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10255A - 人脸注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人脸注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10255A
CN115410255A CN202211031658.XA CN202211031658A CN115410255A CN 115410255 A CN115410255 A CN 115410255A CN 202211031658 A CN202211031658 A CN 202211031658A CN 115410255 A CN115410255 A CN 1154102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face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regis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316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欣
张含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ound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ound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ound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ound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316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102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102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102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8Feature extraction; Face repres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人脸注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本公开实施例通过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人脸注册信息,避免了因为用户所处的环境为弱网或者无网时,导致的信息采集失败和注册失败的问题,确保人脸注册能够成功,同时避免了由于信息采集失败而进行重试所造成的时间浪费,能够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人脸注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人脸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脸注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变成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身份认证手段,可以更加高效且无接触。在人脸识别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人脸注册,获取人脸图像数据,因此,人脸注册在人脸识别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目前的人脸注册通常是用户使用自己采集设备(如移动设备)中的小程序或者应用程序在网络连接时,先进行登陆,然后采集人脸,进行注册,该过程需要网络通畅才能注册成功。当用户所处的环境为弱网或者无网时,容易注册失败,导致用户的人脸注册无法成功,进而导致用户的人脸识别失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人脸注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人脸注册方法,应用于注册设备,该方法包括:
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
可选的,所述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和每个用户对应的身份信息;
对每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得到对应的特征值信息;
将所述特征值信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每个用户对应的人脸注册信息。
可选的,所述注册设备为用户在至少两个采集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连接状态时,从所述至少两个采集设备中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包括:
响应于用户触发的针对所述至少两个采集设备的数据同步操作,将每个采集设备采集的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同步至所述注册设备,得到总的人脸注册信息;
所述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包括:
将所述总的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特征值信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每个用户对应的人脸注册信息之后,还包括:
删除所述多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人脸注册方法,应用于服务器,该方法包括:
接收注册设备发送的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包括:
接收所述人脸识别设备发送的获取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的请求;
响应于所述请求,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所述人脸识别设备。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人脸注册装置,应用于注册设备,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
可选的,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和每个用户对应的身份信息;
对每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得到对应的特征值信息;
将所述特征值信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每个用户对应的人脸注册信息。
可选的,所述注册设备为用户在至少两个采集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连接状态时,从所述至少两个采集设备中确定的。
可选的,获取模块,还具体用于:
响应于用户触发的针对所述至少两个采集设备的数据同步操作,将每个采集设备采集的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同步至所述注册设备,得到总的人脸注册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总的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
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
删除模块,具体用于:在将所述特征值信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每个用户对应的人脸注册信息之后,删除所述多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人脸注册装置,应用于服务器,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注册设备发送的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
可选的,第二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人脸识别设备发送的获取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的请求;
响应于所述请求,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所述人脸识别设备。
第五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所述的人脸注册方法。
第六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所述的人脸注册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首先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然后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人脸注册信息,避免了因为用户所处的环境为弱网或者无网时,导致的信息采集失败和注册失败的问题,确保人脸注册能够成功,同时避免了由于信息采集失败而进行重试所造成的时间浪费,能够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注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B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人脸注册信息的过程的示意图;
图1C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注册过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人脸注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注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人脸注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图1A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注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注册设备侧对人脸注册的过程进行说明的情况。本实施例方法可由应用于注册设备的人脸注册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硬件/或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并可配置于电子设备中。如图1A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
S110,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
其中,采集设备可以理解为配置有能够采集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的应用程序或者模块的移动设备,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等,本实施例不做限定。采集设备在不联网时就能采集户的人脸注册信息。身份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的姓名、手机号码以及身份证号码等能够确定用户身份的信息。采集设备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采集设备的个数为一个时,注册设备可以为该采集设备,也可以为其他的移动设备;采集设备的个数为至少两个时,注册设备可以为用户在至少两个采集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连接状态时,从至少两个采集设备中确定的任意一个采集设备,或者注册设备也可以为能够与至少两个采集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其他移动设备,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使用人脸识别进行采集设备(如手机)或者门锁解锁,使用人脸识别进行支付等,在人脸识别过程中,人脸注册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需要批量快速注册人脸,且网络不通畅的时候,现有技术很容易导致人脸注册失败,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中的采集设备能够在未联网状态时对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人脸注册信息存储在对应采集设备的数据库中,从而注册设备就能够从数据库中获取到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便于后续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注册设备从数据库中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时,可以在注册设备和采集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连接状态时,或者注册设备本身处于联网状态时,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获取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还可以通过蓝牙传输等不需要连接网络的方式获取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S120,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
注册设备在获取到人脸注册信息之后,在注册设备处于联网状态时,能够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注册设备发送的人脸注册信息之后,确定人脸注册信息中没有重复的人脸注册信息之后,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便于后续人脸识别设备能够存储人脸注册信息,对想要进行人脸验证的用户进行人脸识别,从而确定该用户是否通过人脸验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人脸注册方法,尤其适用于以下场景:
1、信号覆盖弱的地方,可以使用多个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人脸注册信息;
2、需要快速覆盖全小区人脸注册,设置刷脸进入的场景。
本实施例中的方法,能够达到快速批量注册、快速响应,在短时间内注册大量的用户的效果,针对一些特殊场景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然后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上述过程中通过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人脸注册信息,避免了因为用户所处的环境为弱网或者无网时,导致的信息采集失败和注册失败的问题,确保人脸注册能够成功,同时避免了由于信息采集失败而进行重试所造成的时间浪费,能够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和每个用户对应的身份信息;
对每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得到对应的特征值信息;
将所述特征值信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每个用户对应的人脸注册信息。
具体的,注册设备能够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和每个用户对应的身份信息,在获取到人脸图像数据之后,通过注册设备中配置的人脸特征值提取算法模块,能够对每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得到对应的特征值信息,以便通过该特征值信息确定人脸图像数据是否完整,是否是人脸等,然后将特征值信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就能够得到每个用户对应的人脸注册信息。
示例性的,图1B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人脸注册信息的过程的示意图。如图1B所示,以3个采集设备,即:采集设备A、采集设备B以及采集设备C为例对获取人脸注册信息的过程进行说明。具体的过程主要由注册设备执行,具体的实现过程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过,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在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人脸注册信息还可以由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到多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和每个用户对应的身份信息之后,对每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得到对应的特征值信息,并将特征值信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每个用户对应的人脸注册信息。相应的,注册设备能够从采集设备中直接获取到每个用户对应的人脸注册信息。此时,采集设备中需要配置能够进行人脸图像数据采集和人脸特征值提取的模块,并且该模块在采集设备不联网时能够使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注册设备或者采集设备将特征值信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每个用户对应的人脸注册信息,能够确保人脸注册信息与用户实际信息的一致性,避免由于信息过多出现错误,导致人脸注册信息与用户实际信息不一致,从而影响人脸识别设备的正常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对每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得到对应的特征值信息之后,还可以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特征值信息,确定对应的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包含完整的人脸特征。
具体的,通过特征值信息,能够判断对应的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是否包含完整的人脸特征,在完整性判断时,可以根据人脸的特征是否完整来确定,例如轮廓线是否完整,整个人脸是否均被覆盖等来确定。如果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包含完整的人脸特征,则将特征值信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每个用户对应的人脸注册信息;如果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不包含完整的人脸特征,则提醒用户重新进行人脸图像数据的采集,即指示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重新采集人脸图像数据不包含完整的人脸特征的用户所对应的人脸图像数据,避免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过程,能够确保人脸图像数据包含完整的人脸特征,从而避免因为人脸特征不完整造成的人脸识别失败的情况,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还能提高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包括:
响应于用户触发的针对所述至少两个采集设备的数据同步操作,将每个采集设备采集的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同步至所述注册设备,得到总的人脸注册信息;
所述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包括:
将所述总的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具体的,当采集设备有多个(即至少两个)时,注册设备可以为用户在至少两个采集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连接状态时,从至少两个采集设备中确定的任意一个采集设备,或者注册设备也可以为能够与至少两个采集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的其他移动设备,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每个采集设备中可能都采集了多个人脸注册信息,如果将每个采集设备采集的多个人脸注册信息分别发送至服务器,不仅需要等候,而且有可能会造成数据的遗漏,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本实施例中的注册设备能够接收用户触发的针对至少两个采集设备的数据同步操作,然后响应于该数据同步操作,将每个采集设备采集的人脸注册信息同步至注册设备,得到总的人脸注册信息,并将总的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便于后续服务器将总的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选的,当采集设备有多个(即至少两个)时,可以先进行数据同步操作,使得每个采集设备中均包含所有采集设备中采集的多个人脸注册信息,即:每个采集设备中均包含总的人脸注册信息,然后从至少两个采集设备中确定出注册设备,由注册设备将总的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法能够确保人脸注册信息的完整性,避免出现数据遗漏的情况,同时还能提高传输效率,节省时间。
示例性的,图1C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注册过程的示意图。如图1C所示,以3个采集设备,即:采集设备A、采集设备B以及采集设备C为例对人脸注册过程进行说明。具体的实现过程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过,为了避免重复,此处不在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特征值信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每个用户对应的人脸注册信息之后,还可以具体包括:
删除所述多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
本实施例中,注册设备将特征值信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每个用户对应的人脸注册信息之后,通过删除多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能够节省注册设备的存储空间,避免资源占用。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人脸注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在服务器侧对人脸注册的过程进行说明的情况。本实施例方法可由应用于服务器的人脸注册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硬件/或软件的方式来实现,并可配置于电子设备中。如图2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
S210,接收注册设备发送的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
具体的,注册设备获取到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之后,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相应的,服务器就能够接收到注册设备发送的人脸注册信息。
S220,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
服务器接收到注册设备发送的人脸注册信息之后,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便于后续人脸识别设备能够存储人脸注册信息,对想要进行人脸验证的用户进行人脸识别,从而确定该用户是否通过人脸验证。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接收注册设备发送的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然后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上述过程中通过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人脸注册信息,避免了因为用户所处的环境为弱网或者无网时,导致的信息采集失败和注册失败的问题,确保人脸注册能够成功,通过服务器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人脸识别设备,确保人脸识别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避免了由于信息采集失败而进行重试所造成的时间浪费,能够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可以具体包括:
接收所述人脸识别设备发送的获取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的请求;
响应于所述请求,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所述人脸识别设备。
具体的,人脸识别设备需要存储人脸注册信息之后,才能在用户使用人脸识别设备进行人脸验证时,将采集的人脸信息与存储的人脸注册信息进行比对,从而确定人脸验证是否成功,因此人脸识别设备需要向服务器发送获取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的请求,相应的服务器就能够接收人脸识别设备发送的获取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的请求,并且响应于该请求,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人脸识别设备,便于后续人脸识别设备能够存储人脸注册信息,用于人脸验证。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法能够保证人脸识别设备的人脸验证过程的顺利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人脸注册信息采集过程,以及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的过程,均是经过用户同意后执行的,能够避免用户信息的泄露,提高安全性。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注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注册设备,配置于电子设备中,可实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注册设备的人脸注册方法。该装置具体包括如下:
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320,用于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获取模块310,具体用于:
获取所述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和每个用户对应的身份信息;
对每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得到对应的特征值信息;
将所述特征值信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每个用户对应的人脸注册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注册设备为用户在至少两个采集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连接状态时,从所述至少两个采集设备中确定的。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获取模块310,还具体用于:
响应于用户触发的针对所述至少两个采集设备的数据同步操作,将每个采集设备采集的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同步至所述注册设备,得到总的人脸注册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320,具体用于:将所述总的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上述装置还包括:
删除模块,具体用于:在将所述特征值信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每个用户对应的人脸注册信息之后,删除所述多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注册装置,首先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然后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上述过程中通过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人脸注册信息,避免了因为用户所处的环境为弱网或者无网时,导致的信息采集失败和注册失败的问题,确保人脸注册能够成功,同时避免了由于信息采集失败而进行重试所造成的时间浪费,能够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注册设备的人脸注册装置可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注册设备的人脸注册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脸注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应用于服务器,配置于电子设备中,可实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服务器的人脸注册方法。该装置具体包括如下:
接收模块410,用于接收注册设备发送的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420,用于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二发送模块420,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人脸识别设备发送的获取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的请求;
响应于所述请求,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所述人脸识别设备。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人脸注册装置,首先接收注册设备发送的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然后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上述过程中通过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人脸注册信息,避免了因为用户所处的环境为弱网或者无网时,导致的信息采集失败和注册失败的问题,确保人脸注册能够成功,通过服务器将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人脸识别设备,确保人脸识别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避免了由于信息采集失败而进行重试所造成的时间浪费,能够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服务器的人脸注册装置可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于服务器的人脸注册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510和存储装置520;电子设备中处理器5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510为例;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510和存储装置52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装置5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人脸注册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5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装置5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人脸注册方法。
存储装置5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装置5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装置5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电子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任意实施例提供的人脸注册方法,具备相应的功能和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人脸注册方法。
当然,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人脸注册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公开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人脸注册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人脸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注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和每个用户对应的身份信息;
对每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得到对应的特征值信息;
将所述特征值信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每个用户对应的人脸注册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册设备为用户在至少两个采集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连接状态时,从所述至少两个采集设备中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包括:
响应于用户触发的针对所述至少两个采集设备的数据同步操作,将每个采集设备采集的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同步至所述注册设备,得到总的人脸注册信息;
所述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包括:
将所述总的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特征值信息与对应的身份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每个用户对应的人脸注册信息之后,还包括:
删除所述多个用户的人脸图像数据。
6.一种人脸注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注册设备发送的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
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包括:
接收所述人脸识别设备发送的获取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的请求;
响应于所述请求,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所述人脸识别设备。
8.一种人脸注册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注册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
9.一种人脸注册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注册设备发送的采集设备在未联网状态时采集的多个用户的人脸注册信息,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包括人脸图像数据和对应的身份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人脸注册信息发送至对应的人脸识别设备。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或6-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031658.XA 2022-08-26 2022-08-26 人脸注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4102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1658.XA CN115410255A (zh) 2022-08-26 2022-08-26 人脸注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1658.XA CN115410255A (zh) 2022-08-26 2022-08-26 人脸注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10255A true CN115410255A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61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31658.XA Pending CN115410255A (zh) 2022-08-26 2022-08-26 人脸注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1025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43019A1 (en) Smart locks unlocking methods, mobile terminals, server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a
CN104008321A (zh) 移动终端的基于指纹识别用户权限的判别方法和判断系统
CN107256387B (zh) 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101091B (zh) 终端间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79416A (zh) 基于多生物特征结合设备指纹的身份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CN108429879B (zh) 电子设备、摄像头控制方法、摄像头控制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243369A (zh) 一种指纹的识别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07622232B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3401907A (zh) 一种应用程序登录信息同步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132133A (zh) 终端查找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2023022284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gistering biometric feature
CN113434844A (zh) 智能场景的搭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7172194B (zh) 虚拟sim卡的管理方法、装置和通信终端
CN106469269B (zh) 一种密码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8137309A1 (zh) 一种无线通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818252B (zh) 人脸识别信息同步方法及相关产品
CN214752023U (zh) 一种指纹采集装置和指纹管理系统
CN107517298B (zh) 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5410255A (zh) 人脸注册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99639B (zh) 身份验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737427B (zh) 应用于会议室的身份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493368B (zh) 解锁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009409B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291344A (zh) 一种指纹识别解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47182A (zh) 人员信息同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