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2326A - 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12326A
CN115412326A CN202211011554.2A CN202211011554A CN115412326A CN 115412326 A CN115412326 A CN 115412326A CN 202211011554 A CN202211011554 A CN 202211011554A CN 115412326 A CN115412326 A CN 115412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historical
service
coefficient
service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15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希望
倪魁
韦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yi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yi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yi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yi Safe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15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123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12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232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36983 priority patent/WO2024040794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by monitoring network traffic
    • H04L63/1425Traffic logging, e.g. anomaly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4Processing captured monitoring data, e.g. for logfile gen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76Network utilisation, e.g. volume of load or congestion lev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detecting or protecting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 H04L63/1441Countermeasures against malicious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中识别各个业务流量的N个业务类型;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以及第n个业务类型的业务流量,确定综合业务流量;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N的整数;在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生成告警信息。上述方案,在异常流量检测过程中,精准识别用户输入的业务流量的业务类型。根据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及时检测异常流量,对业务流量形成有力防护,提高异常流量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异常网络流量是由各种网络攻击引起,它可以影响网络的性能。因此,随着网络流量趋于海量、复杂化,检测和分析网络流量已经成为网络安全领域重要的挑战和研究。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基本所有企业都需要通过网站、应用程序等对外提供服务、宣传产品、树立品牌。为了提供稳定优质服务,企业的信息化设施必须做好有关于异常流量识别和防护,保证数据安全和系统可用性。
如何检测异常流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用于识别用户业务流量的业务类型,检测异常流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包括:
识别各个业务流量的N个业务类型;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以及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业务流量,确定综合业务流量;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N的整数;
其中,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根据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在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确定;所述历史告警信息是在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内获得的,所述预测准确率为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与所述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的数量的比值,所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是根据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和一个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历史告警信息中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历史业务流量确定的;
在所述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生成告警信息。
上述方法,在异常流量检测过程中,精准识别用户输入的业务流量的业务类型,及时检测异常流量,对业务流量形成有力防护,提高异常流量检测效率。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告警信息达到预设值的情况下,向用户发送告警;
接收用户发送的异常流量防护指令;
将所述异常流量防护指令下发给防护设备执行所述异常流量防护指令对应的操作。
上述方法通过向用户发送告警,接收用户发送的异常流量防护指令,使告警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处理,防护设备及时执行防护操作,提高防护效率。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预测准确率,确定所述N个业务类型的优先级信息;按照所述优先级信息从高到低的顺序,生成检测链;所述检测链包括第n个业务类型以及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
上述方法通过确定n个业务类型的优先级信息,生成检测链,确定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使不同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在检测链中进行更新。
可选的,所述按照所述优先级信息从高到低的顺序,生成检测链,包括:
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一告警系数,确定所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是所述检测链中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的第n个业务类型;k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在所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告警系数和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
在所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检测链的预测准确率;所述预测准确率是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在所述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
在所述预测准确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告警系数作为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
上述方法通过将历史综合业务流量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确定第一告警系数为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将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进行更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检测链的预测准确率小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告警系数和所述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
根据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所述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
上述方法通过更新第一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进一步确定上述告警系数能否作为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达到最大值,且所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预测准确率小于所述预设概率的情况下,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所述告警系数最大值,第k+1个检测信息点以及所述第k+1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二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所述第k+1个检测信息点是所述检测链中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的第n+1个业务类型;
在所述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告警系数和所述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二告警系数。
上述方法通过更新第k+1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二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进一步确定上述第一告警系数能否作为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上述第二告警系数能否作为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更新的预测准确率;所述更新的预测准确率是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和所述第k+1个检测信息点在所述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
在所述更新的预测准确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告警系数最大值为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确定所述更新的第二告警系数为所述第k+1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
上述方法通过确定预测准确率,在预测准确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确定告警系数最大值为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第二告警系数为第k+1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更新的预测准确率小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告警系数和所述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二告警系数。
上述方法通过第二告警系数和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二告警系数。进一步确定上述第一告警系数能否作为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上述第二告警系数能否作为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常流量检测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各个业务流量的N个业务类型;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以及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业务流量,确定综合业务流量;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N的整数;
其中,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根据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在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确定;所述历史告警信息是在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内获得的,所述预测准确率为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与所述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的数量的比值,所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是根据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和一个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历史告警信息中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历史业务流量确定的;
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生成告警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
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中对应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告警短信提示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检测链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链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链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链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链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链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异常流量的整体流程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常流量检测的装置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为了提供稳定优质服务,企业的信息化设施必须做好有关于异常流量识别和防护,保证数据安全和系统可用性。但是,现有技术中有关于异常流量的防护方法大多具有一定程度的延时,并且无法根据用户的输入业务流量特征进行定制识别。因此,如何对用户识别输入业务流量类型、对输入业务流量进行精细化管理、及时检测异常流量就显得很有必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例如,识别各个业务流量的N个业务类型。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以及第n个业务类型的业务流量,确定综合业务流量。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N的整数。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在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确定。历史告警信息是在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内获得的。预测准确率为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与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的数量的比值。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是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和一个预设周期内历史告警信息中第n个业务类型的历史业务流量确定的。在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生成告警信息。这样,可以精准识别用户输入的业务流量的业务类型,及时检测异常流量,对业务流量形成有力防护。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包括服务端100以及终端101,服务端100与终端101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可通信的连接,以实现本申请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
用户可以使用服务端100通过网络与终端101交互,例如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101上可以安装有各种客户端应用程序,例如程序编写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等。终端101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端100用于识别各个业务流量的N个业务类型。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以及第n个业务类型的业务流量,确定综合业务流量。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N的整数。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在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确定。历史告警信息是在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内获得的。预测准确率为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与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的数量的比值。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是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和一个预设周期内历史告警信息中第n个业务类型的历史业务流量确定的。在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生成告警信息。其中,服务端100可以为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识别各个业务流量的N个业务类型;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步骤S202、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以及第n个业务类型的业务流量,确定综合业务流量;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N的整数;
步骤S203、在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生成告警信息。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用户通过终端的操作界面启动客户端,输入业务流量。例如,用户可以单击客户端的视频链接收看该视频。
在步骤S201中,用户输入业务流量之后,服务端根据输入业务流量的数据包识别输入业务流量的N个业务类型,检测用户输入业务流量是否为异常流量。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收到用户输入业务流量之后,使用深度包检测(DeepPacnet Inspection,DPI)对用户输入业务流量进行识别。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DPI设备部署到关键网络节点即流量入口处,可以大大减少服务端的资源消耗。在用户输入业务流量时,通过DPI及时检测异常流量,针对不同网络的应用层载荷(如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DNS)、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Transfer Protocol,HTTP)等)进行深度检测。识别用户输入业务流量,对业务流量的业务类型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对用户业务类型进行判定,进一步精准识别用户业务流量及不同类型用户业务流量流向趋势。基于DPI的统计分析,可指导控制面对硬件设备的配置进行优化调整。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DPI设备根据如表1所示的主流互联网业务分类表,将用户输入业务流量的数据包识别到表1中的业务类型中。通过识别输入业务流量的各个业务类型,提高控制输入业务流量的精细化程度。
例如,输入业务流量的协议类型是文件传输,则该业务流量的业务类型是传统数据业务。输入业务流量的协议类型是文本消息,则该业务流量的业务类型是即时通信业务。
Figure BDA0003810757620000081
Figure BDA0003810757620000091
表1
在将用户输入业务流量识别到表1中业务类型的某一类之前,根据DPI中包含的端口识别规则、关键字识别规则、五元组匹配规则对业务流量数据包的协议类型进行匹配识别。
下面分别根据端口识别规则、关键字识别规则、五元组匹配规则介绍如何对输入业务流量的协议类型进行具体的识别。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端口识别是根据业务常用端口对业务流量数据包端口进行逐包匹配。根据表2,常用端口业务表进行匹配。
例如,端口号是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20,则该业务流量的协议类型是文件传输协议。端口号是TCP23,则该业务流量的协议类型是远程连接命令。
Figure BDA0003810757620000092
Figure BDA0003810757620000101
表2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关键字识别是根据知识库中的关键字,将含有关键字的数据用户输入的业务流量数据包逐包匹配。根据表3,常用业务关键字表进行匹配。
例如,用户输入的业务流量的数据包中包括TCP内容开头的“收到(GET)”,则该业务流量的协议类型为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HTTP)。用户输入的业务流量的数据包中包括MAC帧开头的13和14个字节为0x0800,IP首部中协议字段为0x02,则该业务流量的协议类型为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Protocol,ICMP)。
Figure BDA0003810757620000102
Figure BDA0003810757620000111
表3
五元组识别,即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五元组识别,包括源地址、目的地址、协议类型、源端号、目的端口号。根据已识别的五元组和业务类型对应的五元组哈希表。对于用户输入的业务流量数据包逐包提取数据流的五元组,采用预设的哈希算法根据IP报文的五元组信息来计算哈希值,利用哈希值搜索哈希表中数据,从而匹配上述业务流量的业务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端口识别、关键字识别、五元组匹配的方式没有固定的先后识别顺序,任意一种方式匹配业务流量数据包都是可行的。在上述任意一种方式匹配业务流量数据包成功之后,其他的匹配方式不需要再次对业务流量数据包进行匹配。在识别业务流量之后,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存储各个业务类型对应的数据信息。其中,数据信息包括流量数据等信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预设周期识别用户输入的业务流量的业务类型。
例如,将预设周期设定为5分钟,则在本次预设周期对应的时间点到达后,识别上个预设周期对应的时间点与本次预设周期对应的时间点之间所有输入的业务流量的N个业务类型。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用户输入业务流量时,根据输入业务流量的数据包实时识别该业务流量的业务类型。
在步骤S202中,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在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确定。历史告警信息是在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内获得的。预测准确率为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与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的数量的比值。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是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和一个预设周期内历史告警信息中第n个业务类型的历史业务流量确定的。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N的整数。可选的,n取遍1至N的整数。
举例来说,根据第1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以及该第1个业务类型的业务流量的乘积;第2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以及该第2个业务类型的业务流量的乘积,以此类推,根据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以及该N个业务类型的业务流量的乘积的和,计算综合业务流量。
例如,第1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为1.5。第1个业务类型的业务流量为20吉字节(Gigabyte,G)。第2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为1.1。第2个业务类型的业务流量为15G。则综合业务流量为1.5×20+1.1×15=46.5G。
可以理解的是,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可以是实数,如0、1、1.5、2等。告警系数是根据历史告警数据更新产生的,在后续进行介绍。
在步骤S203中,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生成告警信息。其中,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表示检测到异常流量,此时需要生成告警信息。其中,告警信息包括用户输入的业务流量的地址信息、报文长度、统一资源标识符(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URI)信息、流量数据等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阈值是根据预设周期内用户的输入的总业务流量模型确定的总业务流量的最大值,结合防止业务流量抖动的误判容忍度确定的。第二阈值表示在该预设周期内输入的业务流量在正常范围的最大值。第二阈值也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预先设置的经验数值,并且该第二阈值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合理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用户结合业务类型与在线安全知识库对接,利用大数据分析引擎的方式建立本地安全知识库,将用户输入的业务流量中的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设备、流量、流量行为等信息与本地知识库比对,确定是否存在告警信息。上述本地安全知识库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更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告警信息达到预设值的情况下,向用户发送告警。接收用户发送的异常流量防护指令,将异常流量防护指令下发给防护设备,执行异常流量防护指令对应的操作。
在检测周期内,告警信息达到预设值,则向用户发送告警短信。用户在收到告警短信之后,回复表示特定防护指令的短信。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表示特定防护指令的短信之后,根据异常流量防护指令,将该异常流量防护指令下发给防护设备,执行异常流量防护指令对应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周期内包括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本申请实施例的检测周期、预设周期、预设值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预先设置的经验数值,并且该检测周期、预设周期、预设值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合理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在检测到告警信息超过预设值时,根据用户指令,进行自动防护,可以提高防护效率。同时只有在必要的异常流量防护操作时,调用厂商防护能力,大幅降低防护成本。
例如,预设周期是5分钟,则每5分钟,对用户输入的业务流量进行检测。检测周期是1小时。预设值为5。在1小时内,告警信息超过预设值5条,则向用户发送告警短信。如图3所示,告警短信中说明在检测周期内异常流量已经超过预设值。并且说明特定数字符号对应的防护指令。回复1表示进行流量清洗。回复2表示进行防火墙加固。用户发送1,则接收用户发送的异常流量防护指令。将该异常流量防护指令下发给防护设备,执行该异常流量防护指令对应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是根据历史告警信息进行更新的。用户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对该告警系数进行合理设置。
下面介绍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如何进行更新:
以下,通过图4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链的生成方法。
参阅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链的生成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步骤S401、根据告警系数最大值和历史告警信息内一个预设周期中N个业务类型的历史业务流量,确定历史综合业务流量;
步骤S402、根据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与历史告警信息内所有预设周期的数量的比值确定第n个业务类型的预测准确率;
步骤S403、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预测准确率,确定N个业务类型的优先级信息;
步骤S404、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一告警系数,确定历史综合业务流量;第k个检测信息点是检测链中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的第n个业务类型;k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步骤S405、判断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是否小于第一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406;若否,则执行步骤S410;
步骤S406、判断第一告警系数是否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若是,则执行步骤S408;若否,则执行步骤S407;
步骤S407、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告警系数最大值,第k+1个检测信息点以及第k+1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二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第k+1个检测信息点是检测链中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的第n+1个业务类型;返回执行步骤S405;
步骤S408、根据第一告警系数和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
步骤S409、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返回执行步骤S405;
步骤S410、确定第k个检测信息点在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
步骤S411、判断预测准确率是否小于预设概率;若是,返回执行步骤S406;若否,执行步骤S412;
步骤S412、确定第一告警系数作为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
在步骤S401中,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告警系数最大值和历史告警信息内一个预设周期中第n个业务类型的历史业务流量,确定第n个业务类型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根据告警系数最大值和历史告警信息内一个预设周期中N个业务类型的历史业务流量,确定一个预设周期中N个业务类型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告警系数最大值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预先设置的经验数值,并且该告警系数最大值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合理设置,如1.4、1.5或者2等。
可以理解的是,因为第n个业务类型在不同的预设周期内的历史业务流量不一定相同,所以不同的业务类型在不同的预设周期内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也不一定相同。在不同的预设周期内的第一阈值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例如,在某一个预设周期内,即时通信业务的历史业务流量是20G。告警系数最大值为1.5。将即时通信业务的历史业务流量20G乘告警系数最大值1.5得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30G。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阈值是根据预设周期内用户的输入的总业务流量模型确定的总业务流量的最大值,结合防止业务流量抖动的误判容忍度确定的。第一阈值表示在该预设周期内输入业务流量在正常范围的最大值。第一阈值也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预先设置的经验数值,并且该第一阈值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合理设置。
在步骤S402中,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根据告警系数最大值和历史告警信息内一个预设周期中N个业务类型的历史业务流量,确定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在一个预设周期中第n个业务类型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表示该业务类型检测成功一次。
在确定第n个业务类型检测成功一次之后,在获得历史告警信息的所有预设周期内,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在各个预设周期内的历史业务流量和告警系数最大值,计算在各个预设周期内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并与各个预设周期内的第一阈值做比较。记录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将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与预设周期的比值作为第n个业务类型的预测准确率。
在计算第n个业务类型的预测准确率之后,计算第n+1个业务类型的预测准确率的方式可以参照计算第n个业务类型的预测准确率的方式实施,此处不再赘述。
在计算第n个业务类型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时,使用告警系数最大值能够增大第n个业务类型在历史告警信息中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增加上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预测准确率。
在步骤S403中,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确定N个业务类型的预测准确率之后,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预测准确率,确定N个业务类型的优先级信息。
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预测准确率的从大到小的顺序,确定第n个业务类型的预测准确率在N个业务类型中的优先级信息。
例如,如表4所示,分别表示不同的业务类型、预测成功次数以及预测准确率。则按照预测准确率的大小关系确定优先级信息从高到低的顺序。优先级信息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即时通信业务、流媒体业务、传统数据业务、P2P业务。
Figure BDA0003810757620000161
Figure BDA0003810757620000171
表4
需要说明的是,在出现两种业务类型的预测准确率相同的情况时,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预先设置的业务类型优先级顺序对预测准确率相同的两个业务类型进行排序,并且该预先设置的业务类型优先级顺序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合理设置。
在步骤S404中,按照优先级信息从高到低的顺序,生成检测链。其中,检测链包括第n个业务类型以及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历史业务流量,与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一告警系数相乘,确定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其中,第k个检测信息点是检测链中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的第k个业务类型。k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告警系数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预先设置的经验数值,并且该第一告警系数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合理设置,如0、1或者2等。
例如,在某一预设周期内,在检测链中,根据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的第一个业务类型为即时通信业务,则第一个检测信息点为即时通信业务。第一告警系数为1.0。即时通信业务的历史业务流量为20G,则将即时通信业务的历史业务流量为20G乘第一告警系数1.0得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
在步骤S405中,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判断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是否小于第一阈值。如果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小于第一阈值,则执行步骤S406,判断第一告警系数是否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如果历史综合业务流量不小于第一阈值,则执行步骤S410,确定第k个检测信息点在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
在步骤S406中,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判断第一告警系数是否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如果第一告警系数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则执行步骤S408,根据第一告警系数和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
如果第一告警系数不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则执行步骤S407,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告警系数最大值,第k+1个检测信息点以及第k+1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二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其中,第k+1个检测信息点是检测链中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的第n+1个业务类型。
在步骤S407中,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历史业务流量,与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最大值相乘。第k+1个检测信息点的历史业务流量,与第k+1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二告警系数相乘。将上述两个乘积相加,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其中,第k+1个检测信息点是在检测链中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的第n+1个业务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告警系数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预先设置的经验数值,并且该第二告警系数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合理设置,如0、1或者2等。
在上述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更新的预测准确率。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最大值,第k+1个检测信息点以及第k+1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二告警系数,确定在历史告警信息中的其他预设周期内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
根据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与历史告警信息中预设周期的数量的比值,确定第k个检测信息点和第k+1个检测信息点在历史告警信息中的更新的预测准确率。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更新的预测准确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确定告警系数最大值为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第二告警系数为第k+1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更新的预测准确率小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判断第二告警系数是否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
在第二告警系数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的情况下,根据第二告警系数和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二告警系数。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告警系数最大值,第k+1个检测信息点以及第k+1个检测信息点的更新的第二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
在第二告警系数不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的情况下,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告警系数最大值,第k+1个检测信息点以及第k+1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最大值,第k+2个检测信息点以及第k+2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最大值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其中,第k+2个检测信息点是在检测链中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的第n+2个业务类型。
在步骤S408中,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小于第一阈值,且第一告警系数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告警系数和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步长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预先设置的经验数值,并且该预设的步长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合理设置。如果预设的步长太小,则告警系数在调整后,历史综合业务流量、预测准确率等信息变化不明显。如果预设的步长太大,则告警系数在调整后,历史综合业务流量、预测准确率等信息变化不合理。
例如,在检测链中,根据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的第一个业务类型为即时通信业务,则第一个检测信息点为即时通信业务。第一告警系数为1.0。即时通信业务的历史业务流量为20G,则将即时通信业务的历史业务流量为20G乘第一告警系数1.0得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在上述历史综合流量小于该预设周期内的第一阈值30G且第一告警系数1.0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1.5的情况下,根据预设的步长0.1,更新告警系数初始值1.0,更新后的第一告警系数为1.1。将即时通信业务的历史业务流量为20G乘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1.1,得到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22G。将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与第一阈值再次进行比较。
在步骤S409中,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再执行步骤S405,判断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是否小于第一阈值。
在步骤S410中,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一告警系数,确定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在历史告警信息的预设周期内,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根据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与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的数量的比值确定预测准确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预设概率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预先设置的经验数值,并且该预设概率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合理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检测链的预测准确率表示的是检测链中包含的检测信息点在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检测链中可以包含1个或多个检测信息点。例如,1个检测信息点、2个检测信息点或者3个检测信息点等多个检测信息点。以检测链中包含2个检测信息点为例,在获得历史告警信息的某一预设周期内,计算第一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和第一个检测信息点的历史业务流量的乘积,以及第二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和第二个检测信息点的历史业务流量的乘积。将上述两个乘积作和,确定在该预设周期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将上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与该预设周期的第一阈值做比较。该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代表该检测链预测成功一次。记录在获得历史告警信息的所有预设周期内,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将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与预设周期的数量的比值作为检测链的预测准确率。
例如,假设历史告警信息是在2000个预设周期内获得的。在检测链中,根据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的第一个业务类型为即时通信业务,则第一个检测信息点为即时通信业务。在其中一个预设周期内,根据第一个检测信息点以及第一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一告警系数,确定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第一阈值。则在剩余1999个预设周期内,根据第一个检测信息点以及第一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一告警系数确定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判断上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是否大于对应预设周期内的第一阈值。计算在历史告警信息中所有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在历史告警信息中所有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为1982次,则即时通信业务的预测准确率为1982÷2000=99.1%。
在步骤S411中,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判断第k个检测信息点在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是否小于预设概率。
在预测准确率小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返回执行步骤S406。通过判断第一告警系数是否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确定是否更新第一告警系数。或,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告警系数最大值,第k+1个检测信息点以及第k+1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二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
在第一告警系数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的情况下,根据第一告警系数和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再次判断上述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更新的预测准确率是否小于预设概率。
在步骤S412中,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预测准确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告警系数作为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
以下对图4示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举例来说,历史告警信息是在2000次个预设周期内获取的。在预设周期1中,第一阈值为30G。为了确定检测链中各个业务类型的顺序,可以按照预测准确率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各个业务类型进行排序。其中,即时通信业务的历史业务流量为20G,假设告警系数最大值为1.5。即时通信业务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为22×1.5=33G。历史综合业务流量33G大于第一阈值30G,则表示即时通信业务在预设周期1检测成功。根据该业务类型以及告警系数最大值,继续判断在预设周期2内,历史综合业务流量与第一阈值之间的关系。直到将剩余所有历史告警信息都检测完成。在预设周期2中,第一阈值为40G。即时通信业务的历史业务流量为30G。告警系数最大值为1.5。即时通信业务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为30×1.5=45G。历史综合业务流量45G大于第一阈值40G,则表示即时通信业务在预设周期2检测成功。即时通信业务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总次数为1800次。预测准确率为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总次数与预设周期的总数量的比值为1800÷2000=90%。即时通信业务的预测准确率为90%。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流媒体业务的预测准确率为60%。P2P业务的预测准确率为50%。根据预测准确率从大到小的顺序,确定优先级信息为即时通信业务、流媒体业务、P2P业务。因此,检测链中第一个检测信息点是即时通信业务。
假设第一告警系数为1.0。即时通信业务的历史业务流量为20G,将即时通信业务的历史业务流量为20G乘第一告警系数1.0得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20×1.0=20G。
假设预设的步长为0.1。在上述历史综合流量20G小于该预设周期内的第一阈值50G的情况下,判断第一告警系数1.0是否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1.5。
在第一告警系数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的情况下,如图5所示,根据预设的步长0.1,更新第一告警系数1.0,更新后的第一告警系数为1.1。在确认更新后的第一告警系数之后,将即时通信业务的历史业务流量20G乘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1.1,得到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22G。将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与第一阈值再次进行比较。在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1.1是否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1.5。
在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小于第一阈值,且第一告警系数1.1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1.5的情况下,继续根据更新第一告警系数,直至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假设在第一告警系数为1.3时,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那么可以确定检测链的预测准确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概率。
在即时通信业务的预测准确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可以生成如图6所示的检测链。在检测链的预测准确率小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可以返回更新第一告警系数的步骤,直至检测链的预测准确率大于或等于预测概率。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不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但是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小于第一阈值或者检测链的预测准确率仍小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可以加入第二个检测信息点。该第二个检测信息点可以是优先级第二的业务类型,如流媒体业务。此时,检测链中第一个检测信息点,也就是即时通信业务的告警系数为1.5,检测链中第二个检测信息点,也就是流媒体业务的告警系数为初始值,如1.0,如图7所示。按照上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的确定方法,可以根据即时通信业务的告警系数、即时通信业务的流量、流媒体业务的告警系数和流媒体业务的流量,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
如果该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小于第一阈值,则可以更新流媒体业务的告警系数,更新流媒体业务的告警系数的方式可以参照更新即时通信业务的告警系数的方式实施,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流媒体业务的告警系数不小于告警系数最大值,但是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小于第一阈值或者检测链的预测准确率仍小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可以加入第三个检测信息点,以此类推,直至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或者检测链的预测准确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概率。
按照上述方式,可以生成如图8所示的检测链。该检测链中,即时通信业务的告警系数为1.5、流媒体业务的告警系数为1.5以及P2P业务的告警系数为1.1。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计算并存储所有预测准确率达到预设概率的检测链。在用户有需要的情况下,根据设定规则,选择告警系数。
每条检测链都有的准确率。因此,可以根据准确率作为设定规则选择检测链。每条检测链的长度并不一致,包含第一个检测信息点到第n个检测信息点,用户选择的检测链越短,检测异常流量的效率越高,但是预测准确率会相应个降低。用户选择的检测链越长,检测异常流量的效率会相应的降低,但是预测准确率会相应的提高。因此,可以根据检测链的长度作为设定规则选择检测链。
在不同检测链中第n个业务类型以及该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可能是相同的,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可以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作为设定规则选择检测链。需要说明的是,在检测链中,告警系数越接近1,则越接近该业务类型的流量真实值,检测准确性越高。
例如,如图9所示,有4条不同的检测链。用户的设定规则为:以预测率达到99%为第一原则,以预测链尽量短为第二原则,以各告警判决系数尽量接近1为第三原则。根据第一原则,排除检测链1。根据第二原则,在检测链2、检测链3、检测链4中,排除检测链4。根据第三原则,因为在检测链2以及检测链3中,即时通信业务以及流媒体业务的告警系数都是1.5。但是,在检测链2中传统数据业务的告警系数1.3小于在检测链3中传统数据业务的告警系数1.4,更接近1。所以,选择检测链2。根据检测链2,确定1.5为即时通信业务的告警系数、确定1.5为流媒体业务的告警系数以及确定1.3为传统数据业务的告警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检测链的方式确定告警系数,相比于其他方式,实现简单,并且更加方便。通过历史告警信息更新告警系数,提高告警流量的检测准确性和检测异常流量的检测效率。
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检测异常流量的整体流程图。
步骤S1001、识别各个业务流量的N个业务类型;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步骤S1002、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预测准确率,确定N个业务类型的优先级信息;
步骤S1003、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一告警系数,确定历史综合业务流量;第k个检测信息点是检测链中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的第n个业务类型;
步骤1004、在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k个检测信息点在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
步骤1005、在预测准确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告警系数作为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k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步骤1006、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以及第n个业务类型的业务流量,确定综合业务流量;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N的整数;
步骤S1007、在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生成告警信息;
步骤S1008、在告警信息达到预设值的情况下,向用户发送告警;
步骤S1009、接收用户发送的异常流量防护指令;
步骤S1010、将异常流量防护指令下发给防护设备执行异常流量防护指令的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常流量检测装置,如图11所示,该装置包括:识别模块1101、处理模块1102、生成模块1103,其中:
识别模块1101,用于识别各个业务流量的N个业务类型;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处理模块1102,用于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以及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业务流量,确定综合业务流量;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N的整数;
其中,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根据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在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确定;所述历史告警信息是在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内获得的,所述预测准确率为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与所述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的数量的比值,所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是根据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和一个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历史告警信息中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历史业务流量确定的;
生成模块1103,用于在所述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生成告警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
在所述告警信息达到预设值的情况下,向用户发送告警;
接收用户发送的异常流量防护指令;
将所述异常流量防护指令下发给防护设备执行所述异常流量防护指令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
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预测准确率,确定所述N个业务类型的优先级信息;
按照所述优先级信息从高到低的顺序,生成检测链;所述检测链包括第n个业务类型以及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
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一告警系数,确定所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是所述检测链中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的第n个业务类型;k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在所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告警系数和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
在所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检测链的预测准确率;所述预测准确率是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在所述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
在所述预测准确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告警系数作为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
在所述检测链的预测准确率小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告警系数和所述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
根据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所述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
在所述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达到最大值,且所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预测准确率小于所述预设概率的情况下,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所述告警系数最大值,第k+1个检测信息点以及所述第k+1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二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所述第k+1个检测信息点是所述检测链中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的第n+1个业务类型;
在所述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告警系数和所述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二告警系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
在所述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更新的预测准确率;所述更新的预测准确率是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和所述第k+1个检测信息点在所述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
在所述更新的预测准确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告警系数最大值为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确定所述更新的第二告警系数为所述第k+1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02还用于:
在所述更新的预测准确率小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告警系数和所述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二告警系数。
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120以通用电子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2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21、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2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122和处理器121)的总线123。
总线12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存储器12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2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12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1223。
存储器12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224的程序/实用工具1225,这样的程序模块12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电子设备12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2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电子设备12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2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25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2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2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26通过总线123与用于电子设备12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理解,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2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22,上述指令可由处理器121执行以完成上述异常流量检测方法。可选地,存储介质可以是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121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提供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的任一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计算机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中的步骤。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异常流量检测方法的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运行。然而,本申请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电子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电子设备上部分在远程电子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电子设备或服务端上执行。在涉及远程电子设备的情形中,远程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例如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电子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电子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装置的若干单元或子单元,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图像缩放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图像缩放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图像缩放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图像缩放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识别各个业务流量的N个业务类型;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以及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业务流量,确定综合业务流量;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N的整数;
其中,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根据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在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确定;所述历史告警信息是在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内获得的,所述预测准确率为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与所述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的数量的比值,所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是根据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和一个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历史告警信息中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历史业务流量确定的;
在所述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生成告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告警信息达到预设值的情况下,向用户发送告警;
接收用户发送的异常流量防护指令;
将所述异常流量防护指令下发给防护设备执行所述异常流量防护指令对应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预测准确率,确定所述N个业务类型的优先级信息;
按照所述优先级信息从高到低的顺序,生成检测链;所述检测链包括第n个业务类型以及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所述优先级信息从高到低的顺序,生成检测链,包括:
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一告警系数,确定所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是所述检测链中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的第n个业务类型;k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在所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告警系数和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
在所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检测链的预测准确率;所述预测准确率是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在所述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
在所述预测准确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告警系数作为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检测链的预测准确率小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告警系数和所述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
根据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所述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更新的第一告警系数达到告警系数最大值,且所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或,所述预测准确率小于所述预设概率的情况下,根据第k个检测信息点以及所述告警系数最大值,第k+1个检测信息点以及所述第k+1个检测信息点的第二告警系数,确定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所述第k+1个检测信息点是所述检测链中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的第n+1个业务类型;
在所述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小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告警系数和所述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二告警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更新的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更新的预测准确率;所述更新的预测准确率是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和所述第k+1个检测信息点在所述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
在所述更新的预测准确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告警系数最大值为所述第k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确定所述更新的第二告警系数为所述第k+1个检测信息点的告警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更新的预测准确率小于预设概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二告警系数和所述预设的步长确定更新的第二告警系数。
9.一种异常流量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各个业务流量的N个业务类型;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以及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业务流量,确定综合业务流量;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N的整数;
其中,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根据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在历史告警信息中的预测准确率确定;所述历史告警信息是在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内获得的,所述预测准确率为历史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的次数与所述一个或多个预设周期的数量的比值,所述历史综合业务流量是根据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告警系数和一个所述预设周期内所述历史告警信息中所述第n个业务类型的历史业务流量确定的;
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综合业务流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生成告警信息。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异常流量检测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被计算机调用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211011554.2A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4123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1554.2A CN115412326A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36983 WO2024040794A1 (zh) 2022-08-23 2022-12-06 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1554.2A CN115412326A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2326A true CN115412326A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60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1554.2A Pending CN115412326A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12326A (zh)
WO (1) WO202404079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0794A1 (zh) * 2022-08-23 2024-02-29 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70880A1 (en) * 2007-09-11 2009-03-12 Harris David E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validating network alarms
CN110275814A (zh) * 2019-06-28 2019-09-24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系统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0784458B (zh) * 2019-10-21 2023-04-18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2231174B (zh) * 2020-09-30 2024-02-23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异常告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12326A (zh) * 2022-08-23 2022-11-29 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0794A1 (zh) * 2022-08-23 2024-02-29 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40794A1 (zh) 2024-0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43268B2 (en) Detection of network anomalies based on relationship graphs
US20200412767A1 (en) Hybrid system for the protection and secure data transportation of convergent operational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 networks
US20200389495A1 (en) Secure policy-controlled processing and auditing on regulated data sets
CN111124819B (zh) 全链路监控的方法和装置
US10044737B2 (en) Detection of beaconing behavior in network traffic
US10686807B2 (en)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US11768859B2 (en) Outlier detection in textual data
CN113015167B (zh) 加密流量数据的检测方法、系统、电子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160142432A1 (en) Resource classification using resource requests
JP2020166824A (ja) スパム電子メールを識別するためのヒューリスティックルールを生成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3517985B (zh) 文件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443037B2 (en) Identification of invalid requests
CN106789413B (zh) 一种检测代理上网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316702A1 (en) Detecting and mitigating leaked cloud authorization keys
US9122546B1 (en) Rapid processing of event notifications
CN115412326A (zh) 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7971054B1 (en)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real-time form and content classification of data streams for filtering applications
CN111885190B (zh) 服务请求处理方法及系统
US11516138B2 (en) Determining network flow direction
EP3365829B1 (fr) Procédé d'aide a la détection d'infection d'un terminal par un logiciel malveillant
CN112994934B (zh) 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425100B2 (en) Optimization of redundant usage patterns based on historical data and security constraints
CN115277477B (zh) 基于简单对象访问协议的流量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6668170A (zh) DDoS攻击防护策略模板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4900330A (zh) 一种页面防护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