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2556B - 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12556B
CN115412556B CN202211000854.0A CN202211000854A CN115412556B CN 115412556 B CN115412556 B CN 115412556B CN 202211000854 A CN202211000854 A CN 202211000854A CN 115412556 B CN115412556 B CN 1154125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data
data sharing
mobi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008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12556A (zh
Inventor
袁耀宇
何俊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ter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ter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ter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ter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0085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125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12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2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12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2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其通过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移动终端进行追踪搜索,对移动终端进行统一的接入管理,再将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组建到同一局域网络中,并指定其中一个移动终端对局域网络中的其他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共享,从而不需要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所有移动终端进行集中的数据共享管理,降低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数据处理压力,以及提高不同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数据共享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数据管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
背景技术
线上办公已经成为企业日常运行的一种重要办公模式,员工通过自身所持的移动终端登录相应的企业云办公平台就能够实现一站式的线上办公操作。当企业的员工数量众多,则登录到企业云办公平台的移动终端的数量也较多,若同一时间段内有较多的移动终端向企业云办公平台发起数据传输或处理请求,这会对企业云办公平台带来较大的数据处理压力,使得企业云办公平台属下的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数据共享传输时存在一定的延迟滞后,从而降低企业云办公平台的运作顺畅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其通过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企业场所内部的移动终端进行搜索,以此对进入到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发送连接指令,并将相应的移动终端接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将当前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共同组建形成相应的局域网络,并确定每个移动终端是否具备数据共享权限以及选择其中一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作为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再利用中心化终端收集和检查其他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包,从而控制对数据包的转发共享状态;上述方法通过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移动终端进行追踪搜索,对移动终端进行统一的接入管理,再将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组建到同一局域网络中,并指定其中一个移动终端对局域网络中的其他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共享,从而不需要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所有移动终端进行集中的数据共享管理,降低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数据处理压力,以及提高不同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数据共享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指示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企业场所内部存在的移动终端进行搜索,以此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的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通过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进入到所述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发送连接指令,从而将所述移动终端接入到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
步骤S2,获取接入到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所有移动终端当前的办公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办公状态信息,确定当前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从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中组建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局域网络;
步骤S3,对处于同一局域网络的所有移动终端进行终端身份认证,以此确定每个移动终端是否具备数据共享权限;并将其中一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作为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
步骤S4,通过所述中心化终端收集来自其他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包,并根据对所述数据包的检查结果,控制对所述数据包的转发共享状态。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中,指示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企业场所内部存在的移动终端进行搜索,以此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的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具体包括:
指示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向布置在企业场所内部不同位置的移动终端扫描设备发送扫面工作指令,使得所述移动终端扫描设备对企业场所内部存在的移动终端进行信号追踪扫描,从而得到移动终端在企业场所内部所处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的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中,通过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进入到所述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发送连接指令,从而将所述移动终端接入到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具体包括:
当移动终端进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的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时,通过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向进入到所述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发送网络链接指令;当所述移动终端对接收到的网络链接指令进行认证后,所述移动终端接入到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中。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中,获取接入到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所有移动终端当前的办公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办公状态信息,确定当前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具体包括:
获取接入到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所有移动终端当前启动的线上办公会议程序的会议端口编号;
对比所有接入到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所有移动终端各自的会议端口编号,将具有同一会议端口编号的移动终端确定为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移动终端。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中,从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中组建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局域网络具体包括:
获取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各自在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网关连接状态,并根据所述网关连接状态,构建覆盖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局域网络。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3中,对处于同一局域网络的所有移动终端进行终端身份认证,以此确定每个移动终端是否具备数据共享权限具体包括:
获取处于同一局域网络的所有移动终端各自的终端身份信息,并根据所述终端身份信息,从而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获取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历史数据共享日志信息;
对所述历史数据共享日志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接入到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历史过程中,是否存在自身发送的数据包被拦截的情况,若存在,则确定对应的移动终端不具备数据共享权限;若不存在,则确定对应的移动终端具备数据共享权限。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3中,将其中一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作为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具体包括:
获取所有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各自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并根据所述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确定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从而将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作为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4中,通过所述中心化终端收集来自其他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包,并根据对所述数据包的检查结果,控制对所述数据包的转发共享状态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中心化终端收集来自其他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包了,并根据所述数据包的发送时间由先到后的顺序,将所有数据包依次排列为数据包队列;
通过所述中心化终端对所述数据包队列的每个数据包逐一进行病毒数据扫描检测处理,判断所述数据包是否包含病毒数据;若包含,则将对应的数据包进行销毁;若不包含,则将对应的数据包通过所述局域网络转发共享到对应的目标移动终端。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3中,获取所有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各自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并根据所述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确定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具体包括:
利用下面公式(1),根据每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确定初始使用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时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
在上述公式(1)中,A(t0)表示t0时刻确定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为第A(t0)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t0表示首次使用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的初始时刻;D(t0_a)表示t0时刻所述第a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D(t0_e)表示t0时刻所述第e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V(t0_a)表示t0时刻所述第a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数据运算速率值;V(t0_e)表示t0时刻所述第e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数据运算速率值;n表示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的总个数;表示将e 的值从1取值到n代入到括号内得到括号内的最大值;表示将e的值从1取值到n代入到括号内得到括号内的最小值;表示将a的值从1 取值到n代入到括号内得到取得括号内最大值时的a值;
在所述步骤S4中,通过所述中心化终端收集来自其他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包,并根据对所述数据包的检查结果,控制对所述数据包的转发共享状态,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根据所述所有数据包的历史检查结果以及所有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各自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重新确定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并将其作为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其过程为:
步骤S401,利用下面公式(2),根据当前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历史被选中当为中心化终端的次数控制下一次更新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的间隔时间,
在上述公式(2)中,T(t+)表示下一次更新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的时刻距离本次更新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的时刻之间的控制间隔时间; T(t-)表示本次更新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的时刻距离上一次更新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的时刻之间的控制间隔时间,若本次更新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为初次,则T(t-)为预设的一段时间;t表示当前时刻;A(t)表示当前时刻对应的本次更新的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为第A(t)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m[(t0→t),A(t)]表示从t0时刻到当前时刻第A(t)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被选中当为中心化终端的次数;M(t0→t)表示从t0时刻到当前时刻选出的中心化终端的总次数;
步骤S402,利用下面公式(3),根据所述所有数据包的历史检查结果以及所有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各自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重新确定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对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进行阶段性更新,
在上述公式(3)中,A(t)表示当前时刻对应的本次更新的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为第A(t)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若t=t0则A(t)= A(t0);P[(t0→t),a]表示从t0时刻到当前时刻第a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被扫描包含病毒数据的次数;P[(t0→t),e]表示从t0时刻到当前时刻第e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被扫描包含病毒数据的次数; D(t_a)表示当前时刻所述第a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 D(t_e)表示当前时刻所述第e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 V(t_a)表示当前时刻所述第a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数据运算速率值; V(t_e)表示当前时刻所述第e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数据运算速率值;表示在满足P[(t0→t),a]=0的条件下将a的值从1取值到n代入到括号内得到取得括号内最大值时的a值。
相比于现有技术,该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通过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企业场所内部的移动终端进行搜索,以此对进入到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发送连接指令,并将相应的移动终端接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将当前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共同组建形成相应的局域网络,并确定每个移动终端是否具备数据共享权限以及选择其中一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作为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再利用中心化终端收集和检查其他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包,从而控制对数据包的转发共享状态;上述方法通过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移动终端进行追踪搜索,对移动终端进行统一的接入管理,再将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组建到同一局域网络中,并指定其中一个移动终端对局域网络中的其他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共享,从而不需要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所有移动终端进行集中的数据共享管理,降低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数据处理压力,以及提高不同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数据共享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指示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企业场所内部存在的移动终端进行搜索,以此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的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通过该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进入到该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发送连接指令,从而将该移动终端接入到该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
步骤S2,获取接入到该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所有移动终端当前的办公状态信息,根据该办公状态信息,确定当前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从该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中组建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局域网络;
步骤S3,对处于同一局域网络的所有移动终端进行终端身份认证,以此确定每个移动终端是否具备数据共享权限;并将其中一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作为该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
步骤S4,通过该中心化终端收集来自其他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包,并根据对该数据包的检查结果,控制对该数据包的转发共享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通过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企业场所内部的移动终端进行搜索,以此对进入到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发送连接指令,并将相应的移动终端接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将当前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共同组建形成相应的局域网络,并确定每个移动终端是否具备数据共享权限以及选择其中一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作为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再利用中心化终端收集和检查其他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包,从而控制对数据包的转发共享状态;上述方法通过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移动终端进行追踪搜索,对移动终端进行统一的接入管理,再将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组建到同一局域网络中,并指定其中一个移动终端对局域网络中的其他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共享,从而不需要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所有移动终端进行集中的数据共享管理,降低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数据处理压力,以及提高不同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数据共享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优选地,在该步骤S1中,指示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企业场所内部存在的移动终端进行搜索,以此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的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具体包括:
指示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向布置在企业场所内部不同位置的移动终端扫描设备发送扫面工作指令,使得该移动终端扫描设备对企业场所内部存在的移动终端进行信号追踪扫描,从而得到移动终端在企业场所内部所处的位置信息;
根据该位置信息,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的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移动终端扫描设备可为但不限于是终端天线信号扫描设备,其用于对移动终端的天线信号进行主动扫描搜索检测,确定企业场所内部存在的移动终端所处位置进行定位,从而快速准确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的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其中,上述根据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判断移动终端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移动信号覆盖范围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选择,这里不怎么详细的叙述。
优选地,在该步骤S1中,通过该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进入到该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发送连接指令,从而将该移动终端接入到该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具体包括:
当移动终端进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的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时,通过该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向进入到该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发送网络链接指令;当该移动终端对接收到的网络链接指令进行认证后,该移动终端接入到该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中。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当移动终端进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的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时,即在移动终端接收到企业云办公网络发出的移动信号的信号强度达到预设强度值时,通过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向进入到该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发送网络链接指令,当移动终端的用户在移动终端的界面上对该网络链接指令进行认证后,该移动终端即可获得与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权限;当移动终端的用户在移动终端的界面上对该网络链接指令进行拒绝后,该移动终端无法获得与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权限。
优选地,在该步骤S2中,获取接入到该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所有移动终端当前的办公状态信息,根据该办公状态信息,确定当前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具体包括:
获取接入到该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所有移动终端当前启动的线上办公会议程序的会议端口编号;
对比所有接入到该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所有移动终端各自的会议端口编号,将具有同一会议端口编号的移动终端确定为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移动终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以所有移动终端当前启动的线上办公会议程序的会议端口编号(即线上办公会议程序的会议房间编号)为基准,将在同一会议房间编号对应的会议房间的所有移动终端确定为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移动终端,这样能够对所有移动终端进行统一的管理。
优选地,在该步骤S2中,从该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中组建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局域网络具体包括:
获取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各自在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网关连接状态,并根据该网关连接状态,构建覆盖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局域网络。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实际工作中,接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每个移动终端都会与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中相应的网关设备连接,根据每个移动终端与网关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确定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相互之间的网关连接链路关系,继而根据上述网关连接链路关系,构建覆盖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局域网络,从而保证局域网络内部的所有移动终端能够实现高效的局域数据通信。
优选地,在该步骤S3中,对处于同一局域网络的所有移动终端进行终端身份认证,以此确定每个移动终端是否具备数据共享权限具体包括:
获取处于同一局域网络的所有移动终端各自的终端身份信息,并根据该终端身份信息,从而该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获取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历史数据共享日志信息;
对该历史数据共享日志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确定该移动终端在接入到该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历史过程中,是否存在自身发送的数据包被拦截的情况,若存在,则确定对应的移动终端不具备数据共享权限;若不存在,则确定对应的移动终端具备数据共享权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以移动终端在接入到该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历史过程,向外发出的数据包是否被拦截的情况为基准,确定移动终端是否具备数据共享权限,从而避免不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在局域网络内部参与数据共享而影响局域网络内部的数据共享顺畅性。
优选地,在该步骤S3中,将其中一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作为该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具体包括:
获取所有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各自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并根据该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确定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从而将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作为该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以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为基准,选择其中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通常而言,当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越大和数据运算速率值越高,其数据处理能力也越强。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构建相应的移动终端运行评估模型,对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其中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
优选地,在该步骤S4中,通过该中心化终端收集来自其他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包,并根据对该数据包的检查结果,控制对该数据包的转发共享状态具体包括:
通过该中心化终端收集来自其他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包了,并根据该数据包的发送时间由先到后的顺序,将所有数据包依次排列为数据包队列;
通过该中心化终端对该数据包队列的每个数据包逐一进行病毒数据扫描检测处理,判断该数据包是否包含病毒数据;若包含,则将对应的数据包进行销毁;若不包含,则将对应的数据包通过该局域网络转发共享到对应的目标移动终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局域网络中构建以中心化终端为主的中心化数据共享体系,这样无需通过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也能够实现数据在局域网络内部的稳定实时共享。此外,通过该中心化终端对该数据包队列的每个数据包逐一进行病毒数据扫描检测处理,这样能够避免局域网络内部被病毒数据入侵,确保局域网络的数据安全性。
优选地,在该步骤S3中,获取所有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各自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并根据该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确定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具体包括:
利用下面公式(1),根据每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确定初始使用该企业云办公网络时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
在上述公式(1)中,A(t0)表示t0时刻确定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为第A(t0)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t0表示首次使用该企业云办公网络的初始时刻;D(t0_a)表示t0时刻该第a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D(t0_e)表示t0时刻该第e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 V(t0_a)表示t0时刻该第a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数据运算速率值; V(t0_e)表示t0时刻该第e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数据运算速率值;n 表示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的总个数;表示将e的值从1取值到n代入到括号内得到括号内的最大值;表示将e的值从1取值到n代入到括号内得到括号内的最小值;表示将a的值从1取值到n代入到括号内得到取得括号内最大值时的a值;
在该步骤S4中,通过该中心化终端收集来自其他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包,并根据对该数据包的检查结果,控制对该数据包的转发共享状态,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根据该所有数据包的历史检查结果以及所有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各自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重新确定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并将其作为该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其过程为:
步骤S401,利用下面公式(2),根据当前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历史被选中当为中心化终端的次数控制下一次更新该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的间隔时间,
在上述公式(2)中,T(t+)表示下一次更新该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的时刻距离本次更新该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的时刻之间的控制间隔时间;T(t-) 表示本次更新该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的时刻距离上一次更新该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的时刻之间的控制间隔时间,若本次更新该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为初次,则T(t-)为预设的一段时间;t表示当前时刻;A(t)表示当前时刻对应的本次更新的该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为第A(t)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m[(t0→t),A(t)]表示从t0时刻到当前时刻第A(t)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被选中当为中心化终端的次数;M(t0→t)表示从t0时刻到当前时刻选出的中心化终端的总次数;
步骤S402,利用下面公式(3),根据该所有数据包的历史检查结果以及所有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各自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重新确定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对该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进行阶段性更新,
在上述公式(3)中,A(t)表示当前时刻对应的本次更新的该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为第A(t)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若t=t0则A(t)=A(t0); P[(t0→t),a]表示从t0时刻到当前时刻第a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被扫描包含病毒数据的次数;P[(t0→t),e]表示从t0时刻到当前时刻第e 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被扫描包含病毒数据的次数;D(t_a) 表示当前时刻该第a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D(t_e)表示当前时刻该第e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V(t_a)表示当前时刻该第a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数据运算速率值;V(t_e)表示当前时刻该第e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数据运算速率值;表示在满足P[(t0→t),a]=0的条件下将a的值从1取值到n代入到括号内得到取得括号内最大值时的a值。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利用上述公式(1),根据每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确定初始使用企业云办公网络时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从而综合自动处理得到初始的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便于对当前的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进行量化的初始定位,便于后续的计算和控制,然后利用上述公式(2),根据当前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历史被选中当为中心化终端的次数控制下一次更新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的间隔时间,从而在长期处于一个中心化终端下的更新时间间隔保持稳定节约系统能耗,在一直变动的中心化终端下的更新时间间隔进行减小,确保最优的移动终端可以较长时间的最为中心化终端;最后利用上述公式(3),根据所有数据包的历史检查结果以及所有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各自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重新确定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对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进行阶段性更新,从而根据更新和每次更新的时间间隔形成一套自反馈的计算控制系统,确保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可知,该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通过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企业场所内部的移动终端进行搜索,以此对进入到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发送连接指令,并将相应的移动终端接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将当前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共同组建形成相应的局域网络,并确定每个移动终端是否具备数据共享权限以及选择其中一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作为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再利用中心化终端收集和检查其他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包,从而控制对数据包的转发共享状态;上述方法通过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移动终端进行追踪搜索,对移动终端进行统一的接入管理,再将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组建到同一局域网络中,并指定其中一个移动终端对局域网络中的其他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共享,从而不需要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所有移动终端进行集中的数据共享管理,降低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数据处理压力,以及提高不同移动终端之间进行数据共享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指示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企业场所内部存在的移动终端进行搜索,以此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的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通过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进入到所述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发送连接指令,从而将所述移动终端接入到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
步骤S2,获取接入到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所有移动终端当前的办公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办公状态信息,确定当前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从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中组建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局域网络;
步骤S3,对处于同一局域网络的所有移动终端进行终端身份认证,以此确定每个移动终端是否具备数据共享权限;并将其中一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作为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
步骤S4,通过所述中心化终端收集来自其他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包,并根据对所述数据包的检查结果,控制对所述数据包的转发共享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中,指示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企业场所内部存在的移动终端进行搜索,以此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的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具体包括:
指示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向布置在企业场所内部不同位置的移动终端扫描设备发送扫描工作指令,使得所述移动终端扫描设备对企业场所内部存在的移动终端进行信号追踪扫描,从而得到移动终端在企业场所内部所处的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确定移动终端是否进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的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中,通过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对进入到所述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发送连接指令,从而将所述移动终端接入到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具体包括:
当移动终端进入到企业云办公网络的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时,通过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向进入到所述移动信号覆盖范围内的移动终端发送连接指令;当所述移动终端对接收到的连接指令进行认证后,所述移动终端接入到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2中,获取接入到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所有移动终端当前的办公状态信息,根据所述办公状态信息,确定当前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具体包括:
获取接入到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所有移动终端当前启动的线上办公会议程序的会议端口编号;
对比所有接入到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所有移动终端各自的会议端口编号,将具有同一会议端口编号的移动终端确定为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移动终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2中,从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中组建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局域网络具体包括:
获取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各自在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网关连接状态,并根据所述网关连接状态,构建覆盖处于同一线上办公场景的所有移动终端的局域网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3中,对处于同一局域网络的所有移动终端进行终端身份认证,以此确定每个移动终端是否具备数据共享权限具体包括:
获取处于同一局域网络的所有移动终端各自的终端身份信息,并根据所述终端身份信息,从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获取每个移动终端对应的历史数据共享日志信息;
对所述历史数据共享日志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在接入到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平台的历史过程中,是否存在自身发送的数据包被拦截的情况,若存在,则确定对应的移动终端不具备数据共享权限;
若不存在,则确定对应的移动终端具备数据共享权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3中,将其中一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作为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具体包括:
获取所有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各自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并根据所述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确定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从而将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作为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4中,通过所述中心化终端收集来自其他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包,并根据对所述数据包的检查结果,控制对所述数据包的转发共享状态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中心化终端收集来自其他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包,并根据所述数据包的发送时间由先到后的顺序,将所有数据包依次排列为数据包队列;
通过所述中心化终端对所述数据包队列的每个数据包逐一进行病毒数据扫描检测处理,判断所述数据包是否包含病毒数据;若包含,则将对应的数据包进行销毁;若不包含,则将对应的数据包通过所述局域网络转发共享到对应的目标移动终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3中,获取所有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各自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并根据所述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确定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具体包括:
利用下面公式(1),根据每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确定初始使用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时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
在上述公式(1)中,A(t0)表示t0时刻确定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为第A(t0)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t0表示首次使用所述企业云办公网络的初始时刻;D(t0_a)表示t0时刻第a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D(t0_e)表示t0时刻第e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V(t0_a)表示t0时刻所述第a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数据运算速率值;V(t0_e)表示t0时刻所述第e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数据运算速率值;n表示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的总个数:表示将e的值从1取值到n代入到括号内得到括号内的最大值;表示将a的值从1取值到n代入到括号内得到取得括号内最大值时的a值;
在所述步骤S4中,通过所述中心化终端收集来自其他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上传的数据包,并根据对所述数据包的检查结果,控制对所述数据包的转发共享状态,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根据所述所有数据包的历史检查结果以及所有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各自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重新确定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并将其作为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其过程为:
步骤S401,利用下面公式(2),根据当前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历史被选中当为中心化终端的次数控制下一次更新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的间隔时间,
在上述公式(2)中,T(t+)表示下一次更新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的时刻距离本次更新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的时刻之间的控制间隔时间;T(t-)表示本次更新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的时刻距离上一次更新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的时刻之间的控制间隔时间,若本次更新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为初次,则T(t-)为预设的一段时间;t表示当前时刻;A(t)表示当前时刻对应的本次更新的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为第A(t)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m[(t0→t),A(t)]表示从t0时刻到当前时刻第A(t)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被选中当为中心化终端的次数;M(t0→t)表示从t0时刻到当前时刻选出的中心化终端的总次数;
步骤S402,利用下面公式(3),根据所述所有数据包的历史检查结果以及所有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各自的内存空间值和数据运算速率值重新确定具有最高数据处理能力的移动终端,对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进行阶段性更新,
在上述公式(3)中,A(t)表示当前时刻对应的本次更新的所述局域网络的中心化终端为第A(t)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若t=t0则A(t)=A(t0);P[(t0→t),a]表示从t0时刻到当前时刻第a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被扫描包含病毒数据的次数;P[(t0→t),e]表示从t0时刻到当前时刻第e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的移动终端的数据包被扫描包含病毒数据的次数;D(t_a)表示当前时刻所述第a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D(t_e)表示当前时刻所述第e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内存空间值;V(t_a)表示当前时刻所述第a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数据运算速率值;V(t_e)表示当前时刻所述第e个具备数据共享权限移动终端的数据运算速率值;表示在满足P[(t0→t),a]=0的条件下将a的值从1取值到n代入到括号内得到取得括号内最大值时的a值。
CN202211000854.0A 2022-08-19 2022-08-19 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 Active CN1154125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0854.0A CN115412556B (zh) 2022-08-19 2022-08-19 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0854.0A CN115412556B (zh) 2022-08-19 2022-08-19 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2556A CN115412556A (zh) 2022-11-29
CN115412556B true CN115412556B (zh) 2023-04-14

Family

ID=84161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00854.0A Active CN115412556B (zh) 2022-08-19 2022-08-19 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125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61673B (zh) * 2023-07-10 2024-02-02 贵州宏信达高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数据共享的多人远程在线协同设计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7634A (zh) * 2022-03-08 2022-07-15 南京墨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式的高度集成移动办公PaaS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0723B (zh) * 2013-12-30 2018-12-0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文件共享方法、系统、浏览器及服务器
CN110084724A (zh) * 2019-04-29 2019-08-02 湖北省烟草公司武汉市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涉烟情报协同研判系统
CN111182083B (zh) * 2020-02-11 2021-06-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和边缘设备
CN111401844B (zh) * 2020-03-17 2023-11-21 广州佳航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共享协同办公方法及数据共享平台
CN113676560B (zh) * 2021-10-25 2022-02-22 天津嘉萱智财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共享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7634A (zh) * 2022-03-08 2022-07-15 南京墨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式的高度集成移动办公PaaS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2556A (zh) 202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74341A1 (en) Methods of taking elevator by unmanned device, elevator controlling methods, elevator scheduling methods, unmanned devices, elevator controlling devices, elevator scheduling cloud platforms and systems for taking elevator by unmanned device
CN115412556B (zh) 基于企业云办公网络的数据共享方法
CN112367697B (zh) 一种基站节能方法及装置
CN105182767A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13051570B (zh) 服务器访问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0070652A (zh)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41670A (zh) 一种新型动态蜜罐系统
EP4021060A1 (en) Detec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3885349A (zh) 一种局域网自治的分布式智能家居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210337629A1 (en) Universal narrow-band internet of things communication node for use with environmental sensors and stations
KR101117628B1 (ko) 비인가 무선 단말기의 접속을 탐지할 수 있는 무선 보안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4553458A (zh) 一种电力物联网环境下的可信群体的构建与动态维护方法
CN116647572B (zh) 访问端点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82010A (zh) 基于协同入侵检测的大规模网络安全防御系统
CN107317854B (zh) 基于控制表的终端设备上报频率调节方法及路由节点
CN115378841B (zh) 设备接入云平台状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JP2019169881A (ja) 異常トラヒック分析装置、異常トラヒック分析方法及び異常トラヒック分析プログラム
KR101686186B1 (ko) 핸드오버 대기시간 감소를 위한 핸드오버 수행방법 및 모바일 무선 네트워크 시스템
CN114584399B (zh) 一种分布式热网、光伏数据的采集方法及系统
CN112925212B (zh) 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243258B (zh) 一种网络接入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3872802B (zh) 检测网元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17608B (zh) 一种协议自动匹配的装置和方法
CN116800459A (zh) 基于网关切换的物联网设备远程操控方法和系统
CN114221819A (zh) 一种基于博弈论的网络扫描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Data Sharing Method Based on Enterprise Cloud Office Network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414

Pledgee: Industrial Bank Co.,Ltd. Shanghai Changning sub branch

Pledgor: Hunter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310000256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