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42943B - 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42943B
CN115442943B CN202211385338.4A CN202211385338A CN115442943B CN 115442943 B CN115442943 B CN 115442943B CN 202211385338 A CN202211385338 A CN 202211385338A CN 115442943 B CN115442943 B CN 1154429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ublic
label
image
bright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853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42943A (zh
Inventor
张航
徐全铭
孙世国
王家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Gud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Gud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Gud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Gud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853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429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42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2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42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29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brightness or colour temperature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 H05B47/12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by using camera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将亮度采集标签分为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对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进行归类,生成标签对应表;构建与所述目标建筑物所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根据所述标签对应表在所述孪生结构空间构建相对应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根据所述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生成对公共区域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的第一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独立亮度信息生成对独立区域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的第二控制信息,实现根据人流量不同进行节能调节。

Description

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的整个节能周期中,建设期的节能大约只占25%,运营期的节能维护和运营管理则可达到总节能能耗的75%,智能化的重要性是体现在后期的管理上,如果能实现建筑的智能化,则能使建筑物节能率提高20%~25%。
在建筑物的耗能使用过程中,供电耗能较为突出,建筑物中包含了多种用电电器,因此如何控制用电电器并降低供电耗能是建筑能源管理中尤为重要的环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会依据人流量大小的不同对电器进行相适应的控制,从而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实现降低供电耗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所述物联传感器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建筑能源管理,具体包括:
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所有照明装置的照明标签、中央空调供气管道出风口处引风机的风机标签,根据照明装置所处的位置将照明标签分为公共照明标签和独立照明标签,根据引风机所处的位置将风机标签分为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
提取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对应的标签分别得到图像采集标签和亮度采集标签,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分别所处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标签分为公共图像标签,将亮度采集标签分为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对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进行归类,生成标签对应表;
构建与所述目标建筑物所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根据所述标签对应表在所述孪生结构空间构建相对应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
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亮度采集模块分别获取公共区域的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根据所述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生成对公共区域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的第一控制信息;
根据所述亮度采集模块获取独立区域的独立亮度信息,根据所述独立亮度信息生成对引风机模块的第二控制信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提取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对应的标签分别得到图像采集标签和亮度采集标签,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分别所处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标签分为公共图像标签,将亮度采集标签分为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对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进行归类,生成标签对应表,包括:
获取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对应的楼号信息、楼层信息以及相应楼层的区域信息;
对具有相同楼号信息、楼层信息以及区域信息的所有标签进行归类处理,得到多个归类集合,生成标签对应表。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构建与所述目标建筑物所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根据所述标签对应表在所述孪生结构空间构建相对应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与目标建筑物相对应的结构数据,所述结构数据包括多个孪生子模块,每个孪生子模块具有相对应的模块备注信息,所述模块备注信息具有孪生子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楼号信息、楼层信息以及区域信息;
根据孪生子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所有的孪生子模块进行拼接,生成与目标建筑物所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
根据标签对应表确定每个孪生子模块所对应的归类集合,根据孪生子模块相应区域的像素点信息、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和种类在孪生子模块所对应的图像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
根据所述归类集合调取与每个孪生子模块对应的孪生设备模块图像,将所述孪生设备模块图像置于相应的孪生子模块的图像槽位内,所述孪生设备模块图像包括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标签对应表确定每个孪生子模块所对应的归类集合,根据孪生子模块相应区域的像素点信息、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和种类在孪生子模块所对应的图像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包括:
获取孪生子模块的相应区域所对应图像的像素点信息,以所述图像的中心点为坐标点对孪生子模块进行坐标化处理;
将具有相同X轴坐标的所有坐标点中,最大的Y轴坐标对应的坐标点作为第一坐标点,最小的Y轴坐标对应的坐标点作为第二坐标点,根据所有相同X轴坐标的第一坐标点、第二坐标点得到Y轴方向距离;
将具有相同Y轴坐标的所有坐标点中,最大的X轴坐标对应的坐标点作为第三坐标点,最小的X轴坐标对应的坐标点作为第四坐标点,根据所有相同Y轴坐标的第三坐标点、第四坐标点得到X轴方向距离;
若Y轴方向距离大于等于所述X轴方向距离,则确定图像槽位的排列方向为延Y轴方向排列,将Y轴方向作为目标方向;
若Y轴方向距离小于所述X轴方向距离,则确定图像槽位的排列方向为延X轴方向排列,将X轴方向作为目标方向;
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和种类,在图像中相应坐标轴的方向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和种类,在图像中相应坐标轴的方向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包括:
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种类确定每个标签所对应孪生设备模块图像,确定每个孪生设备模块图像在目标方向对应的图像槽位所占用像素点的数量得到第一占用数量,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种类确定所有标签对应的图像槽位的排列顺序;
确定图像中相应坐标轴的方向所具有的像素点的总数量得到像素点总数量;
根据像素点总数量、第一占用数量以及预设的边缘预留数量进行计算得到等分总数量,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生成相对应的等分段落;
根据所述等分总数量、等分段落进行计算,得到每两个槽位之间、槽位与边缘像素点之间的分隔像素点数量;
根据所述分隔像素点数量在相应坐标轴的方向上依次确定图像槽位对应点,按照所有图像槽位的排列顺序,依次将孪生设备模块图像的中心点与图像槽位对应点对应设置,使得图像中相应坐标轴的方向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亮度采集模块分别获取公共区域的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根据所述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生成对公共区域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的第一控制信息,包括:
基于不同位置的图像采集模块、亮度采集模块分别获取公共区域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公共亮度子信息;
统计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公共区域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中的人物图像,若判断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具有人物图像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则进行相应的计数得到计数信息;
统计公共区域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若判断计数信息与公共亮度子信息相对应,则所生成的第一控制信息为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不进行调整;
若判断计数信息与公共子亮度信息不对应,则根据预设控制对应表、计数信息以及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生成第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进行调整。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统计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公共区域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中的人物图像,若判断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具有人物图像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则进行相应的计数得到计数信息,包括:
统计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公共区域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基于OpenCV对公共子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公共子图像信息中的人物图像;
将所述人物图像与人物数据库中的预设图像进行比对,若判断人物图像与预设图像不对应,则对相应的人物图像所对应的公共子图像信息添加第一人物信息;
若判断人物图像与预设图像对应,则对相应的人物图像所对应的公共子图像信息添加第二人物信息;
在判断先前预设时间段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分别被识别后,则按照预设时间要求对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去重处理,根据去重处理后的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计算,得到计数信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在判断先前预设时间段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分别被识别后,则按照预设时间要求对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去重处理,根据去重处理后的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计算,得到计数信息,包括:
在判断第一次识别到公共子图像信息的第一人物信息或第二人物信息,将第一次识别到公共子图像信息的时刻作为第一时刻;
根据第一时刻、预设时间要求确定第二时刻,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得到要求时间段;
若判断要求时间段内具有与相应第一人物信息或第二人物信息对应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则将要求时间段内的公共子图像信息的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删除;
统计所有添加公共子图像信息的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的数量,分别对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加权计算,得到计数信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计数信息,
Figure 356307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Figure 547117DEST_PATH_IMAGE002
为计数信息,
Figure 394594DEST_PATH_IMAGE003
为第一人物信息的数量,
Figure 377463DEST_PATH_IMAGE004
为第一人物权重,
Figure 694437DEST_PATH_IMAGE005
为第二人物信息的数量,
Figure 903701DEST_PATH_IMAGE006
为第二人物权重,
Figure 321913DEST_PATH_IMAGE007
为常数值。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若判断计数信息与公共子亮度信息不对应,则根据预设控制对应表、计数信息以及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生成第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进行调整,包括:
若判断计数信息不处于相应公共子亮度信息对应的计数信息区间内,则判断计数信息与公共子亮度信息不对应;
将计数信息与预设控制对应表进行比对,得到计数信息所处于的计数信息区间对应的公共子亮度信息,所述预设控制对应表内具有每个计数信息区间与公共子亮度信息的对应关系;
将所得到公共子亮度信息与当前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进行比对,若得到的公共子亮度信息大于公共子亮度信息,则生成对当前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进行调大控制的第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进行增大调整;
若得到的公共子亮度信息小于公共子亮度信息,则生成对当前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进行调小控制的第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进行减小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所述物联传感器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建筑能源管理,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所有照明装置的照明标签、中央空调供气管道出风口处引风机的风机标签,根据照明装置所处的位置将照明标签分为公共照明标签和独立照明标签,根据引风机所处的位置将风机标签分为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
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对应的标签分别得到图像采集标签和亮度采集标签,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分别所处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标签分为公共图像标签,将亮度采集标签分为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对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进行归类,生成标签对应表;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与所述目标建筑物所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根据所述标签对应表在所述孪生结构空间构建相对应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亮度采集模块分别获取公共区域的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根据所述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生成对公共区域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的第一控制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亮度采集模块获取独立区域的独立亮度信息,根据所述独立亮度信息生成对独立区域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的第二控制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涉及的所述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本发明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涉及的所述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会根据图像采集模块得到相应的人流量,并根据人流量大小以及当下公共区域的公共亮度信息对公共区域的照明、引风机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人流量越大相应的风机功率越大且开启数量越多,照明设备功率越大且开启数量越多,人流量越小相应的风机功率越小且开启数量越少,照明设备功率越小且开启数量越少,根据独立区域的亮度信息对引风机进行适应性的调整,独立区域亮度越小相应的人数越少,则将相应的引风机功率调小或引风机工作数量调小,独立区域亮度越大相应的人数越多,则将相应的引风机功率调大或引风机工作数量调大。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接收用户输入的、与目标建筑物相对应的结构数据,生成与目标建筑物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并将电器设备依据标签对应表放置在相应的图像槽位内,形成完整的孪生结构空间,方便管理员实时掌控每个区域对应的电器设备,以及通过感知设备采集电器设备的数据信息,对多个电器设备的能源使用进行检测,提高工作的效率,方便后续进行管理。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会对要求时间段内重复的人员进行删除处理,得到真实的人流量,方便后续根据真实的人流量对照明模块和引风机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并且会根据人物信息不同分配不同的权重进行适应性调整照明模块和引风机,使得人流量与得到的公共子亮度相对应,并通过得到的公共子亮度信息与公共子亮度信息的大小关系确定第二控制信息,通过第二控制信息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进行调整,使得在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下,实现降低供电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人流量调节能源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包含A、B和C”、“包含A、B、C”是指A、B、C三者都包含,“包含A、B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之一,“包含A、B和/或C”是指包含A、B、C三者中任1个或任2个或3个。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中,“与A对应的B”、“与A相对应的B”、“A与B相对应”或者“B与A相对应”,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他信息确定B。A与B的匹配,是A与B的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物联传感器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建筑能源管理,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S110、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所有照明装置的照明标签、中央空调供气管道出风口处引风机的风机标签,根据照明装置所处的位置将照明标签分为公共照明标签和独立照明标签,根据引风机所处的位置将风机标签分为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所有照明装置的照明标签、中央空调供气管道出风口处引风机的风机标签,其中,目标建筑物可以是办公大楼,可以是商场,在此不做限定,照明装置可以是灯泡,也可以是LED灯,在此不走限定,根据照明装置所处的位置将照明标签分为公共照明标签和独立照明标签,可以理解的是,公共照明标签对应的照明装置所处位置为公共区域,公共区域可以是公共走道,也可以是厕所,在此不做限定,独立照明标签对应的照明装置所处位置为私家区域,私家区域可以是A公司的办公区域,也可以是B品牌的商铺,在此不做限定,同理,根据引风机所处的位置将风机标签分为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方便后续依据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控制,使得不同区域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可以较好的降低供电能耗。
步骤S120、提取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对应的标签分别得到图像采集标签和亮度采集标签,根据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分别所处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标签分为公共图像标签,将亮度采集标签分为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对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进行归类,生成标签对应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提取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对应的标签分别得到图像采集标签和亮度采集标签,其中,图像采集装置可以是监控摄像头,亮度采集装置可以是亮度传感器,在此不做限定,根据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分别所处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标签分为公共图像标签,将亮度采集标签分为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监控摄像头和亮度传感器所处的位置,将监控摄像头对应的图像采集标签分为公共图像标签,可以理解是,例如办公大楼的摄像头仅会在公共区域进行设置,不会在私家区域进行设置,防止用户的隐私暴露,将亮度传感器对应的亮度采集标签分为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可以理解的是,亮度传感器既可以放置在公共区域也可以放置在私家区域,对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按照相应的位置区域,其中,位置区域为具体的位置信息,例如:D办公大楼,1号楼,12层,1208室,相应的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方便后续根据区域的标签信息进行节能控制。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20具体包括:
获取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的标签信息,标签信息包括对应的楼号信息、楼层信息以及相应楼层的区域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获取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的标签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每个设备处均设有相应的标签,标签上均有其对应的位置信息,例如:编号1公共图像标签位于D办公大楼,1号楼,12层,走道; 标签信息包括对应的楼号信息、楼层信息以及相应楼层的区域信息,其中,区域信息可以是公共区域的走道,可以是私家区域的A公司,在此不做限定,方便后续根据楼号信息、楼层信息以及区域信息对标签进行归类处理,可以得到每个区域对应哪些设备和数量,方便后续进行节能调节。
对具有相同楼号信息、楼层信息以及区域信息的所有标签进行归类处理,得到多个归类集合,生成标签对应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具有相同楼号信息、楼层信息以及区域信息的所有标签进行归类处理,例如:将位于D办公大楼,1号楼,12层,走道的所有标签归为一类,从而得到多个归类集合,生成标签对应表,可以理解的是,标签对应表为一个对应表格,其中位置信息与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的标签信息相对应,例如:D办公大楼,1号楼,12层,走道对应着编号1公共图像标签、编号1公共照明标签、编号1公共风机标签,方便后续根据标签对应表,获取目标建筑物中相应位置信息所对应的设备,并进行实时调整以实现节省能耗。
步骤S130、构建与目标建筑物所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根据标签对应表在孪生结构空间构建相对应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构建与目标建筑物所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并根据标签对应表可以得到目标建筑物中相应区域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将相应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放置在目标建筑物中相应区域中,可以理解的是,系统会建立与目标建筑物以及建筑物中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方便后续在孪生结构空间中进行情况模拟,并将相应的调整情况同步到目标建筑物中。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步骤S130具体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与目标建筑物相对应的结构数据,结构数据包括多个孪生子模块,每个孪生子模块具有相对应的模块备注信息,模块备注信息具有孪生子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楼号信息、楼层信息以及区域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接收用户输入的、与目标建筑物相对应的结构数据,结构数据包括多个孪生子模块,可以理解的是,系统会接收用户主动输入的建筑物结构数据,每个结构数据包括多个孪生子模块,其中,孪生子模块可以是墙体,可以理解的是,用户输入多个墙体数据组合成相应的结构数据,每个墙体具有相对应的模块备注信息,模块备注信息具有孪生子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楼号信息、楼层信息以及区域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墙体都拥有与其他墙体之间位置关系以及所处楼号信息、楼层信息以及区域信息的模块备注信息,方便后续根据模块备注信息中的位置关系进行墙体的拼接,生成与建筑物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
根据孪生子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所有的孪生子模块进行拼接,生成与目标建筑物所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根据孪生子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所有的孪生子模块进行拼接,可以理解的是,系统会根据墙体之间的关系对所有的墙体进行拼接,生成与与目标建筑物所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可以理解的是,系统会先对目标建筑物的墙体进行拼接生成建筑物的孪生结构空间,方便后续将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等放置于孪生结构空间中,生成目标建筑物以及用电电器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
根据标签对应表确定每个孪生子模块所对应的归类集合,根据孪生子模块相应区域的像素点信息、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和种类在孪生子模块所对应的图像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标签对应表确定每个孪生子模块所对应的归类集合,可以理解的是,系统会根据标签对应表中相应的位置信息与每个孪生子模块一一对应,并确定每个孪生子模块所对应归类集合,可以理解的是,系统会确定每个墙体所对应的所有的用电电器,并根据孪生子模块相应区域的像素点信息、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和种类在孪生子模块所对应的图像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可以理解的是,系统会根据墙体的总像素点数量以及用电电器的数量和种类在墙体所对应的位置处建立相对应的放置电器的图像槽位,建立相应的孪生图像,使得管理员可以实时查看不同楼层拥有的设备以及工作情况。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标签对应表确定每个孪生子模块所对应的归类集合,根据孪生子模块相应区域的像素点信息、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和种类在孪生子模块所对应的图像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包括:
获取孪生子模块的相应区域所对应图像的像素点信息,以图像的中心点为坐标点对孪生子模块进行坐标化处理。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获取孪生子模块的相应区域所对应图像的像素点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系统会获取墙体相应区域的图像的像素点信息,例如:编号为1的墙体对应的像素点数量为100个像素点,为方便理解此处仅以100个像素点进行举例,可以理解的是,墙体一般为规则图像,多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并以编号为1的墙体的图像的中心点为坐标点对孪生子模块进行坐标化处理,得到每个像素点的坐标集合,方便后续根据X,Y轴确认每个墙体区域较长的坐标轴从而确认图像槽位的排列方向。
将具有相同X轴坐标的所有坐标点中,最大的Y轴坐标对应的坐标点作为第一坐标点,最小的Y轴坐标对应的坐标点作为第二坐标点,根据所有相同X轴坐标的第一坐标点、第二坐标点得到Y轴方向距离。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将具有相同X轴坐标的所有坐标点中,最大的Y轴坐标对应的坐标点作为第一坐标点,将最小的Y轴坐标对应的坐标点作为第二坐标点,根据所有相同X轴坐标的第一坐标点、第二坐标点得到Y轴方向距离,可以理解的是,系统会获取在横坐标不变的情况下Y轴的最大值(第一坐标点)与最小值(第二坐标点),并将最大值与最小值求差,得到墙体的纵向最大长度,方便后续与横向最大长度进行比对,确定较长的坐标轴,方便后续根据坐标轴决定横向放置还是竖向放置,确定图像槽位的放置。
将具有相同Y轴坐标的所有坐标点中,最大的X轴坐标对应的坐标点作为第三坐标点,最小的X轴坐标对应的坐标点作为第四坐标点,根据所有相同Y轴坐标的第三坐标点、第四坐标点得到X轴方向距离。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将具有相同Y轴坐标的所有坐标点中,最大的X轴坐标对应的坐标点作为第三坐标点,最小的X轴坐标对应的坐标点作为第四坐标点,根据所有相同Y轴坐标的第三坐标点、第四坐标点得到X轴方向距离,同理,系统会获取在纵坐标不变的情况下X轴的最大值(第三坐标点)与最小值(第四坐标点),并将最大值与最小值求差,得到墙体的横向最大长度,方便后续与纵向最大长度进行比对,确定较长的坐标轴,方便后续根据坐标轴决定横向放置还是竖向放置,确定图像槽位的放置,使得管理可以清晰查看相应空间的设备以及运转情况。
若Y轴方向距离大于等于X轴方向距离,则确定图像槽位的排列方向为延Y轴方向排列,将Y轴方向作为目标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果Y轴方向距离大于等于X轴方向距离,则确定图像槽位的排列方向为延Y轴方向排列,例如:如果为规则的长方形纵向距离大于等于横向距离,则以Y轴方向作为目标方向,也就是以纵向方向作为目标方向,方便后续在纵向上建立相应的槽位。
若Y轴方向距离小于X轴方向距离,则确定图像槽位的排列方向为延X轴方向排列,将X轴方向作为目标方向。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果Y轴方向距离小于X轴方向距离,则确定图像槽位的排列方向为延X轴方向排列,可以理解的是,如果长方形纵向距离小于横向距离,则说明此时为横向放置的长方形则以X轴方向作为目标方向,也就是以横向方向作为目标方向,方便后续在横向上建立相应的槽位,使得用电设备分布合理。
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和种类,在图像中相应坐标轴的方向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和种类,可以理解的是,系统会根据电器设备的数量和种类,在图像中相应坐标轴的方向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方便后续在建立槽位后将相应的电器设备放置于相应的槽位中,使得构建完整的孪生结构空间,方便后续进行调整和监测,实现节省电能损耗。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和种类,在图像中相应坐标轴的方向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包括:
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种类确定每个标签所对应孪生设备模块图像,确定每个孪生设备模块图像在目标方向对应的图像槽位所占用像素点的数量得到第一占用数量,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种类确定所有标签对应的图像槽位的排列顺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种类确定每个标签所对应孪生设备模块图像,可以理解的是,系统会根据归类集合内电器设备的种类确定每个电器设备所对应孪生设备模块图像,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电器设备都有与其对应电器图像,例如:灯泡的孪生设备模块图像为圆形,引风机的孪生设备模块图像为正方形,也可以都为正方形,在此不做限定,并确定每个孪生设备模块图像在目标方向对应的图像槽位占用像素点的数量得到第一占用数量,可以理解的是,并确定相应的电器的孪生设备模块图像所占的像素点数量,例如:灯泡的孪生设备模块图像为圆形,圆形占10个像素点,引风机的孪生设备模块图像为正方形,正方形占10个像素点,其中,10个像素点为第一占用数量,并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种类确定所有标签对应的图像槽位的排列顺序,可以理解的是,系统会根据电器设备的种类不同确定相应的图像槽位的排列顺序,可以是按照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进行排序,在此不做限定,例如:按照灯泡、引风机、摄像头、亮度传感器进行排序,从而确定相应的图像槽位。
确定图像中相应坐标轴的方向所具有的像素点的总数量得到像素点总数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确定图像中相应坐标轴的方向所具有的像素点的总数量得到像素点总数量,可以理解的是,系统会确定长方形的方向为横向或纵向,从而确定相应的X或Y轴上所所对应的像素点数量,例如:100个像素点,并确定相应坐标轴的方向所具有的像素点的总数量得到像素点总数量,方便后续得到等分段落。
根据像素点总数量、第一占用数量以及预设的边缘预留数量进行计算得到等分总数量,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生成相对应的等分段落。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根据像素点总数量、第一占用数量以及预设的边缘预留数量进行计算得到等分总数量,例如:像素点总数量为100个,拥有一个照明模块一个引发风机模块,一个亮度采集模块,三者对应的第一占用数量均为10个像素点,其中,预设的边缘预留数量可以理解为预留的像素点数量,可以是人为设置的,可以是10个,相应的根据像素点总数量以及第一占用数量以及预设的边缘预留数量进行计算100-40=60,得到等分总数量为60个,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生成相对应的等分段落,可以理解的是,标签的数量为电器设备的数量,每两个电器相互间隔,因此存在3个电器时,则等分段落位4个,方便后续根据等分总数量与等分段落位的比值,得到相应的分隔像素点数量。
根据等分总数量、等分段落进行计算,得到每两个槽位之间、槽位与边缘像素点之间的分隔像素点数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根据分隔像素点数量与等分段落的比值,60/4=15个,得到每两个槽位之间、槽位与边缘像素点之间的分隔像素点数量为15个,方便后续根据分隔像素点数量确定图像槽位对应点,将电器设备与对应点对应设置,建立完整的孪生空间。
根据分隔像素点数量在相应坐标轴的方向上依次确定图像槽位对应点,按照所有图像槽位的排列顺序,依次将孪生设备模块图像的中心点与图像槽位对应点对应设置,使得图像中相应坐标轴的方向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根据分隔像素点数量在相应坐标轴的方向上依次确定图像槽位对应点,并按照图像槽位的排列顺序,可以理解的是,排列顺序可以是人为预先设置的,例如:按照灯泡、引风机、摄像头、亮度传感器进行排序,从而确定相应的图像槽位,依次将孪生设备模块图像的中心点与图像槽位对应点对应设置,使得图像中相应坐标轴的方向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可以理解的是,先建立了建筑物墙体的孪生结构空间再建立与孪生设备模块图像对应的图像槽位,方便后续进行电器设备的放置。
根据归类集合调取与每个孪生子模块对应的孪生设备模块图像,将孪生设备模块图像置于相应的孪生子模块的图像槽位内,孪生设备模块图像包括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根据归类集合调取与每个孪生子模块对应的孪生设备模块图像,可以理解的是,系统根据归类集合调取与每个墙体对应的所有电器设备的图像,并将电器设备的图像置于相应的电器设备的图像槽位内,其中,孪生设备模块图像包括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可以理解的是,会根据标签对应表确定每个墙体所对应的归类集合,从而得到每个墙体处对应的电器设备,可以理解的是,有些墙体可以只有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亮度采集模块,也可以有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在此不做限定,其中,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可以是一个可以是多个,将目标建筑物与其每个墙体对应的电器设备相匹配,使得构建成完整的孪生结构空间,方便管理员了解相应区域的电器设备以及通过感知设备采集电器设备的数据信息,实时检测相应的电能能耗。
步骤S140、根据图像采集模块、亮度采集模块分别获取公共区域的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根据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生成对公共区域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的第一控制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根据图像采集模块、亮度采集模块分别获取公共区域的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系统会根据摄像头、亮度传感器获取公共区域的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根据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生成对公共区域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的第一控制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系统会根据公共图像信息中的人流量以及当前的公共亮度信息进行比对,人流量越大相应的公共亮度信息越大,人流量越小相应的公共亮度信息越小,根据人流量以及当前的公共亮度信息对照明模块进行调整,并对引风机进行同步调整。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步骤S140具体包括:
步骤S1401、基于不同位置的图像采集模块、亮度采集模块分别获取公共区域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公共亮度子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基于不同位置的摄像头、亮度传感器分别获取公共区域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公共亮度子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公共区域可以设有多个摄像头、亮度传感器,可以获取每一处公共区域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公共亮度子信息,方便后续依据人流量对每处进行较为精准的调整,使得系统可以较好的进行节省用电能耗。
步骤S1402、统计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公共区域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中的人物图像,若判断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具有人物图像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则进行相应的计数得到计数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统计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公共区域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中的人物图像,其中,先前预设时间段可以是人为预先设置的,例如:1个小时,20分钟,在做不做限定,如果判断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具有人物图像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则进行相应的计数得到计数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在先前预设时间段内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中有人经过,则进行相应的计数,从而得到相应的人流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统计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公共区域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中的人物图像,若判断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具有人物图像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则进行相应的计数得到计数信息,包括:
统计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公共区域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基于OpenCV对公共子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公共子图像信息中的人物图像。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统计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公共区域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并基于OpenCV对公共子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公共子图像信息中的人物图像,可以理解的是,系统会依据摄像头进行人流量的统计,并根据OpenCV对人脸进行识别,从而方便后续去重以及根据人物属性不同进行引风机等电器设备的节能调节。
将人物图像与人物数据库中的预设图像进行比对,若判断人物图像与预设图像不对应,则对相应的人物图像所对应的公共子图像信息添加第一人物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将人物图像与人物数据库中的预设图像进行比对,可以理解的是,当采集到人物图像后会与人物数据库中的预设图像进行比对,其中,人物数据库中的预设图像可以是提前录入的人物图像,例如:商场或办公大楼的保安,在此不做限定,如果判断人物图像与预设图像不对应,可以理解的是,此时进入的任务为外来人员,可以是客户,也可以是入驻商家等,则将相应的人物图像所对应的公共子图像信息添加第一人物信息,方便后续根据第一人物信息的属性赋予相应的权重值,从而实现进一步的节能。
若判断人物图像与预设图像对应,则对相应的人物图像所对应的公共子图像信息添加第二人物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果判断人物图像与预设图像对应,则对相应的人物图像所对应的公共子图像信息添加第二人物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判断人物图像为办公大楼的保安则与预设图像对应,则将相应的人物图像所对应的公共子图像信息添加第二人物信息,方便后续第二人物信息的属性赋予相应的权重值,从而实现进一步的节能。
在判断先前预设时间段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分别被识别后,则按照预设时间要求对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去重处理,根据去重处理后的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计算,得到计数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在判断先前预设时间段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分别被识别后,则按照预设时间要求对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去重处理,可以理解的是,同一个人物会经过多个摄像头,若直接进行计数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使得人流量过大,因此按照预设时间要求对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去重处理,根据去重处理后的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计算,得到计数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此时计数信息为真实的人流量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判断先前预设时间段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分别被识别后,则按照预设时间要求对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去重处理,根据去重处理后的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计算,得到计数信息,包括:
在判断第一次识别到公共子图像信息的第一人物信息或第二人物信息,将第一次识别到公共子图像信息的时刻作为第一时刻。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在判断第一次识别到公共子图像信息的第一人物信息或第二人物信息,将第一次识别到公共子图像信息的时刻作为第一时刻,可以理解的是,当摄像头拍摄到第一人物信息或第二人物信息,也就是拍摄到相应额人物时,则将当前时刻作为第一时刻,方便后后续根据预设时间要求生成相应的要求时间段。
根据第一时刻、预设时间要求确定第二时刻,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得到要求时间段。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根据第一时刻、预设时间要求确定第二时刻,其中,预设时间要求可以是人为预先设置的,预设时间要求可以是3分钟,5分钟在此不做限定,根据第一时刻、预设时间要求确定第二时刻,例如:拍摄到人物的第一时刻为10:00,预设时间要求为5分钟,则第二时刻为10:05,并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得到要求时间段,要求时间段为10:00~10:05,方便后续根据要求时间段,进行人物信息的去重。
若判断要求时间段内具有与相应第一人物信息或第二人物信息对应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则将要求时间段内的公共子图像信息的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删除。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果判断要求时间段内具有与相应第一人物信息或第二人物信息对应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则将要求时间段内的公共子图像信息的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删除,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保安在10:00~10:05期间多次经过多个摄像头,则将该保安的人物信息进行删除,只保留一个,从而得到实际的人流量,对人物进行去重处理从而得到实际的人流量信息,方便后续根据实际的人流量进行能源的调节。
统计所有添加公共子图像信息的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的数量,分别对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加权计算,得到计数信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计数信息,
Figure 657823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
Figure 644234DEST_PATH_IMAGE002
为计数信息,
Figure 340794DEST_PATH_IMAGE003
为第一人物信息的数量,
Figure 64162DEST_PATH_IMAGE004
为第一人物权重,
Figure 490464DEST_PATH_IMAGE005
为第二人物信息的数量,
Figure 615152DEST_PATH_IMAGE006
为第二人物权重,
Figure 923643DEST_PATH_IMAGE007
为常数值。可以理解的是,第一人物信息的数量
Figure 653964DEST_PATH_IMAGE003
与计数信息
Figure 341297DEST_PATH_IMAGE002
成正比,第二人物信息的数量
Figure 794144DEST_PATH_IMAGE009
与计数信息
Figure 432674DEST_PATH_IMAGE002
成正比,其中,由于第二人物与预设图像对应,说明第二人物是内部人员,例如保安,由于第一人物与预设图像不对应,说明第一人物是非内部人员,例如客户,因此第一人物权重
Figure 668483DEST_PATH_IMAGE004
大于第二人物权重
Figure 803798DEST_PATH_IMAGE006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会统计目标建筑物的实际人流量,并对人物进行识别,若为内部人员例如保安巡逻等,则对人流量少的地方且内部人员巡逻处适当降低照明亮度以及引风机的功率,在人流量大的区域则适当增大照明的亮度以及引风机的功率,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降低整体的用电能耗。
步骤S1403、统计公共区域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若判断计数信息与公共亮度子信息相对应,则所生成的第一控制信息为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不进行调整。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统计公共区域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如果判断计数信息与公共亮度子信息相对应,则生成的第一控制信息为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不进行调整,可以理解的是,如果计数信息对应的人流量与公共亮度子信息相对应,也就是当前的照明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则不进行后续的调整。
步骤S1404、若判断计数信息与公共子亮度信息不对应,则根据预设控制对应表、计数信息以及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生成第二控制信息,根据第二控制信息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进行调整。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果判断计数信息与公共子亮度信息不对应,可以理解的是,如果计数信息对应的人流量与公共亮度子信息不相对应,则需要根据预设控制对应表、计数信息以及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生成第二控制信息,其中,预设控制对应表可以是人为提前设置的,例如:人流量小于50则为低亮度,人流量大于等于50小于等于100则为中亮度,人流量大于100则为高亮度,根据计数信息与预设控制对应表相对应,得到相应的公共子区域应该对应预测的公共子亮度信息与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比对,生成第二控制信息,也就是对公共子亮度信息的调大或调小以及相应的调整幅度,根据第二控制信息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进行调整,从而实现依据人流量大小的不同进行能源的管理,节省相应的电能损耗。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若判断计数信息与公共子亮度信息不对应,则根据预设控制对应表、计数信息以及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生成第二控制信息,根据第二控制信息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进行调整,包括:
若判断计数信息不处于相应公共子亮度信息对应的计数信息区间内,则判断计数信息与公共子亮度信息不对应。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果判断计数信息不处于相应公共子亮度信息对应的计数信息区间内,则计数信息与公共子亮度信息不对应,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此时计数信息与公共子亮度信息对应的计数信息区间内不相对应,也就是,当前的人流量与当前的公共子亮度信息对应的人流量区间不相对应,进行比对,方便后续进行调节。
将计数信息与预设控制对应表进行比对,得到计数信息所处于的计数信息区间对应的公共子亮度信息,预设控制对应表内具有每个计数信息区间与公共子亮度信息的对应关系。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将计数信息与预设控制对应表进行比对,得到计数信息所处于的计数信息区间对应的公共子亮度信息,预设控制对应表内具有每个计数信息区间与公共子亮度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理解的是,预设控制对应表可以是人为提前设置的,例如:人流量小于50则为低亮度,人流量大于等于50小于等于100则为中亮度,人流量大于100则为高亮度,计数信息为50,则对应的为中亮度,方便后续进行节能调整。
将所得到公共子亮度信息与当前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进行比对,若得到的公共子亮度信息大于公共子亮度信息,则生成对当前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进行调大控制的第二控制信息,根据第二控制信息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进行增大调整。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将得到公共子亮度信息与当前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进行比对,可以理解的是,将计数信息所处于的计数信息区间对应的公共子亮度信息作为得到的公共子亮度信息,例如:计数信息为50,则对应的为中亮度,与当前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低亮度,进行比对,得到的公共子亮度信息(中亮度)大于公共子亮度信息(低亮度),则对当前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进行调大控制的第二控制信息,并根据第二控制信息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进行增大调整,提升用户的体验,避免了人流量过大的安全隐患。
若得到的公共子亮度信息小于公共子亮度信息,则生成对当前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进行调小控制的第二控制信息,根据第二控制信息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进行减小调整。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果得到的公共子亮度信息(中亮度)小于公共子亮度信息(高亮度),则对当前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进行调小控制的第二控制信息,并根据第二控制信息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进行减小调整,使得可以节省相应的电能损耗。
步骤S150、根据亮度采集模块获取独立区域的独立亮度信息,根据独立亮度信息生成对引风机模块的第二控制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系统会根据亮度采集模块获取独立区域的独立亮度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系统会根据亮度传感器获得A公司相应的办公室区域的独立亮度信息,并根据独立亮度信息生成对引风机模块的第二控制信息,可以理解的是,当办公室没有人时,人员会将灯进行关闭,相应的亮度传感器没有电信号则将引风机关闭,人员较少时,会开启部分照明装置,则亮度传感器对应的电信号较小,则降低引风机的功率,人员较多时,会开启全部照明装置,亮度传感器对应的电信号较大,则提高引风机的功率,从而实现依据亮度不同对引风机进行调整,相比传统人员存在忘记关闭引风机以及引风机仅会以固定功率进行工作,进行能源节省。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物联传感器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建筑能源管理,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所有照明装置的照明标签、中央空调供气管道出风口处引风机的风机标签,根据照明装置所处的位置将照明标签分为公共照明标签和独立照明标签,根据引风机所处的位置将风机标签分为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
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对应的标签分别得到图像采集标签和亮度采集标签,根据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分别所处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标签分为公共图像标签,将亮度采集标签分为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对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进行归类,生成标签对应表;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与目标建筑物所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根据标签对应表在孪生结构空间构建相对应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图像采集模块、亮度采集模块分别获取公共区域的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根据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生成对公共区域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的第一控制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亮度采集模块获取独立区域的独立亮度信息,根据独立亮度信息生成对独立区域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的第二控制信息。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40包括:处理器41、存储器42和计算机程序;其中
存储器4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存储器还可以是闪存(flash)。计算机程序例如是实现上述方法的应用程序、功能模块等。
处理器41,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中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可选地,存储器4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41集成在一起。
当存储器42是独立于处理器41之外的器件时,设备还可以包括:
总线43,用于连接存储器42和处理器41。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其中,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例如,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s,简称: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用户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通信设备中。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执行指令,该执行指令存储在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存储介质读取该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执行指令使得设备实施上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提供的方法。
在上述终端或者服务器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传感器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建筑能源管理,具体包括:
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所有照明装置的照明标签、中央空调供气管道出风口处引风机的风机标签,根据照明装置所处的位置将照明标签分为公共照明标签和独立照明标签,根据引风机所处的位置将风机标签分为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
提取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对应的标签分别得到图像采集标签和亮度采集标签,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分别所处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标签分为公共图像标签,将亮度采集标签分为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对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进行归类,生成标签对应表;
构建与所述目标建筑物所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根据所述标签对应表在所述孪生结构空间构建相对应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
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亮度采集模块分别获取公共区域的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根据所述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生成对公共区域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的第一控制信息;
根据所述亮度采集模块获取独立区域的独立亮度信息,根据所述独立亮度信息生成对引风机模块的第二控制信息;
所述提取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对应的标签分别得到图像采集标签和亮度采集标签,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分别所处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标签分为公共图像标签,将亮度采集标签分为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对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进行归类,生成标签对应表,包括:
获取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对应的楼号信息、楼层信息以及相应楼层的区域信息;
对具有相同楼号信息、楼层信息以及区域信息的所有标签进行归类处理,得到多个归类集合,生成标签对应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构建与所述目标建筑物所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根据所述标签对应表在所述孪生结构空间构建相对应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的、与目标建筑物相对应的结构数据,所述结构数据包括多个孪生子模块,每个孪生子模块具有相对应的模块备注信息,所述模块备注信息具有孪生子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楼号信息、楼层信息以及区域信息;
根据孪生子模块之间的位置关系对所有的孪生子模块进行拼接,生成与目标建筑物所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
根据标签对应表确定每个孪生子模块所对应的归类集合,根据孪生子模块相应区域的像素点信息、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和种类在孪生子模块所对应的图像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
根据所述归类集合调取与每个孪生子模块对应的孪生设备模块图像,将所述孪生设备模块图像置于相应的孪生子模块的图像槽位内,所述孪生设备模块图像包括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标签对应表确定每个孪生子模块所对应的归类集合,根据孪生子模块相应区域的像素点信息、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和种类在孪生子模块所对应的图像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包括:
获取孪生子模块的相应区域所对应图像的像素点信息,以所述图像的中心点为坐标点对孪生子模块进行坐标化处理;
将具有相同X轴坐标的所有坐标点中,最大的Y轴坐标对应的坐标点作为第一坐标点,最小的Y轴坐标对应的坐标点作为第二坐标点,根据所有相同X轴坐标的第一坐标点、第二坐标点得到Y轴方向距离;
将具有相同Y轴坐标的所有坐标点中,最大的X轴坐标对应的坐标点作为第三坐标点,最小的X轴坐标对应的坐标点作为第四坐标点,根据所有相同Y轴坐标的第三坐标点、第四坐标点得到X轴方向距离;
若Y轴方向距离大于等于所述X轴方向距离,则确定图像槽位的排列方向为延Y轴方向排列,将Y轴方向作为目标方向;
若Y轴方向距离小于所述X轴方向距离,则确定图像槽位的排列方向为延X轴方向排列,将X轴方向作为目标方向;
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和种类,在图像中相应坐标轴的方向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和种类,在图像中相应坐标轴的方向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包括:
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种类确定每个标签所对应孪生设备模块图像,确定每个孪生设备模块图像在目标方向对应的图像槽位所占用像素点的数量得到第一占用数量,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种类确定所有标签对应的图像槽位的排列顺序;
确定图像中相应坐标轴的方向所具有的像素点的总数量得到像素点总数量;
根据像素点总数量、第一占用数量以及预设的边缘预留数量进行计算得到等分总数量,根据归类集合内标签的数量生成相对应的等分段落;
根据所述等分总数量、等分段落进行计算,得到每两个槽位之间、槽位与边缘像素点之间的分隔像素点数量;
根据所述分隔像素点数量在相应坐标轴的方向上依次确定图像槽位对应点,按照所有图像槽位的排列顺序,依次将孪生设备模块图像的中心点与图像槽位对应点对应设置,使得图像中相应坐标轴的方向处建立相对应的图像槽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亮度采集模块分别获取公共区域的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根据所述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生成对公共区域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的第一控制信息,包括:
基于不同位置的图像采集模块、亮度采集模块分别获取公共区域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公共亮度子信息;
统计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公共区域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中的人物图像,若判断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具有人物图像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则进行相应的计数得到计数信息;
统计公共区域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若判断计数信息与公共亮度子信息相对应,则所生成的第一控制信息为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不进行调整;
若判断计数信息与公共子亮度信息不对应,则根据预设控制对应表、计数信息以及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生成第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进行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统计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公共区域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中的人物图像,若判断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具有人物图像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则进行相应的计数得到计数信息,包括:
统计先前预设时间段内公共区域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基于OpenCV对公共子图像信息进行人脸识别,得到公共子图像信息中的人物图像;
将所述人物图像与人物数据库中的预设图像进行比对,若判断人物图像与预设图像不对应,则对相应的人物图像所对应的公共子图像信息添加第一人物信息;
若判断人物图像与预设图像对应,则对相应的人物图像所对应的公共子图像信息添加第二人物信息;
在判断先前预设时间段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分别被识别后,则按照预设时间要求对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去重处理,根据去重处理后的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计算,得到计数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判断先前预设时间段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分别被识别后,则按照预设时间要求对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去重处理,根据去重处理后的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计算,得到计数信息,包括:
在判断第一次识别到公共子图像信息的第一人物信息或第二人物信息,将第一次识别到公共子图像信息的时刻作为第一时刻;
根据第一时刻、预设时间要求确定第二时刻,根据第一时刻、第二时刻得到要求时间段;
若判断要求时间段内具有与相应第一人物信息或第二人物信息对应的公共子图像信息,则将要求时间段内的公共子图像信息的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删除;
统计所有添加公共子图像信息的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的数量,分别对第一人物信息、第二人物信息进行加权计算,得到计数信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计数信息,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j为计数信息,s1为第一人物信息的数量,k1为第一人物权重,s2为第二人物信息的数量,k2为第二人物权重,a为常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判断计数信息与公共子亮度信息不对应,则根据预设控制对应表、计数信息以及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生成第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进行调整,包括:
若判断计数信息不处于相应公共子亮度信息对应的计数信息区间内,则判断计数信息与公共子亮度信息不对应;
将计数信息与预设控制对应表进行比对,得到计数信息所处于的计数信息区间对应的公共子亮度信息,所述预设控制对应表内具有每个计数信息区间与公共子亮度信息的对应关系;
将所得到公共子亮度信息与当前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进行比对,若得到的公共子亮度信息大于公共子亮度信息,则生成对当前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进行调大控制的第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进行增大调整;
若得到的公共子亮度信息小于公共子亮度信息,则生成对当前的不同位置的公共子亮度信息进行调小控制的第二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对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进行减小调整。
9.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传感器包括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通过以下步骤进行建筑能源管理,具体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建筑物的所有照明装置的照明标签、中央空调供气管道出风口处引风机的风机标签,根据照明装置所处的位置将照明标签分为公共照明标签和独立照明标签,根据引风机所处的位置将风机标签分为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
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对应的标签分别得到图像采集标签和亮度采集标签,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分别所处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标签分为公共图像标签,将亮度采集标签分为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对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进行归类,生成标签对应表;
构建模块,用于构建与所述目标建筑物所对应的孪生结构空间,根据所述标签对应表在所述孪生结构空间构建相对应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图像采集模块以及亮度采集模块;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图像采集模块、亮度采集模块分别获取公共区域的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根据所述公共图像信息、公共亮度信息生成对公共区域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的第一控制信息;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亮度采集模块获取独立区域的独立亮度信息,根据所述独立亮度信息生成对独立区域的照明模块、引风机模块的第二控制信息;
所述提取每个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对应的标签分别得到图像采集标签和亮度采集标签,根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和亮度采集装置分别所处的位置,将图像采集标签分为公共图像标签,将亮度采集标签分为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对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进行归类,生成标签对应表,包括:
获取公共图像标签、公共亮度标签、独立亮度标签、公共照明标签、独立照明标签、公共风机标签和独立风机标签的标签信息,所述标签信息包括对应的楼号信息、楼层信息以及相应楼层的区域信息;
对具有相同楼号信息、楼层信息以及区域信息的所有标签进行归类处理,得到多个归类集合,生成标签对应表。
CN202211385338.4A 2022-11-07 2022-11-07 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54429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5338.4A CN115442943B (zh) 2022-11-07 2022-11-07 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85338.4A CN115442943B (zh) 2022-11-07 2022-11-07 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2943A CN115442943A (zh) 2022-12-06
CN115442943B true CN115442943B (zh) 2023-02-07

Family

ID=84252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85338.4A Active CN115442943B (zh) 2022-11-07 2022-11-07 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429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3116B (zh) * 2023-04-11 2023-06-09 重庆华悦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水库的照明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684295B (zh) * 2023-05-31 2023-11-07 江苏百盛云尚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综合布线全光网络可视化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7421907B (zh) * 2023-10-30 2024-05-24 安徽省中易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9855A (zh) * 2018-05-10 2018-08-24 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 办公区域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418478A (zh) * 2019-07-26 2019-11-05 广东工业大学 基于cnn的节能灯控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2016A (zh) * 2017-06-13 2017-08-18 安徽讯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楼宇公共区域的照明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49855A (zh) * 2018-05-10 2018-08-24 成都精位科技有限公司 办公区域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418478A (zh) * 2019-07-26 2019-11-05 广东工业大学 基于cnn的节能灯控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2943A (zh)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42943B (zh) 基于物联传感器的建筑能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US9414016B2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ersona identification using combined probability maps
CN107256377B (zh) 用于检测视频中的对象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9361910A (zh) 自适应白平衡校正方法及装置
CN111814646B (zh) 基于ai视觉的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353338B (zh) 一种基于营业厅视频监控的能效改进方法
EP3796637A1 (en) Multi-computer cooperation-base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CN110807759A (zh) 照片质量的评价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KR20210067498A (ko) 딥러닝 기반 영상 내 객체 자동 검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0848897A (zh) 一种空调智能调节的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43179B (zh) 离岗检测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WO2018149322A1 (zh) 图像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27276A1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
CN109886239B (zh) 人像聚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920585A (zh) 行为识别方法及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2095818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rowd motion summarization via tracklet based human localization
CN110796014A (zh) 垃圾投放习惯分析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TWI745101B (zh) 資料處理方法、裝置及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CN113642389A (zh) 就餐指引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190495B (zh) 性别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958908A (zh) 监控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KR100543706B1 (ko) 비젼기반 사람 검출방법 및 장치
CN11117811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989779B (zh) 一种投影设备的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183431A (zh) 实时行人数量统计方法、装置、相机和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Hang

Inventor after: Xu Quanming

Inventor after: Sun Shiguo

Inventor after: Wang Jiahui

Inventor before: Sun Shiguo

Inventor before: Xu Quanming

Inventor before: Wang Jiahui

Inventor before: Zhang H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