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73982A - 马达、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马达、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473982A CN115473982A CN202110657215.0A CN202110657215A CN115473982A CN 115473982 A CN115473982 A CN 115473982A CN 202110657215 A CN202110657215 A CN 202110657215A CN 115473982 A CN115473982 A CN 11547398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elastic element
- elastic member
- electrical connection
-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3067 intermediate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858 packag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37 co-mo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7146 Melanoder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98 dental enam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98 laser cu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1 molded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36 packaging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马达、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其中,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将感光组件和马达的组装过程统一在模组组装厂完成,以优化所述摄像模组的结构配置和提高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效率。具体地,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将马达进行模块化拆分并参与到摄像模组的统一组装方案中,这样更便于对马达内部进行清洗和利于对马达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模组领域,尤其涉及马达、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其将感光组件和马达的组装过程统一在模组组装厂完成,以优化所述摄像模组的结构配置且能够提高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效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普及,被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用于帮助使用者获取影像(例如,视频或者图像)的摄像模组的相关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和进步。
摄像模组包括线路板、感光芯片、马达和光学镜头等重要部件,其中,马达是摄像模组的驱动元件,其作用为驱动摄像模组中的光学部件进行移动以实现光学对焦、光学防抖能等目的。例如,在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摄像模组中,马达被配置为驱动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移动以进行自动对焦。
在现有的摄像模组的封装工艺中,模组厂分别从不同的供应商购买马达、光学镜头、感光芯片等部件,并将上述部件进行封装以得到完整的摄像模组。也就是,在现有的摄像模组的封装工艺中,马达、光学镜头、感光芯片等部件分别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而由于各个部件所属的技术领域不同,生产环境也不同,对部件的要求也不同,需要使各个部件之间相互配合,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这些原因导致了现有的摄像模组的封装工艺相对复杂,涉及的产业链长,摄像模组的成本因多余的组装工序和零部件而增加。
因此,需要一种优化的用于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马达、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其将马达的组装集成于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案中,以利于优化摄像模组的结构和尺寸设计,且能够提高摄像模组的组装效率提高效能。
本申请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马达、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其中,所述组装方法将马达分拆成多个子模块并参与到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案中,有利于减少摄像模组的整体组装工序数量,提高产能和效率。
本申请的又一优势在于提供一种马达、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其中,在所述组装方法中,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对马达的结构进行异构以降低马达各个部件之间的组装难度和提高马达各个部件之间的组装精度。具体地,在本申请中,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将马达基底、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结合在一起,以使得所述马达基底形成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二弹性元件的同一支撑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利于提高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安装一致性。
通过下面的描述,本申请的其它优势和特征将会变得显而易见,并可以通过权利要求书中特别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得到实现。
为实现上述至少一优势,本申请提供一种马达,其包括:
马达基底,包括基底主体、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上端部向内延伸的第一弹性元件,以及,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下端部向内延伸的第二弹性元件;
被悬持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之间的马达载体,所述马达载体具有一安装腔,用于安装包括至少一光学透镜的透镜组于其内;以及
用于驱动所述马达载体移动且相对设置的线圈和磁石。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基底主体一体成型,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元件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基底主体一体成型。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基底主体具有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的转角区域向上延伸的至少二定位柱,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通过注塑工艺一体结合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通过注塑工艺一体结合于所述至少二定位柱上。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定位柱的上表面中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第一安装面为平整表面,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中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第二安装面为平整表面。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至少二定位柱包括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和第四定位柱,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三定位柱和所述第四定位柱分别自所述主体部的四个转角区域往上延伸。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第一定位柱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定位柱的上表面、所述第三定位柱的上表面和所述第四定位柱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定位柱的截面尺寸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下端部向所述基底主体的上端部逐渐减小。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马达基底进一步包括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之间的至少一支撑柱,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和所述至少一支撑柱通过注塑工艺同时与所述基体主体一体成型。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具有分体式结构,其包括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半外廓、第一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一半外廓和所述第一半内廓之间的第一悬持臂,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包括第二半外廓、第二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二半外廓和所述第二半内廓之间的第二悬持臂,其中,所述第一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主体一体成型。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具有分体式结构,其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三弹性部件和第四弹性部件,所述第三弹性部件包括第三半外廓、第三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三半外廓和所述第三半内廓之间的第三悬持臂,所述第四弹性部件包括第四半外廓、第四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四半外廓和所述第四半内廓之间的第四悬持臂,其中,所述第三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四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主体一体成型。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具有一体式结构,其包括第二整外廓、第二整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二整外廓和第二整内廓之间的第二悬持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整外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主体一体成型。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马达基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基底主体内延伸的至少二电连接端子,其中,所述线圈通过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一弹性元件适于被电连接于线路板。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包括第一电连接端子和第二电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位于所述基底主体的同一侧。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线圈的第一电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第一半内廓,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的上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第一半外廓,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并适于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线圈的第二电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半内廓,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的上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半外廓,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并适于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线圈通过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一弹性元件适于被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具有分体式结构,其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三弹性部件和第四弹性部件,所述第三弹性部件包括第三半外廓、第三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三半外廓和所述第三半内廓之间的第三悬持臂,所述第四弹性部件包括第四半外廓、第四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四半外廓和所述第四半内廓之间的第四悬持臂,其中,所述第三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四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主体一体成型。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具有一体式结构,其包括第一整外廓、第一整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一整外廓和第一整内廓之间的第一悬持结构,所述第一整外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主体一体成型。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具有分体式结构,其包括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半外廓、第一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一半外廓和所述第一半内廓之间的第一悬持臂,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包括第二半外廓、第二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二半外廓和所述第二半内廓之间的第二悬持臂,其中,所述第一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主体一体成型。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马达基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基底主体内延伸的至少二电连接端子,其中,所述线圈通过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适于被电连接于线路板。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包括第一电连接端子和第二电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位于所述基底主体的同一侧。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线圈的第一电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三弹性部件的第三半内廓,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的上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三弹性部件的第三半外廓,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的下端部适于电连接于线路板;所述线圈的第二电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四弹性部件的第四半内廓,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的上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四弹性部件的第四半外廓,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的下端部适于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线圈通过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适于被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电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具有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电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具有一体式结构。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电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具有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电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具有一体式结构。
在根据本申请的马达中,所述马达载体的下端面低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下表面,所述马达载体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上表面。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其包括:
感光组件;
被安装于所述感光组件的如上所述的马达;以及
被安装于所述马达的安装腔内方式被保持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上的透镜组,所述透镜组包括至少一光学透镜。
在根据本申请的摄像模组中,所述透镜组由所述至少一光学透镜组成,所述至少一光学透镜被安装于所述马达载体的安装腔内。
在根据本申请的摄像模组中,所述透镜组还包括镜筒,所述至少一光学透镜被安装于所述镜筒内。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包括:提供一感光组件;形成一马达基底,其中,所述马达基底包括基底主体、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上端部向内延伸的第一弹性元件和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下端部向内延伸的第二弹性元件;将所述马达基底安装于所述感光组件上;以倒装的方式将安装有透镜组和线圈的马达载体安装于所述马达基底内,其中,所述马达载体被悬持地夹设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之间;在所述马达基底上安装对应于所述线圈的磁石;以及,外套马达外壳,以将所述磁石、所述线圈和所述马达载体封装于由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马达基底所形成的封装腔内。
在根据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中,形成一马达基底,包括:提供一主体部;将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并通过注塑工艺使得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一体结合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以获得第一中间品;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第一中间品的转角区域形成向上延伸的至少二定位柱;以及,在所述至少二定位柱的上表面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并通过注塑工艺使得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体结合于所述至少二定位柱的上表面以获得所述马达基底。
在根据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中,所述主体部由注塑工艺形成。
在根据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中,形成一马达基底,包括: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固定于注塑模具的预设位置;以及,通过注塑工艺形成所述马达基底,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上端部向内延伸,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下端部向内延伸。
在根据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中,形成一马达基底,包括:提供一主体部;将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上设置至少一支撑柱;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支撑于所述至少一支撑柱;以及,通过注塑工艺将主体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和所述至少一支撑柱进行一体成型,以获得所述马达基底。
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申请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立体爆炸图。
图2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3A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马达的立体示意图。
图3B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马达的截面示意图。
图3C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马达的一个变形实施的示意图。
图4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马达的仰视图。
图5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马达的电连接端子的示意图。
图6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马达的第一弹性元件或第二弹性元件的变形实施的示意图。
图7A至图7C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一个组装过程的示意图。
图7D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马达的另一个组装过程的示意图。
图7E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马达的另一个组装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申请概述
如前所述,在现有的摄像模组的封装工艺中,模组厂分别从不同的供应商购买马达、光学镜头、感光芯片等部件,并将上述部件进行封装以得到完整的摄像模组。也就是,在现有的摄像模组的封装工艺中,马达、光学镜头、感光芯片等部件分别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而由于各个部件所属的技术领域不同,生产环境也不同,对部件的要求也不同,需要使各个部件之间相互配合,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这导致了现有的摄像模组的封装工艺相对复杂,涉及的产业链长,摄像模组的成本因多余的组装工序和零部件而增加。
更具体地,马达是摄像模组的各个部件中结构相对复杂,但制造环境要求相对较低的部件。马达制造车间的无尘等级要求相对较低,其车间环境中的灰尘远多于光学镜头或者感光芯片的制造车间的灰尘。因此,当模组厂采用传统的封装工艺,即,从马达厂采购组装完成的马达进行摄像模组的封装时,马达上携带的灰尘会造成摄像模组严重的灰尘污染。
并且,由于马达已经在马达厂作为一个标准件封装完毕,即使对马达进行清洗,由于马达内部结构的复杂性,灰尘依然可能隐藏在马达内部,而在后续的组装过程中或者在摄像模组的使用过程中,从马达内部逃出而飘落在光学镜头的镜片上或感光芯片的感光面上,造成摄像模组所成的图像中存在黑点,影响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还有,随着移动电子设备的发展,摄像模组越来越朝着大像素、大光圈、轻型化、薄型化的方向发展,这对摄像模组的尺寸和结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马达在摄像模组中以一个完整的模块的形式存在,其在摄像模组的尺寸和结构设计中几乎是不可改变的变量,也因此,很少有模组厂尝试从优化马达结构和组装工艺的技术思路来优化摄像模组的结构和尺寸设计。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构思为其将马达的组装集成于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案中,使马达的组装工序成为模组封装工序的一部分,从而能够从更长产业链的角度优化摄像模组的组装工序,提高摄像模组的组装集成度和组装效率。也就是,将马达分拆成多个子模块并参与到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案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少摄像模组的整体组装工序数量,提高产能和效率。相应地,在这样的技术构思下,还可以通过封装工艺对马达的内部结构进行异构以优化马达内部的部件布局。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由集成式组装工艺制备而成的马达,其包括:马达基底,包括基底主体和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上端部向内延伸的第一弹性元件;被安装于所述基底主体的下端部的第二弹性元件;被悬持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之间的马达载体,所述马达载体具有一安装腔,所述透镜组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马达载体移动且相对设置的线圈和磁石。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由集成式组装工艺制备而成的摄像模组,其包括:感光组件;被安装于所述感光组件的马达;以及,以被安装于所述马达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上的透镜组,其中,所述透镜组包括至少一光学透镜;其中,所述马达,包括:马达基底,包括基底主体、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上端部向内延伸的第一弹性元件,以及,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下端部向内延伸的第二弹性元件;被悬持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之间的马达载体,所述马达载体具有一安装腔,用于安装包括至少一光学透镜的透镜组于其内;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马达载体移动且相对设置的线圈和磁石。
基于此,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包括:提供一感光组件;形成一马达基底,其中,所述马达基底包括基底主体、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上端部向内延伸的第一弹性元件和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下端部向内延伸的第二弹性元件;将所述马达基底安装于所述感光组件上;以倒装的方式将安装有透镜组和线圈的马达载体安装于所述马达基底内,其中,所述马达载体被悬持地夹设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之间;在所述马达基底上安装对应于所述线圈的磁石;以及,外套马达外壳,以将所述磁石、所述线圈和所述马达载体封装于由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马达基底所形成的封装腔内。
在介绍了本申请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将参考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例。
示例性摄像模组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被阐明,其中,所述摄像模组基于集成式组装工艺制备(也就是,将马达的组装工艺集成于摄像模组的组装工艺中)。相应地,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感光组件10、安装于所述感光组件10的马达20,以及,以被安装于所述马达20内的方式被保持于所述感光组件10的感光路径上的透镜组30,其中,所述马达20用于驱动所述透镜组30移动以进行光学性能的调整,例如,进行自动对焦、光学防抖、光学变焦等。
相应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感光组件10,包括:线路板11,感光芯片12、镜座13和滤光元件14,其中,所述线路板11作为所述感光组件10的安装基板。具体地,所述感光芯片12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11(例如,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感光芯片12被安装于所述线路板11的上表面,并通过打金线的方式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11),以藉由所述线路板11为所述感光芯片12提供工作所需要的控制电路和电能。
所述镜座13形成于所述线路板11上以用于支撑其他部件,其中,所述镜座13具有对应于所述感光芯片12的至少感光区域的光窗。例如,在本申请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镜座13被实施为单独成型的塑料支架,其通过黏着剂附着于所述线路板11的表面,并用于支撑其他部件。当然,在本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镜座13还能以其他方式形成于所述线路板11,例如,所述镜座13被实施为模塑镜座13,其通过模塑工艺一体成型于所述线路板11的预设位置。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滤光元件14可被安装于所述镜座13上,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14被保持于所述感光芯片12的感光路径上,这样,在外界光线穿过所述滤光元件14以抵达所述感光芯片12的过程中,该外界光线中的杂散光能够被所述滤光元件14所过滤,以提高成像质量。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滤光元件14还能够以其他方式被安装于所述镜座13上,例如,先在所述镜座13上设置滤光元件支架,进而将所述滤光元件14安装在所述滤光元件支架上,也就是,在该示例中,所述滤光元件14可通过其他支撑件被间接地安装于所述镜座13上。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示例中,所述滤光元件14还能够被安装于所述摄像模组的其他位置,例如,所述滤光元件14形成于所述透镜组30内(例如,作为一层滤光膜附着于所述透镜组30的某片光学透镜的表面),对此,并不为本申请所局限。
为了增加所述感光组件10的底部强度,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感光组件10进一步包括设置于所述线路板11的下表面的加强板(未有图示意),例如,可在所述线路板11的下表面设置钢板,以通过所述钢板来加强所述线路板11的强度。相应地,所述加强板可被配置为与所述线路板11具有相一致的形状和尺寸,以在被叠置于所述线路板11的下表面后,对所述线路板11的整体进行加强。
进一步地,在如图1和图2所示意的示例中,所述马达20被安装于所述镜座13的上表面,应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马达20还可以被安装于所述感光组件10的其他位置,例如,被安装于所述线路板11上或者所述加强板上,对此,并不为本申请所局限。特别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马达20的组装过程在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过程中完成,即,所述马达20被拆分成多个零部件并参与到摄像模组的组装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利于对所述马达20和所述摄像模组整体结构和尺寸进行优化。应可以理解,将所述马达20的组装工序集成到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过程中,这为对所述马达20的内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供空间和新的可能。
在如图1和图2所示意的示例中,所述马达20被实施为电磁式马达,其包括被安装于所述镜座13的马达基底21。特别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所述马达基底21的结构进行了异构。具体地,如图3A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马达基底21包括基底主体211、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211的上端部向内延伸的第一弹性元件22和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211的下端部向内延伸的第二弹性元件23。也就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底主体211、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具有一体式结构,这样,在所述马达20的封装过程中,所述基底主体211和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在被成型后即固定下来。
同时应可以理解,相较于传统的马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23被同时一体地成型于所述马达基底21,或者说,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同时以所述马达基底21为安装基准,通过这样的结构配置,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之间的安装一致性,例如,有利于提高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之间的平行度。
更具体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底主体211具有主体部212和自所述主体部212的转角区域向上延伸的至少二定位柱213。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二定位柱213包括第一定位柱213、第二定位柱213、第三定位柱213和第四定位柱213,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柱213、所述第二定位柱213、所述第三定位柱213和所述第四定位柱213分别自所述主体部212的四个转角区域往上延伸。相应地,如图3A和3B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通过注塑工艺一体结合于所述至少二定位柱213上,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通过注塑工艺一体结合于所述主体部212,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211的上端部向内延伸,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211的下端部向内延伸。
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制备工艺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可先提供所述主体部212,例如,通过注塑工艺形成所述主体部212。值得注意的是,当所述主体部212通过注塑工艺成型时,所述主体部212为注塑件,这样其可为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安装提供平整的表面,即,当所述主体部212为注塑件时,所述主体部212的上表面中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第二安装面为平整表面。接着,将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12的第二安装面(例如,通过黏着剂贴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面)并通过注塑工艺使得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一体结合于所述主体部212的上表面,以获得中间品。然后,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中间品的转角区域形成向上延伸的至少二定位柱213,在该具体示例中,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中间品的四个转角区域形成向上延伸的所述第一定位柱213、第二定位柱213、第三定位柱213和第四定位柱213。应注意到,在该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柱213、所述第二定位柱213、所述第三定位柱213和所述第四定位柱213也为注塑件,这样其可为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安装提供平整的安装面,即,当所述至少二定位柱213为注塑件时,所述至少二定位柱213的上表面中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第一安装面为平整表面。继而,在所述至少二定位柱213的上表面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并通过注塑工艺使得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一体结合于所述至少二定位柱213的上表面以制成所述马达基底21。
应注意到,在该具体示例中,所述主体部212和所述至少二定位柱213都可以通过注塑工艺成型,这样,所述定位柱213的上表面中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第一安装面为平整表面,所述主体部212的上表面中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第二安装面为平整表面,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确保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与所述主体部21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精度以及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与所述至少二定位柱21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精度,而且能够确保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之间具有相对较高的平行度和一致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所述基底主体211一体成型,例如,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直接与所述马达基底21通过嵌件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具体地,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制备工艺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可首先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第二弹性元件23固定于注塑模具的预设位置;然后,通过注塑工艺形成所述马达基底21,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211的上端部向内延伸,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211的下端部向内延伸。也就是,在该具体示例中,首先提供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并将其置入和固定在注塑模具的适当位置,然后注入塑料成型。相应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被冷却固化的塑料塑料包埋在里面,以得到所述马达基底21。
再如,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制备工艺的另一个具体示例中,可首先提供所述主体部212;然后,将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12的上表面;接着,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上设置至少一支撑柱215;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支撑于所述至少一支撑柱215;最终,通过注塑工艺将主体部212、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和所述至少一支撑柱215进行一体成型以制得所述马达基底21。也就是,在该具体示例中,将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平整地放置于所述主体部212,然后,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上设置沿高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支撑柱215安装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于其上,以使得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之间可以保持较好的平行度;而后,再通过注塑工艺形成所述马达基底21。
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马达基底21和所述感光组件10的镜座13还可以具有一体式结构,例如,所述马达基底21和所述镜座13通过注塑工艺一体成型并贴装于所述线路板11的上表面,对此,并不为本申请所局限。
应注意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A和3B所示,与所述马达基底21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具有第一通孔,与所述马达基底21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具有第二通孔,其中,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尺寸。相应地,基于这样的尺寸配置形成了所述马达20载体的安装方式。
具体地,如图3和图3B所示,所述马达20还包括:被悬持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之间的马达载体24;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马达载体24移动且相对设置的线圈25和磁石26,其中,所述马达载体24具有一安装腔240,所述透镜组30被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40内。特别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马达载体24以倒装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之间,也就是,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第二通孔安装至所述马达基底21内,以使得所述马达载体24的上端面抵触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所述马达载体24的下支撑面抵触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所述马达载体24悬持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之间。这里,所述下支撑面表示所述马达载体24的下端部附近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相接触的部分。
为了防止所述马达20的内部被污染和进行电磁屏蔽,所述马达20进一步包括用于封装所述马达基底21、所述马达载体24和所述线圈25-磁石26对的马达外壳27,其中,所述马达外壳27具有对应于所述透镜组30的开口,以允许外界成像光线藉由所述开口进入所述摄像模组的内部。
在如图1和图2所示意的示例中,所述线圈25通过漆包线绕制而成,并在绕制过程中通过热风烘烤使得所述线圈25定型。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线圈25可直接绕制于所述马达载体24,或者,在预制成型后被安装于所述载体。所述磁石26与所述线圈25相对,为所述线圈25提供永久的磁场。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磁石26可安装于所述马达基底21或被安装于所述外壳体,且所述磁石26与所述线圈25相对设置。
应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其他示例中,所述线圈25和所述磁石26的安装位置关系可发生调整,并且,所述线圈25和所述磁石26的安装位置也可以发生对换,即,将所述磁石26安装于所述马达载体24而将所述线圈25安装于所述马达基底21或所述马达外壳27,对此,并不为本申请所局限。
更具体地,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马达基底21一体成型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包括用于定位的定位部和能够产生形变的变形部,其中,所述变形部和所述定位部一体成型且弹性连接,这样当外力作用于所述变形部时,所述变形部可相对于所述定位部发生形变。应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马达载体24被悬持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上,这样,当所述马达载体24在所述线圈25和磁石26的作用下向上位移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产生反作用阻尼力能够平衡电磁力,以使得所述马达载体24的移动更为平稳。
相应地,安装于所述基底主体211的下端部的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包括用于定位的定位部和能够产生形变的变形部,其中,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变形部一体成型且形成弹性连接,这样,当外力作用于所述变形部时,所述变形部可相对于所述定位部发生形变。相应地,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用于对所述马达载体24进行限位,具体地,当所述马达载体24在所述线圈25和所述磁石26的作用下向下位移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产生用于平衡电磁力的反作用阻尼力,以使得所述马达载体24的移动更为平稳。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可具有一体式结构,也可以具有分体式结构。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具有一体式结构时,如图1至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包括第一整外廓221、第一整内廓222和延伸于所述第一整外廓221和第一整内廓222之间的第一悬持结构223,其中,所述第一整外廓221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主体211一体成型,以及,所述马达载体24的上端部抵触于所述第一整内廓222上。相应地,所述第一整外廓221和所述第一整内廓222形成所述定位部,所述第一悬持结构223形成所述变形部。并且,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悬持结构223包括延伸于所述第一整内廓222与所述第一整外廓221之间的至少二簧丝,以通过所述至少二簧丝使得所述第一整内廓22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整外廓221发生移动。
相应地,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具有一体式结构时,所述第一整外廓221和所述第一整内廓222的形状为封闭的环形,例如,所述第一整外廓221的形状为封闭的矩形,所述第一整内廓222的形状为封闭的圆形。
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具有分体式结构时,包括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半外廓、第一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一半外廓和所述第一半内廓之间的第一悬持臂,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包括第二半外廓、第二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二半外廓和所述第二半内廓之间的第二悬持臂,所述第一半外廓和所述第二半外廓形成所述第一整外廓221,所述第一半内廓和所述第二半内廓形成所述第一整内廓222,其中,所述第一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主体211一体成型,以及,所述马达载体24的上端部抵触于所述第一半内廓和所述第二半内廓。
同样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也可以具有分体式结构或一体式结构。当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具有一体式结构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包括第二整外廓231、第二整内廓232和延伸于所述第二整外廓231和第二整内廓232之间的第二悬持结构,其中,所述第三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四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主体211一体成型。相应地,所述第二整外廓231和所述第二整内廓232形成所述定位部,所述第二悬持结构233形成所述变形部。并且,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悬持结构233包括延伸于所述第二整内廓232与所述第二整外廓231之间的至少二簧丝,以通过所述至少二簧丝使得所述第二整内廓232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整外廓231发生移动。
相应地,当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具有一体式结构时,所述第二整外廓231和所述第二整内廓232的形状为封闭的环形,例如,所述第二整外廓231的形状为封闭的矩形,所述第二整内廓232的形状为封闭的圆形。
相应地,当所述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具有分体式结构时,其包括第三弹性部件234和第四弹性部件235,所述第三弹性部件234包括第三半外廓2341、第三半内廓2342和延伸于所述第三半外廓2341和所述第三半内廓2342之间的第三悬持臂2343,所述第四弹性部件235包括第四半外廓2351、第四半内廓2352和延伸于所述第四半外廓2351和所述第四半内廓2352之间的第四悬持臂2353,所述第三半外廓2341和所述第四半外廓2351形成所述第二整外廓231,所述第三半内廓2342和所述第四半内廓2352形成所述第二整内廓232,其中,所述第三半外廓2341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四半外廓2351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主体211一体成型。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论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具有分体式结构或一体式结构,其皆具有薄片结构。量化来看,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厚度尺寸在30um至60um之间。
还值得一提的是,当所述线圈25被固定于所述马达载体24的外周壁,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第一整内廓222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第二整内廓232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线圈25的高度尺寸,这样为所述线圈25在所述马达载体24上的安装提供充足的空间。同时,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第一整外廓221高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第一整内廓222;和/或,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第二整外廓231低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第二整内廓232,通过这样的配置,有利于增加所述马达20的驱动行程。也就是,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第一整外廓221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第二整外廓23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第一整内廓222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第二整内廓232之间的距离,通过这样的尺寸配置,有利于增加所述马达20的驱动行程。
也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下表面低于所述马达载体24的下端面,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上表面低于所述马达载体24的上端面,以使得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不会与其他部件发生直接的撞击,避免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发生损伤。
为了实现所述线圈25的电导通,如图1至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马达基底21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基底主体211内延伸的至少二电连接端子214,其中,所述线圈25通过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214被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11。也就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马达基底21进一步包括形成在其内部的至少二电连接端子214,其中,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214用于导通所述线圈25至所述线路板11。
特别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端子214的配置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配置有关。
在第一种情况下,当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具有分体式结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可具有一体式结构或分体式结构)时,优选地,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第三弹性部件234和第四弹性部件235配合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214来实现所述线圈25和所述线路板11之间的电连接,如图3B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的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214,包括第一电连接端子214和第二电连接端子214,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214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214位于所述基底主体211的同一侧。具体地,如图3B所示,每一所述电连接端子214具有上端部和与所述上端部相对的下端部,其中,所述上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所述下端部裸露于所述马达基底21的下表面,并分别用于电连接其他部件的电连接端。
相应地,在该具体示例中,所述线圈25的第一电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三弹性部件234的第三半内廓2342,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214的上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三弹性部件234的第三半外廓2341,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214的下端部电连接于(例如,通过导电胶或焊接)线路板11;所述线圈25的第二电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四弹性部件235的第四半内廓2352,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214的上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四弹性部件235的第四半外廓2351,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214的下端部电连接于(例如,通过导电胶或焊接)所述线路板11,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线圈25通过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214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被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11,如图3B所示。
在该具体示例的一个变形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可以与所述电连接端子214一体成型。例如,先共同成型,再弯折形成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214,其中,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214自述第二弹性元件23往下延伸,且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呈约90°夹角。
在第二种情况中,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具有分体式结构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可以是分体式结构或者一体式结构),优选地,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第一弹性部分和第二弹性部分配合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214来实现所述线圈25和所述线路板11之间的电连接,如图3C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的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214,包括第一电连接端子214和第二电连接端子214,优选地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214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214位于所述基底主体211的同一侧。具体地,如图4和图5所示,每一所述电连接端子214具有上端部和与所述上端部相对的下端部,其中,所述上端部用于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所述下端部裸露于所述马达基底21的下表面,并分别用于电连接其他部件的电连接端。
相应地,在该具体示例中,所述线圈25的第一电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第一半内廓,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214的上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第一半外廓,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214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并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11;所述线圈25的第二电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半内廓,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214的上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半外廓,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214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并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11,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线圈25通过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214和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被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11。
在该具体示例的一个变形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可以与所述电连接端子214一体成型。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214具有一体式结构时,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两个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的半外廓先与至少两个电连接端子214相固定,例如,先将所述电连接端子214焊接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两个弹性部件的半外廓上,或者,所述至少两个电连接端子214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两个弹性部件一体成型(例如先共同成型,再弯折形成所述电连接端子214,其中,至少两个电连接端子214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下侧,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呈约90°设置);而后再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与所述电连接端子214的组合体置入模具中,通过嵌件注塑工艺成型所述马达20底座。
应注意到,在第一种情况和第二种情况中,所述线圈25都单独藉由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或单独藉由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配合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214与所述线路板11实现电连接。相应地,也可以同时藉由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来配合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214实现所述线圈25和所述线路板11之间的电连接,即,第三种情况。
在第三种情况的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可以同时具有一体式结构。相应地,在该示例中,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214,包括第一电连接端子214和第二电连接端子214,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214的上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第一整外廓221,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214的上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第二整内廓232,所述线圈25的第一电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第一整内廓222;所述线圈25的第二电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第二整内廓232,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214的下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11,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214的下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11,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线圈25通过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214、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适于被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11。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组30包括镜筒31和被安装于所述镜筒31内的至少一光学透镜32,其中,所述透镜组30的镜筒31被螺纹咬合于所述安装腔240内。也就是,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镜筒31具有形成于其外表面的外螺纹,所述安装腔240具有形成于其内的内螺纹,以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之间的相互咬合,将所述透镜组30安装于所述安装腔240内。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知晓,所述透镜组30的解像力与光学透镜32的数量成正比,也就是,解像力越高,光学透镜32的数量越多。因此,优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组30包含多片光学透镜32,例如,4片、5片或者6片光学透镜32。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组30的类型并不为本申请所局限,其可被实施为一体式光学镜头,也可以被实施为分体式透镜组30。具体地,当所述透镜组30被实施为一体式透镜组30时,所述镜筒31具有一体式结构,多片所述光学透镜32被组装于所述镜筒31内。当所述透镜组30被实施为分体式镜头时,所述镜筒31包括至少二筒体单元,多片所述光学透镜32被分别组装于所述至少二筒体单元中以形成多个镜头单体,所述多个镜头单体通过主动校准的方式被组装在一起,以形成所述透镜组30。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马达外壳27的开口的口径小于所述透镜组30和所述马达载体24形成的组件的外径。因可以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透镜组30先于所述马达外壳27参与到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过程中,也就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将所述马达外壳27组装于所述马达20的外侧之后,无需再通过所述开口将所述透镜组30安装于所述马达载体24的安装腔240内,因此,所述马达外壳27的开口的口径能够得以缩减。应可以理解,当所述开口的口径缩减后,有利于防止外界灰尘、脏污进入所述摄像模组的内部。优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开口的口径小于等于所述透镜组30的外径。
除了能够起到防尘和进光的作用外,所述马达外壳27还能够防止磁泄露导致与外界磁场发生干扰。也就是,所述马达外壳27还能充当磁屏蔽罩的作用。
综上,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被阐明,其中,所述摄像模组由特殊的组装工艺制程,具体地,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案将马达20的组装集成于摄像模组的组装过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少摄像模组的整体组装工序数量,提高产能和效率。
图7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马达20的第一弹性元件22或第二弹性元件23的变形实施的示意图。当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或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具有分体式结构时,例如,在如图1至图4所示意的示例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三弹性部件234和第四弹性部件235,可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弹性部件234和所述第四弹性部件235之间设置连桥236,如图6所示,其中,所述连桥236与所述第三弹性部件234的第三半内廓2342与所述第四弹性部件235的第四半内廓2352一体成型,以连接所述第三弹性部件234和所述第四弹性部件235,从而使得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安装过程中的一致性可以提升。
相应地,在安装完毕后,可通过例如激光切割等方式切割所述连桥236,得到相互分离的所述第三弹性部件234和所述第四弹性部件235。
示例性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图7A至图7C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过程的示意图。这里,图7A至图7C所示意的组装过程以组装如图1至图3B所示意的摄像模组为示例。
具体地,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过程,包括:首先提供一感光组件10,所述感光组件10包括线路板11、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11的感光芯片12和被设置于所述线路板11的镜座13。具体地,可首先提供一线路板11,并通过SMT(Surface-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装工艺)在所述线路板11上贴装电子元器件(例如,电容、电感等);接着,在所述线路板11的中间区域贴装所述感光芯片12并通过打金线的方式将所述感光芯片12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11;进一步地,通过黏着剂将所述镜座13附着于所述线路板11。
接着,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形成具有异构结构的马达基底21。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形成所述马达基底21的过程,首先提供一主体部212,例如,通过注塑工艺形成所述主体部212。值得注意的是,当所述主体部212通过注塑工艺成型时,所述主体部212为注塑件,这样其可为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安装提供平整的表面,即,当所述主体部212为注塑件时,所述主体部212的上表面中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第二安装面为平整表面。接着,将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12的第二安装面(例如,通过黏着剂贴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面)并通过注塑工艺使得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一体结合于所述主体部212的上表面,以获得中间品。然后,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中间品的转角区域形成向上延伸的至少二定位柱213,在该具体示例中,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中间品的四个转角区域形成向上延伸的所述第一定位柱213、第二定位柱213、第三定位柱213和第四定位柱213。应注意到,在该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定位柱213、所述第二定位柱213、所述第三定位柱213和所述第四定位柱213也为注塑件,这样其可为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安装提供平整的安装面,即,当所述至少二定位柱213为注塑件时,所述至少二定位柱213的上表面中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第一安装面为平整表面。继而,在所述至少二定位柱213的上表面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并通过注塑工艺使得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一体结合于所述至少二定位柱213的上表面以制成所述马达基底21。
也就是说,在该具体示例中,形成一马达基底21的过程,包括步骤:提供一主体部212;将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12的上表面并通过注塑工艺使得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一体结合于所述主体部212的上表面以获得第一中间品;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第一中间品的转角区域形成向上延伸的至少二定位柱213;以及,在所述至少二定位柱213的上表面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并通过注塑工艺使得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一体结合于所述至少二定位柱213的上表面以获得所述马达基底21
应注意到,在该具体示例中,所述主体部212和所述至少二定位柱213都可以通过注塑工艺成型,这样,所述定位柱213的上表面中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的第一安装面为平整表面,所述主体部212的上表面中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的第二安装面为平整表面,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确保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与所述主体部21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精度以及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与所述至少二定位柱21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精度,而且能够确保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之间具有相对较高的平行度和一致性。
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制备工艺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可首先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第二弹性元件23固定于注塑模具的预设位置;然后,通过注塑工艺形成所述马达基底21,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211的上端部向内延伸,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211的下端部向内延伸。也就是,在该具体示例中,首先提供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并将其置入和固定在注塑模具的适当位置,然后注入塑料成型。相应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被冷却固化的塑料塑料包埋在里面,以得到所述马达基底21。
也就是,在该示例中,形成一马达基底21的过程,包括步骤: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第二弹性元件23固定于注塑模具的预设位置;以及,通过注塑工艺形成所述马达基底21,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211的上端部向内延伸,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211的下端部向内延伸,如图7E所示。
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制备工艺的另一个具体示例中,可首先提供所述主体部212;然后,将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12的上表面;接着,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上设置至少一支撑柱215;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支撑于所述至少一支撑柱215;最终,通过注塑工艺将主体部212、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和所述至少一支撑柱215进行一体成型以制得所述马达基底21。也就是,在该具体示例中,将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平整地放置于所述主体部212,然后,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上设置沿高度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支撑柱215安装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于其上,以使得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之间可以保持较好的平行度;而后,再通过注塑工艺形成所述马达基底21,如图7D所示。
也就是,在该具体示例中,形成一马达基底21的过程,包括步骤:提供一主体部212;将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12的上表面;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上设置至少一支撑柱215;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支撑于所述至少一支撑柱215;以及,通过注塑工艺将主体部212、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和所述至少一支撑柱215进行一体成型,以获得所述马达基底21。
在所述摄像模组的制备工艺的有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和所述至少一支撑柱215可具有一体式结构。相应地,在该具体示例中,所述马达基底21的形成过程,包括:首先提供所述主体部212;然后,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和所述至少一支撑柱215的组合体设置于所述主体部212的上表面;接着,通过注塑工艺将主体部212、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所述至少一支撑柱215和所述主体部212进行一体成型以制得所述马达基底21。
在制成所述马达基底21后,所述摄像模组的组装过程,进一步包括:将所述马达基底21安装于所述感光组件10上。然后,以倒装的方式将安装有透镜组30和线圈25的马达载体24安装于所述马达基底21内,其中,所述马达载体24被悬持地夹设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2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3之间。接着,在所述马达基底21上安装对应于所述线圈25的磁石26。接着,外套马达外壳27,以将所述磁石26、所述线圈25和所述马达载体24封装于由所述马达外壳27和所述马达基底21所形成的封装腔内。
综上,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被阐明,其将马达20的组装集成于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案中,以利于优化摄像模组的结构和尺寸设计,且能够提高摄像模组的组装效率提高效能。并且,所述组装方法将马达20分拆成多个子模块并参与到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案中,有利于减少摄像模组的整体组装工序数量,提高产能和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31)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
马达基底,包括基底主体、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上端部向内延伸的第一弹性元件,以及,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下端部向内延伸的第二弹性元件;
被悬持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之间的马达载体,所述马达载体具有一安装腔,用于安装包括至少一光学透镜的透镜组于其内;以及
用于驱动所述马达载体移动且相对设置的线圈和磁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基底主体一体成型,以及,所述第二弹性元件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基底主体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基底主体具有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的转角区域向上延伸的至少二定位柱,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通过注塑工艺一体结合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通过注塑工艺一体结合于所述至少二定位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定位柱的上表面中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第一安装面为平整表面,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中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第二安装面为平整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至少二定位柱包括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三定位柱和第四定位柱,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三定位柱和所述第四定位柱分别自所述主体部的四个转角区域往上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柱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定位柱的上表面、所述第三定位柱的上表面和所述第四定位柱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定位柱的截面尺寸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下端部向所述基底主体的上端部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马达基底进一步包括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之间的至少一支撑柱,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和所述至少一支撑柱通过注塑工艺同时与所述基体主体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具有分体式结构,其包括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半外廓、第一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一半外廓和所述第一半内廓之间的第一悬持臂,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包括第二半外廓、第二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二半外廓和所述第二半内廓之间的第二悬持臂,其中,所述第一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主体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具有分体式结构,其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三弹性部件和第四弹性部件,所述第三弹性部件包括第三半外廓、第三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三半外廓和所述第三半内廓之间的第三悬持臂,所述第四弹性部件包括第四半外廓、第四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四半外廓和所述第四半内廓之间的第四悬持臂,其中,所述第三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四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主体一体成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具有一体式结构,其包括第二整外廓、第二整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二整外廓和第二整内廓之间的第二悬持结构,其中,所述第二整外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主体一体成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马达基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基底主体内延伸的至少二电连接端子,其中,所述线圈通过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一弹性元件适于被电连接于线路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包括第一电连接端子和第二电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位于所述基底主体的同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线圈的第一电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第一半内廓,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的上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第一半外廓,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并适于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所述线圈的第二电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半内廓,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的上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第二半外廓,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的下端部向下延伸并适于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线圈通过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一弹性元件适于被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具有分体式结构,其包括相互分离的第三弹性部件和第四弹性部件,所述第三弹性部件包括第三半外廓、第三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三半外廓和所述第三半内廓之间的第三悬持臂,所述第四弹性部件包括第四半外廓、第四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四半外廓和所述第四半内廓之间的第四悬持臂,其中,所述第三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四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主体一体成型。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具有一体式结构,其包括第一整外廓、第一整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一整外廓和第一整内廓之间的第一悬持结构,所述第一整外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主体一体成型。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具有分体式结构,其包括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包括第一半外廓、第一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一半外廓和所述第一半内廓之间的第一悬持臂,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包括第二半外廓、第二半内廓和延伸于所述第二半外廓和所述第二半内廓之间的第二悬持臂,其中,所述第一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半外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基底主体一体成型。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马达基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基底主体内延伸的至少二电连接端子,其中,所述线圈通过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适于被电连接于线路板。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包括第一电连接端子和第二电连接端子,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位于所述基底主体的同一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线圈的第一电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三弹性部件的第三半内廓,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的上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三弹性部件的第三半外廓,所述第一电连接端子的下端部适于电连接于线路板;所述线圈的第二电路端口电连接于所述第四弹性部件的第四半内廓,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的上端部电连接于所述第四弹性部件的第四半外廓,所述第二电连接端子的下端部适于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通过这样的方式,所述线圈通过所述至少二电连接端子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适于被电连接于所述线路板。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电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具有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电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具有一体式结构。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电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具有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电连接端子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具有一体式结构。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马达载体的下端面低于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下表面,所述马达载体的上端面高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上表面。
24.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光组件;
被安装于所述感光组件的如权利1至23任一所述的马达;以及
被安装于所述马达的安装腔内方式被保持于所述感光组件的感光路径上的透镜组,所述透镜组包括至少一光学透镜。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透镜组由所述至少一光学透镜组成,所述至少一光学透镜被安装于所述马达载体的安装腔内。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透镜组还包括镜筒,所述至少一光学透镜被安装于所述镜筒内。
27.一种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感光组件;
形成一马达基底,其中,所述马达基底包括基底主体、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上端部向内延伸的第一弹性元件和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下端部向内延伸的第二弹性元件;
将所述马达基底安装于所述感光组件上;
以倒装的方式将安装有透镜组和线圈的马达载体安装于所述马达基底内,其中,所述马达载体被悬持地夹设于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之间;
在所述马达基底上安装对应于所述线圈的磁石;以及
外套马达外壳,以将所述磁石、所述线圈和所述马达载体封装于由所述马达外壳和所述马达基底所形成的封装腔内。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形成一马达基底,包括:
提供一主体部;
将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并通过注塑工艺使得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一体结合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以获得第一中间品;
通过注塑工艺在所述第一中间品的转角区域形成向上延伸的至少二定位柱;以及
在所述至少二定位柱的上表面设置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并通过注塑工艺使得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体结合于所述至少二定位柱的上表面以获得所述马达基底。
29.根据要求28所述的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所述主体部由注塑工艺形成。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形成一马达基底,包括:
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固定于注塑模具的预设位置;以及
通过注塑工艺形成所述马达基底,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上端部向内延伸,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一体地自所述基底主体的下端部向内延伸。
31.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其中,形成一马达基底,包括:
提供一主体部;
将所述第二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上表面;
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上设置至少一支撑柱;
将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支撑于所述至少一支撑柱;以及
通过注塑工艺将主体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和所述至少一支撑柱进行一体成型,以获得所述马达基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57215.0A CN115473982B (zh) | 2021-06-11 | 马达、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57215.0A CN115473982B (zh) | 2021-06-11 | 马达、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73982A true CN115473982A (zh) | 2022-12-13 |
CN115473982B CN115473982B (zh) | 2024-11-12 |
Family
ID=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42629Y (zh) * | 2008-01-11 | 2008-10-29 |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音圈马达 |
EP3591452A1 (en) * | 2018-07-04 | 2020-01-08 | Shanghai Billu Electronics Co., Ltd. | Lens drive motor, camera and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
CN211183765U (zh) * | 2020-02-26 | 2020-08-04 | 苏州合众三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摄像头的弹片模组及音圈马达 |
CN212231604U (zh) * | 2020-07-27 | 2020-12-25 |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
CN112637455A (zh) * | 2020-12-08 | 2021-04-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头马达、摄像头和电子装置 |
CN212992076U (zh) * | 2020-08-09 | 2021-04-16 | 杭州日月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48m高清摄像模组vcm马达装配结构 |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42629Y (zh) * | 2008-01-11 | 2008-10-29 |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音圈马达 |
EP3591452A1 (en) * | 2018-07-04 | 2020-01-08 | Shanghai Billu Electronics Co., Ltd. | Lens drive motor, camera and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
CN211183765U (zh) * | 2020-02-26 | 2020-08-04 | 苏州合众三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摄像头的弹片模组及音圈马达 |
CN212231604U (zh) * | 2020-07-27 | 2020-12-25 | RealMe重庆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
CN212992076U (zh) * | 2020-08-09 | 2021-04-16 | 杭州日月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48m高清摄像模组vcm马达装配结构 |
CN112637455A (zh) * | 2020-12-08 | 2021-04-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头马达、摄像头和电子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825731B1 (ko) | 광학 손떨림 보정 가능한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 |
CN110663000B (zh) | 透镜驱动装置、相机模块和光学装置 | |
WO2021135185A1 (zh) |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16430536A (zh) | 透镜移动装置 | |
CN114650323A (zh) | 摄像模组、制造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 |
CN118435611A (zh) | 芯片防抖感光组件及防抖摄像模组 | |
KR102044694B1 (ko) | 카메라 모듈 | |
CN113325543A (zh) | 相机马达、相机和电子装置 | |
CN115706503A (zh) | 一种用于驱动镜头组件的马达组件及摄像模组 | |
CN115473982B (zh) | 马达、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5473982A (zh) | 马达、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US20220113456A1 (en) | Camera module | |
CN115473979B (zh) | 马达、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5473983A (zh) | 马达、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5473979A (zh) | 马达、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5473981A (zh) | 马达、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214795372U (zh) | 相机马达、相机和电子装置 | |
KR100985665B1 (ko) | 카메라모듈 | |
CN117768779A (zh) | 驱动组件和摄像模组 | |
CN216748244U (zh) | 一种三轴自动对焦的防抖潜望马达 | |
CN115379080B (zh) | 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5379077A (zh) | 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 |
KR102709361B1 (ko) | 카메라 모듈 | |
WO2023207590A1 (zh) | 一种光学组件及其组装方法和摄像模组 | |
CN218678791U (zh) | 一种位置控制组件及音圈马达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