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41949B - 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41949B
CN115441949B CN202110627192.9A CN202110627192A CN115441949B CN 115441949 B CN115441949 B CN 115441949B CN 202110627192 A CN202110627192 A CN 202110627192A CN 115441949 B CN115441949 B CN 1154419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surface
optical
butt
signal processor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71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41949A (zh
Inventor
吴文成
詹景晴
陈冠修
郭政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en-Yi Industri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en-Yi Industri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en-Yi Industrial Corp filed Critical Nien-Yi Industri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6271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419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41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1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41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1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1Transmission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40Transcei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包括相互对接结合的光电讯号模组及光纤接头;该光电讯号模组的光电讯号处理机板设有单一或多个转接板,由转接板的第一对接面分别设有多个发光元件及多个收光元件及讯号放大器,可使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多个发光/收光元件及讯号放大器,由多个第一打线接合、第二打线接合电性连接而形成导通;光纤接头所设多个光纤其末端与多个发光/收光元件相互轴向对准;如此,通过多个发光/收光元件及讯号放大器相同设于转接板的第一对接面并相邻光电讯号处理机板,有效缩减讯号放大器与多个发光/收光元件及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之间的物理结构(打线接合)距离,达到减少信号衰减与提升讯号传输效益及达到整体结构微型化效益。

Description

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特别是指将多个发光元件及多个收光元件及至少一讯号放大器相同设于转接板的同一平面(如:转接板的第一对接面),转接板设置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且转接板的第一对接面以纵向形式位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上,使多个发光元件及多个收光元件及至少一讯号放大器更能贴近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借以有效缩减讯号放大器与多个发光元件及多个收光元件及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之间物理结构(打线接合)距离,达到减少物理性信号衰减,进而提升整体讯号传输效益及达到整体结构微型化效益的目的。
背景技术
已发展许久的光纤通讯,是指利用光与光纤传递资讯的一种方式;因此,光纤通讯是属于有线通讯的一种,而光纤通讯系统对于电信工业则产生了革命性的作用,同时也在数位时代中,扮演着非常重要角色,其主要原因在于:光纤通讯具有传输容量大、保密性等多优点。
查,中国台湾公告号I521248号的发明专利、美国发明专利证号9,680,573号及美国发明证号9,989,719号,公开一种光学收发器,(均为申请人的前专利)其中连接座与电路主板连接,电路子板利用打线接合方式连接电路主板,转接板位于光纤接头与电路子板之间,光电元件分别耦接于转接板面向光纤接头的一面上,放大器电连接电路子板并以打线接合方式与光电元件连接。
惟,上述现有的(即申请人的前专利)光学收发器乃存在诸多缺失,其说明如下:
1、现有的光学收发器的放大器主要电连接于电路主板,而光电元件主要电连接位于转接板,导致放大器与光电元件分别位于不同物体而呈现分隔的状态;依此状态下,势必相对增加放大器与光电元件间的打线接合长度;然而打线接合长度越长相对就会增加物理性讯号衰减,致而降低整体光学收发器讯号品质。
2、现有的光学收发器的放大器主要电连接位于电路子板,而电路子板再利用打线接合方式连接电路主板,依此方式势必增加放大器与电路主板间的打线接合或传导路径,相对就会增加物理性讯号衰减,致而降低整体光学收发器讯号品质。
3、现有的光学收发器的放大器主要设计暨安装于电路主板,导致电路主板必须相对增加其面积才能供予多个放大器设置,如此必然会造成光学收发器其整体体积相对地过于庞大。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有效缩减讯号放大器与多个发光元件及电路主板之间打线接合或传导路径的距离,达到减少物理性信号的衰减,提升整体讯号传输效益的目的,即为本发明所欲解决的主要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的问题与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包括相互对接结合的光电讯号模组及光纤接头;所述光电讯号模组其包括一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一转接板、多个发光元件及多个收光元件及至少一讯号放大器,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其一端具有第一端及其另一端具有第二端,由第一端用以与一外部预设的多媒体装置电性连接;转接板结合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并相邻第二端,且转接板其面向第二端的侧边设有第一对接面;多个发光元件及多个收光元件设置于转接板的第一对接面;至少一讯号放大器设置于转接板的第一对接面并相邻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使多个发光元件及多个收光元件与讯号放大器位于同一平面,且讯号放大器电性连接有多个第一打线接合及多个第二打线接合,多个第一打线接合用以与多个发光元件及多个收光元件电性连接,多个第二打线接合用以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电性连接;所述光纤接头与光电讯号模组相互对接结合,光纤接头其面向第一对接面的侧边设有第二对接面,且光纤接头设有多个光纤,多个光纤其一端的末端分别露出于第二对接面,使露出于第二对接面的多个光纤其末端与多个发光元件及多个收光元件相互轴向对准。
进一步的,该讯号放大器还电性连接有与多个第二打线接合,这些第二打线接合用以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所预设的多个讯号传输埠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该讯号放大器设置于该第一对接面并以纵向方式相对位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与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之间,且该转接板的第一对接面相对于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部,该光纤接头的第二对接面相对于这些光纤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对应定位插接,使位于该第一对接面的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与位于该第二对接面的这些光纤其末端相互轴向对准。
进一步的,包括一定位座,该定位座设置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并相邻于该第二端,该定位座面向该第二端的侧边设有一第三对接面,该第三对接面设有一开口,该转接板设置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上并结合设于该开口内,使该转接板与该定位座固定结合,且该定位座的第三对接面相对于该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部,该光纤接头的第二对接面相对于这些光纤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对应定位插接,使位于该第一对接面的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与位于该第二对接面的这些光纤其末端相互轴向对准。
进一步的,该转接板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以一体成形方式构成,该转接板于该第一对接面设有至少一电性连接部,该电性连接部延伸设有多个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隐藏于该转接板内部并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形成电性连接,该讯号放大器用以电性连接于该电性连接部,使该讯号放大器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形成电性导通。
进一步的,该转接板的第一对接面相对于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部,该光纤接头的第二对接面相对于这些光纤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对应定位插接,使位于该第一对接面的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与位于该第二对接面的这些光纤其末端相互轴向对准。
进一步的,该讯号放大器可以是驱动晶片,该驱动晶片可以是雷射二极体驱动晶片、发光二极体驱动晶片或转阻放大器的其中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包括:一光电讯号模组、光纤接头和一定位座;
一光电讯号模组,其包括:一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一转接板、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至少一讯号放大器。
一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其一端具有第一端及其另一端具有第二端,由该第一端用以与一外部预设的多媒体装置电性连接;
一转接板,其面向该第二端的侧边设有第一对接面及其顶部设有顶面;
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设置于该转接板的第一对接面;
至少一讯号放大器,设置于该转接板的顶面并相邻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使该讯号放大器相邻位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与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之间,该讯号放大器电性连接有多个第一打线接合及多个第二打线接合,这些第一打线接合用以与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电性连接,这些第二打线接合用以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电性连接;
一光纤接头,与该光电讯号模组相互对接结合,该光纤接头其面向该第一对接面的侧边设有第二对接面,该光纤接头设有多个光纤,这些光纤其一端的末端分别露出于该第二对接面,使露出于该第二对接面的这些光纤其末端与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相互轴向对准;
一定位座,设置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并相邻于该第二端,该定位座面向该第二端的侧边设有第三对接面,该定位座于第三对接面设有一凹部,该定位座的第三对接面与凹部分别延伸出位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其第二端的前端处,该转接板设置于该凹部。
进一步的,该讯号放大器电性连接有多个第一打线接合,这些第一打线接合以90度角方式与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电性连接,且该讯号放大器电性连接有多个第二打线接合,这些第二打线接合用以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所预设的多个讯号传输埠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该定位座的第三对接面相对于该凹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部,该光纤接头的第二对接面相对于这些光纤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对应定位插接,使位于该第一对接面的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与位于该第二对接面的这些光纤其末端相互轴向对准。
进一步的,该讯号放大器可以是驱动晶片,该驱动晶片可以是雷射二极体驱动晶片、发光二极体驱动晶片或转阻放大器的其中一种。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利用多个发光元件及多个收光元件及至少一讯号放大器相同设于转接板的同一平面(如:转接板的第一对接面),转接板再设置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且转接板的第一对接面以纵向形式位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上,使得多个发光元件及多个收光元件及至少一讯号放大器更能贴近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借以有效缩减讯号放大器与多个发光元件及光电讯号处理机板间的打线接合距离,达到减少物理性信号的衰减,提升整体讯号传输效益及达到整体结构微型化效益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第四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第四实施例侧面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光电讯号模组
11、光电讯号处理机板
111、第一端
112、第二端
12、转接板
121、第一对接面
122、顶面
13、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
14、讯号放大器
2、光纤接头
21、第二对接面
22、光纤
3、第一打线接合
4、第二打线接合
5、定位座
50、开口
51、第三对接面
52、凹部
6、第一定位部
7、第二定位部
8、电性连接部
81、传输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方便简捷了解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将本发明配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特征以及优点,以下的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请配合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一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包括一光电讯号模组1及一光纤接头2。
所述光电讯号模组1其包括一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一转接板12、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及至少一讯号放大器14;所述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用以作为光/电讯号的转换处理,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其一端具有第一端111及其另一端具有第二端112,于第一端111可利用金属印刷方式设有多个讯号连接埠,并于第二端112可利用金属印刷方式设有多个讯号传输埠,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由第一端111所设多个讯号连接埠用以与一外部预设多媒体装置的讯号插槽电性连接。
所述转接板12结合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并相邻于第二端112,转接板12其面向第二端112的侧边设有第一对接面121及其顶部设有顶面122,第一对接面121以纵向形式位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上,并于第一对接面121可利用金属印刷方式预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导电接点。所述转接板12其材质可以是塑胶、陶瓷或硅的其中一种。
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设置于转接板12的第一对接面121,即每一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可与第一对接面121所设的其中一个导电接点形成电性连接;所述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可以是雷射二极体(Laser Diode;简称:LD);所述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可以是发光二极体(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所述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可以是光侦测二极体(PIN photodiode;简称:PD)。
所述讯号放大器14设置于转接板12的第一对接面121并相邻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与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例如:讯号放大器14设置于第一对接面121,形成以纵向方式相对位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与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之间,使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与讯号放大器14位于转接板12同一平面,且讯号放大器14分别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及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电性连接;例如:讯号放大器14电性连接有多个第一打线接合3及多个第二打线接合4,由多个第一打线接合3用以与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电性连接,由多个第二打线接合4用以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所预设的多个讯号传输埠电性连接,使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讯号放大器14、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能形成电气导通。所述第一打线接合3电性连接于转接板12的导电接点,达到第一打线接合3与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形成电性连接;所述讯号放大器14可以是驱动晶片,例如:雷射二极体(LD)驱动晶片、发光二极体(LED)驱动晶片或转阻放大器(transimpedance amplifier;简称:TIA)。
所述光纤接头2与光电讯号模组1相互对接结合,光纤接头2其面向转接板12的第一对接面121的侧边设有第二对接面21,且光纤接头2设有多个光纤22,每一条光纤22其一端的末端(即出光/入光面)分别露出于第二对接面21,使露出于第二对接面21的多个光纤22其末端与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相互轴向对准。
例如:转接板12的第一对接面121相对于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部6(如:插孔形式);光纤接头2的第二对接面21相对于多个光纤2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定位部7(如:柱状形式),使得光纤接头2与光电讯号模组1相互对接结合时,通过第一定位部6与第二定位部7的定位插接,位于第一对接面121的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能与位于第二对接面21的多个光纤22其末端相互轴向对准。
当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由第一端111所设多个讯号连接埠与外部预设多媒体装置的讯号插槽电性连接时,多媒体装置所输出的电讯号可通过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讯号放大器14转换成为光讯号,光讯号通过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射出并传导至光纤接头2,再由光纤接头2的多个光纤22将光讯号进行传输。亦可由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接收光纤接头2的多个光纤22将光讯号进行传输的光讯号,通过讯号放大器14、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将多媒体讯号输出至多媒体屏幕。
是以,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于,利用将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及至少一讯号放大器14相同设于转接板12的同一平面(如:转接板12的第一对接面121),转接板12再设置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且转接板12的第一对接面121以纵向形式位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上,使得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至少一讯号放大器14更能贴近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再进一步将讯号放大器14相对设置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与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之间,借以有效缩减讯号放大器14与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间的打线接合距离,达到减少物理性信号的衰减,提升整体讯号传输效益。同时,通过将讯号放大器14设置于转接板12,更可省略传统讯号放大器14占用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的空间,如此可有效缩减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的面积,进一步达到缩减整体光电讯号传输装置的体积的目的。
请再配合参阅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一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的第二实施例,包括一光电讯号模组1、一光纤接头2及一定位座5。所述光电讯号模组1、光纤接头2大致上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结构相同;其中,所述定位座5设置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并相邻于第二端112,定位座5面向第二端112的侧边设有第三对接面51,并于第三对接面51设有一开口50,所述转接板12设置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上并结合设于开口50内,使转接板12与定位座5固定结合;此外,定位座5的第三对接面51相对于开口50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部6(如:插孔形式),使得光纤接头2与光电讯号模组1相互对接结合时,通过第一定位部6与第二定位部7的定位插接,使位于第一对接面121的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能与位于第二对接面21的多个光纤22其末端相互轴向对准。
请再配合参阅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一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包括有一光电讯号模组1、一光纤接头2及一定位座5。所述光电讯号模组1、光纤接头2大致上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结构相同;其中,所述定位座5设置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并相邻于第二端112,定位座5面向第二端112的侧边设有第三对接面51,且定位座5于第三对接面51设有一凹部52,而定位座5的第三对接面51与凹部52分别延伸出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其第二端112的前端处;所述转接板12设置于定位座5的凹部52,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相同设置于转接板12的第一对接面121,而讯号放大器14则设置于转接板12的顶面122,使讯号放大器14同样相邻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与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之间,由多个第一打线接合3能以90度角方式用以与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电性连接,由多个第二打线接合4用以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所预设的多个讯号传输埠电性连接,使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讯号放大器14及多个发光元件及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相同形成电气导通。此外,定位座5的第三对接面51相对于凹部5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部6(如:插孔形式),使得光纤接头2与光电讯号模组1相互对接结合时,通过第一定位部6与第二定位部7的定位插接,使位于第一对接面121的多个发光元件及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能与位于第二对接面21的多个光纤22其末端相互轴向对准。
请再配合参阅图4、图5所示,本发明公开一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的第四实施例,包括有一光电讯号模组1及一光纤接头2;所述光电讯号模组1、光纤接头2大致上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结构相同;其中,所述转接板12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能以一体成形方式构成,例如: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与转接板12可利用3D列印方式一体成形所构成;又,转接板12于第一对接面121以列印方式设有至少一电性连接部8,电性连接部8延伸设有多个传输路径81,传输路径81隐藏于转接板12内部并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形成电性连接,提供讯号放大器14用以电性连接于电性连接部8,即可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形成电性导通,而讯号放大器14再由第一打线接合3与多个发光及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电性连接,或者与此同时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亦以第一打线接合3与电性连接部8电性连接,再与讯号放大器14形成电性导通。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主要是利用将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至少一讯号放大器14同时设于转接板12,转接板12再设置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使得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与至少一讯号放大器14更能贴近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再进一步将讯号放大器14相对设置于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与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之间,借以有效缩减讯号放大器14与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13及光电讯号处理机板11之间的打线接合距离,达到减少物理性信号的衰减,提升整体讯号传输效益的目的。

Claims (11)

1.一种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光电讯号模组和一光纤接头;
一光电讯号模组,其包括:一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一转接板、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至少一讯号放大器;
一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其一端具有第一端及其另一端具有第二端,由该第一端用以与一外部预设的多媒体装置电性连接;
一转接板,结合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并相邻该第二端,该转接板其面向该第二端的侧边设有第一对接面;
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设置于该转接板的第一对接面;
至少一讯号放大器,设置于该转接板的第一对接面并相邻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使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与该讯号放大器位于同一平面,该讯号放大器电性连接有多个第一打线接合,这些第一打线接合用以与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电性连接,且该讯号放大器还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电性连接;
一光纤接头,与该光电讯号模组相互对接结合,该光纤接头其面向该第一对接面的侧边设有第二对接面,该光纤接头设有多个光纤,这些光纤其一端的末端分别露出于该第二对接面,使露出于该第二对接面的这些光纤其末端与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相互轴向对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讯号放大器还电性连接有多个第二打线接合,这些第二打线接合用以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所预设的多个讯号传输埠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讯号放大器设置于该第一对接面并以纵向方式相对位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与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之间,且该转接板的第一对接面相对于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部,该光纤接头的第二对接面相对于这些光纤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对应定位插接,使位于该第一对接面的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与位于该第二对接面的这些光纤其末端相互轴向对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定位座,该定位座设置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并相邻于该第二端,该定位座面向该第二端的侧边设有一第三对接面,该第三对接面设有一开口,该转接板设置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上并结合设于该开口内,使该转接板与该定位座固定结合,且该定位座的第三对接面相对于该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部,该光纤接头的第二对接面相对于这些光纤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对应定位插接,使位于该第一对接面的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与位于该第二对接面的这些光纤其末端相互轴向对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接板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以一体成形方式构成,该转接板于该第一对接面设有至少一电性连接部,该电性连接部延伸设有多个传输路径,该传输路径隐藏于该转接板内部并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形成电性连接,该讯号放大器用以电性连接于该电性连接部,使该讯号放大器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形成电性导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转接板的第一对接面相对于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部,该光纤接头的第二对接面相对于这些光纤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对应定位插接,使位于该第一对接面的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与位于该第二对接面的这些光纤其末端相互轴向对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讯号放大器是驱动晶片,该驱动晶片是雷射二极体驱动晶片、发光二极体驱动晶片或转阻放大器的其中一种。
8.一种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光电讯号模组、一光纤接头和一定位座;
一光电讯号模组,其包括:一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一转接板、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至少一讯号放大器
一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其一端具有第一端及其另一端具有第二端,由该第一端用以与一外部预设的多媒体装置电性连接;
一转接板,其面向该第二端的侧边设有第一对接面及其顶部设有顶面;
多个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设置于该转接板的第一对接面;
至少一讯号放大器,设置于该转接板的顶面并相邻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使该讯号放大器相邻位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与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之间,该讯号放大器电性连接有多个第一打线接合及多个第二打线接合,这些第一打线接合用以与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电性连接,这些第二打线接合用以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电性连接;
一光纤接头,与该光电讯号模组相互对接结合,该光纤接头其面向该第一对接面的侧边设有第二对接面,该光纤接头设有多个光纤,这些光纤其一端的末端分别露出于该第二对接面,使露出于该第二对接面的这些光纤其末端与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相互轴向对准;
一定位座,设置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并相邻于该第二端,该定位座面向该第二端的侧边设有第三对接面,该定位座于第三对接面设有一凹部,该定位座的第三对接面与凹部分别延伸出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其第二端的前端处,该转接板设置于该凹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讯号放大器电性连接有多个第一打线接合,这些第一打线接合以90度角方式与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电性连接,且该讯号放大器电性连接有多个第二打线接合,这些第二打线接合用以与该光电讯号处理机板所预设的多个讯号传输埠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座的第三对接面相对于该凹部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定位部,该光纤接头的第二对接面相对于这些光纤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二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与该第二定位部对应定位插接,使位于该第一对接面的这些发光元件及收光元件与位于该第二对接面的这些光纤其末端相互轴向对准。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讯号放大器是驱动晶片,该驱动晶片是雷射二极体驱动晶片、发光二极体驱动晶片或转阻放大器的其中一种。
CN202110627192.9A 2021-06-04 2021-06-04 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 Active CN1154419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7192.9A CN115441949B (zh) 2021-06-04 2021-06-04 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7192.9A CN115441949B (zh) 2021-06-04 2021-06-04 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1949A CN115441949A (zh) 2022-12-06
CN115441949B true CN115441949B (zh) 2024-05-17

Family

ID=84240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7192.9A Active CN115441949B (zh) 2021-06-04 2021-06-04 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4194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0904A (zh) * 2012-06-22 2014-01-01 Optomedia Technilogy Inc 光學引擎
CN105334586A (zh) * 2014-08-07 2016-02-17 光兴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收发器
CN108234025A (zh) * 2018-01-25 2018-06-29 深圳市恒韬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can总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15682290U (zh) * 2021-06-04 2022-01-28 年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07414B2 (en) * 2013-12-04 2015-12-08 Opto Media Technology Inc. Optical engine
KR102180382B1 (ko) * 2015-05-13 2020-11-1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수신용 광 모듈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400904A (zh) * 2012-06-22 2014-01-01 Optomedia Technilogy Inc 光學引擎
CN105334586A (zh) * 2014-08-07 2016-02-17 光兴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收发器
CN108234025A (zh) * 2018-01-25 2018-06-29 深圳市恒韬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can总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15682290U (zh) * 2021-06-04 2022-01-28 年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1949A (zh) 2022-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54586B2 (en) Integrated transceiver with lightpipe coupler
US7488119B2 (en) Photoelectric composite connector and substrate using the same
CN112180520A (zh) 光收发器
JP2003329892A (ja) 光送受信モジュー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通信システム
USRE46633E1 (en) Optical module
WO2011145785A1 (en) Optical modul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WO2011035696A1 (zh) 一种光模块
US20170261701A1 (en) Optical module
JPH11237529A (ja) 光送受信モジュ−ル
CN215682290U (zh) 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
US20020136504A1 (en) Opto-electronic interface module for high-speed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reof
CN103257413A (zh) 一种微型串行scsi宽带高速传输的并行光收发组件
US8636426B2 (en)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system with optical transceive module
CN203259695U (zh) 微型串行scsi宽带高速传输的并行光收发组件
CN115441949B (zh) 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
CN102508342B (zh) 并行光模块及光纤连接器
WO2022247706A1 (zh) 光引擎组件、光互连系统及网络设备
CN113296199A (zh) 一种单纤双向光组件和光模块
TW201608293A (zh) 雙向光傳輸次組件
CN217467258U (zh) 微型光电讯号转换传输装置
US11630272B2 (en) Photoelectric signal conversion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TWM617429U (zh) 光電訊號轉換傳輸裝置
TW202248694A (zh) 光電訊號轉換傳輸裝置
CN220289914U (zh) 光引擎以及光模块
CN215575815U (zh) 一种能兼容单模多模光纤传输的光引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