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6449A - 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及交互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及交互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6449A
CN115496449A CN202211206673.3A CN202211206673A CN115496449A CN 115496449 A CN115496449 A CN 115496449A CN 202211206673 A CN202211206673 A CN 202211206673A CN 115496449 A CN115496449 A CN 1154964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ehouse
area
score
information
t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066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96449B (zh
Inventor
滕立武
陈鹏
刘振洋
叶尉东
邓其鹏
蔡伦
贺绍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Lehuo Commun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Lehuo Commun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Lehuo Commun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Lehuo Commun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599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08048B/zh
Priority to CN202211206673.3A priority patent/CN1154964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6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6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96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64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3Ship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及交互显示方法,决策方法包括:获取优化请求;当识别到优化请求携带有目标标识时,执行与目标标识对应的第一优化方案或第二优化方案;第一优化方案通过目标仓库的相关数据计算目标仓库的综合评分,根据综合评分优化目标仓库;第二优化方案通过对模拟任务的模拟运算确定模拟仓库及其运输主体的数据,优化模拟仓库及其运输主体。本发明根据仓库任务、空间位置、交通条件和基础条件四个维度对仓库进行综合评分并优化评分较低的仓库;通过分析已执行的物资运输任务,并对任务中物资调配的的合理性进行计算,得到执行物资运输任务的较优解决方案,提高了仓储布局的合理性。本发明应用于仓库布局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及交互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资仓储布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及交互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仓库管理系统中,会在建仓之前进行评估建立仓库的调度、成本以及仓库的物资分配是否合理,然而在仓库建立后缺没有结合实际使用过程对仓库进行分析,也未过多考虑仓库是否需要优化,造成部分仓库分布过于分散、部分仓库过于集中的现象出现,导致仓库进行物资保障的效率和速率低下。
同时,在进行物资调度的过程中,决策者在运送物资前会根据运输距离、交通条件、物资是否充足等因素制定物资的运输方案,在物资运输结束后决策者却没有从全局的角度去分析本次专题任务中需要优化的地方,比如物资的调度是否合理、运输时间是否可以提升、物资储备类型是否需要优化等。由于缺乏对专题任务的分析,在下一次专题任务进行时物资的运输方案原本存在的问题仍旧得不到解决,运输方案得不到合理的优化,容易导致物资的运输效率降低,严重则会导致物资无法及时、高效地运送至需求地。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及交互显示方法,以解决仓库离散分布、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优化请求,所述优化请求携带有目标标识;
当识别到所述优化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标识时,执行与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优化方案;
其中,所述目标标识包括第一优化标识或第二优化标识中的任一种;所述与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优化方案包括第一优化方案或第二优化方案中的任一种;
所述当识别到所述优化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标识时,执行与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优化方案,包括:
当识别到所述优化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一优化标识时,执行所述第一优化方案;所述执行所述第一优化方案包括:通过获取目标仓库的物资类型信息、空间位置信息、所属城市信息和库种信息来计算所述目标仓库的综合评分,并优化所述综合评分低于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所述目标仓库;
或者,当识别到所述优化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二优化标识时,执行所述第二优化方案;所述执行所述第二优化方案包括:通过对模拟任务的模拟运算确定模拟仓库的使用率及其对应的运输主体的运输效率,进而优化所述使用率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所述模拟仓库以及优化所述运输效率低于预设的第三阈值的所述运输主体。
第二方面,提供交互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终端中显示主界面,所述主界面包括力量布局优化区域和储备布局优化区域;
响应于对所述力量布局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在主界面中显示所述力量布局优化区域的子菜单,所述力量布局优化区域的子菜单包括仓库详情区域和优化建议区域;
响应于对所述仓库详情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仓库主界面,所述仓库主界面包括仓库信息区域、第一查看详情区域、仓库详情子区域和第一权重设置区域;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权重设置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权重设置窗口,所述权重设置窗口包括权重设置完成控件,响应于对所述权重设置完成控件的触发指令,显示所述仓库主界面;
响应于对所述优化建议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优化建议主界面,所述优化建议主界面包括仓库列表区域、离散度信息区域、第二权重设置区域和评分较低仓库区域;
响应于对所述第二权重设置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权重设置窗口,所述权重设置窗口包括权重设置完成控件,响应于对所述权重设置完成控件的触发指令,显示所述优化建议主界面;
其中,所述权重设置窗口包括仓库任务区域、空间位置区域、交通条件区域和基础条件区域;
响应于对所述储备布局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所述主界面中显示所述储备布局优化区域的子菜单,所述储备布局优化区域的子菜单包含历史任务优化区域和模拟任务优化区域;
响应于对所述历史任务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历史任务优化主界面,所述历史任务优化主界面包括历史任务信息区域、历史综合数据区域和任务仓库详情区域;
响应于对所述模拟任务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所述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包括模拟任务执行区域、当前综合数据区域和模拟仓库详情区域。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及交互显示方法,决策方法包括:获取优化请求;当识别到优化请求携带有目标标识时,执行与目标标识对应的优化方案;当识别到第一优化标识时执行第一优化方案,或当识别到第二优化标识时执行第二优化方案。执行第一优化方案包括:通过获取目标仓库的物资类型信息、空间位置信息、所属城市信息和库种信息来计算目标仓库的综合评分,并优化综合评分低于预设的第一阈值的目标仓库;执行第二优化方案包括:通过对模拟任务的模拟运算确定模拟仓库的使用率及其对应的运输主体的运输效率,优化使用率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模拟仓库以及优化运输效率低于预设的第三阈值的运输主体。本申请通过仓库任务、空间位置、交通条件和基础条件四个维度对仓库进行综合评分,整合排名靠后的仓库并提供优化方案;并且,针对物资运输任务,对任务仓库和物资调配的合理性进行综合性计算,并辐射周边仓库并查看物资储供情况,找出物资调配的最优解决方案;本申请为仓储整合归并、收缩点位和调整仓库任务等建设规划提供了决策辅助支撑,提高了仓储布局的合理性,使得仓储布局更贴近需求方的物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的总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物资类型信息得到第一指标评分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空间位置信息得到第二指标评分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城市信息得到第三指标评分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库种信息得到第四指标评分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第二优化方案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仓库主界面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优化建议主界面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历史任务优化主界面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历史任务优化主界面中的历史任务信息区域和历史综合数据区域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历史任务优化主界面中的任务仓库详情区域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中的模拟任务执行区域和当前综合数据区域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中的模拟仓库详情区域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仓库任务子界面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空间位置子界面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通条件子界面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础条件子界面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添加任务窗口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物资编辑窗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之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1)仓库,是为了应对供应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和解决临时性特殊任务的物资供应问题而建设的,仓库的特点是物资储量大和物资储存期长以及物资高度集中,由于仓库中存储的物资随时有被调用的可能,一旦调拨,仓库的储备物资不仅要满足物资调拨的需求,还要保证物资及时送达至需求点,由此可见,仓库的选址和布局至关重要。
(2)仓储布局,即仓库储备布局,仓储布局为在一定区域或库区内对仓库的数量、规模、地理位置和仓库设施、道路等各要素进行的科学规划和总体设计。仓库及其储备的布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仓库的分布数量、规模以及其所覆盖的服务范围;二是仓库的选址与需求方的距离;三是仓库所处的交通枢纽,所处的交通枢纽决定了仓库是否能够及时、高效率地将物资送至需求方;四是仓库的库种的规模和容量,如地面库、油库和洞库的规模和容量。除了上述四个方面,仓储布局还需要考虑在每次物资输送任务中运输主体的效率,运输主体可以理解为将物资从仓库输送至需求方的物流,运输主体的效率决定物资是否能够及时送达至需求方。
(3)仓库任务,即仓库所承担的物资储备供应任务。仓库任务的饱满程度以及仓库任务对物资调度时的贡献率大小是仓储布局的重要考虑因素。
(4)空间位置,即仓库的空间位置,可以理解为仓库所处的地理位置。仓库与需求方的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物资物流运输效率。
(5)交通条件,即仓库周围的交通网分布。仓库的交通条件情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物资的运输效率和运输方式,在本申请技术领域中仓库的交通条件可以划分为第一区域交通枢纽、第二区域交通枢纽和第三区域交通枢纽,其中第二区域交通枢纽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三区域交通枢纽的覆盖范围并且小于第一区域交通枢纽的覆盖范围。
(6)基础条件,即仓库的基础设施条件,包括仓库可存储的物资类型和仓库内所部署的基础设施,其中地面库、油库和洞库是常见的仓库内所部署的基础设施。仓库的基础条件决定了仓库所能提供的物资数量。
(7)交互显示技术。交互技术是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机器人对话的技术,而交互显示技术则是指在人机交互进行时,将人机交互的内容展示在显示屏上。
目前的仓库储备布局存在离散分布、重复建设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虽然在仓库建立前会对仓库的成本以及物资的分配和调度进行评估,以保证仓库能够满足需求方的物资需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仓库附近的环境和条件难免会出现变化,可能会导致仓库无法满足需求方的物资需求,比如仓库附近的交通网出现变化,仓库可选的运输交通方式减少导致仓库的物资运输效率低下。在仓库建立后,鲜少会对建成后的仓库进行评估和优化,仓库所存在的问题得不到优化和解决,造成仓库所存在的问题累积,最终使得仓库落后,不再能为需求方服务。
同时,在每一次物资运输任务中,决策者在运输物资前都会根据物资的运输距离、仓库附近的交通条件以及仓库中的物资是否充足等因素作出本次物资运输方案,然而在物资运输任务结束后却并未对本次物资运输任务中的问题进行解决与优化,亦并未考虑本次物资运输任务中物资的调度是否合理、运输效率是否可以提高、物资储备类型是否需要优化等,使得在下次物资运输任务中可能会出现运输效率低下、物资调度不合理、物资储备不足等问题。
为了解决仓库离散分布、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物资运输任务不合理等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根据优化请求所携带的目标标识执行对应的优化方案,优化方案分为第一优化方案和第二优化方案。第一优化方案针对依据用户物流枢纽布局规划数据运算结果,通过仓库任务、空间位置、交通条件和基础条件四个维度指标对仓库进行综合评分,整合排名靠后的仓库并提供优化方案,以便优化排名靠后的仓库,提高仓库布局的合理性。第二优化方案则针对专题任务,即物资运输任务,对历史已完成的模拟任务进行评测和模拟新的专题任务;对任务仓库和物资调配的合理性进行综合性计算,并辐射周边仓库并查看物资储供情况,找出物资调配的最优解决方案。本申请为仓储整合归并、收缩点位和调整仓库任务等建设规划提供了决策辅助支撑,提高了仓储布局的合理性,使得仓储布局更贴近需求方的物资需求。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交互显示方法,用于显示仓储布局优化的相关界面,用户可通过相关界面完成对仓储的布局优化。同时,交互显示方法还直观地提供了数据可视化图标,以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挖掘、钻取和整合。
本申请提供的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优化请求,优化请求携带有目标标识;
当识别到优化请求携带有目标标识时,执行与目标标识对应的优化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标识包括第一优化标识或第二优化标识中的任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与目标标识对应的优化方案包括第一优化方案或第二优化方案中的任一种。
本申请中,第一优化方案用于优化仓储的力量布局,通过仓库任务、空间位置、交通条件和基础条件四个维度指标对仓库进行综合评分,整合排名靠后的仓库并提供优化方案,以便优化排名靠后的仓库,提高仓储的力量布局的合理性。第二优化方案则用于优化仓储的储备布局,对历史已完成的模拟任务进行评测和模拟新的专题任务,对任务仓库和物资调配的合理性进行综合性计算,提供物资调配的较优解决方案。
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当识别到优化请求携带有目标标识时,执行与目标标识对应的优化方案,包括:
当识别到优化请求携带有第一优化标识时,执行第一优化方案。
其中,执行第一优化方案为:通过获取目标仓库的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包括目标仓库的物资类型信息、空间位置信息、所属城市信息和库种信息;根据基础数据对目标仓库进行评分,计算得到目标仓库的综合评分;根据综合评分,筛选出综合评分低于预设的第一阈值的目标仓库,并对其进行优化。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物资类型信息为所述目标仓库中所存储的物资的相关信息,比如物资的种类、物资的库存量等。空间位置信息为目标仓库的具体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是经纬度,也可以是其他的衡量单位,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城市信息为目标仓库的具体地理位置所属的城市,所属的城市可以是省级城市、市级城市或县级城市中的任一种,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库种信息为目标仓库内部署的库种,库种信息包括地面库、油库和洞库中的一种或多种。
或者,当识别到优化请求携带有第二优化标识时,执行第二优化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执行第二优化方案为:通过对模拟任务进行模拟运算,确定模拟仓库的使用率和模拟仓库对应的运输主体的运输效率;筛选出使用率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模拟仓库和运输效率低于预设的第三阈值的运输主体并进行优化。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阈值和第三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本步骤中,根据模拟仓库的活跃度和模拟运输主体的运输效率,选择活跃度最高并且其模拟运输主体的运输效率最高的模拟仓库作为执行本次模拟任务的最佳模拟仓库,并将其模拟运输主体作为执行模拟任务中模拟物资运输的最佳运输主体。模拟仓库和运输主体均对应于实际的物资运输任务中的仓库及其运输主体,通过挑选出最佳模拟仓库和最佳运输主体可以得到执行实际的物资运输任务时的最佳运输方案,避免在物资运输任务中出现效率低下、物资调度不合理等情况的出现。
本申请中,执行第一优化方案时通过目标仓库的物资类型信息、空间位置信息、所属城市信息和库种信息分别对目标仓库的各方面进行评分。目标仓库的评分维度可以分为仓库任务、空间位置、交通条件和基础条件四个维度:通过物资类型信息对目标仓库的仓库任务进行评分;通过空间位置信息对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进行评分;通过城市信息对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进行评分;通过目标仓库的库种信息对基础条件进行评分。之后,通过这四个评分维度便可得知目标仓库当前的储备情况,并可根据储备情况对目标仓库进行相应的调整与优化。
可选地,根据物资类型信息对目标仓库进行评分,得到第一指标评分。根据空间位置信息对目标仓库进行评分,得到第二指标评分。根据城市信息对目标仓库进行评分,得到第三指标评分。根据库种信息对目标仓库进行评分,得到第四指标评分。之后,赋予第一指标评分第一权重、赋予第二指标评分第二权重、赋予第三指标评分第三权重和赋予第四指标评分第四权重。将赋予第一权重的第一指标评分、赋予第二权重的第二指标评分、赋予第三权重的第三指标评分和赋予第四权重的第四指标评分进行加权,得到目标仓库综合评分。其中,第一权重、第二权重、第三权重和第四权重相加之和等于一,且第一权重、第二权重、第三权重和第四权重均位于[0,1]区间内。第一权重、第二权重、第三权重和第四权重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下面将对执行第一优化方案的实现过程进行说明和阐述。参照图1和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物资类型信息得到第一指标评分的流程图。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下面对根据物资类型信息对目标仓库的仓库任务进行评分得到第一指标评分的过程进行说明与阐述。通过获取目标仓库的物资类型信息、空间位置信息、所属城市信息和库种信息来计算目标仓库的综合评分包括:
100,根据物资类型信息对目标仓库的仓库任务进行评分得到第一指标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评分包括第一物资评分或第二物资评分中的任一种。
根据物资类型信息对目标仓库的仓库任务进行评分得到第一指标评分,包括:
101,判断物资类型信息是否属于报废物资或成品油;
102,当物资类型信息属于报废物资或成品油中的任一种时,赋予目标仓库的仓库任务第一物资评分;
103,当物资类型信息不属于报废物资且不属于成品油时,赋予目标仓库的仓库任务第二物资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物资评分小于第二物资评分。
本实施例中,由于仓库承担物资储备供应任务的饱满程度以及其对物资调度时的贡献率的大小是仓库点位调整的重要考虑因素,而仓库的饱满程度和物资保障贡献率的大小由直接受到其所存储的物资的影响。若一个仓库主要储备待报废物资和代储油料,那该仓库的饱满程度和物资保障贡献率都极低。本申请通过目标仓库的物资类型信息对若干个目标仓库的仓库任务现状进行分析与评分得到第一指标评分,第一指标评分表征了目标仓库的仓库任务的优劣,第一指标评分越低则说明目标仓库的仓库任务的待优化项越多。本申请根据仓库任务的最终得分对主要储备待报废物资、代储油料的仓库进行整合、调整和优化。
参照图1和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空间位置信息得到第二指标评分的流程图。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下面对根据空间位置信息对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进行评分得到第二指标评分的过程进行说明与阐述。通过获取目标仓库的物资类型信息、空间位置信息、所属城市信息和库种信息来计算目标仓库的综合评分,还包括:
200,根据空间位置信息对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进行评分得到第二指标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指标评分包括第一位置评分、第二位置评分或第三位置评分中的任一种。
根据空间位置信息对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进行评分得到第二指标评分,包括:
201,根据空间位置信息,计算得到目标仓库的物资运输距离,将物资运输距离与预设的距离范围进行比对。
需要说明的是,物资运输距离为目标仓库与需求方的距离。
202,当物资运输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范围的上限值时,赋予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第一位置评分;
203,当物资运输距离在距离范围内时,赋予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第二位置评分;
204,当物资运输距离小于或等于距离范围的下限值时,赋予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第三位置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位置评分小于第二位置评分,第二位置评分小于第三位置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距离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对距离范围不予限定。
本实施例中,仓库通常围绕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求方而设,而仓库所处的位置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物资物流。距离需求方越近的仓库调度灵活,经济效益和时间效率最高。而距离需求方越远的仓库的运输方式多为单一的交通工具,运输效率低。因此,在保留较为接近需求方的仓库的同时,也需要整合、调整和优化那些距离需求方较远的仓库。
当物资运输距离大于或等于距离范围的上限值时,说明运输物资的交通工具多为单一的交通工具,则需要考虑铁路、水路甚至空运的组合方式进行物资运输。对此组合方式越多成本越高,运输效率越慢。因此,赋予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第一位置评分,第一位置评分最低。当物资运输距离在距离范围内时,说明运输物资的交通工具较多,考虑铁路、水路甚至空运的组合方式的可能性较低。对此运输成本和运输效率适中。因此,赋予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第二位置评分,第二位置评分在第一位置评分与第三位置评分之间。当物资运输距离小于或等于距离范围的下限值时,则说明运输物资的交通方式多为以陆路运输为主,可实现整车装、整车发以及整车收,调度灵活;并且可以实现当日达,经济效益和时间效率最高。因此,赋予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第三位置评分,第三位置评分最高。
本申请通过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信息对若干个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的现状进行分析与评分,得到第二指标评分。第二指标评分表征了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的优劣,第二指标评分越低则说明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的待优化项越多。本申请根据空间位置的最终得分对距离需求方较远的仓库进行整合、调整和优化。
参照图1和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城市信息得到第三指标评分的流程图。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下面对根据城市信息对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进行评分得到第三指标评分的过程进行说明与阐述。通过获取目标仓库的物资类型信息、空间位置信息、所属城市信息和库种信息来计算目标仓库的综合评分,还包括:
300,根据城市信息对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进行评分得到第三指标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指标评分包括第一交通评分、第二交通评分、第三交通评分或第四交通评分中的任一种。
根据城市信息对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进行评分得到第三指标评分,包括:
301,根据城市信息得出城市信息对应的交通枢纽类型;
302,当城市信息对应的交通枢纽类型符合第一区域交通枢纽时,赋予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第一交通评分;
303,当城市信息对应的交通枢纽类型符合第二区域交通枢纽时,赋予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第二交通评分;
304,当城市信息对应的交通枢纽类型符合第三区域交通枢纽时,赋予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所述第三交通评分;
305,当城市信息对应的交通枢纽类型不符合第一区域交通枢纽、第二区域交通枢纽和第三区域交通枢纽时,赋予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第四交通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交通评分大于第二交通评分,第二交通评分大于第三交通评分,第三交通评分大于第四交通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区域交通枢纽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二区域交通枢纽的覆盖范围,第二区域交通枢纽的覆盖范围大于第三区域交通枢纽的覆盖范围。
本实施例中,物资的配送对交通条件的要求较高,以保证需求物资能够及时送达至需求方。有些仓库可通过铁路、公路、内河航运等方式送达物资,而有些仓库仅能通过航空运输方式送达物资。交通条件直接影响物资的运输成本和运输效率。通常,城市可以划分为第二区域交通枢纽、第一区域交通枢纽和第三区域交通枢纽三种交通枢纽。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区域交通枢纽是指多种交通方式(如铁路、公路、航空、内河航运、海港和运输管道等)为一体的交通枢纽体系。当城市信息符合第一区域交通枢纽时赋予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第一交通评分,第一交通评分最高。第二区域交通枢纽是指具备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运输设施的交通体系,第二区域交通枢纽的覆盖范围小于第一区域交通枢纽的覆盖范围。当城市信息符合第二区域交通枢纽时赋予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第二交通评分,第二交通评分适中。第三区域交通枢纽符合“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要求;第三交通枢纽为水运、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的有机衔接的交通枢纽系统,其覆盖范围小于第二区域交通枢纽的覆盖范围。当城市信息符合第三区域交通枢纽时赋予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第三交通评分,第三交通评分最低。
本申请通过目标仓库的城市信息对若干个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现状进行分析与评分,得到第三指标评分。第三指标评分表征了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的优劣,第三指标评分越低则说明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的待优化项越多。本申请通过第三指标评分对位于第三区域交通枢纽的仓库进行整合、调整和优化。
参照图1和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根据库种信息得到第四指标评分的流程图。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下面对根据库种信息对目标仓库的基础条件进行评分,得到第四指标评分的过程进行说明与阐述。通过获取目标仓库的物资类型信息、空间位置信息、所属城市信息和库种信息来计算目标仓库的综合评分,还包括:
400,根据库种信息对目标仓库的基础条件进行评分,得到第四指标评分。根据库种信息对目标仓库的基础条件进行评分,得到第四指标评分,包括:
401,根据地面库面积对目标仓库的地面库进行评分,得到第一基础条件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基础条件评分包括第一地面库评分或第二地面库评分中的任一种。
402,根据油库容量对目标仓库的油库进行评分,得到第二基础条件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基础评分包括第一油库评分、第二油库评分或第三油库评分中的任一种。
403,根据洞库面积对目标仓库的洞库进行评分,得到第三基础条件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基础条件评分包括第一洞库评分、第二洞库评分或第三洞库评分中的任一种。
404,根据第一基础条件评分、第二基础条件评分和第三基础条件评分,计算得到第四指标评分。
可选地,本步骤中,分别赋予第一基础条件评分第一子权重、赋予第二基础条件评分第二子权重、赋予第三基础条件评分第三子权重。之后,将赋予第一子权重的第一基础条件评分、赋予第二子权重的第二基础条件评分和赋予第三子权重的第三基础条件评分进行加权,得到第四指标评分。
本实施例中,基础条件作为仓库重要的一项评分内容,相比于交通条件、空间位置和仓库任务而言,仓库的基础条件如仓库的属性和仓库的面积等具有更高的价值。基础条件影响仓库的建设成本,仓库发展建设应尽量立足于现有仓储资源,应当保留库容面积较大、基础条件较好和拓展能力较强的仓库。同时,基础条件是评价一个仓库的重要与否、是否值得保留的重要因素。而又因仓库所包括的库种不同,其配套设施也会有较大的差距。一般来说,仓库的库种包括地面库、油库和洞库,这三种库种会影响仓库的实际作用,也会直接影响此仓库的实际价值。如果一个仓库的各库种齐全,结合其各库种的使用面积,此仓库可作为物资集散地为周边仓库调配物资。然而,如果一个仓库的库种类型少,此仓库的实际价值较低,并且其可调配的物资种类少。同时,基础条件作为物资仓库重要的一项评分内容,相比于交通条件、空间位置和仓库任务来说,仓库的属性和仓库的面积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本申请在对目标仓库基础条件进行评分时,分别对目标仓库的地面库、油库和洞库进行评分,得到地面库对应的第一基础条件评分、油库对应的第二基础条件评分和洞库对应的第三基础条件评分。之后,再分别赋予这三个基础条件评分对应的子权重。根据赋予第一子权重的第一基础条件评分、赋予第二子权重的第二基础条件评分和赋予第三子权重的第三基础条件评分,计算得到第四指标评分。
进一步地,根据地面库面积对目标仓库的地面库进行评分包括:
4011,将地面库面积与预设的地面库面积阈值进行比对;
4012,当地面库面积大于或等于地面库面积阈值时,赋予地面库第一地面库评分;
4013,当地面库面积小于地面库面积阈值时,赋予地面库第二地面库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地面库评分大于第二地面库评分。地面库面积阈值可根据地面库的平均存储量、地面库的数量以及建设地面库的成本进行动态调整,本申请对地面库面积阈值不予限定。
本实施例中,根据地面库面积对目标仓库的地面库进行分析与评分。地面库为建设于地面的常规仓库,可存储无特殊要求的常规物资,建设成本低但使用频率高。本申请通过地面库面积对地面库的现状进行分析,地面库面积越小,地面库得分越低,则代表地面库需要优化的方面越多。基于此,当地面库面积大于或等于地面库面积阈值时赋予地面库第一地面库评分。当地面库面积小于地面库面积阈值时赋予地面库第二地面库评分。第一基础条件评分包括第一地面库评分或第二地面库评分中的任一种,第一基础条件评分表征了目标仓库的地面库的优劣。本申请根据第一基础条件评分对目标仓库的地面库进行整合、调整和优化。
进一步地,根据油库容量对目标仓库的油库进行评分包括:
4021,将油库容量与预设的油库容量范围进行比对;
4022,当油库容量大于或等于油库容量范围的上限值时,赋予油库第一油库评分;
4023,当油库容量在油库容量范围内时,赋予油库第二油库评分;
4024,当油库容量小于或等于油库容量范围的下限值时,赋予油库第三油库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油库评分大于第二油库评分,,第二油库评分大于第三油库评分。油库容量范围可根据油库的平均存储量、油库的数量以及建设油库的成本进行动态调整,本申请对此不予限定。可选地,油库容量范围的下限值为0。
本实施例中,根据油库容量对目标仓库的油库进行分析与评分。油库为可接受、存储和发放原油或原油物资的仓库。由于油料具有特异性,需要以相对应的油库和油料专用设备进行储藏,因此油库的成本较高。本申请通过油库容量对油库的现状进行分析,油库容量越小,油库得分越低,则说明油库需要优化的方面越多。基于此,当油库容量大于或等于油库容量范围上限值时赋予油库第一油库评分。当油库容量在油库容量范围内时赋予油库第二油库评分。当油库容量小于或等于油库容量范围下限值时赋予油库第三油库评分。第二基础条件评分包括第一油库评分、第二油库评分或第三油库评分中的任一种,第二基础条件评分表征了目标条件的油库的优劣。本申请根据第二基础条件评分对目标仓库的油库进行整合、调整和优化。
进一步地,根据洞库面积对目标仓库的洞库进行评分包括:
4031,将洞库面积与预设的洞库面积范围进行比对;
4032,当洞库面积大于或等于洞库面积范围的上限值时,赋予洞库第一洞库评分;
4033,当洞库面积在洞库面积范围内时,赋予洞库第二洞库评分;
4034,当洞库面积小于或等于洞库面积范围的下限值时,赋予洞库第三洞库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洞库评分大于第二洞库评分,第二洞库评分大于第三洞库评分。洞库面积范围可根据洞库的平均存储量、洞库的数量以及建设洞库的成本进行动态调整,本申请对此不予限定。可选地,洞库面积范围下限值为0。
本实施例中,根据洞库面积对目标仓库的洞库进行分析与评分。洞库一般建设在利于防护、较隐蔽、便于运输的山体内,或者在较平坦的地形上用钢筋混泥土在地下构筑而成。洞库的建设成本高,相比于油库和地面库,洞库的应用意义更高。本申请通过洞库面积对洞库的现状进行分析,洞库面积越小,洞库得分越低,则说明洞库需要优化的方面越多。基于此,当洞库面积大于或等于洞库面积范围上限值时赋予洞库第一洞库评分。当洞库面积在洞库面积范围内时赋予洞库第二洞库评分。当洞库面积小于或等于洞库面积范围下限值时赋予洞库第三洞库评分。第三基础条件评分包括第一洞库评分、第二洞库评分或第三洞库评分中的任一种,第三基础条件评分表征了目标仓库的洞库的优劣。本申请通过第三基础条件评分对目标仓库的洞库进行整合、调整和优化。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计算得到目标仓库综合评分之后,本申请将离散程度作为评价目标仓库的辅助评分规则,以对目标仓库综合评分存在的误差进行误差补偿,同时对目标仓库是否需要进行优化进一步判断。下面将对目标仓库的辅助评分规则进一步进行说明与阐述。当识别到优化请求携带有第一优化标识时,执行第一优化方案,还包括:
获取目标仓库的运输主体的位置信息;
根据运输主体的位置信息和空间位置信息,计算得到目标仓库与其运输主体的距离;
根据目标仓库与其运输主体的距离计算得到目标仓库的离散程度,优化离散程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离散度阈值的目标仓库的运输主体。
本实施例中,在计算得到目标仓库综合评分之后,计算目标仓库与其运输主体之间的离散程度,离散程度越大则说明目标仓库的物资运输和调配越不灵活。当目标仓库的离散程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离散度阈值时,说明该目标仓库的运输主体方面需要考虑进行优化。对此,优化离散程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离散度阈值的目标仓库的运输主体。
需要说明的是,若目标仓库的综合评分小于第一阈值并且其离散程度小于或等于离散度阈值,则说明该目标仓库目前急需进行优化。若目标仓库的综合评分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其离散程度小于或等于离散度阈值,则说明该目标仓库目前仅需对其运输主体进行优化。若目标仓库的综合评分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其离散程度大于离散度阈值,则说明该目标仓库不需要进行优化。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目标仓库的离散程度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874150980000111
其中,δ表示目标仓库的离散程度,n表示目标仓库的运输主体的数量,xi表示目标仓库的第i个运输主体的位置信息,μ表示空间位置信息。
基于上述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执行第二优化方案的流程图。下面将对执行第二优化方案的实现过程进一步进行说明与阐释。
通过对模拟任务的模拟运算确定模拟仓库的使用率及其对应的运输主体的运输效率,包括:
步骤一,新建模拟任务,添加初始模拟信息至模拟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初始模拟信息包括:模拟仓库以及其所存储的模拟物资、模拟仓库对应的模拟运输主体和模拟目的地。模拟任务为根据现实情况中的物资运输任务,将模拟物资从模拟仓库通过模拟运输主体运输至模拟目的地的虚拟任务。每一个模拟任务均有对应的实际任务,而实际任务则为现实情况中的物资运输任务。
可选地,根据历史已完成的模拟任务的相关数据得到初始模拟信息。其中,历史已完成的模拟任务的相关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历史已完成的模拟任务中任务仓库的活跃度、任务运输主体的运输效率、任务物资的需求量、任务仓库中所缺少的任务物资和储备有所缺少的任务物资的其他任务仓库信息。
本申请中,在需要进行下一次模拟任务时调出历史已完成的模拟任务的相关数据,对历史已完成的模拟任务的执行情况的分析与处理,找寻出历史所执行的模拟任务在执行时所存在的问题,就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在下一次相同的模拟任务进行时,结合优化方案对此次模拟任务进行优化,能够提高模拟任务的效益。
可选地,根据历史已完成的模拟任务的相关数据,得到历史已完成的模拟任务的任务物资的储备情况,匹配出以历史模拟仓库为圆心向外拓展第一范围内储备有所缺少的任务物资的其他任务仓库,并在地图上交互显示。本申请通过获取历史已完成的模拟任务的相关数据,还可得知在执行该模拟任务时任务物资的储备情况。当在历史已完成的模拟任务中出现任务物资缺货的情况,说明在下次执行模拟任务的时候,该模拟物资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对此,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匹配以历史模拟仓库为圆心向外拓展第一范围内储备有所缺少的任务物资的其他任务仓库,得到储备有历史模拟仓库所缺少的任务物资的其他任务仓库。这样做能够保证在下次任务执行时任务仓库中储备的物资能够满足物资需求,保证物资的供应。
步骤二,获取模拟物资进入模拟仓库的次数和送出模拟仓库的次数,根据进入模拟仓库的次数和送出模拟仓库的次数计算得到模拟仓库的使用率。
本步骤中,根据模拟物资进入模拟仓库的次数和模拟物资送出模拟仓库的次数,计算模拟仓库的使用频率。通过模拟仓库的使用频率衡量模拟仓库的活跃度,模拟仓库的使用频率与模拟仓库的活跃度成正比,模拟仓库的使用频率越高其活跃度越高,则该模拟仓库需要进行优化的内容越少。而模拟仓库的使用频率越低其活跃度也就越低,则该模拟仓库需要进行优化的内容越多。
可选地,模拟仓库的使用频率的计算过程为模拟仓库储存的物资每经一次调拨,使用频率加一。
步骤三,获取模拟运输主体在同一时间段内的运送频率、相同里程内的运送时间以及运送总里程,根据运送频率、运送时间以及运送总里程计算得到模拟运输主体的运输效率。
本实施例中,运输主体为输送模拟物资的保障部队,运输主体的运输效率越高,运输主体的得分也会越高。本申请将运输效率拆分为两个计算部分,一方面是计算同一时间段内的运送频率。运输频率代表此条线路的利用率,通过运输频率可知此线路对周边仓库物资运输的重要程度。另一方面是计算相同里程的运送时间。运送时间作为物流运输的重要指标,通过运送时间可知此线路对周边仓库物资保障的及时性。本申请通过上述两个计算部分对运输主体的运输效率进行初步计算。为了进一步地提高计算运输效率的精确度,本申请还将运输主体运送总里程作为辅助评分,通过运送总里程可知此运输主体对周边仓库的辐射度和任务频率,从而得出该运输主体的重要程度。之后,结合运送频率、运送时间和运送总里程得出模拟运输主体综合评分,模拟运输主体综合评分越低则说明该模拟运输主体需要进行优化的内容越多。
可选地,本申请通过汇总运输主体的历史已完成的模拟任务的相关数据,分别计算出在历史已完成的模拟任务中运输主体的运送效率、运送时间以及运送里程,再通过运送效率、运送时间以及运送里程结合历史综合数据得到运输主体综合评分。
步骤四,根据进入模拟仓库的次数和送出模拟仓库的次数,计算得到模拟物资的需求量和模拟物资的调拨频率。
可选地,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历史已完成的模拟任务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到模拟任务中的模拟物资的调拨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物资这一维度与仓库、运输主体维度不同,仓库和运输主体的变动情况较小,而物资的生产和需求随着社会发展时刻变化。需求方对物资的需求来源不仅是仓库和运输主体,其所需物资可能来源于多地的仓库和多个运输主体之间的协调调配、运输。而多地的仓库和多个运输主体之间的协调调配、运输通常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导致运输成本大大增加。对此,本申请通过模拟物资的需求量和调拨频率两个维度对模拟物资进行建模运算,模拟物资的需求量可结合当前模拟仓库中模拟物资的储备量来决策是否需要生产模拟物资,以避免在下次模拟任务执行时该模拟物资短缺的情况出现。而模拟物资的调拨频率则可以用于决策模拟物资是否需要调拨至该模拟物资使用频率高的区域进行保存,以方便在下次模拟任务执行时该模拟物资的调拨与运输。
可选地,根据调拨频率对模拟物资进行调拨。其中,根据调拨频率对模拟物资进行调拨包括将模拟物资从调拨频率低的模拟仓库调拨至调拨频率高的模拟仓库。
步骤五,根据模拟物资的需求量得到模拟仓库所缺乏的模拟物资,查找以模拟仓库为圆心向外拓展第一范围内的其他仓库,输出储备有所缺乏的模拟物资的其他仓库。
可选地,在地图上交互显示储备有所缺乏的模拟物资的其他仓库。
本步骤中,当模拟任务中出现模拟物资的储备量小于或等于模拟物资的需求量,则说明模拟物资存在短缺现象。对此,本申请对以模拟仓库为圆心向外拓展第一范围内的仓库进行物资匹配,找寻拥有模拟物资的仓库,输出拥有模拟物资的其他仓库,以便于在下次物资运输任务执行时对缺货物资进行调度。
本申请所执行的第二优化方案存在两个优化方向。第一个方向是通过查看历史已完成的模拟任务的相关数据,了解该模拟任务的历史条件,找寻出历史所执行的模拟任务在执行时所存在的问题,就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具体地,通过获取历史已执行的模拟任务的相关数据,对过往所执行的模拟任务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优化,充分考虑了任务专题中的仓库、运输主体和物资三个方面的优化,例如优化物资的调度方案、优化运输主体的运输效率、优化仓库储备的物资类型等。在下一次专题任务进行时,物资的运输方案原本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充分解决,其物资运输方案得到了合理的优化,能够有效地提升下一次专题任务进行时的物资调度效率和运输主体运输效率。
另一个方向则是通过新建模拟任务并对模拟任务的参数进行适当调整,验证相对于历史完成的模拟任务是否拥有更优的方案,以备下次物资运输任务的开展。具体地,通过构建新的模拟任务并对新的模拟任务进行运算,以模拟实际情况中的物资运输任务,运算后得到模拟仓库的活跃度、模拟运输主体的运输效率以及模拟物资的需求量。根据模拟仓库的活跃度、模拟运输主体的运输效率以及模拟物资的需求量,可得出执行该模拟任务的最佳运输主体和最佳仓库,为实际情况中物资运输方案提供数据支撑。同时,通过计算模拟物资的需求量和调拨频率,根据调拨频率决策模拟物资是否需要调拨至模拟物资使用频率较高的区域进行保存。并且,根据模拟物资的需求量结合当前模拟仓库中模拟物资的储备量来决策是否需要生产模拟物资,并得出模拟任务执行时所缺少的物资,匹配出模拟仓库附近储备有该物资的其他仓库。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所提供的第二优化方案,对任务仓库和物资调配的合理性进行综合性计算,并辐射周边仓库并查看物资储供情况,找出物资调配的最优解决方案,以便于得到实际的物资运输任务的合理方案,提高物资运输的效率和速率。
参照图7至图20,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下面对交互显示方法进行说明与阐述。所述交互显示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在终端中显示主界面,主界面包括力量布局优化区域和储备布局优化区域;
响应于对力量布局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在主界面中显示力量布局优化区域的子菜单,力量布局优化区域的子菜单包括仓库详情区域和优化建议区域;
响应于对仓库详情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仓库主界面,仓库主界面包括仓库信息区域、第一查看详情区域、仓库详情子区域和第一权重设置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仓库主界面还显示有仓库总数信息、仓库总面积信息和运输主体总数量信息。
本步骤中,响应于用户对仓库详情区域的选定指令后显示如图7所示的仓库主界面,仓库主界面显示有仓库总数量信息、仓库总面积信息、运输主体总数量信息、仓库信息区域、第一查看详情区域、仓库详情子区域和第一权重设置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仓库信息区域用于显示仓库基础信息。
可选地,仓库基础信息包括仓库的名称、所属保障中心、运输主体和综合评分,保障中心可以理解为物资的保障服务中心。
需要说明的是,仓库详情子区域用于显示仓库的得分信息,所述得分信息包括第一指标评分、第二指标评分、第三指标评分、第四指标评分和综合评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权重设置区域用于设置第一评分方式、第一权重、第二评分方式、第二权重、第三评分方式、第三权重、第四评分方式和第四权重。
响应于对第一权重设置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权重设置窗口,权重设置窗口包括权重设置完成控件,响应于对权重设置完成控件的触发指令,显示仓库主界面。
本步骤中,响应于用户对第一权重设置区域的选定指令后进入权重设置窗口。用户可通过权重设置窗口完成设置第一评分方式、第一权重、第二评分方式、第二权重、第三评分方式、第三权重、第四评分方式和第四权重,响应于用户对权重设置完成控件的触发指令,显示如图7所示的仓库主界面。
响应于对优化建议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优化建议主界面,优化建议主界面包括仓库列表区域、离散度信息区域、第二权重设置区域和评分较低仓库区域。
本步骤中,响应于用户对优化建议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如图8所示的优化建议主界面,优化建议主界面包括仓库总体评分区域、离散度信息区域、第二权重设置区域和评分较低仓库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仓库总体评分区域用于显示仓库总体信息。可选的,仓库总体信息包括:仓库的名称、所属保障中心、运输主体、第一指标评分、第二指标评分、第三指标评分、第一基础条件评分、第二基础条件评分、第三基础条件评分和综合评分。可选的,综合评分高的仓库总体信息比仓库评分低的仓库总体信息先展示。
需要说明的是,离散度信息区域用于以条状图的方式显示仓库的离散度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评分较低仓库区域用于显示综合评分低于设定值的仓库相关信息。可选的,仓库相关信息包括:仓库的综合评分、物资类型信息、空间位置信息、城市信息和库种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权重设置区域用于设置第一评分方式、第一权重、第二评分方式、第二权重、第三评分方式、第三权重、第四评分方式和第四权重。
响应于对第二权重设置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权重设置窗口,权重设置窗口包括权重设置完成控件,响应于对权重设置完成控件的触发指令,显示优化建议主界面。
本步骤中,响应于用户对第二权重设置区域的选定指令进入权重设置窗口,用户可通过权重设置窗口完成设置第一评分方式、第一权重、第二评分方式、第二权重、第三评分方式、第三权重、第四评分方式和第四权重,响应于用户对权重设置完成控件的触发指令,显示如图8所示的优化建议主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权重设置窗口包括仓库任务区域、空间位置区域、交通条件区域和基础条件区域。
响应于对储备布局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在主界面中显示储备布局优化区域的子菜单,储备布局优化区域的子菜单包含历史任务优化区域和模拟任务优化区域;
响应于对历史任务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历史任务优化主界面,历史任务优化主界面包括历史任务信息区域、历史综合数据区域和任务仓库详情区域。
本步骤中,响应于用户对历史任务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如图9所示的历史优化主界面,历史任务优化主界面包括历史任务信息区域、历史综合数据区域和任务仓库详情区域。图10为图9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10所示为历史任务信息区域和历史综合数据区域,图11为图9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11所示为任务仓库详情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历史任务信息区域用于显示历史执行的模拟任务信息。可选的,历史执行的模拟任务信息包括:历史执行的模拟任务的名称和完成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历史综合数据区域用于显示历史执行的模拟任务的历史综合数据。可选的,历史综合数据包括:总时长、仓库数、物资总量、仓库使用率、高需求物资和低需求物资。可选的,需求量高的物资比需求量低的物资先展示,使用率高的仓库比使用率低的仓库先展示。
需要说明的是,任务仓库详情区域用于显示历史执行的模拟任务中的仓库任务信息。可选的,所述仓库任务信息包括:总使用率、仓库可用库容、仓库剩余库容、仓库日最大收货量、仓库日最大发货量、仓库的物资情况、仓库中无储备的任务物资信息和有储备任务物资的其他仓库。
响应于对模拟任务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包括模拟任务执行区域、当前综合数据区域和模拟仓库详情区域。
本步骤中,响应于对用户对模拟任务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如图12所示的模拟任务优化界面,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包括模拟任务执行区域、当前综合数据区域和模拟仓库详情区域。图13为图12中的C部分的放大图,如图13所示为模拟任务执行区域和当前综合数据区域,图14为图12中的D部分的放大图,如图14所示为模拟仓库详情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模拟任务执行区域用于显示当前执行的模拟任务的初始模拟信息。可选地,所述当前执行的模拟任务信息包括模拟任务的名称、专题、保障对象、运输主体和运输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综合数据区域用于显示模拟任务的当前综合数据。可选的,当前综合数据包括:模拟任务的仓库数量、物资总量、仓库使用率、高需求物资和低需求物资。可选地,需求量高的物资比需求量低的物资先展示,使用率高的仓库比使用率低的仓库先展示。
需要说明的是,模拟仓库详情区域用于显示当前执行的模拟任务中的模拟仓库信息。可选地,所述模拟仓库信息包括:模拟仓库的总使用率、仓库可用库容、仓库剩余库容、仓库日最大收货量、仓库日最大发货量、仓库的物资情况、仓库中无储备的任务物资信息和有储备任务物资的其他仓库。
参照图15至图18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权重设置窗口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与阐述。响应于对第一权重设置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权重设置窗口,以及响应于对第二权重设置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权重设置窗口,包括:
响应于对仓库任务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权重设置窗口中显示仓库任务子界面,仓库任务子界面包含第一权重区域、仓库任务评价内容区域和仓库任务评价规则区域;
响应于在第一权重设置区域、仓库任务评价内容区域和仓库任务评价规则区域中输入的信息,在仓库任务子界面中显示第一内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内容信息包括:第一权重信息、仓库任务评价内容信息和仓库任务评价规则信息。
上述步骤中,响应于用户对仓库任务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权重设置窗口中显示如图15所示的仓库任务子界面,仓库任务子界面包含第一权重区域、仓库任务评价内容区域和仓库任务评价规则区域,用户可通过第一权重区域、仓库任务评价内容区域和仓库任务评价规则区域输入所需要设置的信息,仓库任务子界面同步显示用户所输入的第一内容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仓库任务评价规则与第一评分方式相对应。
响应于对空间位置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权重设置窗口中显示空间位置子界面,空间位置子界面包括第二权重区域、空间位置评价内容区域和空间位置评价规则区域;
响应于在第二权重设置区域、空间位置评价内容区域和空间位置评价规则区域中输入的信息,在空间位置子界面中显示第二内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内容信息包括:第二权重信息、空间位置评价内容信息和空间位置评价规则信息。
上述步骤中,响应于用户对空间位置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权重设置窗口中显示如图16所示的空间位置子界面,空间位置子界面包括第二权重区域、空间位置评价内容区域和空间位置评价规则区域,用户可通过第二权重区域、空间位置评价内容区域和空间位置评价规则区域输入所需要设置的信息,空间任务子界面同步显示用户所输入的第二内容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空间位置评价规则与第二评分方式相对应。
响应于对交通条件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权重设置窗口中显示交通条件子界面,交通条件子界面包括第三权重区域、交通条件评价内容区域和交通条件评价规则区域;
响应于在第三权重设置区域、交通条件评价内容区域和交通条件评价规则区域中输入的信息,在交通条件子界面中显示第三内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内容信息包括:第三权重信息、交通条件评价内容信息和交通条件评价规则信息。
上述步骤中,响应于用户对交通条件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权重设置窗口中显示如图17所示的交通条件子界面,交通条件子界面包括第三权重区域、交通条件评价内容区域和交通条件评价规则区域,用户可通过第三权重区域、交通条件评价内容区域和交通条件评价规则区域输入所需要设置的信息,交通条件子界面同步显示用户所输入的第三内容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交通条件评价规则与第三评分方式相对应。
响应于对基础条件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权重设置窗口中显示基础条件子界面,基础条件子界面包括第四权重区域、基础条件评价内容区域和基础条件评价规则区域;
响应于在第四权重设置区域、基础条件评价内容区域和基础条件评价规则区域中输入的信息,在基础条件子界面中显示第四内容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内容信息包括:第四权重信息、基础条件评价内容信息和基础条件评价规则信息。
上述步骤中,响应于用户对基础条件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权重设置窗口中显示如图18所示的基础条件子界面,基础条件子界面包括第四权重区域、基础条件评价内容区域和基础条件评价规则区域,用户可通过第四权重区域、基础条件评价内容区域和基础条件评价规则区域输入所需要设置的信息,基础条件子界面同步显示用户所输入的第四内容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基础条件评价规则与第四评分方式相对应。
参照图19至图20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对模拟任务执行区域的结构与功能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与阐述。模拟任务执行区域包括:添加任务区域和编辑物资区域;响应于对模拟任务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包括:
响应于对添加任务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添加任务窗口,添加任务窗口包括:任务编号区域、任务名称区域、保障对象区域、保障实体区域和任务设置完成控件;
响应于在任务编号区域、任务名称区域、保障对象区域和保障实体区域输入的信息,在添加任务窗口中显示第五内容信息;
响应于对任务设置完成控件的触发指令,显示所述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第五内容信息包括:任务编号信息、任务名称信息、保障对象信息和保障实体信息。
上述步骤中,响应于对添加任务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如图19所示的添加任务窗口,添加任务窗口包括:任务编号区域、任务名称区域、保障对象区域、保障实体区域和任务设置完成控件,用户可通过任务编号区域、任务名称区域、保障对象区域和保障实体区域输入所需要添加的模拟任务的信息,添加任务窗口同步显示第五内容信息。待用户确定第五内容信息,响应于对任务设置完成控件的触发指令,显示如图12所示的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
响应于对编辑物资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物资编辑窗口,物资编辑窗口包括运输主体选择区域、物资显示区域和物资设置完成控件;
响应于对运输主体选择区域的选定指令,在物资显示区域中显示与运输主体选择区域的选定指令匹配的物资信息;
响应于对物资信息的选定指令,在物资显示区域中显示第六更新内容;
响应于对物资设置完成控件的触发指令,显示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第六更新内容为与所述物资信息的选定指令匹配的物资信息。
上述步骤中,响应于对编辑物资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如图20所示的物资编辑窗口,物资编辑窗口包括运输主体选择区域、物资显示区域和物资设置完成控件,用户可通过运输主体选择区域、物资显示区域输入所需要的物资信息,响应于对物资信息的选定指令,物资显示区域同步显示第六更新内容。待用户确定第六更新内容,响应于对物资设置完成控件的触发指令,显示如图12所示的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
可选地,模拟任务执行区域还包括开始模拟任务区域;响应于对模拟任务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还包括:响应于对开始模拟任务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用户根据添加任务窗口所添加的模拟任务的初始模拟信息。
本步骤中,用户通过添加任务窗口和物资编辑窗口完成新建模拟任务和添加模拟物资之后,选定开始模拟任务区域即可实现新建的模拟任务的运算。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1所示,任务仓库详情区域包括:无储备的任务物资区域和有任务物资仓库区域,无储备的任务物资区域设置有查询物资仓库区域,有任务物资仓库区域设置有查看定位区域。响应于对历史任务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历史任务优化主界面,包括:
响应于对查询物资仓库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有任务物资仓库区域中显示与查询物资仓库区域的选定指令对应的其他仓库;
响应于对查看定位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与所述查看定位区域的选定指令匹配的交互地图,交互地图设置有退出控件,响应于对退出控件的响应指令,显示历史任务优化主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交互地图上显示有与所述查看定位区域的选定指令匹配的仓库地理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过无储备的任务物资区域可得知在历史执行模拟任务中所缺少的任务物资信息,所缺少的任务物资信息均设置有对应的查询物资仓库区域,响应于用户对查询物资仓库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有任务物资仓库中显示用户所查询的仓库信息。响应于用户对查看定位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与所述查看定位区域的选定指令匹配的交互地图,交互地图上标注有储备有所缺少物资的仓库的地理位置,以便于用户通过交互地图确定所缺少的物资的位置后进行物资调拨。之后,响应于对退出控件的响应指令,显示如图9所示的历史任务优化主界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4所示,模拟仓库详情区域包括无储备的模拟物资区域和有模拟物资仓库区域,无储备的模拟物资区域设置有查询物资区域,有模拟物资仓库区域设置有定位区域。响应于对模拟任务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还包括:
响应于对查询物资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有模拟物资仓库区域中显示与查询物资区域的选定指令对应的其他仓库;
响应于对定位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与所述定位区域的选定指令匹配的交互地图,交互地图设置有退出控件,响应于对退出控件的选定指令,显示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交互地图上显示有与所述定位区域的选定指令匹配的仓库地理信息。
本实施例中,通过无储备的模拟物资区域可得知在模拟任务中所缺少的任务物资信息,所缺少的任务物资信息均设置有对应的查询物资区域,响应于用户对查询物资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有模拟物资仓库区域中显示用户所查询的仓库信息。响应于用户对定位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与所述定位区域的选定指令匹配的交互地图,交互地图上标注有储备有所缺少物资的仓库的地理位置,以便于用户通过交互地图确定所缺少的物资的位置后进行物资调拨。之后,响应于对退出控件的响应指令,显示如图12所示的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优化请求,所述优化请求携带有目标标识;
当识别到所述优化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标识时,执行与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优化方案;
其中,所述目标标识包括第一优化标识或第二优化标识中的任一种;所述与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优化方案包括第一优化方案或第二优化方案中的任一种;
所述当识别到所述优化请求携带有所述目标标识时,执行与所述目标标识对应的优化方案,包括:
当识别到所述优化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一优化标识时,执行所述第一优化方案;所述执行所述第一优化方案包括:通过获取目标仓库的物资类型信息、空间位置信息、所属城市信息和库种信息来计算所述目标仓库的综合评分,并优化所述综合评分低于预设的第一阈值的所述目标仓库;
或者,当识别到所述优化请求携带有所述第二优化标识时,执行所述第二优化方案;所述执行所述第二优化方案包括:通过对模拟任务的模拟运算确定模拟仓库的使用率及其对应的运输主体的运输效率,进而优化所述使用率低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的所述模拟仓库以及优化所述运输效率低于预设的第三阈值的所述运输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获取目标仓库的物资类型信息、空间位置信息、所属城市信息和库种信息来计算所述目标仓库的综合评分包括:
根据所述物资类型信息对所述目标仓库的仓库任务进行评分得到第一指标评分,所述第一指标评分包括第一物资评分或第二物资评分中的任一种;
所述根据所述物资类型信息对所述目标仓库的仓库任务进行评分得到第一指标评分,包括:
判断所述物资类型信息是否属于报废物资或成品油;
当所述物资类型信息属于报废物资或成品油中的任一种时,赋予所述目标仓库的仓库任务所述第一物资评分;
当所述物资类型信息不属于报废物资且不属于成品油时,赋予所述目标仓库的仓库任务所述第二物资评分;
其中,所述第一物资评分小于所述第二物资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获取目标仓库的物资类型信息、空间位置信息、所属城市信息和库种信息来计算所述目标仓库的综合评分还包括:
根据所述空间位置信息对所述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进行评分得到第二指标评分,所述第二指标评分包括第一位置评分、第二位置评分或第三位置评分中的任一种;
所述根据空间位置信息对所述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进行评分得到第二指标评分,包括:
根据所述空间位置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目标仓库的物资运输距离,将所述物资运输距离与预设的距离范围进行比对;
当所述物资运输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距离范围的上限值时,赋予所述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所述第一位置评分;
当所述物资运输距离在所述距离范围内时,赋予所述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所述第二位置评分;
当所述物资运输距离小于或等于所述距离范围的下限值时,赋予所述目标仓库的空间位置所述第三位置评分;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评分小于所述第二位置评分,所述第二位置评分小于所述第三位置评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获取目标仓库的物资类型信息、空间位置信息、所属城市信息和库种信息来计算所述目标仓库的综合评分还包括:
根据所述城市信息对所述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进行评分得到第三指标评分,所述第三指标评分包括第一交通评分、第二交通评分、第三交通评分或第四交通评分中的任一种;
所述根据所述城市信息对所述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进行评分得到第三指标评分,包括:
根据所述城市信息得出所述城市信息对应的交通枢纽类型;
当所述城市信息对应的交通枢纽类型属于第一区域交通枢纽时,赋予所述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所述第一交通评分;
当所述城市信息对应的交通枢纽类型属于第二区域交通枢纽时,赋予所述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所述第二交通评分;
当所述城市信息对应的交通枢纽类型属于第三区域交通枢纽时,赋予所述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所述第三交通评分;
当所述城市信息对应的交通枢纽类型不属于第一区域交通枢纽、第二区域交通枢纽和第三区域交通枢纽时,赋予所述目标仓库的交通条件所述第四交通评分;
其中,所述第一交通评分大于所述第二交通评分,所述第二交通评分大于所述第三交通评分,所述第三交通评分大于所述第四交通评分;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交通枢纽、所述第二区域交通枢纽和所述第三区域交通枢纽的覆盖范围依次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获取目标仓库的物资类型信息、空间位置信息、所属城市信息和库种信息来计算所述目标仓库的综合评分还包括:
根据所述库种信息对所述目标仓库的基础条件进行评分,得到第四指标评分;
其中,所述库种信息包括地面库面积、油库容量和洞库面积;
所述根据所述库种信息对所述目标仓库的基础条件进行评分,得到第四指标评分,包括:
根据所述地面库面积对所述目标仓库的地面库进行评分,得到第一基础条件评分,所述第一基础条件评分包括第一地面库评分或第二地面库评分中的任一种;
根据所述油库容量对所述目标仓库的油库进行评分,得到第二基础条件评分,所述第二基础评分包括第一油库评分、第二油库评分或第三油库评分中的任一种;
根据所述洞库面积对所述目标仓库的洞库进行评分,得到第三基础条件评分,所述第三基础条件评分包括第一洞库评分、第二洞库评分或第三洞库评分中的任一种;
根据所述第一基础条件评分、所述第二基础条件评分和所述第三基础条件评分,计算得到所述第四指标评分;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地面库面积对所述目标仓库的地面库进行评分,包括:
将所述地面库面积与预设的地面库面积阈值进行比对;
当所述地面库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地面库面积阈值时,赋予所述地面库所述第一地面库评分;
当所述地面库面积小于所述地面库面积阈值时,赋予所述地面库所述第二地面库评分;
其中,所述第一地面库评分大于所述第二地面库评分;
所述根据所述油库容量对所述目标仓库的油库进行评分,包括:
将所述油库容量与预设的油库容量范围进行比对;
当所述油库容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油库容量范围的上限值时,赋予所述油库所述第一油库评分;
当所述油库容量在所述油库容量范围内时,赋予所述油库所述第二油库评分;
当所述油库容量小于或等于所述油库容量范围的下限值时,赋予所述油库所述第三油库评分;
其中,所述第一油库评分大于所述第二油库评分,所述第二油库评分大于所述第三油库评分;
所述根据所述洞库面积对所述目标仓库的洞库进行评分,包括:
将所述洞库面积与预设的洞库面积范围进行比对;
当所述洞库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洞库面积范围的上限值时,赋予所述洞库所述第一洞库评分;
当所述洞库面积在所述洞库面积范围内时,赋予所述洞库所述第二洞库评分;
当所述洞库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洞库面积范围的下限值时,赋予所述洞库所述第三洞库评分;
其中,所述第一洞库评分大于所述第二洞库评分,所述第二洞库评分大于所述第三洞库评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所述第一优化方案,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仓库的运输主体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运输主体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空间位置信息,计算得到所述目标仓库与其运输主体的距离;
根据所述目标仓库与其运输主体的距离计算得到所述目标仓库的离散程度,优化所述离散程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离散度阈值的所述目标仓库的运输主体;
其中,所述目标仓库的离散程度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FDA0003874150970000031
其中,δ表示目标仓库的离散程度,n表示目标仓库的运输主体的数量,xi表示目标仓库的第i个运输主体的位置信息,μ表示空间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模拟任务的模拟运算确定模拟仓库的使用率及其对应的运输主体的运输效率,包括:
新建所述模拟任务,添加初始模拟信息至所述模拟任务;
其中,所述初始模拟信息包括:模拟仓库及其所存储的模拟物资、模拟仓库对应的模拟运输主体和模拟目的地;
获取所述模拟物资进入所述模拟仓库的次数和送出所述模拟仓库的次数,根据所述进入模拟仓库的次数和所述送出模拟仓库的次数计算得到所述模拟仓库的使用率;
获取所述模拟运输主体在同一时间段内的运送频率、相同里程内的运送时间以及运送总里程,根据运送频率、运送时间以及运送总里程计算得到所述模拟运输主体的运输效率;
根据所述进入模拟仓库的次数和所述送出模拟仓库的次数,计算得到所述模拟物资的需求量;
根据所述模拟物资的需求量得到所述模拟仓库所缺乏的模拟物资,查找以所述模拟仓库为圆心向外拓展第一范围内的其他仓库,输出储备有所缺乏的模拟物资的其他仓库。
8.交互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终端中显示主界面,所述主界面包括力量布局优化区域和储备布局优化区域;
响应于对所述力量布局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在主界面中显示所述力量布局优化区域的子菜单,所述力量布局优化区域的子菜单包括仓库详情区域和优化建议区域;
响应于对所述仓库详情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仓库主界面,所述仓库主界面包括仓库信息区域、第一查看详情区域、仓库详情子区域和第一权重设置区域;
响应于对所述第一权重设置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权重设置窗口,所述权重设置窗口包括权重设置完成控件,响应于对所述权重设置完成控件的触发指令,显示所述仓库主界面;
响应于对所述优化建议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优化建议主界面,所述优化建议主界面包括仓库列表区域、离散度信息区域、第二权重设置区域和评分较低仓库区域;
响应于对所述第二权重设置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权重设置窗口,所述权重设置窗口包括权重设置完成控件,响应于对所述权重设置完成控件的触发指令,显示所述优化建议主界面;
其中,所述权重设置窗口包括仓库任务区域、空间位置区域、交通条件区域和基础条件区域;
响应于对所述储备布局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所述主界面中显示所述储备布局优化区域的子菜单,所述储备布局优化区域的子菜单包含历史任务优化区域和模拟任务优化区域;
响应于对所述历史任务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历史任务优化主界面,所述历史任务优化主界面包括历史任务信息区域、历史综合数据区域和任务仓库详情区域;
响应于对所述模拟任务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所述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包括模拟任务执行区域、当前综合数据区域和模拟仓库详情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互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对所述第一权重设置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权重设置窗口,以及所述响应于对所述第二权重设置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权重设置窗口,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仓库任务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所述权重设置窗口中显示仓库任务子界面,所述仓库任务子界面包含第一权重区域、仓库任务评价内容区域和仓库任务评价规则区域;
响应于在所述第一权重设置区域、所述仓库任务评价内容区域和所述仓库任务评价规则区域中输入的信息,在所述仓库任务子界面中显示第一内容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内容信息包括:第一权重信息、仓库任务评价内容信息和仓库任务评价规则信息;
响应于对所述空间位置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所述权重设置窗口中显示空间位置子界面,所述空间位置子界面包括第二权重区域、空间位置评价内容区域和空间位置评价规则区域;
响应于在所述第二权重设置区域、所述空间位置评价内容区域和所述空间位置评价规则区域中输入的信息,在所述空间位置子界面中显示第二内容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内容信息包括:第二权重信息、空间位置评价内容信息和空间位置评价规则信息;
响应于对所述交通条件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所述权重设置窗口中显示交通条件子界面,所述交通条件子界面包括第三权重区域、交通条件评价内容区域和交通条件评价规则区域;
响应于在所述第三权重设置区域、所述交通条件评价内容区域和所述交通条件评价规则区域中输入的信息,在所述交通条件子界面中显示第三内容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内容信息包括:第三权重信息、交通条件评价内容信息和交通条件评价规则信息;
响应于对所述基础条件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所述权重设置窗口中显示基础条件子界面,所述基础条件子界面包括第四权重区域、基础条件评价内容区域和基础条件评价规则区域;
响应于在所述第四权重设置区域、所述基础条件评价内容区域和所述基础条件评价规则区域中输入的信息,在所述基础条件子界面中显示第四内容信息;
其中,所述第四内容信息包括:第四权重信息、基础条件评价内容信息和基础条件评价规则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互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任务执行区域包括:添加任务区域和编辑物资区域;
所述响应于模拟任务优化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添加任务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添加任务窗口,所述添加任务窗口包括:任务编号区域、任务名称区域、保障对象区域、保障实体区域和任务设置完成控件;
响应于在所述任务编号区域、所述任务名称区域、所述保障对象区域和所述保障实体区域输入的信息,在所述添加任务窗口中显示第五内容信息;
其中,所述第五内容信息包括:任务编号信息、任务名称信息、保障对象信息和保障实体信息;
响应于对所述任务设置完成控件的触发指令,显示所述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
响应于对所述编辑物资区域的选定指令显示物资编辑窗口,所述物资编辑窗口包括运输主体选择区域、物资显示区域和物资设置完成控件;
响应于对所述运输主体选择区域的选定指令,在所述物资显示区域中显示与所述运输主体选择区域的选定指令匹配的物资信息;
响应于对所述物资信息的选定指令,在所述物资显示区域中显示第六更新内容;
其中,所述第六更新内容为与所述物资信息的选定指令匹配的物资信息;响应于对所述物资设置完成控件的触发指令,显示所述模拟任务优化主界面。
CN202211206673.3A 2022-09-30 2022-09-30 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及交互显示方法 Active CN1154964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9956.2A CN116308048B (zh) 2022-09-30 2022-09-30 交互显示方法
CN202211206673.3A CN115496449B (zh) 2022-09-30 2022-09-30 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及交互显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6673.3A CN115496449B (zh) 2022-09-30 2022-09-30 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及交互显示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59956.2A Division CN116308048B (zh) 2022-09-30 2022-09-30 交互显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6449A true CN115496449A (zh) 2022-12-20
CN115496449B CN115496449B (zh) 2023-05-02

Family

ID=8447226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59956.2A Active CN116308048B (zh) 2022-09-30 2022-09-30 交互显示方法
CN202211206673.3A Active CN115496449B (zh) 2022-09-30 2022-09-30 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及交互显示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59956.2A Active CN116308048B (zh) 2022-09-30 2022-09-30 交互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630804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0515A (zh) * 2015-09-23 2015-12-16 胡卫建 地震救援装备物资仓储信息系统及物资仓储配送控制方法
CN111701233A (zh) * 2020-06-18 2020-09-25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50056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补货周期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785025A (zh) * 2019-11-11 2021-05-11 北京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 仓库布局方法和装置
US20220188767A1 (en) * 2020-12-15 2022-06-16 Target Brands, Inc. Coordination platform for warehouse operations
CN114757630A (zh) * 2022-06-16 2022-07-15 阿里健康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仓储管理模型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21426A (zh) * 2014-05-20 2014-09-03 北京物资学院 一种基于产品多维元素结合的货位优化系统及方法
CN107609719A (zh) * 2017-11-01 2018-01-19 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流作业运输线路优化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4357551A (zh) * 2021-12-22 2022-04-1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一种保障决策模块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60515A (zh) * 2015-09-23 2015-12-16 胡卫建 地震救援装备物资仓储信息系统及物资仓储配送控制方法
CN112150056A (zh) * 2019-06-28 2020-12-29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补货周期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785025A (zh) * 2019-11-11 2021-05-11 北京京邦达贸易有限公司 仓库布局方法和装置
CN111701233A (zh) * 2020-06-18 2020-09-25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界面显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188767A1 (en) * 2020-12-15 2022-06-16 Target Brands, Inc. Coordination platform for warehouse operations
CN114757630A (zh) * 2022-06-16 2022-07-15 阿里健康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仓储管理模型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玉兴;: "石油化工产品销售物流系统优化研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8048A (zh) 2023-06-23
CN116308048B (zh) 2023-09-19
CN115496449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nsari et al. Advancements in continuous approximation models for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1996–2016
US10528062B2 (en) Computerize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for fleet routing
Erfani et al. A novel approach to find and optimize bin locations and collection routes using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N107833002A (zh) 基于协同多目标算法的多级低碳物流配送网络规划方法
CN101159048A (zh) 油品配送槽车调度系统及其方法
Mohammadnazari et al.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with the spotlight of inventory optimization under uncertainty
Wong et al. Container drayage modelling with graph theory-based road connectivity assessment for sustainable freight transportation in new development area
Yang et al. A novel urban emergency path planning method based on vector grid map
Liu et al.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with soft time windows of cargo transport O2O platforms
Liu et al. Cognitive digital twins for freight parking management in last mile delivery under smart cities paradigm
Hu et al. An intelligent solut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routing problem in urban distribution
CN115496449B (zh) 仓储布局优化辅助决策方法及交互显示方法
Nagrockienė et al. The effect of waste from mineral wool manufacturing on the properties of concrete
Lamas-Fernandez et al. Improving last-mile parcel delivery through shared consolidation and portering: A case study in London
Madleňák et al. The optimization approach of postal transportation network based on uncapacitated fixed charge location model in conditions of Slovak Republic
Wang et al. Logistical inventory approach in forecasting and relocating share-use vehicles
Meilin et al. Location and allocation problem for spare parts depots on integrated logistics support
Weinreich et al. Automatic bike sharing system planning from urban environment features
Mohan et al. Prioritisation of dry port locations using MCDM methods: A case of cochin port
Chen et al. Application of P-median method in logistics node location
Zhou et al. Measurement of logistics radiation range and improvement of logistics radiation ability of city clusters
CN114862276B (zh) 产城大数据协同分析应用方法及系统
Mpogas et al. Location Planning of Small Consolidation Centers in the City of Volos
Gao et al. Application of integrativ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0-1 integer programming to retail stores location in logistic system
CN114611830B (zh) 一种基于多维度分区的医药配送车辆路径规划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