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04906A - 一种生态砌块及挡土墙和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砌块及挡土墙和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04906A
CN115404906A CN202211001473.4A CN202211001473A CN115404906A CN 115404906 A CN115404906 A CN 115404906A CN 202211001473 A CN202211001473 A CN 202211001473A CN 115404906 A CN115404906 A CN 115404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block
block body
plates
groov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0147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旭影
马卫华
温欣
赵建业
李跃
于龙
李木楠
冯朋
康惠珍
侯星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f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Hebe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Hebei Mar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Center
TANGSHAN INDUSTRI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Tangsh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f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Hebe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Hebei Mar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Center
TANGSHAN INDUSTRI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Tang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f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Hebe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Hebei Mar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Center, TANGSHAN INDUSTRI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Tang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fth Geological Brigade Of Hebe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Hebei Mar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1100147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049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04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049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 E02D29/025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made up of similar modular elements stacked without mort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生态砌块及挡土墙和挡土墙的施工方法,涉及挡土墙的领域,包括砌块本体,砌块本体的一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砌块本体背离凹槽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相邻砌块本体上的凹槽插接的多对插接板,一对插接板之间均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板,每个支撑板均紧抵插接板的一侧壁,两个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呈拉伸状态的弹簧,两个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铰接有一连接板,两个连接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并相互铰接,两个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一限制凸起,两个限制凸起相互抵接且位于两个连接板铰接处的一侧,凹槽内卡紧有承接板。本申请具有减少运输过程中预制砌块的凹槽和凸块处发生断裂情况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砌块及挡土墙和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挡土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砌块及挡土墙和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自然边坡、航道港湾驳岸、景观墙及山坡土体等的支挡构筑物,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目前的挡土墙多采用钢筋混凝土建成固定,现场制作各种沙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此种方式下,建造成本高,时间长,耗费的财物大,且不便拆除,因此现在多用预制砌块进行相互拼接从而形成挡土墙。
然而现有的预制砌块一般多设有用于相互拼接的凸块和凹槽,然而在运输预制砌块的过程中,预制砌块容易发生磕碰,且预制砌块开设有凹槽的位置以及凸块均较为薄弱从而使得砌块本体容易断裂。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运输过程中预制砌块的凹槽和凸块处发生断裂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生态砌块及挡土墙和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生态砌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生态砌块,包括砌块本体,砌块本体的一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砌块本体背离凹槽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相邻砌块本体上的凹槽插接的多对插接板,一对插接板之间均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两个支撑板,每个支撑板均紧抵插接板的一侧壁,两个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呈拉伸状态的弹簧,两个支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铰接有一连接板,两个连接板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并相互铰接,两个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一限制凸起,两个限制凸起相互抵接且位于两个连接板铰接处的一侧,凹槽内卡紧有承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支撑板位于每对插接板之间,且每个支撑板均紧贴插接板相应的一侧壁,支撑板为插接板提供支撑力。且凹槽内卡紧的承接板也为砌块本体开设有凹槽的位置提供了支撑,减少运输过程中预制砌块因磕碰从而被损坏的情况发生。当需要拆卸支撑组件时,向靠近限制凸起的方向推动两个连接板的连接处,使两个限制凸起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如此两个支撑板在弹簧的作用力下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支撑组件收缩呈折叠状态,便于支撑组件脱离每对插接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砌块本体开设有凹槽的一表面还开设有通孔,通孔连通至每对插接板之间,靠近通孔的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弹性绳,弹性绳远离支撑板的一端穿过通孔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紧抵砌块本体背离插接板的一表面,插接板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通孔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紧贴砌块本体背离插接板的一表面,且安装板通过弹性绳与支撑板连接,加固了支撑组件与每对插接板的连接,且推动两个连接板的连接处,直至支撑组件在弹簧的作用力下收缩呈折叠状态。向远离砌块本体的方向拉动安装板,安装板可通过弹性绳拉动支撑组件穿过通孔并逐渐脱离砌块本体,便于支撑组件与每对插接板拆卸分离。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两个连轴,每个连轴均贯穿一承接板并与承接板转动连接,承接板为弹性材质的承接板,承接板平行于凹槽的底壁设置,且承接板的每一端均紧抵凹槽相应的一内壁,每对插接板中的每个插接板均抵压另一砌块本体上相应的一承接板,插接板推动承接板转动至承接板垂直于凹槽的底壁时,插接板完成与凹槽的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材质的承接板位于凹槽内,且承接板的每一端均紧抵凹槽相应的一侧壁,如此便于对凹槽内提供支撑,且给承接板施加外力可带动承接板转动,便于插接板与凹槽的插接。
优选的,相邻砌块本体中的所述插接板与凹槽插接时,两个承接板位于每对插接板中的两个插接板之间,两个连接板位于弹簧远离砌块本体的一侧,两个限制凸起位于两个连接板的铰接处靠近弹簧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中一砌块本体上的两个插接板与另一砌块本体上的凹槽插接的过程中,插接板逐渐向下推动承接板转动,而承接板转动的过程中可推动两个连接板向靠近弹簧的方向转动。如此两个限制凸块逐渐相互分离,便于支撑组件收缩呈折叠状态。在两个砌块本体相互安装的过程中,可推动支撑组件变为折叠状态,从而便于支撑组件脱离其中一砌块本体,无需单独将控制支撑组件收缩为折叠状态增加为一个工序,较为省时省力。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弹性吸水层,竖向相邻的砌块本体之间完成拼接时,上方砌块本体上的通孔与下方砌块本体上的凹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水墙施工完成后,可在通孔内铺设土壤并浇水、种植绿植,而弹性吸水层具有蓄水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插接孔,插接孔内插接有锁定杆,弹性吸水层靠近插接孔的一侧壁开设有安装腔室,安装腔室内固定连接有弹性筒,锁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卡接块与弹性筒紧密卡接,其中一承接板转动时,承接板逐渐挤压弹性筒远离锁定杆的一侧,砌块本体背离插接孔的一侧壁开设有插接槽,水平相邻的两个砌块本体之间拼接完成后,承接板挤压弹性筒使得锁定杆与相邻的插接槽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竖向两个砌块本体相互插接的过程中,位于下方砌块本体中的锁定杆可与相邻的插接槽插接,加固了相邻的两个砌块本体之间的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挡土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挡土墙, 水平相邻的砌块本体之间,每个锁定杆均与相邻的插接槽插接,上下相邻的砌块本体之间,两个插接板均与相邻的凹槽插接,且凹槽中的两个承接板位于两个插接板之间,承接板和凹槽的设置限制了两个砌块本体之间发生横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个砌块本体均通过插接板和凹槽的插接完成竖向相邻的砌块本体之间的连接,而水平相邻的砌块本体之间均通过锁定杆与插接槽的插接完成相连,结构简便且便于拼接形成较为稳固的挡土墙。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挡土墙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铺设位于下层的多个砌块本体,使每两个水平相邻的砌块本体之间相互紧贴,且锁定杆对准相应的插接槽;
S2、在下层的多个砌块本体上叠放砌块本体,并使上方的砌块本体上的两个插接板插入下方一砌块本体的凹槽内,并向下推动上方的砌块本体;
S3、每个插接板均推动相应的承接板发生转动,两个承接板转动时向上推动安装在上方砌块本体上的两个连接板转动,直至支撑组件收缩呈折叠状态,向上拉动安装板使安装板通过弹性绳拉动支撑组件穿过通孔脱离本砌块本体;
S4、继续向下按压位于上方的砌块本体,直至插接板完全插入凹槽内,承接板转动的过程中逐渐向下压缩弹性吸水层,其中一承接板按压弹性筒远离锁定杆的一侧,如此位于下方的砌块本体中的锁定杆逐渐伸出插接孔并与相邻的插接槽插接;
S5、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挡土墙被铺设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拼接挡土墙的方式较为简便,且相邻的砌块本体之间拼接的较为牢固,与砌块本体拆卸分离的支撑组件可重复利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减少运输过程中预制砌块因磕碰从而被损坏的情况发生;
2.安装板通过弹性绳与支撑板连接,加固了支撑组件与每对插接板的连接,且便于支撑组件与每对插接板拆卸分离;
3.加固了相邻的两个砌块本体之间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体现多个砌块本体相互拼接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体现竖向相邻的两个砌块本体相互拼接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体现竖向相邻的两个砌块本体拼接之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体现水平相邻的两个砌块本体之间相互拼接完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砌块本体;11、凹槽;12、通孔;13、插接孔;14、插接槽;2、插接板;3、支撑组件;31、支撑板;311、导向槽;32、连接板;321、限制凸起;33、弹簧;34、弹性绳;35、安装板;36、导向杆;4、连轴;41、承接板;5、弹性吸水层;51、安装腔室;52、弹性筒;6、锁定杆;61、卡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图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生态砌块。参照图1和图2,生态砌块包括砌块本体1,砌块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1,砌块本体1的上表面还开设有贯通砌块本体1的通孔12,通孔12和凹槽11沿砌块本体1的长度方向排列。砌块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接板2,两个插接板2相互平行,且两个插接板2均垂直于砌块本体1的下表面。两个插接板2用于与竖向相邻的砌块本体1上的凹槽11插接。
参照图2和图3,为了减小砌块本体1运输过程中,插接板2受到磕碰而断裂的情况发生,两个插接板2之间安装有支撑组件3。
支撑组件3包括两个支撑板31,两个支撑板31相互平行,两个支撑板31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分别铰接有一个连接板32,两个连接板32相互靠近的一端相互铰接。两个支撑板31位于两个插接板2之间,且每个支撑板31均紧抵相应插接板2的一侧壁。两个支撑板31之间设有弹簧33,弹簧33的每一端分别与相应的一支撑板31固定连接,弹簧33呈拉伸状态。
两个连接板3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一限制凸起321,限制凸起321位于两个连接板32铰接处靠近弹簧33的一侧,且两个限制凸起321相互抵接。限制凸起321的设置限制了两个连接板32的铰接处向远离弹簧33的方向运动的情况发生。如此支撑组件3可为两个插接板2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减小砌块本体1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磕碰从而造成插接板2断裂的情况发生。
当需要将支撑组件3与两个插接板2相互拆卸时,向靠近弹簧33的方向推动两个连接板32,两个连接板32的铰接处向靠近弹簧33的方向运动。此时两个限制凸起321相互之间脱离接触,两个支撑板31受弹簧33的作用力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如此支撑组件3即完成折叠,便于支撑组件3与两个插接板2完成拆卸。
支撑板31的高度小于插接板2的高度,当支撑组件3安装在两个插接板2之间时,支撑组件3完全置于两个插接板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减少外界误触连接板32使得支撑组件3发生折叠的情况发生。
靠近通孔12的一支撑板31上固定连接有弹性绳34,弹性绳34竖直向上穿过通孔12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5,安装板35搭接在砌块本体1的上表面,且安装板35的横截面积大于通孔12的横截面积,安装板35将通孔12封堵。支撑板31的长度小于通孔12的宽度,如此当支撑组件3呈折叠状态时,可向上拉动安装板35,使安装板35通过弹性绳34拉动折叠组件逐渐穿过通孔12并脱离砌块本体1。
砌块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导向杆36,导向杆36位于两个插接板2之间,且导向杆36垂直两个插接板2设置。远离通孔12的其中一支撑板31的上表面开设有导向槽311,导向槽311与导向杆36滑动插接。
当向上推动两个连接板32的铰接处时,远离通孔12的一支撑板31受弹簧33的作用力下沿导向杆36向靠近另一个支撑板31的方向运动,便于对支撑组件3的折叠提供导向的作用。
砌块的凹槽11内设置有两个连轴4,两个连轴4相互平行,每个连轴4的两端分别与凹槽11相应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每个连轴4上均转动连接有一承接板41,连轴4贯穿承接板41。承接板41为弹性材质制得,且承接板41沿连轴4长度方向的每一端均紧抵凹槽11相应的一内壁,两个承接板41相互靠近的一侧壁相互紧贴,两个承接板41相互远离的一侧壁均紧贴凹槽11的一内壁。
承接板41的设置对砌块本体1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减小砌块本体1的凹槽11处因侧壁较薄容易出现被磕碰从而损坏的情况发生。
凹槽11内设置有弹性吸水层5,弹性吸水层5与凹槽11的底壁固定连接,且弹性吸水层5位于两个承接板41的下方。
参照图2和图4,凹槽11的一侧壁开设有贯通砌块本体1的插接孔13,插接孔13内插接有锁定杆6,弹性吸水层5靠近插接孔13的一侧壁开设有安装腔室51,安装腔室51内固定连接有密封性墙的弹性筒52。弹性筒52靠近插接孔13的一侧开口,锁定杆6靠近弹性筒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61,卡接块61从弹性筒52的开口处插入弹性筒52内并与弹性筒52紧密卡接。弹性筒52位于其中一插接板2的正下方,砌块本体1背离插接孔13的一侧壁开设有插接槽14。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生态砌块的实施原理为:当拼接上下相邻的两个砌块本体1时,将其中一砌块本体1上的两个插接板2插入另一砌块本体1的凹槽11内,并向下推动上方的砌块本体1。如此每个插接板2均推动相应的承接板41发生转动,两个承接板41转动时向上推动安装在上方砌块本体1上的两个连接板32,如此连接板32向靠近弹簧33的方向转动直至支撑组件3呈折叠状态,此时可向上拉动安装板35,直至支撑组件3从上方砌块本体1的通孔12中脱离。
而两个承接板41逐渐转动至呈竖直状态,此时两个承接板41位于两个插接板2之间,上下相邻的两个砌块本体1完成拼接。在两个承接板41转动的过程中,两个承接板41逐渐向下压缩弹性吸水层5,其中一承接板41向下推动弹性吸水层5的过程中逐渐挤压弹性筒52远离锁定杆6的一端。如此位于下方砌块本体1中的卡接块61逐渐向靠近插接孔13的方向运动,卡接块61推动锁定杆6远离卡接块61的一端逐渐脱离本砌块本体1并与另一水平相邻的砌块本体1中的插接槽14插接。
参照图2和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挡土墙,水平相邻的砌块本体1之间,其中一砌块本体1上的锁定杆6与另一砌块本体1上的插接槽14插接。上下相邻的砌块本体1之间,两个插接板2均与相邻的凹槽11插接,且凹槽11中的两个承接板41位于两个插接板2之间,承接板41和凹槽11的设置限制了两个砌块本体1之间发生横向移动。
挡土墙拼接完成后,向通孔12内填充土壤并浇水、种植绿植,便于生态修复。且由于每个通孔12的下方均与另一砌块本体1上的凹槽11相连通,凹槽11内的弹性吸水层5具有蓄水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坡体整形。
S2、铺设位于下层的多个砌块本体1,使每两个水平相邻的砌块本体1之间相互紧贴,且锁定杆6对准相应的插接槽14。
S3、在下层的多个砌块本体1上叠放砌块本体1,并使上方的砌块本体1上的两个插接板2插入下方一砌块本体1的凹槽11内,并向下推动上方的砌块本体1。
S4、每个插接板2均推动相应的承接板41发生转动,两个承接板41转动时向上推动安装在上方砌块本体1上的两个连接板32转动,如此支撑组件3收缩呈折叠状态,向上拉动安装板35直至安装板35通过弹性绳34拉动支撑组件3穿过通孔12脱离本砌块本体1。
S5、继续向下按压位于上方的砌块本体1,直至两个插接板2完全插入凹槽11内,此时两个承接板41呈竖直状态并位于两个插接板2之间。两个承接板41转动的过程中逐渐向下压缩弹性吸水层5,其中一承接板41按压弹性筒52远离锁定杆6的一端,如此位于下方的砌块本体1中的锁定杆6向远离插接孔13的方向运动,并与水平相邻的砌块本体1中的插接槽14插接。
S6、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挡土墙被铺设完成。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生态砌块,包括砌块本体(1),砌块本体(1)的一表面开设有凹槽(11),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本体(1)背离凹槽(11)的一表面固定连接有用于与相邻砌块本体(1)上的凹槽(11)插接的多对插接板(2),一对插接板(2)之间均设有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包括两个支撑板(31),每个支撑板(31)均紧抵插接板(2)的一侧壁,两个支撑板(31)之间固定连接有呈拉伸状态的弹簧(33),两个支撑板(31)相互靠近的一侧壁均铰接有一连接板(32),两个连接板(32)朝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并相互铰接,两个连接板(3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有一限制凸起(321),两个限制凸起(321)相互抵接且位于两个连接板(32)铰接处的一侧,凹槽(11)内卡紧有承接板(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本体(1)开设有凹槽(11)的一表面还开设有通孔(12),通孔(12)连通至每对插接板(2)之间,靠近通孔(12)的支撑板(31)上固定连接有弹性绳(34),弹性绳(34)远离支撑板(31)的一端穿过通孔(12)并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5),安装板(35)紧抵砌块本体(1)背离插接板(2)的一表面,插接板(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通孔(12)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内固定连接有两个连轴(4),每个连轴(4)均贯穿一承接板(41)并与承接板(41)转动连接,承接板(41)为弹性材质的承接板(41),承接板(41)平行于凹槽(11)的底壁设置,且承接板(41)的每一端均紧抵凹槽(11)相应的一内壁,每对插接板(2)中的每个插接板(2)均抵压另一砌块本体(1)上相应的一承接板(41),插接板(2)推动承接板(41)转动至承接板(41)垂直于凹槽(11)的底壁时,插接板(2)完成与凹槽(11)的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生态砌块,其特征在于,相邻砌块本体(1)中的所述插接板(2)与凹槽(11)插接时,两个承接板(41)位于每对插接板(2)中的两个插接板(2)之间,两个连接板(32)位于弹簧(33)远离砌块本体(1)的一侧,两个限制凸起(321)位于两个连接板(32)的铰接处靠近弹簧(33)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生态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的底壁固定连接有弹性吸水层(5),竖向相邻的砌块本体(1)之间完成拼接时,上方砌块本体(1)上的通孔(12)与下方砌块本体(1)上的凹槽(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态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的一侧壁上开设有插接孔(13),插接孔(13)内插接有锁定杆(6),弹性吸水层(5)靠近插接孔(13)的一侧壁开设有安装腔室(51),安装腔室(51)内固定连接有弹性筒(52),锁定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块(61),卡接块(61)与弹性筒(52)紧密卡接,其中一承接板(41)转动时,承接板(41)逐渐挤压弹性筒(52)远离锁定杆(6)的一侧,砌块本体(1)背离插接孔(13)的一侧壁开设有插接槽(14),水平相邻的两个砌块本体(1)之间拼接完成后,承接板(41)挤压弹性筒(52)使得锁定杆(6)与相邻的插接槽(14)插接。
7.一种采用权利要求6所述生态砌块的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水平相邻的砌块本体(1)之间,每个锁定杆(6)均与相邻的插接槽(14)插接,上下相邻的砌块本体(1)之间,两个插接板(2)均与相邻的凹槽(11)插接,且凹槽(11)中的两个承接板(41)位于两个插接板(2)之间,承接板(41)和凹槽(11)的设置限制了两个砌块本体(1)之间发生横向移动。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6所述生态砌块的挡土墙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铺设位于下层的多个砌块本体(1),使每两个水平相邻的砌块本体(1)之间相互紧贴,且锁定杆(6)对准相应的插接槽(14);
S2、在下层的多个砌块本体(1)上叠放砌块本体(1),并使上方的砌块本体(1)上的两个插接板(2)插入下方一砌块本体(1)的凹槽(11)内,并向下推动上方的砌块本体(1);
S3、每个插接板(2)均推动相应的承接板(41)发生转动,两个承接板(41)转动时向上推动安装在上方砌块本体(1)上的两个连接板(32)转动,直至支撑组件(3)收缩呈折叠状态,向上拉动安装板(35)使安装板(35)通过弹性绳(34)拉动支撑组件(3)穿过通孔(12)脱离本砌块本体(1);
S4、继续向下按压位于上方的砌块本体(1),直至插接板(2)完全插入凹槽(11)内,承接板(41)转动的过程中逐渐向下压缩弹性吸水层(5),其中一承接板(41)按压弹性筒(52)远离锁定杆(6)的一侧,如此位于下方的砌块本体(1)中的锁定杆(6)逐渐伸出插接孔(13)并与相邻的插接槽(14)插接;
S5、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挡土墙被铺设完成。
CN202211001473.4A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生态砌块及挡土墙和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54049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1473.4A CN115404906A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生态砌块及挡土墙和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01473.4A CN115404906A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生态砌块及挡土墙和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04906A true CN115404906A (zh) 2022-11-29

Family

ID=84162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01473.4A Pending CN115404906A (zh) 2022-08-19 2022-08-19 一种生态砌块及挡土墙和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0490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41892B1 (ko) * 2019-06-21 2019-11-07 김재근 조적 안정성과 상호 결합성이 증대된 보강토 옹벽블럭 및 그 옹벽블럭의 제조방법
CN111236466A (zh) * 2020-01-08 2020-06-05 宜宾戊辰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3508309U (zh) * 2020-10-26 2021-06-22 福建江隆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
CN213626272U (zh) * 2020-11-02 2021-07-06 源丰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抗渗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CN113235648A (zh) * 2021-05-17 2021-08-10 浙江沧海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河坎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KR20210001908U (ko) * 2020-02-14 2021-08-24 최인수 조립형 옹벽 구조물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41892B1 (ko) * 2019-06-21 2019-11-07 김재근 조적 안정성과 상호 결합성이 증대된 보강토 옹벽블럭 및 그 옹벽블럭의 제조방법
CN111236466A (zh) * 2020-01-08 2020-06-05 宜宾戊辰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KR20210001908U (ko) * 2020-02-14 2021-08-24 최인수 조립형 옹벽 구조물
CN213508309U (zh) * 2020-10-26 2021-06-22 福建江隆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
CN213626272U (zh) * 2020-11-02 2021-07-06 源丰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抗渗型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CN113235648A (zh) * 2021-05-17 2021-08-10 浙江沧海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河坎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87219B (zh) 一种预制拼装式电缆工作井及其施工方法
CN112282116B (zh) 一种墙体防水施工方法
CN115404906A (zh) 一种生态砌块及挡土墙和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CN211773862U (zh) 一种可拼接的挡土墙砌块
CN214747538U (zh) 一种基于烟花爆竹用压泥机
CN113622463B (zh) 一种装配式地下管廊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550307B (zh) 一种提升锚杆抗拔力的联动式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5166666U (zh) 一种建筑变形缝防水连接结构
CN113152371B (zh) 一种水利工程垂直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4272105U (zh) 基于锚杆静压桩技术的地基加固结构
CN214423988U (zh) 一种新型扣装式中空pvc塑料模板
CN214301783U (zh) 一种土建基坑护坡结构
CN211114607U (zh) 一种人防隔震地板的接缝结构
CN217870499U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CN217840380U (zh) 止水带连接组件
CN214530691U (zh) 一种软土质地带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CN213732382U (zh) 一种用于提升混凝土结构强度的加强结构
CN219930903U (zh) 一种能够提高节地率的渠肩加固装置
CN217923538U (zh) 一种高层建筑物地基加固用螺旋桩
CN212052785U (zh)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基坑挡土装置
CN213898107U (zh) 一种模板背楞
CN215406638U (zh) 一种装配式伸缩缝结构
CN218034691U (zh) 一种高陡边坡爆破用施工防护装置
CN217517949U (zh) 一种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结构
CN218714792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与水平构件之间的拼缝封堵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