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1328A - 发光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421328A CN115421328A CN202211224465.6A CN202211224465A CN115421328A CN 115421328 A CN115421328 A CN 115421328A CN 202211224465 A CN202211224465 A CN 202211224465A CN 115421328 A CN115421328 A CN 1154213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 substrate
- emitting
- light sou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9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923 MOF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788 optical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acrylic acid group Chemical group C(C=C)(=O)O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59 patte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24—Sensors therefor by using geometrical optics, e.g. using pris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面板和显示装置,属于发光显示技术领域,发光面板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一侧的多个发光元件和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指纹识别光源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元件之间;发光元件背离基板的一侧包括分光膜,分光膜包括镂空部,在垂直于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镂空部贯穿分光膜的厚度,指纹识别光源位于镂空部所在区域;发光面板还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指纹识别传感器位于指纹识别光源朝向基板的一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发光面板。本发明既可以实现屏下指纹识别效果,又可以避免影响窄边框设计和整机结构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发光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终端上配备了生物识别模组(例如光学指纹识别模组、虹膜识别模组或人脸识别模组),生物识别模组的具体工作原理为:生物识别模组中的感应器接收经生物体反射后的光线并形成皮肤特征图像,将皮肤特征图像和存储的图像进行对比,完成指纹识别、活体检测等功能。其中,随着手机等电子显示设备全面屏时代的到来,屏下指纹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以光学式屏下指纹最为普及。
液晶显示屏幕(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包括面板及背光模组。LCD屏下指纹技术采用红外光发射二极管(IR LED),其原理将感光器件设置在LCD显示模组的正下方,红外光发射二极管出射的光经过触摸主体如手指反射至感光器件,然后收集信号,最终形成指纹图像。LCD屏下指纹技术的设计方案目前可分为侧边式和直下式;其中,侧边式指的是红外光发射二极管放置在盖板下的侧边框处,而感光器件设置在模组的正下方,直下式指的是红外光发射二极管和感光器件均设置在模组的正下方。由于侧边式中红外光发射二极管需要放置于盖板下侧边缘处,容易增加边框宽度,不利于实现窄边框的效果。而直下式需要在整机结构外部放置红外光发射二极管,容易降低整机结构强度。
因此,提供一种既可以实现屏下指纹识别效果,又可以避免影响窄边框设计和整机结构强度的发光面板和显示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面板和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屏下指纹技术中无法兼顾窄边框和整机强度,保证识别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面板,包括:基板和位于基板一侧的多个发光元件和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指纹识别光源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元件之间;发光元件背离基板的一侧包括分光膜,分光膜包括镂空部,在垂直于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镂空部贯穿分光膜的厚度,指纹识别光源位于镂空部所在区域;发光面板还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指纹识别传感器位于指纹识别光源朝向基板的一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发光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发光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发光面板包括基板,基板一侧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和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基板可以作为面板的承载基板使用,指纹识别光源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元件之间,指纹识别传感器位于指纹识别光源朝向基板的一侧,当本发明的发光面板在进行指纹识别时,指纹识别光源可以发出红外光信号,该红外光信号可以穿过面板上指纹识别光源远离基板一侧的膜层,被接触发光面板的触摸主体如手指反射或散射形成携带有指纹信息的红外光信号,红外光信号再穿过面板上指纹识别传感器远离基板一侧的膜层,传输至指纹识别传感器,以使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指纹信号并进行指纹识别,生成指纹识别的图像。本发明的发光面板通过将在基板一侧设置多个发光元件和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并使得指纹识别光源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元件之间,可以解决在整机结构外部放置指纹识别光源时容易降低整机结构强度的问题,而且无需将指纹识别光源放置于模组盖板的下侧边框处,可以有效减小边框宽度,实现面板的窄边框设计效果的同时,还通过设置分光膜包括镂空部,镂空部在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指纹识别光源在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使得指纹识别光源上方的分光膜挖空,提高指纹识别光线的透过率,使得指纹识别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线能够更多的出射至接触发光面板的触摸主体如手指上,并被该触摸主体反射或散射形成携带有较强指纹信息的红外光信号,兼顾窄边框和整机稳固效果的同时,提高指纹识别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C-C’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C-C’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C-C’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第二发光区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9中第二发光区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9中第二发光区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9中第二发光区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5中C-C’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5中C-C’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5中C-C’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5中C-C’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发光面板与外壳组装成发光模组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能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本发明意在覆盖落入所对应权利要求(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的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1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000,包括:基板10和位于基板10一侧的多个发光元件20和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指纹识别光源30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元件20之间;
发光元件20背离基板10的一侧包括分光膜40,分光膜40包括镂空部40K,在垂直于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镂空部40K贯穿分光膜40的厚度,指纹识别光源30位于镂空部40K所在区域;
发光面板000还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50,指纹识别传感器50位于指纹识别光源30朝向基板10的一侧。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000包括基板10(图中未填充),基板10一侧包括多个发光元件20和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图中仅是以多个发光元件20阵列排布于基板10一侧为例进行示例说明,具体实施时,多个发光元件20的排布方式包括但不局限于此。其中基板10可以作为面板的承载基板使用,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基板10可以直接为包括电路结构的印刷电路板,即直接通过印刷电路板本身包括的线路结构为发光元件20和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提供驱动发光的信号;或者基板10也可以为衬底基板,通过在衬底基板上另设电路结构实现为发光元件20和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提供驱动发光的信号,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的发光元件20可以为正常尺寸的发光二极管(LED)、次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ED)或者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等可以发出可见光的发光元件,即本实施例的发光面板000可以为次毫米发光二极管发光面板或者微发光二极管发光面板。可选的,本实施例的发光面板000通过在一个承载基板上集成的高密度微小尺寸的发光元件20阵列作为显示像素来实现图像显示,每一个显示像素可定址、单独驱动点亮,本实施例的发光面板000可以将像素点距离从毫米级降低至微米级,且属于自发光显示器,具有材料稳定性更好、寿命更长、无影像烙印等优点。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000可以直接作为显示面板使用,进而有利于提高显示均一性和显示分辨率,或者本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000还可以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使用,进而有利于提高发光面板的发光均一性,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均匀的背光,有利于提升显示效果,本实施例对于发光面板000的使用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
本实施例的发光面板包括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和指纹识别传感器50,指纹识别光源30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元件20之间,指纹识别传感器50位于指纹识别光源30朝向基板10的一侧,其中指纹识别光源30可以为红外光发射二极管(IR LED),指纹识别传感器50可以包括红外感应器或红外感应膜中的任一种。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中仅是示例性画出指纹识别光源30和指纹识别传感器50在发光面板000中的位置,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当本实施例的发光面板000在进行指纹识别时,指纹识别光源30可以发出红外光信号,该红外光信号可以穿过面板上指纹识别光源30远离基板10一侧的膜层,被接触发光面板000的触摸主体如手指反射或散射形成携带有指纹信息的红外光信号(即指纹检测光),红外光信号再穿过面板上指纹识别传感器50远离基板10一侧的膜层,传输至指纹识别传感器50,以使指纹识别传感器50采集指纹信号并进行指纹识别,生成指纹识别的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图2中仅是示例性画出指纹识别传感器50在垂直于基板10所在平面方向Z上所在的膜层位置,如图2所示的指纹识别传感器50位于基板10远离发光元件20的一侧,具体实施时,指纹识别传感器50的设置位置包括但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设置位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仅需满足指纹识别传感器50位于指纹识别光源30朝向基板10的一侧,被触摸主体如手指反射的指纹识别光源30的光线能够被指纹识别传感器50感应识别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中仅是示例性画出指纹识别光源30位于横方向上的相邻两个发光元件20之间,具体实施时,指纹识别光源30还可以位于图1中斜方向上的相邻两个发光元件20之间,或者指纹识别光源30可以位于图1中纵方向上的相邻两个发光元件20之间,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相关技术中的侧入式背光活着侧入式发光面板中一般包括多种光学膜片,如导光板等,为了保证提供均匀面光源,背光内部活着发光面板内部无法放置红外光发射二极管。而本实施例提供的直下式发光面板中由于作为基板10上的发光元件20之间空间较大,即发光元件20之间具有容纳指纹识别光源30的空间,可以通过在该空间内放置指纹识别光源30,进而可以解决在整机结构外部放置指纹识别光源时容易降低整机结构强度的问题,而且无需将指纹识别光源放置于模组盖板的下侧边框处,可以有效减小边框宽度,实现面板的窄边框设计效果。但是由于该直下式技术的发光面板中光学膜材较多,如本实施例设置发光元件20背离基板10的一侧包括分光膜40,分光膜40为提高发光面板000发光品质必不可少的光学膜片,分光膜40可以微透镜结构(图中未示意,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具有分散光线、改善灯眼问题的分光膜结构,本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用于通过微透镜结构将光线分散解决直下式分布的发光元件20容易产生灯眼的问题,进而可以有效提高发光面板000的发光品质。但是微透镜结构的分光膜40也会将指纹识别光源30发出的红外光线分散,导致指纹识别光线透过率降低,影响指纹识别光源30的红外光的穿透率,进而指纹识别效果无法得到保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设置分光膜40包括镂空部40K,在垂直于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镂空部40K贯穿分光膜40的厚度,指纹识别光源30位于镂空部40K所在区域,即分光膜40的镂空部40K在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指纹识别光源30在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使得指纹识别光源30上方的分光膜40挖空,可以通过包括镂空部40K的分光膜40,提高指纹光线的透过率,使得指纹识别光源30发出的红外光线能够更多的出射至接触发光面板000的触摸主体如手指上,并被该触摸主体反射或散射形成携带有较强指纹信息的红外光信号,有利于提高指纹识别效果。
本实施例的发光面板000通过将在基板10一侧设置多个发光元件20和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并使得指纹识别光源30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元件20之间,可以解决在整机结构外部放置指纹识别光源时容易降低整机结构强度的问题,而且无需将指纹识别光源放置于模组盖板的下侧边框处,可以有效减小边框宽度,实现面板的窄边框设计效果的同时,还通过设置分光膜40包括镂空部40K,镂空部40K在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指纹识别光源30在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使得指纹识别光源30上方的分光膜40挖空,提高指纹识别光线的透过率,使得指纹识别光源30发出的红外光线能够更多的出射至接触发光面板000的触摸主体如手指上,并被该触摸主体反射或散射形成携带有较强指纹信息的红外光信号,兼顾窄边框和整机稳固效果的同时,提高指纹识别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1中以发光元件20和指纹识别光源30在发光面板00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形状为方形为例进行示例说明,具体实施时,发光元件20和指纹识别光源30的形状包括但不局限于此,还可以包括其他如圆形等的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的图中的发光元件20和指纹识别光源30的数量和大小仅是示意,具体实施时,发光元件20的实际数量和大小不局限于此,仅需满足基板10一侧包括多个发光元件20和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且指纹识别光源30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元件20之间即可,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本实施例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图中仅是示例性画出发光面板的结构,具体实施时,发光面板的结构包括但不局限于此,还可以包括其他能够实现显示功能的结构,如发光面板000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光学膜片,如位于分光膜40远离基板10一侧的高透的增亮膜或者保护膜等,如分光膜40远离基板10的一侧可以设置整面结构的MOF膜,MOF膜可以理解为采用多层膜技术,在不到200微米的厚度中复合千层左右的光学薄膜,MOF膜进一步提高亮度,MOF膜对红外线具有高透过率和高增亮效果,常规增亮膜对于红外光线的透过率较低,本实施例采用MOF膜可以改善指纹识别光源30的红外光线的透过率,或者,本实施例的发光面板000还可以包括其他膜层结构,具体可参考相关技术中mini LED或者micro LED发光面板的结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3和图4,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3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中,发光面板000包括第一发光区FA1和第二发光区FA2,第一发光区FA1的多个发光元件20的排布密度小于第二发光区FA2的多个发光元件20的排布密度;
指纹识别光源30位于第二发光区FA2。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发光面板000可以至少包括两个不同区域的发光区域,即发光面板000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区FA1和第二发光区FA2,其中,指纹识别光源30位于第二发光区FA2,第二发光区FA2的多个发光元件20的排布密度大于第一发光区FA1的多个发光元件20的排布密度,其中排布密度可以理解为相同面积内包括的发光元件20的数量,即当发光面板000中多个发光元件20的尺寸大小基本一致时,相同面积的第二发光区FA2中包括的发光元件20的数量大于相同面积的第一发光区FA1中包括的发光元件20的数量,包括指纹识别光源30的第二发光区FA2中发光元件20排布的比较密集。由于本实施例设置的分光膜40用于通过微透镜结构将光线分散解决直下式分布的发光元件20容易产生灯眼的问题,以有效提高发光品质,且为了保证指纹识别光源30的红外光的透过率,在指纹识别光源30位置的分光膜40具有镂空部40K,分光膜40挖空后容易影响发光元件20的出光品质。本实施例为了避免将分光膜40挖空后影响该镂空部40K位置发光元件20的发光品质,将指纹识别光源30位置的发光元件20进行密排,即指纹识别光源30位于第二发光区FA2,第二发光区FA2的多个发光元件20的排布密度大于第一发光区FA1的多个发光元件20的排布密度,可选的,分光膜40的镂空部40K可以位于第二发光区FA2,进而有利于保证指纹识别效果的同时,又可以通过增大第二发光区FA2的发光元件20的排布密度,增强第二发光区FA2的单位面积内的出光强度,改善指纹识别光源30所在的第二发光区FA2的出光品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3仅是示例性画出了第一发光区FA1和第二发光区FA2的划分形状,具体实施时,设置有指纹识别光源30的第二发光区FA2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画出第二发光区FA2中发光元件20的数量和排布方式,具体实施时,第二发光区FA2内发光元件20的数量和排布方式不局限于此,还可以为其他设置方式,仅需满足第二发光区FA2的多个发光元件20的排布密度大于第一发光区FA1的多个发光元件20的排布密度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可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指纹识别传感器50位于第二发光区FA2。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设置指纹识别传感器50位于第二发光区FA2,当本实施例的发光面板000在进行指纹识别时,指纹识别光源30可以发出红外光信号,该红外光信号通过分光膜40的镂空部40K可以穿过面板上指纹识别光源30远离基板10一侧的膜层,尽可能多的被接触发光面板000的触摸主体如手指反射或散射形成携带有指纹信息的红外光信号(即指纹检测光),并且将指纹识别传感器50设置于第二发光区FA2,分光膜40的镂空部40K位于第二发光区FA2,则被触摸主体如手指反射的红外光信号可以穿过面板上指纹识别传感器50远离基板10一侧的膜层,尽可能多的传输至指纹识别传感器50,以使指纹识别传感器50采集指纹信号并进行指纹识别,生成指纹识别的图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指纹识别效率和指纹识别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6,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C-C’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5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中,分光膜40与发光元件20之间包括封装层60,封装层60覆盖发光元件20和指纹识别光源30;
封装层60背离基板10的一侧包括多个微结构601,微结构601位于第二发光区FA2。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发光面板000还可以包括封装层60,封装层60设置于分光膜40与发光元件20之间,用于覆盖基板10上的发光元件20和指纹识别光源30,起到保护发光元件20和指纹识别光源30的作用。可选的,封装层60可以采用硅胶、环氧树脂、亚克力胶等透光性较好的材质,可以避免封装层60影响发光元件20和指纹识别光源30的出光品质。本实施例设置封装层60背离基板10的一侧包括多个微结构601,且微结构601位于第二发光区FA2,在第二发光区FA2范围内,通过在封装层60远离基板10的一侧的表面形成多个微结构601,微结构601可以为棱镜等凸起结构或凹槽结构,通过在第二发光区FA2进一步增设多个微结构601,增强光扩散效果(如图6中虚线示意的光线L经过该微结构601的扩散效果),进而可以增加挖空的分光膜40所在区域的混光效果,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第二发光区FA2的出光品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6中仅是以微结构601为棱镜状的凹槽结构为例进行示例,具体实施时,在封装层60背离基板10一侧的表面形成的微结构60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实施例的图6仅是示例性画出微结构601的数量和排布方式,具体实施时,在封装层60背离基板10一侧的表面形成的微结构601还可以为其他数量和排布方式,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7,图7是图5中C-C’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微结构601包括第一微结构6011,第一微结构6011位于第二发光区FA2的发光元件20所在区域;
第一微结构6011包括棱镜状凹槽或棱锥状凹槽中的任一种。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发光面板000还可以包括封装层60,封装层60设置于分光膜40与发光元件20之间,用于覆盖基板10上的发光元件20和指纹识别光源30,起到保护发光元件20和指纹识别光源30的作用。本实施例设置封装层60背离基板10的一侧包括多个微结构601,微结构601包括第一微结构6011,第一微结构6011位于第二发光区FA2的发光元件20所在区域,即第二发光区FA2内的发光元件20所在区域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一微结构6011,可选的,第一微结构6011包括棱镜状凹槽或棱锥状凹槽中的任一种,通过在第二发光区FA2的发光元件20的正上方设置多个棱镜状凹槽或棱锥状凹槽的第一微结构6011,有利于增强发光元件20的光扩散效果(如图7中虚线示意的光线L1经过该第一微结构6011的扩散效果),进而可以增加挖空的分光膜40所在区域的混光效果,有利于进一步改善第二发光区FA2的出光品质。
可选的,如图5和图8所示,图8是图5中C-C’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封装层60背离基板10的一侧的微结构601还可以包括第二微结构6012,第二微结构6012位于第二发光区FA2的指纹识别光源30所在区域;
第二微结构6012包括棱镜状凸块或棱锥状凸块中的任一种。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发光面板000还可以包括封装层60,封装层60设置于分光膜40与发光元件20之间,用于覆盖基板10上的发光元件20和指纹识别光源30,起到保护发光元件20和指纹识别光源30的作用。本实施例设置封装层60背离基板10的一侧包括多个微结构601,微结构601还包括第二微结构6012,第一微结构6012位于第二发光区FA2的指纹识别光源30所在区域,可选的,在垂直于基板10所在平面的方向Z上,第二微结构6012与指纹识别光源30交叠,即第二发光区FA2内的指纹识别光源30所在区域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微结构6012,可选的,第二微结构6012包括棱镜状凸块或棱锥状凸块中的任一种,通过在第二发光区FA2的指纹识别光源30的正上方设置多个棱镜状凸块或棱锥状凸块的第二微结构6012,通过第二微结构6012的聚光功能(如图8中虚线示意的光线L2经过该第二微结构6012的扩散效果),有利于增强指纹识别光源30的出光强度,将指纹识别光源30出射的指纹识别光线聚集,提高指纹识别光源30的能量,进而有利于提升指纹识别效率和指纹识别精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9-图11,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的另一种平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第二发光区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9中第二发光区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10和图11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中,发光面板000包括第一发光区FA1和第二发光区FA2,指纹识别光源30位于第二发光区FA2,第一发光区FA1的多个发光元件20的排布密度小于第二发光区FA2的多个发光元件20的排布密度;第二发光区FA2的多个发光元件20阵列排布;
四个发光元件20在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围绕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在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设置。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发光面板000的基板10上设置多个的发光元件20时,包括指纹识别光源30的第二发光区FA2内的多个发光元件20的排布方式可以为如图1、图3、图5、图9所示的阵列排布的结构,第二发光区FA2包括的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设置于基板10上的相邻两个发光元件20之间,将指纹识别光源30位置的发光元件20进行密排,避免将分光膜40挖空后影响该镂空部40K位置发光元件20的发光品质时,可以设置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位于图中横方向(第一方向X)上的相邻两个发光元件20之间(如图1、图3和图5所示);或者,如图9和图11所示,可以设置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位于图中纵方向(第二方向Y)上的相邻两个发光元件20之间;或者,如图9和图10所示,还可以设置第二发光区FA2内的四个发光元件20在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围绕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在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设置,进而可以保证四个发光元件20在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围绕形成的空间足以放置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有利于为指纹识别光源30提供更多的布设空间,保证指纹识别光源30的布设效果,提高指纹识别品质。
可选的,如图9和图12所示,图12是图9中第二发光区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12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中,第二发光区FA2可以设置多个指纹识别光源30,以通过增加的指纹识别光源30的数量增强指纹识别光线,使得被触摸主体反射至指纹识别传感器50的光强足够大,进而有利于提升指纹识别效果。并且由于基板10上通过打件设置多个发光元件20时,相邻发光元件20之间的空间较大,即使设置数量较多的指纹识别光源30,也可以避免影响发光元件20的正常出光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9和图13,图13是图9中第二发光区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清楚示意本实施例的结构,图13中进行了透明度填充),本实施例中,第二发光区FA2的多个发光元件20在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排列形状为菱形;
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在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菱形所在区域内。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发光面板000的基板10上设置多个的发光元件20时,包括指纹识别光源30的第二发光区FA2内的多个发光元件20的排布方式还可以为非阵列排布的结构,可选的,如图13所示,第二发光区FA2的多个发光元件20在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排列形状为菱形,即在第二发光区FA2至少可以找到一个由多个发光元件20的连线(如图13示意的虚拟连线L0)形成的菱形形状,而第二发光区FA2包括的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设置于基板10上的相邻两个发光元件20之间时,可以将该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在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设置于菱形所在区域内,从而满足指纹识别光源30位于基板10上的相邻两个发光元件20之间的同时,还可以在第二发光区FA2提供更大的空间设置指纹识别光源30,有利于提高指纹识别品质。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14,图14是图5中C-C’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分光膜40的镂空部40K中可以填充具有高透明度的绝缘材料70(图14中未填充),即通过设置分光膜40的镂空部40K在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指纹识别光源30在基板1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使得指纹识别光源30上方的分光膜40挖空,以提高指纹识别光源30上方的指纹光线的透过率,使得指纹识别光源30发出的红外光线能够更多的出射至接触发光面板000的触摸主体如手指上,并被该触摸主体反射或散射形成携带有较强指纹信息的红外光信号,有利于提高指纹识别效果时,可以在分光膜40的镂空部40K中可以填充具有高透明度的绝缘材料,以保证指纹识别光线透过率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高透光材料填充在镂空部40K内以保证整个面板膜层的平整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15,图15是图5中C-C’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镂空部40K所在区域包括调光膜80,调光膜80位于指纹识别光源30背离基板10的一侧。
可选的,调光膜80包括荧光膜。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发光面板000还可以包括调光膜80,调光膜80位于镂空部40K所在区域的指纹识别光源30背离基板10的一侧,可选的,如图15所示,调光膜80可以设置于镂空部40K所在区域的高透明度的绝缘材料70远离基板10的一侧。由于分光膜40挖空形成镂空部40K后,容易因镂空部40K位置与其他位置的膜材不同,导致最终发光面板000的镂空部40K对应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出光色度不均的问题,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在镂空部40K所在区域的指纹识别光源30背离基板10的一侧增设调光膜80,可选的调光膜80可以包括荧光膜,或者其他类型的调光膜80进行色度调整,从而可以使得发光面板000的镂空部40K对应区域的出光色度与其他区域的出光色度尽可能接近,有利于提高发光面板000的整体出光品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对于调光膜80的制作材料不作具体限定,可以为荧光膜,或者还可以为其他具有调整色度作用的其他类型的调光膜结构,仅需满足能够使得发光面板000的镂空部40K对应区域的出光色度与其他区域的出光色度尽可能接近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16,图16是图5中C-C’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基板10包括衬底101和驱动线路层102,驱动线路层102位于衬底101朝向发光元件20的一侧;
指纹识别传感器50位于驱动线路层102。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用于作为承载基板使用的基板10可以至少包括衬底101和驱动线路层102,衬底101可以为透明衬底,衬底101一侧可以通过金属膜层的图形化等工艺制作驱动线路层102,然后在驱动线路层102远离衬底101的一侧绑定多个发光元件20和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通过驱动线路层102制作的驱动电路可以为绑定的发光元件20和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30提供驱动信号。本实施例的指纹识别传感器50位于驱动线路层102,即指纹识别传感器50也可以制作于驱动线路层102中,即驱动元件发光的驱动电路和指纹识别传感器50可以均集成于基板10的驱动线路层102中,在发光面板000外设置外壳模组时,无需在外壳上开设通孔为指纹识别传感器50避让空间,也无需设置胶带将指纹识别传感器50固定于外壳上,从而有利于保证发光面板000与外壳组装时的模组整体性。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17,图17是图5中C-C’向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指纹识别传感器50位于基板10背离发光元件20的一侧;
基板10的制作材料包括透明材料。
本实施例解释说明了可以将指纹识别传感器50设置于基板10背离发光元件20的一侧,可选的,基板10的制作材料包括透明材料,进一步可选的,至少指纹识别传感器50所在区域内的基板10的制作材料为透明材料,若基板10包括衬底101和驱动线路层102,衬底101可以为透明衬底,如玻璃衬底或者聚酰亚胺材料的衬底,且指纹识别传感器50所在区域内的驱动线路层102的信号走线和导电结构排布较密时可以均采用高透明的材料(图17中以驱动线路层102在指纹识别传感器50所在区域于其他区域填充图案不同示意两个区域的驱动线路层102的透光度不同,驱动线路层102在指纹识别传感器50所在区域的透光度更高),进而可以使得指纹识别传感器50位于基板10背离发光元件20的一侧,指纹识别传感器50独立设置,无需设置于驱动线路层102,可以降低驱动线路层102的布设复杂性的同时,还可以保证指纹识别传感器50位于基板10背离发光元件20的一侧时基板10的透光度,以保证足够的指纹识别光线被基板10背离发光元件20的一侧指纹识别传感器50接收,进而可以提高指纹识别效果。
可选的,请结合参考图5、图17和图18,图18是图17的发光面板与外壳组装成发光模组时的结构示意图,当指纹识别传感器50位于基板10背离发光元件20的一侧时,可以在外壳001的指纹识别传感器50区域开设通孔001K,保证指纹识别传感器50区域的透光性,并通过胶带002将外壳001均固定于基板10背离发光元件20的一侧,提高组装稳固性,且还可以保证被触摸主体反射的指纹识别光线能尽可能多的被基板10背离发光元件20的一侧的指纹识别传感器50接收,提高指纹识别精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9,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000。可选的,显示装置111可以就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发光面板000,直接进行显示。或者显示装置111还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此时本实施例的发光面板000可以作为直下式背光使用,本实施例对于显示装置111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图19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111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11,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11,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0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发光面板0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发光面板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发光面板包括基板,基板一侧包括多个发光元件和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基板可以作为面板的承载基板使用,指纹识别光源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元件之间,指纹识别传感器位于指纹识别光源朝向基板的一侧,当本发明的发光面板在进行指纹识别时,指纹识别光源可以发出红外光信号,该红外光信号可以穿过面板上指纹识别光源远离基板一侧的膜层,被接触发光面板的触摸主体如手指反射或散射形成携带有指纹信息的红外光信号,红外光信号再穿过面板上指纹识别传感器远离基板一侧的膜层,传输至指纹识别传感器,以使指纹识别传感器采集指纹信号并进行指纹识别,生成指纹识别的图像。本发明的发光面板通过将在基板一侧设置多个发光元件和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并使得指纹识别光源位于相邻两个发光元件之间,可以解决在整机结构外部放置指纹识别光源时容易降低整机结构强度的问题,而且无需将指纹识别光源放置于模组盖板的下侧边框处,可以有效减小边框宽度,实现面板的窄边框设计效果的同时,还通过设置分光膜包括镂空部,镂空部在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指纹识别光源在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使得指纹识别光源上方的分光膜挖空,提高指纹识别光线的透过率,使得指纹识别光源发出的红外光线能够更多的出射至接触发光面板的触摸主体如手指上,并被该触摸主体反射或散射形成携带有较强指纹信息的红外光信号,兼顾窄边框和整机稳固效果的同时,提高指纹识别效果。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和位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多个发光元件和至少一个指纹识别光源,所述指纹识别光源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元件之间;
所述发光元件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包括分光膜,所述分光膜包括镂空部,在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镂空部贯穿所述分光膜的厚度,所述指纹识别光源位于所述镂空部所在区域;
所述发光面板还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光源朝向所述基板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面板包括第一发光区和第二发光区,所述第一发光区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的排布密度小于所述第二发光区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的排布密度;
所述指纹识别光源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膜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包括封装层,所述封装层覆盖所述发光元件和所述指纹识别光源;
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包括多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包括第一微结构,所述第一微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区的所述发光元件所在区域;
所述第一微结构包括棱镜状凹槽或棱锥状凹槽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包括第二微结构,所述第二微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发光区的所述指纹识别光源所在区域;
所述第二微结构包括棱镜状凸块或棱锥状凸块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微结构与所述指纹识别光源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区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阵列排布;
四个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围绕一个所述指纹识别光源在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区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排列形状为菱形;
一个所述指纹识别光源在所述基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菱形所在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部所在区域包括调光膜,所述调光膜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光源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膜包括荧光膜。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包括衬底和驱动线路层,所述驱动线路层位于所述衬底朝向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
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位于所述驱动线路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位于所述基板背离所述发光元件的一侧;
所述基板的制作材料包括透明材料。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发光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24465.6A CN115421328B (zh) | 2022-10-08 | 2022-10-08 | 发光面板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24465.6A CN115421328B (zh) | 2022-10-08 | 2022-10-08 | 发光面板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21328A true CN115421328A (zh) | 2022-12-02 |
CN115421328B CN115421328B (zh) | 2024-07-26 |
Family
ID=84205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224465.6A Active CN115421328B (zh) | 2022-10-08 | 2022-10-08 | 发光面板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421328B (zh) |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61888A (zh) * | 2019-07-18 | 2019-10-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CN110399797A (zh) * | 2019-06-25 | 2019-11-01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970480A (zh) * | 2019-12-17 | 2020-04-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025709A (zh) * | 2019-12-23 | 2020-04-1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1033518A (zh) * | 2018-08-15 | 2020-04-17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Lcd指纹识别系统、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装置 |
CN111052137A (zh) * | 2019-11-08 | 2020-04-21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1061090A (zh) * | 2019-12-16 | 2020-04-2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US20200201117A1 (en) * | 2018-12-24 | 2020-06-25 |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WO2020124306A1 (zh) * | 2018-12-17 | 2020-06-25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 |
CN112701149A (zh) * | 2020-12-29 | 2021-04-23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WO2021136342A1 (zh) * | 2020-01-02 | 2021-07-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器件、指纹识别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13536994A (zh) * | 2021-06-30 | 2021-10-2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114759054A (zh) * | 2022-04-21 | 2022-07-15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指纹识别方法 |
-
2022
- 2022-10-08 CN CN202211224465.6A patent/CN11542132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33518A (zh) * | 2018-08-15 | 2020-04-17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Lcd指纹识别系统、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装置 |
WO2020124306A1 (zh) * | 2018-12-17 | 2020-06-25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指纹模组、屏下指纹识别系统及电子设备 |
US20200201117A1 (en) * | 2018-12-24 | 2020-06-25 |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0399797A (zh) * | 2019-06-25 | 2019-11-01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0361888A (zh) * | 2019-07-18 | 2019-10-2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
CN111052137A (zh) * | 2019-11-08 | 2020-04-21 |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
CN111061090A (zh) * | 2019-12-16 | 2020-04-24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110970480A (zh) * | 2019-12-17 | 2020-04-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1025709A (zh) * | 2019-12-23 | 2020-04-1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WO2021136342A1 (zh) * | 2020-01-02 | 2021-07-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指纹识别器件、指纹识别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12701149A (zh) * | 2020-12-29 | 2021-04-23 |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3536994A (zh) * | 2021-06-30 | 2021-10-22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CN114759054A (zh) * | 2022-04-21 | 2022-07-15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基板、显示面板、显示装置以及指纹识别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21328B (zh) | 2024-07-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570424B2 (en) |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backlight unit | |
US7703971B2 (en) | LED display | |
CN111061090B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13777826B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KR20150145827A (ko) |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멀티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KR102186395B1 (ko) | 지지 포스트들을 갖는 백라이트 유닛들을 갖는 디스플레이들 및 공동 높이 모니터링 | |
US8896787B2 (en) | Light-emitting assembly and interactiv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CN110908180A (zh)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15857221A (zh) | 具有直接照明式背光单元的显示模块 | |
CN108121110B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包括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 | |
CN113777825A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113568220A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113196507A (zh) |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3296306B (zh)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 |
US10386572B1 (en) |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with a backlight | |
JP2019129060A (ja) |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 |
CN111881753A (zh)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
US11258933B2 (en) | 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isplay module | |
CN112201670B (zh) | 一种基于薄膜电路的led显示屏 | |
CN111367365B (zh) | 显示模组 | |
US20110043724A1 (en) |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JP2013110057A (ja) | スイッチ装置 | |
CN115685617B (zh) | 显示装置 | |
CN111025709A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5421328B (zh) | 发光面板和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