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2658A - 一种基于tribon m3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tribon m3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2658A
CN115422658A CN202211079456.2A CN202211079456A CN115422658A CN 115422658 A CN115422658 A CN 115422658A CN 202211079456 A CN202211079456 A CN 202211079456A CN 115422658 A CN115422658 A CN 115422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ibon
chinese
ship
modeling
n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794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建
许金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dayang Ship 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dayang Ship 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dayang Ship 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dayang Ship 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794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26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2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26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TRIBON M3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在CAD软件中将任意字体的中文船名逐个放到一个方框中并保存为DXF格式文件,再依次将此DXF文件中的中文字体导入到TRIBON中的子图中,再在TRIBON中依次将子图按要求转成SYMBOL图形字体,再将中文船名按图纸要求逐个排放好,再通过Hull Mark进入project界面按图纸要求填好各项参数,完成好以上步骤后通过调用Structure模型得到中文船名,通过Structure下的split功能可将模型自动展开,并分离到零件库中,最终用于生产上的钢板切割下料。本发明可对各种字体的中文船名进行放样建模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在TRIBON模型中既能直观的看到中文船名,又能直接生成钢板零件用于车间下料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TRIBON M3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TRIBON M3船舶设计软件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属于船舶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随之而来内贸船市场也十分活跃,制造需求不断增加。不同于外贸船,内贸船的船名一般采用中文船名,这就给船舶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船体设计人员,以往都是通过第三方软件将中文船名做成SAT图形文件,然后导入到TRIBON的Structure Model中,此方法虽然可在TRIBON中看到中文船名的模型,但无法生成钢板零件,因此无法套料,如果需要套料,还需要依靠第三方软件再次放样,然后才能套料用于生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TRIBON M3船舶设计软件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是一种通过TRIBON软件的Hull Mark模块直接进行中文船名的建模放样的方法。
通过本发明既可在TRIBON中直观的看到中文船名模型,又可以在TRIBON中直接生成钢板零件,生成零件后就可以进行钢板套料而直接用于车间下料,无需再通过第三方软件进行放样工作,提高了设计效率。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TRIBON M3船舶设计软件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在CAD软件中将任意字体的中文船名按相同比例将每个字逐个放到设定尺寸的方框中并分别保存为DXF格式文件,再依次将所述DXF文件中的中文字体导入到TRIBON中的子图中,再在TRIBON中依次将子图转成SYMBOL图形字体,再将中文船名按图纸要求逐个排放好,按图纸要求填好各项参数,完成好以上步骤后通过调用Structure模型得到中文船名,通过Structure下的split功能可将模型自动展开,并分离到零件库中,最终用于生产上的钢板切割下料。
进一步地,将中文船名按图纸要求逐个排放好,按图纸要求填好各项参数中,通过Hull Mark进入propare界面通过参数设置将中文船名按图纸要求逐个排放好,再通过HullMark进入project界面按图纸要求填好各项参数。
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船名、港籍名图纸,将图纸中的中文船名复制到新的CAD文件中。
步骤2,选取尺寸最大的1个字,将其缩放在设定尺寸方框中并保存为DXF文件(在相同的比例下,每个中文字实际大小是不一样的,只有保证最大的那个字能缩放到设定尺寸如409mm*409mm的矩形方框中,就能确保其余的字都能放进去)。其余的字也逐个放到同样设定尺寸的方框中,并分别保存为DXF文件。
步骤3,将保存的DXF文件分别导入到TRIBON中,并保存为子图。
步骤4,在TRIBON平面建模界面中打开符号库,选择符号库中的一些字体符号作为模板。所述符号库为Symbol Selection 99。
步骤5,导入子图,将要放样的单个文字从子图中分离,并移动到步骤4中选择的字体符号方框内,替换掉模板中原先的字符图形,并保存为新的Symbol。
步骤6,对于新的Symbol,在TRIBON中,根据图纸的要求设置字体的尺寸。
步骤7,对于新的Symbol,填写投影位置,左右舷的设置,以及surface的选取,以确定船名字在船体中的定位。
步骤8,在TRIBON中,调入左右舷模型。
步骤9,展开左右舷模型,并分离到零件库中,可用于板材套料,方便生产车间钢板切割下料。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在CAD中,选取船名、港籍名图纸中尺寸最大的1个字,将其缩放到尺寸为409mm*409mm的方格中并保存为DXF文件。如果字体笔画外轮廓不连续,需用约10mm宽的双线让笔画连接起来,形成过桥,以保证外轮廓为1条封闭的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在TRIBON平面建模(Planar Hull)界面中打开SymbolSelection99里的第66个Symbol图形作为模板。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导入子图,将要放样的单个文字从子图中分离,并移动到Symbol66字体方框内,替换掉原先的文字B图形,并保存为新的Symbol。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6中,点击菜单Hull Tools→Hull Mark→propare,进入propare界面,将字高(Height)、文字间距(adjust)等按图纸要求设置好。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7,点击菜单Hull Tools→Hull Mark→project,进入HullMark对话框,填好各参数,包括填写投影位置、左右舷的设置、选择sruface等参数,点击OK,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建好左右舷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8中,在TRIBON的平面建模(Planar Hull)界面点击工具条的Insert Mode按钮,调入左右舷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9中,在TRIBON中,点击菜单Structure→Productioninformation→split,左右舷模型会自动展开为平面零件,并分离到零件库中,可用于板材套料,方便生产车间钢板切割下料。
有益效果,现对于现有技术,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基于TRIBON M3船舶设计软件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后,可对各种字体的中文船名进行放样建模工作,解决了以往只能借助第三方软件对中文船名进行放样工作,而无法在TRIBON模型中既能直观的看到中文船名,又能直接生成钢板零件用于车间下料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要建模放样的每一个中文字按相同的比例体缩放到409mm*409mm的方框中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将Symbol 66模板替换成Symbol 191的过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Hull Mark对话框的右舷参数设置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在Drafting模块中的中文船名Structure模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装配计划中的中文船名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一种基于TRIBON M3船舶设计软件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船名、港籍名图纸,将图纸中的中文船名复制到新的CAD文件中。
步骤2,选取尺寸最大的1个字,将其缩放到409mm*409mm的方格中,本例是将“海”字首先缩放到409mm*409mm的方格,并获取缩放比例,再按相同的比例,和缩放基点,将“信”和“惠”分别也缩放到409mm*409mm的方格中,如图1所示,再将CAD图形保存为DXF格式的文件。
本步骤需注意整个字体不能超出409mm*409mm方格的边框,否则会影响后面的操作步骤。如果字体笔画外轮廓不连续,如图1中的“信”和“海”,需注意用约10mm宽的双线让笔画连接起来,形成过桥,以保证外轮廓为1条封闭的曲线。
步骤3,将保存的DXF文件导入到TRIBON中,并保存为子图,这里设子图名称为AAA。
步骤4,在TRIBON中打开Symbol Selection 99里的第66个Symbol图形(此Symbol图形是所有将要放样文字的模板,暂称为Symbol 66)。
步骤5,导入子图AAA,将要放样的第1个字“信”从子图中分离,并移动到Symbol 66字体方框内,替换掉模板中原先的文字B图形,并保存为Symbol 191,如图2。然后逐个将“惠”和“海”用同样的方法分别保存为Symbol 192,Symbol 193。
步骤6,点击菜单Hull Tools→Hull Mark→propare,进入propare界面,选出要放样的“信”、“惠”、“海”3个symbol,将字高(Height)设置为图纸要求的高度1600mm,方向(Direction)设为水平排列,按照图纸尺寸将文字间距(adjust)调整好,这里要注意,adjust填写的间距必须为:左边字的右边框与右边字的左边框之间的距离,各项设置完成后保存为CMZ1。
步骤7,点击菜单Hull Tools→Hull Mark→project,选择CMZ1,进入Hull Mark对话框,按图3填好投影方向、投影位置、左右舷的选择、视图朝向等参数,见图3。点击OK后则右舷的模型就建好了,模型名称默认为CMZ1_S,然后用再次点击菜单Hull Tools→HullMark→project,选择CMZ1,进入Hull Mark对话框,按左舷的数据填好投影方向、投影位置、左右舷的选择、视图朝向等参数,点击OK后则左舷的模型就建好了,保存名称为CMZ1_P。
步骤8,调入模型,因为用此方法生成的模型属于Structure模型,调取时应该勾选Structure,填入CMZ*,则可将刚才建好的中文船名模型调取出来,如图4,也可在装配计划(Assembly Planning)里调出模型,如图5。
步骤9,点击菜单Structure→Production information→split,模型会自动展开,并分离到零件库中,可用于板材套料,方便生产车间钢板切割下料。
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完成后,注意现场安装中文船名时将过桥割除。

Claims (8)

1.一种基于TRIBON M3船舶设计软件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在CAD软件中将任意字体的中文船名按相同比例将每个字逐个放到设定尺寸的方框中并分别保存为DXF格式文件,再依次将所述DXF文件中的中文字体导入到TRIBON中的子图中,在TRIBON中依次将子图转成SYMBOL图形字体,将中文船名按图纸要求逐个排放好,按图纸要求填好各项参数,通过调用Structure模型得到中文船名,利用Structure下的split功能将模型自动展开,并分离到零件库中,最终用于生产上的钢板切割下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IBON M3船舶设计软件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中文船名按图纸要求逐个排放好,按图纸要求填好各项参数中,通过Hull Mark进入propare界面通过参数设置将中文船名按图纸要求逐个排放好,再通过Hull Mark进入project界面按图纸要求填好各项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RIBON M3船舶设计软件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船名、港籍名图纸,将图纸中的中文船名复制到新的CAD文件中;
步骤2,选取尺寸最大的1个字,将其缩放在设定尺寸方框中并保存为DXF文件;其余的字也逐个放到同样设定尺寸的方框中,并分别保存为DXF文件;
步骤3,将保存的DXF文件分别导入到TRIBON中,并保存为子图;
步骤4,在TRIBON平面建模界面中打开符号库,选择符号库中的一些字体符号作为模板;
步骤5,导入子图,将要放样的单个文字从子图中分离,并移动到步骤4中选择的字体符号方框内,替换掉模板中原先的字符图形,并保存为新的Symbol;
步骤6,对于新的Symbol,在TRIBON中,根据图纸的要求设置字体的尺寸;
步骤7,对于新的Symbol,填写投影位置,左右舷的设置,以及surface的选取,以确定船名字在船体中的定位;
步骤8,在TRIBON中,调入左右舷模型;
步骤9,展开左右舷模型,并分离到零件库中,用于板材套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TRIBON M3船舶设计软件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CAD中,选取船名、港籍名图纸中尺寸最大的1个字,将其缩放到尺寸为409mm*409mm的方格中并保存为DXF文件;如果字体笔画外轮廓不连续,需用约10mm宽的双线让笔画连接起来,形成过桥,以保证外轮廓为1条封闭的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TRIBON M3船舶设计软件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在TRIBON平面建模界面中打开Symbol Selection 99里的第66个Symbol图形作为模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TRIBON M3船舶设计软件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导入子图,将要放样的单个文字从子图中分离,并移动到Symbol 66字体方框内,替换掉原先的字符B图形,并保存为新的Symbol。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TRIBON M3船舶设计软件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完成后,现场安装中文船名时将过桥割除。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TRIBON M3船舶设计软件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在TRIBON中,点击菜单Structure→Production information→split,左右舷模型会自动展开为平面零件,并分离到零件库中,用于板材套料。
CN202211079456.2A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基于tribon m3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 Pending CN1154226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9456.2A CN115422658A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基于tribon m3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79456.2A CN115422658A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基于tribon m3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2658A true CN115422658A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02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79456.2A Pending CN115422658A (zh) 2022-09-05 2022-09-05 一种基于tribon m3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2265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4692B (zh) 一种基于gis平台的海洋断面图绘制方法
CN105608274B (zh) 一种基于Tribon M3船舶设计软件的锚台型线快速放样方法
EP0444922A2 (en) Modifying a graphics display image
CN106326565B (zh) 一种三维设计工程图快速转换的方法
CN109145174A (zh) 一种应急地理信息快速制图系统及其制图方法
CN105512235B (zh) 一种GIS与AutoCAD数据交换方法及中间文件
CN104077446A (zh) 从数字化三维模型中提取二维电气施工图的方法及系统
CN110489890A (zh) 钢岔管结构自动出图方法
CN104239400A (zh) 基本形体的dxf文件格式转换为stl文件格式的方法
CN110009713A (zh) 一种利用AutoCAD快速1:1绘制桥式起重机主梁二维工程图的方法
CN115344905A (zh) 基于三维模型自动生成二维工程图纸的方法及系统
CN111210520A (zh) 一种用于实物模型的逆向成形方法及系统
CN110309553B (zh) 一种基于标准化桥梁通用图库的图纸快速绘制系统及方法
CN102073768A (zh) 拱坝浇筑块自动出图装置及出图方法
CN101625712A (zh) 标牌制作计算机绘图系统及绘图方法
CN108287954A (zh) 船体结构设计辅助系统及船体结构绘制方法
CN102147825A (zh) 梁结构件快速出图与图纸优化方法
CN115422658A (zh) 一种基于tribon m3的中文船名建模放样方法
CN108804825B (zh) 船舶工艺设计辅助设绘系统及工艺设绘方法
CN101739498A (zh) 一种精确设计制作ArcGIS符号库的方法
CN109711680A (zh) 基于gis数字化技术的河流水电规划方法
CN116611165A (zh) 一种基于catia的设备基座快速标注方法及系统
KR101565719B1 (ko) 폰트 아웃라인의 변화에 따라 명령을 생성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1739497A (zh) 图形标注位置自动计算方法
CN115481495A (zh) 一种船体制造过程的快速建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