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9174A - 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基座、清洁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基座、清洁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9174A
CN115429174A CN202211073872.1A CN202211073872A CN115429174A CN 115429174 A CN115429174 A CN 115429174A CN 202211073872 A CN202211073872 A CN 202211073872A CN 115429174 A CN115429174 A CN 1154291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base
signal
cleaning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738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29174B (zh
Inventor
周德化
徐锡胜
王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nec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738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91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9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9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291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91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91Storing or park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therefor; Means allowing transport of the machine when it is not being us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29Floor-scrubb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taking-up dirty liquid
    • A47L11/292Floor-scrubbing 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taking-up dirty liquid having rotary too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DOMESTIC WASHING OR CLEANING;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L11/00Machines for cleaning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or wall coverings
    • A47L11/40Parts or details of machin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7L11/02 - A47L11/38, or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se groups, e.g. handles, arrangements of switches, skirts, buffers, levers
    • A47L11/4011Regulation of the cleaning machine by electric means; Control systems and remote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基座、清洁设备及系统。其中,基座上设有第一充电正电极及第一充电负电极;清洁设备的电池正极通过第一充电正电极与电源正极电连接,电池负极通过第一充电负电极与电源负极电连接。一种适于基座的所述方法包括:监测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充电信号;监测到充电信号有变化时,获取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若变化信息符合目标要求则控制基座上的功能部件启停,以为清洁设备提供或取消相应功能的服务。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仅通过基座上的第一充电正电极和第一充电负电极以及清洁设备上的第二充电正电极和第二充电负电极,便可在充电的同时还能进行信息通信,无需改造已有清洁设备的结构。

Description

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基座、清洁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基座、清洁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便利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类型、功能型的电器也层出不穷。比如,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手持吸尘器、洗地机等各种类型的清洁设备。
不管是机器人还是手持式设备,大多采用电池供电。使用一段时间后,机器人可移动至基座处与基座对接进行充电,手持式设备可被移动至基座处与基座对接进行充电。目前,大多数洗地机的基座除具有充电、收纳外,就没有其他功能了。基座和清洁设备通过正负极两个触点进行充电。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基座、清洁设备及系统,可借助现有技术中的正负充电极传输通信信号。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充电正电极及第一充电负电极;其中,清洁设备的电池正极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正电极与电源正极电连接,电池负极通过所述第一充电负电极与电源负极电连接。具体的,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充电信号;
监测到所述充电信号有变化时,获取所述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
若所述变化信息符合目标要求,则控制所述基座上的功能部件启停,以为所述清洁设备提供或取消相应功能的服务。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适用于清洁设备的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其中,清洁设备上设有第二充电正电极、第二充电负电极及电池;所述电池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正电极与基座的第一充电正电极电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与所述基座的第一充电负电极电连接。具体的,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触发信号;
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触发信号,切换电池充电模式,使得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输出的充电信号发生变化,以便所述基座根据变化的充电信号控制所述座上的功能部件启停。
在本申请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座。该基座包括:
座体,用于与清洁设备对接,所述座体上设有第一充电正电极及第一充电负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正电极用于电连接电源正极及清洁设备的电池正极,所述第一充电负电极用于电连接电源负极及所述清洁设备的电池负极;
功能部件,设置在所述座体上,用于为所述清洁设备提供相应功能的服务;
第一处理单元,设置在所述座体上,并与功能部件电连接,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充电信号;监测到所述充电信号有变化时,获取所述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若所述变化信息符合目标要求,则控制所述功能部件启停,以为所述清洁设备提供或取消相应的功能服务。
在本申请的第四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该清洁设备包括:
设备体,其上设有第二充电正电极和第二充电负电极;其中,所述第二充电正电极用于与基座上的第一充电正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用于与所述基座上的第二充电负电极电连接;
电池,设置在所述设备体上,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充电正电极电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电连接;
充电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用于监测触发信号;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触发信号,切换电池充电模式,使得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输出的充电信号发生变化,以便所述基座根据变化的充电信号控制所述座上的功能部件启停。
在本申请的第五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清洁系统。该清洁系统包括:
基座,用于实现上述适用于基座的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中的步骤;以及
清洁设备,用于实现上述适用于清洁设备的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中的步骤。
或者,所述清洁系统包括上述第三个实施例提供的基座及第四个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
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清洁设备与基座对接充电后,基座上的第一充电正电极和清洁设备上的第二充电正电极电连接,基座上的第一充电负电极与清洁设备上的第二充电负电极电连接;清洁设备通过控制电池切换充电模式的方式,使得第二充电负电极输出的充电信号发生变化,基座监测到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充电信号变化时,基座识别该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若变化信息符合目标要求,则控制基座上的功能部件启停,以为清洁设备提供或取消相应功能的服务。可见,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仅通过基座上的第一充电正电极和第一充电负电极,以及清洁设备上的第二充电正电极和第二充电负电极,便可在充电的同时还能进行基座与清洁设备间的信息通信,无需改造已有清洁设备的结构,仅升级基座,便可让用户体验到升级服务;用户升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利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清洁设备的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基座的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基座的另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基座和清洁设备对接后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变化形式的充电信号的示意图;
图4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变化形式的充电信号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示出的基座和清洁设备对接后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接续图8所示流程后续步骤对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有一些基座上只设有两个充电电极(或触点),如充电正电极和充电负电极。清洁设备上对应设有两个充电电极。清洁设备与基座对接后,清洁设备上的两个充电电极分别与基座上的两个充电电极电连接,此时基座就可为清洁设备充电。
清洁设备与基座对接后,还可启动自清洁模式,进行自清洁(如清洁滚刷、污水通道等)。假设想要对产品进行整体升级,如增加烘干、紫外线消毒功能等等,可在基座上加装一些功能部件,如干燥装置、紫外灯消毒装置等等。将这些功能部件安装在基座上,就需要清洁设备与基座通信,以便基座上的功能部件能在清洁设备完成自清洁后适时地启动干燥装置或紫外灯消毒装置等等。为了实现通信,一种实现方案是:将基座的充电对接端和清洁设备上的充电对接端进行升级,均升级为除包含有两个充电电极外,还需增设多个用于传输通信信息的电极(或电触点)(为便于描述,下文称为通信电极)。即基座的对接端包括:正充电电极、负充电电极、多个通信电极。相应的,清洁设备的对接端包括:正充电极、负充电极、相应数量的通信电极。基座的对接端与清洁设备的对接端对接上后,两对接端上的正充电极电连接、两对接端上的负充电极电连接、两对接端上的通信电极连接。基座可通过正、负充电极给清洁设备充电。基座和清洁设备可通过通信电极传输指令、数据等。
可见,上述实现方案需对基座和清洁设备同时升级。假设,有用户已经购买了一套清洁系统,包括清洁设备和基座;该套系统基座不带干燥装置。该用户获知该套系统有升级版带烘干功能,要想升级就需重新购买一套。
本申请各实施例可提供一种以最低成本,便可让用户升级已有系统的方案。本申请各实施例利用现有清洁设备和基座上的正负充电极充电的同时,还能进行基座与清洁设备间的通信,无需改造清洁设备的结构,仅升级基座,便可让用户体验到升级服务。
例如,用户如果有升级欲望,仅需购买价格较低的基座,该基座加装了至少一个功能部件。用户已有的清洁设备还可使用,无需更换。或者,用户仅需购买其想要的功能部件,自行安装到基座上的功能扩展槽或功能扩展位处,基座上的对接端和清洁设备上的对接端均无需改动。安装完成后,升级清洁设备软件即可。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申请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此外,下述的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各实施例中提及的清洁设备可以是:手持式清洁设备、自移动清洁设备。如图1所示的手持式洗地机。自移动清洁设备可以是清洁机器人,如拖地机器人、扫拖一体机器人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基座(也可成为基座)可以是与手持式清洁设备配套使用的基座,如图2a所示的例子。或者,基座是与自移动清洁设备配套使用的结构,如图2b所示的例子;本申请实施例对基座的实现结构不作具体限定。
图3示出了清洁设备与基座对接后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基座100上设有第一充电正电极101及第一充电负电极102。其中,清洁设备的电池正极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正电极101与电源正极(如为市电,电源正极即火线)电连接,电池负极通过所述第一充电负电极102与电源负极(如为市电,电源负极即零线)电连接。如图3所示的例子,第一充电正电极101和第二充电负电极102分别电连接于所述电源适配器,通过电源适配器电连接电源。
清洁设备200上设有第二充电正电极201和第二充电负电极202;所述第二充电正电极201与电池的正极(图中未明确示出)电连接,第二充电负电极202与电池的负极电连接。如图3所示的例子,所述第二充电正电极201和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202分别连接在所述充电控制单元221的两端。电池系统22至少包括:电池、所述充电控制单元221。所述电池的充电电流由所述充电控制单元221提供。
所述充电控制单元221可直接将第二充电正电极201流入的充电电流提供给电池充电,也可对第二充电正电极201流入的充电电流进行变换(或转换)后再提供给电池充电。假设第二充电正电极201流入的充电电流为直流电,所述充电控制单元221可直接将直流电提供给电池充电,此时电池处于恒流充电模式。或者,所述充电控制单元221将直流电变换为脉冲电流,以使电池切换为脉冲充电模式。
电池采用不同充电模式,使得第二充电负电极202输出的充电信号发生变化。如从直流信号变为脉冲信号,或从脉冲信号变为直流信号。变化的充电信号可作为清洁设备向基座发送的通信信号,如指示基座启动功能部件(如干燥装置或紫外灯消毒装置)工作或关停。如图3所示,所述基座100上还可设有监测控制装置;该监测控制装置可监测第一充电负电极102处的充电信号,若监测到充电信号发生变化,则识别该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若变化信息符合目标要求则控制功能部件12启停。
在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案中,基座100上设置的监测控制装置可包括但不限于图3中所示的:分流器14和第一处理单元11。其中,分流器14串联在第一充电负电极102与电源负极之间,更具体的,分流器14串联在第一充电负电极102与电源适配器接地端之间。第一处理单元11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于所述分流器14的两端。更具体的,所述分流器14以差分线的形式连接至第一处理单元11。其中,第一处理单元11可以为但不限于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单片机、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MCU)、中央处理器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ing Logicdevice,CPLD)实现的处理芯片等。
基座100上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功能部件,如果是多个功能部件,各功能部件对应的提供的功能可相同,也可不同。多个功能部件可同时启停,也可不同时启停。比如,基座100上还设置有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中预存有多个功能部件的启停顺序,及启停时机。举例来说,基座上设置有2个功能部件,分别为功能部件A和功能部件B。预存的功能部件启停顺序为:功能部件A启动工作第一时长(如30秒、1分钟或其他)后功能部件B启动工作第二时长(如30秒、1分钟或其他)。第一处理单元11在基于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控制功能部件A启动工作后,启动计时,计时时长达到第一时长时,控制功能部件A关停、功能部件B启动工作;或者功能部件A继续工作,功能部件B启动工作;重新启动计时,待计时时长达到第二时长时,控制功能部件B关停;或者控制功能部件A和功能部件B同时关停。
或者,清洁设备200的第二充电负电极可输出多种频率的脉冲信号。一种频率的脉冲信号对应一个功能部件。这样,第一处理单元11便可通过识别脉冲信号的频率,基于脉冲信号的频率,确定需控制启停的功能部件。
又或者,清洁设备200的充电控制单元通过控制电池处于脉冲充电模式的时长,使得第二充电负电极输出相应脉冲周期的脉冲信号。比如,第一处理单元11识别出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为:直流信号变为脉冲信号再变为直流信号,且中间的脉冲信号的脉冲周期为五个,则控制功能部件A启停;若识别出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为:直流信号变为脉冲信号再变为直流信号,且中间的脉冲信号的脉冲周期为十个,则控制功能部件B启停;等等。
基座100上除可设有能为清洁设备提供相应功能的功能部件外,还可设置辅助功能部件工作的传感器。比如,基座100上设有干燥装置,相应的,所述基座100上还可设置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第一处理单元11电连接,用于采集干燥装置烘干区域的温度,以便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1根据所述温度调控所述干燥装置的工作参数(如功率等)。
清洁设备200上除设有电池系统22(包括充电控制单元221、电池等)外,还可包括但不限于:主控板(该主控板上设有第二处理单元21)、清洁装置(如地刷)、清水桶、污水桶、主机(如风机以产生抽吸气流)、各类传感器(如监测清水桶及污水桶液位的传感器、监测地刷脏物度的传感器、监测地面脏污度的传感器等等)、交互装置23、助力装置等等。该交互装置23可包括:触摸屏、控件231、语音系统232等等。其中,主控板用于控制清洁设备整机各部件的工作,主控板与电池系统电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用户通过交互装置触发的针对基座的指令时,向所述电池系统的充电控制单元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以便充电控制单元切换电池的充电模式,便于利用充电信号传递用户指令。有关这方面的内容,将会在如下各方法实施例中描述。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基座,具体地,执行主体为基座100上的第一处理单元1。如图5所示,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101、监测所述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充电信号。
102、监测到所述充电信号有变化时,获取所述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
103、若所述变化信息符合目标要求,则控制所述基座上的功能部件启停,以为所述清洁设备提供或取消相应功能的服务。
参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清洁设备与基座对接后,基座上的第一充电正电极与清洁设备上的第二充电正电极电连接;基座上的第二充电负电极与清洁设备的第二充电负电极电连接,基座和清洁设备上的电池系统形成的充电回路即连通,即图3中加粗黑线
Figure BDA0003830601120000071
示出的充电回路连通。
其中,充电信号可由但不限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适配器提供。如图3所示,电源适配器的一端连接在基座100上,另一端与外部电源(如插座)电连接取电。电源适配器可将外部电源的电信号(如交流电流)转换成清洁设备充电所需的充电信号(如直流电流)。为了提供较稳定的充电信号,如图3所示,基座100上还设有供电控制装置15。供电控制装置15的一端与电源适配器的正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充电正电极101电连接。供电控制装置15,可以是恒流控制单元等,用于将电源适配器输出的充电信号稳定在一个恒定的信号。
继续参见图3,清洁设备200的第二充电正电极201与基座100上第一充电正电极101电连接,清洁设备200的电池系统的一端与第二充电正电极201电连接;清洁设备200的电池系统的另一端与第二充电负电极202电连接,第二充电负电极202与基座100上的第一充电负电极102电连接。
假设用户操作清洁设备,使得清洁设备工作于自清洁模式。自清洁模式包括多个阶段,比如滚刷浸泡阶段、滚刷清洁阶段、污水管道清洁阶段、滚刷烘干(或干燥)阶段。主控板实时监测清洁设备在自清洁模式下的工作进程,若清洁设备工作进程到达滚刷烘干(或干燥)阶段,则主控板向电池系统22发送控制指令。电池系统22接收到该控制指令后,电池系统22中的充电控制单元221将第二充电正电极201流入的直流充电信号,转换为脉冲充电信号,切换电池充电模式,使电池充电模式由恒流充电模式切换为脉冲充电模式。切换为脉冲充电模式后,清洁设备200的第二充电负电极202输出信号由直流充电信号变为脉冲充电信号。充电信号发生变化,此时基座100便可监测到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充电信号有变化。
为监测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充电信号,如图3所示,在电路中设置分流器14,分流器14的一端与第一充电负电极102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源适配器(如接地端)电连接。分流器14的两端还以差分线形式电连接至第一处理单元11。第一处理单元11可获取到流经分流器14的充电信号,可监测到充电信号的变化。
分流器内包含一个阻值很小的电阻,利用电阻的伏安特性,当有电流信号流经电阻时便会在电阻两端产生对应的电压信号。第一处理单元11便可通过监测分流器14两端的电压信号,来监测充电信号的变化情况。因分流器是基于电阻的伏安特性原理制成的,故分离器两端的电压信号的波形与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清洁设备200的第二充电负电极202输出的)充电信号的波形相同。比如,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充电信号为直流信号时,第一处理单元11获取到的分流器14两端的电压信号为恒定信号;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充电信号为脉冲信号时,第一处理单元11获取到的分流器14两端的电压信号也为脉冲信号。即上述步骤101“监测所述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充电信号”具体为:监测分流器两端的充电电压信号。
上述102中,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变化方式(由直流变为脉冲,或由脉冲变为直流)、变化持续时长(或周期)。如图4a所示的充电信号的例子。该充电信号有变化,该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可包括:
变化方式:直流——>脉冲——>直流
变化持续时长(或周期):持续周期为5个脉冲周期。
上述103中,目标要求可包括变化要求,例如,需由恒定信号变为脉冲信号;或者需由脉冲信号变为恒定信号。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表征充电信号符合“由恒定信号变为脉冲信号”或“由脉冲信号变为恒定信号”的变化要求,则产生控制指令。具体实施时,可再结合功能部件当前状态,确定关停还是启动功能部件。以变化要求为“由恒定信号变为脉冲信号”为例,步骤103“若所述变化信息符合目标要求,则控制所述基座上的功能部件启停”,的一种可实现的方案如下,可包括:
1031、若所述变化信息表征所述充电信号符合由恒定信号变为脉冲信号的变化要求,则产生控制指令;
1032、确定所述功能部件的状态;
1033、所述功能部件处于工作状态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关停所述功能部件以处于非工作状态;
1034、所述功能部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启动所述功能部件以处于工作状态。
即功能部件当前处于工作状态时,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就是关停指令。功能部件当前状态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接收到所述控制指令就是启动指令。
若仅依据变化要求,如监测到充电信号由恒定信号变为脉冲信号,就产生控制信号,则可能会出现误启动或关停的情况。因电路中信号的波动可能就会被误监测为满足变化要求,此时就有可能出现误启动或关停的情况。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主控板(包括第二处理单元21)可控制充电控制单元221从第一充电模式切换为第二充电模式后,第二充电模式持续设定时长后再切换回第一充电模式。以上文中提及的清洁设备工作于自清洁模式为例,用户使用清洁设备200清洁完后,将清洁设备200与基座100对接。基座100上的第一充电正电极101与清洁设备200上的第二充电正电极201电连接,基座100上的第一充电负电极102与清洁设备200上的第二充电负电极202电连接。用户按下“自清洁”启动控件231,清洁设备启动自清洁。主控板监测清洁设备200工作于自清洁模式下的工作进程,若监测到清洁设备当前进程到达烘干(或干燥)阶段,则向电池系统22发送切换指令。电池系统22接收到该切换指令后,电池系统22中的充电控制单元221基于第二充电正电极201接入的恒定信号生成具有五个脉冲周期的脉冲信号,使得电池由恒流充电模式切换为脉冲充电模式。充电控制单元221在生成具有五个脉冲周期的脉冲信号后,再将充电信号恢复为恒定信号,使得电池由脉冲式充电模式再切回恒流充电模式。这样,基座100上的第一充电负电极102处的充电信号可呈如图4a所示的形式。
当然也可反过来,比如,电池系统中的电池常态采用脉冲充电模式,即基座100为清洁设备200提供符合电池充电要求的脉冲充电信号。主控板监测到清洁设备当前进程到达烘干(或干燥)阶段,则向电池系统22发送切换指令。电池系统22接收到该切换指令后,电池系统22中的充电控制单元221基于第二充电正电极201接入的脉冲充电信号生成持续设定时长(如5s、10s或其他)的恒定充电信号,使得电池由脉冲充电模式切换为恒流充电模式。充电控制单元221在生成设定时长的恒定充电信号后,再将充电信号恢复为脉冲充电信号,使得电池由恒流式充电模式再切回脉冲充电模式。这样,基座100上的第一充电负电极102处的充电信号可呈如图4b所示的形式。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所述目标要求包括变化要求,进一步的可包括:需符合由恒定信号变为脉冲信号、再由脉冲信号变为恒定信号;或者需符合由脉冲信号变为恒定信号、再由恒定信号变为脉冲信号。所述目标要求还可包括:中间状态要求。比如,中间状态为图4a中所示的脉冲充电信号,则该中间状态要求可为脉冲要求,脉冲要求可包括:脉冲周期(或频率)、脉冲数量等。若中间状态为4b中所示的恒定充电信号,则该中间状态要求可包括:持续时长等。
以变化要求为“由恒定信号变为脉冲信号、再由脉冲信号变为恒定信号”,中间状态要求为“脉冲要求”为例,则上述步骤1031“若所述变化信息表征所述充电信号符合由恒定信号变为脉冲信号的变化要求,则产生控制指令”,可具体为:
若所述变化信息表征所述充电信号符合由恒定信号变为脉冲信号、再由脉冲信号变为恒定信号的变化要求,且所述脉冲信号符合设定脉冲要求,则产生所述控制指令。
假设,脉冲要求包括:脉冲频率为f,脉冲数量为五个。如图4a所示的例子,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符合“由恒定信号变为脉冲信号、再由脉冲信号变为恒定信号的变化要求”,且脉冲信号的脉冲频率为f,脉冲数量为五个,则可产生所述控制指令,以控制基座上的功能部件启停。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100上可设有多个功能部件。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104、获取多个预置要求;其中,一个预置要求与一个功能部件关联;
105、将所述变化信息与所述多个预置要求进行匹配,以匹配出所述变化信息符合的目标要求;
106、将与所述目标要求关联的功能部件作为控制对象。
上述多个预置要求可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假设,基座上设有两个功能部件,一个是排污装置,另一个是干燥装置。
与排污装置关联的预置要求可包括:
变化要求:由恒定充电信号变为脉冲充电信号,再由脉冲充电信号变为恒定充电信号;
脉冲要求:脉冲频率为f,脉冲数量为五个。
与干燥装置关联的预置要求可包括:
变化要求:由恒定充电信号变为脉冲充电信号,再由脉冲充电信号变为恒定充电信号;
脉冲要求:脉冲频率为f,脉冲数量为十个。
再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107、所述功能部件启动工作后,启动计时;
108、若计时时长达到设定工作时长,则关停所述功能部件。
上述步骤107和108提供的方案是功能部件启动后,通过计时的方式来控制功能部件的关停。实际上,关停功能部件也可由清洁设备的主控板来控制。即在所述功能部件启动工作后,执行上述101~103来关停功能部件。
在一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本实施例中的功能部件可以为干燥装置。如图6所示,该干燥装置包括干燥控制单元121和干燥执行器122。干燥控制单元121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电源适配器与第一充电正电极101之间,更具体的是,干燥控制单元121的第一端a电连接于电源适配器与供电控制装置15之间。干燥控制单元121的第二端b电连接所述干燥执行器122的一端。干燥控制单元121的第三端c与第一处理单元11电连接。干燥执行器122的另一端电连接于第一充电负电极102与分流器14之间。
干燥执行器可以为但不限于加热膜、电热丝等。考虑到随着干燥执行器工作时长的逐渐增加,干燥执行器对应的干燥温度也会随之升高,加热温度过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使用安全性,所述基座100上还设有传感器13,传感器13设置在所述基座座体上的对应所述干燥执行器122的干燥区域内,用于检测所述干燥执行器122工作后产生的参数。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109、获取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参数;
1032、若所述参数高于第一设定值,则向所述干燥控制单元发送降温指令,以使干燥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降温指令后,切断干燥执行器的工作电流或调低所述干燥执行器的功率。
1033、若所述参数低于第二设定值,则向所述干燥控制单元发送升温指令,以便干燥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升温指令后,调高所述干燥执行器的功率。
具体实施时,干燥执行器122可设于基座100上的凹槽31内,参见图1所示的实施例。这样在与清洁设备对接时,可将清洁设备的地刷置于该凹槽31内,基座100上的第一充电正电极101和第二充电负电极,正好分别与清洁设备的设备体上的第二充电正电极和第二充电负电极电连接。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为清洁设备,具体的可以清洁设备上的主控板,更具体的可以是主控板上的第二处理单元21。参见图3所示的实施例,所述清洁设备200上设有第二充电正电极201、第二充电负电极202及电池(图3中未示出)。所述电池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正电极201与基座100的第一充电正电极101电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202与所述基座100的第一充电负电极102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201、监测触发信号;
202、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触发信号,切换电池充电模式,使得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输出的充电信号发生变化,以便所述基座根据变化的充电信号控制所述座上的功能部件启停。
上述202中,“切换电池充电模式”可具体为“在恒流充电模式与脉冲式充电模式间切换”。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可如下步骤:
203、检测到如下至少一项事件后产生所述触发信号;
其中,所述至少一项事件包括:
①用户对目标控件的操控事件;
②清洁设备工作进程达到预设阶段的事件;
③用户发出指定语义语音的语音控制事件;
④脉冲充电模式下,所述电池持续充电设定数量个脉冲周期对应的事件。
上述①中的目标控件可以是清洁设备的触摸控件、机械按键、触摸屏上的虚拟按键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图1示出了一种目标控件的具体结构形式,比如该目标控件为设置在清洁设备手柄上的自清洁控件。
上述②中的预设阶段可以是某一预置工作模式中的一个或多个阶段。比如上文中例举的自清洁模式。自清洁模式可包括但不限于:消毒液制备阶段、滚刷浸泡阶段、滚刷清洁阶段、吸污通道清洁阶段、烘干(或干燥)阶段等等。相应的,自清洁模式对应的预设阶段可以是烘干(或干燥)阶段,即检测到清洁设备工作进程达到烘干(干燥)阶段时,产生所述触发信号。
上述③可在清洁设备200上的语音系统232(参见图3所示)检测到用户语音音频,并识别出指定语义,便触发主控板产生所述触发信号。例如,用户说“清洗完,启动烘干”,清洁设备200上的语音系统232识别出“启动烘干功能”语义,便触发主控板产生所述触发信号。再比如,语音系统232播放询问语音“请问是否启动烘干功能”,用户说“同意”、“启动”、“可以”等后,语音系统232识别出用户确定启动的语义,便触发主控板产生所述触发信号。
上述④中的设定数量可以为五个、十个或更多。如图4a所示的情况,脉冲充电模式下,检测到电池持续充电五个脉冲周期后,再次产生触发信号,以便将电池充电模式切回恒流充电模式。如上文中提及的,实际上图4b所示的情况也是可行的。针对图4b的情况,电池常态充电模式为脉冲充电模式,响应一个触发信号切换为临时态充电模式“恒流充电模式”后,检测到电池持续充电设定时长(如1s、0.5s或其他),便再产生触发信号,以便再次响应一个触发信号切回常态充电模式。即上述④也可具体为:
在临时态充电模式下,所述电池持续充电满足预设临态要求的事件。
其中,恒流充电模式和脉冲充电模式中的一个为电池的预置常态充电模式,另一个为临时态充电模式。
下面以电池的预置常态充电模式为恒流充电模式、临时态充电模式为脉冲充电模式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图7提供的所述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204、检测到所述清洁设备与所述基座对接后,所述电池在所述恒流充电模式下充电。
205、响应于用户触发的自清洁指令,输出是否需要启动基座上功能部件的提示信息。
206、若监测到用户在设定等待时长内针对所述提示信息做出确认响应,则控制所述清洁设备启动自清洁模式,并监听所述清洁设备的工作进程,在所述清洁设备工作进程到达所述自清洁模式的指定阶段时产生所述触发信号,以使所述电池从所述恒流充电模式切换为脉冲充电模式,第二充电负电极输出的充电信号发生变化,便于所述基座根据变化的充电信号启动所述功能部件。
上述205中用户触发的自清洁指令,在具体场景中可以是用户按下如图1中的自清洁控件231后产生的。上述提示信息可以是文本信息和/或音频信息,其中,文本信息可通过清洁设备上的显示屏进行显示,音频信息可通过清洁设备上的扬声器播放出来。
上述206中,设定等待时长可以是5s、6s或其他,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确认响应”可以是用户再次按下自清洁控件231做出的,也可以是用户发出语义为“确认”的语音后做出的,还可以是用户触控清洁设备上的“确认”控件做出的,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指定阶段”与基座上功能部件提供的功能相关。若基座上的功能部件为干燥装置,则“指定阶段”即为自清洁模式中的“烘干(或干燥)阶段”。假设自清洁模式包括:排污阶段、消毒液制备阶段、滚刷浸泡阶段、滚刷清洗阶段、吸污通道清洗阶段及烘干阶段。若基座上的功能部件为排污装置(例如包括排污泵、排污管道;清洁设备与基座对接后,排污管道与清洁设备的污水桶连通),则“指定阶段”即为排污阶段。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207、所述电池切换为所述脉冲充电模式后,统计脉冲充电信号的脉冲数量。
208、所述脉冲数量达到设定数量时,控制所述电池从所述脉冲充电模式切换为所述恒流充电模式。
比如,上述的设定数量可以为五个、十个或更多。该设定数量可预先设置好,并配置在主控板上。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209、若在所述设定等待时长内未监测到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做出确认响应,则控制所述清洁设备启动自清洁模式。
210、若在所述清洁设备工作进程到达所述自清洁模式的指定阶段之前监测到用户指示取消所述功能部件对应的功能,则停止为产生所述触发信号监听所述清洁设备工作进程的步骤。
比如,上述步骤209在设定等待时长5s内未监测到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如是否启动烘干功能)做出的确认响应,则仅控制清洁设备启动自清洁模式。
上述步骤210的前提是:在设定等待时长内监测到用户针对提示信息做出的确认响应后,所述清洁设备工作于自清洁模式,并启动监听所述清洁设备的工作进程,等待所述清洁设备工作进程到达所述自清洁模式的指定阶段时产生所述触发信号。如果,在等待过程中,即清洁设备工作进程还未到达所述自清洁模式的指定阶段之前,监测到用户指示取消所述功能部件对应的功能时,则停止为产生所述触发信号监听所述清洁设备工作进程的步骤。即取消通过监听清洁设备工作进程等待产生触发信号的程序进程。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211、在所述清洁设备工作进程到达所述自清洁模式的指定阶段时产生所述触发信号后,记录所述基座上功能部件处于工作状态,并启动计时;
212、若计时时长到达设定工作时长之前监测到用户指示关停所述功能部件,则产生所述触发信号,以切换电池的充电模式,使得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输出的充电信号发生变化,以便所述基座根据变化的充电信号关停所述功能部件;并将记录的所述功能部件的状态更新为非工作状态。
若计时时长到达设定工作时长后还未监测到用户指示关停所述功能部件,则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如第二处理单元)可以不作任何动作。关停功能部件也可由基座上的第一处理单元来实现。例如,基座上的预置程序中设定好了功能部件被开启后的工作时长,如30秒、1分钟等等。本申请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上预置的设定工作时长与基座上预置的设定工作时长相等。基座上的第一处理单元在监测到充电信号有变化时,并判定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符合目标要求时,向功能部件发送启动指令,并启动计时。若计时时长达到设定工作时长,则向功能部件发送关停指令。
上述各实施例是从单侧角度分别阐明了基座执行的各步骤及清洁设备执行的各步骤及其对应的功能。下面的实施例将不分执行主体,从整体控制逻辑的角度来说明。
基座100上设有干燥装置。基座100与清洁设备200对接后,第一充电正电极101和第二充电正电极201电连接,第一充电负电极102和第二充电负电极202电连接。基座100上的电源适配器已电连接电源。相应的,如图8所示,控制基座工作的方法包括:
301、响应于用户对目标控件的操作,清洁设备的主控板控制交互装置输出是否启动干燥功能的提示信息,并启动提示计时。
302、若主控板在设定等待时长内监测到用户再次对所述目标控件的操作,则执行步骤303;若主控板在设定等待时长内未监测到用户再次对所述目标控件的操作,则主控板控制清洁设备的设备体工作于自清洁模式。
303、主控板控制清洁设备的设备体工作于自清洁模式,并监听所述清洁设备的工作进程。
其中,自清洁模式包括:消毒液制备阶段、滚刷浸泡阶段、滚刷清洗阶段、吸污通道清洗阶段及干燥阶段。
304、若在所述清洁设备工作进程到达干燥阶段之前(即干燥阶段之前的各阶段均完成时)未监测到用户指示取消干燥功能,则在监听到工作进程到达干燥阶段时产生所述触发信号;若在所述清洁设备工作进程到达所述干燥阶段之前监测到用户指示取消干燥功能,则停止为产生所述触发信号监听所述清洁设备工作进程的步骤。
305、响应于所述触发信号,主控板控制清洁设备的电池由恒流充电模式切换为脉冲式充电模式,使得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输出的充电信号由恒定信号变为脉冲信号;待脉冲信号符合脉冲要求(频率、脉冲数量)后,主控板控制电池由脉冲式充电模式切回恒流充电模式,使得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输出的充电信号由脉冲信号变为恒定信号。
如图4a所示的充电信号。
306、基座上的第一处理单元监测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充电信号。
其中,基座的第一充电负电极与清洁设备上的第二充电负电极电连接。
307、第一处理单元监测到充电信号有变化时,获取所述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判断所述变化信息是否符合目标要求,若符合,执行308;否则,不动作。
308、第一处理单元控制基座上的干燥装置启动工作,以为清洁设备提供干燥服务,对滚刷进行干燥。
309、所述干燥装置启动工作后,第一处理单元启动工作时长计时。
310、若计时时长达到设定工作时长,则第一处理单元关停所述干燥装置。
本实施例中干燥装置启动后就会按照流程工作,如持续工作设定工作时长,后自动关停;用户不能中途指示关停干燥装置。这样的话,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即可结束。如果本申请实施例在所述干燥装置启动工作后还为用户提供了可指示关停的功能,则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如图9所示:
311、主控板在执行完步骤305后(确认基座上的干燥装置已启动工作),启动工作时长计时。
312、若计时时长达到设定工作时长之前,监测到用户通过交互装置(按下自清洁控件,或语音表达取消干燥功能等)触发取消干燥功能的指令,则主控板控制清洁设备的电池由恒流充电模式切换为脉冲式充电模式,使得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输出的充电信号由恒定信号变为脉冲信号;待脉冲信号符合脉冲要求(频率、脉冲数量)后,主控板控制电池由脉冲式充电模式切回恒流充电模式,使得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输出的充电信号由脉冲信号变为恒定信号。
如图4a所示的充电信号。
313、基座上的第一处理单元监测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充电信号。
314、第一处理单元监测到充电信号有变化时,获取所述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判断所述变化信息是否符合目标要求,若符合,第一处理单元控制基座上的干燥装置关停;否则,不动作。
315、若计时时长达到设定工作时长时都未监测到用户通过交互装置触发取消干燥功能的指令,则主控板不动作。
基于上文内容可知,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清洁设备与基座对接充电后,基座上的第一充电正电极和清洁设备上的第二充电正电极电连接,基座上的第一充电负电极与清洁设备上的第二充电负电极电连接;清洁设备通过控制电池切换充电模式的方式,使得第二充电负电极输出的充电信号发生变化,基座监测到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充电信号变化时,基座识别该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若变化信息符合目标要求,则控制基座上的功能部件启停,以为清洁设备提供或取消相应功能的服务。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仅通过基座上的第一充电正电极和第一充电负电极,以及清洁设备上的第二充电正电极和第二充电负电极,便可在充电的同时还能进行基座与清洁设备间的信息通信,无需改造已有清洁设备的结构,仅升级基座,便可让用户体验到升级服务;用户升级成本低。
本申请还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系统,该清洗系统可包括上文中提及的基座100及清洁设备200。基座100可执行上述图5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步骤以实现对应的功能,清洁设备200可执行上述图7所示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步骤以实现对应的功能。有关基座100和清洁设备200的结构,以及各自可执行的步骤及实现的功能,可参见上文中的描述,此处不作赘述。
最后,结合一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用户家里有一台手持式地面清洗机(下文简称清洗机),该清洗机包括清洗机设备和基座。用户打开清洗机设备的电源开关设备进行清洁地面。地面清洁完成后,用户将清洗机设备放置在基座上,基座为清洗机设备提供恒定的直流充电信号行充电。在清洗机设备放置在基座上进行充电过程中,用户按下清洗机设备上的自清洁控件(如图1中的自清洁控件231);清洗机设备通过显示屏显示询问信息并通过扬声器播放询问语音,以询问用户是否启用基座上的干燥功能。若在5s内用户再次按下自清洁控件或发出语义为“启动干燥”的语音,则清洗机设备启动自清洁,并在自清洁进入干燥阶段时,清洗机设备通过切换电池的充电模式改变清洗机设备与基座电连接的充电回路中的充电信号,使得充电信号如图4a或4b。基座监测到如图4a或4b所示的充电信号,控制基座上的干燥装置启动工作,以对清洗机设备上的滚刷进行干燥。
清洗机设备在自清洁过程中,用户发现有一块儿地方还需清洁,用户可再次按下清洗机设备上的自清洁控件,以取消干燥功能。这样,用户在清洗机设备完成自清洁过程中的其他阶段(如消毒液制备阶段、滚刷浸泡阶段、滚刷清洗阶段及吸污通道清洗阶段)后,将清洗机设备从基座上取下,手持清洗机设备继续对想要清洁的区域进行清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充电正电极及第一充电负电极;其中,清洁设备的电池正极通过所述第一充电正电极与电源正极电连接,电池负极通过所述第一充电负电极与电源负极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所述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充电信号;
监测到所述充电信号有变化时,获取所述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
若所述变化信息符合目标要求,则控制所述基座上的功能部件启停,以为所述清洁设备提供或取消相应功能的服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所述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充电信号,包括:
监测分流器两端的充电电压信号;
其中,所述分流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负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变化信息符合目标要求,则控制所述基座上的功能部件启停,包括:
若所述变化信息表征所述充电信号符合由恒定信号变为脉冲信号的变化要求,则产生控制指令;
确定所述功能部件的状态;
所述功能部件处于工作状态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关停所述功能部件以处于非工作状态;
所述功能部件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响应于所述控制指令,启动所述功能部件以处于工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变化信息表征所述充电信号符合由恒定信号变为脉冲信号的变化要求,则产生控制指令,包括:
若所述变化信息表征所述充电信号符合由恒定信号变为脉冲信号、再由脉冲信号变为恒定信号的变化要求,且所述脉冲信号符合设定脉冲要求,则产生所述控制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多个功能部件;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多个预置要求;其中,一个预置要求与一个功能部件关联;
将所述变化信息与所述多个预置要求进行匹配,以匹配出所述变化信息符合的目标要求;
将与所述目标要求关联的功能部件作为控制对象。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功能部件启动工作后,启动计时;
若计时时长达到设定工作时长,则关停所述功能部件。
7.一种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清洁设备,所述清洁设备上设有第二充电正电极、第二充电负电极及电池;所述电池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二充电正电极与基座的第一充电正电极电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与所述基座的第一充电负电极电连接;以及所述方法包括:
监测触发信号;
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触发信号,切换电池充电模式,使得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输出的充电信号发生变化,以便所述基座根据变化的充电信号控制所述基座上的功能部件启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切换电池充电模式,包括:
在恒流充电模式与脉冲充电模式间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到如下至少一项事件后产生所述触发信号:
用户对目标控件的操控事件;
清洁设备工作进程达到预设阶段的事件;
用户发出指定语义语音的语音控制事件;
在临时态充电模式下,所述电池持续充电满足预设临态要求的事件;其中,恒流充电模式和脉冲充电模式中的一个为电池的预置常态充电模式,另一个为临时态充电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检测到所述清洁设备与所述基座对接后,所述电池在所述恒流充电模式下充电;
响应于用户触发的自清洁指令,输出是否需要启动基座上功能部件的提示信息;
若监测到用户在设定等待时长内针对所述提示信息做出确认响应,则控制所述清洁设备启动自清洁模式,并监听所述清洁设备的工作进程,在所述清洁设备工作进程到达所述自清洁模式的指定阶段时产生所述触发信号,以使所述电池从所述恒流充电模式切换为脉冲充电模式,第二充电负电极输出的充电信号发生变化,便于所述基座根据变化的充电信号启动所述功能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电池切换为所述脉冲充电模式后,统计脉冲充电信号的脉冲数量;
所述脉冲数量达到设定数量时,控制所述电池从所述脉冲充电模式切换为所述恒流充电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在所述设定等待时长内未监测到用户针对所述提示信息做出确认响应,则控制所述清洁设备启动自清洁模式;
若在所述清洁设备工作进程到达所述自清洁模式的指定阶段之前监测到用户指示取消所述功能部件对应的功能,则停止为产生所述触发信号监听所述清洁设备工作进程的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清洁设备工作进程到达所述自清洁模式的指定阶段时产生所述触发信号后,记录所述基座上功能部件处于工作状态,并启动计时;
若计时时长到达设定工作时长之前监测到用户指示关停所述功能部件,则产生所述触发信号,以切换电池的充电模式,使得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输出的充电信号发生变化,以便所述基座根据变化的充电信号关停所述功能部件;并将记录的所述功能部件的状态更新为非工作状态。
14.一种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用于与清洁设备对接,所述座体上设有第一充电正电极及第一充电负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正电极用于电连接电源正极及清洁设备的电池正极,所述第一充电负电极用于电连接电源负极及所述清洁设备的电池负极;
功能部件,设置在所述座体上,用于为所述清洁设备提供相应功能的服务;
第一处理单元,设置在所述座体上,并与功能部件电连接,用于监测所述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充电信号;监测到所述充电信号有变化时,获取所述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若所述变化信息符合目标要求,则控制所述功能部件启停,以为所述清洁设备提供或取消相应的功能服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流器;
所述分流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充电负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电连接;
所述分流器的两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一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在监测所述第一充电负电极处的充电信号时,用于监测分流器两端的充电电压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部件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正极与所述第一充电正电极之间,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充电负电极与所述分流器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件包括干燥装置及传感器;所述干燥装置包括干燥控制单元和干燥执行器;
所述干燥控制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正极与所述第一充电正电极之间,第二端电连接所述干燥执行器的一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控制指令,启停所述干燥执行器;还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调控指令,调整所述干燥执行的功率;以及
所述干燥执行器的另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充电负电极与所述分流器之间;
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座体上的对应所述干燥执行器的干燥区域内,用于检测所述干燥执行器工作后产生的参数;
所述第一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干燥控制单元的第三端及所述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在充电信号的变化信息符合目标要求时,向所述干燥控制单元发送所述控制指令;还用于根据所述传感器检测到的参数,向所述干燥控制单元发送所述调控指令。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恒流控制单元;
所述恒流控制单元串联在所述电源正极与所述第一充电正电极之间;
所述功能部件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电源正极与所述恒流控制单元之间。
19.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体,其上设有第二充电正电极和第二充电负电极;其中,所述第二充电正电极用于与基座上的第一充电正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用于与所述基座上的第二充电负电极电连接;
电池,设置在所述设备体上,所述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二充电正电极电连接,所述电池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电连接;
充电控制单元,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用于监测触发信号;响应于监测到的所述触发信号,切换电池充电模式,使得所述第二充电负电极输出的充电信号发生变化,以便所述基座根据变化的充电信号控制所述座上的功能部件启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处理器,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连接,用于在检测到至少一个目标事件后,向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发送所述触发信号;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目标事件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用户对目标控件的操控事件;
清洁设备工作进程达到预设阶段的事件;
用户发出指定语义语音的语音控制事件;
脉冲充电模式下,所述电池持续充电设定数量个脉冲周期对应的事件。
21.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述权利要求14~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座;以及
上述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清洁设备。
CN202211073872.1A 2022-09-02 2022-09-02 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基座、清洁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154291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3872.1A CN115429174B (zh) 2022-09-02 2022-09-02 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基座、清洁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3872.1A CN115429174B (zh) 2022-09-02 2022-09-02 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基座、清洁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9174A true CN115429174A (zh) 2022-12-06
CN115429174B CN115429174B (zh) 2024-03-08

Family

ID=84246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73872.1A Active CN115429174B (zh) 2022-09-02 2022-09-02 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基座、清洁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29174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0255A (zh) * 2019-12-31 2020-04-17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停靠站、自行走机器人以及清洁系统
CN113786140A (zh) * 2021-09-24 2021-12-14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机与基站的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14246509A (zh) * 2020-09-23 2022-03-29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清洁机器人的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4521846A (zh) * 2022-03-08 2022-05-24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地机自动清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617491A (zh) * 2020-12-10 2022-06-14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系统的基座、清洁系统及滚刷清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0255A (zh) * 2019-12-31 2020-04-17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停靠站、自行走机器人以及清洁系统
CN114246509A (zh) * 2020-09-23 2022-03-29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清洁机器人的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CN114617491A (zh) * 2020-12-10 2022-06-14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系统的基座、清洁系统及滚刷清洁方法
CN113786140A (zh) * 2021-09-24 2021-12-14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清洁机与基站的通信方法和系统
CN114521846A (zh) * 2022-03-08 2022-05-24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洗地机自动清洁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9174B (zh) 2024-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001590A1 (en) Energy-saving electrical adaptor
CN104932335B (zh) 一种插孔工作状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254626B (zh) 具备超声波局部预洗功能的洗衣机的控制方法
CN115429174A (zh) 控制清洁设备基座工作的方法、基座、清洁设备及系统
CN110560407B (zh) 一种清洗机系统
JP2013153644A5 (zh)
CN110224473B (zh) 清洗机的供电方法及装置,清洗机
CN117442115A (zh) 清洁设备控制方法、清洁设备及清洁系统
KR102200603B1 (ko) 대기 전원 제어 장치와 시스템 및 이의 운용 방법
US731514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serving battery for operation of a low intensity optical communication probe
KR100715776B1 (ko) 전원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214807314U (zh) 一种护理机器人的控制电路结构
CN111240214A (zh) 用于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5653161U (zh) 雾化器控制电路及雾化器
CN215936947U (zh) 一种自动除雾镜
CN112346372B (zh) 一种语音输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3663954B2 (ja) 分散電源システム
WO2024010195A1 (ko) 역기전력에 의해 배터리 구동 청소기 본체를 활성화하는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채용한 무선 청소기 장치
CN214965255U (zh) 一种洗碗机及其供电控制装置
CN115067820B (zh) 清洁方法、装置、清洁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502981A (zh) 元器件的供电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602337A (zh) 一种扫地机器人
CN117530635A (zh) 清洁系统的自清洁控制方法、装置、清洁系统和存储介质
JP3243235B2 (ja) 2出力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装置
CN115161954A (zh) 一种便捷式清洁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