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86604A - 护足守正鞋 - Google Patents

护足守正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86604A
CN115486604A CN202211320617.2A CN202211320617A CN115486604A CN 115486604 A CN115486604 A CN 115486604A CN 202211320617 A CN202211320617 A CN 202211320617A CN 115486604 A CN115486604 A CN 1154866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e
foot
elastic
block
sho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2061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国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132061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8660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86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866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8Resilient soles
    • A43B13/181Resiliency achiev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sole
    • A43B13/186Differential cushioning region, e.g. cushioning located under the ball of the foo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3/00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 A43B13/14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13/141Soles; Sole-and-heel integra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with a part of the sole being flexible, e.g. permitting articulation or tor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1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 A43B7/142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under the foot situated under the medial arch, i.e. under the navicular or cuneiform b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40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 A43B7/1475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pads or holes on one or more locations, or having an anatomical or curved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upport
    • A43B7/149Pads, e.g. protruding on the foot-facing surfa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18Joint supports, e.g. instep supports
    • A43B7/20Ankle-joint supports or hol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7/00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 A43B7/14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 A43B7/22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fixed flat-foot insertions, metatarsal supports, ankle flaps or the like
    • A43B7/223Footwear with health or hygienic arrangements with foot-supporting parts with fixed flat-foot insertions, metatarsal supports, ankle flaps or the like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矫正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矫正护足守正鞋,包括弹性鞋底主体、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鞋邦面和鞋垫;弹性鞋底主体与鞋邦面连接;弹性鞋底主体设有不同弹性硬度,根据不同的足部形态设置不同的弹性硬度,矫正足部变形,守护足部正常功能;弹性鞋底主体设有弹性缓冲鞋后跟,缓冲来自人体的运动冲击力,保护足下肢;弹性鞋底设有硬质平衡结构件,平衡鞋底受力,稳定足部;弹性鞋底主体的后跟部设有足踝保护结构件,足踝保护结构件保护足踝稳定,避免崴脚,韧带拉伤,足踝受伤等;鞋内设有具有足弓支撑的鞋垫,根据不同的足弓形态使用不同的足弓支撑厚度;矫正护足守正鞋矫正变形足部,稳定足部平衡,保护足踝安全,守护身体健康。

Description

护足守正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鞋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足守正鞋。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式各样的鞋子层出不穷,各种功能的鞋款更加完善。绝大多数的人先天出生时身体各项功能都是正常的,一部分人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因为不正常的生活习惯或者穿了没有遵循人体足下肢力学结构的鞋子,导致了身体的部分正常功能病态化变异,这些病态化的变异导致人的一生轨迹跟着变化,例如我们可以看到的外观症状如扁平足,高足弓,足弓塌陷,“X”形腿,“O”型腿,拇指外翻等等大部分都是后天造成的不正常体型变化。而这些不正常的体型容易造成舟关节脱位,跟骨外翻,足部力线偏移,足底筋膜炎,脚底疼痛,跟腱炎,骨健炎,髋骨健炎等足下趾软组织发炎,进而形成肩椎疼痛,脊柱侧弯,严重者影响身体正常发育,足下趾发育不良进而影响身高体型等,这些都会给正常心里造成压力,导致自卑或不正常的心理情绪,对学习,工作,生活等都产生深远影响(征兵不接受足下趾不正常者,专业体育运动员国家队不接受足下趾非正常者等等)。人的足弓在4-5岁开始显现,6-8岁是黄金生长期,7-12岁足弓决定足下趾发育形态,14岁后基本成型。定型后的足下趾生长发育,形态,健康都会对全身骨骼产生决定性影响。拥有足下肢非正常化的人身体高度上下身比例严重不协调。我们经常看到的上身长,下身短的人基本都是足下肢非正常变异者,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足下肢非正常化变异,她(他)可以长得更标准更高(参照图1所示黄金比例身高)。
参照图2,脚尖和膝盖朝向正前方,双脚的脚底重心均匀,为正常(标准)腿型和脚型的示意图。其守护足弓不变形,守护足跟不变形,守护腿部不变形,守护足下趾不变形,守护下肢,正基身体。
参照图3,大腿内旋,小腿内旋,脚底内侧承受过多力量,为扁平足弓,容易形成“X”型腿。扁平足和脚拇指外翻之间是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出现扁平足以后大脚部前端(脚拇指)向内旋转。大脚部前端外翻,脚尖向外偏移,在走路时大脚部前端翘起,无力下压地面。脚底和地面之间的接触点集中在脚底后半侧,走路时形成扭曲步态,加重脚底内侧压力,足弓塌陷。这种扭曲力会作用于踝关节,造成踝关节内侧成为重心支点,进一步引起腓骨头侧肌肉肥厚。如果重力过多地后移,腿后侧肌肉过度伸展,造成膝关节超伸,于是在膝盖处又形成一组反作用力。这组作用力又会发生在髋关节外侧,引起髋部两侧肌肉加厚,出现假髋。如果双腿内侧肌肉力量过大,超过腿外侧肌群力量,双腿会内旋内收,形成“X”型腿。而且,扁平足足弓塌陷,容易造成距舟关节的脱位、跟骨外翻,足部力线发生偏移,扁平足的人走路容易呈内外八字状,脚部前端朝内或外,两膝盖朝内相撞,容易绊倒,鞋跟外侧与鞋底内侧容易磨损,走路姿势异于常人,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负担。扁平足如果长期重心偏向内侧,迫使全身脊柱的机能发生改变,会影响到骨盆倾斜,接着造成脊柱侧弯,表现为肩膀歪斜,身体侧向一边。扁平足会使人难以长时间的行走以及运动。可能血管、神经受压迫,走久或站久,比正常人较累、难受。如果长时间的足部疲劳,就很可能会使足部软组织发炎,还会因关节部位的受力不当而造成疼痛。扁平足发展到一定阶段容易出现足底筋膜炎、脚底疼痛以及跟腱炎等疾病,又由于足部的缓冲力不够,就会使膝盖、髋部受到冲击,就很可能患上膝盖骨腱炎和髋骨腱炎等等。
参照图4,大腿外旋,小腿外旋,出现外八字脚步态,为高足弓,容易形成“O”型腿。大腿内侧肌群虚弱,腿外侧肌肉过紧,造成髋关节外展、外旋。走路时,脚底和地面的冲击力集中在脚跟,并沿着脚跟向脚底外侧偏移,走路脚步扭曲,距骨向脚跟外侧移,脚底内侧过高,大脚部前端向上翘起。脚步每次向前移动,脚底和地面之间的冲击力是自己身体体重的三到五倍。也意味着脚底和地面的冲击力会集中在脚底首先接触地面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形成支点。这个支点就像杠杆的支撑点一样,会把作用力直接作用于身体其它位置。高弓足的脚底内侧过紧,使脚弓上提远离地面,脚踝的关节弹性也会减弱。足底内翻,胫骨出现外旋。如此膝关节又成为了一个作用力,这股作用力又作用于髋关节外侧,引起股骨外旋、外展,变成“O”型腿,容易腓骨骨折,胫骨骨折,软骨受伤,平台骨折。臀大肌、腿外展肌过紧,引起骨盆向后倾斜,上身会顺着骨盆后倾向后伸,为了维持身体平衡,眼睛看向前方,胸椎向前伸展,出现驼背,身体变矮。高弓足对人的影响很大,尤其对脚部的健康有很大影响,不仅不能正常做外旋动作,还容易造成脚踝受伤,也可能引发脊椎侧弯、足底筋膜炎、踱骨炎等病症,所以一定要及时治疗。
目前,鞋子的鞋底大多数都为软性弹性塑胶材质(例如:橡胶、EVA等),使得鞋底具有很好的缓冲减震效果,穿戴舒适。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1232194.5公开了一种足弓矫正训练鞋,包括橡胶鞋底、硫化橡胶底板、皮质固定带、橡皮筋带、皮质固定环、高密度海绵弹片以及聚氨酯橡胶头,橡胶鞋底上端面黏贴有硫化橡胶底板,硫化橡胶底板上端面设有皮质固定带,硫化橡胶底板上端面设有皮质固定环,皮质固定环右侧设有橡皮筋带,硫化橡胶底板上端面设有聚氨酯橡胶头,硫化橡胶底板后端面设有高密度海绵弹片,该设计解决了现有足弓矫正训练鞋不跟脚贴合性不强,矫正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结构合理,便于足弓矫正训练鞋与足部贴合紧密,矫正效果佳。
以及,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1386033.5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抗阻训练矫正鞋,包括鞋面和加厚橡胶鞋底,鞋面顶部的中间设置有拉链,鞋面内部的上端设置有环形固定粘贴,鞋面内部的下端设置有从加厚橡胶鞋底向上延伸的交叉绷带,加厚橡胶鞋底的底部设置有三个吸盘压缩空隙,吸盘压缩空隙内设置有螺扣,吸盘通过其顶部的螺母固定安装于螺扣上。加厚橡胶鞋底后跟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本发明医疗产品在人们平时穿的鞋子上进行改进,有效的解决了如何用行走更快增大肌力的问题,采用踝部姿势引导与肌力训练同步进行的方案,进一步增加矫正效果,此产品具有结构简单、节省空间、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优点。适用于生活,学习,工作等环境领域,更加贴近生活,在正常生活中守护足下趾健康,预防体型非正常变异,保证身体健康,促进生活幸福指数。
上述矫正鞋的鞋底均采用橡胶材质,使得鞋底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但是,橡胶鞋底在受力不平衡时,鞋底容易歪斜,无法很好地保持鞋底形态,人脚部也会慢慢跟着鞋底歪斜,长期如此,容易造成脚部和腿变形,形成扁平足、高足弓、“X”型腿和“O”型腿等不良情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足守正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鞋类产品由于没有遵循人体足下肢力学结构,在正常学习,生活,工作中,鞋受力不合理,容易歪斜,偏边,失衡,无法保证足下肢稳定平衡。从而导致足下肢变异和身体变形等引发其他衍生身体病状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护足守正鞋,包括弹性鞋底主体和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所述弹性鞋底主体的底部后跟设有弹性缓冲鞋后跟;所述弹性鞋底主体的底部中部设有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所述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与所述弹性鞋底主体和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相连,且所述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相对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弹性鞋底主体相对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相对的两侧均向上延伸形成加强部,两所述加强部分别所述弹性鞋底主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连接。
可选地,所述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靠近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的一端延伸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嵌设于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中。
可选地,所述弹性鞋底主体的邵氏硬度在34-49HD,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的邵氏硬度为31-39HD。
可选地,所述弹性鞋底主体具有不同弹性区,所述不同弹性区根据不同的足部形态设置不同的弹性硬度;所述弹性鞋底主体包括B区块、C区块和M区块;所述B区块对应脚部前端位置,所述C区块对应脚足弓位置,所述C区块的上端设有足弓形凸起,所述M区块对应脚底中部位置。
可选地,所述M区块的邵氏硬度在34-49HD,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的邵氏硬度在31-39HD,所述足弓形凸起的高度为脚长的4.9-6.8%之间,成人42码脚的足弓高度约为14-18mm。
可选地,所述M区块的邵氏硬度在34-49HD,所述B区块的邵氏硬度41-68HD,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的邵氏硬度在31-39HD,所述足弓形凸起的高度脚长的6.8%以上,成人42码脚的足弓高度超过18mm。
可选地,所述M区块的邵氏硬度在34-49HD,所述B区块的邵氏硬度为31-43HD,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的邵氏硬度在31-39HD,所述足弓形凸起的高度为脚长的0-5%之间,成人42码脚的足弓高度约为0-14mm。
可选地,所述鞋底主体上设有鞋邦面,所述鞋邦面后跟设有足踝保护结构件,且所述足踝保护结构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弹性鞋底主体的后跟边缘,所述足踝保护结构件用于稳定和保护足踝。
可选地,所述弹性鞋内上设有具有足弓支撑功能的鞋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护足守正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1、弹性鞋底主体和弹性缓冲鞋后跟均具有弹性,用户在使用时,弹性鞋底主体和弹性缓冲鞋后跟能为脚部提供良好的回弹性和减震性,使脚部穿戴舒适。弹性鞋底主体能缓冲减震来自人体运动状态的冲击力,保护膝盖等骨连接处不易受伤;弹性缓冲鞋后跟缓冲运动状态脚跟骨与脚跟肉的不同冲击力,保护脚底骨链接韧带(筋腱)不易受伤。
2、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与弹性鞋底主体和弹性缓冲鞋后跟相连,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具有较高的硬度,在弹性鞋底主体受到不平衡力时,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能够稳固地支撑住弹性鞋底主体,从而均衡弹性鞋底主体的平衡受力,脚不易向脚内侧和脚外侧非正常歪斜,避免崴脚,韧带拉伤等,使脚在弹性鞋底主体上处于平衡姿态,守护足部各项正常,达到守正足下肢,保证身体正常健康生长发育。
3、弹性鞋底主体具有不同弹性区,该不同弹性区可根据不同的足部形态设置不同的弹性硬度,以矫正变形足部,守护足部正常形态,稳定足部平衡,保护足部,守护身体健康。
4、弹性鞋底主体的后跟设有足踝保护结构件,足踝保护结构件用于保护或稳定足踝,通过足踝保护结构件护住足踝,起到稳定足跟,保护足踝的作用,避免足踝非正常歪斜、崴脚、韧带拉伤等。
5、弹性鞋底主体上设有具有足弓支撑的鞋垫,根据不同的足弓形态对应使用具有不同的足弓支撑厚度的鞋垫,矫正足弓塌陷等非正常形态,以守护足部正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人体黄金比例示意图。
图2为人正常腿和正常脚的示意图。
图3为人“X”型腿和扁平足的示意图。
图4为人“O”型腿和高足弓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护足守正鞋的外侧示意图。
图6本发明的护足守正鞋的内侧示意图。
图7本发明的护足守正鞋的仰视图。
图8为沿图5中A-A线的剖切视图.
图9本发明的护足守正鞋的后侧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正常脚作用于弹性鞋底主体上的受力示意图。
图11扁平足作用于弹性鞋底主体上的受力示意图。
图12高足弓作用于弹性鞋底主体上的受力示意图。
图13本发明的鞋垫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脚根骨;100、弹性鞋底主体;101、鞋邦面;110、B区块;120、C区块;121、足弓形凸起;130、M区块;140、鞋垫;141、足弓支撑;
200、弹性缓冲鞋后跟;210、容置槽;211、卡槽;
300、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310、加强部;320、连接部;321、卡凸。
400、足踝保护结构件;410、“X”型稳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12,提供一种护足守正鞋,包括弹性鞋底主体100。
其中,参照图5、图6和图7,所述弹性鞋底主体100的底部后跟设有弹性缓冲鞋后跟200。所述弹性鞋底主体100的底部中部设有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300,所述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300与所述弹性鞋底主体100和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200相连,且所述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300相对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弹性鞋底主体100相对的两侧。
其中,所述护足守正鞋可以是运动鞋、休闲鞋、凉鞋、或其他类型的鞋子,在此不进行限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护足守正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参照图5、图6和图7,弹性鞋底主体100和弹性缓冲鞋后跟200均具有弹性,用户在使用时,弹性鞋底主体100和弹性缓冲鞋后跟200能为脚部提供良好的回弹性和减震性,使脚部穿戴舒适。弹性鞋底主体100能缓冲来自人体运动状态下的冲击力,保护膝盖等骨连接处不易受伤;弹性缓冲鞋后跟200缓冲运动状态脚跟骨与脚跟肉对地面的不同冲击力,保护脚底韧带不易被受伤。
参照图5、图6和图7,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300与弹性鞋底主体100和弹性缓冲鞋后跟200相连,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300具有较高的硬度,在弹性鞋底主体100受到不平衡力时,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300能够稳固地支撑住弹性鞋底主体100,从而平衡弹性鞋底主体100的受力,脚不易向脚内侧和脚外侧非正常歪斜,避免崴脚,韧带拉伤等,提高了弹性鞋底主体100和弹性缓冲鞋后跟200的稳定性,使脚在弹性鞋底主体100上处于平衡姿态,守护足部各项正常,达到守正足下肢作用,使足身体正常健康生长发育。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图6和图7,所述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300相对的两侧均向上延伸形成加强部310,两所述加强部310分别所述弹性鞋底主体100的内侧壁和外侧壁连接。在弹性鞋底主体100受到不平衡力时,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300稳固地支撑住弹性鞋底主体100的底部,两所述加强部310分别稳固地支撑住弹性鞋底主体100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使得弹性鞋底主体100更不易向脚内侧和脚外侧歪斜,从而使弹性鞋底主体100能更好地保持在标准形态。
在具体实施例中,两所述加强部310分别嵌设于所述弹性鞋底主体100的内侧壁和外侧壁,连接稳固。
进一步地,参照图7,所述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300靠近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200的一端延伸有连接部320,所述连接部320嵌设于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200中,使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300与弹性缓冲鞋后跟200牢固连接,同时使弹性缓冲鞋后跟200不易向脚内侧和脚外侧歪斜,稳定性高。
进一步地,参照图7,该连接部320的边缘凸设有多个卡凸321,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200的底部凹设有适配容置所述连接部320的容置槽210,所述容置槽210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卡槽211,每一所述卡凸321适配卡接于一所述卡槽211中,增强了连接部320与弹性缓冲鞋后跟20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不易分离。
具体地,所述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30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木质、或硬质塑料等,在此不进行限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所述弹性鞋底主体100的邵氏硬度在34-49HD,优选为38HD。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200采用特殊缓冲减震材料,该特殊缓冲减震材料的邵氏硬度为31-39HD。由于弹性缓冲鞋后跟200为脚根骨10的主要受力区,因此,将弹性缓冲鞋后跟200的邵氏硬度设置为比弹性鞋底主体100的邵氏硬度小,使得弹性缓冲鞋后能更好弹性缓冲脚根骨10的作用力,从而缓冲来自人体作用于脚根骨10对地面的冲击力,从而更好地保护住用户的足下肢。该特殊缓冲减震材料可以是硅胶、橡胶、乳胶、或两种材料以上的组合材料,在此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弹性鞋底主体100的回弹系数为0.6-0.7,优选为0.65。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200的回弹系数为0.75-0.85,优选为0.8。弹性缓冲鞋后跟200的回弹性能更好,能更好弹性缓冲脚根骨10的作用力。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8,所述弹性鞋底主体100具有不同弹性区,所述不同弹性区可根据不同的足部形态设置不同的弹性硬度,以矫正变形足部,守护足部正常形态,稳定足部平衡,保护足部,守护身体健康。
具体地,参照图6和图8,所述不同弹性区包括相连的B区块110、C区块120和M区块130。所述B区块110对应脚掌前端外侧受力位置,所述C区块120对应脚足弓位置,所述C区块120的上端设有足弓形凸起121,所述M区块130对应脚底中部位置,弹性缓冲鞋后跟200与M区块130相连。其中,B区块110、C区块120和M区块130可以是相同的硬度,也可以分别是不同的硬度,B区块110、C区块120和M区块130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材质,还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材质,根据实际生产需求以及使用需求而定,在此不进行限定。
其中,参照图8只展示了弹性缓冲鞋后跟200、B区块110、C区块120和M区块130的其一种布局及形状,而弹性缓冲鞋后跟200、B区块110、C区块120和M区块130可以是任意形状,在此不进行限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8,所述M区块130的邵氏硬度在34-49HD,优选为38HD。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200的邵氏硬度在31-39HD,优选为34HD。所述足弓形凸起121的高度为脚长的4.9-6.8%之间,成人42码脚的足弓高度约为14-18mm。对于轻微扁平足、轻微高足弓或正常足弓的人群:参照图9,其脚部作用于弹性鞋底主体100上的主要受力区域为X1和X2,受力区域X1对应弹性缓冲鞋后跟200位置,弹性缓冲鞋后跟200弹性缓冲脚部作用于受力区域X1上的作用力,受力区域X2对应于B区块110和M区块130,将B区块110设置与M区块130的邵氏硬度相同,B区块110和M区块130稳定地弹性缓冲并支撑脚部作用于受力区域X2上的作用力,使用户足部(脚部)在弹性鞋底主体100上处于正确形态(姿态),达到守正足部作用。
优选的,正常足弓的高度为脚长的4.9-6.8%之间,成人42码脚的足弓高度约为14-18mm,将足弓形凸起121的高度设置与脚部正常足弓的高度一致,足弓形凸起121能适配支撑住脚部的足弓,使足弓不会塌陷。
在其他实施例中,C区块120的邵氏硬度也可以与M区块130的邵氏硬度相同,B区块110和C区块120的邵氏硬度也可以与M区块130的邵氏硬度不相同,根据实际生产需求以及使用需求而定,在此不进行限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8,所述M区块130的邵氏硬度在34-49HD,优选为38HD。所述B区块110的邵氏硬度为31-39HD。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200的邵氏硬度在31-39HD,优选为34HD。所述足弓形凸起121的高度为16-22mm。对于扁平足弓的人群:参照图10,其脚部作用于弹性鞋底主体100上的主要受力区域为Y1和Y2,受力区域Y1对应弹性缓冲鞋后跟200位置,弹性缓冲鞋后跟200弹性缓冲脚部作用于受力区域Y1上的作用力,受力区域Y2对应于C区块120和M区块130,主要作用于C区块120上。由于B区块110对应脚部前端位置,将B区块110的邵氏硬度设置为M区块130的邵氏硬度的35%-75%,使B区块110较软,脚部踩在弹性鞋底主体100上,脚部前端相对于脚部中部更容易向下沉,在经过长期规范使用或锻炼后,扁平的足弓会慢慢形成,达到矫正效果,以矫正变形足部。
优选的,提高足弓形凸起121的高度,将足弓形凸起121的高度设置为16-22mm,使足弓形凸起121能弹性缓冲并脚部作用于受力区域Y2上的作用力并能稳定支撑起扁平足的足弓,防止扁平足的足弓继续塌陷。
在具体实施例中,C区块120的邵氏硬度与M区块130的邵氏硬度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C区块120的邵氏硬度也可以与M区块130的邵氏硬度不相同。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C区块120的邵氏硬度大于M区块130的邵氏硬度,C区块120和足弓形凸起121较硬,增强足弓形凸起121对扁平足的足弓的支撑效果。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8,所述M区块130的邵氏硬度在34-49HD,优选为55HD。所述B区块110的邵氏硬度为41-68HD,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200的邵氏硬度在31-39HD,所述足弓形凸起121的高度脚长的4.9-6.8%之间,成人42码脚的足弓高度约为为6-18mm。对于高足弓的人群:参照图11,其脚部作用于弹性鞋底主体100上的主要受力区域为Z1和Z2,受力区域Z1对应弹性缓冲鞋后跟200位置,弹性缓冲鞋后跟200弹性缓冲脚部作用于受力区域X1上的作用力,受力区域Z2对应于B区块110,因此,将B区块110的邵氏硬度为41-68HD,使B区块110较硬,B区块110能弹性缓冲并脚部作用于受力区域Z2上的作用力并能稳定托住脚部的前端,B区块110对应脚部前端位置,脚部踩在弹性鞋底主体100上,脚部中部(即足弓处)相对于脚部前端更容易向下沉,在经过长期规范使用或锻炼后,高足弓的足弓会慢慢变低,达到矫正效果,以矫正变形足部。
优选的,降低足弓形凸起121的高度,将足弓形凸起121的高度设置脚长的4.9-6.8%之间,成人42码脚的足弓高度约为为6-18mm,降低足弓形凸起121对高足弓的足弓的支撑效果,防止高足弓的足弓继续增高。
在具体实施例中,C区块120的邵氏硬度与M区块130的邵氏硬度相同。在其他实施例中,C区块120的邵氏硬度也可以与M区块130的邵氏硬度不相同。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C区块120的邵氏硬度小于M区块130的邵氏硬度,C区块120和足弓形凸起121较软,降低足弓形凸起121对高足弓的足弓的支撑效果。
其中,弹性鞋底主体100和弹性缓冲鞋后跟200的材质可以采用橡胶、硅胶或EVA等,在此不进行限定。
其中,B区块110、C区块120和M区块130的材质可以采用橡胶、硅胶或EVA等,在此不进行限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所述弹性鞋底主体100上设有鞋邦面101,所述鞋邦面101设有足踝保护结构件400,且所述足踝保护结构件400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弹性鞋底主体100的后跟边缘,足踝保护结构件400具有一定的硬度,所述足踝保护结构件400用于护住或踝住足踝(脚踝)。通过足踝保护结构件400护住足踝,起到保护足踝的作用,避免足踝非正常歪斜、崴脚、韧带拉伤等,使足部正常生长发育。
进一步地,参照图5和图6,由于足踝保护结构件400较硬,尽量避免足踝保护结构件400直接与脚部的足踝接触,因此,足踝保护结构件400可以嵌设于所述鞋邦面101的内部,也可以设置鞋邦面101的外壁,鞋邦面101一般为棉布等材质,可由鞋邦面101后端的内壁与足踝接触。
进一步地,参照图5和图6,足踝保护结构件400包括两个“X”型稳定部410,两“X”型稳定部410相互靠近的一端平滑相连,两“X”型稳定部410分别位于鞋邦面101后端相对的两侧。当然,足踝保护结构件400也为其他结构及形状,在此不进行限定。
具体地,所述足踝保护结构件400的材质可以是金属、木质、或硬质塑料等,在此不进行限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3,所述弹性鞋底主体100上设有具有足弓支撑141的鞋垫140,具体地,所述鞋垫140对应足弓位置凸设有足弓支撑141,根据不同的足弓形态(高度)对应使用或更换具有不同的足弓支撑141厚度的鞋垫140,矫正足弓塌陷等非正常形态,以守护足部正常。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护足守正鞋,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鞋底主体和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所述弹性鞋底主体的底部后跟设有弹性缓冲鞋后跟,所述弹性鞋底主体的底部中部设有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所述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与所述弹性鞋底主体和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相连,且所述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相对的两侧分别延伸至所述弹性鞋底主体相对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足守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相对的两侧均向上延伸形成加强部,两所述加强部分别所述弹性鞋底主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足守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质鞋底平衡结构件靠近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的一端延伸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嵌设于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足守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鞋底主体的邵氏硬度在34-49HD,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的邵氏硬度在31-39HD。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护足守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鞋底主体具有不同弹性区,所述不同弹性区包括B区块、C区块和M区块;所述B区块对应脚掌外侧受力位置,所述C区块对应脚足弓位置,所述C区块的上端设有足弓形凸起,所述M区块对应脚底中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足守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M区块的邵氏硬度在34-49HD,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的邵氏硬度在31-39HD。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足守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M区块的邵氏硬度在34-49HD,所述B区块的邵氏硬度在41-68HD,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的邵氏硬度在31-39HD。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护足守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M区块的邵氏硬度在34-49HD,所述B区块的邵氏硬度为31-43HD,所述弹性缓冲鞋后跟的邵氏硬度在31-39HD。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护足守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主体上设有鞋邦面,所述鞋邦面设有足踝保护结构件,且所述足踝保护结构件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弹性鞋底主体的后跟边缘,所述足踝保护结构件用于护住或踝住足踝。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护足守正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鞋底主体上设有具有足弓支撑的鞋垫。
CN202211320617.2A 2022-10-26 2022-10-26 护足守正鞋 Pending CN11548660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20617.2A CN115486604A (zh) 2022-10-26 2022-10-26 护足守正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20617.2A CN115486604A (zh) 2022-10-26 2022-10-26 护足守正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86604A true CN115486604A (zh) 2022-12-20

Family

ID=85114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20617.2A Pending CN115486604A (zh) 2022-10-26 2022-10-26 护足守正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8660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4756B (zh) 具有足部三维运动控制及足压分散的装置
US20040103561A1 (en) Footwear with orthopedic component system
US3990159A (en) Therapeutic personalizable health shoe
JP2004000548A (ja) 履物ソール
US20020162250A1 (en) Unitary orthotic insert and orthopedic insole
KR100599501B1 (ko) 퇴행성관절염 환자용 기능성 신발
WO2019047451A1 (zh) 糖尿病康复鞋
CN217446856U (zh) 一种孩童用矫正鞋垫
CN218389982U (zh) 一种针对足外翻、平足及健康人群的矫形鞋
CN218635428U (zh) 护足守正鞋
KR100984263B1 (ko) 경사면을 갖는 밑창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무릎 관절화
CN115486604A (zh) 护足守正鞋
KR102170264B1 (ko) 자세교정이 가능한 쿠션 신발밑창
KR101996428B1 (ko) 보정용 깔창
KR100828010B1 (ko) 족관절의 기능강화를 위한 기능성 안창
KR100840224B1 (ko) 발 교정기
CA3209671C (en) Auxiliary or integrated inner sole structure for footwear
KR200333132Y1 (ko) 중족골통환자용 신발
CN220157672U (zh) 拇指外翻矫正拖鞋
KR102667891B1 (ko) 교정용 슬리퍼
CN220529414U (zh) 一种带按摩功能的鞋垫
CN212574311U (zh) 一种多功能儿童矫正鞋
US20230309654A1 (en) Insole
KR102595608B1 (ko) 신발용 깔창
KR101799947B1 (ko) 앞 굽이 높은 신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