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6249B - 一种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6249B
CN115426249B CN202211361313.0A CN202211361313A CN115426249B CN 115426249 B CN115426249 B CN 115426249B CN 202211361313 A CN202211361313 A CN 202211361313A CN 115426249 B CN115426249 B CN 1154262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is
node
server
redis cluster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6131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26249A (zh
Inventor
田步明
陆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itia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6131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62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62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62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262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62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第一服务器判断初始主节点服务是否正常,若正常则查询其当前身份,若为主节点则判断其下是否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若不存在则判断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正常,设置第二服务器在Redis集群中的身份为从节点并将Redis数据进行同步;若初始主节点服务异常,获取Ping命令重试次数,若重试次数已达到目标次数则更新重试次数为零并判断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正常则将第二服务器对应的节点切换为新的主节点,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新的主节点的地址。方案适用于小型项目、能满足高可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er)是一款开源的高性能的NoSQL数据库,它可以用作数据库、缓存和消息队列。为了满足开发市场需求,Redis支持单机、主从、哨兵、集群多种架构模式。
其中,主从架构主要应用于高并发场景,但现有的主从架构模式下的故障转移方案不适用于小型项目,采用现有的故障转移方案无法做到在一主一从两个节点之间自动切换以转移故障、无法对并发数据进行有效处理继而实现高可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由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构成的Redis集群,所述第一服务器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内均安装有Nginx组件,默认所述第一服务器对应的节点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节点为Redis集群初始从节点,其中:
所述第一服务器启动定时任务执行如下操作:
步骤S1:执行第一脚本,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若服务状态正常,则查询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若当前身份为主节点,执行步骤S2,若服务状态异常,执行步骤S3;
步骤S2: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是否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若不存在,则判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设置所述第二服务器在Redis集群中的身份为从节点,将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步骤S3:获取用于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的Ping命令的重试次数,判断所述重试次数是否已达到目标次数,若已达到目标次数,则将所述重试次数更新为零,并判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将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节点切换为新的主节点,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新的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第二服务器启动定时任务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S1’:执行第二脚本,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若服务状态正常,则查询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若当前身份为主节点,执行步骤S2’,若服务状态异常,执行步骤S3’;
步骤S2’: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是否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若不存在,则判断本机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设置本机在Redis集群中的身份为从节点,将本机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步骤S3’:获取用于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的Ping命令的重试次数,判断所述重试次数是否已达到目标次数,若已达到目标次数,则将所述重试次数更新为零,并判断本机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将本机对应的节点切换为新的主节点,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新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由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构成的Redis集群,所述第一服务器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内均安装有Nginx组件,默认所述第一服务器对应的节点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节点为Redis集群初始从节点,所述装置包括定时任务模块、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第三判断模块、第四判断模块、第五判断模块、第六判断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所述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应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所述第四判断模块、所述第五判断模块、所述第六判断模块应用于所述第二服务器;
所述定时任务模块:用于启动定时任务;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执行第一脚本,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若服务状态正常,则查询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若当前身份为主节点,触发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若服务状态异常,触发所述第三判断模块;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是否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若不存在,则判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设置所述第二服务器在Redis集群中的身份为从节点,将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用于获取用于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的Ping命令的重试次数,判断所述重试次数是否已达到目标次数,若已达到目标次数,则将所述重试次数更新为零,并判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将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节点切换为新的主节点,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新的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第四判断模块:用于执行第二脚本,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若服务状态正常,则查询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若当前身份为主节点,触发所述第五判断模块,若服务状态异常,触发第六判断模块;
所述第五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是否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若不存在,则判断本机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设置本机在Redis集群中的身份为从节点,将本机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第六判断模块:用于获取用于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的Ping命令的重试次数,判断所述重试次数是否已达到目标次数,若已达到目标次数,则将所述重试次数更新为零,并判断本机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将本机对应的节点切换为新的主节点,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新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方法可以在前端无感知的情况下完成对故障节点的切换,在该过程中,节点切换、地址修改以及节点复制操作均由服务器执行,无需人为干预,达到了自动转移故障的效果;且在主节点发生切换时,接收到用户数据处理请求的Nginx组件能够将待处理数据准确发送给服务正常的新的主节点进行处理;以及,所述方法做到了在一主一从两个节点之间实现故障转移,特别是对于小型项目,实施本方案一是部署规模小、轻量又能满足高可用要求,二是能够降低实施资源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将结合附图1-附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见图1-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的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方法应用于由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构成的Redis集群(即该Redis集群仅包含有一个主节点与一个从节点),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内均安装有Nginx组件,默认第一服务器对应的节点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第二服务器对应的节点为Redis集群初始从节点。
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是指Redis集群中的主从节点尚未发生切换前的最初主节点。
Nginx为反向代理中间件,是部署在服务器上的一个服务。
所述方法由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各自运行脚本共同检测集群中的故障节点,并在发现故障节点时进行故障转移,继而提供高可用的Redis存储服务。
其中,图1所示示意图为第一服务器启动定时任务后的执行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执行第一脚本,判断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若服务状态正常,则查询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若当前身份为主节点,执行步骤S2,若服务状态异常,则提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异常,并执行步骤S3。
判断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利用Ping命令判断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若收到返回值Pong,则服务状态正常,若未收到返回值Pong,则服务状态异常。
具体的,第一服务器通过使用Redis命令来执行Ping命令,并将返回值作为变量来判断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其中,Redis命令由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IP地址、端口、服务密码参数构成。
当返回值为Pong时,判定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正常,当返回值不是Pong时,判定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异常。
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提示动作均是脚本自动输出到日志文件的操作,而不是向前端进行提示。
提示是为了方便内部后台人员在日常维护中可以看到脚本在运行中是否有主从切换或者异常的情况,方便故障排查和风险规避。
随着节点身份的切换,第一服务器在Redis集群中的身份可能为主节点也可能为从节点;当初始主节点服务状态正常时,需进一步判断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以确定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是否存在故障。
详尽地,第一服务器通过执行Redis命令获取到集群信息,并将Redis集群信息中的关键字role作为变量确定出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
获取集群信息以确定出初始主节点当前身份的Redis命令具体如下:
$REDIS_MASTER_CONN info Replication > $DIR/redis_info.txt
sed -i "s/\r//" $DIR/redis_info.txt
role_status=`sed -n 2p $DIR/redis_info.txt|grep "role"|awk -F ":" '{print $2}'`
执行上述命令获取集群信息,将执行结果写入redis_info.txt文件中,从该文件中可以读取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当role_status变量值为master时,确定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为主节点,当role_status变量值为slave时,确定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为从节点。
可选实施例中,步骤S1还包括:
当查询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为从节点时,执行步骤S4:
将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修改为主节点,将第二服务器的Redis数据同步给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将第一服务器在Redis集群中的身份修改为主,第二服务器在Redis集群中的身份自动变为从,修改后将第二服务器的Redis数据同步给主节点。
其中,第一服务器通过执行身份修改命令对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进行修改,身份修改命令由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IP地址、端口、服务密码参数构成,身份修改命令具体如下:
echo "`date +%Y%m%d_%H:%M:%S`
" $REDIS_MASTER_CONN SLAVEOF NO ONE
第一服务器通过使用Redis命令来执行同步命令,Redis命令由第二服务器的IP地址、端口、服务密码参数构成,同步命令SLAVEOF指定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IP地址及端口。
同步命令具体如下:
$REDIS_SLAVE_CONN SLAVEOF $REDIS_MASTER_IP $REDIS_PORT
第一服务器执行修改命令对本机nginx组件的配置进行修改,修改命令具体如下:
sed -i "s/server $REDIS_SLAVE_IP:16379/server $REDIS_MASTER_IP:16379/"
/home/yunwei/nginx/conf/nginx.conf
/home/yunwei/nginx/sbin/nginx -s reload -p /home/yunwei/nginx -c /home/yunwei/nginx/conf/nginx.conf
本步骤中,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例如为:
192.168.36.117
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例如为:
192.168.36.116
步骤S4中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192.168.36.116。
步骤S2:判断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是否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若不存在,则判断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设置第二服务器在Redis集群中的身份为从节点,将第二服务器的Redis数据同步给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详尽地,第一服务器通过redis_info.txt文件获取到Redis集群信息,并将Redis集群信息中的关键字connected_slaves作为变量来判断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是否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
判断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是否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的命令具体如下:
connected_slaves=`sed -n 3p $DIR/redis_info.txt|grep
"connected_slaves"|awk -F ":" '{print $2}'`
执行上述命令获取集群信息,将执行结果写入redis_info.txt文件中,从该文件中可以读取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是否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当connected_slaves变量值为1时,则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存在从节点,当connected_slaves变量值为0时,则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不存在从节点。
第一服务器通过使用Redis命令来执行Ping操作,并将返回值作为变量来判断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是否正常,其中,Redis命令由第二服务器的IP地址、端口、服务密码参数构成。
当返回值为Pong时,判定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正常,当返回值不是Pong时,判定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异常。
可选实施例中,步骤S2还包括:
若判断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异常,则远程登录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并对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进行重启,并在重启后将第二服务器的Redis数据同步给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具体的,第一服务器通过使用ssh命令来远程登录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并对Redis服务进行重启,其中,ssh命令指定第二服务器的IP地址并同时对第二服务器上的redis服务进行重启操作。
ssh命令具体如下:
ssh root@$REDIS_SLAVE_IP "cd $DIR;cd $DIR;./stop_redis;./start _redisstart "
可选实施例中,若判断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则执行步骤S5:
提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正常,并判断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是否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若是,第一脚本执行完成,若否,则将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时,主节点正常。
第一服务器执行shell命令,查看本机Nginx配置文件获得关键字,将关键字$nginx_conf_master_count作为变量来判断本机nginx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是否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IP地址。
shell命令具体如下:
nginx_conf_master_count=`cat
/home/yunwei/nginx/conf/nginx.conf|grep
"server $REDIS_MASTER_IP:16379"|wc -l`
执行上述命令获得统计结果,统计结果写入Nginx配置文件中:当统计结果为1时,则本机nginx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是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IP地址,当统计结果为0时,则本机nginx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不是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IP地址。
修改数据转发地址具体可参见步骤S4,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获取用于判断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的Ping命令的重试次数,判断重试次数是否已达到目标次数,若已达到目标次数,则将重试次数更新为零,并判断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将第二服务器对应的节点切换为新的主节点,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新主节点的地址,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目标次数例如为3次。
第一服务器具体通过如下命令将从节点切换为新的主节点:
echo "0" > $DIR/redis_status.txt
ALIVE_slave=`$REDIS_SLAVE_CONN PING`
if [ -n "$ALIVE_slave" ];then
echo "`date +%Y%m%d_%H:%M:%S`
$REDIS_SLAVE_CONN SLAVEOF NO ONE
可选实施例中,步骤S3还包括:
若重试次数未达到目标次数,则对重试次数加一并重启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可选实施例中,步骤S3还包括:
当判断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异常时,远程登录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并对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进行重启,并在重启后将第二服务器的Redis数据同步给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重启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命令如下:
cd $DIR;./start_redis start
可选实施例中,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新主节点的地址之后,还包括:
对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异常以及节点切换操作完成进行提示。
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脚本执行完成之后,还包括:
间隔第二预设时长后,继续循环执行第一脚本。
第二预设时长例如为10s。
图2所示示意图为第二服务器启动定时任务后的执行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执行第二脚本,判断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若服务状态正常,则查询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若当前身份为主节点,执行步骤S2’,若服务状态异常,则提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异常,并执行步骤S3’。
判断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具体包括:
利用Ping命令判断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若收到返回值Pong,则服务状态正常,若未收到返回值Pong,则服务状态异常。
可选实施例中,步骤S1’还包括:
当查询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为从节点时,执行步骤S4’:
将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修改为主节点,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步骤S2’:判断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是否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若不存在,则判断本机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设置本机在Redis集群中的身份为从节点,将本机Redis数据同步给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可选实施例中,步骤S2’还包括:
若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则执行步骤S5’:
提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正常,并判断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是否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若是,第二脚本执行完成,若否,则将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进一步地,步骤S5’中,将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之后,还包括:
关闭Redis集群从节点的服务,并在关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重启Redis集群从节点的服务。
修改数据转发地址后关闭Redis集群从节点的服务可避免有新的数据通过nginx写入从节点的redis服务中。
第一预设时长例如为60s。
可选实施例中,步骤S2’还包括:
若本机Redis服务异常,则对本机Redis服务进行重启并提示,将本机Redis数据同步给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提示内容例如为从节点连接失败,正在重启。
步骤S3’:获取用于判断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的Ping命令的重试次数,判断重试次数是否已达到目标次数,若已达到目标次数,则将重试次数更新为零,并判断本机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将本机对应的节点切换为新的主节点,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新主节点的地址,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
若重试次数未达到目标次数,则对重试次数加一,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可选实施例中,还包括:
当判断本机Redis服务异常时,对本机Redis服务进行重启,并在重启后将本机Redis数据同步给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重启命令如下:
cd $DIR;./stop_redis
cd $DIR;./start_redis start
$REDIS_SLAVE_CONN SLAVEOF NO ONE
可选实施例中,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新主节点的地址之后,还包括:
对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异常以及节点切换操作完成进行提示。
可选实施例中,第二脚本执行完成之后,还包括:
间隔第三预设时长后,继续执行第二脚本。
第三预设时长例如为20s。
要特别指出的是,为防止脚本执行过程中两台服务器同时切换为主节点或者从节点的身份,两台服务器上定时任务的启动时间应设置为不相同。
第二服务器执行流程未作详尽说明之处具体可参见第一服务器执行流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方法可以在前端无感知的情况下完成对故障节点的切换,在该过程中,节点切换、地址修改以及节点复制操作均由服务器执行,无需人为干预,达到了自动转移故障的效果;且在主节点发生切换时,接收到用户数据处理请求的Nginx组件能够将待处理数据准确发送给服务正常的新的主节点进行处理;以及,所述方法做到了在一主一从两个节点之间实现故障转移,特别是对于小型项目,实施本方案一是部署规模小、轻量又能满足高可用要求,二是能够降低实施资源成本。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装置应用于由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构成的Redis集群,所述第一服务器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内均安装有Nginx组件,默认所述第一服务器对应的节点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节点为Redis集群初始从节点,所述装置包括定时任务模块、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第三判断模块、第四判断模块、第五判断模块、第六判断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所述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应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所述第四判断模块、所述第五判断模块、所述第六判断模块应用于所述第二服务器;
所述定时任务模块:用于启动定时任务;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执行第一脚本,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若服务状态正常,则查询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若当前身份为主节点,触发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若服务状态异常,触发所述第三判断模块;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是否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若不存在,则判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设置所述第二服务器在Redis集群中的身份为从节点,将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重试次数,判断所述重试次数是否已达到目标次数,若已达到目标次数,则将所述重试次数更新为零,并判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将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节点切换为新的主节点,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新的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第四判断模块:用于执行第二脚本,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若服务状态正常,则查询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若当前身份为主节点,触发所述第五判断模块,若服务状态异常,触发第六判断模块;
所述第五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是否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若不存在,则判断本机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设置本机在Redis集群中的身份为从节点,将本机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第六判断模块:用于获取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重试次数,判断所述重试次数是否已达到目标次数,若已达到目标次数,则将所述重试次数更新为零,并判断本机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将本机对应的节点切换为新的主节点,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新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身份修改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服务器查询到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为从节点时,将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修改为主节点,将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将本机Nginx 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身份修改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服务器查询到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为从节点,将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修改为主节点,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服务器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时,提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正常,并判断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是否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若是,第一脚本执行完成,若否,则将所述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第六判断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第二服务器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提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正常,并判断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是否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若是,第二脚本执行完成,若否,则将所述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重启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服务器将所述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时,关闭所述Redis集群从节点的服务,并在关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重启所述Redis集群从节点的服务。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七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异常,则远程登录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并对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进行重启,并在重启后将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重启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第二服务器判断本机Redis服务异常,则对本机Redis服务进行重启并提示,将本机Redis数据同步给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次数叠加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服务器判断所述重试次数未达到目标次数,则对所述重试次数加一并重启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身份修改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异常时,远程登录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并对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进行重启,并在重启后将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次数叠加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二服务器判断所述重试次数未达到目标次数,则对所述重试次数加一,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重启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第二服务器判断本机Redis服务异常时,对本机Redis服务进行重启,并在重启后将本机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包括:
利用Ping命令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若收到返回值Pong,则服务状态正常,若未收到返回值Pong,则服务状态异常。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提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异常;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模块还用于:
对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异常以及节点切换操作完成进行提示。
可选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服务器与所述第二服务器上定时任务的启动时间不同。
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之后,还包括:
间隔第二预设时长后,继续循环执行所述第一脚本;
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之后,还包括:
间隔第三预设时长后,继续循环执行所述第二脚本。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上事务的处理装置在执行区块链上事务的处理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上事务的处理装置与区块链上事务的处理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体现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申请提供的所述装置可以在前端无感知的情况下完成对故障节点的切换,在该过程中,节点切换、地址修改以及节点复制操作均由服务器执行,无需人为干预,达到了自动转移故障的效果;且在主节点发生切换时,接收到用户数据处理请求的Nginx组件能够将待处理数据准确发送给服务正常的新的主节点进行处理;以及,所述方法做到了在一主一从两个节点之间实现故障转移,特别是对于小型项目,实施本方案一是部署规模小、轻量又能满足高可用要求,二是能够降低实施资源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方法的步骤。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光盘、DVD、CD-ROM、微型驱动器以及磁光盘、ROM、RAM、EPROM、EEPROM、DRAM、VRAM、闪速存储器设备、磁卡或光卡、纳米系统(包括分子存储器IC),或适合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的任何类型的媒介或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为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中心,可以是实体机的处理器,也可以是虚拟机的处理器。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
存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处理器、存储器和外围设备接口之间可以通过总线或信号线相连。各个外围设备可以通过总线、信号线或电路板与外围设备接口相连。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显示屏、摄像头和音频电路中的至少一种。
外围设备接口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和存储器。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存储器和外围设备接口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存储器和外围设备接口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显示屏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当显示屏是触摸显示屏时,显示屏还具有采集在显示屏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进行处理。此时,显示屏还可以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可以为一个,设置于服务器的前面板;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服务器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本申请的再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服务器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显示屏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显示屏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备。
摄像头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摄像头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通常,前置摄像头设置在客户端的前面板,后置摄像头设置在客户端的背面。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为至少两个,分别为主摄像头、景深摄像头、广角摄像头、长焦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以实现主摄像头和景深摄像头融合实现背景虚化功能、主摄像头和广角摄像头融合实现全景拍摄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拍摄功能或者其它融合拍摄功能。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还可以包括闪光灯。闪光灯可以是单色温闪光灯,也可以是双色温闪光灯。双色温闪光灯是指暖光闪光灯和冷光闪光灯的组合,可以用于不同色温下的光线补偿。
音频电路可以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及环境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处理器进行处理。出于立体声采集或降噪的目的,麦克风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服务器的不同部位。麦克风还可以是阵列麦克风或全向采集型麦克风。
电源用于为服务器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是有线充电电池或无线充电电池。有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有线线路充电的电池,无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无线线圈充电的电池。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本申请实施例中示出的客户端结构框图并不构成对服务器的限定,服务器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顺序;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由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构成的Redis集群,所述第一服务器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内均安装有Nginx组件,默认所述第一服务器对应的节点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节点为Redis集群初始从节点,其中:
所述第一服务器启动定时任务执行如下操作:
步骤S1:执行第一脚本,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若服务状态正常,则查询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若当前身份为主节点,执行步骤S2,若服务状态异常,执行步骤S3;
步骤S2: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是否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若不存在,则判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设置所述第二服务器在Redis集群中的身份为从节点,将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步骤S3:获取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重试次数,判断所述重试次数是否已达到目标次数,若已达到目标次数,则将所述重试次数更新为零,并判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将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节点切换为新的主节点,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新的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第二服务器启动定时任务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S1’:执行第二脚本,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若服务状态正常,则查询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若当前身份为主节点,执行步骤S2’,若服务状态异常,执行步骤S3’;
步骤S2’: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是否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若不存在,则判断本机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设置本机在Redis集群中的身份为从节点,将本机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步骤S3’:获取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重试次数,判断所述重试次数是否已达到目标次数,若已达到目标次数,则将所述重试次数更新为零,并判断本机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将本机对应的节点切换为新的主节点,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新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若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为从节点,则执行步骤S4:
将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修改为主节点,将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将本机Nginx 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步骤S1’中,若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为从节点,则执行步骤S4’:
将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修改为主节点,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若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则执行步骤S5:
提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正常,并判断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是否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若是,第一脚本执行完成,若否,则将所述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步骤S2’中,若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则执行步骤S5’:
提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正常,并判断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是否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若是,第二脚本执行完成,若否,则将所述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将所述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地址之后,还包括:
关闭所述Redis集群从节点的服务,并在关闭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重启所述Redis集群从节点的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还包括:
若判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异常,则远程登录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并对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进行重启,并在重启后将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步骤S2’还包括:
若判断本机Redis服务异常,则对本机Redis服务进行重启并提示,将本机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
若所述重试次数未达到目标次数,则对所述重试次数加一并重启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以及
当判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异常时,远程登录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并对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进行重启,并在重启后将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步骤S3’还包括:
若所述重试次数未达到目标次数,则对所述重试次数加一,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以及
当判断本机Redis服务异常时,对本机Redis服务进行重启,并在重启后将本机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包括:
利用Ping命令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若收到返回值Pong,则服务状态正常,若未收到返回值Pong,则服务状态异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或步骤S1’中,若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异常之后,还包括:
提示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异常;
所述步骤S3或步骤S3’中,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新的主节点的地址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异常以及节点切换操作完成进行提示。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器与所述第二服务器上定时任务的启动时间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之后,还包括:
间隔第二预设时长后,继续循环执行所述第一脚本;
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之后,还包括:
间隔第三预设时长后,继续循环执行所述第二脚本。
11.一种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由第一服务器与第二服务器构成的Redis集群,所述第一服务器与所述第二服务器内均安装有Nginx组件,默认所述第一服务器对应的节点为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节点为Redis集群初始从节点,所述装置包括定时任务模块、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第三判断模块、第四判断模块、第五判断模块、第六判断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判断模块、所述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应用于所述第一服务器,所述第四判断模块、所述第五判断模块、所述第六判断模块应用于所述第二服务器;
所述定时任务模块:用于启动定时任务;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执行第一脚本,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若服务状态正常,则查询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若当前身份为主节点,触发所述第二判断模块,若服务状态异常,触发所述第三判断模块;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是否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若不存在,则判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设置所述第二服务器在Redis集群中的身份为从节点,将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用于获取用于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的Ping命令的重试次数,判断所述重试次数是否已达到目标次数,若已达到目标次数,则将所述重试次数更新为零,并判断所述第二服务器的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将所述第二服务器对应的节点切换为新的主节点,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新的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一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第四判断模块:用于执行第二脚本,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若服务状态正常,则查询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当前身份,若当前身份为主节点,触发所述第五判断模块,若服务状态异常,触发第六判断模块;
所述第五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下是否存在Redis集群从节点,若不存在,则判断本机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设置本机在Redis集群中的身份为从节点,将本机Redis数据同步给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所述第六判断模块:用于获取用于判断所述Redis集群初始主节点的服务状态是否正常的Ping命令的重试次数,判断所述重试次数是否已达到目标次数,若已达到目标次数,则将所述重试次数更新为零,并判断本机Redis服务是否正常,若Redis服务正常,则将本机对应的节点切换为新的主节点,将本机Nginx组件配置的数据转发地址修改为所述新主节点的地址,所述第二脚本执行完成。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1361313.0A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54262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1313.0A CN115426249B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1313.0A CN115426249B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6249A CN115426249A (zh) 2022-12-02
CN115426249B true CN115426249B (zh) 2023-03-24

Family

ID=84208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61313.0A Active CN115426249B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2624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4170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集群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0569060A (zh) * 2019-09-19 2019-12-13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框架的高并发实现方法
CN110659262A (zh) * 2019-09-20 2020-01-07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edis节点主从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131451A (zh) * 2019-12-23 2020-05-08 武汉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系统及业务处理方法
CN111181779A (zh) * 2019-12-20 2020-05-1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故障转移性能的测试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WO2022036901A1 (zh) * 2020-08-20 2022-02-24 紫光云(南京)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edis副本集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34328B (zh) * 2016-11-28 2020-01-31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节点连接方法及分布式计算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4170A (zh) * 2016-12-15 2018-06-29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集群的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0569060A (zh) * 2019-09-19 2019-12-13 山东浪潮通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微服务框架的高并发实现方法
CN110659262A (zh) * 2019-09-20 2020-01-07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redis节点主从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181779A (zh) * 2019-12-20 2020-05-1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故障转移性能的测试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131451A (zh) * 2019-12-23 2020-05-08 武汉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系统及业务处理方法
WO2022036901A1 (zh) * 2020-08-20 2022-02-24 紫光云(南京)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edis副本集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6249A (zh) 2022-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45031B2 (ja) 複製されたデータインスタンスのプロビジョニングおよび管理
CN101821993B (zh) 故障恢复进行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CN103164254B (zh) 用于维持镜像虚拟环境中存储装置的一致性的方法和系统
ES2645414T3 (es) Conmutación por error y recuperación para instancias de datos replicados
WO2017162173A1 (zh) 云服务器集群建立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CN111930521A (zh) 用于部署应用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430082B2 (en) Serv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server for backup of a baseband management controller
WO2017215502A1 (zh) 云桌面容灾方法、客户端、服务端、云桌面容灾系统及存储介质
US849501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oot file system
CN107666493B (zh) 一种数据库配置方法及其设备
EP409567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eploying a clus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8191849A1 (zh) 云管理平台、虚拟机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CN113626522A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US10305970B2 (en) Self-recoverable multitenant distributed clustered systems
CN114079615A (zh) 一种多集群环境下的应用同步方法、系统、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0289991B (zh) 一种故障网关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5426249B (zh) 一种Redis主从架构的高可用解决方法及装置
CN107547277B (zh) 一种虚拟化控制板实现方法及网络通信设备
CN112596371A (zh) 控制卡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93481A (zh) 一种5g核心网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836082A (zh) 数据迁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CN116303364B (zh) 一种Redis高可用、高扩展性的安装方法及装置
TWI788085B (zh) 同步管理伺服器、同步管理系統及同步管理方法
CN117149095B (zh) 基于nas的集群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1211964B (zh) 一种指令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