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82876A - 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82876A
CN115482876A CN202211208031.7A CN202211208031A CN115482876A CN 115482876 A CN115482876 A CN 115482876A CN 202211208031 A CN202211208031 A CN 202211208031A CN 115482876 A CN115482876 A CN 115482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d
storage device
write
space
cpu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080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胥辂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0803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828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82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828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29/00Checking stores for correct operation ; Subsequent repair; Testing stores during standby or offline operation
    • G11C29/56External testing equipment for static stores, e.g. automatic test equipment [ATE]; Interfac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6Addressing a physical block of locations, e.g. base addressing, module addressing, memory ded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11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 G06F9/5016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the resource being the mem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27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Stor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设备的内存缓存空间,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挂载的存储设备的总空间;基于所述内存缓存空间和所述存储设备的总空间为各CPU内核分配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并为各所述CPU内核创建对应的读写线程;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基于所述读写操作的读写结果生成所述存储设备的读写测试结果。本申请提高了存储设备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硬盘的检测方式均停留在软件层,依托系统层文件读写方式实现文件读写操作。该种方式是操作系统层面通用的文件读写操作,将其应用于硬盘诊断上,也即将硬盘看作是一个文件进行读写操作,进而进行存储设备测试,该方法在读写过程中会产生无效的寻址次数,影响测试效率。
因此,如何提高存储设备测试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提高了存储设备测试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设备的内存缓存空间,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挂载的存储设备的总空间;
基于所述内存缓存空间和所述存储设备的总空间为各CPU内核分配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并为各所述CPU内核创建对应的读写线程;
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
基于所述读写操作的读写结果生成所述存储设备的读写测试结果。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内存缓存空间和所述存储设备的总空间为各CPU内核分配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包括:
确定CPU内核的数量,基于所述CPU内核的数量将所述内存缓存空间和所述存储设备的总空间平均分配至各所述CPU内核。
其中,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内存和CPU的基本信息、所述存储设备的基本信息,所述存储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所述存储设备的物理柱面数、物理磁头数、物理每柱扇区数、扇区总数、每扇区字节数中任一项或任几项的组合;
对比所述配置信息与订单中的标准配置信息,得到配置信息测试结果。
其中,还包括:
创建监控线程,利用所述监控线程实时获取所述存储设备的性能参数,基于所述性能参数生成所述存储设备的性能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寻道时间、内部传输速率和外部传输速率中任一项或任几项的组合。
其中,所述为各所述CPU内核创建对应的读写线程之后,还包括:
初始化各所述读写线程的读写进度状态和共用资源锁;
相应的,在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的过程中,更新各读写线程对应的读写进度状态。
其中,所述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包括:
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将所述存储设备中目标磁道中的数据读取至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中,或将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中的数据写入所述存储设备的目标磁道中。
其中,所述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存储设备的每扇区字节数;
基于所述每扇区字节数和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确定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每次读写操作的数据大小;
其中,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每次读写操作的数据大小为所述每扇区字节数的预设倍数,所述预设倍数与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呈正相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存储设备测试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设备的内存缓存空间,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挂载的存储设备的总空间;
分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内存缓存空间和所述存储设备的总空间为各CPU内核分配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并为各所述CPU内核创建对应的读写线程;
读写模块,用于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读写操作的读写结果生成所述存储设备的读写测试结果。
其中,所述分配模块具体用于:确定CPU内核的数量,基于所述CPU内核的数量将所述内存缓存空间和所述存储设备的总空间平均分配至各所述CPU内核;为各所述CPU内核创建对应的读写线程。
其中,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内存和CPU的基本信息、所述存储设备的基本信息,所述存储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所述存储设备的物理柱面数、物理磁头数、物理每柱扇区数、扇区总数、每扇区字节数中任一项或任几项的组合;
对比模块,用于对比所述配置信息与订单中的标准配置信息,得到配置信息测试结果。
其中,还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创建监控线程,利用所述监控线程实时获取所述存储设备的性能参数,基于所述性能参数生成所述存储设备的性能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寻道时间、内部传输速率和外部传输速率中任一项或任几项的组合。
其中,还包括:
初始化模块,用于初始化各所述读写线程的读写进度状态和共用资源锁;
相应的,在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的过程中,更新各读写线程对应的读写进度状态。
其中,所述读写模块具体用于: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将所述存储设备中目标磁道中的数据读取至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中,或将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中的数据写入所述存储设备的目标磁道中。
其中,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存储设备的每扇区字节数;基于所述每扇区字节数和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确定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每次读写操作的数据大小;
其中,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每次读写操作的数据大小为所述每扇区字节数的预设倍数,所述预设倍数与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呈正相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存储设备测试方法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存储设备测试方法的步骤。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包括:确定目标设备的内存缓存空间,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挂载的存储设备的总空间;基于所述内存缓存空间和所述存储设备的总空间为各CPU内核分配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并为各所述CPU内核创建对应的读写线程;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基于所述读写操作的读写结果生成所述存储设备的读写测试结果。
本申请提供的存储设备测试方法,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有针对性的启用计算机底层寄存器读写操作,可以有效减少存储设备读写过程中无效的寻址次数,从原理层降低存储设备测试需要的时间,提高了存储设备测试效率。进一步的,本申请提供的存储设备测试方法,依托实际的CPU内核数和内存缓存空间合理启用线程数量,合理分配读写工作量,从程序设计层上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计算机资源,保证时间耗时最短。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存储设备测试装置及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同样能实现上述技术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存储设备测试装置的结构图;
图4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提高了存储设备测试效率。
参见图1,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S101:确定目标设备的内存缓存空间,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挂载的存储设备的总空间;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目标设备,目的为对目标设备挂载的存储设备进行测试。本实施例中的存储设备可以具体为硬盘、光盘,U盘等柱面设计的存储设备,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本步骤中,首先确定目标设备的内存缓存空间,然后确定目标设备挂载的存储设备的总空间。
S102:基于所述内存缓存空间和所述存储设备的总空间为各CPU内核分配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并为各所述CPU内核创建对应的读写线程;
在本步骤中,基于目标设备的内存缓存空间为目标设备中的各CPU内核分配对应的内存空间,基于目标设备挂载的存储设备的总空间为目标设备中的各CPU内核分配对应的存储设备空间,确保存储设备中的每个磁道均分配至CPU内核,后续可以针对整个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测试。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确定CPU内核的数量,基于所述CPU内核的数量将所述内存缓存空间和所述存储设备的总空间平均分配至各所述CPU内核。
可以理解的是,目标设备可以包含多个CPU内核,可以将目标设备的内存缓存空间平均分配至各个CPU内核,将存储设备的总空间平均分配至各个CPU内核。
进一步的,创建线程池,该线程池中包含多个线程,可以具体为读写线程。需要说明的是,每个CPU内核可以对应一个读写线程,也可以对应多个读写线程,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为各所述CPU内核创建对应的读写线程之后,还包括:初始化各所述读写线程的读写进度状态和共用资源锁。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为各个读写线程设置对应的读写进度状态的字段,用于记录该读写线程对存储设备的读写进度。各个读写线程之间共用资源锁,避免多个读写线程对存储设备中相同磁道中数据的同时访问。
S103: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
在本步骤中,利用各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访问各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
作为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本步骤可以包括: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将所述存储设备中目标磁道中的数据读取至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中。
在具体实施中,利用各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向存储设备发送读取指令,该读取指令中至少包含需要读取的数据所在的目标磁道的地址,存储设备响应该读取指令,向读写线程返回目标磁道中的数据,读写线程将接收到的数据存储至对应的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中,完成数据读操作。
作为另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本步骤可以包括: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将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中的数据写入所述存储设备的目标磁道中。
在具体实施中,利用各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向存储设备发送写入指令,该读取指令中至少包含需要写入的数据和需要写入的目标磁道的地址,存储设备响应该写入指令,将接收到的数据写入目标磁道中,向读写线程返回写完成通知,完成数据写操作。
进一步的,在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的过程中,更新各读写线程对应的读写进度状态。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之前,还包括:确定所述存储设备的每扇区字节数;基于所述每扇区字节数和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确定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每次读写操作的数据大小;其中,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每次读写操作的数据大小为所述每扇区字节数的预设倍数,所述预设倍数与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呈正相关。
其中,存储设备的每扇区字节数可以理解为存储设备的磁道长度,每个读写线程每次读写数据的大小为磁道长度的预设倍数(N),也即每个读写N个磁道的数据,N为正整数。N的取值取决于各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CPU内核分配得到的内存空间越大,其对应的读写线程每次读写数据的大小越大,也即N越大,反之,CPU内核分配得到的内存空间越小,其对应的读写线程每次读写数据的大小越小,也即N越小。
S104:基于所述读写操作的读写结果生成所述存储设备的读写测试结果。
在本步骤中,基于各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执行的读写操作的读写结果,生成存储设备的读写测试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设备测试方法,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有针对性的启用计算机底层寄存器读写操作,可以有效减少存储设备读写过程中无效的寻址次数,从原理层降低存储设备测试需要的时间,提高了存储设备测试效率。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设备测试方法,依托实际的CPU内核数和内存缓存空间合理启用线程数量,合理分配读写工作量,从程序设计层上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计算机资源,保证时间耗时最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内存和CPU的基本信息、所述存储设备的基本信息,所述存储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所述存储设备的物理柱面数、物理磁头数、物理每柱扇区数、扇区总数、每扇区字节数中任一项或任几项的组合;对比所述配置信息与订单中的标准配置信息,得到配置信息测试结果。
在具体实施中,首先,获取目标设备的实际的配置信息,其中包括内存的基本信息、CPU的基本信息、存储设备的基本信息,存储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存储设备的物理柱面数、物理磁头数、物理每柱扇区数、扇区总数、每扇区字节数等。其次,获取订单中的标准配置信息,其中也包括内存的基本信息、CPU的基本信息、存储设备的基本信息。然后,对比目标设备的实际的配置信息与标准配置信息,也即对比目标设备实际的内存的基本信息与订单中内存的标准基本信息,对比目标设备实际的CPU的基本信息与订单中CPU的标准基本信息,对比目标设备实际的存储设备的基本信息与订单中存储设备的标准基本信息,若均一致,则配置信息测试通过,否则配置信息测试不通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创建监控线程,利用所述监控线程实时获取所述存储设备的性能参数,基于所述性能参数生成所述存储设备的性能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寻道时间、内部传输速率和外部传输速率中任一项或任几项的组合。
在具体实施中,线程池中还包括监控线程,该监控线程用于对存储设备进行全局的监控,实时获取存储设备的性能参数,生成存储设备的性能测试结果。其中,性能参数可以包括存储设备的寻道时间、内部传输速率和外部传输速率等,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相对于上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优化。具体的:
参见图2,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
S201: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内存和CPU的基本信息、所述存储设备的基本信息,所述存储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所述存储设备的物理柱面数、物理磁头数、物理每柱扇区数、扇区总数、每扇区字节数中任一项或任几项的组合;
S202:对比所述配置信息与订单中的标准配置信息,得到配置信息测试结果。
S203:确定目标设备的内存缓存空间,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挂载的存储设备的总空间;
S204:基于所述内存缓存空间和所述存储设备的总空间为各CPU内核分配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并为各所述CPU内核创建对应的读写线程;
S205: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
S206:基于所述读写操作的读写结果生成所述存储设备的读写测试结果。
S207:创建监控线程,利用所述监控线程实时获取所述存储设备的性能参数,基于所述性能参数生成所述存储设备的性能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寻道时间、内部传输速率和外部传输速率中任一项或任几项的组合。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实现了对目标设备的配置信息、目标设备挂载的存储设备的读写操作和性能进行测试。进一步的,还可以基于配置信息测试结果、读写测试结果和性能测试结果生成完整的测试报告。
下面介绍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实施例,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读取硬盘、内存及CPU基本信息,与订单中硬盘信息、内存信息和CPU信息进行对比,生成配置信息测试结果,不符则报错。
步骤2:依据cpu内核数量及内存缓存空间平均分配硬盘总空间。
步骤3:设置各个线程池的读写进度状态及共用资源锁。
步骤4:以扇区字节数为最小单位实现,以线程分配内存缓存空间为读写块大小实现内存读写,上报每次读写结果。
步骤5:监控线程实时监控获取硬盘寻道时间、内部传输速率、外部传输速率等硬盘性能。
步骤6:主控收集配置信息、读写结果和性能结果生成最终测试报告。
可见,本实施例根据不同的硬盘物理信息,有针对性的实现硬盘读写操作,免除无用的底层寻址操作节省读写时间。针对性的实现硬盘真实空间的物理计算,免除计算机因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模式不兼容及内存默认设置对存储设备空间误判造成的硬盘诊断盲区,有效保证完成全盘测试。可以有效减少硬盘读写过程中无效的寻址次数,从原理层降低硬盘诊断需要的时间。依托实际的CPU内核数和内存大小合理启用线程数量及合理分配内存读写工作量。从程序设计层上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计算机资源保证时间耗时最短。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测试装置进行介绍,下文描述的一种存储设备测试装置与上文描述的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可以相互参照。
参见图3,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存储设备测试装置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01,用于确定目标设备的内存缓存空间,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挂载的存储设备的总空间;
分配模块302,用于基于所述内存缓存空间和所述存储设备的总空间为各CPU内核分配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并为各所述CPU内核创建对应的读写线程;
读写模块303,用于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
第一生成模块304,用于基于所述读写操作的读写结果生成所述存储设备的读写测试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设备测试装置,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有针对性的启用计算机底层寄存器读写操作,可以有效减少存储设备读写过程中无效的寻址次数,从原理层降低存储设备测试需要的时间,提高了存储设备测试效率。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设备测试装置,依托实际的CPU内核数和内存缓存空间合理启用线程数量,合理分配读写工作量,从程序设计层上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计算机资源,保证时间耗时最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分配模块302具体用于:确定CPU内核的数量,基于所述CPU内核的数量将所述内存缓存空间和所述存储设备的总空间平均分配至各所述CPU内核;为各所述CPU内核创建对应的读写线程。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内存和CPU的基本信息、所述存储设备的基本信息,所述存储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所述存储设备的物理柱面数、物理磁头数、物理每柱扇区数、扇区总数、每扇区字节数中任一项或任几项的组合;
对比模块,用于对比所述配置信息与订单中的标准配置信息,得到配置信息测试结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创建监控线程,利用所述监控线程实时获取所述存储设备的性能参数,基于所述性能参数生成所述存储设备的性能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寻道时间、内部传输速率和外部传输速率中任一项或任几项的组合。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
初始化模块,用于初始化各所述读写线程的读写进度状态和共用资源锁;
相应的,在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的过程中,更新各读写线程对应的读写进度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读写模块303具体用于: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将所述存储设备中目标磁道中的数据读取至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中,或将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中的数据写入所述存储设备的目标磁道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存储设备的每扇区字节数;基于所述每扇区字节数和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确定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每次读写操作的数据大小;
其中,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每次读写操作的数据大小为所述每扇区字节数的预设倍数,所述预设倍数与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呈正相关。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基于上述程序模块的硬件实现,且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4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接口1,能够与其它设备比如网络设备等进行信息交互;
处理器2,与通信接口1连接,以实现与其它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提供的存储设备测试方法。而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3上。
当然,实际应用时,电子设备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4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4。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3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电子设备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
可以理解,存储器3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3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2中,或者由处理器2实现。处理器2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2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2可以是通用处理器、DSP,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2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3,处理器2读取存储器3中的程序,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处理器2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即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3,上述计算机程序可由处理器2执行,以完成前述方法所述步骤。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FRAM、ROM、PROM、EPROM、EEPROM、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CD-ROM等存储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电子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目标设备的内存缓存空间,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挂载的存储设备的总空间;
基于所述内存缓存空间和所述存储设备的总空间为各CPU内核分配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并为各所述CPU内核创建对应的读写线程;
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
基于所述读写操作的读写结果生成所述存储设备的读写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存储设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内存缓存空间和所述存储设备的总空间为各CPU内核分配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包括:
确定CPU内核的数量,基于所述CPU内核的数量将所述内存缓存空间和所述存储设备的总空间平均分配至各所述CPU内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存储设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设备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内存和CPU的基本信息、所述存储设备的基本信息,所述存储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所述存储设备的物理柱面数、物理磁头数、物理每柱扇区数、扇区总数、每扇区字节数中任一项或任几项的组合;
对比所述配置信息与订单中的标准配置信息,得到配置信息测试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存储设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创建监控线程,利用所述监控线程实时获取所述存储设备的性能参数,基于所述性能参数生成所述存储设备的性能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性能参数包括寻道时间、内部传输速率和外部传输速率中任一项或任几项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存储设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各所述CPU内核创建对应的读写线程之后,还包括:
初始化各所述读写线程的读写进度状态和共用资源锁;
相应的,在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的过程中,更新各读写线程对应的读写进度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存储设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包括:
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将所述存储设备中目标磁道中的数据读取至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中,或将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中的数据写入所述存储设备的目标磁道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存储设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存储设备的每扇区字节数;
基于所述每扇区字节数和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确定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每次读写操作的数据大小;
其中,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每次读写操作的数据大小为所述每扇区字节数的预设倍数,所述预设倍数与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内存空间呈正相关。
8.一种存储设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设备的内存缓存空间,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挂载的存储设备的总空间;
分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内存缓存空间和所述存储设备的总空间为各CPU内核分配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并为各所述CPU内核创建对应的读写线程;
读写模块,用于利用各所述CPU内核对应的读写线程基于对应的内存空间和存储设备空间,采用磁道寻址方式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读写操作;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读写操作的读写结果生成所述存储设备的读写测试结果。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存储设备测试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存储设备测试方法的步骤。
CN202211208031.7A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4828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8031.7A CN115482876A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08031.7A CN115482876A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82876A true CN115482876A (zh) 2022-12-16

Family

ID=84394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08031.7A Pending CN115482876A (zh) 2022-09-30 2022-09-30 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8287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6885A (zh) * 2023-02-21 2023-03-21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951841A (zh) * 2023-02-27 2023-04-11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系统及创建方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6885A (zh) * 2023-02-21 2023-03-21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951841A (zh) * 2023-02-27 2023-04-11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系统及创建方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5951841B (zh) * 2023-02-27 2023-06-20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存储系统及创建方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82876A (zh) 一种存储设备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20137849A1 (en) Fragment Management Method and Fragment Management Apparatus
CN106354615B (zh) 固态硬盘日志生成方法及其装置
TWI380178B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memory errors in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JP6201242B2 (ja) Nandフラッシュメモリにおけるデータの効率的な記憶を可能にするアーキテクチャ
JP5669531B2 (ja) システムの立ち上げ時間を早めるための方法、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100174865A1 (en) Dynamic data security erasure
CN107908571B (zh) 一种数据写入方法、闪存装置及存储设备
JP2012515955A (ja) 固体メモリフォーマッティング
JP7155028B2 (ja) メモリ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方法
US984662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uter memory management by monitoring frequency of process access
CN108073507B (zh) 一种内核崩溃现场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573666A (zh) 盘阵列设备、盘控制设备、固态驱动器、盘控制方法和记录介质
US2007010686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atency-directed block allocation
CN112074820A (zh) 用于多内核系统的存储器池分配
JP2005135116A (ja) ストレージ装置及びその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US11808806B2 (en) Allocation of test resources to perform a test of memory components
CN115857811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固态硬盘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1681638B2 (en) Method of synchronizing time between host device and storage device and system performing the same
US10795771B2 (e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with reduced data loss in block mode
US11733927B2 (en) Hybrid solid-state drive
US879961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ferred CPU binding on virtual partitions
US2021039754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a physically isolated storage unit for multi-tenancy virtualization
CN109558236B (zh) 访问条带的方法及其存储系统
CN117008970A (zh) 指令时序确定方法、主控芯片、固态硬盘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