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45548A - 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45548A
CN115445548A CN202211027717.6A CN202211027717A CN115445548A CN 115445548 A CN115445548 A CN 115445548A CN 202211027717 A CN202211027717 A CN 202211027717A CN 115445548 A CN115445548 A CN 115445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ealing box
isolation net
kettle body
raw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77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学磊
吴嘉宾
王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ip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ip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ip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ipu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277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4554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45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55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0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 B01D29/03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flat filtering elements self-suppor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5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01D29/56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in series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62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 B01D29/70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by forces created by movement of the filter element
    • B01D29/72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by forces created by movement of the filter element involving vib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0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19/0013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proc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17/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C07D317/08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 C07D317/1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 C07D317/32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five-membered rings having two oxy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having the hetero atoms in positions 1 and 3 not condensed with other rings with hetero atoms or with carbon atoms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one bond to halogen, e.g. ester or nitrile radicals, directly attached to ring carbon atoms
    • C07D317/34Oxygen atoms
    • C07D317/40Vinylene carbonate; Substituted vinylene carbon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及方法,包括釜体,所述釜体上设置有釜盖,所述釜盖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釜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表面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组支撑腿,且其中一组支撑腿上通过安装柱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釜盖上设置有与釜体配合使用的搅拌组件,所述密封套的一侧设置有与釜体配合使用的外循环机构,通过设置外循环机构,一方面可对上下层原料进行置换,达到辅助混合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不停的取出反应固体产物,使反应可以顺着产物方向更快反应,缩短反应时间,同时釜体内固体产物的减少,减小了搅拌的扭矩和负荷,有利于搅拌轴的长久使用。

Description

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酸亚乙烯酯技术领域,具体为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亚乙烯酯又称1,3-二氧杂环戊烯-2-酮、乙烯碳酸酯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3H2O3,具有呈无色透明液体的性质,是一种锂离子电池新型有机成膜添加剂与过充电保护添加剂,还可作为制备聚碳酸乙烯酯的单体。
目前在对碳酸亚乙烯酯进行生产时,大都是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但是,反应产生的固体量大,反应后期整个体系很庞大,对搅拌负荷较大,容易使搅拌轴损坏,为此,提出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在对碳酸亚乙烯酯进行生产时,大都是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固液分离,但是,反应产生的固体量大,反应后期整个体系很庞大,对搅拌负荷较大,容易使搅拌轴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包括釜体,所述釜体上设置有釜盖,所述釜盖上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釜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表面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组支撑腿,且其中一组支撑腿上通过安装柱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密封套的正面沿上下方向对称连通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釜体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且排料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釜盖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进料管,所述釜盖上设置有与釜体配合使用的搅拌组件,所述密封套的一侧设置有与釜体配合使用的外循环机构。
优选的,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嵌设在支架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釜盖内并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长板,所述延长板上竖向转动装设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的底端延长至釜体内,所述搅拌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釜盖内固定连接有环形架,所述环形架内环形固定连接有多组与齿轮配合使用的齿牙。
优选的,所述外循环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密封套一侧顶部的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的进液端连通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一端连通在釜体左侧的底部,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液端连通有第一密封箱,所述第一密封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箱,所述第一密封箱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隔离网,所述第一密封箱左侧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隔离网配合使用的第一方槽,所述第二密封箱底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隔离网且第二隔离网的顶部嵌设在第一密封箱上,所述第一密封箱左侧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二隔离网配合使用的第二方槽,所述第二密封箱底部的左侧沿前后方向对称连通有两组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密封套正面的底部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的进液端连通在第一密封箱正面的底部,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液端连通有循环管且循环管的一端连通在釜体正面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外循环机构还包括转动装设在第一密封箱内腔顶部和第二密封箱底部右侧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隔离网和第二隔离网配合使用的辅助架,所述连接轴的正面贯穿第一密封箱和第二密封箱并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所述第二密封箱正面的顶部转动装设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上沿前后方向依次固定连接有转动板和主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密封箱正面的左侧转动装设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活塞杆转动装设在转动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隔离网和第二隔离网均呈倾斜状结构,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呈倾斜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齿轮的高度大于齿牙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密封塞,所述第一密封箱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腿上。
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设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者将三乙胺、BHT和溶剂碳酸二甲酯经由进料管输送至釜体内,同时将外接加热设备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对接,在密封套内形成热循环,使釜体内保持40-80℃,随后使用者在1-5小时内加入一定量的氯代碳酸乙烯酯,待滴加氯代碳酸乙烯酯2-3小时后,使用者可通过控制器开启电机,此时电机可带动固定轴、延长板、齿轮和搅拌轴同步转动,对原料进行初步混合,并在齿牙的配合下,可使齿轮在公转时自转,从而可同步驱动搅拌轴在公转时自转,利用双重搅拌,加快了混合效率;
S2、多种原料在反应时会伴随产生固体产物,同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开启第一循环泵,此时第一循环泵可将釜体内不断反应的原料经由进液管传输至第一密封箱内,同时第一隔离网对固体产物进行分离,并在倾斜状的第一隔离网的配合下,移动至第二密封箱内收集,同时第二隔离网可再次对进入的原料进行固液分离,同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开启第二循环泵,第二循环泵可将固液分离后的原料重新经由循环管传输至釜体内继续反应并再次生成固体产物,随着对原料的不断循环输送,可以对上下层原料进行置换,达到辅助混合的效果,同时可不停的取出反应固体产物,使反应可以顺着产物方向更快反应,缩短反应时间,釜体内固体产物的减少,减小了搅拌的扭矩和负荷,有利于搅拌轴的长久使用;
S3、同时在电动伸缩杆的配合下,可带动转动板进行摆动,并在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的配合下,可带动连接轴和辅助架不断上下往复摆动,便于对第一隔离网和第二隔离网进行敲击,以便对第一隔离网和第二隔离网上的堵塞物进行震落,避免影响固液分离效果,若是第二密封箱内的固体较多时,使用者可开启第三电磁阀,解除对排污管的封闭状态,此时固体产物可经由排污管快速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外循环机构,在第一循环泵的辅助下,可将釜体内不断反应的原料经由进液管传输至第一密封箱内,并在第一隔离网和第二隔离网的配合下,对原料中反应生成的固体产物快速隔离,并将固体产物收集在第二密封箱内,同时在第二循环泵的辅助下,可将固液分离后的原料重新经由循环管传输至釜体内继续反应并再次生成固体产物,随着对原料的不断循环输送,一方面可对上下层原料进行置换,达到辅助混合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不停的取出反应固体产物,使反应可以顺着产物方向更快反应,缩短反应时间,同时釜体内固体产物的减少,减小了搅拌的扭矩和负荷,有利于搅拌轴的长久使用。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搅拌组件,利用电机提供驱动源,在固定轴的配合下,可带动延长板、齿轮和搅拌轴同步转动,便于对原料进行初步混合,同时在环形架和齿牙的配合下,可使齿轮在公转时自转,从而可同步驱动搅拌轴在公转时自转,增强了对原料的混合效果,加快了混合效率。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呈倾斜状的第一隔离网和第二隔离网,可使第一隔离网上的固体产物快速传输至第二密封箱内收集,同时可对第二隔离网上的固体产物进行导流,使其快速排出第二隔离网,通过设置齿轮的高度大于齿牙的高度,可有效避免齿牙和齿轮脱离,提高了搅拌组件在运行时的整体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的结构后视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的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密封箱的结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密封箱的结构侧视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搅拌组件的结构局部立体图。
图中:1、釜体;2、密封套;3、釜盖;4、支架;5、进料管;6、密封塞;7、电机;8、第一管道;9、第二管道;10、固定轴;11、延长板;12、搅拌轴;13、齿轮;14、环形架;15、齿牙;16、外循环机构;161、第一循环泵;162、进液管;163、第一密封箱;164、第二密封箱;165、第一隔离网;166、第二隔离网;167、连接轴;168、辅助架;169、从动皮带轮;1610、定位轴;1611、转动板;1612、主动皮带轮;1613、电动伸缩杆;1614、排污管;1615、第二循环泵;1616、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包括釜体1,釜体1上设置有釜盖3,釜盖3上固定连接有支架4,釜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套2,密封套2表面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组支撑腿,且其中一组支撑腿上通过安装柱固定连接有控制箱,密封套2的正面沿上下方向对称连通有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9,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9上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釜体1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且排料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釜盖3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进料管5,釜盖3上设置有与釜体1配合使用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的设计,可驱动搅拌轴12在公转时自转,增强了对原料的混合效果,加快了混合效率,密封套2的一侧设置有与釜体1配合使用的外循环机构16,外循环机构16的设计,一方面可对上下层原料进行置换,达到辅助混合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不停的取出反应固体产物,使反应可以顺着产物方向更快反应,缩短反应时间,同时釜体1内固体产物的减少,减小了搅拌的扭矩和负荷,有利于搅拌轴12的长久使用。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包括釜体1,釜体1上设置有釜盖3,釜盖3上固定连接有支架4,釜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套2,密封套2表面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组支撑腿,且其中一组支撑腿上通过安装柱固定连接有控制箱,密封套2的正面沿上下方向对称连通有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9,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9上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釜体1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且排料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釜盖3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进料管5,釜盖3上设置有与釜体1配合使用的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嵌设在支架4上的电机7,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至釜盖3内并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0,固定轴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长板11,延长板11上竖向转动装设有搅拌轴12且搅拌轴12的底端延长至釜体1内,搅拌轴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3,釜盖3内固定连接有环形架14,环形架14内环形固定连接有多组与齿轮13配合使用的齿牙15,搅拌组件的设计,可驱动搅拌轴12在公转时自转,增强了对原料的混合效果,加快了混合效率,齿轮13的高度大于齿牙15的高度,可有效避免齿牙15和齿轮13脱离,提高了搅拌组件在运行时的整体稳定性,密封套2的一侧设置有与釜体1配合使用的外循环机构16,外循环机构16包括固定连接在密封套2一侧顶部的第一循环泵161,第一循环泵161的进液端连通有进液管162且进液管162的一端连通在釜体1左侧的底部,第一循环泵161的出液端连通有第一密封箱163,第一密封箱16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箱164,第一密封箱163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隔离网165,第一密封箱163左侧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隔离网165配合使用的第一方槽,第二密封箱164底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隔离网166且第二隔离网166的顶部嵌设在第一密封箱163上,第一密封箱163左侧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二隔离网166配合使用的第二方槽,第二密封箱164底部的左侧沿前后方向对称连通有两组排污管1614,排污管1614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密封套2正面的底部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有第二循环泵1615,第二循环泵1615的进液端连通在第一密封箱163正面的底部,第二循环泵1615的出液端连通有循环管1616且循环管1616的一端连通在釜体1正面的顶部,外循环机构16还包括转动装设在第一密封箱163内腔顶部和第二密封箱164底部右侧的连接轴167,连接轴167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隔离网165和第二隔离网166配合使用的辅助架168,连接轴167的正面贯穿第一密封箱163和第二密封箱164并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169,第二密封箱164正面的顶部转动装设有定位轴1610,定位轴1610上沿前后方向依次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611和主动皮带轮1612,主动皮带轮1612和从动皮带轮169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二密封箱164正面的左侧转动装设有电动伸缩杆1613且电动伸缩杆1613的活塞杆转动装设在转动板1611上,外循环机构16的设计,一方面可对上下层原料进行置换,达到辅助混合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不停的取出反应固体产物,使反应可以顺着产物方向更快反应,缩短反应时间,同时釜体1内固体产物的减少,减小了搅拌的扭矩和负荷,有利于搅拌轴12的长久使用,第一隔离网165和第二隔离网166均呈倾斜状结构,可使第一隔离网165上的固体产物快速传输至第二密封箱164内收集,同时可对第二隔离网166上的固体产物进行导流,使其快速排出第二隔离网166,搅拌轴12的底端呈倾斜状结构,扩大了搅拌范围,提高了搅拌效果,进料管5上设置有密封塞6,避免原料外泄,第一密封箱163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腿上,提高了第一密封箱163的整体稳定性。
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设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者将三乙胺、BHT和溶剂碳酸二甲酯经由进料管5输送至釜体1内,同时将外接加热设备与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9对接,在密封套2内形成热循环,使釜体1内保持40-80℃,随后使用者在1-5小时内加入一定量的氯代碳酸乙烯酯,待滴加氯代碳酸乙烯酯2-3小时后,使用者可通过控制器开启电机7,此时电机7可带动固定轴10、延长板11、齿轮13和搅拌轴12同步转动,对原料进行初步混合,并在齿牙15的配合下,可使齿轮13在公转时自转,从而可同步驱动搅拌轴12在公转时自转,利用双重搅拌,加快了混合效率;
S2、多种原料在反应时会伴随产生固体产物,同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开启第一循环泵161,此时第一循环泵161可将釜体1内不断反应的原料经由进液管162传输至第一密封箱163内,同时第一隔离网165对固体产物进行分离,并在倾斜状的第一隔离网165的配合下,移动至第二密封箱164内收集,同时第二隔离网166可再次对进入的原料进行固液分离,同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开启第二循环泵1615,第二循环泵1615可将固液分离后的原料重新经由循环管1616传输至釜体1内继续反应并再次生成固体产物,随着对原料的不断循环输送,可以对上下层原料进行置换,达到辅助混合的效果,同时可不停的取出反应固体产物,使反应可以顺着产物方向更快反应,缩短反应时间,釜体1内固体产物的减少,减小了搅拌的扭矩和负荷,有利于搅拌轴12的长久使用;
S3、同时在电动伸缩杆1613的配合下,可带动转动板1611进行摆动,并在主动皮带轮1612和从动皮带轮169的配合下,可带动连接轴167和辅助架168不断上下往复摆动,便于对第一隔离网165和第二隔离网166进行敲击,以便对第一隔离网165和第二隔离网166上的堵塞物进行震落,避免影响固液分离效果,若是第二密封箱164内的固体较多时,使用者可开启第三电磁阀,解除对排污管1614的封闭状态,此时固体产物可经由排污管1614快速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上设置有釜盖(3),所述釜盖(3)上固定连接有支架(4),所述釜体(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套(2),所述密封套(2)表面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三组支撑腿,且其中一组支撑腿上通过安装柱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密封套(2)的正面沿上下方向对称连通有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9),所述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9)上均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釜体(1)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且排料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釜盖(3)顶部的一侧连通有进料管(5),所述釜盖(3)上设置有与釜体(1)配合使用的搅拌组件,所述密封套(2)的一侧设置有与釜体(1)配合使用的外循环机构(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嵌设在支架(4)上的电机(7),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至釜盖(3)内并固定连接有固定轴(10),所述固定轴(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延长板(11),所述延长板(11)上竖向转动装设有搅拌轴(12)且搅拌轴(12)的底端延长至釜体(1)内,所述搅拌轴(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齿轮(13),所述釜盖(3)内固定连接有环形架(14),所述环形架(14)内环形固定连接有多组与齿轮(13)配合使用的齿牙(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机构(16)包括固定连接在密封套(2)一侧顶部的第一循环泵(161),所述第一循环泵(161)的进液端连通有进液管(162)且进液管(162)的一端连通在釜体(1)左侧的底部,所述第一循环泵(161)的出液端连通有第一密封箱(163),所述第一密封箱(16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箱(164),所述第一密封箱(163)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隔离网(165),所述第一密封箱(163)左侧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隔离网(165)配合使用的第一方槽,所述第二密封箱(164)底部的右侧设置有第二隔离网(166)且第二隔离网(166)的顶部嵌设在第一密封箱(163)上,所述第一密封箱(163)左侧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二隔离网(166)配合使用的第二方槽,所述第二密封箱(164)底部的左侧沿前后方向对称连通有两组排污管(1614),所述排污管(1614)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密封套(2)正面的底部通过安装板固定连接有第二循环泵(1615),所述第二循环泵(1615)的进液端连通在第一密封箱(163)正面的底部,所述第二循环泵(1615)的出液端连通有循环管(1616)且循环管(1616)的一端连通在釜体(1)正面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循环机构(16)还包括转动装设在第一密封箱(163)内腔顶部和第二密封箱(164)底部右侧的连接轴(167),所述连接轴(167)上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隔离网(165)和第二隔离网(166)配合使用的辅助架(168),所述连接轴(167)的正面贯穿第一密封箱(163)和第二密封箱(164)并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169),所述第二密封箱(164)正面的顶部转动装设有定位轴(1610),所述定位轴(1610)上沿前后方向依次固定连接有转动板(1611)和主动皮带轮(1612),所述主动皮带轮(1612)和从动皮带轮(169)的表面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密封箱(164)正面的左侧转动装设有电动伸缩杆(1613)且电动伸缩杆(1613)的活塞杆转动装设在转动板(16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网(165)和第二隔离网(166)均呈倾斜状结构,所述搅拌轴(12)的底端呈倾斜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3)的高度大于齿牙(15)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5)上设置有密封塞(6),所述第一密封箱(163)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设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使用者将三乙胺、BHT和溶剂碳酸二甲酯经由进料管(5)输送至釜体(1)内,同时将外接加热设备与第一管道(8)和第二管道(9)对接,在密封套(2)内形成热循环,使釜体(1)内保持40-80℃,随后使用者在1-5小时内加入一定量的氯代碳酸乙烯酯,待滴加氯代碳酸乙烯酯2-3小时后,使用者可通过控制器开启电机(7),此时电机(7)可带动固定轴(10)、延长板(11)、齿轮(13)和搅拌轴(12)同步转动,对原料进行初步混合,并在齿牙(15)的配合下,可使齿轮(13)在公转时自转,从而可同步驱动搅拌轴(12)在公转时自转,利用双重搅拌,加快了混合效率;
S2、多种原料在反应时会伴随产生固体产物,同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开启第一循环泵(161),此时第一循环泵(161)可将釜体(1)内不断反应的原料经由进液管(162)传输至第一密封箱(163)内,同时第一隔离网(165)对固体产物进行分离,并在倾斜状的第一隔离网(165)的配合下,移动至第二密封箱(164)内收集,同时第二隔离网(166)可再次对进入的原料进行固液分离,同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开启第二循环泵(1615),第二循环泵(1615)可将固液分离后的原料重新经由循环管(1616)传输至釜体(1)内继续反应并再次生成固体产物,随着对原料的不断循环输送,可以对上下层原料进行置换,达到辅助混合的效果,同时可不停的取出反应固体产物,使反应可以顺着产物方向更快反应,缩短反应时间,釜体(1)内固体产物的减少,减小了搅拌的扭矩和负荷,有利于搅拌轴(12)的长久使用;
S3、同时在电动伸缩杆(1613)的配合下,可带动转动板(1611)进行摆动,并在主动皮带轮(1612)和从动皮带轮(169)的配合下,可带动连接轴(167)和辅助架(168)不断上下往复摆动,便于对第一隔离网(165)和第二隔离网(166)进行敲击,以便对第一隔离网(165)和第二隔离网(166)上的堵塞物进行震落,避免影响固液分离效果,若是第二密封箱(164)内的固体较多时,使用者可开启第三电磁阀,解除对排污管(1614)的封闭状态,此时固体产物可经由排污管(1614)快速排出。
CN202211027717.6A 2022-08-25 2022-08-25 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及方法 Pending CN1154455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7717.6A CN115445548A (zh) 2022-08-25 2022-08-25 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7717.6A CN115445548A (zh) 2022-08-25 2022-08-25 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5548A true CN115445548A (zh) 2022-12-09

Family

ID=84298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7717.6A Pending CN115445548A (zh) 2022-08-25 2022-08-25 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455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3374A (zh) * 2022-12-16 2023-04-25 山东惟普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分离的碳酸亚乙烯酯合成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32173C2 (de) * 1975-07-18 1981-10-01 Hoechst Ag, 6000 Frankfur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ntinuierlichen Entfernung von Restgehalten an Monomeren aus wäßrigen Dispersionen von Polymerisaten des Vinylchlorids
CN203389645U (zh) * 2013-07-31 2014-01-15 东木奥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带循环过滤装置的反应釜
CN206381983U (zh) * 2016-09-21 2017-08-08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硒酸酯化梭柄松苞菇多糖的制备装置
CN110227402A (zh) * 2019-06-14 2019-09-13 南京博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d-半乳糖胺盐酸盐的装置
CN209612957U (zh) * 2019-01-23 2019-11-12 武汉市天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动泄压保护的多功能加热反应釜
CN112352606A (zh) * 2020-11-10 2021-02-12 佀旭东 一种温室水肥气热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CN114874178A (zh) * 2022-04-21 2022-08-09 上海东庚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亚乙烯酯的生产方法及生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32173C2 (de) * 1975-07-18 1981-10-01 Hoechst Ag, 6000 Frankfurt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kontinuierlichen Entfernung von Restgehalten an Monomeren aus wäßrigen Dispersionen von Polymerisaten des Vinylchlorids
CN203389645U (zh) * 2013-07-31 2014-01-15 东木奥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带循环过滤装置的反应釜
CN206381983U (zh) * 2016-09-21 2017-08-08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硒酸酯化梭柄松苞菇多糖的制备装置
CN209612957U (zh) * 2019-01-23 2019-11-12 武汉市天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动泄压保护的多功能加热反应釜
CN110227402A (zh) * 2019-06-14 2019-09-13 南京博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d-半乳糖胺盐酸盐的装置
CN112352606A (zh) * 2020-11-10 2021-02-12 佀旭东 一种温室水肥气热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CN114874178A (zh) * 2022-04-21 2022-08-09 上海东庚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碳酸亚乙烯酯的生产方法及生产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3374A (zh) * 2022-12-16 2023-04-25 山东惟普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分离的碳酸亚乙烯酯合成方法
CN116003374B (zh) * 2022-12-16 2024-03-29 山东惟普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即时分离的碳酸亚乙烯酯合成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45548A (zh) 外循环法生产碳酸亚乙烯酯的设备及方法
CN113209927A (zh) 一种纤维素醚全自动化环保生产装置及其合成工艺
CN209846073U (zh) 一种螺旋藻面条制备装置
CN115445564A (zh) 一锅法制碳酸亚乙烯酯的方法及设备
CN215463898U (zh) 一种用于frp的不饱和树脂生产用多向高效搅拌装置
CN112390243B (zh) 一种制备二氟磷酸锂的装备
CN112452014A (zh) 一种木质素的提纯方法
CN209887944U (zh) 一种黑色阻燃聚乙烯护套料生产用翻滚干燥装置
CN115318227B (zh) 一种表面活性剂生产用恒温反应装置
CN104263639B (zh) 一种干法发酵系统及其发酵方法
CN216498902U (zh) 一种水溶微生物肥料生产加工用滚筒加菌机
CN113731343B (zh) 一种合成六氟丁二烯的预反应装置
CN204097478U (zh) 一种干法发酵系统
CN217549577U (zh) 一种便捷式连轧机轧制油生产用反应釜
CN219308724U (zh) 一种用于医药中间体生产的反应装置
CN218221974U (zh) 一种高强度石膏粉混料器
CN216678076U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生产制备用混合装置
CN215312344U (zh) 一种化工用节能环保反应釜
CN219209856U (zh) 一种硅橡胶脱低分子装置
CN220546875U (zh) 一种可降低农业环境中四环素含量的复合材料制备装置
CN116972614B (zh) 一种中药提取物干燥装置
CN212597869U (zh) 一种新型生化机
CN216860251U (zh) 一种新型多重旋转硅胶混炼机
CN217288650U (zh) 一种有机肥翻堆机
CN215983729U (zh) 一种农业生产粮食加工用烘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