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3163A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13163A
CN115413163A CN202211128027.XA CN202211128027A CN115413163A CN 115413163 A CN115413163 A CN 115413163A CN 202211128027 A CN202211128027 A CN 202211128027A CN 115413163 A CN115413163 A CN 115413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heat
outflow end
heat dissipation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280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明
贾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280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131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13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31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72Accessories for moving fluid, for expanding fluid, for connecting fluid conduits, for distributing fluid, for removing gas or for preventing leakage, e.g. pumps, tanks or manifol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且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设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发热元件组以及散热组;所述散热组与所述发热元件组接触传热,所述散热组、所述第二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一换热器形成用于供传热介质流动的回路,所述散热组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入端与所述散热组的流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沿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具有增加换热面积,提高设备的散热效率的优点。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需求和产品的更新迭代,发热器件的功耗越来越高,发热器件所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高。为了保护发热器件,常采用风冷系统、液冷辅助散热系统、浸没式液冷系统对发热器件进行降温处理。
在相关技术中,液冷辅助散热(LAAC,Liquid Assisted Air Cooling)系统包括散热器、管路、热交换器、抽吸泵、导向壳以及风扇。其中,散热器通过导热界面材料贴合在发热器件的表面并可与发热器件接触传热。管路连接在散热器与热交换器之间,并使得散热器与热交换器之间形成回路。抽吸泵可设置在管路上,并使得气体在回路中循环流动。风扇可引导空气吹向热交换器并使得换热器中的气体风冷降温。
然而,上述的液冷辅助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以解决液冷辅助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且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设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发热元件组以及散热组;所述散热组与所述发热元件组接触传热,所述散热组、所述第二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一换热器形成用于供传热介质流动的回路,所述散热组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散热组的流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沿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壳体,壳体具有进风口与出风口,并通过在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散热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并通过散热组、第二换热器以及第一换热器形成可供传热介质流动的回路,从散热组的流出端流出的较高温传热介质可先经过第二换热器再经过第一换热器,再经散热组的流入端回流至散热组内;并通过将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沿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布置,以使得从壳体的进风口进入壳体的内腔中的如空气等的气体,可先穿过第一换热器并与第一换热器内的传热介质热交换,再穿过第二换热器并与第二换热器内的传热介质热交换,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设备的散热效率。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散热组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
通过上述方案,以减小连接在散热组与第一换热器之间、连接在散热组与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管组的长度,进而减小传热介质的流动路径,进而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组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入端连接;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散热组的流出端、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入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阀门被配置为使所述散热组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入端连通并使所述散热组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入端不连通,或者使所述散热组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入端连通,并使所述散热组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入端不连通。
通过上述方案,以使得发热元件组的热量与换热效率相匹配,进而合理分配能源,优化降温效果。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入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沿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通过上述方案,以使得换热面积更大,换热更具有阶段性,换热更均匀,换热效果更好。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出端连接;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出端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阀门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入端连通,并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出端不导通,或者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出端导通,并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入端不导通。
通过上述方案,以使得发热元件组的热量与换热效率相匹配,进而合理分配能源,优化降温效果。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换热器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换热器串联连接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入端之间,多个所述第三换热器沿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布置。
通过上述方案,以便于进一步增大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换热的阶段性,进一部提高换热效果。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热元件组包括多个发热元件,所述散热组包括多个散热件,每个所述散热件与至少一个所述发热元件接触传热;所述多个散热件依次串接;或,所述多个散热件相互并接;或,至少部分所述散热件串接,至少部分所述散热件并接。
通过上述方案,以列出多个散热件的不同布置方式,以便于提高设备的灵活性。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至少一个风扇;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和/或,所述风扇在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扇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至少一个所述风扇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
通过上述方案,以便于增大第二换热器的通流量,进而提高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换热器沿所述电子设备的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一换热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至少部分重合。
通过上述方案,以便于减小气体的流动路径,以提高换热速度。
在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为服务器。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申请实施例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做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的液冷辅助散热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电路板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组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散热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进风口;120-出风口;
210-第一换热器;220-第二换热器;230-第三换热器;
310-电路板;320-发热元件组;321-发热元件;
400-散热组;410-散热件;
500-风扇;
610-第一阀门;620-第二阀门;630-第三阀门;
710-管组;711-第一管路;712-第二管路;713-分流管路;714-换热管路;720-泵体;
810-热交换器;820-散热器;830-管道;840-抽吸泵。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相关技术的液冷辅助散热系统的示意图,图1中的箭头表示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参考图1,散热器820与热交换器810可通过管道830以及抽吸泵840形成用于供传热介质循环流动的回路。发热器件的热量可经接触传热传递至散热器820,以使得散热器820中的传热介质升温变成较热传热介质。较热的传热介质可经管道830传输至热交换器810,并在热交换器810中风冷降温后变成较冷的传热介质,再经过管道830回流至散热器820中,并与发热器件接触传热,以使得发热器件降温。
然而,在采用液冷辅助系统对服务器等电子设备进行散热时,热交换器810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外壳内,热交换器810的风冷换热效率受限于外壳的尺寸,导致电子设备的散热效率低。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在壳体的内腔中设置散热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散热组与发热元件组传热接触,从散热组的流出端流出的较高温传热介质可先经过第二换热器再经过第一换热器,再经散热组的流入端回流散热组。气体可先穿过第一换热器并与第一换热器内的传热介质热交换,再穿过第二换热器并与第二换热器内的传热介质热交换,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设备的散热效率。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参考图2,电子设备可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100,壳体100可具有与壳体100的内腔连通的进风口110与出风口120。壳体100的内腔中可容纳有第一换热器210、第二换热器220、散热组400、电路板310以及发热元件组320。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电路板310的侧视图,参考图3,发热元件组320可设置在电路板310的表面,且发热元件321可包括至少一个发热元件321,发热元件321可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unit,图形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计算芯片、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芯片、PCH(Platform Controller Hub,集成南桥)芯片等在电子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超过一定值的元器件。另外,散热组400可包括至少一个散热件410。每个发热元件321远离电路板310的表面均可贴附有至少一个散热件410,图3中以三个发热元件321与三个散热件410一一对应地贴附为例示出。当然,一个发热元件321可贴附有多个散热件410,或者,多个发热元件321可贴附有同一个散热件410。图3只是举例说明,对发热元件321的数量与散热件410的数量对应关系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散热件410与发热元件321可直接面面贴附传热,或者,散热件410与发热元件321之间可夹设有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导热界层,散热件410与发热元件321之间可通过导热界层接触传热。另外,发热元件321的热量可通过接触传热向散热件410的壁面传递,散热件410的壁面的热量也可通过接触传热向散热件410的内腔中的传热介质传递,以使得散热件410的内腔中的传热介质升温变为较高温传热介质。
此外,在散热组400包括多个散热件410时,多个散热件410可通过管组710实现如图2和图3示出的相互串接、或者图6示出的并接、或者图8示出的混合连接等。具体情况可参考下文,在此就不再赘述。但需要说明的是,不论多个散热件410采用何种连接方式,多个散热件410所形成的散热组400可以看做具有一个流入端c1与一个流出端c2。
继续参考图2,散热组400、第二换热器220以及第一换热器210之间可通过管组710形成用于供传热介质流动的回路。回路上可设有泵体720,泵体720可使传热介质在回路中循环。图2中的实心箭头表示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参考图2,第二换热器220与第一换热器210串接在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与流入端c1之间,且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连接。也就是说,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与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入端b1连接,散热组400的流入端c1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出端a2连接。从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流出的较高温传热介质可先经过第二换热器220,再经过第一换热器210,再经散热组400的流入端c1回流至散热组400内,再流向第二换热器220,以实现循环。
另外,为了实现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的风冷降温,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可设有风扇500,风扇500可引导如空气等气体从进风口110进入壳体100内腔中,并在与第一换热器210、第二换热器220换热后从壳体100的出风口120流出。
其中,风扇500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在风扇500的数量为一个时,该风扇500可位于第一换热器210朝向所述进风口110的一侧,也就是说,风扇500与第一换热器210沿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即,从进风口110进入壳体100的内腔中的气体可先经过风扇500再吹向第一换热器210;或者,在风扇500的数量为一个时,该风扇500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上可位于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之间。也就是说,第一换热器210、风扇500以及第二换热器220沿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即,从进风口110进入壳体100的内腔中的气体可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210、风扇500以及第二换热器220。
另外,在风扇500为多个时,至少一个风扇500可位于第一换热器210朝向进风口110的一侧,以便引导气体穿过第一换热器210;至少一个风扇500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上可位于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之间,以便引导流出第一换热器210的气体穿过第二换热器220,并提高第二换热器220的换热效率,减小风量损耗。
图2中的空心箭头表示如空气等的气体的流动方向,参考图2,为了在有限的壳体100的内腔体积下,提高换热效率,可将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沿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换句话说,气体可先穿过第一换热器210,再穿过第二换热器220。由于气体在穿过第一换热器210时与第一换热器210进行热交换,故穿过第二换热器220的气体的温度高于穿过第一换热器210的气体的温度。
结合传热介质在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之间的流动方向(实心箭头的方向)与气体在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之间的流动方向(空心箭头的方向)可知,气体的流动方向与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相反。从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流出的传热介质先进入第二换热器220并与较热的气体热交换,以使得传热介质先降低一定温度。而后,传热介质再流入第一换热器210并与较冷的传热介质热交换,再降低一定温度。相比于相关技术通过一个热交换器810进行热交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具有换热面积更大,换热具有阶段性,换热更均匀,换热效果更好。
继续参考图2,可选地,沿气体的流动方向,散热组400可位于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之间,以减小连接在散热组400与第一换热器210之间、连接在散热组400与第二换热器220之间的管组710的长度,进而减小传热介质的流动路径,进而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另外,可选地,气体可沿预设直线方向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流动。第一换热器210沿气体的流动方向在第二换热器22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第二换热器220至少部分重合,以使得气体沿预设直线方向依次穿过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进而使得气体的流动路径减小。另外,进风口110与出风口120可分列在壳体100沿预设直线方向的两端。
可以理解地,发热元件321所产生的热量会随工作时长的增加而增加,发热元件321产生的热量也会随处理数据的量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说,发热元件321所产生的热量不是固定值。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图4中管组710上的箭头表示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参考图4,为了将发热元件321的热量值与换热效率相匹配,可选地,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可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第一阀门610,第一阀门610可与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入端b1连接。且第一阀门610可使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连通,并使得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与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入端b1不连通,以使得从散热组400流出的传热介质可直接流向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而不经过第二换热器220;或者,第一阀门610可使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与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入端b1连通,并使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不连通,以使得从散热组400流出的传热介质可先经过第二换热器220再流向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
示例性地,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之间可设有第一管路711,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与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入端b1之间可设有第二管路712,第二管路712与所述第一管路711并接。
也就是说,管组710可包括第一管路711与第二管路712,第一管路711与第二管路712可并接在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即,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第一管路711以及第二管路712可相交于一点。第一管路711远离相交点的一端可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连通,第二管路712远离相交点的一端可与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入端b1连通。
另外,管组710可设有第一阀门610,第一阀门610可导通第一管路711并截止第二管路712,或者截止第一管路711并导通第二管路712。
具体而言,在发热元件组320的温度或者散热组400的温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第一阀门610可将第一管路711导通,以使得从散热组400流出的换热介质进入第一换热器210进行换热;第一阀门610还可将第二管路712截止,以避免从散热组400流出的换热介质进入第二换热器220换热。在发热元件组320的温度或者散热组400的温度高于第一预设值时,第一阀门610可将第二管路712导通,以使得第二换热器220与第一换热器210可如图3所示串接,从散热组400流出的换热介质进入第二换热器220进行换热,再经第一换热器210进行换热。如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根据发热元件321所产生的热量的等级选择不同的程度的换热效率,以便于合理分配能源,节约泵体720能源,提高降温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阀门610可为三通阀,该三通阀可如图4所示设置在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第一管路711以及第二管路712的相交点。当然,第一阀门610也可包括两个二通阀,两个二通阀可分别设置在第一管路711与第二管路712,且用于导通或截止其所在的管路。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与第一阀门610电连接的温度检测器,该温度检测器可用于检测发热元件组320的温度或者散热组400的温度。其中发热元件组320的温度可指发热元件组320的多个发热元件321的最高温度、或者多个发热元件321的平均温度。散热组400的温度可指散热组400的多个散热件410内的传热介质的最高温度、或者多个散热件410内的传热介质的平均温度、或者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的温度。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参考图5,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第三换热器230。图5中的实心箭头表示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参考图5,第三换热器230可串接在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之间。也就是说,第三换热器230的流入端d1与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连接,第三换热器230的流出端d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连接。从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流出的较高温传热介质可先经过第二换热器220,再经过第三换热器230,再经过第一换热器210,再经散热组400的流入端c1回流至散热组400内,再流向第二换热器220,以实现循环。
图5中的空心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动方向,参考图5,为了在有限的壳体100的内腔体积下,提高换热效率,第一换热器210、第三换热器230以及第二换热器220可沿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换句话说,气体可先穿过第一换热器210,再穿过第三换热器230,再穿过第二换热器220。故,穿过第三换热器230的气体的温度大于穿过第三换热器230的气体的温度,且穿过第三换热器230的气体的温度大于穿过第一换热器210的气体的温度。
继续参考图5,从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流出的传热介质可先进入第二换热器220并与较热的气体热交换,以使得传热介质先降低一定温度。而后,传热介质再流入第三换热器230并与较中温的传热介质热交换,再降低一定温度。而后,传热介质再流入第一换热器210并与较冷的传热介质热交换,再降低一定温度,以使得换热面积更大,换热更具有阶段性,换热更均匀,换热效果更好。
其中,气体可沿预设直线方向在所述壳体的内腔中流动。第一换热器210沿气体的流动方向在第二换热器22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第三换热器230沿气体的流动方向在第二换热器220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以及第二换热器220至少部分重合,以使得气体沿预设直线方向依次穿过第一换热器210、第三换热器230以及第二换热器220,进而使得气体的流动路径减小。
其中,第三换热器230可如图5所示串接在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之间,以使得设备始终以最高换热效率工作。当然,第三换热器230也可如图6所示并接于分流管路713,也就是说,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三换热器230的流出端d2连接,以便于将发热元件321的热量值与换热效率相匹配。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图6中管组710上的箭头表示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参考图6,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三换热器230的流出端d2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第二阀门620,第二阀门620可使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三换热器230的流入端d1连通,并使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三换热器230的流出端d2不连通,以使流出第二换热器220的传热介质可经第三换热器230流向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或者,第二阀门620可使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三换热器230的流出端d2连通,并使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三换热器230的流入端d1不连通,以使得流出第二换热器220的传热介质可直接流向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而不经过第三换热器230。
示例性地,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之间可设有相并接的分流管路713与换热管路714。第三换热器230可设置于换热管路714。换句话说,分流管路713的流入端与换热管路714的流入端并接在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分流管路713的流出端与第四换热器的流出端并接在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另外,第二阀门620可导通分流管路713并截止换热管路714,或,截止分流管路713并导通换热管路714。
具体而言,在发热元件组320的温度或者散热组400的温度低于第二预设值(或高于第一预设值且低于第二预设值)时,第二阀门620可将分流管路713导通并将换热管路714截止,以使得从第二换热器220流出的换热介质可经分流管路713进入第一换热器210进行换热,并避免从第二换热器220流出的换热介质流经第三换热器230。在发热元件组320的温度或者散热组400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值时,第二阀门620可截止分流管路713并导通第三换热器230所在的换热管路714,以使得从第二换热器220流出的换热介质可经换热管路714流入第三换热器230进行换热,再经第一换热器210进行换热,并避免从第二换热器220流出的换热介质流入分流管路713。如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根据发热元件321所产生的热量的等级选择不同的程度的换热效率,以便于合理分配能源,节约泵体720能源,提高降温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阀门620可为三通阀,该三通阀可如图6所示设置在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分流管路713以及换热管路714的相交点。当然,第二阀门620也可包括两个二通阀,两个二通阀可分别设置在分流管路713与换热管路714,且可导通或截止其所在的管路。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与第二阀门620电连接的温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可检测发热元件组320的温度或者散热组400的温度。
另外,在电子设备如图6所示设置时,即在第三换热器230与分流管路713并联连接,且第二阀门620控制是否允许传热介质流过第三换热器230时,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之间可通过如图4所示的第一管路711连接,且第一阀门610控制是否允许传热介质流过第二换热器220。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参考图7,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可选地,第三换热器230可为多个。图7中的实心箭头表示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参考图7,多个第三换热器230可按照预设顺序串接在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之间。也就是说,从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流出的较高温传热介质可先经过第二换热器220,再经过靠近第二换热器220的一个第三换热器230,再沿预设顺序依次经过其余第三换热器230,再经散热组400的流入端c1回流至散热组400内,再流向第二换热器220,以实现循环。
图7中的空心箭头表示气体的流动方向,参考图7,为了在有限的壳体100的内腔体积下,提高换热效率,多个第三换热器230沿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布置,气体的流动方向与预设顺序相反。也就是说,气体可先穿过第一换热器210,再穿过靠近第一换热器210的第三换热器230,再沿与预设顺序相反的方向依次穿过其余第三换热器230,再穿过第二换热器220。故,穿过第三换热器230的气体的温度沿第二预设顺序(或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增大。
继续参考图7,从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流出的传热介质可先进入第二换热器220并与较热的气体热交换,以使得传热介质先降低一定温度。而后,传热介质再流入靠近第二换热器220的第三换热器230并热交换降温,而后,传热介质再沿预设顺序依次流经其余第三换热器230,以便依次降温。待传热介质流过靠近第一换热器210的第三换热器230后,传热介质将流入第一换热器210并与较冷的传热介质热交换,再降低一定温度。如此,换热面积更大,换热更具有阶段性,换热更均匀,换热效果更好。
其中,多个第三换热器230可如图7所示串接在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之间,以使得设备以最高换热效率工作。当然,多个第三换热器230也可如图8所示并接于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之间的不同管路,以便于将发热元件321的热量值与换热效率相匹配。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图8中管组710上的箭头表示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参考图8,为了将发热元件321的热量值与换热效率相匹配,可选地,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之间设有多条分流管路713与多条换热管路714。多条分流管路713相互串接,多条换热管路714与多条分流管路713一一对应地并接,且多个第三换热器230一一对应地设置于多条换热管路714。
另外,管组710可设有第三阀门630,第三阀门630可导通对应的分流管路713并截止对应的换热管路714,或,导通对应的换热管路714并截止对应的分流管路713。
示例性地,图8中,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之间可设有三条串接的分流管路713,这三条管路沿预设顺序分别为:713-1、713-2、713-3。换热管路714为三条,且每条换热管路714均并接有一条分流管路713。其中,换热管路714-1与分流管路713-1并接,换热管路714-2与分流管路713-2并接,换热管路714-3与分流管路713-3并接。且每条换热管路714各设有一个第三换热器230。其中,四管路714-1设有第三换热器230-1,四管路714-2设有第三换热器230-2,四管路714-3设有第三换热器230-3。
在发热元件组320的温度或者散热组400的温度低于第三预设值(或高于第二预设值且低于第三预设值)时,第三阀门630可将换热管路714-1、分流管路713-2以及分流管路713-3导通,并可将分流管路713-1、换热管路714-2以及换热管路714-3截止,以使得第三换热器230-1串接在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之间。
在发热元件组320的温度或者散热组400的温度高于第三预设值且低于第四预设值时,第三阀门630可将换热管路714-1、换热管路714-2以及分流管路713-3导通,并可将分流管路713-1、分流管路713-2以及换热管路714-3截止,以使得第三换热器230-1与第三换热器230-2串接在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之间。
在发热元件组320的温度或者散热组400的温度高于第三预设值时,第三阀门630可将换热管路714-1、换热管路714-2以及换热管路714-3导通,并可将分流管路713-1、分流管路713-2以及分流管路713-3截止,以使得第三换热器230-1、第三换热器230-2以及第三换热器230-3串接在第二换热器220的流出端b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之间。
如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根据发热元件321所产生的热量的等级选择不同的程度的换热效率,以便于合理分配能源,节约泵体720能源,提高降温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阀门630可为三通阀,三通阀可如图8所示设置在对应的分流管路713与对应的换热管路714的相交点。当然,第三阀门630也可为二通阀,二通阀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分流管路713与对应的换热管路714,且可导通或截止其所在的管路。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还可包括与第三阀门630电连接的温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可检测发热元件组320的温度或者散热组400的温度。
另外,在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设置时,即在多个第三换热器230与多个分流管路713一一对应地并联连接,且第二阀门620控制是否允许传热介质流过第三换热器230,第三阀门630控制流过传热介质的第三换热器230的数量时,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入端a1之间可通过如图4所示的第一管路711连接,且第一阀门610控制是否允许传热介质流过第二换热器220。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参考图9,为了实现分区控制热量,可选地,发热元件组320可按照温度、位置、控制对应等划成多组,散热组400也可对应地设有多组,多组散热组400中的散热件410的设置方式可相同也可不同。每组散热组400可对应地与发热元件组320热交换。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均可为多个。每组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与流出端之间均可设有串接的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或者串接的第二换热器220、第三换热器230以及第一换热器210。
可选地,散热组400可包括多个散热件410,多个散热件410可如图4-图8所示依次串接。其中,为了使得发热量较大的发热元件321快速降温,发热量较大的发热元件321所对应的散热件410可位于发热量较小的发热元件321所对应的散热件410的上游,也就是说,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出端a2流出的换热介质可先经过发热量较大的发热元件321所对应的散热件410,再经过发热量较小的发热元件321所对应的散热件410。
或者,多个散热件410可如图10所示并接。也就是说,散热组400可具有多条相互并接的管路,每条管路均可设有散热件410。从第一换热器210的流出端a2流出的换热介质可从散热器820的流入端流入散热组400,并可经分配器分配成多股,每股换热介质可流入对应的管路的散热件410中。从每条管路流出的换热介质可经汇流器汇合成并从散热组400的流出端c2流出。
可选地,为了使得发热量较大的发热元件321快速降温,多个散热件410可如图11所示按照对应的发热元件321的发热量的从高到低被分配成从高到低的不同等级,等级高的散热件410可位于等级低的散热件410的上游,同等级的散热件410可相互并接。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为服务器。
其中,“上”、“下”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申请可实施的范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此外,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接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进风口与出风口,且所述壳体的内腔中设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发热元件组以及散热组;
所述散热组与所述发热元件组接触传热,所述散热组、所述第二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一换热器形成用于供传热介质流动的回路,所述散热组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散热组的流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沿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之间的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所述散热组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入端连接;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散热组的流出端、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入端和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阀门被配置为使所述散热组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入端连通并使所述散热组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入端不连通,或者使所述散热组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入端连通,并使所述散热组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入端不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入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入端连接;
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换热器沿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出端连接;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出端和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阀门被配置为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入端连通,并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出端不导通,或者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出端导通,并使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流入端不导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器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换热器串联连接在所述散热组的流出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流入端之间,且多个所述第三换热器沿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依次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风扇;
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侧;
和/或,所述风扇在所述气体的流动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沿所述电子设备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二换热器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换热器至少部分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为服务器。
CN202211128027.XA 2022-09-16 2022-09-16 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4131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8027.XA CN115413163A (zh) 2022-09-16 2022-09-16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28027.XA CN115413163A (zh) 2022-09-16 2022-09-16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3163A true CN115413163A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66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28027.XA Pending CN115413163A (zh) 2022-09-16 2022-09-16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131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199018B2 (ja) ラックマウントサーバシステム
US9538688B2 (en) Bimodal cooling in modular server system
US8619425B2 (en) Multi-fluid, two-phase immersion-cool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8929080B2 (en) Immersion-cooling of selected electronic component(s) mounted to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8179677B2 (en) Immersion-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subsystem of an electronics rack
US8369091B2 (en) Interleaved, immersion-coo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 electronic subsystem of an electronics rack
JP5671659B2 (ja) 冷却ユニット
US20170234623A1 (en) Gas cooled condensers for loop heat pipe like enclosure cooling
CN105981486A (zh) 可缩放的液体浸没冷却系统
US20120286514A1 (en) Fluid-driven, electricity-genera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data center
CN103687443A (zh) 冷却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35560A (zh) 热电致冷模块与包含热电致冷模块的散热装置
CN102055043A (zh) 电池和电池模块
CN109417862A (zh) 电路板、计算设备及散热机箱
CN208240664U (zh) 功率半导体模块及其散热系统
CN112437583A (zh) 用于对搁架进行自主冷却的冷却装置
WO2018176535A1 (zh) 一种新型机械泵液冷散热系统
CN113703550A (zh) 一种混合式液冷装置
CN115413163A (zh) 电子设备
CN213987154U (zh) 散热模块及投影装置
KR101897931B1 (ko) 전자 장치의 프로세서 냉각 시스템
CN213847412U (zh) 一种数据中心的循环冷却装置
JP3947797B2 (ja) 三次元実装型放熱モジュール
CN112399775B (zh) 具有多功能热交换器的用于高密度机架的冷却系统
CN209149236U (zh) 电路板、计算设备及散热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