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3272A - 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调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调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3272A
CN115493272A CN202110674895.7A CN202110674895A CN115493272A CN 115493272 A CN115493272 A CN 115493272A CN 202110674895 A CN202110674895 A CN 202110674895A CN 115493272 A CN115493272 A CN 115493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ty
control
mode
fan
humidity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748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滕兆龙
魏伟
代传民
殷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Smart Technology R&D Co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748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32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3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32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3/1411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by absorbing or adsorbing water, e.g. using an hygroscopic desicc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24F2003/1458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using regenerators
    • F24F2003/146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using regenerators using rotating regen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03/00Devices or apparatus used for air treatment
    • F24F2203/10Rotary wheel
    • F24F2203/1032Desiccant whee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气湿度调节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调湿装置。控制方法包括:获得启动调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如果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没有匹配到表示湿度调节需求的目标湿度值,则获取湿度调整方式;如果所述湿度调整方式为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则控制所述调湿装置的风机和加热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持续运行于最高档,直至获得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可以实现快速高效调湿。

Description

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调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湿度调节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调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商场或仓库等一些商业区域对内部空气的湿度往往都会有一些不同的需求,但是室内空气中的湿度随着季节的变化波动较大,因此需要对内部空间进行湿度调节,如采用调湿装置对湿度进行调节。
不同用户对调湿装置的调湿速度具有不同的需求,例如有些用户希望快速调湿,现有调湿装置不能满足快速持续调湿的需求,特别是在商场、仓库等空间较大的商业区域,调湿速度慢的问题尤为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调湿装置,以解决现有调湿装置不能快速调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得启动调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如果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没有匹配到表示湿度调节需求的目标湿度值,则获取湿度调整方式;如果所述湿度调整方式为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则控制所述调湿装置的风机和加热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持续运行于最高档,直至获得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得启动调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包括:获取室内的当前相对湿度;如果所述当前相对湿度大于预设相对湿度,则生成启动除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如果所述当前相对湿度小于预设相对湿度,则生成启动加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得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包括:获取室内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根据用户群体与适宜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群体对应的目标适宜湿度;获取当前室内湿度,如果所述当前室内湿度低于所述目标适宜湿度中的最低湿度或所述当前室内湿度高于所述目标适宜湿度中的最高湿度,则生成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所述湿度调整方式为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调湿装置的驱动装置持续运行于最高档。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方法还包括:开启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的湿度调整方式时,先开启所述风机,再开启所述驱动装置,再开启所述加热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得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调湿装置的环境运行参数超过预设安全范围,降低所述加热装置的档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得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如果所述调湿装置的环境运行参数超过预设安全范围,且所述风机的当前档位低于其最高档,增大所述风机的档位。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装置,包括:指令获得模块,被配置为获得启动调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方式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没有匹配到表示湿度调节需求的目标湿度值,则获取湿度调整方式;档位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湿度调整方式为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则控制所述调湿装置的风机和加热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持续运行于最高档,直至获得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
本发明第三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四个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调湿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调湿装置,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如果第一控制指令没有匹配到表示湿度调节需求的目标湿度值时,说明用户对目标湿度值没有要求,此时可以进行快速除湿。尤其是湿度调整方式为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时,用户对快速除湿的要求更加强烈,因此可以控制风机和加热装置的至少一个运行于最高档。风机运行于最高档时,可以增大经过调湿材料的空气量,从而使得更多的空气经过调湿材料进行调湿,进而快速调节湿度;加热装置运行于最高档时,可以提高调湿材料的温度,使得调湿材料中更多的水分能够快速析出至流经调湿材料的空气中,快速调节湿度。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调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调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个调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个调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个调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再一个调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结合图5-10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一种调湿装置包括:罩壳100、调湿转盘200和第一隔板300。罩壳100内部限定出空腔110,且空腔110的一端具有开口;调湿转盘200可转动地设置于空腔110内,且调湿转盘200的上端面与空腔110内壁之间限定出流通腔,气流能够沿竖直方向穿过调湿转盘200,调湿转盘200的下端面位于开口处;第一隔板300可转动地设置于流通腔内,并将流通腔分隔为第一腔室112与第二腔室113。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调湿装置,常温的气流在流经调湿转盘200时气流中的水分会被吸收,而经过加热后的气流流经吸收水分的调湿转盘200时会将调湿转盘200内的水分释放到气流中,利用调湿转盘200的这种特性,驱动调湿转盘200在第一腔室112与第二腔室113的下方持续转动,并使气流或加热气流中的一个穿过位于第一腔室112下方的调湿转盘200进入第一腔室112内,然后再次穿过位于第一腔室112下方的调湿转盘200流出,另一个穿过位于第二腔室113下方的调湿转盘200进入第二腔室113内,然后再次穿过位于第二腔室113下方的调湿转盘200流出,更好的吸收气流中的水分,或更好的将吸收的水分释放到加热的气流中,从而能够更好的对室内持续的进行加湿或除湿,还能够根据室外环境质量来驱动第一隔板300的转动切换气流的流道,能够实现在加湿或除湿的过程中室内气流与室外气流发生交换,或者不发生交换,进而在对室内有换风需求的情况下使室内气流与室外气流发生交换,在室外空气质量较差没有换风需求的情况下使室内气流与室外气流之间不发生交换,避免室外污浊的空气进入到室内,有选择性的利用室外气流,降低对室外环境的依赖,提高湿度调节的稳定性,保持室内空气的质量。
可选地,第一腔室112和/或第二腔室113内设有加热装置310。这样,能够使流经第一腔室112和/或第二腔室113内的气流被加热,使通过第一腔室112和/或第二腔室113流出的气流能够带走位于第一腔室112和/或第二腔室113下方的调湿转盘200内的水分,起到加湿或除湿的作用,更好的对室内进行持续的加湿或除湿。
调湿转盘内设有吸湿材料,在气流穿过调湿转盘时气流中的水分被吸湿材料吸收,或吸湿材料中的吸收的水分释放带气流中,从而更好的对室内进行加湿或除湿。
可选地,第一腔室112和第二腔室113内均设有加热装置310。这样,使室内环境无论处于内循环或外循环的情况下,均能通过控制第一腔室112与第二腔室113内的加热装置310的开启或关闭来起到对室内环境除湿或加湿的作用,且两个加热装置310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且与第一隔板300交叉设置,使第一腔室112或第二腔室113内流经的气流能够更好的被加热,从而更好的对室内环境进行加湿或除湿。例如,在室内环境处于内循环的情况下,第一腔室112与室内环境连通,第二腔室113与室外环境连通,通过控制第一腔室112内的加热装置310关闭,第二腔室113内的加热装置310开启,通过位于第一腔室112下方的调湿转盘200中的吸湿材料吸收流经第一腔室112内的气流中的水分,对流经第二腔室113内的气流加热,使加热后的气流带走位于第二腔室113下方的调湿转盘200中的吸湿材料中的水分,起到对室内环境除湿的作用,也可控制第一腔室112内的加热装置310开启,第二腔室113内的加热装置310关闭,通过位于第二腔室113下方的调湿转盘200吸收流经第二腔室113内气流的水分,流经第一腔室112内的气流被加热,加热后的气流带走位于第一腔室112下方的调湿转盘200中的水分,起到对室内环境加湿的作用;在室内环境处于外循环的情况下,第一腔室112与室外环境连通,第二腔室113也与室外环境连通,通过控制第一腔室112内的加热装置310关闭,第二腔室113内的加热装置310开启,从室内流向室外的气流流经第一腔室112气流中水分被调湿转盘200吸收,从室外流向室内的气流流经第二腔室113被加热,加热后的气流带走调湿转盘200中的水分排向室内,起到对室内环境加湿的作用,也可控制第一腔室112内的加热装置310开启,第二腔室113内的加热装置310关闭,从室外流向室内的气流在经过第二腔室113中的水分被调湿转盘200吸收,从室内流向室外的气流经过第一腔室112被加热,加热后的气流带走调湿转盘200中的水分排向室外,起到对室内环境除湿的作用。
为方便描述,将位于第一腔室内的加热装置命名为第一加热装置,位于第二腔室内的加热装置命名为第二加热装置,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择一开启,调湿装置还包括风机,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第一风机与第一加热装置相对应,第一风机驱动的空气能够流经第一加热装置,第二风机与第二加热装置相对应,第二风机驱动的空气能够流经第二加热装置,其中,第一加热装置开启、第二加热装置关闭时第一风机为再生风机,第二风机为吸湿风机,此时,经第一加热装置的空气流经吸湿材料,吸收吸湿材料中的水分,实现吸湿材料的再生,经第二加热装置的空气流经吸湿材料后吸收吸湿材料中的水分实现对空气的加湿;第一加热装置关闭、第二加热装置开启时第一风机为吸湿风机,第二风机为再生风机,此时,经第二加热装置的空气流经吸湿材料,吸收吸湿材料中的水分,实现吸湿材料的再生,经第一加热装置的空气流经吸湿材料后吸收吸湿材料中的水分实现对空气的加湿。
可选地,调湿装置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调湿转盘相连接,用于驱动调湿转盘转动,使调湿转盘200位于第一腔室112与第二腔室113下方持续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吸湿与放湿,从而更好的对室内进行加湿或除湿。
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该调湿装置还包括:壳体700。壳体700内部限定出安装腔,所述罩壳100安装于安装腔内,将安装腔分隔为第一气流腔710、第二气流腔720、第三气流腔730与第四气流腔740。这样,在对室内环境加湿或除湿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室外环境质量和/或室外环境湿度来驱动第一隔板300的转动切换气流的流道,进而来切换第一气流腔710、第二气流腔720、第三气流腔730与第四气流腔740的联通关系,能够实现在加湿或除湿的过程中室内气流与室外气流发生交换,或者不发生交换,进而在对室内有换风需求的情况下使室内气流与室外气流发生交换,在室外空气质量较差没有换风需求的情况下使室内气流与室外气流之间不发生交换,避免室外污浊的空气进入到室内,有选择性的利用室外气流,降低对室外环境的依赖,提高湿度调节的稳定性,保持室内空气的质量。
可选地,罩壳100设置于安装腔的中间位置。这样,使通过罩壳100分隔出的第一气流腔710、第二气流腔720、第三气流腔730与第四气流腔740大小均匀,流通面积也相对均匀,使气流更顺畅的流通。
可选地,在第一隔板3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气流腔710与第二气流腔720连通,第三气流腔730与第四气流腔740连通;在第一隔板3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气流腔710与第三气流腔730连通,第二气流腔720与第四气流腔740连通。这样,通过第一隔板300的位置切换,能够切换壳体700内的流道的连通关系,使室外与室外连通、室内与室内连通,或室内与室外连通,在对室内环境持续加湿或除湿的同时还能根据室外环境的质量进气流通道的切换,提高了环境适应性。
可选地,壳体700包括连通室外的第一进风口701与第一出风口702,连通室内的第二进风口703与第二出风口704,第一进风口701与第一气流腔710连通,第一出风口702与第二气流腔720连通,第二出风口704与第三气流腔730连通,第二进风口703与第四气流腔740连通。这样,通过第一隔板300的位置切换,能够切换壳体700内的流道的连通关系,进而切换室内与室外的连通关系,在对室内环境持续加湿或除湿的同时还能根据室外环境的质量进气流通道的切换,提高了环境适应性。例如,在第一隔板300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室外的气流通过第一进风口701进入第一气流腔710,然后通过调湿转盘200下端面上的第一进风端230穿过调湿转盘200进入第一腔室112内,然后经第一出风端240吹出流入第二气流腔720内,最终通过第一出风口702吹出到室外,完成一次室外气流的循环,室内的气流通过第二进风口703进入第四气流腔740内,然后通过调湿转盘200下端面上的第二进风端250进入第二腔室113内,然后经第二出风端260吹出流入第三气流腔730内,最终通过第二出风口704吹出到室内,完成一次室内气流的循环,此时室外与室外连通,室内与室内连通;在第一隔板300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室外气流通过第一进风口701进入第一气流腔710内,然后通过调湿转盘200下端面上的第一进风端230穿过调湿转盘200进入第一腔室112内,然后经第二出风端260吹出到第三气流腔730内,最终通过第二出风口704吹出到室内,完成一次室外到室内的循环,室内气流通过第二进风口703进入第四气流腔740内,然后通过调湿转盘200下端面上的第二进风端250进入第二腔室113内,然后经第一出风端240流出到第二气流腔720内,最终通过第一出风口702排出到室外,完成一次室内到室外的循环,此时室内与室外连通。
在第一进风口701和第二出风口704处均设有风机800,位于第一进风口处的风机用于驱动空气在第一进风口701和调湿转盘上与第一进风口相对应的部分之间流动,位于第二出风口704处的风机用于驱动空气在第二出风口704和调湿转盘上与第二出风口704相对应的部分之间流动。
在一些实例中,第一气流腔710和/或所述第四气流腔740内设有冷凝器760。所述第二气流腔720和/或所述第三气流腔730内设有蒸发器770。
在进行内循环除湿的情况下,第一气流腔710与第二气流腔720连通室外,第三气流腔730与第四气流腔740连通室内,第一气流腔710内的冷凝器760能够对室外流入的气流进行加热,使气流在经过调湿转盘200时更高效的带走其内部吸收的水分,而第三气流腔730内的蒸发器770能够对调湿转盘200内流出的除湿气流进行二次除湿,进一步降低流入室内的气流的含水量;在进行内循环加湿的情况下,第一气流腔710与第二气流腔720连通室外,第三气流腔730与第四气流腔740连通室内,第四气流腔740内的冷凝器760能够对室内流入的气流进行加热,使气流在经过调湿转盘200时更高效的带走其内部吸收的水分,进一步提高加湿效果;在进行外循环除湿的情况下,第一气流腔710与第三气流腔730连通室外,第二气流腔720与第四气流腔740连通也连通室外,第三气流腔730内的蒸发器770能够对调湿转盘200内流出的除湿后的室外气流进行二次除湿,进一步降低流入室内的气流的含水量,第四气流腔740内的冷凝器760能够对室内流出的气流进行加热,使气流流经调湿转盘200时更高效的带走其内部吸收的水分,进一步提高除湿效果;在进行外循环加湿的情况下,第一气流腔710与第三气流腔730连通室外,第二气流腔720与第四气流腔740连通也连通室外,第一气流腔710内的冷凝器760能够对室外流入的气流进行加热,使气流流经调湿转盘200时更高效的带走其内部吸收的水分,进一步提高加湿效果。
结合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1-S103。
步骤S101,调湿装置获得启动调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
用户通过操作调湿装置,例如通过操作遥控器,发出指令,这样调湿装置获得第一控制指令;还可以是调湿装置自动检测室内的当前相对湿度,当当前相对湿度偏离预设相对湿度时,生成第一控制指令。
步骤S102,如果第一控制指令没有匹配到表示湿度调节需求的目标湿度值,则调湿装置获取湿度调整方式。
运行湿度调整方式时,没有目标湿度值的要求,调湿装置运行连续调湿模式,以高效快速的调湿,满足一些特殊用户群体或特殊场合(商场或工厂)要求快速调湿的要求。
如果第一控制指令匹配到表示湿度调节需求的目标湿度值,则不进行连续调湿模式,而是将当前室内湿度调节至目标湿度值。
步骤S103,如果湿度调整方式为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则调湿装置风机和加热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持续运行于最高档,直至获得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
调湿处理可以分为多个等级,例如最高等级、中等级和最低等级,不同等级用户对调湿速度的需求不同。从最高等级、中等级到最低等级,用户对调湿速度的需求依次减小,在中等级可以控制风机和加热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运行于中档位,在最低等级可以控制风机和加热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运行于最低档位。可以理解,调湿处理也可以只有最高等级。
当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时,用户对调湿速度要求较高,控制风机和加热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持续运行于最高档,以达到快速调湿的效果。
具体的,当风机持续运行于最高档时,在风机的驱动下更多的空气流经调湿转盘,从吸湿材料中吸收水分或将水分析出到空气中,从而快速高效调湿;当加热装置持续运行于最高档时,加热装置将流经加热装置的空气加热到较高的温度,空气温度升高后可以带走吸湿材料中更多的水分,从而空气湿度增大,同时吸湿材料吸水能力增强,从而快速高效调湿。
可选地,步骤S101,获得启动调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包括:
获取室内的当前相对湿度,可以设置湿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得室内的当前相对湿度,也可以设置温度传感器,获得室内的当前温度,根据温度与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获得室内的当前相对湿度;
如果当前相对湿度大于预设相对湿度,则生成启动除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
如果当前相对湿度小于预设相对湿度,则生成启动加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
如果当前相对湿度偏离预设相对湿度,包括当前相对湿度大于预设相对湿度,还包括当前相对湿度小于预设相对湿度,表示当前相对湿度不满足预设相对湿度,说明需要进行调湿处理,需要启动调湿装置,生成启动除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
可选地,获得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包括:
获取室内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
根据用户群体与适宜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用户群体对应的目标适宜湿度;
获取当前室内湿度,如果当前室内湿度低于目标适宜湿度中的最低湿度或高于目标适宜温度中的最高温度,则生成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
用户群体的划分标准可以有很多,例如可以按照用户的年龄划分用户群体,例如划分为老年人群体、儿童群体和成年人群体。还可以按照用户的健康状况划分用户群体,例如划分为健康群体和患病群体。
当室内用户的数量为一时,根据用户群体的划分标准得到该用户的用户群体,此时用户群体即为目标用户群体,例如属于老年人。当室内用户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根据各用户群体的数量确定目标用户群体,例如成年人群体最多,则目标用户群体为成年人,也可以根据照顾弱势群体的原则,当弱势群体(例如老年人)的占比大于指定占比时,目标用户群体为弱势群体。
用户群体与适宜温度之间可以为函数对应关系也可以为列表式对应,根据该函数对应关系或通过查表,当确定目标用户群体后,可以确定目标用户群体的目标适宜湿度。
调湿处理包括加湿处理和除湿处理,当进行除湿处理时如果当前室内湿度低于目标适宜湿度中的最低湿度或当进行加湿处理时如果当前室内湿度高于目标适宜湿度中的最高湿度,说明当前室内湿度已经不适合目标用户群体对湿度的要求,则生成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调湿装置停止调湿操作。
可选地,如果湿度调整方式为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调湿装置的驱动装置持续运行于最高档。
在风机和加热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持续运行于最高档前、运行于最高档过程中,控制驱动装置运行于最高档。
驱动装置带动调湿转盘转动,驱动装置运行于最高档,则调湿转盘的转速达到最大,此时吸湿材料随调湿转盘达到最大转速,则流经调湿转盘的空气可以充分与吸湿材料之间交换水分(空气带走吸湿材料中的水分或吸湿材料获得空气中的水分),提高调湿效果,避免吸湿材料转速过慢导致局部的吸湿材料中的水分已经饱和或局部的吸湿材料过干。
可选地,控制方法还包括:
开启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的湿度调整方式时,先开启风机(包括吸湿风机和再生风机),再开启驱动装置,再开启加热装置。
先开启风机,风机驱动空气流向调湿转盘,然后驱动装置带动调湿转盘转动,调湿转盘开始与空气之间交换水分,最后开启加热装置,加热装置提高流经调湿装置的空气的温度,避免加热装置先开启导致调湿装置周围空气量少且空气温度高从而高温空气损坏吸湿材料。
可选地,获得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前,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湿度调整方式为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的情况下,如果调湿装置的环境运行参数超过预设安全范围,降低加热装置的档位。
环境运行参数可以为吸湿材料的温度,或者流经加热装置的空气的温度,当吸湿材料的温度超过预设安全范围或流经加热装置的空气的温度超出预设安全范围,会导致高温破坏吸湿材料。
降低加热装置的档位,可以降低流经加热装置的空气的温度,从而降低流经吸湿材料的空气的温度,降低吸湿材料的温度,避免吸湿材料的温度超过预设安全范围。
可选地,获得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前,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湿度调整方式为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的情况下,如果调湿装置的环境运行参数超过预设安全范围,且风机的当前档位低于其最高档,增大风机的档位,例如增大风机的档位至最高档,当然也可以不增大到最高档。
如果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时,风机的档位低于最高档,若此时环境运行参数超过预设安全范围,增大风机的档位,可以增大流入调湿转盘的空气量,从而有很多的空气能够与吸湿材料换热,降低吸湿材料的温度。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201,调湿装置获取室内的当前相对湿度;
步骤S202,如果当前相对湿度大于预设相对湿度,则调湿装置生成启动除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
步骤S203,如果当前相对湿度小于预设相对湿度,则调湿装置生成启动加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
步骤S204,如果第一控制指令没有匹配到表示湿度调节需求的目标湿度值,则调湿装置获取湿度调整方式;
步骤S205,如果湿度调整方式为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则调湿装置风机和加热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持续运行于最高档,并控制驱动装置运行于最高档,如果调湿装置的环境运行参数超过预设安全范围,降低加热装置的档位或增大风机的档位,直至获得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方法包括:
用户通过遥控器按键输入指令,调湿装置获得第一控制指令,如果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没有匹配到表示湿度调节需求的目标湿度值,则获取湿度调整方式,进行连续调湿模式。调湿装置设有预设相对湿度W,流经加热装置的空气温度(加热装置出口处空气的温度)具有预设安全范围T(例如110℃-140℃),获取室内的当前相对湿度W1,当W1>W时,开启连续除湿模式,调湿装置连续除湿指示灯亮起,调湿装置开始工作。当W1<W时,开启连续加湿模式,调湿装置连续加湿模式指示灯亮起,调湿装置开始工作,其中,连续调湿模式包括连续加湿模式和连续除湿模式。
如果调湿装置运行于连续调湿模式,无目标湿度值的要求,开启吸湿风机和再生风机低档,运行20秒后,开启驱动装置低速运转,20秒后,开启加热装置低档,运行1分钟后,获取加热装置出口处空气的温度值T1,保证其小于T,逐步提高吸湿风机转速、再生风机转速、驱动装置转速,保证T1小于T的基础上,直至风机最高档时对应的加热装置的最大功率,或者加热装置功率最高时,所对应的风机最大转速,作为最终的风机的转速和加热装置的功率,驱动装置达到高档运行,调湿装置进入高效持续调湿模式。
结合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装置,包括指令获得模块801、方式获取模块802和档位控制模块803。
指令获得模块被配置为获得启动调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
方式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如果第一控制指令没有匹配到表示湿度调节需求的目标湿度值,则获取湿度调整方式;
档位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湿度调整方式为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则控制调湿装置的风机和加热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持续运行于最高档,直至获得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
结合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processor)1000和存储器(memory)1010。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1020和总线1030。其中,处理器1000、通信接口1020、存储器1010可以通过总线103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1020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1000可以调用存储器101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101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101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10中的程序指令/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
存储器101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01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湿装置,包含上述的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上述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启动调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
如果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没有匹配到表示湿度调节需求的目标湿度值,则获取湿度调整方式;
如果所述湿度调整方式为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则控制所述调湿装置的风机和加热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持续运行于最高档,直至获得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启动调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包括:
获取室内的当前相对湿度;
如果所述当前相对湿度大于预设相对湿度,则生成启动除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
如果所述当前相对湿度小于预设相对湿度,则生成启动加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包括:
获取室内用户所属的目标用户群体;
根据用户群体与适宜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群体对应的目标适宜湿度;
获取当前室内湿度,如果所述当前室内湿度低于所述目标适宜湿度中的最低湿度或所述当前室内湿度高于所述目标适宜湿度中的最高湿度,则生成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湿度调整方式为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调湿装置的驱动装置持续运行于最高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启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的湿度调整方式时,先开启所述风机,再开启所述驱动装置,再开启所述加热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调湿装置的环境运行参数超过预设安全范围,降低所述加热装置的档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调湿装置的环境运行参数超过预设安全范围,且所述风机的当前档位低于其最高档,增大所述风机的档位。
8.一种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令获得模块,被配置为获得启动调湿模式的第一控制指令;
方式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没有匹配到表示湿度调节需求的目标湿度值,则获取湿度调整方式;
档位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如果所述湿度调整方式为以最高等级进行调湿处理,则控制所述调湿装置的风机和加热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持续运行于最高档,直至获得结束调湿模式的第二控制指令。
9.一种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
10.一种调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装置。
CN202110674895.7A 2021-06-17 2021-06-17 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调湿装置 Pending CN1154932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4895.7A CN115493272A (zh) 2021-06-17 2021-06-17 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调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74895.7A CN115493272A (zh) 2021-06-17 2021-06-17 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调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3272A true CN115493272A (zh) 2022-12-20

Family

ID=84465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74895.7A Pending CN115493272A (zh) 2021-06-17 2021-06-17 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调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32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18295B (zh) 调湿机、用于控制调湿机静音运行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23686A (zh) 热交换型换气装置
CN108518811A (zh) 用于控制空气设备的方法和装置、空气处理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H0742990A (ja) 遊技場における空気調和機の省エネルギー制御方法
CN115493272A (zh) 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调湿装置
KR102448714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CN113418258B (zh) 用于除甲醛的调湿机控制方法及装置、调湿机
CN108036436B (zh) 空调器的除湿方法
CN113418284B (zh) 用于控制调湿机的方法、装置及调湿机
CN115493246A (zh) 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调湿装置
CN113405210B (zh) 用于调湿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调湿机
CN116147163A (zh) 用于空调器的加湿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CN115493253A (zh) 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调湿装置
CN113915695A (zh) 用于湿度调节的方法及装置、调湿设备
CN113390169B (zh) 用于调湿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调湿机
CN115493245A (zh) 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调湿装置
CN115493243A (zh) 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调湿装置
KR20190112386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CN113405247A (zh) 用于调湿机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调湿机
KR20190099682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CN115493242A (zh) 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调湿装置
CN113418272B (zh) 用于调湿机故障检测的方法及装置、调湿机
CN115493241A (zh) 用于调湿装置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调湿装置
CN113847710B (zh) 用于湿度调节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湿度调节装置
CN115076921B (zh) 空调的新风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