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65670A - 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65670A
CN115465670A CN202211189280.6A CN202211189280A CN115465670A CN 115465670 A CN115465670 A CN 115465670A CN 202211189280 A CN202211189280 A CN 202211189280A CN 115465670 A CN115465670 A CN 1154656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source
air
compressed air
sending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8928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65670B (zh
Inventor
李源林
秦乐桂
尤国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oo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o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o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os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8928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65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65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5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65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5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04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pneumatically through pipes or tubes; Air slides
    • B65G53/16Gas pressure systems operating with fluidisation of the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65G53/52Adaptations of pipes or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3/00Conveying materials in bulk through troughs, pipes or tubes by floating the materials or by flow of gas, liquid or foam
    • B65G53/34Details
    • B65G53/66Use of indicator or control devices, e.g. for controlling ga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proportions of material and gas, for indicating or preventing jamming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9/00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or device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9/20Auxiliary treatments, e.g. aerating, heating, humidifying, deaerating, cooling, de-watering or drying, during loading or unloading; Loading or unloading in a fluid medium other than a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碳源计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及方法,所述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包括:气力泵送系统、急冷系统、碳源发送系统;所述碳源发送系统包括碳源发送罐,所述碳源发送罐的顶部设有进气接口、底部设有碳源出料口,该进气接口接通有第一空气源,该碳源出料口接通有碳源发送管道;所述碳源发送罐还设有碳源进料口,所述碳源进料口接通有碳源储罐或碳源供给线;所述气力泵送系统,用于输送指定压力和温度的第二压缩空气至所述碳源发送管道,以使所述碳源出料口输出的碳源与第二压缩空气按照指定料气比在碳源发送管道中输送;解决了现有碳源在计量过程中出现融化、吸收水分、粘壁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源计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正极材料的不断增产、量化,对于新能源正极材料的辅料碳源在计量过程中出现融化、吸收水分、粘壁等问题日益突出;进而造成正极材料生产成本的增加,也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旨在解决现有的辅料碳源在计量过程中出现融化、吸收水分、粘壁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所述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包括:气力泵送系统、急冷系统、碳源发送系统;
所述碳源发送系统包括碳源发送罐,所述碳源发送罐的顶部设有进气接口、底部设有碳源出料口,该进气接口接通有第一空气源,该碳源出料口接通有碳源发送管道;所述碳源发送罐还设有碳源进料口,所述碳源进料口接通有碳源储罐或碳源供给线;
所述气力泵送系统,用于输送指定压力和温度的第二压缩空气至所述碳源发送管道,以使所述碳源出料口输出的碳源与第二压缩空气按照指定料气比在碳源发送管道中输送;
所述急冷系统,用于将所述气力泵送系统输送的第二压缩空气的温度调节在预设温度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方法,用于如上所述的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空气源向碳源发送罐输送第一压缩空气;
通过气力泵送系统向碳源发送管道输送第二压缩空气,并通过急冷系统将该第二压缩空气的温度调节在预设温度范围;
通过碳源储罐或碳源供给线向所述碳源发送罐输送碳源,第一压缩空气使碳源从碳源发送罐的碳源出料口输出;
控制所述碳源出料口输出的碳源与第二压缩空气按照指定料气比在碳源发送管道中输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通过与碳源发送罐接通的第一空气源、与碳源储罐或碳源供给线的协同,将碳源由碳源储罐或碳源供给线输送至碳源发送管道,在此过程中,第一空气源与碳源混合输送,可以避免碳源因粘连而造成损失,其后,通过气力泵送系统和急冷系统提供和调节的第二压缩空气,具有较低温度,可以使所述碳源出料口输出的碳源与第二压缩空气按照指定料气比在碳源发送管道中输送;进一步地避免碳源粘连管壁,同时低温防止碳源融化或与吸收水分子,减小甚至是消除碳源输送的损耗,也就解决了现有碳源在计量过程中出现融化、吸收水分、粘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源发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力泵送系统和急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中:1-第一过滤件;2-空气储罐;3-第二过滤件;4-急冷系统;5-第二压力表;6-碳源发送系统;7-碳源储罐;8-碳源发送管道;10-气力泵送系统;41-压缩机;42-冷凝器;43-节流阀;44-盘式换热器;45-风扇;60-碳源发送罐;61-出料电磁阀;62-进气电磁阀;63-进料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随着新能源正极材料的不断增产、量化,新能源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新,更高能量密度和容量的锂电池被投入工厂,也使得锂电正极材料的种类在更新增多,以葡萄糖为碳源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进行改性的研究;改善了材料的颗粒形貌,提高了材料的电子电导率;进而使得锂电正极材料具有更加优良的使用性能。实践中将葡萄糖作为碳源改性锂电正极材料,对碳源的添加量具有要求,因此需要对碳源进行计量,但是葡萄糖在计量过程中容易出现融化、吸收水分、粘壁等现象。
为此从节约碳源材料(即葡萄糖)的角度出发,需要对葡萄糖在计量过程中的工艺进行改进;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的结构图,包括:气力泵送系统10、急冷系统4、碳源发送系统6;
所述碳源发送系统6包括碳源发送罐60,所述碳源发送罐60的顶部设有进气接口、底部设有碳源出料口,该进气接口接通有第一空气源,该碳源出料口接通有碳源发送管道8;所述碳源发送罐60还设有碳源进料口,所述碳源进料口接通有碳源储罐7或碳源供给线;
所述气力泵送系统10,用于输送指定压力和温度的第二压缩空气至所述碳源发送管道8,以使所述碳源出料口输出的碳源与第二压缩空气按照指定料气比在碳源发送管道8中输送;
所述急冷系统4,用于将所述气力泵送系统10输送的第二压缩空气的温度调节在预设温度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碳源是指用于锂电正极材料改性的葡萄糖。提供的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通过与碳源发送罐60接通的第一空气源、与碳源储罐7或碳源供给线的协同,将碳源由碳源储罐7或碳源供给线输送至碳源发送管道8,在此过程中,第一空气源与碳源混合输送,可以避免碳源因粘连而造成损失,其后,通过气力泵送系统10和急冷系统4提供和调节的第二压缩空气,具有较低温度(低于碳源的熔点),可以使所述碳源出料口输出的碳源与第二压缩空气按照指定料气比在碳源发送管道8中输送;进一步地避免碳源粘连管壁,同时低温防止碳源融化或与吸收水分子,减小甚至是消除碳源输送的损耗,也就解决了现有碳源在计量过程中出现融化、吸收水分、粘壁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所述第一空气源、第二空气源可以由工厂配设的空压系统(或者空分站)提供,一般地,工厂配设的空压系统可以提供仪表空气、压缩空气、吹灰空气等,第一空气源通过进气接口供给的是第一压缩空气,即仪表空气(IA),为气力泵送系统10供给的第二压缩空气,为常规的压缩空气(CA),完全能够满足本实施例中气力泵送系统10、碳源发送系统6所需,仅需在气力泵送系统10、急冷系统4、碳源发送系统6的管路上设置一些压力调节阀、过滤阀和流量阀等即可;实现对输送空气的压力、干燥度和流量进行适当的调节。所述进气接口设置有进气电磁阀62,碳源进料口设置在碳源发送罐60的侧壁中部,碳源进料口处设置有进料电磁阀63,碳源出料口设置有出料电磁阀61,通过进料电磁阀63、出料电磁阀61控制碳源的进出料,通过进气电磁阀62控制第一空气源输送的第一压缩空气从进气接口进入碳源发送罐60中;通过该第一压缩空气可以将碳源从碳源出料口、碳源发送管道8输送走。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所述碳源发送管道8一端与碳源出料口接通,另一端与下一工序对接;下一工序可以是计量工序、存放工序或其他工序。所述碳源储罐7或碳源供给线储存有碳源,或可以直接有上一工序(例如碳源生产、制粒工序)输送或供给碳源;该碳源供给线一般是指前一工序的给料系统,本实施例并不限制于此。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提供的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不仅可以用于碳源计量前的给料;还可以用于其他物料的供给或输送,例如药粉、干燥剂、咖啡粉、奶茶粉等的输送,通过调节适量的料气比,增加气体质量流量;通过的气体量增加,降低物料的温度,有效的防止物料融化、吸收水分、粘壁等不良情况;通过添加此机构能节省人耗,缩短生产节拍时间,颗粒资源调度,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应用广泛,具有较好地市场前景;本实施例并不限制于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源出料口输出的碳源与第二压缩空气的料气比为μ,μ∈(0,1];
所述的以使所述碳源出料口输出的碳源与第二压缩空气按照指定料气比在碳源发送管道中输送的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第一压缩空气、第二压缩空气的质量流量;
控制碳源的质量流量;
调节进气电磁阀61、进料或出料电磁阀(63、61)的开度,形成适量的料气比,实现输送。
指定料气比μ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3868691790000061
其中Gs为碳源的质量流量;Gg为气体的质量流量,单位均为m3·min-1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该指定料气比μ为1,即碳源的质量流量与气体的质量流量相等,其中,该气体可以是第一压缩空气,也可以是第二压缩空气,或第一压缩空气与第二压缩空气的混合气体,混合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本实施例并不限制于此。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该指定料气比μ为0.5,即气体的质量流量为碳源的质量流量的二倍。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该指定料气比μ为0.1,即气体的质量流量为碳源的质量流量的十倍。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该指定料气比μ为0.05,即气体的质量流量为碳源的质量流量的二十倍。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该指定料气比μ为0.01,即气体的质量流量为碳源的质量流量的百倍。
上述,该指定料气比μ的值越低,表示气体的质量流量与碳源的质量流量的比例越高,对碳源的制冷越充分、及时,防融化、粘壁的效果越好;但是由于碳源所占比例变小,碳源输送效率并非越高;因此,指定的料气比μ可以根据碳源的物理参数,例如:熔点、粒度、吸水性等进行选择/设置,选择合适的料气比进行输送;有效地防止碳源(葡萄糖)出现融化、吸收水分、粘壁等不良情况,或者减少融化、吸收水分、粘壁等不良情况的出现。
如图1、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力泵送系统10至少包括一路压缩空气管路、多路压缩空气支路,所述压缩空气管路的一端接通有第二空气源,所述压缩空气管路的另一端通过并联设置的多路所述压缩空气支路与所述碳源发送管道8靠近所述碳源出料口的一端接通。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多路压缩空气支路中的部分通断,来调节第二压缩空气输送的质量流量,进而达到调节指定的料气比μ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多路压缩空气支路具体设置有四路,四路压缩空气支路并联设置的接入碳源发送管道8,通过控制其中一路或几路的通断,来控制泵送(或输送)至碳源发送管道8的气体的质量流量,进而调节指定的料气比μ;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多路压缩空气支路可以设置两路或三路,甚至是四路以上,具体的数量可以根据料气比μ的调节精度,以及碳源的制冷要求进行灵活的调整,本实施例给出了几个示例,但不限制于此。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碳源发送罐60为塔式结构或罐式结构,碳源发送罐60的底部收紧设计便于下料和防碳源粘连罐壁。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碳源发送罐60的上部设置有高液位开关(LSH),用于监测碳源发送罐60内碳源(葡萄糖)的容量,以便于控制下料和补料。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碳源发送罐60的上部设置有备用接口,所述备用接口处设置有三通阀或两通阀,该三通阀的第一个接口接通备用接口,第二个接口接通备用气源,第三个接口可以与第一空气源接通。
上述,备用接口的设置,可以使得第一压缩空气的输送和补充更加灵活,实用性高;此外,通过备用接口可以调节碳源发送罐60内的气压,便于下料和补料。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所述的碳源进料口设置在碳源发送罐60的中部靠上的位置,但低于高液位开关所在水平面,碳源进料口接通碳源储罐7;
具体地,所述碳源储罐7可以是塔式结构,或漏斗式结构,在碳源储罐7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气口,通过该进料口进料,通过一个或两个该进气口泵送压缩空气,使得碳源储罐7中的碳源被推送到碳源发送罐60。此外,碳源储罐7的顶部设置有气泵,可以通过该气泵泵送压缩空气(CA)。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空气管路包括第一过滤件1、空气储罐2和第二过滤件3,所述第一过滤件1的进气口接通第二空气源,所述第一过滤件1的出气口接通所述空气储罐2的进气口,所述空气储罐2的出气口接通所述第二过滤件3的进气口,所述第二过滤件3的出气口接通并联设置的多路所述压缩空气支路;所述空气储罐2上设置有第一压力表或第一压力变送器,用于监测所述空气储罐2内的气压。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过滤件1、第二过滤件3,对第二压缩空气进行过滤、干燥,使得输送至所述碳源发送管道8的第二压缩空气,在制冷碳源的同时,不会意外带入杂质和水分,配合急冷系统4实现更好的制冷。而设置的空气储罐2,一方面可以起到调节第二压缩空气的压力、温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平衡第二压缩空气的流量,避免因为第二空气源的原因对第二压缩空气的状态发生变化,而影响后续的制冷;同时也可以起到缓存第二压缩空气的作用。
此外,空气储罐2具有应急功能,在需要调整或更换第二空气源时,保证对碳源的制冷的进行,不发生停机;以使所述碳源出料口输出的碳源与第二压缩空气按照指定料气比在碳源发送管道中输送,并进行制冷。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第一过滤件1、第二过滤件3可以选用高效过滤器,在高效过滤器的进口端或出口端设置电磁阀,用于控制第二压缩空气的流量。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所述压缩空气管路可以接通第一空气源,与碳源发送系统6的气源相同。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所述压缩空气管路设有两路,其中一路制冷、另一路不制冷,两路所述压缩空气管路输送的气体比例可以调节,进而达到调节输送至碳源发送管道8的第二压缩空气的温度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所述第二过滤件3的出气口与并联设置的多路所述压缩空气支路之间设置有第二压力表5或第二压力变送器,用于监测所述第二过滤件的出气口的气压。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第二压力表5或第二压力变送器,可以实时监测第二压缩空气的质量流量,进而可以根据监测结果控制碳源发送管道8中碳源和气体的料气比。
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第二过滤件3的出气口与并联设置的多路所述压缩空气支路之间设置有温度变送器,通过该温度变送器监测制冷后的输送至碳源发送管道8中的第二压缩空气的温度。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急冷系统4包括压缩机41、盘式换热器44、节流阀43和冷凝器42,所述盘式换热器44设置在气力泵送系统10的出气口,用于制冷所述气力泵送系统10输送的第二压缩空气。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盘式换热器44,将第二压缩空气的温度控制在预设的温度范围;使得该预设温度范围的第二压缩空气与碳源进行一定比例的料气比输送,有效防止碳源融化和粘连管壁。
上述的预设温度范围仅需低于碳源的熔点即可,本示例中可以为2~10℃,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葡萄糖作为碳源,其熔点在14℃,因此,第二压缩空气的温度位于2~10℃,可以有效防止葡萄糖融化。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所述冷凝器42外设置有风扇45,用于加速所述冷凝器42的散热。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通过急冷系统制冷后的第二压缩空气的温度为2℃;一些使用场景中,也可以是零摄氏度以下,也可以是10℃;温度越低,对碳源的制冷时效越快,避免碳源融化和粘连的效果越好;但是,制冷的温度越低所需消耗的能量越大;因此,可选地,通过急冷系统4制冷后的第二压缩空气的温度为5℃,或通过急冷系统4制冷后的第二压缩空气的温度为6℃;实现功耗和制冷的平衡。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可选用板式换热器替代所述盘式换热器44,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应用广泛、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源发送系统6还包括:旁路接口;
多个所述旁路接口分别设置在碳源发送罐60的碳源出料口、顶部和侧壁,并通过连接管路接通第一空气源和/或气力泵送系统。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旁路接口可以灵活的调节输送至碳源发送罐60中的气体流量,实现碳源发送罐60内气压的控制,一方面既可以促进碳源进入碳源发送罐60中,另一方面通过调节气压,促进碳源发送罐60中的碳源从碳源出料口排出,并且通过调节碳源发送罐60中的气体流量,可以有效防止碳源在碳源发送罐60中融化和粘连。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所述连接管路包括:管路a、管路b、管路c和管路d,以及管路b所连接的罐顶旁路接口、管路c所连接的罐底旁路接口、管路d所连接的出料旁路接口,管路b、管路c和管路d共同连接管路a,管路a通过管路e与进气接口接通的第一空气源连通,由第一空气源供给第一压缩空气(IA,仪表空气);所述罐顶旁路接口、罐底旁路接口、出料旁路接口分别设置在碳源发送罐60的顶部、侧壁底部和碳源出料口处。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所述管路a通过管路f与气力泵送系统10连通;
上述,既可以单独设置管路e或管路f,也可以同时设置管路e、管路f;使得既可以向碳源发送罐60中补充第一压缩空气,也可以向碳源发送罐60中补充第二压缩空气;并且补充时通过控制各管路的通断,来控制具体补充在碳源发送罐60的顶部、底部或碳源出料口处;使用场景丰富,可以有效避免在碳源发送罐60中的各个位置的碳源的粘连;提高碳源利用率。当然本实施例给出了设置在顶部、底部或碳源出料口处的示例,但并不限制于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还包括:阀门组件;
所述阀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碳源发送系统6、气力泵送系统10以及急冷系统4中第一压缩空气、第二压缩空气或碳源输送的通断。
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的阀门组件,可以控制碳源发送系统6、气力泵送系统10以及急冷系统4中各管路输送的气体/碳源的流量以及通断,进而达到调节碳源发送时的流量、温度和压力的目的,提高碳源发送的效率,并有效的防止碳源融化、吸收水分、粘壁等不良情况;计量时通过添加此机构,可在计量时能节省人耗,缩短生产节拍时间,方便颗粒资源调度,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如图1所示,所述阀门组件包括出料电磁阀61、进气电磁阀62、止回阀、球阀及调节阀等;出料电磁阀61设置在碳源出料口,进气电磁阀62设置在进气接口处;止回阀、球阀及调节阀也设置在相应管路上,通过阀门组件包括的各阀门,实现第一空气源与碳源储罐7或碳源供给线的协同,进而实现向碳源发送罐60中进料;通过出料电磁阀61控制碳源发送罐60出料;通过进气电磁阀62、止回阀、球阀及调节阀等控制各对应管路中压缩空气的流通。
上述,管路b、管路c和管路d、管路e、管路f的接通与否,可以通过阀门组件包括的电磁阀进行控制,继而控制碳源发送罐60中第一、第二压缩空气的补充。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如图2所示,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碳源发送罐60与碳源储罐7之间设置的进料电磁阀63,通过所述进料电磁阀63控制碳源储罐7的碳源进入碳源发送罐60。所述进料电磁阀63可以是止回阀,通过设置止回阀可以防止物料(碳源)倒流。
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碳源储罐7接通有第三空气源,所述第三空气源输送第三压缩空气至碳源储罐7中,能够使碳源储罐7与碳源发送罐60之间形成气压差。
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碳源储罐7与碳源发送罐60之间的气压差,使得碳源发送罐60中形成负压而吸入碳源进入碳源发送罐60中;并且负压吸收的碳源可以避免在管路上粘连。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碳源储罐7通过第三管路连通第三空气源,第三空气源可以为压缩空气源(CA气源);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球阀、减压阀、电磁阀中的部分或全部,通过球阀、减压阀、电磁阀控制碳源储罐的进气。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碳源计量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
本实施例中,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设置在一计量仪的进料端,计量仪为质量测量仪,例如称量斗或卡麦尔称重系统;通过计量仪对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发送(或输送)的碳源进行测量,得到碳源的质量;由于采用了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该机构包括:气力泵送系统10、急冷系统4、碳源发送系统6;所述碳源发送系统6包括碳源发送罐60,所述碳源发送罐60的顶部设有进气接口、底部设有碳源出料口,该进气接口接通有第一空气源,该碳源出料口接通有碳源发送管道8;所述碳源发送罐60还设有碳源进料口,所述碳源进料口接通有碳源储罐7或碳源供给线;所述气力泵送系统10,用于输送指定压力和温度的第二压缩空气至所述碳源发送管道8,以使所述碳源出料口输出的碳源与第二压缩空气按照指定料气比在碳源发送管道8中输送;所述急冷系统4,用于将所述气力泵送系统10输送的第二压缩空气的温度调节在预设温度范围。
因此,通过与碳源发送罐60接通的第一空气源、与碳源储罐7或碳源供给线的协同,将碳源由碳源储罐7或碳源供给线输送至碳源发送管道8,在此过程中,第一空气源与碳源混合输送,可以避免碳源因粘连而造成损失,其后,通过气力泵送系统10和急冷系统4提供和调节的第二压缩空气,具有较低温度,可以使所述碳源出料口输出的碳源与第二压缩空气按照指定料气比在碳源发送管道8中输送;进一步地避免碳源粘连管壁,同时低温防止碳源融化或与吸收水分子,减小甚至是消除碳源输送的损耗,也就解决了现有碳源在计量过程中出现融化、吸收水分、粘壁的问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方法的流程图,用于如上所述的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所述方法包括:
S101,通过第一空气源向碳源发送罐60输送第一压缩空气;
S102,通过气力泵送系统10向碳源发送管道8输送第二压缩空气,并通过急冷系统4将该第二压缩空气的温度调节在预设温度范围;
S103,通过碳源储罐7或碳源供给线向所述碳源发送罐60输送碳源,第一压缩空气使碳源从碳源发送罐60的碳源出料口输出;
S104,控制所述碳源出料口输出的碳源与第二压缩空气按照指定料气比在碳源发送管道8中输送。
本实施例中,通过急冷系统4将该第二压缩空气的温度调节在预设温度范围,可以设置在2~10℃,或零摄氏度以下,仅需要保证碳源在经过制冷后维持在2~10℃,而不融化即可;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在进行第一压缩空气、第二压缩空气输送时,可以先进行干燥和过滤,提高第一压缩空气、第二压缩空气的空气质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使用场景中,第二压缩空气为干燥空气,干燥空气由空风站经管道输送至一高效过滤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干燥空气可以储存于空气储罐中,也可以直送;
同时,由前道工序的给料系统将碳源(即葡萄糖)输送至碳源储罐7中,经碳源发送系统6产生的负压,将碳源吸入碳源发送系统6的碳源发送罐60内;
此时,碳源处于待发送状态时,干燥气经碳源发送系统6程序运行,经过另一高效过滤器3进入急冷系统4中,急速降温(由常温降至2~10℃)后,由碳源发送系统6将碳源与降温后的干燥气体以设定好的料气比,经过碳源发送管道8输送至后道工序或储存系统;整个过过程中,对碳源的发送,可以调节适量的料气比,增加气体质量流量,通过的气体量增加,以及降低碳源的温度,有效的防止碳源出现融化、吸收水分、粘壁等不良情况;通过该方法能节省人耗,缩短生产节拍时间,方便颗粒资源调度,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压缩空气的输送流量改变所述料气比的指定值;
或者,通过调节所述第二压缩空气的输送流量改变所述料气比的指定值。
具体地,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既可以通过上述的碳源发送系统调节第一压缩空气的输送流量,也可以通过气力泵送系统调节所述第二压缩空气的输送流量,进而改变所述料气比的指定值;例如:上述的料气比μ为1、0.1、0.5或0.01。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并基于该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提供了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方法,该机构用于计量时,通过与碳源发送罐接通的第一空气源、与碳源储罐或碳源供给线的协同,将碳源由碳源储罐或碳源供给线输送至碳源发送管道,在此过程中,第一空气源与碳源混合输送,可以避免碳源因粘连而造成损失,其后,通过气力泵送系统和急冷系统提供和调节的第二压缩空气,具有较低温度,可以使所述碳源出料口输出的碳源与第二压缩空气按照指定料气比在碳源发送管道中输送;进一步地避免碳源粘连管壁,同时低温防止碳源融化或与吸收水分子,减小甚至是消除碳源输送的损耗,也就解决了现有碳源在计量过程中出现融化、吸收水分、粘壁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包括:气力泵送系统、急冷系统、碳源发送系统;
所述碳源发送系统包括碳源发送罐,所述碳源发送罐的顶部设有进气接口、底部设有碳源出料口,该进气接口接通有第一空气源,该碳源出料口接通有碳源发送管道;所述碳源发送罐还设有碳源进料口,所述碳源进料口接通有碳源储罐或碳源供给线;
所述气力泵送系统,用于输送指定压力和温度的第二压缩空气至所述碳源发送管道,以使所述碳源出料口输出的碳源与第二压缩空气按照指定料气比在碳源发送管道中输送;
所述急冷系统,用于将所述气力泵送系统输送的第二压缩空气的温度调节在预设温度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力泵送系统至少包括一路压缩空气管路、多路压缩空气支路,所述压缩空气管路的一端接通有第二空气源,所述压缩空气管路的另一端通过并联设置的多路所述压缩空气支路与所述碳源发送管道靠近所述碳源出料口的一端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管路包括第一过滤件、空气储罐和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的进气口接通第二空气源,所述第一过滤件的出气口接通所述空气储罐的进气口,所述空气储罐的出气口接通所述第二过滤件的进气口,所述第二过滤件的出气口接通并联设置的多路所述压缩空气支路;所述空气储罐上设置有第一压力表或第一压力变送器,用于监测所述空气储罐内的气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件的出气口与并联设置的多路所述压缩空气支路之间设置有第二压力表或第二压力变送器,用于监测所述第二过滤件的出气口的气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发送系统还包括:旁路接口;
多个所述旁路接口分别设置在碳源发送罐的碳源出料口、顶部和侧壁,并通过连接管路接通第一空气源和/或气力泵送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还包括:阀门组件;
所述阀门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碳源发送系统、气力泵送系统以及急冷系统中第一压缩空气、第二压缩空气或碳源输送的通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出料口输出的碳源与第二压缩空气的料气比为μ,μ∈(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储罐接通有第三空气源,所述第三空气源输送第三压缩空气至碳源储罐中,能够使碳源储罐与碳源发送罐之间形成气压差。
9.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空气源向碳源发送罐输送第一压缩空气;
通过气力泵送系统向碳源发送管道输送第二压缩空气,并通过急冷系统将该第二压缩空气的温度调节在预设温度范围;
通过碳源储罐或碳源供给线向所述碳源发送罐输送碳源,第一压缩空气使碳源从碳源发送罐的碳源出料口输出;
控制所述碳源出料口输出的碳源与第二压缩空气按照指定料气比在碳源发送管道中输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调节所述第一压缩空气的输送流量改变所述料气比的指定值;
或者,通过调节所述第二压缩空气的输送流量改变所述料气比的指定值。
CN202211189280.6A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及方法 Active CN115465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9280.6A CN115465670B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89280.6A CN115465670B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5670A true CN115465670A (zh) 2022-12-13
CN115465670B CN115465670B (zh) 2023-09-08

Family

ID=84334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89280.6A Active CN115465670B (zh) 2022-09-28 2022-09-28 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6567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1280A (ja) * 2003-05-02 2004-11-25 Shikishima Baking Co Ltd 粉体温度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WO2018095553A1 (en) * 2016-11-28 2018-05-31 S.A. Lhoist Recherche Et Developpement Process for pneumatically conveying a powdery material
CN108163581A (zh) * 2017-11-28 2018-06-15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输送系统
CN208593831U (zh) * 2018-07-24 2019-03-12 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小本体聚丙烯氮气循环气力输送系统
EP3736234A1 (de) * 2019-05-10 2020-11-11 Coperion GmbH Förder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pneumatischen förderung von kunststoffgranula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1280A (ja) * 2003-05-02 2004-11-25 Shikishima Baking Co Ltd 粉体温度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WO2018095553A1 (en) * 2016-11-28 2018-05-31 S.A. Lhoist Recherche Et Developpement Process for pneumatically conveying a powdery material
CN108163581A (zh) * 2017-11-28 2018-06-15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输送系统
CN208593831U (zh) * 2018-07-24 2019-03-12 山东省章丘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 小本体聚丙烯氮气循环气力输送系统
EP3736234A1 (de) * 2019-05-10 2020-11-11 Coperion GmbH Förderanlage und verfahren zur pneumatischen förderung von kunststoffgranula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5670B (zh) 2023-09-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63916B (zh) 燃料电池阳极水管理系统与控制方法
TWI772578B (zh) 電池溫度控制裝置和方法、控制器、儲存介質和充換電站
CN108987767B (zh) 一种多岐管空气供应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方法
CN112086663B (zh) 一种集成冷却加湿功能的燃料电池系统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909309B (zh) 一种带有恒压均质供给分配器的多堆组结构燃料电池系统
CN108258266A (zh) 一种自适应燃料电池系统及控制方法
WO2022134546A1 (zh) 一种轨道车辆燃料电池双回路冷却系统
CN115465670B (zh) 一种碳源锂电正极材料防融化机构及方法
CN204730381U (zh) 双蒸发器动态冰蓄冷系统
CN116014301A (zh) 液冷系统及储能集装箱
CN111403848A (zh) 一种基于极耳液冷方式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203464414U (zh) 两种预热模式的动态冰蓄冷系统
CN110649292B (zh) 一种冷启动辅助装置与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
CN101483248B (zh) 阳极再循环泵控制策略
CN103794808A (zh) 燃料电池车辆用喷射器
CN218274761U (zh) 一种环路式热管理系统
CN203466258U (zh) 一种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
WO2020015372A1 (zh) 丝绸织机压缩空气降温装置及方法
CN116742200B (zh) 基于制冷剂喷射循环的车用冷却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18553995U (zh) 一种用于膏体混合的高效冷却系统
CN219917227U (zh) 燃料电池供氢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1176392U (zh) 一种相变蓄冷式电池储能柜控温系统
CN220474739U (zh) 一种管路组件、散热组件及电池装置
CN220021202U (zh) 供热系统及电池生产系统
CN220821715U (zh) 一种液冷管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