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56387B - 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6387B
CN107256387B CN201710371587.0A CN201710371587A CN107256387B CN 107256387 B CN107256387 B CN 107256387B CN 201710371587 A CN201710371587 A CN 201710371587A CN 107256387 B CN107256387 B CN 1072563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terminal
cloud
templat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715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56387A (zh
Inventor
罗雅
邓红艳
肖振华
张秀
崔俊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oubo Life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dvantages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dvantages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dvantages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715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563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56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6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56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6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65Matching; Classific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纹认证方法,包括步骤: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若匹配不成功,则终端将指纹特征发送至云端;云端在接收到指纹特征后,根据云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对指纹特征进行识别;若识别成功,则云端向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指纹认证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通过运用终端的终端指纹数据库对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不成功则不需要用户重新录入指纹,只需将采集到的指纹特征传送至云端,进而通过云端指纹数据库对指纹特征进行识别,即实现了终端指纹认证不通过再通过云端进行再次进行指纹认证,对指纹识别度高,提高了指纹识别的精度。

Description

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指纹认证是指手指末端正面皮肤上有凸凹不平的纹路,蕴涵大量的信息。这些皮肤的纹路在图案、断点和交点上是各不相同的,在信息处理中将它们称作“特征”,而且这个“特征”具有唯一性和永久性,可以把一个人同他的指纹对应起来,通过将用户提供的指纹特征与指纹模板数据库内保存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若指纹特征库中存有与用户提供的指纹特征相对应的指纹模板,则匹配成功,表明该用户指纹认证成功。
目前现有的指纹认证方法,指纹模板完全存储在云端或完全存储在终端,在进行指纹认证时,用户在录入指纹后,终端对所采集的指纹特征进行匹配,若在终端的匹配不通过则认证失败;或终端在采集指纹特征后发送至云端,由云端进行指纹模板的匹配,若在云端的匹配不通过则认证失败;指纹认证失败后,只能通过用户重新录入指纹的方式再次进行指纹认证。
总之,现有的指纹认证方法中,用户录入指纹后,进行通过终端或云端的指纹认证,指纹认证失败后,只能通过用户重新录入指纹信息进行再次认证,对用户指纹的识别度低,指纹识别的精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指纹认证方法在进行指纹认证的过程中,只能在终端或云端单方面进行身份识别,存在安全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认证方法,所述指纹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
若匹配不成功,则所述终端将所述指纹特征发送至云端;
所述云端在接收到所述指纹特征后,根据云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对所述指纹特征进行识别;
若识别成功,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
优选地,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之后,还包括:
若匹配成功,所述终端生成与所述指纹特征相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所述终端将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与所述指纹特征对应的所述指纹模板发送至云端;
所述云端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并判断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是否有效;
若所述对应关系有效,所述云端更新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指纹特征相对应的所述指纹模板的使用时间并向所述终端返回云端确认通过信息。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是否有效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无效,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云端确认失败信息,请求所述终端重新采集指纹信息并返回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若识别成功,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之后,所述指纹认证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终端存储空间是否已达到预设上限;
若所述终端存储空间未达到预设上限,所述终端将所述识别通过信息中的所述指纹模板存入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
若所述终端存储空间已达到预设上限,删除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中使用率最低的指纹模板,并将所述识别通过信息中的所述指纹模板存入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
优选地,所述根据云端指纹数据库对所述指纹特征进行识别之后,还包括:
若识别失败,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失败信息;
所述终端重新采集指纹信息并返回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的步骤。
优选地,所述指纹认证方法还包括:
每经过预设时间,所述云端获取大数据分析信息推荐的指纹模板并将所述指纹模板发送至所述终端。
优选地,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集用户录入的指纹信息;
所述终端采集所述指纹信息中的特征信息,以便于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指纹认证系统,所述指纹认证系统包括终端和云端;
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
若匹配不成功,则所述终端将所述指纹特征发送至云端;
所述云端在接收到所述指纹特征后,根据云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对所述指纹特征进行识别;
若识别成功,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纹认证程序,所述指纹认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指纹认证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运用终端的终端指纹数据库对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不成功则不需要用户重新录入指纹,只需要将采集到的指纹特征传送至云端,进而通过云端指纹数据库对指纹特征进行识别,即实现了终端指纹认证不通过再通过云端进行再次进行指纹认证,对指纹识别度高,提高了指纹识别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指纹识别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指纹识别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指纹识别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指纹识别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指纹识别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本发明指纹认证方法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认证方法,所述指纹认证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0,所述终端采集用户录入的指纹信息;
步骤S20,所述终端采集所述指纹信息中的特征信息,以便于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
终端在开机运行后,即进入待机状态,设备处于对用户指纹的录入阶段。用户通过终端进行指纹信息的录入后,则终端采集到用户录入的指纹信息,进而采集该指纹信息中的特征信息,用于进一步的用户身份的识别。
步骤S30,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
终端在启动后会进入待机状态,此时终端处于录入阶段,等待对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采集并提取指纹特征;指纹特征是用于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的特征信息,与指纹信息为对应关系,其中,终端指纹数据库用于存储部分指纹特征和指纹特征对应的身份识别数据,根据云端指令存储云端下发的指纹特征和身份识别数据。用户通过终端进行指纹认证时,终端采集到用户的指纹信息,并从指纹信息中提取出与指纹特征,进而将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具体的,终端查询终端指纹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采集到的指纹特征相匹配的指纹模板,如果存在与采集到的指纹特征相匹配的指纹模板则匹配成功,若不存在与指纹特征相匹配的指纹模板则判定匹配不成功。
每经过预设时间,所述云端获取大数据分析信息推荐的指纹模板并将所述指纹模板发送至所述终端;
云端服务器在每经过预设时间,即向终端进行指纹模板的发放,所发放的指纹模板为根据大数据分析信息所推荐的指纹模板,其中大数据分析信息包括基于该终端的高使用率指纹模板和预测该设备将来可能用户身份识别的指纹模板信息。云端根据大数据分析信息所推荐的指纹模板或用户身份识别相关信息向终端进行发放,从而对终端的终端指纹数据库进行数据新增和同步。云端也可不定期对终端的终端指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指纹模板数据的新增,可通过设置不同更新时间或人工操作对终端进行进一步的更新、同步及新增数据的操作。
步骤S40,若匹配不成功,则所述终端将所述指纹特征发送至云端;
若在匹配过程中,终端指纹数据库中未查询到与用户的指纹信息对应的指纹特征匹配的指纹模板,则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终端将用户的指纹特征发送至云端以供云端进行进一步的对该指纹特征的云端指纹识别的过程。
步骤S50,所述云端在接收到所述指纹特征后,根据云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对所述指纹特征进行识别;
云端接收到指纹特征后,运用云端指纹数据库对所接收到的指纹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指纹识别。云端指纹数据库为存储全量的指纹库,根据通讯模块上报的指纹识别请求进行身份识别,并将识别结果返回。
步骤S60,若识别成功,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
云端运用云端指纹数据库对所接收到的指纹模板进行识别并识别成功后,云端向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该识别通过信息包括在云端识别过程中与指纹特征对应的云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终端将所述指纹模板存入至终端指纹数据库中,以便于下次终端在接收到用户提供的指纹信息时,对指纹信息的指纹特征进行与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的快速匹配。此外,云端在识别成功后,可进行将指纹模板与用户身份关联的账户余额等个人信息相关的数据更新,并将更新后的数据信息返回给终端,而终端在确认云端识别成功后,可进一步进行机械电路的操控,比如共享单车的解锁、洗衣机的启动、净水器的出水计费等。
步骤S70,若识别失败,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失败信息;
步骤S80,所述终端重新采集指纹信息并返回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的步骤。
云端运用云端指纹数据库对所接收到得指纹模板进行识别时,若识别不成功,云端即向终端返回识别失败信息,并重新进入待机状态,即等待对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采集并提取指纹特征,返回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运用终端的终端指纹数据库对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不成功则不需要用户重新录入指纹,只需要将采集到的指纹特征传送至云端,进而通过云端指纹数据库对指纹特征进行识别,即实现了终端指纹认证不通过再通过云端进行再次进行指纹认证,对指纹识别度高,提高了指纹识别的精度。
进一步的,参照图2,本发明指纹认证方法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认证方法,基于上述图2所述的第一实施例,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之后,所述指纹认证方法还包括步骤:
步骤S90,若匹配成功,所述终端生成与所述指纹特征相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终端对所采集到的指纹信息的指纹特征进行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的匹配;匹配成功,即由终端提取出终端指纹数据库中匹配到与指纹特征相对应的指纹模板,进而终端生成代表用户唯一身份的用户身份标识。
步骤S100,所述终端将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与所述指纹特征对应的所述指纹模板发送至云端;
步骤S110,所述云端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并判断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是否有效;
云端服务器获取到终端所发送的用户身份标识和指纹模板后,开启对用户身份标识和指纹模板的二次快速比对过程,将终端匹配成功的结果进行核验,判断所接收到的用户身份标识和指纹模板是否为互相对应的关系。云端进行的二次快速比对可依据系统配置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快速比对,通过二次快速比对可增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对用户身份识别的安全性。
步骤S120,若所述对应关系有效,所述云端更新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指纹特征相对应的所述指纹模板的使用时间并向所述终端返回云端确认通过信息。
当云端判断终端所发送的用户身份标识与指纹模板的为对应关系,则二次快速比对通过,进而对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指纹特征对应的指纹模板的使用时间信息进行更新,标识该指纹模板的最后使用时间,并向终端发送云端确认通过信息。通过标识使用时间可获知该指纹模板在终端指纹模板库中的使用频率,例如,调取该指纹模板的最后使用时间,通过最后使用时间到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可获知该指纹模板是否为低使用率的指纹模板。
步骤S130,若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无效,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云端确认失败信息,请求所述终端重新采集指纹信息并返回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的步骤。
当云端判断终端所发送的用户身份标识与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无效,即不存在对应关系,则二次快速比对不通过,则云端向终端返回云端确认失败信息,进而终端重新进入待机状态,即终端等待重新采集指纹并提取指纹特征,若采集到指纹信息并采集指纹信息的指纹特征后,返回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对所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进行匹配并匹配成功后,向云端发送用户身份标识和指纹模板用以进行云端的二次快速比对,云端判断接收到的用户身份表示和指纹模板进行核验,核验二者是否存在对应关系,若存在对应关系,则二次快速比对成功,进而向终端返回云端确认通过信息,并更新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与指纹特征对应的指纹模板的使用时间;若二次快速比对不成功,则返回云端确认失败信息,进而终端重新进入待机状态。通过云端对终端已经匹配成功的用户身份标识和指纹模板进行二次快速比对,充分利用终端与云端的计算能力进行二者结合的指纹身份识别,实现了对指纹特征的多方面的识别认证,可进一步增强对用户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对指纹识别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参照图3,本发明指纹认证方法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认证方法,基于上述图2所述的第一实施例,所述若识别成功,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之后,所述指纹认证方法还包括步骤:
步骤S140,所述终端判断终端存储空间是否已达到预设上限;
在终端对指纹特征的匹配不成功,但云端对指纹特征的识别成功后,云端向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其中,识别通过信息内包括该指纹特征所对应的云端指纹数据库内的指纹模板,云端向终端返回指纹模板时,终端需进行指纹模板新增的过程,由于终端存储空间有限,需要进行终端存储空间是否达到上限的判断,即在新增指纹模板之前进行判断终端存储空间是否已达到预设上限。
步骤S150,若所述终端存储空间已达到预设上限,删除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中使用率最低的指纹模板,并将所述识别通过信息中的所述指纹模板存入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
对终端存储空间是否达到上限进行判断时,若终端存储空间已达到预设上限,则需删除掉最近使用率最低的指纹模板,即获取每个指纹模板的最近一次使用时间,判定最近一次使用时间至当前时间的时间最长的即为使用率最低的指纹模板;此外,也可设置预设时间,将最近一次使用时间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与预设时间相比较,若达到预设时间则判定为低使用率的指纹模板,将低使用率的指纹模板删除。例如,预设时间为15天,获取终端指纹数据库中最近一次使用时间至当前时间达到15天的指纹模板并进行删除。在删除低使用率的指纹模板后,终端将识别通过信息中的指纹模板存入终端指纹数据库。
步骤S160,若所述终端存储空间未达到预设上限,所述终端将所述识别通过信息中的所述指纹模板存入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
对终端存储空间是否达到上限进行判断时,若终端存储空间未达到预设上限,则有一定的空间对新增数据进行存储,进而将接收到的识别通过信息中的指纹模板存入终端指纹数据库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终端指纹数据库进行新增指纹模板的数据时,对终端存储空间是否达到上限进行判断,若达到上限,则删除终端指纹数据库中低使用率的指纹模板,再进行新增指纹模板的数据的存入;若未达到上限则直接向终端指纹数据库进行新增指纹模板的存入,使终端有限的存储空间内,保留高使用率的指纹模板等数据,删除相对使用率低的指纹模板,使终端可充分的利用有限的终端存储空间存储高使用率的用户的指纹模板。
为了更好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参考图4和图5,所述指纹认证方法包括:
终端启动后,进入待机状态,终端即处于指纹录入阶段,当成功获取到指纹后,通过终端算法提取出指纹特征;运用终端指纹模板库与身份识别数据库,进行指纹特征的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获取到唯一的用户身份标识,将识别结果(包括用户身份标识、指纹特征、匹配的指纹模板)发送至云端;云端根据配置情况决定是否开启二次快速比对,提高对用户的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开启二次快速比对后,将终端比对成功的结果(包括用户身份标识、指纹特征、指纹模板)进行核验,核验通过则标识本次身份识别通过,并标识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该指纹模板的最后使用时间;若二次快速比对不通过,则标识本次身份识别失败,重新进入待机状态;若未开启二次快速比对,则直接标识身份识别通过,并更新终端指纹数据库的该指纹模板的最后使用时间。若终端能对指纹特征匹配失败,则将指纹特征发送至云端,通过云端指纹数据库进行识别,若云端识别成功,则将识别结果返回至终端,终端将获取到的该识别结果中的指纹模板等指纹身份数据存入终端指纹数据库中,以便于下一次该用户登录时的快速匹配和识别。云端在身份识别通过之后,进行身份关联的账户余额等个人信息相关的数据更新,并将信息返回给终端;终端在身份识别通过后,则可进行与机械电路的对接,对机械电路进行操控,例如共享单车的解锁、洗衣机的启动、净水器的出水计费等。云端定期或不定期向终端发放需要同步的指纹身份数据,即指纹模板,具体发放的指纹模板等相关数据可通过大数据分析信息所推荐的热点指纹身份识别信息、预测该设备将来的可能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和身份识别信息变更等信息进行指纹模板的新增和更新,或依据运营策略进行人工或预设的数据新增或更新。在进行数据新增时,包括云端设置的定期更新或不定期更新,以及终端指纹特征匹配不成功但云端匹配成功时返回的新增指纹模板等情况。在终端指纹数据库进行数据新增时,需要进行终端存储容量是否到达上限的判断,若终端存储容量已经到达上限,则需删除掉低使用率的记录,即最近一次使用时间到当前时间使用时间最长的指纹模板,然后进行新增指纹模板至终端指纹数据库中;若终端存储容量未达到上限,则直接进行新增指纹模板至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操作。此外,在针对终端指纹数据库信息过旧,可进行相应的信息更新,对需要进行删除的指纹模板,进行删除操作或注销用户,修改或更新指纹身份数据的使用时间,可在终端存储空间达到上限时进行对相关数据的删除的判定。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指纹认证系统,所述指纹认证系统包括终端和云端;以下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指纹认证系统的第一实施例;
在所述指纹认证系统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采集用户录入的指纹信息;
所述终端采集所述指纹信息中的特征信息,以便于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
终端在开机运行后,即进入待机状态,设备处于对用户指纹的录入阶段。用户通过终端进行指纹信息的录入后,则终端采集到用户录入的指纹信息,进而采集该指纹信息中的特征信息,用于进一步的用户身份的识别。
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
终端在启动后会进入待机状态,此时终端处于录入阶段,等待对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采集并提取指纹特征;指纹特征是用于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的特征信息,与指纹信息为对应关系,其中,终端指纹数据库用于存储部分指纹特征和指纹特征对应的身份识别数据,根据云端指令存储云端下发的指纹特征和身份识别数据。用户通过终端进行指纹认证时,终端采集到用户的指纹信息,并从指纹信息中提取出与指纹特征,进而将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进行匹配。具体的,终端查询终端指纹数据库中是否存在与采集到的指纹特征相匹配的指纹模板,如果存在与采集到的指纹特征相匹配的指纹模板则匹配成功,若不存在与指纹特征相匹配的指纹模板则判定匹配不成功。
每经过预设时间,所述云端获取大数据分析信息推荐的指纹模板并将所述指纹模板发送至所述终端;
云端服务器在每经过预设时间,即向终端进行指纹模板的发放,所发放的指纹模板为根据大数据分析信息所推荐的指纹模板,其中大数据分析信息包括基于该终端的高使用率指纹模板和预测该设备将来可能用户身份识别的指纹模板信息。云端根据大数据分析信息所推荐的指纹模板或用户身份识别相关信息向终端进行发放,从而对终端的终端指纹数据库进行数据新增和同步。云端也可不定期对终端的终端指纹数据库进行更新和指纹模板数据的新增,可通过设置不同更新时间或人工操作对终端进行进一步的更新、同步及新增数据的操作。
若匹配不成功,则所述终端将所述指纹特征发送至云端;
若在匹配过程中,终端指纹数据库中未查询到与用户的指纹信息对应的指纹特征匹配的指纹模板,则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不成功,终端将用户的指纹特征发送至云端以供云端进行进一步的对该指纹特征的云端指纹识别的过程。
所述云端在接收到所述指纹特征后,根据云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对所述指纹特征进行识别;
云端接收到指纹特征后,运用云端指纹数据库对所接收到的指纹特征进行进一步的指纹识别。云端指纹数据库为存储全量的指纹库,根据通讯模块上报的指纹识别请求进行身份识别,并将识别结果返回。
若识别成功,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
云端运用云端指纹数据库对所接收到的指纹模板进行识别并识别成功后,云端向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该识别通过信息包括在云端识别过程中与指纹特征对应的云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终端将所述指纹模板存入至终端指纹数据库中,以便于下次终端在接收到用户提供的指纹信息时,对指纹信息的指纹特征进行与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的快速匹配。此外,云端在识别成功后,可进行将指纹模板与用户身份关联的账户余额等个人信息相关的数据更新,并将更新后的数据信息返回给终端,而终端在确认云端识别成功后,可进一步进行机械电路的操控,比如共享单车的解锁、洗衣机的启动、净水器的出水计费等。
若识别失败,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失败信息;
所述终端重新采集指纹信息并返回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的步骤。
云端运用云端指纹数据库对所接收到得指纹模板进行识别时,若识别不成功,云端即向终端返回识别失败信息,并重新进入待机状态,即等待对用户的指纹信息进行采集并提取指纹特征,返回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运用终端的终端指纹数据库对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不成功则不需要用户重新录入指纹,只需要将采集到的指纹特征传送至云端,进而通过云端指纹数据库对指纹特征进行识别,即实现了终端指纹认证不通过再通过云端进行再次进行指纹认证,对指纹识别度高,提高了指纹识别的精度。
进一步的,以下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指纹认证系统的第二实施例;
基于所述指纹认证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在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之后,还包括:
若匹配成功,所述终端生成与所述指纹特征相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终端对所采集到的指纹信息的指纹特征进行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的匹配;匹配成功,即由终端提取出终端指纹数据库中匹配到与指纹特征相对应的指纹模板,进而终端生成代表用户唯一身份的用户身份标识。
所述终端将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与所述指纹特征对应的所述指纹模板发送至云端;
所述云端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并判断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是否有效;
云端服务器获取到终端所发送的用户身份标识和指纹模板后,开启对用户身份标识和指纹模板的二次快速比对过程,将终端匹配成功的结果进行核验,判断所接收到的用户身份标识和指纹模板是否为互相对应的关系。云端进行的二次快速比对可依据系统配置情况有选择性的进行快速比对,通过二次快速比对可增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对用户身份识别的安全性。
若所述对应关系有效,所述云端更新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指纹特征相对应的所述指纹模板的使用时间并向所述终端返回云端确认通过信息。
当云端判断终端所发送的用户身份标识与指纹模板的为对应关系,则二次快速比对通过,进而对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指纹特征对应的指纹模板的使用时间信息进行更新,标识该指纹模板的最后使用时间,并向终端发送云端确认通过信息。通过标识使用时间可获知该指纹模板在终端指纹模板库中的使用频率,例如,调取该指纹模板的最后使用时间,通过最后使用时间到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可获知该指纹模板是否为低使用率的指纹模板。
若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无效,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云端确认失败信息,请求所述终端重新采集指纹信息并返回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的步骤。
当云端判断终端所发送的用户身份标识与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无效,即不存在对应关系,则二次快速比对不通过,则云端向终端返回云端确认失败信息,进而终端重新进入待机状态,即终端等待重新采集指纹并提取指纹特征,若采集到指纹信息并采集指纹信息的指纹特征后,返回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对所采集到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进行匹配并匹配成功后,向云端发送用户身份标识和指纹模板用以进行云端的二次快速比对,云端判断接收到的用户身份表示和指纹模板进行核验,核验二者是否存在对应关系,若存在对应关系,则二次快速比对成功,进而向终端返回云端确认通过信息,并更新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与指纹特征对应的指纹模板的使用时间;若二次快速比对不成功,则返回云端确认失败信息,进而终端重新进入待机状态。通过云端对终端已经匹配成功的用户身份标识和指纹模板进行二次快速比对,充分利用终端与云端的计算能力进行二者结合的指纹身份识别,实现了对指纹特征的多方面的识别认证,可进一步增强对用户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对指纹识别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以下为本发明提供的指纹认证系统的第三实施例;
基于所述指纹认证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在所述若识别成功,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终端存储空间是否已达到预设上限;
在终端对指纹特征的匹配不成功,但云端对指纹特征的识别成功后,云端向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其中,识别通过信息内包括该指纹特征所对应的云端指纹数据库内的指纹模板,云端向终端返回指纹模板时,终端需进行指纹模板新增的过程,由于终端存储空间有限,需要进行终端存储空间是否达到上限的判断,即在新增指纹模板之前进行判断终端存储空间是否已达到预设上限。
若所述终端存储空间已达到预设上限,删除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中使用率最低的指纹模板,并将所述识别通过信息中的所述指纹模板存入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
对终端存储空间是否达到上限进行判断时,若终端存储空间已达到预设上限,则需删除掉最近使用率最低的指纹模板,即获取每个指纹模板的最近一次使用时间,判定最近一次使用时间至当前时间的时间最长的即为使用率最低的指纹模板;此外,也可设置预设时间,将最近一次使用时间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与预设时间相比较,若达到预设时间则判定为低使用率的指纹模板,将低使用率的指纹模板删除。例如,预设时间为15天,获取终端指纹数据库中最近一次使用时间至当前时间达到15天的指纹模板并进行删除。在删除低使用率的指纹模板后,终端将识别通过信息中的指纹模板存入终端指纹数据库。
若所述终端存储空间未达到预设上限,所述终端将所述识别通过信息中的所述指纹模板存入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
对终端存储空间是否达到上限进行判断时,若终端存储空间未达到预设上限,则有一定的空间对新增数据进行存储,进而将接收到的识别通过信息中的指纹模板存入终端指纹数据库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终端指纹数据库进行新增指纹模板的数据时,对终端存储空间是否达到上限进行判断,若达到上限,则删除终端指纹数据库中低使用率的指纹模板,再进行新增指纹模板的数据的存入;若未达到上限则直接向终端指纹数据库进行新增指纹模板的存入,使终端有限的存储空间内,保留高使用率的指纹模板等数据,删除相对使用率低的指纹模板,使终端可充分的利用有限的终端存储空间存储高使用率的用户的指纹模板。
为了更好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参考图4和图5,所述指纹认证方法包括:
终端启动后,进入待机状态,终端即处于指纹录入阶段,当成功获取到指纹后,通过终端算法提取出指纹特征;运用终端指纹模板库与身份识别数据库,进行指纹特征的匹配。若匹配成功,则获取到唯一的用户身份标识,将识别结果(包括用户身份标识、指纹特征、匹配的指纹模板)发送至云端;云端根据配置情况决定是否开启二次快速比对,提高对用户的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开启二次快速比对后,将终端比对成功的结果(包括用户身份标识、指纹特征、指纹模板)进行核验,核验通过则标识本次身份识别通过,并标识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该指纹模板的最后使用时间;若二次快速比对不通过,则标识本次身份识别失败,重新进入待机状态;若未开启二次快速比对,则直接标识身份识别通过,并更新终端指纹数据库的该指纹模板的最后使用时间。若终端能对指纹特征匹配失败,则将指纹特征发送至云端,通过云端指纹数据库进行识别,若云端识别成功,则将识别结果返回至终端,终端将获取到的该识别结果中的指纹模板等指纹身份数据存入终端指纹数据库中,以便于下一次该用户登录时的快速匹配和识别。云端在身份识别通过之后,进行身份关联的账户余额等个人信息相关的数据更新,并将信息返回给终端;终端在身份识别通过后,则可进行与机械电路的对接,对机械电路进行操控,例如共享单车的解锁、洗衣机的启动、净水器的出水计费等。云端定期或不定期向终端发放需要同步的指纹身份数据,即指纹模板,具体发放的指纹模板等相关数据可通过大数据分析信息所推荐的热点指纹身份识别信息、预测该设备将来的可能用户身份识别信息和身份识别信息变更等信息进行指纹模板的新增和更新,或依据运营策略进行人工或预设的数据新增或更新。在进行数据新增时,包括云端设置的定期更新或不定期更新,以及终端指纹特征匹配不成功但云端匹配成功时返回的新增指纹模板等情况。在终端指纹数据库进行数据新增时,需要进行终端存储容量是否到达上限的判断,若终端存储容量已经到达上限,则需删除掉低使用率的记录,即最近一次使用时间到当前时间使用时间最长的指纹模板,然后进行新增指纹模板至终端指纹数据库中;若终端存储容量未达到上限,则直接进行新增指纹模板至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操作。此外,在针对终端指纹数据库信息过旧,可进行相应的信息更新,对需要进行删除的指纹模板,进行删除操作或注销用户,修改或更新指纹身份数据的使用时间,可在终端存储空间达到上限时进行对相关数据的删除的判定。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纹认证程序,所述指纹认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
若匹配不成功,则所述终端将所述指纹特征发送至云端;
所述云端在接收到所述指纹特征后,根据云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对所述指纹特征进行识别;
若识别成功,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之后,所述指纹认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若匹配成功,所述终端生成与所述指纹特征相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所述终端将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与所述指纹特征对应的所述指纹模板发送至云端;
所述云端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并判断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是否有效;
若所述对应关系有效,所述云端更新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指纹特征相对应的所述指纹模板的使用时间并向所述终端返回云端确认通过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是否有效之后,所述指纹认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若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无效,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云端确认失败信息,请求所述终端重新采集指纹信息并返回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若识别成功,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之后,所述指纹认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所述终端判断终端存储空间是否已达到预设上限;
若所述终端存储空间未达到预设上限,所述终端将所述识别通过信息中的所述指纹模板存入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
若所述终端存储空间已达到预设上限,删除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中使用率最低的指纹模板,并将所述识别通过信息中的所述指纹模板存入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云端指纹数据库对所述指纹特征进行识别之后,所述指纹认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若识别失败,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失败信息;
所述终端重新采集指纹信息并返回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的步骤。
进一步地,所述指纹认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每经过预设时间,所述云端获取大数据分析信息推荐的指纹模板并将所述指纹模板发送至所述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之前,所述指纹认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如下操作:
所述终端采集用户录入的指纹信息;
所述终端采集所述指纹信息中的特征信息,以便于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指纹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认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
若匹配不成功,则所述终端将所述指纹特征发送至云端;
所述云端在接收到所述指纹特征后,根据云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对所述指纹特征进行识别;
若识别成功,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
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之后,还包括:
若匹配成功,所述终端生成与所述指纹特征相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所述终端将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与所述指纹特征对应的所述指纹模板发送至云端;
所述云端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并判断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是否有效;
若所述对应关系有效,所述云端更新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指纹特征相对应的所述指纹模板的使用时间并向所述终端返回云端确认通过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指纹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是否有效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无效,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云端确认失败信息,请求所述终端重新采集指纹信息并返回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指纹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识别成功,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之后,所述指纹认证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判断终端存储空间是否已达到预设上限;
若所述终端存储空间未达到预设上限,所述终端将所述识别通过信息中的所述指纹模板存入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
若所述终端存储空间已达到预设上限,删除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中使用率最低的指纹模板,并将所述识别通过信息中的所述指纹模板存入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指纹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云端指纹数据库对所述指纹特征进行识别之后,还包括:
若识别失败,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失败信息;
所述终端重新采集指纹信息并返回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的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指纹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认证方法还包括:
每经过预设时间,所述云端获取大数据分析信息推荐的指纹模板并将所述指纹模板发送至所述终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指纹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采集用户录入的指纹信息;
所述终端采集所述指纹信息中的特征信息,以便于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
7.一种指纹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认证系统包括终端和云端;
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
若匹配不成功,则所述终端将所述指纹特征发送至云端;
所述云端在接收到所述指纹特征后,根据云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对所述指纹特征进行识别;
若识别成功,则所述云端向所述终端返回识别通过信息;
所述终端将采集的指纹信息中的指纹特征与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指纹模板匹配之后,还包括:
若匹配成功,所述终端生成与所述指纹特征相对应的用户身份标识;
所述终端将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与所述指纹特征对应的所述指纹模板发送至云端;
所述云端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并判断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和所述指纹模板的对应关系是否有效;
若所述对应关系有效,所述云端更新所述终端指纹数据库中的与所述指纹特征相对应的所述指纹模板的使用时间并向所述终端返回云端确认通过信息。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纹认证程序,所述指纹认证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指纹认证方法的步骤。
CN201710371587.0A 2017-05-23 2017-05-23 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7256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71587.0A CN107256387B (zh) 2017-05-23 2017-05-23 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71587.0A CN107256387B (zh) 2017-05-23 2017-05-23 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6387A CN107256387A (zh) 2017-10-17
CN107256387B true CN107256387B (zh) 2019-12-10

Family

ID=60027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71587.0A Active CN107256387B (zh) 2017-05-23 2017-05-23 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563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01785A (ja) * 2017-12-04 2019-06-2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載装置
JP7152853B2 (ja) * 2017-12-04 2022-10-1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車載装置及び個人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CN109033933A (zh) * 2018-05-24 2018-12-18 太仓鸿策创达广告策划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对比系统
CN111291077B (zh) * 2018-12-07 2024-03-01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29376A (zh) * 2018-12-28 2019-05-31 深兰盛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生物信息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29482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广州海英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锁识别方法
CN113129481A (zh) * 2019-12-31 2021-07-16 广州海英智慧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锁控制方法
CN111554014A (zh) * 2020-05-30 2020-08-18 德施曼机电(中国)有限公司 人脸识别门锁系统
CN112562137B (zh) * 2020-12-25 2022-11-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解锁指令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65345A (zh) * 2021-09-08 2022-01-21 福建库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92450B (zh) * 2022-05-09 2023-12-26 广东好太太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电子锁虚拟钥匙管理方法、系统和电子锁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8792A (zh) * 2009-07-17 2011-0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用户进行指纹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50517A (zh) * 2013-02-06 2013-06-1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涉密电子文件存储归档方法、用户权限与文件开放权限匹配校验方法
CN103279747A (zh) * 2013-05-31 2013-09-04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识别的手机指纹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4683347A (zh) * 2015-03-12 2015-06-03 东北大学 基于ims进行可信通信的信令交互方法及可信认证系统
CN105160303A (zh) * 2015-08-10 2015-12-16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匹配的指纹识别方法
CN105245529A (zh) * 2015-10-21 2016-01-13 四川省宁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生物特征码的分布式认证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5262733A (zh) * 2015-09-21 2016-01-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鉴权方法、云端服务器、指纹识别方法和终端
CN105303176A (zh) * 2015-10-19 2016-02-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模板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5302675A (zh) * 2015-11-25 2016-02-03 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备份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31286A (zh) * 2015-09-29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存储指纹模板信息、采用指纹信息进行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57086A (zh) * 2016-12-28 2017-05-10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身份认证方法以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10436A1 (en) * 2011-02-14 2012-08-16 Alan Rouse System and method for fingerprinting in a cloud-computing environment
US20160335627A1 (en) * 2015-05-11 2016-11-17 Gemalto Sa Method, device and a server for signing data
US20170076411A1 (en) * 2015-09-10 2017-03-16 Veasna Mao Notary and fingerprinting request system and method for satisfying notary and fingerprinting requests
CN105978867A (zh) * 2016-05-03 2016-09-28 叶江鹏 一种指纹鉴权方法和云端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58792A (zh) * 2009-07-17 2011-0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用户进行指纹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50517A (zh) * 2013-02-06 2013-06-12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涉密电子文件存储归档方法、用户权限与文件开放权限匹配校验方法
CN103279747A (zh) * 2013-05-31 2013-09-04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识别的手机指纹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4683347A (zh) * 2015-03-12 2015-06-03 东北大学 基于ims进行可信通信的信令交互方法及可信认证系统
CN105160303A (zh) * 2015-08-10 2015-12-16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混合匹配的指纹识别方法
CN105262733A (zh) * 2015-09-21 2016-01-2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指纹鉴权方法、云端服务器、指纹识别方法和终端
CN105631286A (zh) * 2015-09-29 2016-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存储指纹模板信息、采用指纹信息进行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CN105303176A (zh) * 2015-10-19 2016-02-0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模板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5245529A (zh) * 2015-10-21 2016-01-13 四川省宁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用户生物特征码的分布式认证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5302675A (zh) * 2015-11-25 2016-02-03 上海爱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备份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57086A (zh) * 2016-12-28 2017-05-10 汉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身份认证方法以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6387A (zh) 2017-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6387B (zh) 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354957B2 (en) Smart locks unlocking methods, mobile terminals, server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a
CN109842611B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EP2479699B1 (en)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10297922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8526173A (ja) 情報セキュリティの認証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2891751A (zh) 从指纹图像生成业务密码的方法和设备
CN111399993B (zh) 一种关联事务请求的跨链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WO2010102483A1 (zh) 一种用户身份注册的方法和系统
CN110246053B (zh) 供电装置的载具绑定变更方法及其伺服器
CN111626742A (zh) 交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437996B (zh)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7818252B (zh) 人脸识别信息同步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818102B (zh) 数据提取方法和装置
CN106098070B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及网络系统
AU2020260569A1 (en)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250739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证照信息获取方法及设备
CN110535809B (zh) 一种标识码的拉取方法、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N110838196A (zh) 智能门锁控制方法、智能门锁控制系统及智能门锁
CN113706138B (zh) 基于数字货币硬钱包的支付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604340A (zh) 会话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5002782A (zh) 账号登录的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07525B (zh) 一种对讲终端的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13297552A (zh) 基于生物特征id链的验证方法及其验证系统、用户终端
CN112988820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02

Address after: 518000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903, Tsinghua Information Port, North District of Yuehai Street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enzhen Advantages Zhilia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D Unit 1401, Five Blocks of Yingxin Garden, Xinwei Village, Xili Tow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Cui Junxi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9

Address after: 518000 523, building 9, zone 2, Shenzhen B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park, No. 3609 Baishi Road, high tech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oubo Lif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903, Tsinghua Information Port, North District of Yuehai Street High-tech Industrial Park,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YOUDIAN ZHILIA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