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7861A - 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7861A
CN115427861A CN202180029750.XA CN202180029750A CN115427861A CN 115427861 A CN115427861 A CN 115427861A CN 202180029750 A CN202180029750 A CN 202180029750A CN 115427861 A CN115427861 A CN 1154278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system
lens
group
lens group
foc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297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竹史哲
三轮哲史
伊藤匡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427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78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1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 G02B9/1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hree components only arranged + -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spherical lense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2Telephoto objectives, i.e. systems of the type + - in which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vertex to the image plane is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将使用于相机(1)等光学设备的光学系统构成为,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将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配置于物体侧的透镜组设为第1A透镜组,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所示的条件式:1.00<FNo×(TL/f)2<2.50及0.30<dA/dG1<0.85。其中,FNo为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F值,TL为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f为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焦距,dA为空气间隔A的光轴上的距离,dG1为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距离。

Description

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开有在照片用相机、电子静态相机、摄像机等中使用的光学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2006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将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配置于物体侧的透镜组设为第1A透镜组,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1.00<FNo×(TL/f)2<2.50
0.30<dA/dG1<0.85
其中,
FNo: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F值,
TL: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焦距,
dA:空气间隔A的光轴上的距离,
dG1: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距离。
本公开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将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配置于物体侧的透镜组设为第1A透镜组,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0.30<TL/f<0.80
0.30<dA/dG1<0.85
其中,
TL: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焦距,
dA:空气间隔A的光轴上的距离,
dG1: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距离。
本公开的光学系统是由多个透镜构成的光学系统,其中,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有至少一个正透镜成分以及负透镜N,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1.00<FNo×(TL/f)2<2.50
0.18<dN/TL<0.45
其中,
FNo: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F值,
TL: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焦距,
dN:从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到负透镜N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本公开的光学系统是由多个透镜构成的光学系统,其中,所述光学系统在最靠物体侧具有正透镜成分,所述光学系统具有相比正透镜成分配置于像侧的负透镜中的配置于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N,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1.00<FNo×(TL/f)2<2.50
0.18<dN/TL<0.45
其中,
FNo: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F值,
TL: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焦距,
dN:从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到所述负透镜N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关于本公开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所述光学系统由多个透镜构成,其中,从物体侧依次配置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在物体侧配置第1A透镜组,配置成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1.00<FNo×(TL/f)2<2.50
0.30<dA/dG1<0.85
其中,
FNo: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F值,
TL: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焦距,
dA:空气间隔A的光轴上的距离,
dG1: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距离。
本公开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所述光学系统由多个透镜构成,其中,从物体侧依次配置至少一个正透镜成分以及负透镜N,配置成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1.00<FNo×(TL/f)2<2.50
0.18<dN/TL<0.45
其中,
FNo: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F值,
TL: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焦距,
dN:从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到负透镜N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1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1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1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2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1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图3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2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3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2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4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2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图5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3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5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3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6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3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图7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4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7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4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8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4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图9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5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9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5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10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5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图11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6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11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6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12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6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图13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7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13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7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14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7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图15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8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15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8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16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8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图17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9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17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9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18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9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图19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10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19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10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20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10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图21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11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21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11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图22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11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图23是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相机的示意图。
图2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第1流程图。
图2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第2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将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配置于物体侧的透镜组设为第1A透镜组,该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1)1.00<FNo×(TL/f)2<2.50
(2)0.30<dA/dG1<0.85
其中,
FNo: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F值
TL: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焦距
dA:空气间隔A的光轴上的距离
dG1: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相比第1A透镜组靠像侧的透镜来进行校正,能够得到兼顾小型轻量化和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光学系统。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1),从而能够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2),从而能够实现光学系统的轻量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将条件式(1)的上限值设定为2.5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的上限值为2.45、2.40、2.35、2.30、2.25、2.20,进一步为2.15。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将条件式(1)的下限值设定为1.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的下限值为1.10、1.20、1.25、1.30,进一步为1.35。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将条件式(2)的上限值设定为0.85,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2)的上限值为0.80、0.76、0.73、0.70,进一步为0.68。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将条件式(2)的下限值设定为0.3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2)的下限值为0.31、0.33,进一步为0.35。
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实现小型、轻量且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的光学系统。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将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配置于物体侧的透镜组设为第1A透镜组,该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3)0.30<TL/f<0.80
(2)0.30<dA/dG1<0.85
其中,
TL: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焦距
dA:空气间隔A的光轴上的距离
dG1: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相比第1A透镜组靠像侧的透镜来进行校正,能够得到兼顾小型轻量化和良好的光学性能的光学系统。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3),从而能够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2),从而能够实现光学系统的轻量化。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与光学系统的焦距的比小于上限值,从而能够不使光学系统的全长变得过长。另外,通过将条件式(3)的上限值设定为0.8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3)的上限值为0.78、0.76、0.74、0.72,进一步为0.70。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与光学系统的焦距的比大于下限值,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像面弯曲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3)的下限值设定为0.3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3)的下限值为0.33、0.36、0.40、0.42,进一步为0.44。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将条件式(2)的上限值设定为0.85,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2)的上限值为0.80、0.76、0.73、0.70,进一步为0.68。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将条件式(2)的下限值设定为0.3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2)的下限值为0.31、0.33,进一步为0.35。
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实现小型、轻量且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的光学系统。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是由多个透镜构成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有至少一个正透镜成分以及负透镜N,该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1)1.00<FNo×(TL/f)2<2.50
(4)0.18<dN/TL<0.45
其中,
FNo: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F值
TL: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焦距
dN:从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到负透镜N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1)及(4),从而能够将光学系统的物体侧构成为小型且轻量,而且,能够在光学系统的像侧进行各像差的校正而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另外,本说明书中“透镜成分”是指单透镜或者接合透镜。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将条件式(1)的上限值设定为2.5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的上限值为2.45、2.40、2.35、2.30、2.25、2.20,进一步为2.15。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将条件式(1)的下限值设定为1.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的下限值为1.10、1.20、1.25、1.30,进一步为1.35。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将条件式(4)的上限值设定为0.45,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4)的上限值为0.42、0.40、0.38,进一步为0.36。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将条件式(4)的下限值设定为0.18,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4)的下限值为0.19、0.20、0.21,进一步为0.22。
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实现小型、轻量且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的光学系统。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是由多个透镜构成的光学系统,在最靠物体侧具有正透镜成分,具有相比正透镜成分配置于像侧的负透镜中的配置于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N,该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1)1.00<FNo×(TL/f)2<2.50
(4) 0.18 < dN/TL < 0.45
其中,
FNo: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F值
TL: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焦距
dN:从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到负透镜N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1)及(4),从而能够将光学系统的物体侧构成为小型且轻量,而且,能够在光学系统的像侧进行各像差的校正而得到良好的成像性能。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将条件式(1)的上限值设定为2.5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的上限值为2.45、2.40、2.35、2.30、2.25、2.20,进一步为2.15。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将条件式(1)的下限值设定为1.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的下限值为1.10、1.20、1.25、1.30,进一步为1.35。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将条件式(4)的上限值设定为0.45,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4)的上限值为0.42、0.40、0.38,进一步为0.36。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将条件式(4)的下限值为0.18,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4)的下限值为0.19、0.20、0.21,进一步为0.22。
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实现小型、轻量且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的光学系统。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优选的是,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第1透镜组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该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2)0.30<dA/dG1<0.85
其中,
dA:空气间隔A的光轴上的距离
dG1: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2),从而能够使光学系统整体进一步变得轻量。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将条件式(2)的上限值设定为0.85,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2)的上限值为0.80、0.76、0.73、0.70,进一步为0.68。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将条件式(2)的下限值设定为0.3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2)的下限值为0.31、0.33,进一步为0.35。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3)0.30<TL/f<0.80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3),从而能够同时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和良好的像面弯曲校正。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与光学系统的焦距的比小于上限值,从而能够不使光学系统的全长变得过长。另外,通过将条件式(3)的上限值设定为0.8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3)的上限值为0.78、0.76、0.74、0.72,进一步为0.70。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与光学系统的焦距的比大于下限值,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像面弯曲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3)的下限值设定为0.3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3)的下限值为0.33、0.36、0.40、0.42,进一步为0.44。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优选的是,第1透镜组具有正透镜成分和负透镜N。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第1透镜组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和配置于像侧的第1B透镜组,该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5)-2.00<f1A/f1B<0.30
其中,
f1A:第1A透镜组的焦距
f1B:第1B透镜组的焦距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5),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第1A透镜组的焦距与第1B透镜组的焦距的比小于上限值,从而第1B透镜组所具有的焦强不会过度地正向变强,能够良好地对球面像差等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5)的上限值设定为0.3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5)的上限值为0.25、0.20、0.15、0.10,进一步为0.07。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第1A透镜组的焦距与第1B透镜组的焦距的比大于下限值,从而第1B透镜组所具有的焦强不会过度地负向变强,能够良好地对彗差等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5)的下限值设定为-2.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5)的下限值为-1.60、-1.30、-1.00、-0.80,进一步为-0.6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优选的是,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第1透镜组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该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6)0.10<f1A/f<0.60
其中,
f1A:第1A透镜组的焦距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6),从而能够同时实现轻量化和良好的彗差校正。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第1A透镜组的焦距与光学系统的焦距的比小于上限值,从而第1A透镜组所具有的焦强不会变弱,能够缩小除第1A透镜组以外的第1透镜组的直径,因此能够使光学系统实现轻量化。另外,通过将条件式(6)的上限值设定为0.6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6)的上限值为0.57、0.55、0.52、0.48,进一步为0.45。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第1A透镜组的焦距与光学系统的焦距的比大于下限值,从而第1A透镜组的焦强不会变强,因此能够良好地对彗差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6)的下限值设定为0.1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6)的下限值为0.13、0.16、0.20、0.22,进一步为0.25。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优选的是,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第1透镜组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像侧的第1B透镜组,该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7)0.40<dB/dG1<0.85
其中,
dB:从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到第1B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dG1: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7),从而能够同时实现轻量化和良好的球面像差校正。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7)的值小于上限值,从而能够良好地对球面像差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7)的上限值设定为0.85,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7)的上限值为0.82、0.80、0.78、0.76,进一步为0.74。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7)的值大于下限值,从而能够缩小第1B透镜组的直径,因此能够使光学系统实现轻量化。另外,通过将条件式(7)的下限值设定为0.4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7)的下限值为0.44、0.47、0.50、0.52,进一步为0.5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第1透镜组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第1A透镜组由两个以下的正透镜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具有这种结构,从而能够实现轻量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优选的是,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第1透镜组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该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8)0.80<fL1/fL2<3.30
其中,
fL1:在第1A透镜组内配置于最靠物体侧的第1透镜的焦距
fL2:在第1A透镜组内配置于物体侧起第二个的第2透镜的焦距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8),从而能够良好地对球面像差及彗差进行校正。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第1透镜的焦距与第2透镜的焦距的比小于上限值,从而第1透镜所具有的焦强不会变得过弱,能够良好地对彗差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8)的上限值设定为3.3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8)的上限值为3.20、3.10、3.00、2.90,进一步为2.80。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第1透镜的焦距与第2透镜的焦距的比大于下限值,从而第1透镜所具有的焦强不会变得过强,能够良好地对球面像差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8)的下限值设定为0.8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8)的下限值为0.85、0.90、0.95、1.00,进一步为1.0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第1透镜组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和配置于像侧的第1B透镜组,第1B透镜组具有至少一个满足以下条件式的正透镜Z。
(9)60.00<νd1Amax-νdLZ
其中,
νd1Amax:第1A透镜组中包含的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的最大值
νdLZ:正透镜Z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9)的值大于下限值,从而能够良好地对轴向色差的2次色散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9)的下限值设定为60.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9)的下限值为62.00、63.00、64.00、65.00,进一步为66.0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优选的是,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第1透镜组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该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0)55.00<νd1Aave
其中,
νd1Aave:第1A透镜组中包含的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的平均值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10)的值大于下限值,从而能够良好地对轴向色差及倍率色差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0)的下限值设定为55.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0)的下限值为60.00、65.00、70.00、75.00,进一步为80.0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优选的是,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第1透镜组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像侧的第1B透镜组,第1B透镜组具有至少一个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的正透镜Z。
(11)ndLZ+(0.01425×νdLZ)<2.12
(12)νdLZ<35.00
(13)0.702<θgFLZ+(0.00316×νdLZ)
其中,
ndLZ:正透镜Z的对d线的折射率
νdLZ:正透镜Z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
θgFLZ:正透镜Z的相对部分色散,在设正透镜Z的对g线的折射率为ngLZ,设正透镜Z的对F线的折射率为nFLZ,设正透镜Z的对C线的折射率为nCLZ时,通过下式定义,即,
θgFLZ=(ngLZ-nFLZ)/(nFLZ-nCLZ)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具有这种结构,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11)的值小于上限值,从而匹兹伐和不会变得过小,能够良好地对像面弯曲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1)的上限值设定为2.12,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1)的上限值为2.10、2.09、2.08、2.07,进一步为2.06。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12)的值小于上限值,从而能够良好地对轴向色差的2次色散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2)的上限值设定为35.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2)的上限值为33.00、31.00、30.50、30.00,进一步为29.50。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13)的值大于下限值,从而能够良好地对轴向色差的2次色散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3)的上限值设定为0.702,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3)的上限值为0.704、0.707、0.710、0.712,进一步为0.715。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优选的是,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第1透镜组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该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4)0.00<(L1R2+L1R1)/(L1R2-L1R1)<3.00
其中,
L1R1:配置于最靠物体侧的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L1R2:第1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14),从而能够良好地对球面像差及彗差进行校正。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14)的值小于上限值,从而能够良好地对球面像差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4)的上限值设定为3.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4)的上限值为2.70、2.50、2.20、2.00,进一步为1.80。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14)的值大于下限值,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彗差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4)的下限值设定为0.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4)的下限值为0.20、0.40、0.50、0.60,进一步为0.7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优选的是,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第1透镜组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该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5)0.00<(L2R2+L2R1)/(L2R2-L2R1)<3.50
其中,
L2R1:在第1A透镜组内配置于物体侧起第二个的第2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L2R2:第2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15),从而能够良好地对球面像差及彗差进行校正。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15)的值小于上限值,从而能够良好地对球面像差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4)的上限值设定为3.5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5)的上限值为3.20、3.00、2.80、2.60,进一步为2.40。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15)的值大于下限值,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彗差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5)的下限值设定为0.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5)的下限值为0.20、0.50、0.80、1.00,进一步为1.2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优选的是,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该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6)0.10<f1/f<0.60
其中,
f1:第1透镜组的焦距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16),从而能够同时实现小型化和良好的球面像差校正。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第1透镜组的焦距与光学系统的焦距的比小于上限值,从而第1透镜组所具有的焦强不会变得过弱,因此能够实现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6)的上限值设定为0.6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6)的上限值为0.56、0.53、0.50、0.48,进一步为0.45。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16)的值大于下限值,从而第1透镜组所具有的焦强不会变得过强,因此能够良好地对球面像差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6)的下限值设定为0.1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6)的下限值为0.14、0.18、0.22、0.25,进一步为0.28。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优选的是,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该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7)0.20<(-fF)/f1<0.85
其中,
fF:对焦组的焦距
f1:第1透镜组的焦距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17),从而能够从无限远到至近距离良好地对各球面像差进行校正。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对焦组的焦距与第1透镜组的焦距的比小于上限值,从而对焦组所具有的焦强不会变得过弱,因此能够抑制像面弯曲的变动。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7)的上限值设定为0.85,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7)的上限值为0.80、0.77、0.75、0.72,进一步为0.65。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对焦组的焦距与第1透镜组的焦距的比大于下限值,从而对焦组所具有的焦强不会变得过强,因此能够抑制轴向色差的变动。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7)的下限值设定为0.2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7)的下限值为0.24、0.28、0.32、0.36,进一步为0.4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优选的是,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该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8)-1.50<(-fF)/fR<0.60
其中,
fF:对焦组的焦距
fR:后组的焦距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18),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各像差进行校正。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18)的值小于上限值,从而对焦组所具有的焦强不会变得过弱,因此能够良好地对像面弯曲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8)的上限值设定为0.6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8)的上限值为0.50、0.40、0.30、0.20,进一步为0.10。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18)的值大于下限值,从而对焦组的焦强不会变得过强,因此能够良好地对倍率色差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8)的下限值设定为-1.5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8)的下限值为-1.40、-1.30、-1.20、-1.10,进一步为-1.0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优选的是,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该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9)0.30<dF/TL<0.70
其中,
dF:从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到对焦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19),从而能够同时实现基于对焦组轻量化的调焦的高速化和像面弯曲变动的抑制。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19)的值小于上限值,从而对焦组的位置不会过于靠后,能够抑制像面弯曲的变动。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9)的上限值设定为0.7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9)的上限值为0.67、0.64、0.61、0.58,进一步为0.56。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19)的值大于下限值,从而对焦组的位置不会过于靠前,能够使对焦组实现轻量化。另外,通过将条件式(19)的下限值设定为0.3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19)的下限值为0.32、0.34、0.36、0.38,进一步为0.4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优选的是,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该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20)40.00<νdFave
其中,
νdFave:对焦组中包含的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的平均值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条件式(20)的值大于下限值,从而能够从无限远到至近距离良好地对轴向色差进行校正。另外,通过将条件式(20)的下限值设定为40.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20)的下限值为50.00、55.00、60.00、65.00,进一步为70.0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21)1.00°<2ω<20.00°
其中,
2ω:光学系统的全视场角
条件式(21)设定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全视场角的适当的值。通过满足条件式(21),从而能够抑制伴随对焦的彗差、像面弯曲及畸变等的各像差变动。另外,通过将条件式(21)的上限值设定为20.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21)的上限值为18.00°、16.00°、14.00°、12.00°,进一步为10.00°。
另外,通过将条件式(21)的下限值设定为1.00°,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21)的下限值为1.50°、2.00°、2.20°、2.50°,进一步为2.8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22)0.075<Bf/f<0.185
其中,
Bf:光学系统的后焦距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满足条件式(22),从而能够同时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光学系统的后焦距与焦距的比小于上限值,从而后焦距不会变得过长,能够缩短全长。另外,通过将条件式(22)的上限值设定为0.185,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22)的上限值为0.180、0.175、0.170、0.165,进一步为0.160。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光学系统的后焦距与焦距的比大于下限值,从而适当地确保后焦距,能够使光学系统实现轻量化。另外,通过将条件式(22)的下限值设定为0.075,从而能够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另外,为了更可靠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效果,优选的是,使条件式(22)的下限值为0.080、0.082、0.085、0.088,进一步为0.09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中,优选的是,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后组具有防抖透镜组,该防抖透镜组为了对像抖动进行校正而能够以具有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的方式移动。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通过具有这种结构,从而能够良好地对像抖动进行校正。
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实现小型、轻量且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的光学系统。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设备具有上述结构的光学系统。由此,能够实现小型、轻量且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的光学设备。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是由多个透镜构成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从物体侧依次配置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该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在物体侧配置第1A透镜组,该光学系统配置成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1)1.00<FNo×(TL/f)2<2.50
(2)0.30<dA/dG1<0.85
其中,
FNo: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F值
TL: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焦距
dA:空气间隔A的光轴上的距离
dG1: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距离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是由多个透镜构成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从物体侧依次配置至少一个正透镜成分以及负透镜N,配置成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1)1.00<FNo×(TL/f)2<2.50
(4)0.18<dN/TL<0.45
其中,
FNo: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F值
TL: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焦距
dN:从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到负透镜N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通过这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小型、轻量且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的光学系统。
(数值实施例)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1实施例)
图1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1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1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1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对焦组GF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后组GR。孔径光阑S配置于第1透镜组G1与对焦组GF之间。第1透镜组G1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A透镜组G1A以及配置于像侧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B透镜组G1B。
第1A透镜组G1A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构成。
第1B透镜组G1B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3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的接合负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7的接合正透镜构成。
对焦组GF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8构成。
后组GR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9、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0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1的接合负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3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4的接合正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5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6的接合正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7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8的接合负透镜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9构成。
在像面I上配置有由CCD或者CMOS等构成的拍摄元件(未图示)。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对焦组GF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在从对焦在无限远的状态对焦到近距离物体的情况下,对焦组GF从物体侧移动到像侧。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后组GR具有的透镜中的、正透镜L10与负透镜L11的接合负透镜及负透镜L12构成为防抖透镜组,该防抖透镜组为了对像抖动进行校正而能够以具有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的方式移动。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正弯月形透镜L1相当于第1透镜,正弯月形透镜L2相当于第2透镜。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负弯月形透镜L4相当于负透镜N,正透镜L6相当于正透镜Z。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dA为正弯月形透镜L2的像侧的面与正弯月形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G1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透镜L7的像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B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正弯月形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N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弯月形透镜L4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在后述的其他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中,省略dA、dG1、dB及dN的图示。
在以下的表1,示出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在表1中,f表示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焦距,Fno表示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F值,TL表示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Bf表示光学系统的后焦距。
在[透镜参数]中,m表示从物体侧起的光学面的顺序,r表示曲率半径,d表示面间隔,nd表示对d线(波长587.6nm)的折射率,νd表示对d线的阿贝数。另外,在[透镜参数]中,曲率半径r=∞表示平面。
记载于表1的焦距f、曲率半径r及其他长度单位为“mm”。但是,即使对光学系统进行比例放大或者比例缩小也能够得到相同的光学性能,因此并不限定于此。
以上所述的表1的符号,在后述的其他实施例的表中也同样使用。
(表1)
[整体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281
[透镜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282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291
[各组焦距数据]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292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301
[可变间隔数据]
无限远对焦时 近距离物体对焦时
D13 4.000 19.946
D15 20.506 4.560
图2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1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在各像差图中,FNO表示F值,Y表示像高。详细地讲,在球面像差图中示出与最大口径对应的F值的值,在像散图及畸变图中示出像高的最大值,在彗差图中示出各像高的值。D表示d线,g表示g线(波长435.8nm)。在像散图中,实线表示弧矢像面,虚线表示子午像面。在后述的其他实施例的各像差图中,也使用与本实施例的各像差图相同的符号。
通过各像差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有效地抑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且具有高光学性能。
(第2实施例)
图3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2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3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2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对焦组GF以及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GR。孔径光阑S配置于第1透镜组G1与对焦组GF之间。第1透镜组G1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A透镜组G1A以及配置于像侧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B透镜组G1B。
第1A透镜组G1A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构成。
第1B透镜组G1B,从物体侧依次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4的接合负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7的接合正透镜构成。
对焦组GF由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8构成。
后组GR,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9、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0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1的接合负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3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4的接合正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5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6的接合正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7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8的接合负透镜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9构成。
在像面I上配置有由CCD或者CMOS等构成的拍摄元件(未图示)。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对焦组GF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在从对焦在无限远的状态对焦到近距离物体的情况下,对焦组GF从物体侧移动到像侧。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后组GR具有的透镜中的、正透镜L10与负透镜L11的接合负透镜及负透镜L12构成为防抖透镜组,该防抖透镜组为了对像抖动进行校正而能够以具有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的方式移动。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正弯月形透镜L1相当于第1透镜,正弯月形透镜L2相当于第2透镜。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负透镜L4相当于负透镜N,正透镜L6相当于正透镜Z。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dA为正弯月形透镜L2的像侧的面与正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G1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透镜L7的像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B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正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N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透镜L4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
在以下的表2,示出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2)
[整体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321
[透镜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322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331
[各组焦距数据]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341
[可变间隔数据]
无限远对焦时 近距离物体对焦时
D13 6.480 23.792
D15 24.107 6.795
图4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2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通过各像差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有效地抑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且具有高光学性能。
(第3实施例)
图5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3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5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3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对焦组GF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后组GR。孔径光阑S配置于第1透镜组G1与对焦组GF之间。第1透镜组G1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A透镜组G1A以及配置于像侧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B透镜组G1B。
第1A透镜组G1A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构成。
第1B透镜组G1B,从物体侧依次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4的接合负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7的接合正透镜构成。
对焦组GF由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8构成。
后组GR,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9、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0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1的接合负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3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4的接合正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5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6的接合负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7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8的接合负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9构成。
在像面I上配置有由CCD或者CMOS等构成的拍摄元件(未图示)。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对焦组GF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在从对焦在无限远的状态对焦到近距离物体的情况下,对焦组GF从物体侧移动到像侧。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后组GR具有的透镜中的、正透镜L10与负透镜L11的接合负透镜及负透镜L12构成为防抖透镜组,该防抖透镜组为了对像抖动进行校正而能够以具有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的方式移动。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正弯月形透镜L1相当于第1透镜,正弯月形透镜L2相当于第2透镜。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负透镜L4相当于负透镜N,正透镜L6相当于正透镜Z。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dA为正弯月形透镜L2的像侧的面与正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G1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透镜L7的像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B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正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N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透镜L4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
在以下的表3,示出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3)
[整体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361
[透镜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362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371
[各组焦距数据]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372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381
[可变间隔数据]
无限远对焦时 近距离物体对焦时
D13 5.381 19.508
D15 20.568 6.440
图6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3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通过各像差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有效地抑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且具有高光学性能。
(第4实施例)
图7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4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7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4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对焦组GF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后组GR。孔径光阑S配置于第1透镜组G1与对焦组GF之间。第1透镜组G1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A透镜组G1A以及配置于像侧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B透镜组G1B。
第1A透镜组G1A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构成。
第1B透镜组G1B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3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的接合负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7的接合正透镜构成。
对焦组GF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8构成。
后组GR,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9、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0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1的接合负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3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4的接合正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5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6的接合负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7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8的接合负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9构成。
在像面I上配置有由CCD或者CMOS等构成的拍摄元件(未图示)。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对焦组GF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在从对焦在无限远的状态对焦到近距离物体的情况下,对焦组GF从物体侧移动到像侧。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后组GR具有的透镜中的、正透镜L10与负透镜L11的接合负透镜及负透镜L12构成为防抖透镜组,该防抖透镜组为了对像抖动进行校正而能够以具有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的方式移动。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正弯月形透镜L1相当于第1透镜,正弯月形透镜L2相当于第2透镜。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负弯月形透镜L4相当于负透镜N,正透镜L6相当于正透镜Z。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dA为正弯月形透镜L2的像侧的面与正弯月形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G1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透镜L7的像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B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正弯月形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N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弯月形透镜L4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
在以下的表4,示出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4)
[整体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401
[透镜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402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411
[各组焦距数据]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412
[可变间隔数据]
无限远对焦时 近距离物体对焦时
D13 3.000 19.346
D15 21.414 5.069
图8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4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通过各像差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有效地抑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且具有高光学性能。
(第5实施例)
图9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5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9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5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对焦组GF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后组GR。孔径光阑S配置于第1透镜组G1与对焦组GF之间。第1透镜组G1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A透镜组G1A以及配置于像侧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B透镜组G1B。
第1A透镜组G1A,从物体侧依次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构成。
第1B透镜组G1B,从物体侧依次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4的接合正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5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的接合负透镜以及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7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8的接合正透镜构成。
对焦组GF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9构成。
后组GR,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0、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1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2的接合负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3、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4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5的接合正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6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7的接合正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8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9的接合负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0构成。
在像面I上配置有由CCD或者CMOS等构成的拍摄元件(未图示)。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对焦组GF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在从对焦在无限远的状态对焦到近距离物体的情况下,对焦组GF从物体侧移动到像侧。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后组GR具有的透镜中的、正透镜L11与负透镜L12的接合负透镜及负透镜L13构成为防抖透镜组,该防抖透镜组为了对像抖动进行校正而能够以具有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的方式移动。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正透镜L1相当于第1透镜,正弯月形透镜L2相当于第2透镜。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负透镜L4相当于负透镜N,正弯月形透镜L7相当于正透镜Z。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dA为正弯月形透镜L2的像侧的面与正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G1为正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弯月形透镜L8的像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B为正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正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N为正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透镜L4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
在以下的表5,示出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5)
[整体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441
[透镜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442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451
[各组焦距数据]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452
[可变间隔数据]
无限远对焦时 近距离物体对焦时
D14 3.286 20.151
D16 38.932 22.067
图10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5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通过各像差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有效地抑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且具有高光学性能。
(第6实施例)
图11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6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11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6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对焦组GF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后组GR。孔径光阑S配置于第1透镜组G1与对焦组GF之间。第1透镜组G1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A透镜组G1A以及配置于像侧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B透镜组G1B。
第1A透镜组G1A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构成。
第1B透镜组G1B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3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4的接合负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7的接合正透镜构成。
对焦组GF由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8构成。
后组GR,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9、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0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1的接合负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3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4的接合正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5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6的接合负透镜、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7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8的接合正透镜以及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9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0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的接合负透镜构成。
在像面I上配置有由CCD或者CMOS等构成的拍摄元件(未图示)。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对焦组GF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在从对焦在无限远的状态对焦到近距离物体的情况下,对焦组GF从物体侧移动到像侧。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后组GR具有的透镜中的、正弯月形透镜L10与负透镜L11的接合负透镜及负透镜L12构成为防抖透镜组,该防抖透镜组为了对像抖动进行校正而能够以具有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的方式移动。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正弯月形透镜L1相当于第1透镜,正弯月形透镜L2相当于第2透镜。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负弯月形透镜L4相当于负透镜N,正透镜L6相当于正透镜Z。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dA为正弯月形透镜L2的像侧的面与正弯月形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G1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透镜L7的像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B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正弯月形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N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弯月形透镜L4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
在以下的表6,示出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6)
[整体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481
[透镜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482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491
[各组焦距数据]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492
[可变间隔数据]
无限远对焦时 近距离物体对焦时
D13 11.493 28.469
D15 27.470 10.494
图12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6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通过各像差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有效地抑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且具有高光学性能。
(第7实施例)
图13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7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13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7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对焦组GF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后组GR。孔径光阑S配置于第1透镜组G1与对焦组GF之间。第1透镜组G1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A透镜组G1A以及配置于像侧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B透镜组G1B。
第1A透镜组G1A,从物体侧依次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构成。
第1B透镜组G1B,从物体侧依次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3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4的接合负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5以及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6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7的接合负透镜构成。
对焦组GF由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8构成。
后组GR,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9、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0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1的接合负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2、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3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4的接合正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5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6的接合负透镜、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7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8的接合正透镜以及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9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0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1的接合负透镜构成。
在像面I上配置有由CCD或者CMOS等构成的拍摄元件(未图示)。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对焦组GF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在从对焦在无限远的状态对焦到近距离物体的情况下,对焦组GF从物体侧移动到像侧。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后组GR具有的透镜中的、正透镜L10与负透镜L11的接合负透镜及负透镜L12构成为防抖透镜组,该防抖透镜组为了对像抖动进行校正而能够以具有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的方式移动。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正透镜L1相当于第1透镜,正弯月形透镜L2相当于第2透镜。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负透镜L4相当于负透镜N,正透镜L6相当于正透镜Z。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dA为正弯月形透镜L2的像侧的面与正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G1为正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透镜L7的像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B为正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正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N为正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透镜L4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
在以下的表7,示出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7)
[整体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511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521
[透镜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522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531
[各组焦距数据]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532
[可变间隔数据]
无限远对焦时 近距离物体对焦时
D13 16.594 41.036
D15 34.974 10.531
图14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7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通过各像差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有效地抑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且具有高光学性能。
(第8实施例)
图15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8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15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8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对焦组GF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后组GR。孔径光阑S配置于第1透镜组G1与对焦组GF之间。第1透镜组G1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A透镜组G1A以及配置于像侧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B透镜组G1B。
第1A透镜组G1A,从物体侧依次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构成。
第1B透镜组G1B,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4的接合负透镜、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5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6的接合正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7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8的接合负透镜构成。
对焦组GF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9构成。
后组GR,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0、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2的接合负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3、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4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5的接合正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6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7的接合负透镜、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8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9的接合正透镜以及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0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1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2的接合负透镜构成。
在像面I上配置有由CCD或者CMOS等构成的拍摄元件(未图示)。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对焦组GF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在从对焦在无限远的状态对焦到近距离物体的情况下,对焦组GF从物体侧移动到像侧。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后组GR具有的透镜中的、正弯月形透镜L11与负透镜L12的接合负透镜及负透镜L13构成为防抖透镜组,该防抖透镜组为了对像抖动进行校正而能够以具有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的方式移动。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正透镜L1相当于第1透镜,正弯月形透镜L2相当于第2透镜。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负弯月形透镜L3相当于负透镜N,正弯月形透镜L7相当于正透镜Z。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dA为正弯月形透镜L2的像侧的面与负弯月形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G1为正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弯月形透镜L8的像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B为正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弯月形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N为正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弯月形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
在以下的表8,示出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8)
[整体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551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561
[透镜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562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571
[各组焦距数据]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572
[可变间隔数据]
无限远对焦时 近距离物体对焦时
D14 14.482 39.187
D16 29.480 4.775
图16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8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通过各像差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有效地抑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且具有高光学性能。
(第9实施例)
图17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9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17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9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对焦组GF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后组GR。孔径光阑S配置于对焦组GF与后组GR之间。第1透镜组G1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A透镜组G1A以及配置于像侧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B透镜组G1B。
第1A透镜组G1A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构成。
第1B透镜组G1B,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4的接合负透镜、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5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6的接合正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7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8的接合负透镜构成。
对焦组GF构成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9。
后组GR,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0、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1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2的接合负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3、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4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5的接合正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6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7的接合负透镜、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8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9的接合正透镜以及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0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1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2的接合负透镜构成。
在像面I上配置有由CCD或者CMOS等构成的拍摄元件(未图示)。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对焦组GF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在从对焦在无限远的状态对焦到近距离物体的情况下,对焦组GF从物体侧移动到像侧。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后组GR具有的透镜中的、正透镜L11与负透镜L12的接合负透镜及负透镜L13构成为防抖透镜组,该防抖透镜组为了对像抖动进行校正而能够以具有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的方式移动。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正弯月形透镜L1相当于第1透镜,正弯月形透镜L2相当于第2透镜。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负弯月形透镜L3相当于负透镜N,正弯月形透镜L7相当于正透镜Z。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dA为正弯月形透镜L2的像侧的面与负弯月形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G1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弯月形透镜L8的像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B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弯月形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N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弯月形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
在以下的表9,示出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9)
[整体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591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601
[透镜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602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611
[各组焦距数据]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612
[可变间隔数据]
无限远对焦时 近距离物体对焦时
D13 51.181 73.947
D15 30.161 7.394
图18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9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通过各像差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有效地抑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且具有高光学性能。
(第10实施例)
图19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10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19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10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对焦组GF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后组GR。孔径光阑S配置于第1透镜组G1与对焦组GF之间。第1透镜组G1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A透镜组G1A以及配置于像侧的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1B透镜组G1B。
第1A透镜组G1A,从物体侧依次由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2构成。
第1B透镜组G1B,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3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4的接合负透镜、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5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6的接合正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7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8的接合负透镜构成。
对焦组GF构成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9。
后组GR,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0、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1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2的接合负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3、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4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5的接合正透镜、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6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7的接合负透镜、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8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9的接合正透镜以及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20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21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2的接合负透镜构成。
在像面I上配置有由CCD或者CMOS等构成的拍摄元件(未图示)。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对焦组GF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在从对焦在无限远的状态对焦到近距离物体的情况下,对焦组GF从物体侧移动到像侧。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后组GR具有的透镜中的、正弯月形透镜L11与负透镜L12的接合负透镜及负透镜L13构成为防抖透镜组,该防抖透镜组为了对像抖动进行校正而能够以具有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的方式移动。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正透镜L1相当于第1透镜,正弯月形透镜L2相当于第2透镜。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负弯月形透镜L3相当于负透镜N,正弯月形透镜L8相当于正透镜Z。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dA为正弯月形透镜L2的像侧的面与负弯月形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G1为正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正弯月形透镜L8的像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B为正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弯月形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N为正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弯月形透镜L3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
在以下的表10,示出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10)
[整体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631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641
[透镜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642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651
[各组焦距数据]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652
[可变间隔数据]
无限远对焦时 近距离物体对焦时
D14 14.926 33.005
D16 24.011 5.933
图20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10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通过各像差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有效地抑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且具有高光学性能。
(第11实施例)
图21A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11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图21B是近距离物体物体对焦时的第11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G1、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对焦组GF以及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后组GR。孔径光阑S配置于第1透镜组G1与对焦组GF之间。第1透镜组G1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A透镜组G1A与配置于像侧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B透镜组G1B。
第1A透镜组G1A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1构成。
第1B透镜组G1B,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与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3的接合正透镜、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4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5的接合负透镜以及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6构成。
对焦组GF由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7构成。
后组GR,从物体侧依次由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8、凸面朝向像侧的正弯月形透镜L9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0的接合负透镜、凹面朝向像侧的平凹形状的负透镜L11、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2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3的接合正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14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5的接合负透镜、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6与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7的接合正透镜以及双凹形状的负透镜L18与双凸形状的正透镜L19与凸面朝向像侧的负弯月形透镜L20的接合负透镜构成。
在像面I上配置有由CCD或者CMOS等构成的拍摄元件(未图示)。
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通过使对焦组GF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对焦。在从对焦在无限远的状态对焦到近距离物体的情况下,对焦组GF从物体侧移动到像侧。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后组GR具有的透镜中的、正弯月形透镜L9与负透镜L10的接合负透镜及负透镜L11构成为防抖透镜组,该防抖透镜组为了对像抖动进行校正而能够以具有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的方式移动。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正弯月形透镜L1相当于第1透镜。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负弯月形透镜L2相当于负透镜N,正弯月形透镜L6相当于正透镜Z。
在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中,dA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像侧的面与负弯月形L2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G1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正弯月形透镜L6的像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B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弯月形透镜L2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另外,dN为正弯月形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与负弯月形透镜L2的物体侧的面之间的光轴上的距离。
在以下的表11,示出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参数的值。
(表11)
[整体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671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681
[透镜参数]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682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691
[各组焦距数据]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692
[可变间隔数据]
无限远对焦时 近距离物体对焦时
D11 13.975 40.029
D13 30.918 4.865
图22是无限远物体对焦时的第11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各像差图。
通过各像差图可知,本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有效地抑制对焦时的像差变动且具有高光学性能。
根据上述各实施例,能够实现小型、轻量且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的光学系统。
以下,示出条件式一览及各实施例的条件式对应值。
FNo为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F值,TL为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f为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焦距。dA为空气间隔A的光轴上的距离,dG1为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距离。dN为从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到负透镜N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f1A为第1A透镜组的焦距,f1B为第1B透镜组的焦距。dB为从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到第1B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fL1为配置于最靠物体侧的第1透镜的焦距,fL2为配置于物体侧起第二个的第2透镜的焦距。νd1Amax为第1A透镜组中包含的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的最大值,νdLZ为正透镜Z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νd1Aave为第1A透镜组中包含的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的平均值。
ndLZ为正透镜Z的对d线的折射率,θgFLZ为正透镜Z的相对部分色散,在设正透镜Z的对g线的折射率为ngLZ,设正透镜Z的对F线的折射率为nFLZ,设正透镜Z的对C线的折射率为nCLZ时,通过下式定义。
θgFLZ=(ngLZ-nFLZ)/(nFLZ-nCLZ)
L1R1为配置于最靠物体侧的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L1R2为第1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L2R1为配置于物体侧起第二个的第2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L2R2为第2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f1为第1透镜组的焦距。fF为对焦组的焦距。fR为后组的焦距。dF为从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到对焦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νdFave为对焦组中包含的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的平均值。2ω为光学系统的全视场角。BF为光学系统的后焦距。
[条件式一览]
(1)Fno*(TL/f)2
(2)dA/dG1
(3)TL/f
(4)dN/TL
(5)f1A/f1B
(6)f1A/f
(7)dB/dG1
(8)fL1/fL2
(9)νd1Amax-νdLZ
(10)νd1Aave
(11)ndLZ+(0.01425*νdLZ)
(12)νdLZ
(13)θgFLZ+(0.00316*νdLZ)
(14)(L1R2+L1R1)/(L1R2-L1R1)
(15)(L2R2+L2R1)/(L2R2-L2R1)
(16)f1/f
(17)(-fF)/f1
(18)(-fF)/fR
(19)dF/TL
(20)νdFave
(21)2ω
(22)Bf/f
[条件式对应值]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711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721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722
Figure BDA0003899527280000731
上述各实施例示出本发明的一具体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不损坏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光学性能的范围内适当采用以下的内容。
另外,也可以在构成上述各实施例的光学系统的透镜的透镜面,施加在宽波长区域中具有高透射率的增透膜。由此,能够减轻眩光和重影,能够实现对比度高的光学性能。
接着,根据图23对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相机进行说明。
图23是具备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相机的示意图。
相机1是具备上述第1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来作为摄影镜头2的镜头可换式相机。
在相机1中,来自未图示的物体(被摄体)的光通过摄影镜头2被聚光,经由快速复原反光镜3而成像在焦点板4。成像在焦点板4的光,在五棱镜5内进行多次反射而导向目镜6。由此,将眼睛位于眼点EP的摄影者,能够将被摄体像观察为正立像。
另外,当由摄影者按下未图示的释放按钮时,快速复原反光镜3向光路外退避,来自未图示的被摄体的光到达拍摄元件7。由此,来自被摄体的光通过拍摄元件7被拍摄,作为被摄体图像存储在未图示的存储器。由此,摄影者能够进行基于相机1的被摄体的摄影。
在此,作为摄影镜头2搭载于相机1的上述第1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是小型、轻量且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的光学系统。因此,相机1能够实现小型且良好的光学性能。另外,即使构成将上述第2~第11实施例的光学系统搭载为摄影镜头2的相机,也能够起到与相机1相同的效果。
最后,根据图24及图25对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的概略进行说明。
图2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第1流程图。
图24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是由多个透镜构成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的步骤S11、S12及S13。
步骤S11:从物体侧依次配置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该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步骤S12: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在物体侧配置第1A透镜组。
步骤S13:使光学系统满足所有的预定条件式。
(1)1.00<FNo×(TL/f)2<2.50
(2)0.30<dA/dG1<0.85
其中,
FNo: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F值
TL: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焦距
dA:空气间隔A的光轴上的距离
dG1: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距离
根据该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小型、轻量且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的光学系统。
图2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的概略的第2流程图。
图25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是由多个透镜构成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的步骤S21、S22及S23。
步骤S21:准备多个透镜。
步骤S22:从物体侧依次配置至少一个正透镜成分和负透镜N。
步骤S23:使光学系统满足所有的预定条件式。
(1)1.00<FNo×(TL/f)2<2.50
(4)0.18<dN/TL<0.45
其中,
FNo: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F值
TL: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光学系统的焦距
dN:从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到负透镜N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根据该本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小型、轻量且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的光学系统。
应理解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而对本发明施加各种变更、替换及修改。
标号说明
S 孔径光阑
I 像面
1 相机
2 摄影镜头
7 拍摄元件。

Claims (28)

1.一种光学系统,其中,
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将在所述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透镜组设为第1A透镜组,
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1.00<FNo×(TL/f)2<2.50
0.30<dA/dG1<0.85
其中,
FNo: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光学系统的F值,
TL: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
dA:所述空气间隔A的光轴上的距离,
dG1:所述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距离。
2.一种光学系统,其中,
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将在所述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透镜组设为第1A透镜组,
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0.30<TL/f<0.80
0.30<dA/dG1<0.85
其中,
TL: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
dA:所述空气间隔A的光轴上的距离,
dG1:所述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距离。
3.一种光学系统,由多个透镜构成,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具有至少一个正透镜成分和负透镜N,
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1.00<FNo×(TL/f)2<2.50
0.18<dN/TL<0.45
其中,
FNo: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光学系统的F值,
TL: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
dN:从所述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到所述负透镜N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4.一种光学系统,由多个透镜构成,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在最靠物体侧具有正透镜成分,
所述光学系统具有相比所述正透镜成分配置于像侧的负透镜中的配置于最靠物体侧的负透镜N,
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1.00<FNo×(TL/f)2<2.50
0.18<dN/TL<0.45
其中,
FNo: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光学系统的F值,
TL: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
dN:从所述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到所述负透镜N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在所述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
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30<dA/dG1<0.85
其中,
dA:所述空气间隔A的光轴上的距离,
dG1:所述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在最靠物体侧具有第1透镜组,且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30<TL/f<0.80。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所述正透镜成分和所述负透镜N。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在所述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和配置于像侧的第1B透镜组,
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2.00<f1A/f1B<0.30
其中,
f1A:第1A透镜组的焦距,
f1B:第1B透镜组的焦距。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在所述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
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10<f1A/f<0.60
其中,
f1A:所述第1A透镜组的焦距。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在所述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像侧的第1B透镜组,
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40<dB/dG1<0.85
其中,
dB:从所述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到所述第1B透镜组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dG1:所述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在所述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
所述第1A透镜组由两个以下的正透镜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在所述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80<fL1/fL2<3.30
其中,
fL1:在所述第1A透镜组内配置于最靠物体侧的第1透镜的焦距,
fL2:在所述第1A透镜组内配置于物体侧起第二个的第2透镜的焦距。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在所述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和配置于像侧的第1B透镜组,
所述第1B透镜组具有至少一个满足以下条件式的正透镜Z:
60.00<νd1Amax-νdLZ
其中,
νd1Amax:所述第1A透镜组中包含的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的最大值,
νdLZ:正透镜Z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在所述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
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55.00<νd1Aave
其中,
νd1Aave:所述第1A透镜组中包含的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的平均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在所述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像侧的第1B透镜组,
所述第1B透镜组具有至少一个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的正透镜Z:
ndLZ+(0.01425×νdLZ)<2.12
νdLZ<35.00
0.702<θgFLZ+(0.00316×νdLZ)
其中,
ndLZ:所述正透镜Z的对d线的折射率,
νdLZ:所述正透镜Z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
θgFLZ:所述正透镜Z的相对部分色散,在设所述正透镜Z的对g线的折射率为ngLZ,设所述正透镜Z的对F线的折射率为nFLZ,设所述正透镜Z的对C线的折射率为nCLZ时,通过下式定义,即
θgFLZ=(ngLZ-nFLZ)/(nFLZ-nCLZ)。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在所述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0<(L1R2+L1R1)/(L1R2-L1R1)<3.00
其中,
L1R1:在所述第1A透镜组内配置于最靠物体侧的第1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L1R2:所述第1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第1透镜组具有在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配置于物体侧的第1A透镜组,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0<(L2R2+L2R1)/(L2R2-L2R1)<3.00
其中,
L2R1:在所述第1A透镜组内配置于物体侧起第二个的第2透镜的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L2R2:所述第2透镜的像侧的面的曲率半径。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10<f1/f<0.60
其中,
f1: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20<(-fF)/f1<0.85
其中,
fF:所述对焦组的焦距,
f1: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50<(-fF)/fR<0.60
其中,
fF:所述对焦组的焦距,
fR:所述后组的焦距。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30<dF/TL<0.70
其中,
dF:从所述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到所述对焦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22.根据权利要求1-2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40.00<νdFave
其中,
νdFave:所述对焦组中包含的透镜的以d线为基准的阿贝数的平均值。
23.根据权利要求1-2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1.00°<2ω<20.00°
其中,
2ω:所述光学系统的全视场角。
24.根据权利要求1-2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0.075<Bf/f<0.185
其中,
Bf:所述光学系统的后焦距。
25.根据权利要求1-2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其中,
所述光学系统从物体侧依次由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构成,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所述后组具有防抖透镜组,该防抖透镜组为了对像抖动进行校正而能够以具有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的分量的方式移动。
26.一种光学设备,具有权利要求1-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
27.一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所述光学系统由多个透镜构成,其中,
从物体侧依次配置第1透镜组、对焦组以及后组,所述第1透镜组具有正的光焦度,所述对焦组在进行对焦时沿着光轴移动,
在所述第1透镜组内隔着最大的空气间隔A而在物体侧配置第1A透镜组,
配置成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1.00<FNo×(TL/f)2<2.50
0.30<dA/dG1<0.85
其中,
FNo: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光学系统的F值,
TL: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
dA:所述空气间隔A的光轴上的距离,
dG1:所述第1透镜组的光轴上的距离。
28.一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所述光学系统由多个透镜构成,其中,
从物体侧依次配置至少一个正透镜成分和负透镜N,
配置成满足以下所有的条件式:
1.00<FNo×(TL/f)2<2.50
0.18<dN/TL<0.45
其中,
FNo: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光学系统的F值,
TL: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光学系统的光学全长,
f:无限远对焦时的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
dN:从所述光学系统的最靠物体侧的面到所述负透镜N的物体侧的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
CN202180029750.XA 2020-04-27 2021-03-04 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4278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78609 2020-04-27
JP2020-078582 2020-04-27
JP2020-078609 2020-04-27
JP2020078582 2020-04-27
PCT/JP2021/008532 WO2021220612A1 (ja) 2020-04-27 2021-03-04 光学系、光学機器および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7861A true CN115427861A (zh) 2022-12-02

Family

ID=78373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29750.XA Pending CN115427861A (zh) 2020-04-27 2021-03-04 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52556A1 (zh)
JP (2) JP7452636B2 (zh)
CN (1) CN115427861A (zh)
WO (1) WO20212206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107573A (ja) * 2022-01-24 2023-08-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22649B2 (ja) 2011-10-24 2015-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558824B2 (ja) 2015-02-10 2019-08-1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望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4051179A (ja) 2024-04-10
US20230152556A1 (en) 2023-05-18
JP7452636B2 (ja) 2024-03-19
JPWO2021220612A1 (zh) 2021-11-04
WO2021220612A1 (ja) 2021-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57734B2 (ja) ズームレンズ、これを搭載する光学機器および結像方法
CN111492292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装置
CN108369327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US10317654B2 (en)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optical apparatus, and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9983387B (zh)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摄像设备
CN109952524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使用了该变倍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和摄像设备
JP5904014B2 (ja) 撮影レンズ、光学機器、および撮影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N107209352A (zh)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装置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CN106461921A (zh)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CN109964161B (zh)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摄像设备
JP2024051179A (ja) 光学系、光学機器および光学系の製造方法
CN109983385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使用了该变倍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和摄像设备
CN109983386B (zh)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摄像设备
JP2016161643A (ja) 撮影レンズ、撮影レンズを備えた光学機器、撮影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N110888226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装置
WO2014069077A1 (ja) インナーフォーカス式レンズ
JP5904015B2 (ja) 撮影レンズ、光学機器、および撮影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N109952523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使用了该变倍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备和摄像设备
CN108292028B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设备
JP5904013B2 (ja) 撮影レンズ、光学機器、および撮影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N114779454A (zh) 变倍光学系统以及光学装置
JP5326433B2 (ja) 変倍光学系、及び、この変倍光学系を備えた光学機器
CN107209349B (zh) 变倍光学系统及光学装置
CN115023639A (zh) 变倍光学系统、光学设备以及变倍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CN116964503A (zh) 光学系统、光学设备及光学系统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