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41923A - 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41923A
CN115441923A CN202110626009.3A CN202110626009A CN115441923A CN 115441923 A CN115441923 A CN 115441923A CN 202110626009 A CN202110626009 A CN 202110626009A CN 115441923 A CN115441923 A CN 115441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link
gateway station
ground gateway
wireless fee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260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41923B (zh
Inventor
缪德山
康绍莉
侯利明
孙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260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41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41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1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41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41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39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i.e. for establishing or releasing a connection
    • H04B7/18543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radio, resources, i.e. for establishing or releasing a connection for adapt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e.g.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7Transmission equipment in earth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3Satellite systems for providing telephony service to a mobile station, i.e.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 H04B7/18545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station mobility, i.e. for station registration or loca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应用于星载网络设备,包括:基于卫星波束与地面关口站建立无线馈电链路;基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与所述地面关口站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所述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可以实现无线馈电链路与用户链路的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利用效率,且可以降低星载平台设计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有卫星通信系统中,星载网络设备与地面连接是通过无线馈电链路传输的,馈电传输通常采用专用链路,底层承载的方式是微波或者光纤,因此无线馈电链路的资源是独占的。而在实际应用中,卫星通信的数据通常是通过卫星之间直接进行传输,因此大部分数据将不会通过无线馈电链路传到地面,导致无线馈电链路的使用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应用于星载网络设备,包括:
基于卫星波束与地面关口站建立无线馈电链路;
基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与所述地面关口站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所述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采用的卫星波束以及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的位置间距,对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时分复用或者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可选地,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共用一个卫星波束,当所述卫星波束不用于无线馈电传输时,将所述卫星波束用于用户链路的信息传输。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采用的卫星波束以及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的位置间距,对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时分复用或者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包括:
若确定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采用相同的卫星波束且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处于同一波位,则对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或者码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若确定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采用相同的卫星波束且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处于不同波位,则对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采用时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若确定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采用不同的卫星波束,则对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采用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所述波位指的是一个地面区域或者一个特定空间方向的覆盖区域。
可选地,所述进行资源分配,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为所述地面关口站分配的资源大于预设门限;
为所述地面关口站分配具有高优先级的资源;
为所述地面关口站预留资源。
可选地,所述进行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给所述星载网络设备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
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和所述地面关口站之间的交互信息;
来自于其他相邻卫星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
卫星的波束控制信息或者卫星的测控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先存储在所述星载网络设备的所述地面关口站的身份信息,对所述地面关口站进行安全认证。
可选地,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包括星载基站、星载馈电设备、星载路由设备和星载交换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应用于地面关口站,包括:
基于卫星波束与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馈电链路;
基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所述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信号,然后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所述星载网络设备,然后再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卫星运动轨迹,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卫星的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进行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给所述星载网络设备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
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和所述地面关口站之间的交互信息;
来自于其他相邻卫星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
卫星的波束控制信息或者卫星的测控信息。
可选地,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包括星载基站、星载馈电设备、星载路由设备和星载交换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星载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实现如上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地面关口站,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其中: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实现如上所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装置,应用于星载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链路建立单元,用于基于卫星波束与地面关口站建立无线馈电链路;
第一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与所述地面关口站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所述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装置,应用于地面关口站,包括:
第二链路建立单元,用于基于卫星波束与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馈电链路;
第二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所述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的步骤,或执行如上所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星载网络设备基于卫星波束与地面关口站建立无线馈电链路,且无线馈电链路采用和用户链路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可以实现无线馈电链路与用户链路的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利用效率,且可以降低星载平台设计的复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高层用户面协议栈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高层控制面协议栈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底层控制面协议栈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架构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处于不同波位的场景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星载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面关口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架构图,如图1所示,现有卫星通信系统中,星载网络设备与地面连接是通过无线馈电链路传输的,相当于采用的是无线回传(wireless backhaul),馈电传输通常采用专用链路。然而,由于卫星通信很多时候采用星上直接连接模式,即数据不经过地面,因此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利用效率有时不太高。
而且,现有无线馈电链路采用专用接口,意味着无线馈电链路的资源不能释放,而且无线馈电链路采用专用传输体制,因此星载网络设备需要同时支持用户链路(也称为服务链路)和无线馈电链路(也称backhaul链路)两种接口协议,增加了星载网络设备的复杂度。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能够提高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利用效率,节省频率资源并简化星载平台设计。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星载网络设备,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0、基于卫星波束与地面关口站建立无线馈电链路;其中,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具体地,星载网络设备即设于卫星上的网络设备,星载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星载基站、星载馈电设备、星载路由设备和星载交换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地面关口站可以是位于地面的关口站或信关站。
不同于现有星载网络设备与地面关口站之间采用专用链路进行馈电传输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星载网络设备可以将地面关口站作为一个用户终端对其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与基于卫星波束和其他用户终端之间建立用户链路类似,星载网络设备可以基于卫星波束与地面关口站建立无线馈电链路,该无线馈电链路可以采用和用户链路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例如5G(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无线空口传输协议,从而可以实现无线馈电链路与用户链路共享资源,避免了无线馈电链路独占资源、资源不能释放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链路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便于更加清楚地理解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以5G无线空口传输协议为例,对本申请各实施例所述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协议进行介绍。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各实施例所述的无线馈电链路也可以采用除5G无线空口传输协议以外的其他无线空口传输协议,只要与用户链路采用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协议分为两部分,底层采用5G的空口协议栈或者类5G的空口协议栈,高层传递的星上路由设备、星上交换设备或者星载基站与地面关口站的信息交互,主要采用NG接口,也可采用其他协议结构。当采用NG接口时,高层协议栈可分为用户面和控制面,如图3和图4所示,其中,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高层用户面协议栈示意图,高层用户面协议栈包括PHY(Physical,物理层)、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层)、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PDCP(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Protocol,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IP(Internet Protocol,网际协议层)、UDP(User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协议层)和GTP-U(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Tunnelling Protocol-User plane,GPRS隧道协议层-用户面);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高层控制面协议栈示意图,高层控制面协议栈包括PHY(物理层)、MAC(媒体接入控制层)、RLC(无线链路控制层)、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SDAP(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IP(网际协议层)、SCTP(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Protocol,流控制传输协议层)和NGAP(NG Application Protocol,NG接口应用协议层)。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底层控制面协议栈示意图,如图5所示,高层的信令和数据基于底层的数据面进行传输,但对于底层的控制面仍需要协议控制流程,用于地面关口站和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连接,一般为RRC(Radio Resource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此时协议栈直接重用5G空口的协议栈控制面,用于无线馈电链路的连接建立过程,底层控制面协议栈包括PHY(物理层)、MAC(媒体接入控制层)、RLC(无线链路控制层)、PDCP(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和RRC(无线资源控制层)。
步骤201、基于无线馈电链路,与地面关口站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地,星载网络设备基于卫星波束与地面关口站建立无线馈电链路之后,可以基于该无线馈电链路与地面关口站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星载网络设备与地面关口站之间传输的数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即当星载网络设备感知到有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需要从无线馈电链路传输时,可以通过和地面关口站建立的数据通道,将底层的无线空口作为承载传输链路,将该信息发送给地面关口站或者从地面关口站接收该信息:
(1)用户终端发送给星载网络设备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该数据或信令信息可以由星载网络设备直接透传给地面关口站;
(2)星载网络设备和地面关口站之间的交互信息;
(3)来自于其他相邻卫星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
(4)卫星的波束控制信息或者卫星的测控信息。
下面以用户终端发送给星载网络设备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为例,对上述数据传输的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架构图,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卫星通信系统中,网络至少包含用户终端、星载网络设备(至少包含星载基站)、地面关口站3个实体,地面关口站和核心网共站,或者通过有线连接到核心网,星地链路通过卫星波束提供数据连接。
数据传输过程:
(1)用户终端和卫星的星载网络设备首先建立连接,然后进行数据和信令传输;
(2)星载网络设备采用卫星波束和地面关口站建立通信链路,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可以是星载基站、星载馈电设备、星载路由设备和星载交换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传输星载网络设备与地面关口站之间交互的信令和数据信息。
(3)当用户终端的数据或者信令需要和地面关口站通信时,数据或者信令首先通过卫星波束从用户终端传递到星载网络设备,星载网络设备然后通过相同的波束或者不同的波束将数据传递到地面关口站,然后再转发到地面核心网进行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星载网络设备基于卫星波束与地面关口站建立无线馈电链路,且无线馈电链路采用和用户链路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可以实现无线馈电链路与用户链路的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利用效率,且可以降低星载平台设计的复杂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的卫星波束以及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的位置间距,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时分复用或者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进行资源分配时,星载网络设备可以将地面关口站当做一个普通的用户终端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根据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的卫星波束以及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的位置间距,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多种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例如频分复用、码分复用、时分复用或者空分复用等等。
可选地,若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共用一个卫星波束,且该卫星波束不用于无线馈电传输时,星载网络设备可以将该卫星波束用于用户链路的信息传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星载网络设备可以将地面关口站当做一个普通的用户终端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从而实现了无线馈电链路与用户链路的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利用效率。
可选地,所述基于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的卫星波束以及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的位置间距,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时分复用或者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包括:
若确定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相同的卫星波束且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处于同一波位,则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或者码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若确定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相同的卫星波束且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处于不同波位,则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时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若确定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不同的卫星波束,则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波位指的是一个地面区域或者一个特定空间方向的覆盖区域,当卫星波束指向一个特定方向时,每个波束方向将和一个波位索引相对应。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可能采用相同的卫星波束,也可能采用不同的卫星波束。
当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相同的卫星波束时,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可以以频分、码分或者时分的方式进行资源复用,具体可以根据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的位置间距不同分为两种场景进行处理:
场景1:当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处于同一波位时,即用户终端与地面关口站的距离较近,一个波束的覆盖范围能同时覆盖到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此时星载网络设备可以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或者码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其中,波位指的是一个地面区域或者一个特定空间方向的覆盖区域,当卫星波束指向一个特定方向时,每个波束方向将和一个波位索引相对应。
场景2:当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处于不同波位时,即用户终端与地面关口站的距离较远,此时一个波束的覆盖范围不能同时覆盖到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处于不同波位的场景示意图,由于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相同的卫星波束,而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又处于不同波位,这种情况下卫星波束只能以时间先后的顺序分别扫过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此时星载网络设备可以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时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与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相同卫星波束时的情形不同,当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不同的卫星波束时,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的位置间距不会限制到卫星波束的使用,此时无论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是否处于同一波位,星载网络设备都可以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星载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的卫星波束以及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的位置间距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多种不同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从而可以灵活配置无线馈电链路与用户链路共享资源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利用效率。
可选地,所述进行资源分配,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为地面关口站分配的资源大于预设门限;
为地面关口站分配具有高优先级的资源;
为地面关口站预留资源。
具体地,为了保证地面关口站能够提供实时、稳定的数据传输,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进行资源分配时,可以以地面关口站的传输作为高优先级进行资源分配,具体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为地面关口站分配的资源大于预设门限;
具体地,在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的分配上,星载网络设备可以对地面关口站分配更多的资源,例如保证为地面关口站分配的资源大于预设门限,以保证无线馈电链路的数据速率没有限制。
(2)为地面关口站分配具有高优先级的资源;
具体地,在资源调度的优先级上,星载网络设备可以优先为地面关口站分配高优先级的资源,以保证馈电业务传输没有排队或者拥塞现象。
(3)为地面关口站预留资源。
具体地,星载网络设备还可以为地面关口站预留资源,以保证馈电业务传输没有排队或者拥塞现象。
此外,星载网络设备还可以周期性地扫描地面关口站,即使没有数据传输,也要保持连接的可靠性,同时减少地面关口站的等待时延,以实现对地面关口站的资源保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星载网络设备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对地面关口站的资源进行保障,从而保证地面关口站能够提供实时、稳定的数据传输。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先存储在星载网络设备的地面关口站的身份信息,对地面关口站进行安全认证。
具体地,地面关口站作为一个特殊的用户终端,与其他普通用户终端类似,在和星载网络设备建立连接时,星载网络设备首先需要对地面关口站进行安全认证,以保证地面关口站的接入安全性。同时,与其他普通用户终端不同的是,地面关口站连接在星载网络设备和地面核心网之间,如果星载网络设备通过地面关口站向地面核心网请求地面关口站的身份信息,则无法有效实现对地面关口站的安全认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星载网络设备可以预先在本地存储地面关口站的身份信息,以保证地面关口站的接入安全性。
地面关口站与星载网络设备的接入控制过程如下:
(1)初始连接
地面关口站事先获得卫星星历信息,以便于当卫星到达时,建立和星载网络设备的数据连接。
地面关口站作为一个用户终端和星载网络设备建立连接,首先搜索卫星的同步和广播信号,然后发送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信号给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连接,当无线连接采用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Communic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或者5G通信协议时,该连接称之为RRC连接。
以地面关口站与星载网络设备建立RRC连接为例,地面关口站与星载网络设备的连接是将仅保持一种连接模式,即RRC-Connected(RRC连接)状态,当发生切换时,地面关口站与相邻的另一颗卫星重新建立RRC连接。地面关口站将不再保留RRC-IDLE(RRC空闲)或者RRC-Inactive(RRC非激活)状态,主要目的是地面关口站必须保持稳定的连接状态,以提供实时的数据传输,除非信号无法连接,否则一直保持在激活的RRC连接状态。
(2)安全认证
地面关口站和星载网络设备建立连接时,作为一个特殊用户终端,由星载网络设备完成注册、鉴权管理的过程。星载网络设备事先存储地面关口站的身份信息,以保证地面关口站的接入安全性。
(3)切换
当卫星运动到地面关口站的观测范围外时,地面关口站启动接收天线阵列去测量和检测下一颗到达的卫星,再次进行初始信号搜索和同步操作,连接到下一颗卫星的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数据连接通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星载网络设备可以基于预先存储在星载网络设备的地面关口站的身份信息,对地面关口站进行安全认证,从而保证了地面关口站的接入安全性。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地面关口站,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800、基于卫星波束与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馈电链路;其中,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具体地,地面关口站可以是位于地面的关口站或信关站;星载网络设备即设于卫星上的网络设备,星载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星载基站、星载馈电设备、星载路由设备和星载交换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不同于现有地面关口站与星载网络设备之间采用专用链路进行馈电传输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地面关口站可以基于卫星波束与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馈电链路,该无线馈电链路可以采用和用户链路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例如5G无线空口传输协议,从而可以实现无线馈电链路与用户链路共享资源,避免了无线馈电链路独占资源、资源不能释放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链路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步骤801、基于无线馈电链路,与星载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地,地面关口站基于卫星波束与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馈电链路之后,可以基于该无线馈电链路与星载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地面关口站与星载网络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1)用户终端发送给星载网络设备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该数据或信令信息可以由星载网络设备直接透传给地面关口站;
(2)星载网络设备和地面关口站之间的交互信息;
(3)来自于其他相邻卫星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
(4)卫星的波束控制信息或者卫星的测控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地面关口站基于卫星波束与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馈电链路,且无线馈电链路采用和用户链路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可以实现无线馈电链路与用户链路的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利用效率,且可以降低星载平台设计的复杂度。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星载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信号,然后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星载网络设备,然后再与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连接。
具体地,地面关口站作为一个用户终端和星载网络设备建立初始连接时,地面关口站首先搜索星载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和广播信号,然后发送PRACH随机接入信号给星载网络设备,然后再与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连接,例如RRC连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卫星运动轨迹,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卫星的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连接。
具体地,为了使地面关口站保持稳定的连接状态,以提供实时的数据传输,本申请实施例中,地面关口站可以根据卫星的运动轨迹,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卫星的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连接,例如RRC连接。以RRC连接为例,当发生切换时,地面关口站与相邻的另一颗卫星重新建立RRC连接,地面关口站将不再保留RRC-IDLE或者RRC-Inactive状态,除非信号无法连接,否则一直保持在激活的RRC连接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地面关口站可以基于卫星运动轨迹,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卫星的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连接,从而保证地面关口站能够保持稳定的连接状态,以提供实时的数据传输。
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申请构思的,由于方法和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和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星载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星载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920,收发机910和处理器900;其中,处理器900与存储器920也可以物理上分开布置。
存储器9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910,用于在处理器900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具体地,收发机910用于在处理器9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9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9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9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申请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9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
处理器9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920可以存储处理器9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90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CPLD),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处理器900通过调用存储器9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按照获得的可执行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方法,例如:基于卫星波束与地面关口站建立无线馈电链路;基于无线馈电链路,与地面关口站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的卫星波束以及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的位置间距,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时分复用或者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可选地,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共用一个卫星波束,当卫星波束不用于无线馈电传输时,将卫星波束用于用户链路的信息传输。
可选地,所述基于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的卫星波束以及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的位置间距,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时分复用或者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包括:若确定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相同的卫星波束且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处于同一波位,则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若确定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相同的卫星波束且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处于不同波位,则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时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若确定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不同的卫星波束,则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波位指的是一个地面区域或者一个特定空间方向的覆盖区域。
可选地,所述进行资源分配,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为地面关口站分配的资源大于预设门限;为地面关口站分配具有高优先级的资源;为地面关口站预留资源。
可选地,所述进行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终端发送给星载网络设备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星载网络设备和地面关口站之间的交互信息;来自于其他相邻卫星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卫星的波束控制信息或者卫星的测控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预先存储在星载网络设备的地面关口站的身份信息,对地面关口站进行安全认证。
可选地,星载网络设备包括星载基站、星载馈电设备、星载路由设备和星载交换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面关口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地面关口站包括存储器1020,收发机1010和处理器1000;其中,处理器1000与存储器1020也可以物理上分开布置。
存储器10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1010,用于在处理器1000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具体地,收发机1010用于在处理器10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10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0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0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申请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0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0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0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处理器10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1000可以是CPU、ASIC、FPGA或CPLD,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处理器1000通过调用存储器10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按照获得的可执行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方法,例如:基于卫星波束与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馈电链路;基于无线馈电链路,与星载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星载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信号,然后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星载网络设备,然后再与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卫星运动轨迹,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卫星的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进行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终端发送给星载网络设备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星载网络设备和地面关口站之间的交互信息;来自于其他相邻卫星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卫星的波束控制信息或者卫星的测控信息。
可选地,星载网络设备包括星载基站、星载馈电设备、星载路由设备和星载交换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星载网络设备和地面关口站,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星载网络设备,如图11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链路建立单元1100,用于基于卫星波束与地面关口站建立无线馈电链路;
第一数据传输单元1110,用于基于无线馈电链路,与地面关口站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资源分配单元1120,用于基于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的卫星波束以及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的位置间距,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时分复用或者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可选地,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共用一个卫星波束,当卫星波束不用于无线馈电传输时,将卫星波束用于用户链路的信息传输。
可选地,所述资源分配单元1120,用于:若确定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相同的卫星波束且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处于同一波位,则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或者码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若确定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相同的卫星波束且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处于不同波位,则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时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若确定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不同的卫星波束,则对用户终端和地面关口站采用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波位指的是一个地面区域或者一个特定空间方向的覆盖区域。
可选地,所述资源分配单元1120,用于:为地面关口站分配的资源大于预设门限;为地面关口站分配具有高优先级的资源;为地面关口站预留资源。
可选地,所述进行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终端发送给星载网络设备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星载网络设备和地面关口站之间的交互信息;来自于其他相邻卫星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卫星的波束控制信息或者卫星的测控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安全认证单元1130,用于基于预先存储在星载网络设备的地面关口站的身份信息,对地面关口站进行安全认证。
可选地,星载网络设备包括星载基站、星载馈电设备、星载路由设备和星载交换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地面关口站,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二链路建立单元1200,用于基于卫星波束与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馈电链路;
第二数据传输单元1210,用于基于无线馈电链路,与星载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连接建立单元1220,用于接收星载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信号,然后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星载网络设备,然后再与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连接建立单元1220,用于:基于卫星运动轨迹,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卫星的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连接。
可选地,所述进行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用户终端发送给星载网络设备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星载网络设备和地面关口站之间的交互信息;来自于其他相邻卫星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卫星的波束控制信息或者卫星的测控信息。
可选地,星载网络设备包括星载基站、星载馈电设备、星载路由设备和星载交换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包括:基于卫星波束与地面关口站建立无线馈电链路;基于无线馈电链路,与地面关口站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包括:基于卫星波束与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馈电链路;基于无线馈电链路,与星载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FLASH)、固态硬盘(SSD))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9)

1.一种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星载网络设备,包括:
基于卫星波束与地面关口站建立无线馈电链路;
基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与所述地面关口站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所述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采用的卫星波束以及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的位置间距,对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时分复用或者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共用一个卫星波束,当所述卫星波束不用于无线馈电传输时,将所述卫星波束用于用户链路的信息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采用的卫星波束以及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的位置间距,对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时分复用或者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包括:
若确定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采用相同的卫星波束且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处于同一波位,则对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或者码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若确定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采用相同的卫星波束且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处于不同波位,则对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采用时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若确定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采用不同的卫星波束,则对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采用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所述波位指的是一个地面区域或者一个特定空间方向的覆盖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资源分配,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为所述地面关口站分配的资源大于预设门限;
为所述地面关口站分配具有高优先级的资源;
为所述地面关口站预留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给所述星载网络设备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
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和所述地面关口站之间的交互信息;
来自于其他相邻卫星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
卫星的波束控制信息或者卫星的测控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先存储在所述星载网络设备的所述地面关口站的身份信息,对所述地面关口站进行安全认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包括星载基站、星载馈电设备、星载路由设备和星载交换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9.一种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地面关口站,包括:
基于卫星波束与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馈电链路;
基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所述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信号,然后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所述星载网络设备,然后再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卫星运动轨迹,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卫星的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给所述星载网络设备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
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和所述地面关口站之间的交互信息;
来自于其他相邻卫星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
卫星的波束控制信息或者卫星的测控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包括星载基站、星载馈电设备、星载路由设备和星载交换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14.一种星载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卫星波束与地面关口站建立无线馈电链路;
基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与所述地面关口站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所述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星载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还包括:
基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采用的卫星波束以及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的位置间距,对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时分复用或者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星载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共用一个卫星波束,当所述卫星波束不用于无线馈电传输时,将所述卫星波束用于用户链路的信息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星载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采用的卫星波束以及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的位置间距,对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码分复用、时分复用或者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包括:
若确定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采用相同的卫星波束且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处于同一波位,则对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采用频分复用或者码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若确定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采用相同的卫星波束且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处于不同波位,则对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采用时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若确定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所述用户链路采用不同的卫星波束,则对所述用户终端和所述地面关口站采用空分复用的资源分配方式进行资源分配;
所述波位指的是一个地面区域或者一个特定空间方向的覆盖区域。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7所述的星载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资源分配,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为所述地面关口站分配的资源大于预设门限;
为所述地面关口站分配具有高优先级的资源;
为所述地面关口站预留资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星载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给所述星载网络设备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
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和所述地面关口站之间的交互信息;
来自于其他相邻卫星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
卫星的波束控制信息或者卫星的测控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星载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还包括:
基于预先存储在所述星载网络设备的所述地面关口站的身份信息,对所述地面关口站进行安全认证。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星载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包括星载基站、星载馈电设备、星载路由设备和星载交换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22.一种地面关口站,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卫星波束与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馈电链路;
基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所述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地面关口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还包括:
接收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发送的同步信号,然后发送随机接入信号到所述星载网络设备,然后再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地面关口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还包括:
基于卫星运动轨迹,在不同的时刻和不同的卫星的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链路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地面关口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用户终端发送给所述星载网络设备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
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和所述地面关口站之间的交互信息;
来自于其他相邻卫星的数据或者信令信息;
卫星的波束控制信息或者卫星的测控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地面关口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包括星载基站、星载馈电设备、星载路由设备和星载交换设备中的一种或多种。
27.一种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星载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链路建立单元,用于基于卫星波束与地面关口站建立无线馈电链路;
第一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与所述地面关口站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所述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28.一种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地面关口站,包括:
第二链路建立单元,用于基于卫星波束与星载网络设备建立无线馈电链路;
第二数据传输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无线馈电链路,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无线馈电链路和用户链路采用部分相同或者完全相同的无线空口传输协议,所述用户链路为用户终端与所述星载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29.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9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626009.3A 2021-06-04 2021-06-04 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441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6009.3A CN115441923B (zh) 2021-06-04 2021-06-04 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26009.3A CN115441923B (zh) 2021-06-04 2021-06-04 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1923A true CN115441923A (zh) 2022-12-06
CN115441923B CN115441923B (zh) 2024-01-26

Family

ID=84271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26009.3A Active CN115441923B (zh) 2021-06-04 2021-06-04 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41923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6985A (zh) * 2015-04-10 2018-01-26 维尔塞特公司 用于通过卫星链接的接入节点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地基天线波束成形及其卫星
CN110545136A (zh) * 2019-07-31 2019-12-06 成都天奥集团有限公司 低轨卫星多载波通信系统上行链路载波频偏估计与补偿方法
CN111193539A (zh) * 2020-01-06 2020-05-22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一种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星上透明交换方法
CN111917457A (zh) * 2020-08-05 2020-11-10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中高动态终端的信道切换方法
WO2020225903A1 (ja) * 2019-05-09 2020-11-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局、中継局、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ビーム制御方法
CN112019255A (zh) * 2020-08-20 2020-12-01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和处理混合的低轨卫星间组网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12243277A (zh) * 2019-07-16 2021-01-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馈电链路、归属卫星的用户设备切换方法、设备及装置
CN112311447A (zh) * 2020-10-29 2021-02-02 北京空灵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星座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887005A (zh) * 2021-01-06 2021-06-01 成都天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消解卫星切换影响的全交换方法及装置
CN112887004A (zh) * 2019-11-29 202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6985A (zh) * 2015-04-10 2018-01-26 维尔塞特公司 用于通过卫星链接的接入节点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的地基天线波束成形及其卫星
WO2020225903A1 (ja) * 2019-05-09 2020-11-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局、中継局、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ビーム制御方法
CN112243277A (zh) * 2019-07-16 2021-01-1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馈电链路、归属卫星的用户设备切换方法、设备及装置
CN110545136A (zh) * 2019-07-31 2019-12-06 成都天奥集团有限公司 低轨卫星多载波通信系统上行链路载波频偏估计与补偿方法
CN112887004A (zh) * 2019-11-29 202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193539A (zh) * 2020-01-06 2020-05-22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网络信息研究所 一种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星上透明交换方法
CN111917457A (zh) * 2020-08-05 2020-11-10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低轨星座卫星通信系统中高动态终端的信道切换方法
CN112019255A (zh) * 2020-08-20 2020-12-01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和处理混合的低轨卫星间组网通信系统和方法
CN112311447A (zh) * 2020-10-29 2021-02-02 北京空灵网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星座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887005A (zh) * 2021-01-06 2021-06-01 成都天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消解卫星切换影响的全交换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41923B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7327B (zh) 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87660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based on satellite network
CN111182658B (zh) 一种卫星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03504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20000203A1 (en) Dynamic route selection in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system
WO2020244563A1 (zh) 用于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US20190045401A1 (en) Sdn-controlled bandwidth sharing method for use with terminal small cell, and bandwidth sharing device
CN110213066B (zh) 一种切片信息的获取方法和中继装置
EP3611968B1 (en)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US20220124570A1 (en) Migration of Computing Information Between Edge Computing Devices
CN111405637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661733B (zh) 用于核心网络节点间的切换
WO2022082757A1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240031965A1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4980220A (zh) 管理无线网络中的网络感知能力
CN113491162A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180343694A1 (en) Base st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method
WO2018223824A1 (zh) 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810965B (zh)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5175254A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32223B (zh) 一种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5152273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5441923B (zh) 无线馈电链路的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469029B (zh)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923724B (zh) 流量控制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