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35405A - 一种移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35405A
CN115435405A CN202211129925.7A CN202211129925A CN115435405A CN 115435405 A CN115435405 A CN 115435405A CN 202211129925 A CN202211129925 A CN 202211129925A CN 115435405 A CN115435405 A CN 1154354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communicated
mist
mobile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99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勇
刘亚斌
黄莉华
姚新祥
杨述华
张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11299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354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354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54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9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layout or mutual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e.g. of compressors o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323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9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using water to enhance cooling, e.g. spraying onto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该移动空调包括空调机体,所述空调机体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风道排风口,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雾化装置,设置于所述空调机体中,用于将冷凝水雾化为雾气;第一喷淋管道,沿所述蒸发器设置;第二喷淋管道,沿所述冷凝器设置;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的一端与所述雾化装置连通,所述换向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第二喷淋管道和风道排风口中至少一个选择连通;控制主板,与所述雾化装置和所述换向装置电连接。本发明使雾化装置与冷凝器、蒸发器和风道排风口选择性连通,从而达到对冷凝器或蒸发器的冷却目的,或者是将多余冷凝水以雾气排出空调机体,如此便可以解决移动空调内的冷凝水排放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空调市场竞争的加大,降低产品开发成本成为大势所趋。而移动空调的水满问题、过负荷能力和制热舒适性是制约产品成本的一大因素。
目前市场上的移动空调,主要通过底盘上安装打水电机,将底盘上的冷凝水打散成小水珠,通过冷凝器的换热将水珠气化来提高制热能效和解决水满问题。但此方式无法彻底解决制冷模式下高湿工况时的水满问题,同时制热时产生的冷凝水需人工排除,且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对于冷凝水雾化装置,现有技术采用雾化器替代打水电机,如此可以解决制冷和制热水满的问题,但不能避免长时间使用需要外接排水的问题,无法实现冷凝水的自动化控制冷凝水的合理利用。
此外,对于移动空调冷凝水排除控制方式,现有技术一般通过水位检测单元检测底盘水位高度,以达到控制空调水泵排水和水满报警两项功能。但针对无水泵机型,这种方式无法及时排走冷凝水,导致冷凝水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移动空调内的冷凝水排放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空调,包括空调机体,所述空调机体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风道排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
雾化装置,设置于所述空调机体中,用于将冷凝水雾化为雾气;
第一喷淋管道,沿所述蒸发器设置;
第二喷淋管道,沿所述冷凝器设置;
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的一端与所述雾化装置连通,所述换向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第二喷淋管道和风道排风口中至少一个选择连通;
控制主板,与所述雾化装置和所述换向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空调机体包括空调底座,所述空调底座上设置有储水槽,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储水槽连接,用于引入所述储水槽中的冷凝水。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槽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储水槽内的水位进行监测的水位检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装置包括中空设置的雾化箱,所述雾化箱内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箱的侧边开设有与所述储水槽连通的雾化器进水口,所述雾化箱的侧边开设有与所述换向装置连通的雾化器出雾口,所述雾化器出雾口和所述雾化器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心风叶。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装置包括换向体、驱动机构和阀芯;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并固定设置于所述阀芯的一端且可沿所述换向体内部来回滑动,所述阀芯上设置有阀芯排雾孔;
所述换向体上设置有进雾通道和多个出雾通道,所述进雾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器出雾口相连通,所述进雾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相连通;多个所述出雾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第二喷淋管道和风道排风口连通,多个所述出雾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排雾孔选择连通。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出雾通道分别为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连通的第一出雾通道、与所述第二喷淋管道连通的第二出雾通道和与所述风道排风口连通的第三出雾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出雾通道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喷淋管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喷出雾气的第一喷嘴;所述第二出雾通道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喷淋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喷淋管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喷出雾气的第二喷嘴;所述第三出雾通道通过第三连接管将雾气从所述风道排风口排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喷淋管道上的多个第一喷嘴沿所述蒸发器外围设置,所述第二喷淋管道上的多个第二喷嘴沿所述冷凝器外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上的可伸缩滑动的电机安装轴,所述电机安装轴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内侧设置有第二离心风叶,所述冷凝器内侧设置有第三离心风叶。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控制主板发送启动信号至所述雾化装置,使所述雾化装置将冷凝水雾化为雾气;
所述控制主板发送切换信号至所述换向装置,使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第二喷淋管道和风道排风口中至少一个连通;
当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连通时,通过所述第一喷淋管道的雾气对所述蒸发器进行冷却降温;
当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第二喷淋管道连通时,通过所述第二喷淋管道的雾气对所述冷凝器进行冷却降温;
当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风道排风口连通时,通过所述风道排风口排出雾气。
进一步的,还包括:
所述控制主板获取所述空调机体中冷凝水的水位高度;
所述控制主板获取移动空调的当前工作模式,并结合所述水位高度生成启动信号和切换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主板获取移动空调的当前工作模式,并结合所述水位高度生成启动信号和切换信号,包括:
当移动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若所述水位高度达到预设高度,则生成启动信号,并生成第一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切换信号为控制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风道排风口连通的信号;
当移动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若所述水位高度未达到预设高度,则检测移动空调内的压缩机的连续运行时间,并当压缩机的连续运行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检测所述压缩机在连续第二预设时长内的内管温度;
当在连续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到内管温度不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则生成关闭信号,使所述雾化装置根据所述关闭信号停止动作;
当在连续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到内管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生成启动信号,并生成第二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切换信号为控制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连通的信号;
当在连续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到内管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生成启动信号,并继续生成所述第二切换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主板获取移动空调的当前工作模式,并结合所述水位高度生成启动信号和切换信号,还包括:
当移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若所述水位高度未达到预设高度,则生成启动信号,并生成第三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第三切换信号为控制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第二喷淋管道连通的信号;
当移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若所述水位高度达到预设高度,则生成启动信号,并生成第一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切换信号为控制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风道排风口连通的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该移动空调包括空调机体,所述空调机体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风道排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雾化装置,设置于所述空调机体中,用于将冷凝水雾化为雾气;第一喷淋管道,沿所述蒸发器设置;第二喷淋管道,沿所述冷凝器设置;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的一端与所述雾化装置连通,所述换向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第二喷淋管道和风道排风口中至少一个选择连通;控制主板,与所述雾化装置和所述换向装置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所述控制主板对雾化装置的启动和关闭进行控制,以使雾化装置与冷凝器、蒸发器和风道排风口选择性连通,从而达到对冷凝器或蒸发器的冷却目的,或者是将多余冷凝水以雾气排出空调机体,如此便可以解决移动空调内的冷凝水排放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空调中蒸发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空调中冷凝器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空调中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空调中换向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空调中管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空调中管道连接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下面请参见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空调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空调机体1,所述空调机体1包括蒸发器11、冷凝器12和风道排风口13,结合图2和图3,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
雾化装置14,设置于所述空调机体1中,用于将冷凝水雾化为雾气;
第一喷淋管道16,沿所述蒸发器11设置;
第二喷淋管道17,沿所述冷凝器12设置;
换向装置15,所述换向装置15的一端与所述雾化装置14连通,所述换向装置1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16、第二喷淋管道17和风道排风口13中至少一个选择连通;
控制主板,与所述雾化装置14和所述换向装置15电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所述控制主板对雾化装置14的启动和关闭进行控制,以及对所述换向装置15的连通动作进行切换,例如所述控制主板向所述雾化装置14发送启动信号,向所述换向装置15发送切换信号,使所述雾化装置14根据所述启动信号启动,使所述换向装置15根据切换信号切换连通动作,以使雾化装置14与蒸发器11、冷凝器12和风道排风口13选择性连通,实现不同模式和工况下冷凝水的合理利用,从而达到对冷凝器12或蒸发器11的冷却目的,或者是将多余冷凝水以雾气排出空调机体1,如此便可以解决移动空调内的冷凝水排放问题,实现了冷凝水的多用途利用和自动化控制,提高了过负荷能力和舒适性,实现了机器免排水,避免机器出现水满和频繁排水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机体1包括空调底座18,所述空调底座18上设置有储水槽181,所述雾化装置14与所述储水槽181连接,用于引入所述储水槽181中的冷凝水。所述换向装置15可以安装在空调底座18靠近冷凝器12处。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槽181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储水槽181内的水位进行监测的水位检测装置182。
本实施例利用水位检测装置182监测储水槽181内的冷凝水的水位高度,并根据该水位高度判断是否需要开启雾化装置14或者关闭雾化装置14,又或者是调整雾化装置14的当前工作状态。优选的,所述水位检测装置182可以设置有多个,所述雾化装置14也可以设置有多个,从而提高雾化效果和监测效果。所述水位检测装置182可以为液位开关,例如当液位开关受到的冷凝水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时,液位开关动作,此时对应的水位高度为h,故控制雾化装置14产生的雾气通过换向装置15排向冷凝器12,使冷凝水以雾气状态喷向冷凝器12的侧面,从冷凝器12外侧吸向冷凝器12内侧,达到冷凝器12降温的效果。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本实施例通过液位开关检测到的水位高度和蒸发器11感温包检测到的内管温度T,达到控制雾化装置14开停、换向装置15通道的切换。下面按照制热模式和制冷模式分别说明。
当移动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当检测到空调底盘储水槽181中的冷凝水水位高度H≥h(预设高度)时,生成关于雾化装置14的启动信号和关于换向装置15的切换信号(例如第一切换信号),使雾化装置14根据启动信号动作(将冷凝水雾化为雾气),使换向装置15根据第一切换信号执行相应的切换动作,以将所述雾化装置14与风道排风口13连通,从而将雾化装置14产生的雾气排放至风道排风口13,达到将多余的冷凝水沿排风管排出室外,避免移动空调出现水满的效果。其中,h为液位开关受到的冷凝水浮力大于自身重力,液位开关动作时对应的空调底座18冷凝水的水位高度。当液位开关动作时,则水位高度H≥h,下同。
当检测到空调底盘储水槽181中的冷凝水水位高度H<h时,同时控制主板检测到压缩机连续运行t1 min后,连续t2 min检测到T【内管】(即蒸发器11感温包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此时,控制主板生成停止信号,使雾化装置14根据关闭信号停止动作,以保障制热出风温度;
当检测到空调底盘储水槽181中的冷凝水水位高度H<h时,同时控制主板检测到压缩机连续运行t1 min后,连续t2 min检测到T1(第一预设温度)<T【内管】<T2(第二预设温度),此时,控制主板生成启动信号,使雾化装置14根据启动信号执行启动动作,并使换向装置15不动作,即保持雾化装置14产生的雾气喷向蒸发器11,或者说控制主板继续生成切换信号(例如第二切换信号),使换向装置15根据第二切换信号继续保持相应的切换,以降低蒸发器11出风温度、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提高舒适性和过负荷能力。进一步的,当控制主板检测到换向装置15持续换向t3 min后生成停止信号,使雾化装置14根据停止信号停止动作,以保证制热出风温度,并重新检测水位高度H和T【内管】;
当检测到空调底盘18的储水槽181中的冷凝水水位高度H<h时,同时控制主板检测到压缩机连续运行t1 min后,连续t2 min检测到T【内管】>T2,此时,控制主板生成启动信号,使雾化装置14根据启动信号执行启动动作,并使换向装置15不动作(或者说继续生成第二切换信号),即保持雾化装置14与蒸发器11之间的连通,并在运行t4 min后控制雾化装置14停止动作(其中t4>t3),然后重新检测水位高度H和T【内管】。
当移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当检测到空调底盘储水槽181中的冷凝水水位高度H<h时,则生成启动信号和切换信号(例如第三切换信号),使雾化装置14根据启动信号动作,换向装置15根据第三切换信号执行相应的切换动作,此时,雾化装置14与冷凝器12连通,使雾化装置14产生的雾气喷向冷凝器12,实现在排走冷凝水的同时,提高冷凝器12换热效率,达到提高整机能效的效果;
当检测到空调底盘储水槽181中的冷凝水水位高度H>h时,则生成启动信号,和第一切换信号,使所述雾化装置14根据启动信号动作,换向装置15根据第一切换信号执行相应的切换动作,此时,控制雾化装置14与风道排风口13连通,使雾化装置14产生的雾气排至风道排风口13,并沿排风管排出室外。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解决高温高湿工况下,排气温度和压力过高的问题,以及高温工况下制热舒适性问题、高湿度工况下制冷模式下由于冷凝水无法及时排走,导致机器出现水满或人工频繁排水的问题、在制热模式下需人工排水的问题等。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述雾化装置14包括中空设置的雾化箱141,所述雾化箱141内设置有雾化器142,所述雾化箱141的侧边开设有与所述储水槽181连通的雾化器进水口1411,所述雾化箱141的侧边开设有与所述换向装置15连通的雾化器出雾口1412,所述雾化器出雾口1412和所述雾化器142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心风叶143。
本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装置14通过所述雾化器进水口1411引入冷凝水,然后利用雾化器142将冷凝水雾化为雾气,接着,在第一离心风叶143的作用下,使雾气沿所述雾化器出雾口1412排出。具体的,所述雾化器142为超声波雾化器142,以提高雾化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雾化装置14,例如设置多个雾化器进水口1411、多个雾化器142出水口,又或者是在雾化器进水口1411设置阀门,保证雾化箱141中冷凝水适量,从而最大化雾化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雾化器进水口1411和雾化器出雾口1412可以设置在所述雾化箱141的同一侧边,也可以设置在所述雾化箱141的不同侧边。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述换向装置15包括换向体151、驱动机构152和阀芯153;
所述驱动机构152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并固定设置于所述阀芯153的一端且可沿所述换向体151内部来回滑动,所述阀芯153上设置有阀芯排雾孔1531;
所述换向体151上设置有进雾通道1511和多个出雾通道,所述进雾通道1511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器出雾口1412相连通,所述进雾通道1511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153相连通;多个所述出雾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16、第二喷淋管道17和风道排风口13连通,多个所述出雾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排雾孔1531选择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152包括驱动电机和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上的可伸缩滑动的电机安装轴1521。
本实施例中,所述换向装置15通过多个所述的出雾通道将雾气输送至蒸发器11或者冷凝器12,以对其进行冷却,或者是将雾气从风道排风口13排出。其中雾化装置14产生的雾气经进雾通道1511进入可活动的阀芯153,然后多个出雾通道的通断则受换向体151内的阀芯153的控制,且只有1个出雾通道能够通过阀芯153与进雾通道1511连通。
此外,电机安装轴1521安装在驱动电机上,受控制主板的逻辑控制可自由左右滑动。阀芯153外壁与换向体151内壁保持密封,阀芯153上有一个阀芯排雾孔1531,在换向装置15不动作的情况下,阀芯排雾孔1531与连向风道排风口13的出雾通道连通,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安装轴1521左右滑动时,带动阀芯153左右滑动,进而实现阀芯排雾孔1531分别与不同出雾通道连通的效果。
具体的,结合图6和图7,多个所述出雾通道分别为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16连通的第一出雾通道1512、与所述第二喷淋管道17连通的第二出雾通道1513和与所述风道排风口13连通的第三出雾通道1514;
其中,所述第一出雾通道1512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16连通,所述第一喷淋管道16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喷出雾气的第一喷嘴161;所述第二出雾通道1513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喷淋管道17连通,所述第二喷淋管道17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喷出雾气的第二喷嘴171;所述第三出雾通道1514通过第三连接管将雾气从上述风道排风口13排出。
出雾通道具体包括连向所述冷凝器12的第一出雾通道1512、连向所述蒸发器11的第二出雾通道1513和连向所述风道排风口13的第三出雾通道1514,各通道分别通过相应的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16、第二喷淋管道17和风道排风口13对应连通。此外,所述进雾通道1511也可以通过连接管(例如第四连接管)与所述雾化装置14的雾化器出雾口1412连通。具体的,所述第一喷淋管道16安装在电机座底部、蒸发器11外侧,所述第一喷淋管道16上的多个第一喷嘴161沿所述蒸发器11外围设置,所述第二喷淋管道17上的多个第二喷嘴171沿所述冷凝器12外围设置,所述第二喷淋管道17安装在底盘冷凝器12边上,如此可以提高雾气输送效果以及冷却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淋管道16和第二喷淋管道17也可以设置于空调机体1的其他位置,例如第一喷淋管道16设置在蒸发器11的内侧或上方,第二喷淋管道17设置在冷凝器12的内侧或上方等等,同样的,所述的第一喷嘴161和第二喷嘴171也可以依据实际需求而相应调整安装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换向装置15可以不需包含驱动机构152和阀芯153,即仅包含换向体151,其中,所述换向体151依然包括进雾通道1511和多个出雾通道(例如所述第一出雾通道1512、第二出雾通道1513和第三出雾通道1514),在这里,为每一出雾通道设置一个开关阀,并将所有开关阀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通过控制主板控制阀芯153的开启或者关闭,从而实现进雾通道1511与不同出雾通道连通的效果。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11内侧设置有第二离心风叶191,所述冷凝器12内侧设置有第三离心风叶192,通过所述第二离心风叶191和第三离心风叶192提高雾气喷出效率,加快冷却速率。在这里,所述风道排风口13可以包括上风道排风口和下风道排风口,而本实施例则具体通过下风道排风口排出雾气,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上风道排风口排出雾气。而所述第二离心风叶191可以对应为上风道位置的离心风叶,所述第三离心风叶192可以对应为下风道位置的离心风叶。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具体包括:步骤S801~S805。
S801、所述控制主板发送启动信号至所述雾化装置14,使所述雾化装置14将冷凝水雾化为雾气;
S802、所述控制主板发送切换信号至所述换向装置15,使所述换向装置15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16、第二喷淋管道17和风道排风口13中至少一个连通;
S803、当所述换向装置15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16连通时,通过所述第一喷淋管道16的雾气对所述蒸发器11进行冷却降温;
S804、当所述换向装置15与所述第二喷淋管道17连通时,通过所述第二喷淋管道17的雾气对所述冷凝器12进行冷却降温;
S805、当所述换向装置15与所述风道排风口13连通时,通过所述风道排风口13排出雾气。
本实施例通过所述控制主板对雾化装置14的启动和关闭进行控制,以及对所述换向装置15的连通动作进行切换,例如所述控制主板向所述雾化装置14发送启动信号,向所述换向装置15发送切换信号,使所述雾化装置14根据所述启动信号启动,使所述换向装置15根据切换信号切换连通动作,以使雾化装置14与蒸发器11、冷凝器12和风道排风口13选择性连通,实现不同模式和工况下冷凝水的合理利用,从而达到对冷凝器12或蒸发器11的冷却目的,或者是将多余冷凝水以雾气排出空调机体1,如此便可以解决移动空调内的冷凝水排放问题,实现了冷凝水的多用途利用和自动化控制,提高了过负荷能力和舒适性,实现了机器免排水,避免机器出现水满和频繁排水问题。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控制主板获取所述空调机体1中冷凝水的水位高度;
所述控制主板获取移动空调的当前工作模式,并结合所述水位高度生成启动信号和切换信号。
具体的,所述控制主板获取移动空调的当前工作模式,并结合所述水位高度生成启动信号和切换信号,包括:
当移动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若所述水位高度达到预设高度,则生成启动信号,并生成第一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切换信号为控制所述换向装置15与所述风道排风口13连通的信号;
当移动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若所述水位高度未达到预设高度,则检测移动空调内的压缩机的连续运行时间,并当压缩机的连续运行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检测所述压缩机在连续第二预设时长内的内管温度;
当在连续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到内管温度不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则生成关闭信号,使所述雾化装置14根据所述关闭信号停止动作;
当在连续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到内管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生成启动信号,并生成第二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切换信号为控制所述换向装置15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16连通的信号;
当在连续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到内管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生成启动信号,并继续生成所述第二切换信号。
所述控制主板获取移动空调的当前工作模式,并结合所述水位高度生成启动信号和切换信号,还包括:
当移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若所述水位高度未达到预设高度,则生成启动信号,并生成第三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第三切换信号为控制所述换向装置15与所述第二喷淋管道17连通的信号;
当移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若所述水位高度达到预设高度,则生成启动信号,并生成第一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切换信号为控制所述换向装置15与所述风道排风口13连通的信号。
本实施例利用水位检测装置182监测储水槽181内的冷凝水的水位高度,并根据该水位高度判断是否需要开启雾化装置14或者关闭雾化装置14,又或者是调整雾化装置14的当前工作状态。优选的,所述水位检测装置182可以设置有多个,所述雾化装置14也可以设置有多个,从而提高雾化效果和监测效果。所述水位检测装置182可以为液位开关,例如当液位开关受到的冷凝水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时,液位开关动作,此时对应的水位高度为h,故控制雾化装置14产生的雾气通过换向装置15排向冷凝器12,使冷凝水以雾气状态喷向冷凝器12的侧面,从冷凝器12外侧吸向冷凝器12内侧,达到冷凝器12降温的效果。
本实施例通过液位开关检测到的水位高度和蒸发器11感温包检测到的内管温度T,达到控制雾化装置14开停、换向装置15通道的切换,具体来说:
当移动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当检测到空调底盘储水槽181中的冷凝水水位高度H≥h(预设高度)时,生成关于雾化装置14的启动信号和关于换向装置15的切换信号(例如第一切换信号),使雾化装置14根据启动信号动作(将冷凝水雾化为雾气),使换向装置15根据第一切换信号执行相应的切换动作,以将所述雾化装置14与风道排风口13连通,从而将雾化装置14产生的雾气排放至风道排风口13,达到将多余的冷凝水沿排风管排出室外,避免移动空调出现水满的效果。其中,h为液位开关受到的冷凝水浮力大于自身重力,液位开关动作时对应的空调底座的冷凝水的水位高度。当液位开关动作时,则水位高度H≥h,下同。
当检测到空调底盘储水槽181中的冷凝水水位高度H<h时,同时控制主板检测到压缩机连续运行t1 min后,连续t2 min检测到T【内管】(即蒸发器11感温包温度)≤T1(第一预设温度),此时,控制主板生成停止信号,使雾化装置14根据关闭信号停止动作,以保障制热出风温度;
当检测到空调底盘储水槽181中的冷凝水水位高度H<h时,同时控制主板检测到压缩机连续运行t1 min后,连续t2 min检测到T1(第一预设温度)<T【内管】<T2(第二预设温度),此时,控制主板生成启动信号,使雾化装置14根据启动信号执行启动动作,并使换向装置15不动作,即保持雾化装置14产生的雾气喷向蒸发器11,或者说控制主板继续生成切换信号(例如第二切换信号),使换向装置15根据第二切换信号继续保持相应的切换,以降低蒸发器11出风温度、排气温度和排气压力,提高舒适性和过负荷能力。进一步的,当控制主板检测到换向装置15持续换向t3 min后生成停止信号,使雾化装置14根据停止信号停止动作,以保证制热出风温度,并重新检测水位高度H和T【内管】;
当检测到空调底盘储水槽181中的冷凝水水位高度H<h时,同时控制主板检测到压缩机连续运行t1 min后,连续t2 min检测到T【内管】>T2,此时,控制主板生成启动信号,使雾化装置14根据启动信号执行启动动作,并使换向装置15不动作(或者说继续生成第二切换信号),即保持雾化装置14与蒸发器11之间的连通,并在运行t4 min后控制雾化装置14停止动作(其中t4>t3),然后重新检测水位高度H和T【内管】。
当移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当检测到空调底盘储水槽181中的冷凝水水位高度H<h时,则生成启动信号,和切换信号(例如第三切换信号),使雾化装置14根据启动信号动作,换向装置15根据第三切换信号执行相应的切换动作,此时,雾化装置14与冷凝器12连通,使雾化装置14产生的雾气喷向冷凝器12,实现在排走冷凝水的同时,提高冷凝器12换热效率,达到提高整机能效的效果;
当检测到空调底盘储水槽181中的冷凝水水位高度H>h时,则生成启动信号,和第一切换信号,使所述雾化装置14根据启动信号动作,换向装置15根据第一切换信号执行相应的切换动作,此时,控制雾化装置14与风道排风口13连通,使雾化装置14产生的雾气排至风道排风口13,并沿排风管排出室外。
本实施例通过上述方式能够解决高温高湿工况下,排气温度和压力过高的问题,以及高温工况下制热舒适性问题、高湿度工况下制冷模式下由于冷凝水无法及时排走,导致机器出现水满或人工频繁排水的问题、在制热模式下需人工排水的问题等。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状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Claims (13)

1.一种移动空调,包括空调机体,所述空调机体包括蒸发器、冷凝器和风道排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空调还包括:
雾化装置,设置于所述空调机体中,用于将冷凝水雾化为雾气;
第一喷淋管道,沿所述蒸发器设置;
第二喷淋管道,沿所述冷凝器设置;
换向装置,所述换向装置的一端与所述雾化装置连通,所述换向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第二喷淋管道和风道排风口中至少一个选择连通;
控制主板,与所述雾化装置和所述换向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体包括空调底座,所述空调底座上设置有储水槽,所述雾化装置与所述储水槽连接,用于引入所述储水槽中的冷凝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槽内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储水槽内的水位进行监测的水位检测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装置包括中空设置的雾化箱,所述雾化箱内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箱的侧边开设有与所述储水槽连通的雾化器进水口,所述雾化箱的侧边开设有与所述换向装置连通的雾化器出雾口,所述雾化器出雾口和所述雾化器之间设置有第一离心风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装置包括换向体、驱动机构和阀芯;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主板电连接,并固定设置于所述阀芯的一端且可沿所述换向体内部来回滑动,所述阀芯上设置有阀芯排雾孔;
所述换向体上设置有进雾通道和多个出雾通道,所述进雾通道的一端与所述雾化器出雾口相连通,所述进雾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相连通;多个所述出雾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第二喷淋管道和风道排风口连通,多个所述出雾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排雾孔选择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出雾通道分别为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连通的第一出雾通道、与所述第二喷淋管道连通的第二出雾通道和与所述风道排风口连通的第三出雾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出雾通道通过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连通,所述第一喷淋管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喷出雾气的第一喷嘴;所述第二出雾通道通过第二连接管与所述第二喷淋管道连通,所述第二喷淋管道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喷出雾气的第二喷嘴;所述第三出雾通道通过第三连接管将雾气从所述风道排风口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上的多个第一喷嘴沿所述蒸发器外围设置,所述第二喷淋管道上的多个第二喷嘴沿所述冷凝器外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安装于所述驱动电机上的可伸缩滑动的电机安装轴,所述电机安装轴与所述阀芯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内侧设置有第二离心风叶,所述冷凝器内侧设置有第三离心风叶。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控制主板发送启动信号至所述雾化装置,使所述雾化装置将冷凝水雾化为雾气;
所述控制主板发送切换信号至所述换向装置,使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第二喷淋管道和风道排风口中至少一个连通;
当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连通时,通过所述第一喷淋管道的雾气对所述蒸发器进行冷却降温;
当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第二喷淋管道连通时,通过所述第二喷淋管道的雾气对所述冷凝器进行冷却降温;
当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风道排风口连通时,通过所述风道排风口排出雾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控制主板获取所述空调机体中冷凝水的水位高度;
所述控制主板获取移动空调的当前工作模式,并结合所述水位高度生成启动信号和切换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获取移动空调的当前工作模式,并结合所述水位高度生成启动信号和切换信号,包括:
当移动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若所述水位高度达到预设高度,则生成启动信号,并生成第一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切换信号为控制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风道排风口连通的信号;
当移动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若所述水位高度未达到预设高度,则检测移动空调内的压缩机的连续运行时间,并当压缩机的连续运行时间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检测所述压缩机在连续第二预设时长内的内管温度;
当在连续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到内管温度不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则生成关闭信号,使所述雾化装置根据所述关闭信号停止动作;
当在连续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到内管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生成启动信号,并生成第二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切换信号为控制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第一喷淋管道连通的信号;
当在连续第二预设时长内检测到内管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生成启动信号,并继续生成所述第二切换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获取移动空调的当前工作模式,并结合所述水位高度生成启动信号和切换信号,还包括:
当移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若所述水位高度未达到预设高度,则生成启动信号,并生成第三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第三切换信号为控制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第二喷淋管道连通的信号;
当移动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若所述水位高度达到预设高度,则生成启动信号,并生成第一切换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切换信号为控制所述换向装置与所述风道排风口连通的信号。
CN202211129925.7A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移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54354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9925.7A CN115435405A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移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9925.7A CN115435405A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移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5405A true CN115435405A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49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9925.7A Pending CN115435405A (zh) 2022-09-16 2022-09-16 一种移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35405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74479A (ja) * 1998-08-31 2000-03-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トイレ用空気調和機
CN2370327Y (zh) * 1999-04-06 2000-03-22 金苏敏 带有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分体热泵冷暖家用空调器
CN101329098A (zh) * 2008-07-28 2008-12-24 王宝根 利用超声波雾化技术的制冷制热双效空调系统
CN201514013U (zh) * 2009-09-22 2010-06-23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空调器的喷淋水循环系统
CN201615579U (zh) * 2010-04-06 2010-10-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无排水移动空调
CN201757494U (zh) * 2010-07-21 2011-03-09 江苏友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空调
CN203249519U (zh) * 2013-04-24 2013-10-23 郑州同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节能器和一种空调
JP2013224813A (ja) * 2012-03-21 2013-10-31 Kamakura Seisakusho:Kk スポットエアコン
CN207815676U (zh) * 2017-12-19 2018-09-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凝水处理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068130A (zh) * 2019-05-24 2019-07-30 周本原 空调冷凝水回收装置
CN111595010A (zh) * 2020-05-15 2020-08-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及包括其的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74479A (ja) * 1998-08-31 2000-03-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トイレ用空気調和機
CN2370327Y (zh) * 1999-04-06 2000-03-22 金苏敏 带有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的分体热泵冷暖家用空调器
CN101329098A (zh) * 2008-07-28 2008-12-24 王宝根 利用超声波雾化技术的制冷制热双效空调系统
CN201514013U (zh) * 2009-09-22 2010-06-23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空调器的喷淋水循环系统
CN201615579U (zh) * 2010-04-06 2010-10-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无排水移动空调
CN201757494U (zh) * 2010-07-21 2011-03-09 江苏友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空调
JP2013224813A (ja) * 2012-03-21 2013-10-31 Kamakura Seisakusho:Kk スポットエアコン
CN203249519U (zh) * 2013-04-24 2013-10-23 郑州同济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节能器和一种空调
CN207815676U (zh) * 2017-12-19 2018-09-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凝水处理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0068130A (zh) * 2019-05-24 2019-07-30 周本原 空调冷凝水回收装置
CN111595010A (zh) * 2020-05-15 2020-08-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凝水处理装置及包括其的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0062997A1 (zh) 一种冷凝器自动清洗装置及方法
CN204787394U (zh) 喷淋式制冷装置
CN205137834U (zh) 空调用节能装置和空调器
CN110410925B (zh) 一种空调外机自清洗的空调装置、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217817173U (zh) 烟机结构及空调烟机
CN115435405A (zh) 一种移动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211715276U (zh) 一种水泵装置及冷凝水处理系统
CN212962168U (zh) 一种用于风冷冷水机组的冷凝水能量回收装置
CN108954777B (zh) 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及风管机
CN115342403A (zh) 一种空调式吸油烟机及其制冷除湿双模式组合控制方法
CN209588250U (zh) 一种双层自动降温设施
CN115342400A (zh) 一种空调式吸油烟机及其除湿控制方法
CN207335012U (zh) 一种喷雾冷风扇
CN215490452U (zh) 一种mini智控型压缩冷凝机组
CN108106453B (zh) 一种通风冷却塔控制装置
CN211084325U (zh) 一种带压缩机的水冷空调系统
CN207196787U (zh) 多功能冷风机
CN212179634U (zh) 一种冷却降温系统
CN216114460U (zh) 一种带有加湿装置的冷风机
CN219103174U (zh) 空调一体机
CN2553293Y (zh) 空调装置
CN220338604U (zh) 空气调节器
CN218672430U (zh) 空调器
CN218455255U (zh) 一种移动式空调
CN117824016A (zh) 空调室外机、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