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6510B - 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16510B
CN115416510B CN202211221753.6A CN202211221753A CN115416510B CN 115416510 B CN115416510 B CN 115416510B CN 202211221753 A CN202211221753 A CN 202211221753A CN 115416510 B CN115416510 B CN 1154165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hotovoltaic cell
electric energy
photovoltaic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217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16510A (zh
Inventor
尹艺霏
张晓龙
张丹
沈钰东
王硕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unan Automotive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112217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165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165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65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165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65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60L53/51Photovoltaic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4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peculiar to garages,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securing devices, 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and operating schemes; center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电能发射模块、电能接收模块;电能发射模块包括光伏发电装置、发射单元;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电池板;电能接收模块包括接收单元;发射单元与接收单元通过高频率耦合进行电能传输;光伏电池板包括反射组件、滤光组件、光伏电池组;光伏电池组由多个光伏电池以矩阵排列形式组成,每个光伏电池匹配一个反射组件以及一个滤光组件;滤光组件用于将光能进行过滤以得到预设波长的光,再使预设波长的光分散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滤光组件的过滤面积小于光伏电池受光面的面积;反射组件用于将穿过滤光组件且散射到反射组件的光进行反射,以使反射光照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的电池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节约能源和减少汽车废气的排放量,人们已研制出了使用电能来提供能量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一经推出便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电动汽车是一种以车载电源为动力,利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本实验团队长期针对电动车辆的电池充电的相关技术进行大量相关记录资料的浏览和研究,同时依托相关资源,并进行大量相关实验,经过大量检索发现存在的现有技术如US09508246B2、FR3059485A1、US20110291614A1、CN103944236B、CN106320144B,如现有技术CN106320144B的一种基于光伏储能与无线充电技术的智能公路系统及充电方法,包括电动汽车接收单元,还包括路面发射单元,所述路面发射单元包括顶层钢化玻璃层和底层地基层,及所述钢化玻璃层与地基层之间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LED发光层、太阳能光电层和无线充电层;所述LED发光层、太阳能光电层和无线充电层之间电连接;所述无线充电层与所述电动汽车接收单元之间通过磁共振耦合传输电能。该智能公路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利用公路地表进行无线充电,相比地面设施,不需要占用地面空间,可减少建设、维护成本。电动汽车不需要停下来进行充电,可边驾驶边充电,充电便捷,使随时随地充电变为可能。但该发明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太阳能光电层设于钢化玻璃层下方,处于密封的环境下,太阳能光电层可能出温度过高引发安全问题,或温度过高影响太阳能光电层产生电流的效率,从而影响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其次,无线充电层与承载电动汽车的钢化玻璃层之间的还设置有太阳能广电层和LED发光层,因此无线充电层与钢化玻璃层之间的最短距离受到约束,影响无线充电层与电动汽车之间电能的无线传输效率。
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的以上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背景技术的前述论述仅意图便于理解本发明。此论述并不认可或承认提及的材料中的任一种公共常识的一部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电能发射模块和电能接收模块;所述电能发射模块用于接收光能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输送给所述电能接收模块;所述电能接收模块设置在电动汽车上;
所述电能发射模块包括光伏发电装置和发射单元;
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电池板;
所述电能接收模块包括接收单元;
所述发射单元与所述接收单元通过高频率耦合进行电能传输;
所述光伏电池板包括反射组件、滤光组件、光伏电池组;所述光伏电池组由多个光伏电池以矩阵排列形式组成,每个所述光伏电池匹配一个反射组件以及一个滤光组件;
所述滤光组件用于将光能进行过滤以得到预设波长的光,再使预设波长的光分散到所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所述滤光组件的过滤面积小于所述光伏电池受光面的面积;
所述反射组件用于将穿过所述滤光组件且散射到反射组件的光进行反射,以使反射光照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
所述滤光组件包括滤光片和散射片;光能透过所述过滤片后再经由所述散射片散射到所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
所述反射组件包括两个弧形反射板;两个所述弧形反射板设于所滤光组件相对的两侧,所述弧形反射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滤光组件连接,所述弧形反射板相对所述第一端的另一端为第二端,所述弧形反射板的第二端与所述光伏电池组连接;两个所述弧形反射板的两个所述第二端分设于所述光伏电池组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面向所述滤光组件的散射片。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逆变器、蓄电池、第一控制器;
所述光伏电池板分别与逆变器输入端和蓄电池输入端连接,分别为所述逆变器和蓄电池提供电能;所述蓄电池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射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光伏电池板的充电工作,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逆变器的输出功率。
进一步的,所述电能接收模块还包括整流单元、第二控制器;所述整流单元对接收单元接收的电流进行整流;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整流单元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电能发射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的RFID阅读器,所述RFID阅读器设置在所述发射单元上;所述电能接收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的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设置在所述接收单元上;所述发射单元通过所述RFID阅读器与所述接收单元的所述RFID标签进行无线通信以读取对应电动汽车的车辆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和支撑光伏电池板的车棚;
所述车棚下设置有用于停放电动汽车的停车位,所述发射单元设于所述停车位下方,所述发射单元的位置可移动调节以匹配不同电动汽车的接收单元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停车位包括固定基板、设于固定基板相对两侧上或周向上的升降平台组,所述升降平台组用于支撑电动汽车的四个轮子并调节电动汽车相对所述钢化玻璃的高度。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光伏发电装置,使光伏发电装置的光伏电池板通过设置滤光组件与光伏电池配合,过滤得到预设波长的光并对预设波长的光进行散射,使光伏电池受光面能均匀的接受特定范围内的预设波长,提高和确保了光伏电池的工作效率;
通过使过滤组件的面积小于所述光伏电池受光面的面积,降低光伏电池直接接收的光能强度,避免单位时间内光能过度照射在到光伏电池上产生过高的温度而降低光伏电池组转换电流的效率;
通过设置散射片将预设波长的光进行散射,从而使预设波长的光能分散到光伏电池受光面的各处;
并且通过设置反射组件,将未照射到光伏电池受光面的光进行反射,使反射光能照射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确保预设波长的光能均能照射到所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通过设置弧形反射板,使散射到弧形反射板上的光能被反射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弧形反射板设置为弧形结构能提高反射板的反射面积,使得不同的反射光能更均地反射到所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
通过设置蓄电池,使光伏电池板多余的电能可以存储到蓄电池中,当天气不好的时候可作为备用电源为电动汽车充电;
2.通过设置RFID阅读器与RFID标签配合,可方便的识别电动汽车的车辆信息,作为下一步的是否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判断依据,有可作为下一步确定充电的方式(如充电功率、或调节发射单元的位置等);
3.通过设置升降平台组调节电动汽车的高度,使电动汽车能在竖直方向上靠近钢化玻璃,从而使电动汽车在竖直方向上能靠近所述发射单元,使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的距离不受电动汽车底盘高度的限制;
4.通过设置温度探头、外温度传感器与风扇配合调节光伏电池的通道结构内的温度,确保光伏电池可以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范围内;通过设置调整单元调节发射单元的位置,使发射单元能位于所述接收单元的正下方或靠近接收单元的正下方,缩短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的距离,提高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电能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车位无线充电系统的一些组成部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光伏发电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光伏电池板与蓄电池、逆变器、发射单元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光伏电池板的主要组成部分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光伏电池与过滤组件、反射组件配合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光伏电池;2-过滤片;3-散射片;4-弧形反射板;5-通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要指出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关于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如图1、图2所示,包括电能发射模块和电能接收模块;所述电能发射模块用于接收光能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输送给所述电能接收模块;所述电能接收模块设置在电动汽车上;
所述电能发射模块包括光伏发电装置和发射单元;
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电池板;
所述电能接收模块包括接收单元;
所述发射单元与所述接收单元通过高频率耦合进行电能传输;
如图4所示,所述光伏电池板包括反射组件、滤光组件、光伏电池组;所述光伏电池组由多个光伏电池以矩阵排列形式组成,每个所述光伏电池匹配一个反射组件以及一个滤光组件;
所述滤光组件用于将光能进行过滤以得到预设波长的光,再使预设波长的光分散到所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所述滤光组件的过滤面积小于所述光伏电池受光面的面积;本团队的技术人员通过实验发现,特定范围内的预设波长的光能能更好激发光伏电池或光伏电池产生更多的电流,因此通过设置滤光片能够过滤得到所需的预设波长的光能;
所述反射组件用于将穿过所述滤光组件且散射到反射组件的光进行反射,以使反射光照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
如图4、图5所示,所述滤光组件包括滤光片和散射片;光能透过所述过滤片后再经由所述散射片散射到所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
所述反射组件包括两个弧形反射板;两个所述弧形反射板设于所滤光组件相对的两侧,所述弧形反射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滤光组件连接,所述弧形反射板相对所述第一端的另一端为第二端,所述弧形反射板的第二端与所述光伏电池组连接;两个所述弧形反射板的两个所述第二端分设于所述光伏电池组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面向所述滤光组件的散射片。
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逆变器、蓄电池、第一控制器;
如图3所示,所述光伏电池板分别与逆变器输入端和蓄电池输入端连接,分别为所述逆变器和蓄电池提供电能;所述蓄电池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射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光伏电池板的充电工作,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逆变器的输出功率。其中,所述逆变器为所述发射单元提供交流电,所述发射单元用于产生高频交变磁场;所述发射单元包括发射线圈,所述接收单元包括接收线圈,所述发射线圈以高频交变磁场的形式将电能传输给所述接收线圈。
其中,所述光伏电池板可通过所述逆变器直接为所述发射单元提供电源,所述光伏电池板亦可将电能储存在所述蓄电池中,再由蓄电池通过所述逆变器提供电源,所述发射单元亦可通过逆变器使用来自于所述蓄电池的电源,即所述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所述风扇由所述蓄电池通过逆变器提供电源。
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电能接收模块还包括整流单元、第二控制器;所述整流单元对接收单元接收的电流进行整流以方便对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进行充电;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整流单元的工作。
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电能发射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的RFID阅读器,所述RFID阅读器设置在所述发射单元上;所述电能接收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的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设置在所述接收单元上;所述发射单元通过所述RFID阅读器与所述接收单元的所述RFID标签进行无线通信以读取对应电动汽车的车辆信息。
其中,所述车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汽车的身份信息、型号、充电支付信息或账号、接收单元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所述RFID阅读器与所述接收单元的所述RFID标签进行无线通信而读取的对应电动汽车的车辆信息,判断电动汽车是否符合充电条件以及获取电动汽车充电的功率需求,所述第一控制器根据获取的电动汽车充电的功率需求控制所述逆变器的输出功率。
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和支撑光伏电池板的车棚;
所述车棚下设置有用于停放电动汽车的停车位,所述发射单元设于所述停车位下方,所述发射单元的位置可移动调节以匹配不同电动汽车的接收单元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停车位包括固定基板、设于固定基板相对两侧上或周向上的升降平台组,所述升降平台组用于支撑电动汽车的四个轮子并调节电动汽车相对所述钢化玻璃的高度。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基板为钢化玻璃,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钢化玻璃为透明可视的;当所述停车位进行停车时,所述钢化玻璃与所述升降平台组齐平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停车位下方可挖有空腔,在空腔的底部为地基,所述固定基板的相对两侧可架设在空腔的上方,或通过在固定基板的四个角设置四个支柱进行支撑,同时使支柱固定在地基上;所述升降平台可下降到空腔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升降板、用于支撑调节升降板高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安装在所述地基上,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伸缩杆、驱动伸缩杆进行伸缩工作的驱动机构,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升降板连接。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本实施例包括前述全部技术特征并作进一步具体描述:
所述预设波长的光的波长在750nm-1050nm范围内,即所述滤光片用于过滤得到波长在750nm-1050nm范围内的光。本团队的技术人员通过实验发现,波长在750nm-1050nm范围内的光能可以非常好的激发光伏电池或光伏电池板产生更多的电流,从而提高光伏电池的工作效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反射板为弧形反射镜。
所述散射片的形状和大小匹配所述滤光片的形状和大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片为矩形结构;
所述滤光组件、光伏电池板通过两个所述反射板的连接形成了通道结构;所述弧形反射板与所述滤光组件和所述光伏电池组连接时,所述弧形反射板的凸面相对所述通道结构外凸设置;
所述滤光片的面积小于所述光伏电池受光面的面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沿所述通道结构轴向,所述滤光组件的长度等于或接近所述光伏电池板的长度;沿垂直于所述通道结构轴向的方向,所述滤光组件的宽度与所述光伏电池板的宽度比取值在[1/3,3/5]的区间之间;所述滤光组件和所述光伏电池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滤光组件和所述光伏电池板之间的相对宽度以及所述散射片的散射特性和散射范围等因素和特性而有所不同,这些因素和特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并且能够无难度确定的。通过使过滤组件的面积小于所述光伏电池受光面的面积,避免单位时间内光能过度照射在到光伏电池组上产生过高的温度而降低光伏电池组转换电流的效率;通过设置散射片将预设波长的光进行散射,从而能分散到光伏电池受光面的各处;通过设置弧形反射板,使散射到弧形反射板上的光能被反射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
所述光伏电池板还包括至少一个风扇和多个温度探头、外温度传感器、第三控制器,每个所述光伏电池的通道结构内设置有所述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用于检测对应所述光伏电池受光面上的温度;所述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光伏电池外的环境温度G;所述风扇用于对所述光伏电池组中的多个光伏电池对应的多个通道结构进行吹风以降低每个所述光伏电池的通道结构内的温度;所述风扇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所述第三控制器与所述风扇和温度探头、外温度传感器、风扇电连接,并根据所述温度探头和外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控制所述风扇的工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光伏电池板由N个所述光伏电池组成(N≥2),每个光伏电池的型号相同;N个光伏电池对应有N个所述温度探头,每个温度探头检测的温度值为Ci(i=1,2,……,N),i表示温度探头的序号;
所述第三控制单元根据风扇工作参数控制风扇的工作功率,所述风扇工作参数越大,所述风扇的工作功率越大;所述风扇工作参数:
其中,k为调准常数(k由技术人员通过反复试验后获得的或者通过软件模拟后再经过实验校准获取),G为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环境温度,Ci表示序号为i的温度探头检测的温度值;N表示温度探头的个数;s代表光伏电池的面积系数,其中F为温度参数;
其中h为温度控制系数,Cf表示序号为f的温度探头检测的温度值,且Cf为N个温度探头检测的N个温度值中最高的一个;F0为每个所述光伏电池允许的最低工作温度,
其中,h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当的数值越大,说明序号为f的温度探头对应的光伏电池的受光面温度越高,对应的温度控制系数也越大,使得温度参数F的值越大,风扇工作参数C的值也越大,从而提高所述风扇对光伏电池的吹风的工作功率。
且当时,表示序号为f的温度探头对应的光伏电池工作异常,此时所述第三控制器可根据该信息发出预警信息;所述电能发射模块还包括调整单元,所述调整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发射单元的位置;所述调整单元设于所述停车位的下方;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能根据所述RFID阅读器读取的电动汽车的接收单元的位置信息控制所述调整单元的工作,使调整单元调整所述发射单元移动到所述接收单元的正下方或靠近接收单元正下方的位置;
所述调整单元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发射单元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导轨、第一滑块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上且用于带动第一滑块沿第一导轨进行滑动。
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导轨、第二滑块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导轨垂直于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导轨上且用于带动第二滑块沿第二导轨进行滑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上;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轨只有一个;
所述钢化玻璃的形状可为矩形或椭圆形,且所述矩形钢化玻璃的纵向或椭圆形钢化玻璃的长轴方向与电动汽车的纵向对应;如当钢化玻璃为矩形时,钢化玻璃的横向宽度小于电动汽车的宽度。所述第一导轨沿平行于所述钢化玻璃纵向且设于所述钢化玻璃的下方;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轨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分设于所述钢化玻璃纵轴向的两侧,此时所述第二导轨平行于所述钢化玻璃横向。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可设于所述空腔的相对两个侧壁上,两个所述第一导轨亦可通过固定在地基上的支撑结构进行支撑。所述第一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行程,从而控制所述发射单元的移动位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通过设置光伏发电装置,使光伏发电装置的光伏电池板通过设置滤光组件与光伏电池配合,过滤得到预设波长的光并对预设波长的光进行散射,使光伏电池受光面能均匀的接受特定范围内的预设波长,提高和确保了光伏电池的工作效率;通过使过滤组件的面积小于所述光伏电池受光面的面积,降低光伏电池直接接收的光能强度,避免单位时间内光能过度照射在到光伏电池上产生过高的温度而降低光伏电池组转换电流的效率;通过设置散射片将预设波长的光进行散射,从而使预设波长的光能分散到光伏电池受光面的各处;并且通过设置反射组件,将未照射到光伏电池受光面的光进行反射,使反射光能照射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确保预设波长的光能均能照射到所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通过设置弧形反射板,使散射到弧形反射板上的光能被反射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弧形反射板设置为弧形结构能提高反射板的反射面积,使得不同的反射光能更均地反射到所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通过设置蓄电池,使光伏电池板多余的电能能存储到蓄电池中,当天气不好的时候可作为备用电源为电动汽车充电。通过设置RFID阅读器与RFID标签配合,可方便的识别电动汽车的车辆信息,作为下一步的是否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判断依据,有可作为下一步确定充电的方式(如充电功率、或调节发射单元的位置等)。通过设置升降平台组调节电动汽车的高度,使电动汽车能在竖直方向上靠近钢化玻璃,从而使电动汽车在竖直方向上能靠近所述发射单元,使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的距离不受电动汽车底盘高度的限制。通过设置温度探头、外温度传感器与风扇配合调节光伏电池的通道结构内的温度,确保光伏电池可以处于最佳的工作温度范围内;通过设置调整单元调节发射单元的位置,使发射单元能位于所述接收单元的正下方或靠近接收单元的正下方,缩短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的距离,提高发射单元和接收单元之间电能的传输效率。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且应当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4)

1.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能发射模块和电能接收模块;所述电能发射模块用于接收光能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输送给所述电能接收模块;所述电能接收模块设置在电动汽车上;
所述电能发射模块包括光伏发电装置和发射单元;
所述光伏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电池板;
所述电能接收模块包括接收单元;
所述发射单元与所述接收单元通过高频率耦合进行电能传输;
所述光伏电池板包括反射组件、滤光组件、光伏电池组;所述光伏电池组由多个光伏电池以矩阵排列形式组成,每个所述光伏电池匹配一个反射组件以及一个滤光组件;
所述滤光组件用于将光能进行过滤以得到预设波长的光,再使预设波长的光分散到所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所述滤光组件的过滤面积小于所述光伏电池受光面的面积;
所述反射组件用于将穿过所述滤光组件且散射到反射组件的光进行反射,以使反射光照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
所述滤光组件包括滤光片和散射片;光能透过所述滤光片后再经由所述散射片散射到所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上;
所述反射组件包括两个弧形反射板;两个所述弧形反射板设于所滤光组件相对的两侧,所述弧形反射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滤光组件连接,所述弧形反射板相对所述第一端的另一端为第二端,所述弧形反射板的第二端与所述光伏电池组连接;两个所述弧形反射板的两个所述第二端分设于所述光伏电池组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光伏电池的受光面面向所述滤光组件的散射片;
所述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和支撑光伏电池板的车棚;
所述车棚下设置有用于停放电动汽车的停车位,所述发射单元设于所述停车位下方,所述发射单元的位置可移动调节以匹配不同电动汽车的接收单元的位置;
所述停车位包括固定基板、设于固定基板相对两侧上或周向上的升降平台组,所述固定基板为钢化玻璃,所述升降平台组用于支撑电动汽车的四个轮子并调节电动汽车相对所述钢化玻璃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装置还包括逆变器、蓄电池、第一控制器;
所述光伏电池板分别与逆变器输入端和蓄电池输入端连接,分别为所述逆变器和蓄电池提供电能;所述蓄电池输出端与所述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逆变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射单元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光伏电池板的充电工作,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逆变器的输出功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接收模块还包括整流单元、第二控制器;所述整流单元对接收单元接收的电流进行整流;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整流单元的工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发射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器连接的RFID阅读器,所述RFID阅读器设置在所述发射单元上;所述电能接收模块还包括与所述第二控制器连接的RFID标签,所述RFID标签设置在所述接收单元上;所述发射单元通过所述RFID阅读器与所述接收单元的所述RFID标签进行无线通信以读取对应电动汽车的车辆信息。
CN202211221753.6A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 Active CN1154165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1753.6A CN115416510B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1753.6A CN115416510B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6510A CN115416510A (zh) 2022-12-02
CN115416510B true CN115416510B (zh) 2024-04-09

Family

ID=84206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21753.6A Active CN115416510B (zh) 2022-10-08 2022-10-08 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1651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1265A (zh) * 2016-12-16 2017-05-24 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互联条
CN107579585A (zh) * 2017-08-25 2018-01-12 天津大学 电动汽车行驶中连续充电的光伏智能道路及其充电方法
CN206894579U (zh) * 2017-02-21 2018-01-16 上海斯耐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弧形光伏面板组件
CN206948038U (zh) * 2017-03-27 2018-01-30 深圳市海云图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公路系统及无线充电汽车
CN108832709A (zh) * 2018-07-02 2018-11-16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CN215474512U (zh) * 2021-01-29 2022-01-11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百色供电局 一种基于光伏蓄电的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及充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18818B2 (en) * 2002-08-13 2004-11-16 Esmond T. Goei Concentrating solar energy receiver
US9726791B2 (en) * 2015-04-14 2017-08-08 Fac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objects incorporating selectably active electromagnetic energy filtering layers and coating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1265A (zh) * 2016-12-16 2017-05-24 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互联条
CN206894579U (zh) * 2017-02-21 2018-01-16 上海斯耐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弧形光伏面板组件
CN206948038U (zh) * 2017-03-27 2018-01-30 深圳市海云图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公路系统及无线充电汽车
CN107579585A (zh) * 2017-08-25 2018-01-12 天津大学 电动汽车行驶中连续充电的光伏智能道路及其充电方法
CN108832709A (zh) * 2018-07-02 2018-11-16 中国民航大学 一种基于光伏发电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CN215474512U (zh) * 2021-01-29 2022-01-11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百色供电局 一种基于光伏蓄电的无人机无线充电平台及充电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6510A (zh) 2022-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4865B2 (en) Intelligent safe vehicle speed measurement method and system capable of considering state of road surface
CN107579585A (zh) 电动汽车行驶中连续充电的光伏智能道路及其充电方法
WO2019205316A1 (zh) 光伏公路系统及无线充电汽车
CN106788149B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公路
CN109733215B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光储一体的公路动态无线充电系统
CN205945255U (zh) 一种基于光伏储能的智能公路无线充电系统
CN113623586A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组合式一体化智慧路灯
CN115416510B (zh) 一种基于光储充放一体化的车位无线充电系统
CN102800732A (zh) 舱式光伏发电装置
CN103810875A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供电的临时智能交通信号灯
CN206727698U (zh) 一种适用于交通巡逻的无人机无线充电系统
CN202720782U (zh) 一种led交通指示系统
CN109895642B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定位系统及方法
CN209833379U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线圈对位结构
CN205725181U (zh) 一种无线输电系统
CN104832864B (zh) 一种太阳能低光强航空障碍灯
CN212956206U (zh) 一种用于桥梁养护管理的智能路锥
CN103935252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太阳能充电系统的天窗板
CN207350017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铁路信号灯
CN214756158U (zh) 一种高速公路光伏发电系统
CN112503462A (zh) 一种变电站夜间照明系统
CN218332874U (zh) 交通灯
CN212512919U (zh) 一种基于坡度补偿的钢轨波磨自动检测装置
CN214875666U (zh) 一种稳定性较高的人工智能火星车
CN213040494U (zh) 一种具有反光保护的太阳能路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