探头手柄的弯折及弯折角度的可调节,以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提高检测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腔内容积探头。该腔内容积探头包括:手柄壳体,设有探头安装部、握持部及连接在探头连接部及握持部之间的连接部,连接部用于调节探头安装部与握持部之间的夹角,其中夹角为钝角;探头本体,与探头安装部背离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声检测装置。该超声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及上述腔内容积探头,控制器与腔内容积探头连接,用于控制腔内容积对待测部位进行超声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腔内容积探头包括:手柄壳体,设有探头安装部、握持部及连接在探头连接部及握持部之间的连接部,连接部用于调节探头安装部与握持部之间的夹角,其中夹角为钝角;探头本体,与探头安装部背离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腔内容积探头的手柄壳体的探头安装部与握持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部,可以通过连接部调节手柄壳体的探头安装部与握持部之间的夹角,且手柄壳体的探头安装部与探头本体连接,手柄壳体的握持部为腔内容积探头的手持端,因此,通过连接部能够调节探头本体与手持端之间的角度,便于增加手持端的操作空间,能够缓解手腕部疲劳,提高操作精度;因此本申请能够实现腔内容积探头手柄弯曲角度的可调节,进而能够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提高检测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腔内容积探头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侧视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不同调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侧视示意图;
图5是图1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沿A-A’的部分剖视图;
图6是图5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侧视示意图;
图7是图5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侧视示意图;
图8是图5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腔内容积探头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侧视示意图;
图12是图11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不同调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腔内容积探头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侧视示意图;
图15是图13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侧视示意图;
图16是图14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中E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3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俯视示意图;
图18是图13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沿D-D’的部分剖视图;
图19是图18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俯视示意图;
图20是图18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侧视示意图;
图21是图18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中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图21实施例中F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超声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首先提出一种腔内容积探头,如图1至图9所示,图1是本申请腔内容积探头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侧视示意图;图3是图2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不同调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侧视示意图;图5是图1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沿A-A’的部分剖视图;图6是图5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侧视示意图;图7是图5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侧视示意图;
图8是图5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5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中C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腔内容积探头10包括:手柄壳体110及探头本体120;其中,手柄壳体110设有探头安装部111、握持部112及连接在探头连接部111及握持部112之间的连接部113,连接部113用于调节探头安装部111与握持部112之间的夹角,其中夹角为钝角;探头本体120与探头安装部111背离连接部113的一端固定连接。
手柄壳体110的探头连接部111与握持部112之间的夹角a为探头连接部111中轴线与握持部112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a;因探头本体120与探头连接部111背离连接部113的一端固定连接,因此夹角a也是探头本体120中轴线与握持部112(手持端)中轴线之间的夹角a。
其中,在腔内容积探头10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手柄壳体110的探头连接部111与握持部112之间的弯曲角度,即夹角a,以调节探头本体120与握持部112之间的弯曲角度,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提高检测精度。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10的手柄壳体110的探头安装部111与握持部112之间设置有连接部113,可以通过连接部113调节手柄壳体110的探头安装部111与握持部112之间的夹角,且手柄壳体110的探头安装部111与探头本体120连接,手柄壳体110的握持部112为腔内容积探头10的手持端,因此,通过连接部113能够调节探头本体120与手持端之间的角度,便于增加手持端的操作空间,能够缓解手腕部疲劳,提高操作精度;因此本实施例能够实现腔内容积探头10手柄弯曲角度的可调节,进而能够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提高检测效果。。
本实施例的腔内容积探头10为容积探头的一种,容积探头是指具有三维成像功能的超声波探头,其内部有作为发射和接收信号的换能器122,有以电机141作为驱动力的动力源,在控制器的信号控制下,电机141通过传动机构驱动换能器122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实现往返摆动;在对人体扫查时,在每一个角度摆动过程中,换能器122都可以发射超声波信号并接收带有人体组织信息的回波信号,控制器通过处理探头接收到的回波信息,对人体组织进行成像,从而构建出人体组织的三维图像。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连接部113与探头安装部111一体设置,调节连接部113靠近握持部112一端与连接部113靠近探头安装部111的一端之间的角度,以调节夹角a。
本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10进一步包括:驱动机构114及传动机构(图未标),均设置在手柄壳体110内,且传动机构分别与探头本体120和驱动机构114连接,驱动机构114用于驱动传动机构工作,传动机构带动探头本体120运动。
为方便描述,本实施例将一体设置的连接部113与探头安装部111称为第一壳体;其中,驱动机构114设置在握持部112内,传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壳体内。本实施例通过手柄壳体110保护驱动机构114、传动机构等内部结构;且通过第一壳体及握持部112实现手柄壳体110,使得腔内容积探头10安装更便捷。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握持部112还用于实现腔内容积探头10的手持端,第一壳体还用于实现握持部112与探头本体120之间的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级传动机构115及第二级传动机构116;其中,第一级传动组件115与驱动机构114连接;第二级传动组件116位于探头本体110和第一级传动机构115之间,且与探头本体110连接;驱动机构114用于驱动第一级传动机构115工作,第一级传动机构115带动第二级传动机构116工作,第二级传动机构116带动探头本体120运动。
由上述分析可知,可以通过连接部113调节探头安装部111与握持部112之间的夹角a,因此本实施例采用两级传动机构,能够使传动机构与手柄壳体110的壳体结构匹配,能够避免手柄壳体110弯曲角度变化时对传动机构工作的影响,进而能够避免手柄壳体110弯曲角度变化时对检测精度的影响。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探头安装部111、连接部113及握持部112一体设置,连接部113采用可形变材料制成,能够通过连接部113材料的形变调节连接部113靠近握持部112一端与连接部113靠近探头安装部111的一端之间的角度。
本实施例的可形变材料具有可弯曲、伸缩、扭转,使得探头安装部111与握持部112可形变连接。其中,可形变材料可以是树脂、纤维等高分子材料,或者金属软管等。
为简化工艺,本实施例的连接部113、握持部112及探头安装部111一体成型。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连接部还可以独立于探头安装部和/或握持部设置,探头安装部、握持部与连接部可通过胶水粘接或者螺钉等方式实现连接。
当手柄壳体110的两端弯曲角度增大时,连接部113的一侧产生一定的伸长形变,产生拉伸,连接部113的另一侧产生压缩变形;当手柄壳体110的两端接近平行时,连接部113的该一侧产生一定的压缩形变,产生压缩,连接部113的该另一侧产生拉伸。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级传动机构115包括:主动齿轮151和从动齿轮152;其中,主动齿轮151与驱动机构114连接;从动齿轮152与主动齿轮151啮合设置,且与第二级传动机构116连接;驱动机构114驱动主动齿轮151转动,主动齿轮151带动从动齿轮152转动,从动齿轮152带动第二级传动机构116运动。
本实施例的第一级传动机构115采用圆柱齿轮传动结构,圆柱齿轮具有传动工作可靠、寿命长、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及运转维护简单等优点。
在其它实施例中,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的传动机构代替本实施例的第一及传动机构115,例如,滑轮组件及传动带等。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二级传动机构116包括:主动滑轮161和传动带162;其中,主动滑轮161与从动齿轮152固定连接;传动带162的一端与主动滑轮161连接,传动带162的另一端与探头本体120连接;从动齿轮152带动主动滑轮161转动,主动滑轮161带动传动带162滑动,传动带162带动探头本体120运动。
其中,本实施例的主动滑轮161可以通过连接轴163与从动齿轮152固定连接,或者主动滑轮161与从动齿轮152采用一体结构,使得主动滑轮161随着从动齿轮152转动而转动。
其中,本实施例的传动带162为钢丝绳索或者其它非弹性传动带;本实施例采用传动带162实现第二级传动机构116,能够提高手柄110弯折角度的调节灵活度。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腔内容积探头10的使用过程中,手柄壳体110靠近探头本体120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的夹角a大小可调节,本实施例的第二级传动机构116采用主动滑轮161和传动带162,使得传动带162与探头本体120连接一端的延伸方向随着探头安装部111靠近探头本体120的一端而变化,使得手柄壳体110的弯曲角度可调,且不影响检测精度。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二级传动机构116进一步包括:第一换向轮164和第二换向轮165;其中,第一换向轮164设置在主动滑轮161与探头本体120之间;第二换向轮165设置在第一换向轮164与探头本体120之间;传动带162的另一端从主动滑轮161依次沿第一换向轮164及第二换向轮165延伸至探头本体120,以使得传动带162和探头本体120连接的一端与探头安装部111与探头本体120连接的一端的平行。
本实施例采用第一换向轮164和第二换向轮165将传动带162从主动滑轮161的径向方向转换至探头安装部111与探头本体120连接一端的平行方向。
其中,本实施例的主动滑轮161的转动面与第一换向轮164的转动面垂直,第二换向轮165的转动面与第一换向轮164的转动面平行;主动滑轮161的轴向与握持部112的中轴线平行。
主动滑轮161的轴向与握持部112的中轴线平行,使得主动齿轮151的轴向与握持部112的中轴线平行,进而使得驱动机构114与主动齿轮151的连接轴与握持部112的中轴线平行,使得驱动机构114和主动齿轮151沿握持部112的中轴线排布,即手柄壳体110的长度方向排布,因此可以缩小握持部112的径向尺寸,便于使用者握持。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二级传动机构116进一步包括:张紧轮166及弹簧167;其中,张紧轮166位于第一换向轮164与第二换向轮164之间,传动带162从第一换向轮164沿张紧轮166延伸至第二换向轮164,以增加传动带162的张力;弹簧167环绕第一换向轮164的固定轴设置,且一端与连接部113抵接,另一端与张紧轮166的固定轴抵接,以产生弹性扭转力,使传动带162处于紧绷状态。
在其它实施例中,为简化结构,可以仅设置张紧轮;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弹性件代替弹簧。
本实施例的第二级传动机构116包括两个第一换向轮164、两个第二换向轮165及两个张紧轮166,传动带162的中端(中部位置)与主动滑轮161连接,传动带162的两端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一换向轮164、第二换向轮165及张紧轮166与探头本体120连接。
传动带162的中端与主动滑轮161连接,以将传动带162分为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主动滑轮161沿逆时针转动时,传动带162的第一部分的长度变短,而第二部分的长度边长,使得探头本体120能沿第一方向运动;主动滑轮161沿顺时针转动时,传动带162的第一部分的长度变长,而第二部分的长度变短,使得探头本体120能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能够实现探头本体120的往返摆动,且探头本体120受传动带162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的共同作用,能够增加探头本体120摆动的稳定性,进而能够提高检测效果。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级传动机构可以仅包括一个第一换向轮、一个第二换向轮及一个张紧轮,传动带的一端与主动滑轮连接,主动滑轮转动时对传动带进行收放,另一端通过第一换向轮、第二换向轮及张紧轮与探头本体连接;主动滑轮沿逆时针转动时,传动带长度变短(被收短),使得探头本体能沿第一方向运动;主动滑轮沿顺时针转动时,传动带长度变长(被放长),使得探头本体能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能够实现探头本体的往返摆动,且因仅设置一个第一换向轮、一个第二换向轮及一个张紧轮,因此能够缩小腔内容积探头的体积。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驱动机构114包括:联轴器142及电机141;其中,联轴器142与主动齿轮151固定连接;电机141与联轴器142传动连接;电机141驱动联轴器142转动,联轴器142带动主动齿轮151转动。
本实施例采用联轴器142实现电机141与主动齿轮151之间的传动连接,能够提高动力缓冲、减振和提高轴系动态性能。
本实施例的电机141可以是步进电机;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直流电机等代替步进电机,或者直接用电机驱动主动齿轮。
可选地,本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10进一步包括基座140,与连接部113固定连接,传动机构设置在基座140的第一侧上,驱动机构114设置在基座140的第二侧上,基座140的第一侧与第二侧相背设置,基座140设置在连接部113与握持部112的连接处。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基座还可以与握持部固定连接,或者握持部及连接部分别与基座固定连接。
在探头本体120、探头安装部111及连接部113内充满用于超声波传输耦合的液体,液体通过基座140与驱动机构114隔开。
进一步,本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10还包括电机支架(图未标),电机141安装在电机支架上,电机支架固定在基座140的第二侧上。
进一步,本实施例的从动齿轮151通过连接轴(图未标)旋转固定在基座140的第一侧上;主动齿轮152通过连接轴(图未标)与联轴器142连接,该连接轴穿过基座140。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10还包括:传动支架(图未标)、换向轮支架(图未标),换向轮支架通过换向轮基座销轴(图未标)安装在传动支架上,第一换向轮164、张紧轮166分别安装固定在换向轮支架的两侧,并可以自由转动,第二换向轮165安装在换向轮支架上;换向轮支架固定在基座140的第一侧上;弹簧167的一端限位于基座140第一侧上的凸块上。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探头本体120包括:第三壳体121、换能器122、声头组件基座124及换能器基座123;其中,第三壳体121设有声窗(图未标),且与探头安装部111固定连接;换能器122设置在第三壳体121内;声头组件基座124设置在第三壳体121内;换能器122设置在换能器基座123上,且换能器基座123设有凸台(图未标)和凹槽(图未标),换能器基座123通过凸台旋转设置在声头组件基座124上,传动带162的另一端固定在换能器基座123的凹槽中。
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施例的第二级传动机构116包括两个第一换向轮164、两个第二换向轮165及两个张紧轮166,传动带162的中端与主动滑轮161连接,传动带162的两端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第一换向轮164、第二换向轮165及张紧轮166与探头本体120连接;换能器基座123的两侧设有两个凹槽,传动带162的两端分别从换能器基座123两侧缠绕固定在换能器基座123两侧的凹槽中;换能器122可以通过环氧胶固定安装于换能器基座123上。
本实施例的探头本体120还集成有吸声背块、匹配层、晶阵及连接导线等构件或器件。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腔内容积探头10进一步包括尾套组件130,设置在手柄110背离探头本体120的一端,具体地,尾套组件130与握持部112背离连接部113的一端固定连接;尾套组件130用于将腔内容积探头10与控制器连接,还可以用于实现换能器122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传输。
可选地,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手柄壳体110的两端之间的夹角a为135°-150°。
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电机141产生动力,并通过联轴器142带动主动齿轮151转动;主动齿轮151通过啮合传动,将动力的传递至从动齿轮152;从动齿轮152带动主动滑轮161转动;且通过主动齿轮151传动减速运动,使动力进一步放大;固定缠绕在主动滑轮161的传动带162在主动滑轮161的带动下,通过第一导向轮164和第二导向轮165的导向,将运动传递至探头本体120;换能器基座123在传动带162的带动下做往返摆动,能实现换能器122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往返摆动,从而实现三维数据采集,控制器根据三维数据实现3D成像。
随着超声医学临床方面对穿刺研究的不断深入,不断有医生进行三维穿刺临床研究,由于腔内容积探头能够在实时的情况下看到穿刺针在三个视觉面上的路径或位置,相对于使用二维探头穿刺理论上会安全很多,因此针对穿刺临床的需求及临床环境的特殊性,腔内容积探头的应用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但目前的腔内容积探头均是直柄结构,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无法改变,且在搭配穿刺架使用时,手术空间狭小,不易操作,对经阴道检查和穿刺都有一定局限性。
为此,本申请进一步提出另一实施例的腔内容积探头,如图10至图12,图10是本申请腔内容积探头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侧视示意图;图12是图11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不同调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腔内容积探头20与上述实施例的腔内容积探头10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腔内容积探头20进一步包括:支架210及刺针220,支架210设置在第一壳体(一体设置的探头安装部111与连接部113)的外侧,刺针220设置在支架210内。
具体地,第一壳体的该外侧与其弯折外侧对应;本实施例的支架210包括安装部及容置刺针220的定位部;其中,定位部呈管状设置,刺针220贯穿定位部,且两端分别延伸出定位部,使得靠近探头本体120的一端能够与待测部位接触,另一端能延伸至腔外,便于使用者操作。
本实施例的安装部可以是与定位部固定的弧形扣合结构,在安装支架210时,直接将弧形扣合结构扣合在第一壳体上,安装方便;且在无穿刺检测中,直接将支架210移除即可,不会影响无穿刺检测效果。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安装部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例如滑动卡扣结构等。
为提高支架210安装的稳定性,应至少设置两个安装部。
进一步地,为实现支架210在第一壳体上的精准定位,还可以在第一壳体外侧设置缺口定位结构;在临床进行穿刺时,支架210的一端通过缺口定位结构定位安装在第一壳体上,另一端安装于探头本体120上;刺针220从支架210的一端穿入支架210,并从支架210的另一端穿出,即到达探头本体120中声窗的正上方位置,实现穿刺功能。
随着手柄110两端之间的夹角a的减小,握持部112与支架210及刺针220之间的夹角b增大,使用者手握握持部112所能活动的空间增大。
本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20的其它结构与上述腔内容积探头10类似,这里不赘述。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另一实施例的腔内容积探头,如图13至图22所述,图13是本申请腔内容积探头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侧视示意图;图15是图13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侧视示意图;图16是图14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中E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3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俯视示意图;图18是图13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沿D-D’的部分剖视图;图19是图18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俯视示意图;图20是图18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一侧视示意图;图21是图18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中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图21实施例中F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腔内容积探头30与上述实施例的腔内容积探头10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连接部313与探头安装部311一体设置,握持部312与连接部313分体设置,调节握持部312与连接部313靠近探头安装部311的一端之间的角度来调节夹角a。
可选地,本实施例连接部313靠近握持部312的一端设有第一调节机构(图未标),握持部312靠近连接部313的一端设有第二调节机构(图未标),第一调节机构与第二调节机构配合,以调节握持部312与连接部313靠近探头安装部311的一端之间的角度。
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连接部313靠近握持部312一端侧壁上的滑槽321,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握持部312靠近连接部313一端侧壁外的滑轨331,调节夹角a时,滑轨331在滑槽321内滑动。
本实施例通过滑槽及滑轨结构实现第一调节机构及第二调节机构,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其它实现本实施例的第一调节机构及第二调节机构,以实现握持部连接部靠近探头安装部的一端之间角度的可调节。
其中,本实施例的滑槽321为“T”字型弧形滑槽。在其它实施例中,滑槽还可以是其它结构,例如一字型弧形滑槽。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微型弧型齿轮齿条传动、微型滑轨传动及其他机械式结构代替本实施例的滑槽321及滑轨331。
本实施例的握持部312靠近连接部313一端的端面呈梯度设置,以使得握持部312靠近连接部313一端的端面包括呈梯度设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滑轨331设置在第二端面上,且从第二端面向第一端面延伸,第一端面相对于第二端面靠近连接部313设置;通过这种结构,能够使得滑轨331在滑槽321内滑动,即调整夹角时,连接部313与握持部312之间无抵触,可实现在握持部312相对连接部313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旋转动作,使使用者找到合适的操作角度。
进一步地,滑轨331上设有压紧件332,用于紧固滑轨331与滑槽321,能够提高连接部313与握持部312连接的稳定性。其中,压紧件332可以是旋紧螺母等。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调节部310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连接部313靠近握持部312一端端面上的凹槽(图未标)及设置在握持部312靠近连接部313一端端面上的凸起部333,凸起部333嵌设在凹槽内,且凸起部333通过连接轴334与连接部313旋转连接,调节夹角时,凸起部333沿连接轴334转动;通过这种结构,能够提高连接部313与握持部312之间夹角调节的灵活度。
其中,滑槽321和凹槽分别位于连接部313的相对两侧(手柄弯折内侧和弯折外侧),滑轨331和凸起部333分别位于握持部312的相对两侧(手柄弯折内侧和弯折外侧)。
本实施的第二换向轮(图未标)安装定位于连接部313内,握持部312可相对于连接部313在一定的半径范围内进行旋转,且旋转中心O设置在连接部313上,第一级传动机构(图未标)与握持部312固定安装。
在连接部313与握持部312安装后,握持部312可相对于连接部313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以旋转中心“O”为圆心,做圆周旋转运动。当临床医生旋转至期望位置时,医生可通过握持部312上旋紧螺母进行锁紧,从而将滑轨331固定在“T”字型弧形滑槽321之中。
本实施例的连接部313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一壳体112类似,这里不赘述;本实施例的握持部312的其它结构与上述第二壳体330类似,这里不赘述;本实施例腔内容积探头30的其它结构与上述腔内容积探头10类似,这里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级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的主动滑轮通过基座与握持部(手柄壳体的手持端)固定,当握持部相对于连接部(与探头本体连接)弯折时,第一级传动机构及基座同步转动,换向轮与连接部相对固定,在使用者根据实际临床情况调整握持部的位置时,传动带的传导方向是固定的,也即在使用者需要调整握持部与连接部成多种角度时,不会对传动带的传递方向产生影响,当使用者调整角度时,第二传动机构中的张紧轮会随着角度的改变而发生调整,随时使传动带保持绷紧状态。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级传动机构及第二级传动机构还可以采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锥齿轮传动机构以及绳轮传动机构等一种或者多种组合实现。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超声检测装置,如图23所示,图23是本申请超声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超声检测装置包括控制器1111及腔内容积探头1112,控制器1111与腔内容积探头1112连接,用于控制腔内容积探头1112对待测部位进行超声检测。
本实施例的控制器1111可以是控制芯片或者终端等。控制器1111可以与腔内容积探头1112有线或者无线连接。
腔内容积探头1112与上述腔内容积探头类似,这里不赘述。
在其它实施例中,控制器还可以集成在腔内容积探头内。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腔内容积探头包括:手柄壳体,设有探头安装部、握持部及连接在探头连接部及握持部之间的连接部,连接部用于调节探头安装部与握持部之间的夹角,其中夹角为钝角;探头本体,与探头安装部背离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腔内容积探头的手柄壳体的探头安装部与握持部之间设置有连接部,可以通过连接部调节手柄壳体的探头安装部与握持部之间的夹角,且手柄壳体的探头安装部与探头本体连接,手柄壳体的握持部为腔内容积探头的手持端,因此,通过连接部能够调节探头本体与手持端之间的角度,便于增加手持端的操作空间,能够缓解手腕部疲劳,提高操作精度;因此本申请能够实现腔内容积探头手柄弯曲角度的可调节,进而能够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提高检测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机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腔内容积探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壳体,设有探头安装部、握持部及连接在所述探头连接部及所述握持部之间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调节所述探头安装部与所述握持部之间的夹角,其中所述夹角为钝角;
探头本体,与所述探头安装部背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容积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探头安装部一体设置,调节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握持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探头安装部的一端之间的角度或者调节所述握持部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探头安装部的一端之间的角度来调节所述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内容积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握持部的一端设有第一调节机构,所述握持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配合,以调节所述握持部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探头安装部的一端之间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腔内容积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握持部的一端侧壁上的滑槽,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握持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侧壁外的滑轨,调节所述夹角时,所述滑轨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腔内容积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上设有压紧件,用于紧固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腔内容积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端面包括呈梯度设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面上,且从所述第二端面向所述第一端面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面靠近所述连接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腔内容积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握持部的一端端面上的凹槽,所述第二调节机构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所述握持部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端面上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嵌设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凸起部通过连接轴与所述连接部旋转连接,调节所述夹角时,所述凸起部沿所述连接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内容积探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安装部、所述连接部及所述握持部一体设置,所述连接部采用可形变材料制成,用于通过所述连接部的形变调节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握持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探头安装部的一端之间的角度之间的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腔内容积探头,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手柄壳体内;
传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手柄壳体内,且所述传动机构分别与所述探头本体和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传动机构工作,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探头本体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腔内容积探头,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支架及刺针,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手柄壳体上,所述刺针设置在所述支架内。
11.一种超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及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腔内容积探头,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腔内容积探头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腔内容积探头对待测部位进行超声检测。
CN202110632379.8A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腔内容积探头及超声检测装置 Pending CN1155008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2379.8A CN115500862A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腔内容积探头及超声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32379.8A CN115500862A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腔内容积探头及超声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00862A true CN115500862A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00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32379.8A Pending CN115500862A (zh) 2021-06-07 2021-06-07 一种腔内容积探头及超声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0086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2506A1 (en) * 2022-08-25 2024-02-29 Pulsenmore Ltd. Improved medical follicles assessment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2506A1 (en) * 2022-08-25 2024-02-29 Pulsenmore Ltd. Improved medical follicles assessment devic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81023B2 (ja) 自動圧迫装置及び同装置を用いた超音波診断装置
EP2050397B1 (en) Ultrasonic probe
EP1744178A3 (en) Device for moving a transducer of an ultrasonic probe
KR100949061B1 (ko) 초음파 진단장치의 프로브의 초음파 진동자 회동장치
CN107438393B (zh) 用于磁共振弹性成像的磁共振mr兼容换能器
JP2013521866A (ja) 超音波撮像プローブおよび方法
CN115500862A (zh) 一种腔内容积探头及超声检测装置
KR20070109293A (ko) 착용형 초음파 프로브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초음파 진단 장치
US4130022A (en) Ultrasonic sector scanning search unit
KR101635435B1 (ko) 초음파 트랜스듀서
CN104367340A (zh) 一种超声探头组件
CN212663395U (zh) 一种医疗用药剂摇匀装置
JP2006247214A (ja) 超音波探触子とこれを用いた超音波診断装置
CN107595589B (zh) 一种智能化的多功能美容减肥仪
US20080276736A1 (en) Drive Mechanism Which Can Be Used in a Scanning Device
KR20080093470A (ko) 초음파 진단장치의 프루브
CN217853034U (zh) 超声探头及超声成像装置
CN211883854U (zh) 一种脑血流检测换能器架及脑血流检测装置
CN216257291U (zh) 一种双向可调节压脉带
CN116172717B (zh) 一种超声引导平面穿刺的探头固定机械臂
CN116115311B (zh) 一种超声引导中心静脉穿刺针和探头结合装置
CN212326442U (zh) 一种带穿刺定位功能的数据传输可选择的微型掌上彩超
CN220876930U (zh) 一种卧躺式腹壁切除测量器
KR101133464B1 (ko) 초음파진단장치
CN201244038Y (zh) 通用型超声探头穿刺引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