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4784A - 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14784A
CN115414784A CN202211157812.8A CN202211157812A CN115414784A CN 115414784 A CN115414784 A CN 115414784A CN 202211157812 A CN202211157812 A CN 202211157812A CN 115414784 A CN115414784 A CN 115414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ption tower
seawater
carbon dioxide
heat exchange
t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578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珂
杨浩然
李晓波
刘娅琼
肖凯华
李佩青
罗靓婧
卞晞佳
王芹
张松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11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22111578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147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14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47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92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of engine exhaust gases
    • B01D53/9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of engine exhaust gases by catalytic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62Carbon oxid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50Carbon oxides
    • B01D2257/504Carbon di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1Engine exhaust ga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1Engine exhaust gases
    • B01D2258/012Diesel engines and lean burn gasoline engi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以使海水吸收船舶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后排出,包括:换热塔,用于对进入所述换热塔内的船舶尾气进行降温;吸收塔,所述吸收塔内设置有催化填料,以使进入所述吸收塔内的海水与进入所述吸收塔内的船舶尾气发生反应;其中所述换热塔与所述吸收塔连通;船舶尾气通过所述换热塔降温后进入所述吸收塔内,并通过进入所述吸收塔内的海水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后排出所述吸收塔。利用催化填料中碳酸酐酶催化CO2与海水进行水合反应,无需对海水进行加热再生,捕集后的CO2无需液化存储,极大地降低了系统能耗和体积;将碳酸酐酶固定到填料上,增大了传质速率,减小了吸收塔总体积。

Description

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柴油机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最为经济和节能的运输方式,国际贸易中的90%靠船舶海运实现。随海上贸易的不断增长,船舶动力造成的CO2排放量不容小觑。为加快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步伐,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温室气体减排战略,与此同时,国内也提出了“碳峰值、碳中和”的双碳战略目标,在不久的将来会分别针对各行业制定严格的碳减排目标。
船舶领域温室气体减排一般是通过航线优化、航速优化、发动机改进等方式实现。在碳减排战略的驱动下,目前船东已通过上述方式将船舶能效提升30%以上,后期提升潜力已经非常有限,距离国际海事组织(IMO)碳减排目标还存在一定距离。而低碳动力技术随具备实现未来碳减排目标的潜力,但受限于探索周期较长、配套设施不完善以及对现有船改造成本高等问题,短期内尚不具备大规模装船应用基础。
后处理技术是船舶烟气排放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在船舶烟气脱硝脱硫方面,后处理技术以其减排力度大、对船舶运行工况匹配性好、经济性等优势已成为船舶满足IMO排放法规要求所采取的重要技术路线。目前各国学者关注的船舶碳捕集封存后处理技术(CCS)虽可以实现大规模碳减排,但存在着能耗高、体积大、捕集后CO2难以处理等问题,难以满足实船应用需求。因此,亟需发展一种适用于船舶的低能耗、高效率、紧凑型的CO2捕集技术,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以解决目前船舶碳捕集封存后处理技术中存在的能耗高、体积大、捕集后CO2难以处理等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以使海水吸收船舶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后排出,包括:换热塔,用于对进入所述换热塔内的船舶尾气进行降温;吸收塔,所述吸收塔内设置有催化填料,以使进入所述吸收塔内的海水与进入所述吸收塔内的船舶尾气发生反应;其中所述换热塔与所述吸收塔连通;船舶尾气通过所述换热塔降温后进入所述吸收塔内,并通过进入所述吸收塔内的海水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后排出所述吸收塔。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塔包括:第一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换热塔的顶部侧面,用于进入海水;第一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换热塔的底部端面,用于排出海水;第一进气口,设置于所述换热塔的底部侧面,用于进入船舶尾气;以及第一出气口,设置于所述换热塔的顶部端面,用于排出船舶尾气。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塔内设置有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用于对所述换热塔内喷淋海水。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道与海水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用于抽取海水至所述第一进水口。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水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用于开闭所述第一进水管道。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塔包括:第二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吸收塔的顶部侧面,用于进入海水;第二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吸收塔的底部端面,用于排出海水;第二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吸收塔的底部侧面,用于进入船舶尾气;以及第二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吸收塔的顶部端面,用于排出船舶尾气;其中所述换热塔的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吸收塔的所述第二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收塔内设置有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与所述第二进水口相连,用于对所述吸收塔内喷淋海水。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道与海水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用于抽取海水至所述第二进水口。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水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用于开闭所述第二进水管道。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塔的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吸收塔的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连通;所述出水管道上设置有泄放阀,所述泄放阀用于控制所述换热塔与所述吸收塔内海水的排放。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催化填料表面负载固定化碳酸酐酶,海水能够在所述碳酸酐酶的催化作用下与船舶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水合反应。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以使海水吸收船舶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后排出,包括:换热塔,用于对进入所述换热塔内的船舶尾气进行降温;吸收塔,所述吸收塔内设置有催化填料,以使进入所述吸收塔内的海水与进入所述吸收塔内的船舶尾气发生反应;其中所述换热塔与所述吸收塔连通;船舶尾气通过所述换热塔降温后进入所述吸收塔内,并通过进入所述吸收塔内的海水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后排出所述吸收塔。本发明利用催化填料中碳酸酐酶催化CO2与海水进行水合反应,无需对海水进行加热再生,捕集后的CO2无需液化存储,极大地降低了系统能耗和体积;与传统方式相比,将碳酸酐酶固定到填料上,增大了传质速率,减小了吸收塔总体积,满足船舶CO2捕集高效率、体积紧凑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Figure BDA000385817672000004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显示系统1,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本发明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且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具体地,请参考图1至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1,以使海水吸收船舶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后排出,包括换热塔11与吸收塔12;所述换热塔11用于对进入所述换热塔11内的船舶尾气进行降温;所述吸收塔12内设置有催化填料120,以使进入所述吸收塔内的海水与进入所述吸收塔内的船舶尾气发生反应;其中所述换热塔11与所述吸收塔12连通;船舶尾气通过所述换热塔11降温后进入所述吸收塔12内,并通过进入所述吸收塔12内的海水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后排出所述吸收塔12。
具体地,所述换热塔11包括:第一进水口111、第一出水口112、第一进气口113以及第一出气口114。所述第一进水口111设置于所述换热塔11的顶部侧面,用于进入海水;所述第一进水口111通过第一进水管道13与海水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道13上设置有第一水泵14,所述第一水泵14用于抽取海水至所述第一进水口111;所述第一进水管道13上还设置有第一阀门15,所述第一阀门15用于开闭所述第一进水管道13。所述第一出水口112设置于所述换热塔11的底部端面,用于排出海水。所述第一进气口113设置于所述换热塔11的底部侧面,用于进入船舶尾气。所述第一出气口114设置于所述换热塔11的顶部端面,用于排出船舶尾气。所述换热塔11内设置有第一喷嘴115,所述第一喷嘴115与所述第一进水口111相连,用于对所述换热塔11内喷淋海水。
所述吸收塔12包括:第二进水口121、第二出水口122、第二进气口123以及第二出气口124。所述第二进水口121设置于所述吸收塔12的顶部侧面,用于进入海水;所述第二进水口121通过第二进水管道16与海水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道16上设置有第二水泵17,所述第二水泵17用于抽取海水至所述第二进水口121;所述第二进水管道16上还设置有第二阀门18,所述第二阀门18用于开闭所述第二进水管道16。所述第二出水口122设置于所述吸收塔12的底部端面,用于排出海水。所述第二进气口123设置于所述吸收塔12的底部侧面,用于进入船舶尾气。所述第二出气口124设置于所述吸收塔12的顶部端面,用于排出船舶尾气。其中,所述换热塔11的所述第一出气口114与所述吸收塔12的所述第二进气口123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吸收塔12内设置有第二喷嘴125,所述第二喷嘴125与所述第二进水口121相连,用于对所述吸收塔12内喷淋海水。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塔11的所述第一出水口112与所述吸收塔12的所述第二出水口122通过出水管道19连通;所述出水管道19上设置有泄放阀20,所述泄放阀20用于控制所述换热塔11与所述吸收塔12内海水的排放。
如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进水管道13上能够设置两个所述第一阀门15,两个所述第一阀门15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水泵14的两侧,所述第二进水管道16上能够设置两个所述第二阀门18,两个所述第二阀门18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水泵17的两侧。
在本发明中,所述催化填料120表面负载固定化碳酸酐酶,海水能够在所述碳酸酐酶的催化作用下与船舶尾气中的CO2发生水合反应。具体地,含有CO2的高温船舶尾气从所述第一进气口113进入所述换热塔11内,通过所述换热塔11内所述第一喷嘴115自上至下喷淋海水,以对含有CO2的高温船舶尾气进行降温处理,所述第一喷嘴115自上至下喷淋的海水从所述第一出水口112排出至大海,经过降温处理后的含有CO2的船舶尾气从所述第一出气口114排出,并通过管道从所述第二进气口123进入所述吸收塔12,通过所述吸收塔12内所述第二喷嘴125自上至下喷淋海水,并在所述催化填料120表面负载固定化是碳酸酐酶的催化作用下,使船舶尾气中含有的CO2与海水发生水合反应,其中产生的碳酸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与海水中的阳离子反应后变成碳酸盐的形式储存在环境中,并通过所述第二出水口122排出至大海,从而实现了CO2的高效率捕集。
本发明中,在所述换热塔11内,海水与高温船舶尾气进行换热,可将船舶尾气中颗粒物、氧化硫等杂质去除,同时将高温船舶尾气温度降低至碳酸酐酶催化反应的合适温度。所述吸收塔12中所使用催化填料120为散堆或规整填料,其形式、尺寸、型号与规格可根据实际脱除CO2效率、所述吸收塔12内压降要求、液泛率要求和运行工况等参数进行选择。在碳酸酐酶的选用中,可选用商品碳酸酐酶,也可选用来自有菌株(如嗜盐菌、嗜热菌)参与的植物(如诸葛菜、龙须菜、椿)发酵过程中的粗酶产物。
在碳酸酐酶的固定化过程中,首先以多孔有机硅为载体,制备含碳酸酐酶的多孔有机硅,然后用基于有机溶剂的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多孔薄膜沉积于(散堆、规整)填料表面,然后采用搅拌或喷涂法将碳酸酐酶固定于规整或散堆填料表面。该工艺中,不涉及CO2吸收剂的再生过程以及捕集后CO2的存储过程,与传统CO2捕集封存系统相比可明显降低系统能耗与体积。相较于传统CO2捕集、再生及液化存储工艺路线,无需再生和液化存储过程,同时本发明中以填料为载体实现了碳酸酐酶的固定化,增加了CO2吸收过程的气液接触面积,增强了传质效果,解决了传统CO2捕集封存方法吸收效率低、再生能耗高和存储体积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以使海水吸收船舶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后排出,包括:换热塔,用于对进入所述换热塔内的船舶尾气进行降温;吸收塔,所述吸收塔内设置有催化填料,以使进入所述吸收塔内的海水与进入所述吸收塔内的船舶尾气发生反应;其中所述换热塔与所述吸收塔连通;船舶尾气通过所述换热塔降温后进入所述吸收塔内,并通过进入所述吸收塔内的海水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后排出所述吸收塔。本发明利用催化填料中碳酸酐酶催化CO2与海水进行水合反应,无需对海水进行加热再生,捕集后的CO2无需液化存储,极大地降低了系统能耗和体积;与传统方式相比,将碳酸酐酶固定到填料上,增大了传质速率,减小了吸收塔总体积,满足船舶CO2捕集高效率、体积紧凑的要求。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以使海水吸收船舶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后排出,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热塔,用于对进入所述换热塔内的船舶尾气进行降温;
吸收塔,所述吸收塔内设置有催化填料,以使进入所述吸收塔内的海水与进入所述吸收塔内的船舶尾气发生反应;其中
所述换热塔与所述吸收塔连通;
船舶尾气通过所述换热塔降温后进入所述吸收塔内,并通过进入所述吸收塔内的海水吸收其中的二氧化碳后排出所述吸收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塔包括:
第一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换热塔的顶部侧面,用于进入海水;
第一出水口,设置于所述换热塔的底部端面,用于排出海水;
第一进气口,设置于所述换热塔的底部侧面,用于进入船舶尾气;以及
第一出气口,设置于所述换热塔的顶部端面,用于排出船舶尾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塔内设置有第一喷嘴,所述第一喷嘴与所述第一进水口相连,用于对所述换热塔内喷淋海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第一进水管道与海水连通;
所述第一进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用于抽取海水至所述第一进水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水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用于开闭所述第一进水管道。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包括:
第二进水口,设置于所述吸收塔的顶部侧面,用于进入海水;
第二出水口,设置于所述吸收塔的底部端面,用于排出海水;
第二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吸收塔的底部侧面,用于进入船舶尾气;以及
第二出气口,设置于所述吸收塔的顶部端面,用于排出船舶尾气;其中
所述换热塔的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吸收塔的所述第二进气口通过管道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收塔内设置有第二喷嘴,所述第二喷嘴与所述第二进水口相连,用于对所述吸收塔内喷淋海水。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口通过第二进水管道与海水连通;
所述第二进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用于抽取海水至所述第二进水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进水管道上还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用于开闭所述第二进水管道。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塔的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吸收塔的所述第二出水口通过出水管道连通;
所述出水管道上设置有泄放阀,所述泄放阀用于控制所述换热塔与所述吸收塔内海水的排放。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填料表面负载固定化碳酸酐酶,海水能够在所述碳酸酐酶的催化作用下与船舶尾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水合反应。
CN202211157812.8A 2022-09-22 2022-09-22 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 Pending CN1154147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57812.8A CN115414784A (zh) 2022-09-22 2022-09-22 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57812.8A CN115414784A (zh) 2022-09-22 2022-09-22 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4784A true CN115414784A (zh) 2022-12-02

Family

ID=84203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57812.8A Pending CN115414784A (zh) 2022-09-22 2022-09-22 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1478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0261A (zh) * 2023-01-09 2023-04-28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船舶尾气碳捕集微通道反应器
CN117753157A (zh) * 2024-02-22 2024-03-26 汇舸(南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主机尾气的低温凝华碳捕集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20261A (zh) * 2023-01-09 2023-04-28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船舶尾气碳捕集微通道反应器
CN116020261B (zh) * 2023-01-09 2024-05-1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船舶尾气碳捕集微通道反应器
CN117753157A (zh) * 2024-02-22 2024-03-26 汇舸(南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主机尾气的低温凝华碳捕集设备
CN117753157B (zh) * 2024-02-22 2024-04-30 汇舸(南通)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主机尾气的低温凝华碳捕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14784A (zh) 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
CN103585867B (zh)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方法及装置
CN107551813B (zh) 一种船舶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及其装置
CN113669175B (zh)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尾气的低温凝华碳捕集系统及方法
KR102231475B1 (ko) 선박의 온실가스 배출 저감장치 및 동 장치 구비한 선박
WO2023221646A1 (zh) 一种分级吸收氨法脱碳装置及方法
CN102274682A (zh) 一种利用海水对船舶排烟进行脱硫除尘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14345559U (zh) 超声波雾化船舶脱硫系统
CN110252096A (zh) 一种船舶尾气高效率脱硫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1692764U (zh) 一种利用海水对船舶排烟进行脱硫除尘的装置
CN218871788U (zh) 船舶尾气中二氧化碳的捕集装置
CN217410311U (zh) 基于湿法吸收的同时脱硫脱硝脱碳的脱除装置
CN108612577B (zh) 一种船舶活性炭法尾气脱硝装置及方法
CN105056714A (zh) 一种高效脱除船舶废气中硫氧化物的系统及方法
CN109351188A (zh) 一种船舶尾气低温硫硝脱除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10075677A (zh) 一种脱硫脱硝装置及方法
CN215693008U (zh) 分离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及船舶
CN210645845U (zh) 一种双塔式脱硫脱硝装置
CN106621756B (zh) 船机排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12933884A (zh) 一种高比表面积与光催化船舶烟气海水脱硫工艺及系统
CN113750744A (zh) 分离烟气中二氧化碳的系统、方法及船舶
CN113262614A (zh) 基于湿法吸收的同时脱硫脱硝脱碳的脱除装置
CN206823526U (zh) 一种船舶废气污染物和压载水综合处理装置
CN115999357B (zh) 一种船舶动力用二氧化碳捕集系统以及方法
CN109351149B (zh) 船舶废气脱硫脱硝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