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5618A - 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5618A
CN115425618A CN202211298865.1A CN202211298865A CN115425618A CN 115425618 A CN115425618 A CN 115425618A CN 202211298865 A CN202211298865 A CN 202211298865A CN 115425618 A CN115425618 A CN 115425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ircuit
pole
switch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988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25618B (zh
Inventor
莫业仪
何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dawei Technology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 Guan Sndw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 Guan Sndw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 Guan Sndw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988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56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5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5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25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5618B/zh
Priority to EP23202480.2A priority patent/EP4362334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296Time-programme switches providing a choice of time-intervals for executing more than one switching action and automatically terminating their operation after the programme is complet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2Details
    • H02H3/027Details with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after a predetermined tim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5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 H03K17/56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 H03K17/687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 H03K17/6871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nents used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the devices being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the output circuit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controlled field-effect transistor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该自动关机电路包括:电源开关电路和非回弹式开关;触发电路,触发电路分别与电源开关电路和非回弹式开关连接,触发电路被配置为在非回弹式开关闭合时,向电源开关电路发送启动信号,以启动电源开关电路;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源开关电路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检测非回弹式开关的持续闭合时间,并在持续闭合时间超过预设定时时间后,输出关闭信号;开关机控制电路,开关机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器、电源开关电路和非回弹式开关连接,开关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利用关闭信号,关闭电源开关电路。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有效解决非回弹式开关无法自动关机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回弹式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
背景技术
开关可分为回弹式开关和非回弹式开关。其中,回弹式开关是指在外力切换开模式或者关模式后,撤除外力后自动回到原来的开模式或关模式。例如,轻触开关、微动开关和检测开关等;非回弹式开关是指外力切换开模块或关模式后,不会弹回初始模式的开关。例如,船形开关、摇杆开关、拨动开关、自锁开关和开关电位器的开关部分等。
目前,非回弹式开关一般可做为电源开关,并且其不具备自动关机功能,后级电路都会处于供电状态。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非回弹式开关不具备关机功能,则在用户忘记关闭电源的情况下,会造成长时间耗电,引起电池电量耗尽或者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的由于非回弹式开关不具备自动关机功能引起的电池电量耗尽或者损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该自动关机电路包括:电源开关电路和非回弹式开关;触发电路,触发电路分别与电源开关电路和非回弹式开关连接,触发电路被配置为在非回弹式开关闭合时,向电源开关电路发送启动信号,以启动电源开关电路;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源开关电路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检测非回弹式开关的持续闭合时间,并在持续闭合时间超过预设定时时间后,输出关闭信号;开关机控制电路,开关机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器、电源开关电路和非回弹式开关连接,开关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利用关闭信号,关闭电源开关电路。
因此,本发明的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相比于现有技术而言,其有效解决了非回弹式开关无法自动关机的问题。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电源开关电路包括第二PMOS管(Q2)、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其中,第二PMOS管(Q2)的S极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以及第二PMOS管(Q2)的G极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以及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触发电路和开关机控制电路连接,以及第二PMOS管(Q2)的D极和控制器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触发电路包括第三PMOS管(Q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NMOS管(Q4)、第五电容(C5)、二极管(D1)、第七电阻(R7)和第一NPN三极管(Q5);
其中,第三PMOS管(Q3)的S极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PMOS管(Q2)的S极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以及第三PMOS管(Q3)的G极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以及第三PMOS管(Q3)的D极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以及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NMOS管(Q4)的G极和非回弹式开关的一端连接,以及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和NMOS管(Q4)的D极连接,以及NMOS管(Q4)的S极接地,以及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端和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以及二极管(D1)的正极端接地,以及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和第一NPN三极管(Q5)的B极连接,以及第一NPN三极管(Q5)的C极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开关机控制电路连接,以及第一NPN三极管(Q5)的E极接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开关机控制电路包括第二NPN三极管(Q6)、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其中,第二NPN三极管(Q6)的C极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一NPN三极管(Q5)的C极连接,以及第二NPN三极管(Q6)的E极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NMOS管(Q4)的G极和非回弹式开关的一端连接,以及第二NPN三极管(Q6)的B极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以及第八电阻(R8)的另外一端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和控制器的第一端口连接,以及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非回弹式开关的另一端接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自动关机电路还包括:电源;防反接电路,防反接电路分别与电源和电源开关电路连接,防反接电路被配置为防止电源反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防反接电路包括第一PMOS管(Q1)和第一电阻(R1);其中,第一PMOS管(Q1)的D极和电源连接,以及第一PMOS管(Q1)的G极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以及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以及第一PMOS管(Q1)的S极和电源开关电路连接。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自动关机电路还包括:稳压电路,稳压电路分别与电源开关电路和控制器连接,稳压电路被配置为给控制器提供稳定电压。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稳压芯片(U1)、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其中,第一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电源开关电路、第二电容(C2)的一端、稳压芯片(U1)的第一引脚(1)和稳压芯片(U1)的第三引脚(3)连接,以及稳压芯片(U1)的第五引脚(5)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控制器的第二端口连接,以及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U1)的第二引脚(2)、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控制器为单片机(U2)。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所要实现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的具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除了引起电池耗尽或者损坏的问题之外,传统的非回弹式开关做为电源开关的电路,大电流直接流过非回弹式开关,开关闭合瞬间,开关内部金属触点易出现打火花,导致金属触点氧化受损,开关寿命较短。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该电路包括:电源开关电路和非回弹式开关;触发电路,触发电路分别与电源开关电路和非回弹式开关连接,触发电路被配置为在非回弹式开关闭合时,向电源开关电路发送启动信号,以启动电源开关电路;控制器,控制器与电源开关电路连接,控制器被配置为检测非回弹式开关的持续闭合时间,并在持续闭合时间超过预设定时时间后,输出关闭信号;开关机控制电路,开关机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器、电源开关电路和非回弹式开关连接,开关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利用关闭信号,关闭电源开关电路。
因此,本申请通过上述自动关机电路,有效解决了非回弹式开关无法自动关机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请参见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自动关机电路包括电源、用于防止电源反接的防反接电路、用于控制电源接通或者断开的电源开关电路、用于提供稳定电压的稳压电路、控制器、触发电路、非回弹式开关和开关机控制电路。其中,防反接电路分别与电源和电源开关电路连接,以及电源开关电路还分别与稳压电路、触发电路和开关机控制电路连接,以及非回弹式开关分别与触发电路和开关机控制电路连接,以及控制器分别与稳压电路和开关机控制电路连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图1中示出了电源开关电路通过稳压电路和控制器连接的方式,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该控制器还可直接与电源开关电路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
在上述电路的基础上,电源的输出电压经过防反接电路、电源开关电路和稳压电路后,最后给控制器供电。以及,电源开关电路可控制电源的通断,并且电源开关电路可由触发电路和开关机控制电路控制。以及,触发电路可受非回弹式开关控制。以及,开关机控制电路可由非回弹式开关和控制器共同控制。
也就是说,在非回弹式开关闭合时,触发电路可向电源开关电路发送启动信号,以启动电源开关电路,从而接通电源。以及,控制器还可检测非回弹式开关的持续闭合时间,并在持续闭合时间超过预设定时时间后,向开关机控制电路输出关闭信号。以及,开关机控制电路可利用关闭信号,关闭电源开关电路,进而关闭电源。
应理解,启动信号的具体信号、预设定时时间的具体时间和关闭信号的具体信号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启动信号可以为低电平信号等。
再例如,预设定时时间可以为3小时,也可以为10小时等。
为了便于理解自动关机电路的运行过程,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来进行描述。
具体地,在非回弹式开关闭合时,触发电路可向电源开关电路发送低电平信号。以及,在电源开关电路接收到低电平信号后,电源开关电路可导通。以及,在电源开关电路导通后,稳压电路可输出稳定电压,以使控制器正常工作。以及,在控制器正常工作后,开关机控制电路可输出低电平信号。以及,开关机控制电路输出低电平信号后,触发电路的输出开路。以及,控制器还可检测非回弹式开关的持续闭合时间,并且在持续闭合时间超过预设定时时间后,可输出关闭信号。以及,在开关机控制电路接收到关闭信号后,开关机控制电路的输出开路。以及,在开关机控制电路的输出开路后,电源开关电路开路,从而实现关机。
以及,在非回弹式开关断开时,开关机控制电路输出开路。以及,在开关机控制电路输出开路后,电源开关电路开路,从而也可实现关机。
应理解,电源的具体装置可跟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如图2所示,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的具体示意图,该电源可以为电池(BAT1);再例如,该电源还可以为直流电源(DC电源)。
还应理解,控制器的具体装置也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继续参见图2,该控制器可以为单片机(U2);
再例如,该控制器还可为其他定时装置。
还应理解,非回弹式开关的具体装置也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
例如,继续参见图2,该非回弹式开关可以为开关SW1。
还应理解,防反接电路的具体电路也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2,该防反接电路包括第一PMOS管(Q1)和第一电阻(R1)。其中,第一PMOS管(Q1)的D极和电池(BAT1)连接,以及第一PMOS管(Q1)的G极和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以及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以及第一PMOS管(Q1)的S极和电源开关电路连接(例如,在电源开关电路包括第二PMOS管(Q2)和第二电阻(R2)的情况下,第一PMOS管(Q1)的S极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和第二PMOS管(Q2)的S极连接)。
在上述电路的基础上,该防反接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在供电源接电正向时,第一PMOS管(Q1)的G极为0V,以及第一PMOS管(Q1)的D极电压为高电平,内部寄生二极管导通,并且第一PMOS管(Q1)的S极比第一PMOS管(Q1)的G极电压高,第一PMOS管(Q1)导通;在供电源接电反向时,第一PMOS管(Q1)的G极电压为高电平,以及第一PMOS管(Q1)的D极电压为0V,内部寄生二极管截止,并且第一PMOS管(Q1)的G极比第一PMOS管(Q1)的S极电压高,第一PMOS管(Q1)截止。
还应理解,电源开关电路的具体电路也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2,该电源开关电路包括第二PMOS管(Q2)、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其中,第二PMOS管(Q2)的S极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以及第二PMOS管(Q2)的G极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以及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触发电路和开关机控制电路连接(例如,在触发电路包括第一NPN三极管(Q5)的情况下,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一NPN三极管(Q5)的C极连接;再例如,在开关机控制电路包括第二NPN三极管(Q6)的情况下,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二NPN三极管(Q6)的C极连接),以及第二PMOS管(Q2)的D极通过稳压电路和单片机(U2)连接。
在上述电路的基础上,该电源开关电路的工作原理为:第二PMOS管(Q2)的G极和第二PMOS管(Q2)的S极之间接一个第二电阻(R2),第二PMOS管(Q2)的G极通过第三电阻(R3)接到触发电路和开关机控制电路。一般情况下,第二电阻(R2)的阻值是第三电阻(R3)的阻值的2倍到20倍。以及,触发电路或开关机控制电路输出低电平到第三电阻(R3)时,第二PMOS管(Q2)的G极是低电平,第二PMOS管(Q2)导通;触发电路或开关机控制电路输出开路,或输出高电平到第三电阻(R3)时,第二PMOS管(Q2)的G极是高电平,第二PMOS管(Q2)截止。
还应理解,稳压电路的具体电路也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2,该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稳压芯片(U1)、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其中,第一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电源开关电路中的第二PMOS管(Q2)的D极、第二电容(C2)的一端、稳压芯片(U1)的第一引脚(1)和稳压芯片(U1)的第三引脚(3)连接,以及稳压芯片(U1)的第五引脚(5)分别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单片机(U2)的第二端口VDD连接,以及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稳压芯片(U1)的第二引脚(2)、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
还应理解,触发电路的具体电路也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2,该触发电路包括第三PMOS管(Q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NMOS管(Q4)、第五电容(C5)、二极管(D1)、第七电阻(R7)和第一NPN三极管(Q5)。
其中,第三PMOS管(Q3)的S极分别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第二PMOS管(Q2)的S极和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以及第三PMOS管(Q3)的G极和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以及第三PMOS管(Q3)的D极分别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以及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NMOS管(Q4)的G极和非回弹式开关(SW1)的一端连接,以及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和NMOS管(Q4)的D极连接,以及NMOS管(Q4)的S极接地,以及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与二极管(D1)的负极端和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以及二极管(D1)的正极端接地,以及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和第一NPN三极管(Q5)的B极连接,以及第一NPN三极管(Q5)的C极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开关机控制电路连接(例如,在开关机控制电路包括第二NPN三极管(Q6)的情况下,第一NPN三极管(Q5)的C极和第二NPN三极管(Q6)的C极连接),以及第一NPN三极管(Q5)的E极接地。
在上述电路的基础上,该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在非回弹式开关(SW1)开路时,第三PMOS管(Q3)截止,NMOS管(Q4)导通,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阻(R6)、NMOS管(Q4)、二极管(D1)形成放电回路;在非回弹式开关(SW1)闭合时,第三PMOS管(Q3)导通,NMOS管(Q4)截止,第五电容(C5)和第三PMOS管(Q3)、第七电阻(R7)和第一NPN三极管(Q5)的BE结形成充电回路。第五电容(C5)的充电过程中,充电回路的第一NPN三极管(Q5)的BE结有电流流过,第一NPN三极管(Q5)导通,输出低电平。调整第五电容(C5)和第七电阻(R7)的值,以便有足够充电的时间,保证第一NPN三极管(Q5)导通的时间在0.5秒以上,输出低电平,用于驱动电源开关电路导通。调整第六电阻(R6)的值,以便第五电容(C5)能在0.1秒内放电达到80%以上。
此外,在非回弹式开关(SW1)闭合时,自动关机后,电路中主要电流回路由第四电阻(R4)和非回弹式开关(SW1)形成。非回弹式开关(SW1)开路时,第四电阻(R4)是第三PMOS管(Q3)的G极和NMOS管(Q4)的G极的上拉电阻。第四电阻(R4)的取值可以为1MΩ~10MΩ,以让电路自动关机后功耗足够小,并且在非回弹式开关(SW1)闭合到开路的瞬间,让第三PMOS管(Q3)的G极和NMOS管(Q4)的G极电压上升时间不能过长,影响第五电容(C5)放电过程。
因此,由于流过非回弹式开关的电流很小,本申请有效解决了大电流直接流过非回弹式开关的电路,开关闭合瞬间,开关内部金属触点易出现打火花,导致金属触点氧化受损,开关寿命较短的问题。
还应理解,开关机控制电路的具体电路也可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此。
可选地,继续参见图2,该开关机控制电路包括:第二NPN三极管(Q6)、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其中,第二NPN三极管(Q6)的C极分别与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第一NPN三极管(Q5)的C极连接,以及第二NPN三极管(Q6)的E极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NMOS管(Q4)的G极和非回弹式开关(SW1)的一端连接,以及第二NPN三极管(Q6)的B极和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以及第八电阻(R8)的另外一端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和单片机的第一端口PORT连接。以及,非回弹式开关(SW1)的另一端接地,并且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也接地。
在上述电路的基础上,该开关机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为:在非回弹式开关(SW1)闭合期间,单片机的PORT口输出高电平到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之间,第二NPN三极管(Q6)的C极输出低电平,驱动电源开关电路导通;非回弹式开关(SW1)闭合期间,单片机的PORT口输出低电平到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之间,第二NPN三极管(Q6)的C极输出开路,如果触发电路也是输出开路,电源开关电路开路;在非回弹式开关(SW1)开路期间,第二NPN三极管(Q6)的E极开路,所以第二NPN三极管(Q6)的C极输出开路,这时触发电路也是输出开路,电源开关电路开路。
综上,本申请通过上述自动关机电路,有效解决了非回弹式开关无法自动关机的问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的应用场景适用于存在非回弹式开关的相关场景。例如,通过船型开关来控制电源的开启或者关闭的场景等。
应理解,上述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仅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的自动关机电路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修改或变形之后的内容也在本申请保护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 “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开关电路和所述非回弹式开关;
触发电路,所述触发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开关电路和所述非回弹式开关连接,所述触发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非回弹式开关闭合时,向所述电源开关电路发送启动信号,以启动所述电源开关电路;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源开关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非回弹式开关的持续闭合时间,并在所述持续闭合时间超过预设定时时间后,输出关闭信号;
开关机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机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所述电源开关电路和所述非回弹式开关连接,所述开关机控制电路被配置为利用所述关闭信号,关闭所述电源开关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电路包括第二PMOS管(Q2)、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
其中,所述第二PMOS管(Q2)的S极和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以及所述第二PMOS管(Q2)的G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以及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触发电路和所述开关机控制电路连接,以及所述第二PMOS管(Q2)的D极和所述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电路包括第三PMOS管(Q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NMOS管(Q4)、第五电容(C5)、二极管(D1)、第七电阻(R7)和第一NPN三极管(Q5);
其中,所述第三PMOS管(Q3)的S极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所述第二PMOS管(Q2)的S极和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以及第三PMOS管(Q3)的G极和所述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以及所述第三PMOS管(Q3)的D极分别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一端和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以及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所述NMOS管(Q4)的G极和所述非回弹式开关的一端连接,以及所述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和所述NMOS管(Q4)的D极连接,以及所述NMOS管(Q4)的S极接地,以及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端和所述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以及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端接地,以及所述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5)的B极连接,以及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5)的C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开关机控制电路连接,以及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5)的E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机控制电路包括第二NPN三极管(Q6)、第八电阻(R8)和第九电阻(R9);
其中,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6)的C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一NPN三极管(Q5)的C极连接,以及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6)的E极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所述NMOS管(Q4)的G极和所述非回弹式开关的一端连接,以及所述第二NPN三极管(Q6)的B极和所述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以及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外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R9)的一端和所述控制器的第一端口连接,以及所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自动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回弹式开关的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关机电路还包括:
电源;
防反接电路,所述防反接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和所述电源开关电路连接,所述防反接电路被配置为防止所述电源反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接电路包括第一PMOS管(Q1)和第一电阻(R1);
其中,所述第一PMOS管(Q1)的D极和所述电源连接,以及所述第一PMOS管(Q1)的G极和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以及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以及所述第一PMOS管(Q1)的S极和所述电源开关电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关机电路还包括:
稳压电路,所述稳压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开关电路和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稳压电路被配置为给所述控制器提供稳定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稳压芯片(U1)、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
其中,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源开关电路、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稳压芯片(U1)的第一引脚(1)和所述稳压芯片(U1)的第三引脚(3)连接,以及所述稳压芯片(U1)的第五引脚(5)分别与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和所述控制器的第二端口连接,以及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稳压芯片(U1)的第二引脚(2)、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均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关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U2)。
CN202211298865.1A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 Active CN1154256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98865.1A CN115425618B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
EP23202480.2A EP4362334A1 (en) 2022-10-24 2023-10-09 Automatic power off circuit of non-rebound switch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98865.1A CN115425618B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5618A true CN115425618A (zh) 2022-12-02
CN115425618B CN115425618B (zh) 2023-03-24

Family

ID=84207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98865.1A Active CN115425618B (zh) 2022-10-24 2022-10-24 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4362334A1 (zh)
CN (1) CN11542561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9543A (zh) * 2006-05-22 2007-11-28 何建军 一种家电待机保护控制装置
CN201499211U (zh) * 2009-09-25 2010-06-02 惠州市九联科技有限公司 机顶盒待机自动断电电路
CN106557142A (zh) * 2017-01-17 2017-04-05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嵌入式系统电源开关控制电路
CN106569925A (zh) * 2016-11-15 2017-04-19 惠州大亚湾华北工控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机稳定性测试模块及其测试方法
CN206649317U (zh) * 2017-03-15 2017-11-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用于其的开关机电路
CN207354057U (zh) * 2017-10-23 2018-05-11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驱动电路、电池控制电路、电池和无人机
CN108768364A (zh) * 2018-08-27 2018-11-06 湖南声仪测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源开关按键电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9543A (zh) * 2006-05-22 2007-11-28 何建军 一种家电待机保护控制装置
CN201499211U (zh) * 2009-09-25 2010-06-02 惠州市九联科技有限公司 机顶盒待机自动断电电路
CN106569925A (zh) * 2016-11-15 2017-04-19 惠州大亚湾华北工控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机稳定性测试模块及其测试方法
CN106557142A (zh) * 2017-01-17 2017-04-05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嵌入式系统电源开关控制电路
CN206649317U (zh) * 2017-03-15 2017-11-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设备和用于其的开关机电路
CN207354057U (zh) * 2017-10-23 2018-05-11 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驱动电路、电池控制电路、电池和无人机
CN108768364A (zh) * 2018-08-27 2018-11-06 湖南声仪测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源开关按键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5618B (zh) 2023-03-24
EP4362334A1 (en) 2024-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64434B (zh) 一种用于开关电源的掉电延时保护电路
WO2017101647A1 (zh) 上下电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36960A (zh) 一种继电器驱动控制电路
CN217562478U (zh) 一种继电器驱动电路及储能电源
WO2023016574A1 (zh) 开关电路、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包、用电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5425618B (zh) 一种非回弹式开关的自动关机电路
CN210724728U (zh) 可快速关断的mos管驱动电路
CN212113568U (zh) 预充继电器的保护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0807208U (zh) 一种辅助电源开关电路
CN114552968A (zh) 一种适用于GaN驱动芯片的自适应自举充电电路
US20240136806A1 (en) Automatic power off circuit of non-rebound switches
CN111883085A (zh) 一种改善液晶设备稳定工作的装置
CN216871854U (zh) 一种降压保持控制电路
CN216564940U (zh) 一种变换器及其正反馈电路
JP6583161B2 (ja) 電圧変換回路
CN211149252U (zh) 一种继电器控制系统
CN110491620A (zh) 一种带防护功能的电子控制型节能集成电磁铁
CN218124385U (zh) 一种用于双电源系统的驱动电路
CN217927403U (zh) 一种用直流实现控制交流灌溉电磁阀的装置
CN219145359U (zh) 高边驱动过流保护电路
CN211831276U (zh) 一种具有电池欠压保护的led驱动电路
CN214956636U (zh) 用于直流大电流场合的开关电路及电池充放电控制电路
CN213846641U (zh) 一种基于mos管控制igbt的保护电路
CN218958577U (zh) 一种电池充电电路
CN220067227U (zh) Buck电路、电源变换装置及家电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23928 No. 58, Tuanjie Road, Hume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dawei Technology (Guang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928 No. 58, Tuanjie Road, Hume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 GUAN SNDWA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