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9033A - 射频系统、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射频系统、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9033A
CN115499033A CN202211101980.5A CN202211101980A CN115499033A CN 115499033 A CN115499033 A CN 115499033A CN 202211101980 A CN202211101980 A CN 202211101980A CN 115499033 A CN115499033 A CN 115499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ignal strength
antenna
switch
str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19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99033B (zh
Inventor
刘爱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019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90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9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9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99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9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04B7/0608Antenna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射频系统、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可以在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较差的情况下,自动调整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主集接收链路和分集接收链路,提升了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射频系统、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射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射频系统、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双卡双通(Dual-SIM DualActive,DSDA)模式带来了全新的使用体验。现有的DSDA模式基本会固定两张用户识别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各自使用的天线,在一些场景下通信质量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射频系统、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可以基于每根天线的信号强度自动选择最佳的信号收发链路,大大提升了通信质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系统,所述射频系统包括:
射频收发器、第一射频前端模组、第二射频前端模组、切换开关模组、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所述射频收发器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和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
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包括第一发射模块、第一接收模块、第二接收模块、第一开关、第一双工器、第二双工器、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发射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双工器/所述第二双工器、所述第二开关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所述第一接收模块通过所述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双工器/所述第二双工器、所述第二开关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
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包括第二发射模块、第三接收模块、第四接收模块和第三双工器,所述第二发射模块通过所述第三双工器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所述第三接收模块通过所述第三双工器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所述第四接收模块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所述切换开关模组连接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
在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天线对应的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包括:
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所述的射频系统。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天线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第三天线对应的第三信号强度以及第四天线对应的第四信号强度;
若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执行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控制所述第二天线执行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控制所述第三天线执行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控制所述第四天线执行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射频系统、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可以在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较差的情况下,自动调整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主集接收链路和分集接收链路,提升了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出现的“连接”是指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以实现设备间的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的射频系统可应用于通信设备中,所述通信设备可以为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例如,手机),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射频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射频系统1包括射频收发器10、第一射频前端模组、第二射频前端模组、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一天线14、第二天线15、第三天线16和第四天线17,所述射频收发器10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和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
其中,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包括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接收模块112、第二接收模块113、第一开关114、第一双工器115、第二双工器116、第二开关117和第三开关118,所述第一发射模块111通过所述第一开关114、所述第一双工器115/所述第二双工器116、所述第二开关117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13,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12通过所述第三开关118、所述第一双工器115/所述第二双工器116、所述第二开关117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13,所述第二接收模块113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13。
其中,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包括第二发射模块121、第三接收模块122、第四接收模块123和第三双工器124,所述第二发射模块121通过所述第三双工器124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13,所述第三接收模块122通过所述第三双工器124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13,所述第四接收模块123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13,所述切换开关模组13连接所述第一天线14、所述第二天线15、所述第三天线16和所述第四天线17。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关114、第二开关117、第三开关118可以为单刀双掷SPDT开关。
具体的,所述第一发射模块111连接所述第一开关114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114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双工器116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114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双工器115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双工器115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117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双工器116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117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117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13,所述第一接收模块112连接所述第三开关118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118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双工器115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118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双工器116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接收模块113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13,所述第二发射模块121连接所述第三双工器124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双工器124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13,所述第三接收模块122连接所述第三双工器124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接收模块123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13。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号可以理解为第一SIM卡传输的信号,第二信号可以理解为第二SIM卡传输的信号,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可以为蜂窝信号、新空口网络信号、wifi信号、短距离信号等,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频段可以为任意频段,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强度、第二信号强度、第三信号强度以及第四信号强度可以通过检测各个天线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Power,RSRP)来确定。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双工器115、第二双工器116和第三双工器124可以用于流通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天线16对应的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天线17对应的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天线14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天线15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一天线14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15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16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17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一双工器115→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一天线14。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14→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开关117→第一双工器115→第三开关118→第一接收模块11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15→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接收模块113→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二双工器116→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一天线14。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16→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三双工器124→第三接收模块12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四接收模块123→射频收发器10。
如此,可以在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不佳时,复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二的第二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三的第三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小的第四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一信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也能维持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防止第二信号传输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一天线14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15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17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16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一双工器115→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一天线14。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14→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开关117→第一双工器115→第三开关118→第一接收模块11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15→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接收模块113→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二双工器116→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一天线14。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三双工器124→第三接收模块12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16→切换开关模组13→第四接收模块123→射频收发器10。
如此,可以在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不佳时,复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二的第二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三的第四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小的第三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一信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也能维持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防止第二信号传输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一双工器115→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天线15。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15→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开关117→第一双工器115→第三开关118→第一接收模块11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14→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接收模块113→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二双工器116→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天线15。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16→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三双工器124→第三接收模块12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四接收模块123→射频收发器10。
如此,可以在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不佳时,复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二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二的第一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三的第三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小的第四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一信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也能维持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防止第二信号传输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一双工器115→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天线15。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15→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开关117→第一双工器115→第三开关118→第一接收模块11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14→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接收模块113→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二双工器116→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天线15。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三双工器124→第三接收模块12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16→切换开关模组13→第四接收模块123→射频收发器10。
如此,可以在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不佳时,复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二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二的第一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三的第四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小的第三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一信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也能维持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防止第二信号传输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一双工器115→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一天线14。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16→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三双工器124→第三接收模块12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四接收模块123→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二双工器116→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一天线14。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14→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开关117→第二双工器116→第三开关118→第一接收模块11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15→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接收模块113→射频收发器10。
如此,可以在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不佳时,复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二的第二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三的第三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小的第四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也能维持第一信号的通信质量,防止第一信号传输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一双工器115→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一天线14。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三双工器124→第三接收模块12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16→切换开关模组13→第四接收模块123→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二双工器116→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一天线14。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14→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开关117→第二双工器116→第三开关118→第一接收模块11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15→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接收模块113→射频收发器10。
如此,可以在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不佳时,复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一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二的第二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三的第四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小的第三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也能维持第一信号的通信质量,防止第一信号传输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一双工器115→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天线15。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16→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三双工器124→第三接收模块12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四接收模块123→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二双工器116→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天线15。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15→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开关117→第二双工器116→第三开关118→第一接收模块11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14→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接收模块113→射频收发器10。
如此,可以在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不佳时,复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二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二的第一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三的第三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小的第四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也能维持第一信号的通信质量,防止第一信号传输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一双工器115→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天线15。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三双工器124→第三接收模块12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16→切换开关模组13→第四接收模块123→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二双工器116→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天线15。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15→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开关117→第二双工器116→第三开关118→第一接收模块11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14→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接收模块113→射频收发器10。
如此,可以在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不佳时,复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二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二的第一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三的第四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小的第三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也能维持第一信号的通信质量,防止第一信号传输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或,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时,所述第一天线14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15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16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17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一双工器115→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一天线14。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14→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开关117→第一双工器115→第三开关118→第一接收模块11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15→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接收模块113→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第二发射模块121→第三双工器124→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三天线16。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16→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三双工器124→第三接收模块122。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四接收模块123。
如此,可以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正常时,采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更大的第一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发射以及主集接收,采用第二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更大的第三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采用第四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或,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一双工器115→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一天线14。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14→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开关117→第一双工器115→第三开关118→第一接收模块11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15→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接收模块113→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第二发射模块121→第三双工器124→切换开关模组13→第四天线17。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三双工器124→第三接收模块122。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16→切换开关模组13→第四接收模块123。
如此,可以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正常时,采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更大的第一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发射以及主集接收,采用第二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更大的第四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采用第三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或,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一双工器115→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天线15。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15→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开关117→第一双工器115→第三开关118→第一接收模块11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14→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接收模块113→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第二发射模块121→第三双工器124→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三天线16。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16→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三双工器124→第三接收模块122。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四接收模块123。
如此,可以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正常时,采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更大的第二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发射以及主集接收,采用第一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更大的第三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采用第四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或,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10→第一发射模块111→第一开关114→第一双工器115→第二开关1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天线15。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15→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开关117→第一双工器115→第三开关118→第一接收模块112→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14→切换开关模组13→第二接收模块113→射频收发器1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第二发射模块121→第三双工器124→切换开关模组13→第四天线17。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17→切换开关模组13→第三双工器124→第三接收模块122。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16→切换开关模组13→第四接收模块123。
如此,可以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正常时,采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更大的第二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发射以及主集接收,采用第一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中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更大的第四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采用第三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
可以理解,在不同的场景下灵活切换不同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收发链路,可以大大提升通信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发射模块111和第二发射模块121可以为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PA),用于对发射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上述第一接收模块112、第二接收模块113、第三接收模块122、第四接收模块123可以为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LNA),用于对接收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上述切换开关模组13可以为4P4T开关,也可以为两个DPDT开关,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下面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射频系统进行说明,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射频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该射频系统2包括射频收发器20、第一射频前端模组、第二射频前端模组、切换开关模组23、第一天线24、第二天线25、第三天线26和第四天线27,所述射频收发器20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和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
其中,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包括第一发射模块211、第一接收模块212、第二接收模块213、第一开关214、第一双工器215、第二双工器216、第二开关217和第三开关218,所述第一发射模块211通过所述第一开关214、所述第一双工器215/所述第二双工器216、所述第二开关217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23,所述第一接收模块212通过所述第三开关218、所述第一双工器215/所述第二双工器216、所述第二开关217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23,所述第二接收模块213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23。
其中,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包括第二发射模块221、第三接收模块222、第四接收模块223和第三双工器224,还包括第四双工器225、第四开关226、第五开关227和第六开关228,所述第二发射模块221通过所述第四开关226、所述第三双工器224/所述第四双工器225、所述第五开关227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23,所述第三接收模块222通过所述第六开关228、所述第三双工器224/所述第四双工器225、所述第五开关227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23,所述切换开关模组23连接所述第一天线24、所述第二天线25、所述第三天线26和所述第四天线27。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关214、第二开关217、第三开关218、第四开关226、第五开关227和第六开关228可以为单刀双掷SPDT开关。
具体的,第一射频前端模组以及其余相同的连接方式参见图1,在此不做赘述。所述第二发射模块221连接所述第四开关226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22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双工器225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开关226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双工器224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双工器224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227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双工器225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227的第一端,所述第五开关227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23;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222连接所述第六开关228的第一端,所述第六开关228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双工器224的第二端,所述第六开关228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四双工器225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接收模块223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23。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三天线26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27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24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25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20→第二发射模块221→第四开关226→第四双工器225→第五开关2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三天线26。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26→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五开关227→第四双工器225→第六开关228→第三接收模块222→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四接收模块223→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20→第二发射模块221→第四开关226→第三双工器224→第五开关2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三天线26。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24→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二开关217→第二双工器216→第三开关218→第一接收模块212→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25→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二接收模块213→射频收发器20。
如此,可以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不佳时,复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三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二的第四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三的第一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小的第二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一信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也能维持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防止第二信号传输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20→第二发射模块221→第四开关226→第四双工器225→第五开关2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四天线27。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五开关227→第四双工器225→第六开关228→第三接收模块222→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26→切换开关模组23→第四接收模块223→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20→第二发射模块221→第四开关226→第三双工器224→第五开关2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四天线27。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24→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二开关217→第二双工器216→第三开关218→第一接收模块212→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25→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二接收模块213→射频收发器20。
如此,可以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不佳时,复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第四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二的第三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三的第一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小的第二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一信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也能维持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防止第二信号传输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20→第二发射模块221→第四开关226→第四双工器225→第五开关2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三天线26。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26→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五开关227→第四双工器225→第六开关228→第三接收模块222→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四接收模块223→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20→第二发射模块221→第四开关226→第三双工器224→第五开关2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三天线26。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25→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二开关217→第二双工器216→第三开关218→第一接收模块212→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24→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二接收模块213→射频收发器20。
如此,可以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不佳时,复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三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二的第四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三的第二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小的第一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一信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也能维持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防止第二信号传输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20→第二发射模块221→第四开关226→第四双工器225→第五开关2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四天线27。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五开关227→第四双工器225→第六开关228→第三接收模块222→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26→切换开关模组23→第四接收模块223→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20→第二发射模块221→第四开关226→第三双工器224→第五开关2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四天线27。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25→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二开关217→第二双工器216→第三开关218→第一接收模块212→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24→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二接收模块213→射频收发器20。
如此,可以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不佳时,复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第四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二的第三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三的第二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小的第一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一信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也能维持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防止第二信号传输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20→第二发射模块221→第四开关226→第四双工器225→第五开关2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三天线26。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24→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二开关217→第一双工器215→第三开关218→第一接收模块212→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25→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二接收模块213→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20→第二发射模块221→第四开关226→第三双工器224→第五开关2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三天线26。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26→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五开关227→第三双工器224→第六开关228→第三接收模块222→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四接收模块223→射频收发器20。
如此,可以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不佳时,复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三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二的第四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三的第一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小的第二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一信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也能维持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防止第二信号传输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20→第二发射模块221→第四开关226→第四双工器225→第五开关2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四天线27。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24→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二开关217→第一双工器215→第三开关218→第一接收模块212→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25→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二接收模块213→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20→第二发射模块221→第四开关226→第三双工器224→第五开关2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四天线27。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五开关227→第三双工器224→第六开关228→第三接收模块222→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26→切换开关模组23→第四接收模块223→射频收发器20。
如此,可以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不佳时,复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第四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二的第三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三的第一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小的第二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一信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也能维持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防止第二信号传输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20→第二发射模块221→第四开关226→第四双工器225→第五开关2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三天线26。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25→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二开关217→第一双工器215→第三开关218→第一接收模块212→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24→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二接收模块213→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20→第二发射模块221→第四开关226→第三双工器224→第五开关2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三天线26。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26→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五开关227→第三双工器224→第六开关228→第三接收模块222→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四接收模块223→射频收发器20。
如此,可以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不佳时,复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第三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二的第四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三的第二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小的第一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一信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也能维持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防止第二信号传输失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
具体的,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20→第二发射模块221→第四开关226→第四双工器225→第五开关2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四天线27。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二天线25→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二开关217→第一双工器215→第三开关218→第一接收模块212→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一天线24→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二接收模块213→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发射链路为:射频收发器20→第二发射模块221→第四开关226→第三双工器224→第五开关2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四天线27。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链路为:第四天线27→切换开关模组23→第五开关227→第三双工器224→第六开关228→第三接收模块222→射频收发器20。
此时的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链路为:第三天线26→切换开关模组23→第四接收模块223→射频收发器20。
如此,可以在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不佳时,复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大的第四天线进行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二的第三天线用于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第三的第二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采用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最小的第一天线用于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充分保证第一信号的通信质量的同时也能维持第二信号的通信质量,防止第二信号传输失败。
第三信号强度和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阈值等场景的信号链路和上述射频系统未详细说明的部分可以参见图1中的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通过上述射频系统,可以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状态不佳或第三天线、第四天线状态不佳的场景灵活切换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收发链路,提升了通信质量。
下面结合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通信设备进行说明,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3包括:
如图1所述的射频系统1。
可以看出,通信设备3可以在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较差的情况下,自动切换至最佳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收发链路,大大提升了通信质量。
具体的,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图3所示的通信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检测第一天线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第三天线对应的第三信号强度以及第四天线对应的第四信号强度。
步骤402,若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执行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控制所述第二天线执行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控制所述第三天线执行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控制所述第四天线执行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可见,通过该通信方法,可以在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的信号收发状态较差的情况下,自动切换至最佳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收发链路,大大提升了通信质量。
下面结合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通信设备进行说明,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5包括:
如图2所述的射频系统2。
可以看出,通信设备5可以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状态不佳或第三天线、第四天线状态不佳的场景灵活切换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收发链路,提升了通信质量。
具体的,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图5所示的通信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检测第一天线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第三天线对应的第三信号强度以及第四天线对应的第四信号强度。
步骤602,若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执行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控制所述第二天线执行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控制所述第三天线执行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控制所述第四天线执行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步骤603,若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控制所述第三天线执行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控制所述第四天线执行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执行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控制所述第二天线执行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可见,通过该通信方法,可以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状态不佳或第三天线、第四天线状态不佳的场景灵活切换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收发链路,提升了通信质量。
上述的控制可以是控制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第六开关、切换开关模组切换相应的信号通路以实现相应的功能,在此不做赘述。
如图7所示,进一步的,以通信设备为手机700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如图7所示,该手机700包括处理器710、存储器720、通信接口730、射频系统74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721,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721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720中,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710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721包括用于执行下述方法实施例中任一步骤的指令。
通信接口730包括内部接口和外部接口,所述内部接口包括射频接口、摄像头接口、显示屏接口和麦克风接口等,所述外部接口可以包括CAN接口、RS232接口、RS485接口和I2C接口等。所述处理器710通过所述内部接口与所述射频系统740连接,所述手机用于通过外部接口与其他电子设备通信。
其中,处理器710可以是应用处理器或控制器,例如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单元和电路。所述处理器710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
存储器720用于存储手机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所述存储器720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射频系统740可以为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射频系统。
该手机700可以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状态不佳或第三天线、第四天线状态不佳的场景灵活切换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收发链路,提升了通信质量。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系统包括:
射频收发器、第一射频前端模组、第二射频前端模组、切换开关模组、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所述射频收发器连接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和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
所述第一射频前端模组包括第一发射模块、第一接收模块、第二接收模块、第一开关、第一双工器、第二双工器、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发射模块通过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双工器/所述第二双工器、所述第二开关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所述第一接收模块通过所述第三开关、所述第一双工器/所述第二双工器、所述第二开关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
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包括第二发射模块、第三接收模块、第四接收模块和第三双工器,所述第二发射模块通过所述第三双工器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所述第三接收模块通过所述第三双工器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所述第四接收模块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所述切换开关模组连接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
在所述第三天线对应的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天线对应的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天线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在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在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
在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
在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
在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或,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或,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或,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大于所述预设信号强度阈值,或,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射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双工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双工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双工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双工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
所述第一接收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双工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双工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接收模块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
所述第二发射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双工器的第二端,所述第三双工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连接所述第三双工器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接收模块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射频前端模组还包括第四双工器、第四开关、第五开关和第六开关,所述第二发射模块通过所述第四开关、所述第三双工器/所述第四双工器、所述第五开关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所述第三接收模块通过所述第六开关、所述第三双工器/所述第四双工器、所述第五开关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
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
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
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
在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和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所述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小于所述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时,所述第四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三天线用于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所述第二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所述第一天线用于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射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射模块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双工器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三双工器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双工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双工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双工器的第二端,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四双工器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接收模块连接所述切换开关模组。
10.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射频系统。
1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第一天线对应的第一信号强度、第二天线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第三天线对应的第三信号强度以及第四天线对应的第四信号强度;
若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和所述第四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信号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所述第二信号强度中最大值与所述第三信号强度、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中最大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阈值,且,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所述第三信号强度大于所述第四信号强度,且,第一信号的优先级大于第二信号的优先级,控制所述第一天线执行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的发射以及所述第一信号的主集接收,控制所述第二天线执行所述第一信号的分集接收,控制所述第三天线执行所述第二信号的主集接收,控制所述第四天线执行所述第二信号的分集接收。
CN202211101980.5A 2022-09-09 2022-09-09 射频系统、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 Active CN115499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1980.5A CN115499033B (zh) 2022-09-09 2022-09-09 射频系统、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1980.5A CN115499033B (zh) 2022-09-09 2022-09-09 射频系统、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9033A true CN115499033A (zh) 2022-12-20
CN115499033B CN115499033B (zh) 2023-10-20

Family

ID=844688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1980.5A Active CN115499033B (zh) 2022-09-09 2022-09-09 射频系统、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903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5860A (zh) * 2017-04-25 2017-1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系统和移动终端
CN112653488A (zh) * 2019-12-31 2021-04-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模组、天线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CN113300736A (zh) * 2021-05-19 2021-08-24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收发系统及通信设备
WO2021189388A1 (zh) * 2020-03-26 2021-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及其天线切换方法
CN113765533A (zh) * 2021-07-19 2021-12-07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95048A (zh) * 2021-11-30 2022-02-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5860A (zh) * 2017-04-25 2017-12-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切换系统和移动终端
CN112653488A (zh) * 2019-12-31 2021-04-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模组、天线控制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WO2021189388A1 (zh) * 2020-03-26 2021-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及其天线切换方法
CN113300736A (zh) * 2021-05-19 2021-08-24 深圳市锐尔觅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收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765533A (zh) * 2021-07-19 2021-12-07 上海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的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95048A (zh) * 2021-11-30 2022-02-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9033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08957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2910492B (zh) 射频PA Mid器件、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US9319987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US20150024696A1 (en) Mobile terminal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antenna matching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4528344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CN113676208B (zh) 放大器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905459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76193B (zh) 发射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US20080064436A1 (en) Diversity antenna apparatus of mobile terminal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7277319B (zh) 移动终端的摄像头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676192B (zh) 发射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4142886B (zh) 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4430286A (zh)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射频系统、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0910911B1 (ko) 무선 통신 접속처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CN115499033B (zh) 射频系统、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
CN215871405U (zh) 射频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3676214B (zh) 放大器模组、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US9544011B2 (en) Methods,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improv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CN112398491B (zh) 电子设备
CN110198183B (zh) 天线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992283A (zh) 接收ssb的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14554564A (zh) 网络设备、用户终端、芯片、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15395974B (zh) 射频前端模组、射频系统、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
CN115242263B (zh) 射频前端器件、射频系统及通信设备
CN113114359B (zh) 一种通信方法、网络设备及通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