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9748A - 一种通话装置及智能手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话装置及智能手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9748A
CN115499748A CN202211157061.XA CN202211157061A CN115499748A CN 115499748 A CN115499748 A CN 115499748A CN 202211157061 A CN202211157061 A CN 202211157061A CN 115499748 A CN115499748 A CN 115499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
housing
elastic member
speaker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570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明凯
徐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570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97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9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97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58Manufacture or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covered by H04R1/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Details of 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earphones or monophonic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1/105Manufacture of mono- or stereophonic headphon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话装置及智能手环,该通话装置包括壳体、弹性件及入耳组件,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所述弹性件至少具有伸展状态及第一压缩状态;所述入耳组件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壳体连接;在所述弹性件处于伸展状态下,所述入耳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外;在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一压缩状态下,所述入耳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Description

一种通话装置及智能手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声换能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话装置及智能手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智能穿戴设备越来越流行;智能穿戴设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智能手环为例,通过智能手环,用户可以接听电话,还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可将这些数据与手机、电脑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为了使智能手环方便收纳,一般将智能手环中耳机的耳套设计为可压缩式;当智能手环进行收纳时,对耳套压缩可以节省收纳空间。然而,耳套长期受到挤压容易发生不可逆的变形,从而影响佩戴效果,还有可能会发生漏音的情况。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话装置及智能手环的新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话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
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至少具有伸展状态及第一压缩状态;
入耳组件,所述入耳组件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壳体连接;
在所述弹性件处于伸展状态下,所述入耳组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外;在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一压缩状态下,所述入耳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为折叠橡胶管,所述折叠橡胶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折叠橡胶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入耳组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折叠橡胶管的第一端设置有固定环,所述折叠橡胶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固定环与所述壳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入耳组件包括扬声器、扬声器支架及耳套;所述扬声器及所述耳套均与所述扬声器支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入耳组件还包括防尘网;所述扬声器支架开设有出音孔,所述防尘网与所述扬声器支架连接,且所述防尘网覆盖于所述出音孔。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扬声器支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通话装置还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分隔板、所述壳体的部分结构、所述弹性件及所述入耳组件围合形成所述入耳组件的后腔。
可选地,所述通话装置还包括低音管,所述低音管位于所述入耳组件的后腔中,且所述低音管与所述分隔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开设有导音孔,所述导音孔与所述低音管连通。
可选地,所述分隔板开设有平衡孔,所述平衡孔用于连通所述后腔与所述容纳腔的位于所述后腔以外的区域。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通话装置及腕托,所述壳体与所述腕托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壳体与所述腕托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二压缩状态;且所述弹性件在所述第二压缩状态下的压缩量大于在所述第一压缩状态下的压缩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话装置中,由于设置了用于连接入耳组件与壳体的弹性件,利用弹性件的可压缩性能使该通话装置方便进行收纳;并且,由于入耳组件并不进行压缩,因此不会发生入耳组件变形影响佩戴及听音效果的情况。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通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通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通话装置中弹性件、扬声器支架及固定环的连接示意图;
图4a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通话装置中低音管与分隔板的连接示意图一;
图4b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通话装置中低音管与分隔板的连接示意图二;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智能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通话装置;10、壳体;100、容纳腔;101、导音孔;11、弹性件;12、入耳组件;121、扬声器;122、扬声器支架;1221、出音孔;123、耳套;124、防尘网;13、固定环;14、分隔板;141、平衡孔;142、平衡孔网布;15、低音管;16、FPC;17、调音网布;
2、腕托。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1-图4b所示,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话装置,所述通话装置包括壳体10、弹性件11及入耳组件12,所述壳体10具有容纳腔100;所述弹性件11至少具有伸展状态及第一压缩状态;所述入耳组件12通过所述弹性件11与所述壳体10连接;在所述弹性件11处于伸展状态下,所述入耳组件12位于所述容纳腔100外;在所述弹性件11处于第一压缩状态下,所述入耳组件1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100内。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话装置应用于智能手环;该通话装置包括一个可以进行压缩的弹性件11,利用弹性件11将入耳组件12与壳体10进行连接。当用户需要接听电话时,参照图2所示,使弹性件11处于伸展状态,入耳组件12便完全脱离壳体10的容纳腔100,这样用户便可以将入耳组件12进行入耳式佩戴即可进行正常通话。当需要对该通话装置进行收纳时,参照图1所示,使弹性件11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入耳组件12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壳体10的容纳腔100内部,这样该通话装置的体积便得以缩小,从而方便进行收纳。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话装置中,由于设置了用于连接入耳组件12与壳体10的弹性件11,利用弹性件11的可压缩性能使该通话装置方便进行收纳;并且,由于入耳组件12并不进行压缩,因此不会发生入耳组件12变形影响佩戴及听音效果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11为折叠橡胶管,所述折叠橡胶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折叠橡胶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入耳组件12连接。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采用折叠橡胶管作为弹性件11,不仅方便利用弹性件11对壳体10和入耳组件12进行连接;并且折叠橡胶管的弹性较好、使用寿命较长。
参照图1-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叠橡胶管的第一端设置有固定环13,所述折叠橡胶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固定环13与所述壳体10连接。
具体的连接方式例如可以为,在壳体10开设卡槽,将固定环13卡接到壳体10的卡槽内并进行打胶固定,这样可以让折叠橡胶管与壳体10连接得非常稳固。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耳组件12包括扬声器121、扬声器支架122及耳套123;所述扬声器121及所述耳套123均与所述扬声器支架122连接。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入耳组件12包括扬声器121、扬声器支架122及耳套123;其中,扬声器121用于发出声音供用户收听,扬声器121通过FPC16实现电连接;扬声器支架122用于支撑固定扬声器121;耳套123为软质材质,耳套123用于与人耳接触,提高佩戴的舒适性。进一步地,所述扬声器121连接于所述扬声器支架122朝向所述容纳腔100的一侧,所述耳套123连接于所述扬声器支架122背向所述容纳腔100的一侧。可选地,可以在扬声器支架122背向容纳腔100的一侧开设支架卡槽,将耳套123的边缘连接在支架卡槽中从而对耳套123进行固定。
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挂耳式佩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话装置在使用时,用户将入耳组件12进行入耳式佩戴,这样可以减小漏音、提高听音效果。
并且,在弹性件11与入耳组件12进行连接时,具体是与扬声器支架122连接;例如,折叠橡胶管的第二端与扬声器支架122连接。可选地,可以将折叠橡胶管、扬声器支架122及固定环13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制成;其中,折叠橡胶管为橡胶材质,扬声器支架122和固定环13均为塑胶材质,折叠橡胶管、扬声器支架122及固定环13三者利用双色注塑的工艺制成。
此外,弹性件11与扬声器支架122连接,在扬声器121振动发声时,富有弹性的弹性件11也会发生振动,这样可以减小扬声器121的振动阻尼,起到类似于被动振膜的作用,从而提升扬声器121的声学性能。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入耳组件12还包括防尘网124;所述扬声器支架122开设有出音孔1221,所述防尘网124与所述扬声器支架122连接,且所述防尘网124覆盖于所述出音孔1221。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扬声器支架122上开设的出音孔1221用于传递声音;而覆盖在出音孔1221上的防尘网124则可以阻挡外界灰尘杂物及水分,以对扬声器121进行保护。
参照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话装置还包括分隔板14,所述分隔板14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0内;所述分隔板14、所述壳体10的部分结构、所述弹性件11及所述入耳组件12围合形成所述入耳组件12的后腔。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通过在容纳腔100内设置分隔板14,为入耳组件12提供一个独立后腔,通话装置的其他器件,例如主板、电池等均设置在容纳腔100的位于后腔以外的区域中,独立后腔提高了入耳组件12的声学性能,使其具有较强的声学一致性。并且,随着弹性件11的伸缩状态的变化,后腔体积可变;具体地,参照图1所示,当弹性件11处于压缩状态时,后腔的体积较小;当弹性件11处于伸展状态时,后腔的体积较大。体积可变的后腔可以增强入耳组件12的低频性能。
参照图1、图2、图4a及图4b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话装置还包括低音管15,所述低音管15位于所述入耳组件12的后腔中,且所述低音管15与所述分隔板14连接。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在入耳组件12的后腔中设置的低音管15可以进一步提高入耳组件12的低频性能。
参照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开设有导音孔101,所述导音孔101与所述低音管15连通。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导音孔101对低音管15进行泄声。进一步地,低音管15的第一端与分隔板14连接且连通至容纳腔100的位于所述后腔以外的区域;即,分隔板14开设有通孔,低音管15的第一端连接在分隔板14开设的该通孔位置处;低音管15的第二端连接至壳体10上开设的导音孔101处。
并且,在壳体10上连接调音网布17以覆盖导音孔101,防止外界的灰尘杂质水分通过导音孔101进入到低音管15内;低音管15的端部抵接至调音网布17上,可以选用带有粘结性能的调音网布17,调音网布17粘接在壳体10上并覆盖导音孔101,低音管15的端部粘接至调音网布17上,以帮助固定低音管15。
参照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板14开设有平衡孔141,所述平衡孔141用于连通所述后腔与所述容纳腔100的位于所述后腔以外的区域。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平衡孔141的设置可以平衡后腔及容纳腔100的位于后腔以外区域的气压,并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调音的作用。还可以在平衡孔141处覆盖设置平衡孔网布142。
参照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手环,所述智能手环包括如上所述的通话装置1及腕托2,所述壳体10与所述腕托2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环,腕托2可以对通话装置1进行收纳,腕托2上开设有一个容置槽,当不需要使用通话装置1时,将通话装置1放入腕托2的容置槽中;当需要使用通话装置1时,首先沿图5中的A方向从腕托2的容置槽中拿出通话装置1,然后使弹性件11处于伸展状态,入耳组件12完全脱离壳体10的容纳腔100,用户便可将入耳组件12进行入耳式佩戴即可进行正常通话。
参照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壳体10与所述腕托2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11处于第二压缩状态;且所述弹性件11在所述第二压缩状态下的压缩量大于在所述第一压缩状态下的压缩量。
在该具体的例子中,在壳体10与腕托2分离的情况下,弹性件11处于第一压缩状态;当把通话装置1放入腕托2的容置槽中,即壳体10与腕托2连接的情况下,弹性件11处于第二压缩状态,并且弹性件11在第二压缩状态下的压缩量大于在第一压缩状态下的压缩量。也就是说,在把入耳组件12收纳入壳体10的容纳腔100时,弹性件11压缩至第一压缩状态;然后再将通话装置1放入腕托2的容置槽中时,弹性件11会进一步压缩至第二压缩状态。那么,当将通话装置1从腕托2的容置槽中取出时,弹性件11可以提供一定的弹力将通话装置1弹出一定行程,以方便通话装置1的拿取。在从腕托2的容置槽中将通话装置1取出后,弹性件11恢复至第一压缩状态,然后用户手动将入耳组件12从壳体10的容纳腔100中拽出即可使用入耳组件12进行通话。
此外,在现有技术的智能手环中,通话装置的耳套采用挂耳式结构,在收纳时对耳套进行压缩;在通话使用时,耳套展开形成扬声器的前腔,该前腔体积较大,容易造成高频早衰、高频性能较差。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环中,扬声器121及耳套123均与扬声器支架122连接,耳套123不会发生形变压缩及体积膨大的变化,耳套123与扬声器121之间形成的前腔体积很小,这样有利于增强扬声器121的高频性能。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2)

1.一种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容纳腔(100);
弹性件(11),所述弹性件(11)至少具有伸展状态及第一压缩状态;
入耳组件(12),所述入耳组件(12)通过所述弹性件(11)与所述壳体(10)连接;
在所述弹性件(11)处于伸展状态下,所述入耳组件(12)位于所述容纳腔(100)外;在所述弹性件(11)处于第一压缩状态下,所述入耳组件(12)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10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1)为折叠橡胶管,所述折叠橡胶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10)连接,所述折叠橡胶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入耳组件(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橡胶管的第一端设置有固定环(13),所述折叠橡胶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固定环(13)与所述壳体(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组件(12)包括扬声器(121)、扬声器支架(122)及耳套(123);所述扬声器(121)及所述耳套(123)均与所述扬声器支架(12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耳组件(12)还包括防尘网(124);所述扬声器支架(122)开设有出音孔(1221),所述防尘网(124)与所述扬声器支架(122)连接,且所述防尘网(124)覆盖于所述出音孔(122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1)与所述扬声器支架(12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装置还包括分隔板(14),所述分隔板(14)设置于所述容纳腔(100)内;所述分隔板(14)、所述壳体(10)的部分结构、所述弹性件(11)及所述入耳组件(12)围合形成所述入耳组件(12)的后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话装置还包括低音管(15),所述低音管(15)位于所述入耳组件(12)的后腔中,且所述低音管(15)与所述分隔板(1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开设有导音孔(101),所述导音孔(101)与所述低音管(15)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4)开设有平衡孔(141),所述平衡孔(141)用于连通所述后腔与所述容纳腔(100)的位于所述后腔以外的区域。
11.一种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环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话装置(1)及腕托(2),所述壳体(10)与所述腕托(2)可拆卸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手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0)与所述腕托(2)连接的情况下,所述弹性件(11)处于第二压缩状态;且所述弹性件(11)在所述第二压缩状态下的压缩量大于在所述第一压缩状态下的压缩量。
CN202211157061.XA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通话装置及智能手环 Pending CN1154997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57061.XA CN115499748A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通话装置及智能手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57061.XA CN115499748A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通话装置及智能手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9748A true CN115499748A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69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57061.XA Pending CN115499748A (zh) 2022-09-21 2022-09-21 一种通话装置及智能手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974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6036B (zh) 音频设备
US10595111B2 (en) Earbud frame for acoustic driver and complimentary ear tip
JP4145491B2 (ja) イヤホン用音響装置
EP3177033B1 (en) Earphones
US8897478B2 (en) Earphone
US8300871B2 (en) Earphone for wideband communication
US20060126882A1 (en) Earphone
CN109474864A (zh) 声音输出装置
CN103986988A (zh) 耳机
CN109922398A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
US10271124B2 (en) Earphone
US7864974B2 (en) Earphone device integrated with microphone
CN112153539A (zh) 一种骨传导扬声器
JP2017085459A (ja) コードレス電話機
CN109196875A (zh) 骨传导扬声器单元
CN110958509A (zh) 一种发声装置模组和电子产品
CN104685902A (zh) 声音换能器的声学背腔系统
CN108566600A (zh) 一种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261538A (zh) 一种应用于耳机的扩声装置
CN115499748A (zh) 一种通话装置及智能手环
CN217508995U (zh) 一种新型骨传导蓝牙耳机
CN111800706B (zh) 一种耳机壳体及包括其的耳机
CN218041770U (zh) 扬声器模组及移动终端
CN213403429U (zh) 一种耳机
CN206061072U (zh) 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