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04637A - 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404637A CN115404637A CN202210348969.2A CN202210348969A CN115404637A CN 115404637 A CN115404637 A CN 115404637A CN 202210348969 A CN202210348969 A CN 202210348969A CN 115404637 A CN115404637 A CN 11540463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ct
- heating device
- air
- air supply
- dispos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8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8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7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07791 dehumi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599 deter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VCGRFBXVSFAGGA-UHFFFAOYSA-N (1,1-dioxo-1,4-thiazinan-4-yl)-[6-[[3-(4-fluorophenyl)-5-methyl-1,2-oxazol-4-yl]methoxy]pyridin-3-yl]methanone Chemical compound CC=1ON=C(C=2C=CC(F)=CC=2)C=1COC(N=C1)=CC=C1C(=O)N1CCS(=O)(=O)CC1 VCGRFBXVSFAGG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HCDMJFOHIXMBOV-UHFFFAOYSA-N 3-(2,6-difluoro-3,5-dimethoxyphenyl)-1-ethyl-8-(morpholin-4-ylmethyl)-4,7-dihydropyrrolo[4,5]pyrido[1,2-d]pyrimidin-2-one Chemical compound C=1C2=C3N(CC)C(=O)N(C=4C(=C(OC)C=C(OC)C=4F)F)CC3=CN=C2NC=1CN1CCOCC1 HCDMJFOHIXMBO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236 heat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ABDDQTDRAHXHOC-QMMMGPOBSA-N 1-[(7s)-5,7-dihydro-4h-thieno[2,3-c]pyran-7-yl]-n-methylmethan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NC[C@@H]1OCCC2=C1SC=C2 ABDDQTDRAHXHOC-QMMMGPOBSA-N 0.000 description 2
- WNEODWDFDXWOLU-QHCPKHFHSA-N 3-[3-(hydroxymethyl)-4-[1-methyl-5-[[5-[(2s)-2-methyl-4-(oxetan-3-yl)piperazin-1-yl]pyridin-2-yl]amino]-6-oxopyridin-3-yl]pyridin-2-yl]-7,7-dimethyl-1,2,6,8-tetrahydrocyclopenta[3,4]pyrrolo[3,5-b]pyrazin-4-one Chemical compound C([C@@H](N(CC1)C=2C=NC(NC=3C(N(C)C=C(C=3)C=3C(=C(N4C(C5=CC=6CC(C)(C)CC=6N5CC4)=O)N=CC=3)CO)=O)=CC=2)C)N1C1COC1 WNEODWDFDXWOLU-QHCPKHFH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536 Zeol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HNPSIPDUKPIQMN-UHFFFAOYSA-N dioxosilane;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Si]=O.O=[Al]O[Al]=O HNPSIPDUKPIQM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457 zeol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KVCQTKNUUQOELD-UHFFFAOYSA-N 4-amino-n-[1-(3-chloro-2-fluoroanilino)-6-methylisoquinolin-5-yl]thieno[3,2-d]pyrimidine-7-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N=1C=CC2=C(NC(=O)C=3C4=NC=NC(N)=C4SC=3)C(C)=CC=C2C=1NC1=CC=CC(Cl)=C1F KVCQTKNUUQOEL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CYJRNFFLTBEQSQ-UHFFFAOYSA-N 8-(3-methyl-1-benzothiophen-5-yl)-N-(4-methylsulfonylpyridin-3-yl)quinoxalin-6-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S(=O)(=O)C1=C(C=NC=C1)NC=1C=C2N=CC=NC2=C(C=1)C=1C=CC2=C(C(=CS2)C)C=1 CYJRNFFLTBEQS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YCPARAPKDAOEN-LJQANCHMSA-N N-[(1S)-2-(dimethylamino)-1-phenylethyl]-6,6-dimethyl-3-[(2-methyl-4-thieno[3,2-d]pyrimidinyl)amino]-1,4-dihydropyrrolo[3,4-c]pyrazole-5-carboxa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H](NC(=O)N2C(C=3NN=C(NC=4C=5SC=CC=5N=C(C)N=4)C=3C2)(C)C)CN(C)C)=CC=CC=C1 AYCPARAPKDAOEN-LJQANCHM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77 deodo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74 desic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1 othe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GVXKJKTISMIOW-ZDUSSCGKSA-N simurosertib Chemical compound N1N=CC(C=2SC=3C(=O)NC(=NC=3C=2)[C@H]2N3CCC(CC3)C2)=C1C XGVXKJKTISMIOW-ZDUSSCGK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9/00—Combinations of a washing machine with other separate apparatus in a common frame or the like, e.g. with rinsing apparatus
- D06F29/02—Combinations of a washing machine with other separate apparatus in a common frame or the like, e.g. with rinsing apparatus with liquid-extracting apparatu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10—Drying cabinets or drying chambers having hea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9/00—Combinations of a washing machine with other separate apparatus in a common frame or the like, e.g. with rinsing apparatus
- D06F29/005—Combinations of a washing machine with other separate apparatus in a common frame or the like, e.g. with rinsing apparatus the other separate apparatus being a drying appliance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02—Domestic laundry dryers having dryer drums rot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06F58/04—Detail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6—Heating arrangements, e.g. gas heating equipment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3/00—Apparatus for smoothing or removing creases from garments or other textile articles by formers, cores, stretchers, or internal fram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or steam
- D06F73/02—Apparatus for smoothing or removing creases from garments or other textile articles by formers, cores, stretchers, or internal fram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or steam having one or more treatment chamber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12—Casings; Tub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40—Steam generating arrangements
-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3—Laundry 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烘干机,包括第一箱体和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的第一滚筒;护理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方且在内部形成有容纳衣物的空间的第二箱体;第一供气管道,向所述第一滚筒的内部供应空气;第二供气管道,向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供应空气;以及加热装置,加热流入所述第一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气管道的空气,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滚筒的下侧,从而能够利用单个加热装置向烘干机和护理机供应热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衣物处理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包括复数个衣物处理器的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处理衣物的洗衣机、烘干机以及护理机根据其在居住空间内的用途,分别配置在诸如厨房、杂物间、客厅以及室外的不同空间中。
韩国公开专利文献10-2020-0109194号中公开了一种洗衣机。洗衣机向外桶和滚筒供应水和洗涤剂,并通过旋转容纳洗涤物的滚筒来洗涤洗涤物。洗衣机通过外部水源向所述外桶或所述滚筒供水,利用泵将外桶内的水循环到滚筒或者将外桶内的水排出到外部。通常,为了供水和排水,洗衣机配置于厨房或杂物间。
洗衣机分开设置加热空气的加热器、送风风扇以及蒸汽发生装置,从而可以对洗涤物进行烘干或杀菌。
韩国授权专利10-2120993号中公开了一种烘干机。烘干机在使用加热装置和送风风扇来加热空气之后将其供应到滚筒内部,从而对容纳于滚筒内部的洗涤物进行烘干。通常,烘干机与洗衣机相邻配置,以便对结束洗涤的洗涤物进行烘干且容易地将含有水分的洗涤物投入到烘干机内。
烘干机可以使用产生蒸汽并将产生的蒸汽喷射到滚筒内部的蒸汽发生装置来对洗涤物进行杀菌或去除洗涤物的褶皱。为了产生所述蒸汽,可以向烘干机内供水,未蒸发的水可以被重复使用或排出到外部。另外,为了去除被烘干的洗涤物的气味,可以在烘干机上附加对循环的空气进行过滤的除臭功能。
韩国授权专利10-2254903中公开了一种护理机。护理机通过向容纳衣物的空间供应热风和蒸汽来对衣物进行烘干、除臭、除皱、除静电和/或杀菌(以下,也称为“护理”)。
护理机主要用于护理洗涤之后用户经常使用的衣物,如西装、外套。通常,用户将诸如西装、外套之类的衣物挂在衣柜中进行保管。因此,与洗衣机不同地,护理机可以在诸如衣帽间、客厅、卧室的空间与衣柜相邻配置或者代替衣柜。另一方面,护理机不仅可以对衣物或衣服进行护理,还可以对能够执行洗涤的所有对象进行护理,其中,所述对象包括:人们能够佩戴的对象,诸如鞋子、袜子、手套、帽子以及围巾;以及人们经常使用的对象,诸如玩偶、毛巾以及被子。
然而,配置在不同空间的现有的衣物处理器存在的问题是,用户需要将被分类的衣物运送到对该衣物进行护理的各个衣物处理器,因此作业路线变长且衣物管理变得不方便。
另外,麻烦的是,由于护理机配置在与洗衣机和烘干机不同的空间,因此需要将已洗涤的潮湿衣物或已烘干的衣物运送至配置有护理机的空间。
另外,在利用热风和蒸汽来处理衣物的现有的衣物处理器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各个装置需要单独设置有供水设备、排水设备、空气加热装置、蒸汽发生装置、泵、送风风扇、空气流路以及蒸汽流路等,因此衣物容纳空间变小。此外,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各个装置单独设置有加热装置和蒸汽发生装置等,因此系统整体成本和能耗增加。
另外,现有的护理机存在的问题是,产生热风的机械室配置于护理机内部空间的下部,因而护理机内部空间的高度变小。因此,现有的护理机存在无法容纳如长外套那样占用高度较大的衣物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前述的问题和其他问题。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具有复数个衣物处理器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具有洗衣机、烘干机以及护理机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在同一空间内执行洗涤、烘干以及护理衣物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使衣物处理所需的用户的作业路线变得最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在执行洗涤和烘干的空间内还能够处理不能高温烘干的衣物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改进洗涤、烘干以及护理衣物的作业容易性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降低在整个系统中产生的振动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通过降低门和控制面板等需要用户操作的构成要素的高度来提高用户的操作便利性。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具有向洗衣机、烘干机以及护理机供应空气的热风流路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使向洗衣机、烘干机以及护理机供应空气的热风流路的长度最小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扩展前后方向宽度的护理机。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包括扩展前后方向宽度的护理机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扩展衣物容纳空间的上下高度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扩展护理机内部的衣物容纳空间的上下高度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利用护理机的前后方向宽度和洗衣机/烘干机的前后方向宽度的差异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具有向洗衣机、烘干机以及护理机供应蒸汽的蒸汽流路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使向洗衣机、烘干机以及护理机供应蒸汽的蒸汽流路的长度最小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利用单个加热装置向复数个衣物处理器供应热风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利用单个加热装置向复数个衣物处理器供应蒸汽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容易排出在加热装置中产生的冷凝水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产生蒸汽所需的供水和排水容易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使向烘干机和护理机供应空气的热风流路的长度最小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最优化用于向烘干机和护理机供应热风的风扇的配置位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使向护理机供应的热风的热损失最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使与护理机连接的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的长度最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在没有额外的泵设备的情况下排出在加热装置中产生的冷凝水。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利用洗衣机的排水泵来管理冷凝水。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形成向护理机供应的热风的温度低于烘干机的温度。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利用在加热装置中产生的冷凝水。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使在洗衣机中产生的振动最小。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降低洗衣机箱体的晃动。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将复数个衣物处理器彼此结合。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向护理机的上部供应热风。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在护理机的上部回收热风。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降低洗衣机和烘干机门所在的高度。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降低投入洗涤物的投入口和控制面板的高度。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使结束洗涤的洗涤物的运送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防止在加热装置中加热和除湿的空气直接朝用户吐出。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将用于室内除湿的流路设置在高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上端部对齐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正面对齐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高度沿着水平方向恒定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提供一种前后方向的宽度恒定的衣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可以是,防止在设置衣物处理装置时衣物处理装置因与周边结构物碰撞而损坏。
本发明的课题不限于以上提及的课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的描述来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课题。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一方面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烘干机,所述烘干机包括形成有第一投入口的第一箱体。
所述烘干机可以包括开闭所述第一投入口的第一门。
所述烘干机可以包括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第一滚筒。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洗衣机,所述洗衣机包括与所述第一箱体上下方向配置的第二箱体。
所述第二箱体可以包括第二投入口。
所述洗衣机可以包括开闭所述第二投入口的第二门。
所述洗衣机可以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内部的外桶。
所述洗衣机可以包括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外桶内部的第二滚筒。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配置于所述烘干机的一侧方的护理机。
所述护理机可以配置于所述洗衣机的一侧方。
所述护理机可以包括形成有开口部的第三箱体。
所述护理机可以包括开闭所述开口部的第三门。
在所述护理机的内部可以形成有容纳衣物的空间。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与所述烘干机和所述护理机连接的管道系统。
所述管道系统可以包括向所述第一滚筒的内部供应空气的第一供气管道。
所述管道系统可以包括向所述护理机的内部空间供应空气的第二供气管道。
所述管道系统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气管道连接的热交换通道。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加热通过所述热交换通道的空气的加热装置。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衣物处理器,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器包括形成有洗涤物投入口的箱体和开闭所述洗涤物投入口的门。
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器可以包括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滚筒。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第二衣物处理器,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器包括形成有衣物投入口的箱体和开闭所述衣物投入口的门。
在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器的内部可以形成有容纳衣物的空间。
所述管道系统可以包括向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器的滚筒内部供应空气的第一供气管道。
所述管道系统可以包括向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器的内部空间供应空气的第二供气管道。
所述管道系统可以包括与所述第一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气管道连接的热交换通道。
所述热交换通道可以具有供空气流入的流入端部和供空气吐出的吐出端部。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组合框架,所述组合框架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隔开的第一投入口和第二投入口且在中间配置有水平分隔壁。
在所述组合框架的上面板和所述水平分隔壁之间可以形成有烘干室。
所述第一滚筒可以配置于所述烘干室的内部。
在所述组合框架的下面板和所述水平分隔壁之间可以形成有洗涤室。
所述外桶和所述第二滚筒可以配置于所述洗涤室的内部。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配置于所述组合框架的一侧方的侧方框架。
所述第二供气管道可以向所述侧方框架的内部供应空气。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在其内部包括配置有竖直分隔壁的单一框架。
在所述竖直分隔壁和所述单一框架的一侧面板之间可以配置有水平分隔壁。
以所述水平分隔壁为基准,洗涤室和烘干室可以在所述一侧面板和所述竖直分隔壁之间以沿着上下方向划分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竖直分隔壁和所述单一框架的另一侧面板之间可以形成有护理衣物的护理室。
所述烘干机可以沿着水平方向配置在所述洗衣机的一侧。
所述护理机可以配置在所述烘干机和所述洗衣机的上侧。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护理机的供气管道。
所述供气管道可以将在所述加热装置中加热的空气供应到所述护理机的内部空间。
所述加热装置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滚筒的下侧。
所述洗衣机可以配置在所述烘干机的上侧。
所述加热装置可以配置在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外桶之间。
所述加热装置可以具有加热要向所述护理机供应的空气的热交换单元。
所述供气管道可以向所述加热装置的下方延伸。
所述供气管道可以与形成在所述护理机的下部的供气口连接。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向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方延伸的排气管道。
所述排气管道可以与形成在所述护理机的上部的排气口连接。
所述供气管道可以向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方延伸。
所述供气管道可以与形成在所述护理机的上部的供气口连接。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向所述加热装置的下方延伸的排气管道。
所述排气管道可以与形成在所述护理机的下部的排气口连接。
所述烘干机可以配置在所述洗衣机的上侧。
所述洗衣机可以包括排出所述外桶内的水的排水泵。
所述加热装置可以配置在所述外桶的下侧。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配置在所述热交换单元的下侧的排水盘。
所述洗衣机可以包括与所述烘干机的下部结合的上面板。
所述洗衣机可以包括连接所述洗衣机的箱体和所述外桶的悬架。
所述洗衣机的箱体可以包括配置在所述外桶和所述护理机的箱体之间的侧面板。
所述侧面板可以面向所述护理机的箱体。
所述侧面板可以与所述护理机的箱体结合。
所述第二滚筒可以朝所述第二投入口开口,以供容纳于其内部的洗涤物通过所述第二投入口引出。
所述第一滚筒可以位于所述第二滚筒的下侧。
所述第一滚筒可以朝所述第一投入口开口,以供从所述第二滚筒引出的洗涤物通过所述第一投入口投入。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除湿管道,所述除湿管道将在所述加热装置中加热的空气吐出到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
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正面的上端部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对齐。
所述烘干机、所述洗衣机以及所述加热装置中配置于最上侧的某一个的正面的上端部可以与所述护理机的正面的上端部对齐。
其他实施例的具体内容包括在详细的说明和附图中。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具有复数个衣物处理器的衣物处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具有洗衣机、烘干机以及护理机的衣物处理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在同一空间配置洗衣机、烘干机以及护理机,从而能够在同一空间内执行洗涤、烘干以及护理。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无论衣物的种类如何,均能够在同一空间内护理衣物。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在执行洗涤、烘干以及护理作业时,能够减少用户运送衣物所需的负荷(作业量、路线等)。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在执行洗涤和烘干的空间内可以通过护理机护理无法高温烘干的衣物。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通过配置成洗衣机和护理机共用一面,从而能够降低在洗衣机中产生的振动。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通过在洗衣机和烘干机之间配置护理机的加热装置,从而能够扩展护理机内部衣物容纳空间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通过在护理机的后方空间配置热风流路,从而能够均匀地匹配整个系统的前后方向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通过在护理机的中间高度配置加热装置,从而能够使向洗衣机、烘干机以及护理机中的每一个供应热风的热风供应流路的长度最小。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通过在护理机的中间高度配置蒸汽发生装置,从而能够使向洗衣机、烘干机以及护理机中的每一个供应蒸汽的蒸汽供应流路的长度最小。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利用单个加热装置向洗衣机、烘干机以及护理机中的每一个供应热风。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利用单个蒸汽发生装置向洗衣机、烘干机以及护理机中的每一个供应蒸汽。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洗衣机的排水泵排出在蒸发器中产生的冷凝水,从而冷凝水的管理变得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洗衣机的供水管供应产生蒸汽所需的水,从而产生蒸汽变得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通过在护理机的侧方(Lateral side)配置向护理机供应热风的加热装置,从而能够增加护理机内部空间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通过利用烘干机的加热装置来向护理机供应热风,从而能够增加护理机内部空间的容积。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通过在衣物处理装置的下部配置加热装置,从而能够使与烘干机和护理机连接的热风流路的长度最小。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通过减少连接加热装置和护理机的供气管道的长度,从而能够使向护理机供应的热风的热损失最小。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洗衣机的排水泵排出在蒸发器中产生的冷凝水,从而冷凝水的管理变得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通过利用单个排水泵排出外桶内的水和在加热装置中产生的冷凝水,从而能够减少排水所需的部件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通过将洗衣机的箱体和护理机的箱体结合,从而能够降低在洗衣机中产生的振动。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由于洗衣机配置在烘干机的上侧,因此将结束洗涤的重衣物降到烘干机的投入口,从而能够容易地运送衣物。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通过对齐衣物处理装置的上端部,从而复数个衣物处理器之间的结合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以上提及的效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权利要求书中的记载来更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又一纵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管道系统的概念图。
图5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又一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又一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背面的一部分的图。
图10是说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组装的图。
图11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后方立体图。
图12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后方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管道系统的概念图。
图18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后方立体图。
图19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下部结构图。
图20是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后方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与附图编号无关地,对相同或类似的构成要素赋予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将省去对其重复的说明。
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构成要素的后缀“模块”和“部”仅用于使说明书的制作变得容易,其本身并没有彼此区别的含义或作用。
另外,在说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的过程中,若判断为对于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使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的主旨不清楚时,省略对其的详细说明。另外,附图仅为了帮助理解本说明书公开的实施例,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思想不受附图的限制,应当理解为包括在本说明书的思想以及技术范围包括的所有变更、等同物及替代物。
第一、第二等包括序数的术语可以用于说明各种构成要素,但所述构成要素不受所述术语限制。所述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另一个构成要素进行区分。
如果提及到某个构成要素“连接”或“连结”于另一构成要素,则应理解为可能是直接连接或连结于该另一构成要素,但也可能它们中间存在有其他构成要素。相反,如果提及到某个构成要素“直接连接”或“直接连结”于另一构成要素,则应理解为它们中间不存在其他构成要素。
除非另有描述,否则单数的表达包括复数的表达。
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包括一个以上的衣物处理器(Laundry treating machine)。所述衣物处理器是指对对象物(例如,衣物、毛巾、被子等)执行洗涤、烘干和/或护理的装置。
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复数个相同种类的衣物处理器。例如,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烘干机1。例如,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洗衣机2。例如,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护理机3。
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不同种类的衣物处理器。例如,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护理机3。
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复数个相同种类的衣物处理器和与其不同种类的衣物处理器。例如,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两个以上的洗衣机、一个烘干机以及一个护理机。例如,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一个洗衣机、一个烘干机以及两个以上的护理机。
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不受衣物处理器的种类和数量限制,可以包括各种情况的组合。以下,以包括一个烘干机1、一个洗衣机2以及一个护理机3的衣物处理装置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护理机3可以被称为第一衣物处理器、第二衣物处理器以及第三衣物处理器中的某一个。例如,烘干机1可以被称为“第一衣物处理器”,洗衣机2可以被称为“第二衣物处理器”,护理机3可以被称为“第三衣物处理器”。
以下,“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包括序数的术语仅用于区分构成要素,并不限定所述构成要素。所述构成要素的名称不限于所述序数,可以包括其他序数。所述构成要素的名称可以独立使用而不包括所述序数。作为一例,烘干机1的构成要素的名称可以包括“第一”的序数,洗衣机2的构成要素的名称可以包括“第二”的序数,护理机3的构成要素的名称可以包括“第三”的序数。不过,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护理机3的各个构成要素的名称不限于上述的序数,而可以包括其他序数或者可以独立使用而不包括序数。
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控制烘干机1、洗衣机2、护理机3以及加热装置50的驱动的控制器81。控制器81可以安装(mounting)于印刷电路板(PCB)。控制器81可以基于从控制面板8接收的电信号来控制烘干机1、洗衣机2、护理机3以及加热装置50。控制器81可以与所述控制面板8通信。
烘干机1和洗衣机2可以上下配置。在烘干机1和洗衣机2之间可以配置有控制面板8。控制面板8可以与护理机3上下配置。
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8向衣物处理装置输入命令。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控制面板8来操作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护理机3的驱动。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控制面板8来控制加热装置50的运转。控制面板8可以将通过用户的操作输入的电信号传递到控制器81。
在控制面板8的内部可以形成有配置印刷电路板(PCB,未图示)的空间。控制部可以安装(mounting)于PCB。所述控制部可以是控制器81。
或者,所述控制部可以位于控制面板8的背面。在控制面板8的背面可以形成有配置PCB的空间。控制器81可以安装于所述PCB。
或者,烘干机1、洗衣机2、护理机3以及机械室S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控制各自的驱动的控制器。在这种情况下,各个控制器可以安装于PCB。各个控制器可以相互通信。根据情况,至少一个控制器可以是能够控制其他控制器和设备的上位控制器。
控制面板8可以显示衣物处理装置的运转状态。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8来确认衣物处理装置的运转状态的信息。
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加热装置50。加热装置50可以向烘干机1供应热风。加热装置50可以向护理机3供应热风。加热装置50可以向洗衣机2供应热风。供应到各个衣物处理器的热风可以再次流入加热装置50而循环。
只是,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将分别供应到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护理机3的热风排出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而不循环。即,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将供应到洗衣机2的外桶23的热风排出到洗衣机2的外部,可以将供应到烘干机1的第一滚筒13的热风排出到烘干机3的外部,可以将供应到护理机3的内部空间33的热风排出到护理机3的外部。
衣物处理装置可以包括机械室S(参照图2)。机械室S可以提供配置加热装置50的空间。机械室S可以是配置加热装置50和除了加热装置50之外的其他构成要素的空间的概念。在机械室S内可以配置有包括加热装置50在内的泵、送风风扇、空气流路、蒸汽装置、蒸汽流路、除湿装置、控制器、马达以及风扇罩体等。机械室S可以提供配置上述的运转要素(泵、送风风扇、空气流路、蒸汽装置、蒸汽流路、除湿装置、控制器、马达以及风扇罩体)的空间。
在本发明中,机械室S可以指如前所述那样配置加热装置50的空间,或者可以是包括加热装置50的上位概念。
机械室S可以包括单独的壳体(未图示)。在机械室S包括单独的壳体(未图示)的情况下,机械室S可以与第一箱体10和第二箱体20分开。与此不同地,机械室S可以配置在第一箱体10、第二箱体20以及第三箱体30中的某一个的内部。若机械室S配置在第一箱体10、第二箱体20以及第三箱体30中的某一个的内部,则机械室S可以指配置包括加热装置50在内的各种构成要素的空间的概念。即,若机械室S配置在第一箱体10、第二箱体20以及第三箱体30中的某一个的内部,则机械室S可以指第一箱体10、第二箱体20以及第三箱体30的内部空间的一部分。
机械室S可以与烘干机1和洗衣机2上下配置。机械室S可以配置在烘干机1和洗衣机2的上侧。机械室S可以配置在烘干机1和洗衣机2之间。机械室S可以配置在烘干机1和洗衣机2的下侧。与此不同地,机械室S可以与护理机3上下配置。机械室S可以配置在护理机3的上侧或护理机3的下侧。
加热装置50可以向烘干机1供应热风。加热装置50可以回收供应到烘干机1的热风。
加热装置50可以向洗衣机2供应热风。加热装置50可以回收供应到洗衣机2的热风。
加热装置50可以向护理机3供应热风。加热装置50可以回收供应到护理机3的热风。
加热装置50可以向烘干机1供应蒸汽。加热装置50可以向洗衣机2供应蒸汽。加热装置50可以向护理机3供应蒸汽。
加热装置50可以包括热泵装置。所述热泵装置可以包括压缩机51、冷凝器52、蒸发器53以及膨胀装置54(参照图5)。加热装置50可以包括风扇60(参照图5)。所述热泵装置可以被称为“热交换单元”。
加热装置50可以包括加热在热交换通道42(参照图5)流动的空气的热交换单元。所述热交换单元可以是与制冷剂流路连接的热泵装置。所述热交换单元可以是以电为动力运转的加热器。所述热交换单元可以是发热装置。所述热交换单元可以包括所述加热器和冷却器(未图示)。所述冷却器可以配置在所述加热器的上游侧。所述冷却器可以配置在热交换通道42的内部。所述冷却器可以对通过热交换通道42的空气进行除湿和冷却。
加热装置50可以与烘干机1和洗衣机2上下配置。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在烘干机1和洗衣机2的上侧,或者可以配置在烘干机1和洗衣机2之间,或者可以配置在烘干机1和洗衣机2的下侧。
加热装置50可以与护理机3上下配置。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在护理机3的后方空间。
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在第一箱体10的内部。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在第二箱体20的内部。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在第三箱体30的内部。
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加热装置50(或机械室S)可以沿着上下方向排列,护理机3可以配置在烘干机1、洗衣机2的侧方(Lateral side)。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在护理机3的侧方。
以下,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一方面的衣物处理装置A。
图1所示的衣物处理装置A可以是在洗衣机2的上侧配置有烘干机1,在洗衣机2和烘干机1之间配置有加热装置50的情形的实施例。不过,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加热装置50的上下排列不限于此。
护理机3可以配置在烘干机1和洗衣机2的一侧(Lateral side)。例如,护理机3可以配置在烘干机1和洗衣机2的右侧。不过,护理机3的配置位置不限于上述情形,护理机3可以配置在烘干机1和洗衣机2的左侧。
护理机3的前后方向宽度可以小于烘干机1和洗衣机2的前后方向宽度。
在护理机3的后方可以配置有后壳体310,后述的热风流路或蒸汽流路可以配置于所述后壳体310。
烘干机1包括:第一箱体10,在其正面形成有第一投入口12(参照图2);以及第一门11,可旋转地连接于第一箱体10。
用户可以通过旋转第一门11来开放第一投入口12,可以通过第一投入口12将洗涤物投入到第一滚筒13的内部。
洗衣机2包括:第二箱体20,在其正面形成有第二投入口22(参照图2);以及第二门21,可旋转地连接于第二箱体20。
用户可以通过旋转第二门21来开放第二投入口22,可以通过第二投入口22将洗涤物投入到第二滚筒24的内部。
护理机3包括:第三箱体30,在其内部形成容纳衣物的空间,形成有第三投入口32(参照图3);以及第三门31,可旋转地连接于第三箱体30。第三投入口32可以被称为“开口部”。
用户可以通过旋转第三门31来开放第三投入口32,可以通过第三投入口32将洗涤物投入到第三箱体30的内部。
第一箱体10、第二箱体20以及第三箱体3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上面板、下面板、前方面板、后方面板以及侧面板。上面板可以被称为“上侧壁”。下面板可以被称为“下侧壁”。前方面板可以被称为“前方壁”。后方面板可以被称为“后侧壁”。侧面板可以被称为“侧壁”。
第一箱体10、第二箱体20以及第三箱体30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一对侧面板。所述一对侧面板可以沿着水平方向彼此隔开。所述侧面板可以被称为“侧壁”。第一箱体10可以包括面向护理机3的第一内侧壁106和与第一内侧壁106隔开的第一外侧壁105。第二箱体20可以包括面向护理机3的第二内侧壁206和与第二内侧壁206隔开的第二外侧壁205。第三箱体30可以包括面向烘干机1和洗衣机2的第三内侧壁306和与第三内侧壁306隔开的第三外侧壁305。
第一箱体10可以包括第一上面板103、第一下面板104、第一前方面板101、第一后方面板102以及第一侧面板105、106。
第二箱体20可以包括第二上面板203、第二下面板204、第二前方面板201、第二后方面板202以及第二侧面板205、206。
第三箱体30可以包括第三上面板303、第三下面板304、第三前方面板301、第三后方面板302以及第三侧面板305、306。第三箱体30可以包括第三门31来代替第三前方面板301。
上述的第一箱体10、第二箱体20以及第三箱体30的说明可以同样适用于参照图1至图20说明的衣物处理装置。
烘干机1和护理机3之间的空间及洗衣机2和护理机3之间的空间可以配置有板(未图示)。所述板可以是减振材料。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护理机3可以通过所述板彼此结合。
烘干机1的第一上面板103和护理机3的第三上面板303可以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护理机3的第三上面板303和后壳体310的上侧壁313可以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烘干机1可以具有第一上侧面10c。第一上侧面10c可以是第一箱体10的顶面。第一上侧面10c可以是第一上面板103的顶面。
护理机3可以具有第三上侧面30c。第三上侧面30c可以是第三箱体30的顶面。
第一上侧面10c和第三上侧面30c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对齐。第一上侧面10c和第三上侧面30c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对说明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过程中的“对齐”的含义进行定义。“对齐”可以指,复数个构成要素实质上排列在同一平面上。即,即使构成要素A和构成要素B没有配置在严格意义上的同一平面上,而是分别配置在具有规定间隔的两个平面上的情形,也可以表示为“对齐”。另外,在说明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的过程中,“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含义包括实质上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情形。例如,即使构成要素A所在的第一平面和构成要素B所在的第二平面彼此平行地隔开,也可以表示为“A和B对齐”,或者可以表示为“A和B位于同一平面上”。
烘干机1可以具有第一前方面(10a或11a)。烘干机1的前方面10a可以指第一箱体10的前方面。第一前方面10a可以是第一前方面板101的前方面。
第一门11可以具有第一前方面11a。烘干机1的前方面11a可以指第一门11的前方面。
洗衣机2可以具有第二前方面(20a或21a)。洗衣机2的前方面20a可以指第二箱体20的前方面。第二前方面20a可以是第二前方面板201的前方面。
第二门21可以具有第二前方面21a。洗衣机2的前方面21a可以指第二门21的前方面。
护理机3可以具有第三前方面31a。护理机3的前方面31a可以指第三门31的前方面。
烘干机1的前方面(10a或11a)和护理机3的前方面31a可以对齐。洗衣机2的前方面(20a或21a)和护理机3的前方面31a可以对齐。烘干机1的前方面(10a或11a)和洗衣机2的前方面(20a或21a)可以对齐。
护理机3的前方面31a可以与烘干机1和洗衣机2中的每一个门11、21的前方面11a、21a对齐,也可以与烘干机1和洗衣机2中的每一个箱体10、20的前方面10a、20a对齐。在烘干机1和洗衣机2中的每一个门11、21的前方面11a、21a与箱体10、20的前方面10a、20a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情况下,护理机3的前方面31a可以与烘干机1和洗衣机2中的每一个门11、21和箱体10、20的前方面10a、11a、20a、21a同时对齐。
烘干机1可以具有第一上端部107。第一上端部107可以指第一箱体10的正面10a的上端部。第一上端部107可以指第一前方面板101的上端部。
护理机3可以具有第二上端部307。第二上端部307可以指第三门31的上端部。
第一上端部107和第二上端部307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对齐。第一上端部107和第二上端部307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衣物处理装置A可以包括具有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且分别结合于第一上端部107和第二上端部307的连接器92。连接器92可以被称为“上连接器”。
衣物处理装置A可以包括:上连接器92,将第一箱体10和第三箱体30结合;以及下连接器90,将第二箱体20和第三箱体30结合。上连接器92可以将第一箱体10和第二箱体20中配置于上侧的某一个与第三箱体30结合。下连接器90可以将第一箱体10和第二箱体20中配置于下侧的另一个与第三箱体30结合。
连接器92可以从上端部107、307向后方延伸。连接器92可以将第一上端部107和第二上端部307彼此连接。连接器92可以将第一上侧面10c和第三上侧面30c彼此连接。
衣物处理装置A可以包括塔9,所述塔9可以包括烘干机1和洗衣机2。塔9可以包括加热装置50。
塔9可以是烘干机1和洗衣机2上下排列的结合体。在加热装置50配置于护理机3的一侧的情况下,塔9可以是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加热装置50上下排列的结合体。
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加热装置50可以上下排列,可以上下排列而构成塔9。在塔9内,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加热装置50排列的顺序可以不限于图1所示的顺序。例如,洗衣机2可以配置在烘干机1的上侧,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在比烘干机1和洗衣机2更高的上侧。
塔9可以配置在护理机3的一侧方(Lateral side)。
塔9的前方面和护理机3的前方面31a可以对齐。塔9的前方面和护理机3的前方面31a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上。塔9的前方面可以指第一门11的前方面11a和第二门21的前方面21a。塔9的前方面也可以指第一箱体10的前方面10a、第二箱体20的前方面20a以及控制面板8的前方面。
塔9的正面的上端部91和护理机3的正面31a的上端部307可以对齐。塔9的正面的上端部91和护理机3的正面31a的上端部307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塔9的正面的上端部91可以指第一上端部107。不过,在洗衣机2配置于烘干机1的上侧的情况下,塔9的正面的上端部91可以指洗衣机2的正面的上端部。另外,在加热装置50配置于烘干机1和洗衣机2的上侧的情况下,塔9的正面的上端部91可以指加热装置50的正面的上端部。
塔9的上侧面9c和护理机3的上侧面30c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对齐。塔9的上侧面9c和护理机3的上侧面30c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连接器92可以连接塔9的正面的上端部91和护理机3的正面的上端部307。连接器92可以连接塔9的上侧面9c和护理机3的上侧面30c。
护理机3的第三侧面板305和后壳体310的侧壁315可以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烘干机1的前方面板101、洗衣机2的前方面板201以及控制面板8可以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烘干机1的前方面10a、洗衣机2的前方面20a以及控制面板8的前方面可以位于同一平面上。
护理机3的第三门31可以与烘干机1的前方面板101、洗衣机2的前方面板201以及控制面板8配置在同一平面上。或者,护理机3的第三门31可以与烘干机1的第一门11和洗衣机2的第二门21配置在同一平面上。
洗衣机2的第二下面板204和护理机3的第三下面板304可以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以下,参照图2,说明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加热装置50的内部结构。图2是沿着纵向切开衣物处理装置A的烘干机1和洗衣机2而示出其内部结构的图。
洗衣机2可以包括:第二箱体20;第二门21,可旋转地连接于第二箱体20;外桶23,配置于第二箱体20的内部;第二滚筒24,可旋转地配置于外桶23内且在内部容纳衣物;马达25,向第二滚筒24传递动力;排水泵26,将在衣物处理装置A中产生的水排出到外部;供水阀27,与外部水源(未图示)连接;以及抽屉28,储存洗涤剂。抽屉28可以被称为“洗涤剂箱”。
排水泵26可以通过第一排水管261与外桶23连接。排水泵26可以将经由第一排水管261和排出管532流入的水通过第二排水管262排出到衣物处理装置A的外部。不过,排出管532可以与第二排水管262直接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在蒸发器53中产生的冷凝水可以通过排出管532和第二排水管262排出到衣物处理装置A的外部。
供水阀27可以开闭连接外部水源(未图示)和洗衣机2的供水管线278、279(参照图9)。供水阀27可以调节从所述外部水源流入洗衣机2内部的水的流量。供水阀27可以与第一供水管271连接。第一供水管271可以与储存洗涤剂的抽屉28连接。经由第一供水管271流入到抽屉28内的水可以与抽屉28内的洗涤剂一起通过第二供水管272流入到外桶23内。
烘干机1可以包括:第一箱体10;第一门11,可旋转地连接于第一箱体10;以及第一滚筒13,可旋转地配置于第一箱体10内,在内部容纳衣物。
烘干机1可以包括旋转第一滚筒13的马达133(参照图5)。滑轮可以固定于马达133的旋转轴。皮带可以连接所述滑轮和滚筒的圆周面。由此,马达133的旋转力可以通过滑轮和皮带传递到滚筒13。
马达133可以配置于第一滚筒13的下侧。马达133可以配置于加热装置50。马达133可以配置于热交换通道42的侧方(Lateral side)。在加热装置50的壳体570(参照图5)可以设置有马达安装部133s(参照图6)。
与此不同地,马达133可以直接连接于第一滚筒13,从而旋转第一滚筒13。
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在第二上面板203的上侧。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在第一箱体10的内部。
加热装置50可以包括:冷凝器52,通过使高温的制冷剂和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加热空气;风扇60,吹送通过冷凝器52而被加热的空气;以及蒸发器53,通过使流入到加热装置50内的空气和低温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对空气进行冷却和除湿。冷凝器52和蒸发器53可以被称为“热交换单元”。
在通过冷凝器52的同时被加热的空气(以下,称为“热风”)可以通过风扇60吹送,可以供应到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护理机3中的至少一方。
加热装置50可以通过第一供气管道43与第一滚筒13连接。在加热装置50中产生的热风可以由风扇60吹送,并通过第一供气管道43供应到第一滚筒13的内部。第一供气管道43可以从加热装置50向上侧延伸。
加热装置50可以通过第三供气管道48与外桶23连接。在加热装置50中产生的热风可以由风扇60吹送,并通过第三供气管道48供应到外桶23的内部。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从加热装置50向下侧延伸。
在加热装置50中产生的热风可以由风扇60吹送,并通过除湿管道46供应到衣物处理装置A的外部。除湿管道46可以配置在后述的基板575和第二上面板203之间。由风扇60吹送的空气可以通过除湿管道46供应到室内空间。在除湿管道46的前方可以配置有开放构件463。开放构件463可以开闭除湿管道46的前方。开放构件463可以可旋转地连接于第一箱体10或第二箱体20。
供气管道43、45、48可以被称为第一供气管道、第二供气管道以及第三供气管道中的某一个。例如,可以将与烘干机1连接的供气管道称为第一供气管道43,可以将与护理机3连接的供气管道称为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将与洗衣机2连接的供气管道称为第三供气管道48。供气管道43、45、48可以被称为供应管。第一供气管道43、第二供气管道45以及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分别被称为第一供应管、第二供应管以及第三供应管中的某一个。例如,第一供气管道43可以被称为第一供应管,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被称为第二供应管,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被称为第三供应管。
供应到烘干机1、洗衣机2或护理机3的空气可以回收到加热装置50。
加热装置50可以通过第一排气管道41与第一滚筒13连接。经由第一供气管道43流入到第一滚筒13内的热风可以在烘干容纳于第一滚筒13内部的洗涤物之后通过第一排气管道41回收到加热装置50内。第一排气管道41可以从第一滚筒13向下侧延伸。
加热装置50可以通过第三排气管道47与外桶23连接。经由第三供气管道48流入到外桶23内的热风可以在烘干容纳于第二滚筒24内部的洗涤物之后通过第三排气管道47回收到加热装置50内。第三排气管道47可以从外桶23向上侧延伸。
排气管道41、44、47可以被称为第一排气管道、第二排气管道以及第三排气管道中的某一个。例如,可以将与烘干机1连接的排气管道称为第一排气管道41,可以将与护理机3连接的排气管道称为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将与洗衣机2连接的排气管道称为第三排气管道47。第一排气管道41、第二排气管道44以及第三排气管道47中的每一个可以被称为第一回收管、第二回收管以及第三回收管中的某一个。例如,第一排气管道41可以被称为第一回收管,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被称为第二回收管,第三排气管道47可以被称为第三回收管。
在加热装置50中产生的热风供应到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护理机3,在烘干容纳于各个衣物处理器1、2、3的衣物之后可以回收到加热装置50。即,在加热装置50中产生的热风可以在衣物处理装置A内循环。与烘干容纳于一个衣物处理器的衣物的情形相比,烘干容纳于复数个衣物处理器1、2、3中的每一个的衣物之后回收到加热装置50的热风含有更多的水分。
蒸发器53可以通过使回收到加热装置50内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来降低回收的空气的温度并去除空气中含有的水分。回收到加热装置50的空气与蒸发器53进行热交换,从而可以产生冷凝水。
加热装置50可以包括排水盘531,所述排水盘531配置在蒸发器53的下侧。排水盘531可以容纳在蒸发器53中产生的冷凝水。
排水盘531可以通过排出管532与排水泵26连接。排出管532可以从排水盘531向下侧延伸而与排水泵26连接。
容纳于排水盘531的冷凝水可以通过排出管532流入到排水泵26,可以通过排水泵26排出到衣物处理装置A的外部。
烘干机1可以具有第一后方面10b。第一后方面10b可以指第一箱体10的后方面。
洗衣机2可以具有第二后方面20b。第二后方面20b可以指第二箱体20的后方面。
塔9可以具有前后方向上的宽度W1、W2。可以将从门11、21的前方面11a、21a至后方面10b、20b的宽度定义为第一宽度W1。可以将从箱体10、20的前方面10a、20a至后方面10b、20b的宽度定义为第二宽度W2。
烘干机1和洗衣机2可以分别具有所述第一宽度W1和所述第二宽度W2。烘干机1和洗衣机2的前后方向宽度可以相同。
塔9可以具有上下方向上的高度9H。塔9的高度9H可以定义为烘干机1和洗衣机2中的每一个的高度之和。不过,在加热装置50配置于烘干机1和洗衣机2的外部的情况下,塔9的高度9H可以定义为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加热装置50中的每一个的高度之和。
以下,参照图3,对护理机3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沿着纵向切开衣物处理装置A的护理机3而示出其内部结构的图。
护理机3可以包括第三箱体30,所述第三箱体30在其内部形成容纳衣物的空间33。
护理机3可以包括:衣架36,挂有衣物;以及内面板34,限定容纳衣物的空间33的下部。内面板34可以被称为“内板”。
内板34可以位于比外桶23更低的下侧。内板34可以位于比第二滚筒24更低的下侧。不过,在烘干机1配置于洗衣机2的下侧的情况下,内板34可以位于比第一滚筒13更低的下侧。因此,内板34的配置高度降低,从而能够增加护理机3内部空间的容积。
衣架36可以配置在第三上面板303和第三下面板304之间,可以配置成比第三下面板304更靠近第三上面板303。
衣架36可以位于比第一滚筒13更高的上侧。衣架36可以位于与第一滚筒13的上部对应的高度。不过,在烘干机1配置于洗衣机2的下侧的情况下,衣架36可以位于比外桶23更高的上侧或比第二滚筒24更高的上侧,或者可以位于与外桶23或第二滚筒24的上部对应的高度。因此,衣架36的配置高度变高,从而能够增加护理机3内部空间的容积。
内面板34可以配置在第三上面板303和第三下面板304之间,可以配置成比第三上面板303更靠近第三下面板304。
容纳于第三箱体30的内部空间33的衣物G可以位于衣架36和内面板34之间。
内部空间33的高度H可以指衣架36和内面板34之间的高度。内部空间33的高度H可以指上面板303和内面板34之间的上下间隔。与加热装置50配置在内面板34和第三下面板304之间的情形相比,内部空间33的高度H可以进一步扩展。因此,与现有的护理机不同地,本发明的护理机3可以容纳在上下方向上占用高度较大的衣物G,如长外套或西装。
另外,与现有的护理机相比,本发明的护理机3可以扩展前后方向宽度以与烘干机1和洗衣机2的前后方向宽度匹配。因此,与现有的护理机相比,本发明的护理机3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容纳更多的衣物。护理机3的内部空间33的前后方向宽度W3可以指第三门31和第三后方面板302之间的宽度。
护理机3可以具有第三后方面30b。第三后方面30b可以指第三箱体30的后方面。
护理机3可以具有前后方向上的宽度W3、W4、W5。可以将从第三门31的内侧面至第三后方面板302的内侧面的宽度定义为第三宽度W3。第三宽度W3可以是护理机3内部空间33的前后方向宽度。可以将从第三门31的前方面31a至第三箱体30的后方面30b的宽度定义为第四宽度W4。可以将从第三门31的前方面31a至第二排气管道44的后方面44b的宽度定义为第五宽度W5。不过,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第四宽度W4以及第五宽度W5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命名的,在上文中定义的各个宽度W1、W2、W3、W4、W5可以被称为第一宽度、第二宽度、第三宽度、第四宽度以及第五宽度中的某一个。
护理机3内部空间33的前后方向宽度W3可以小于烘干机1和洗衣机2的前后方向宽度W1、W2。第三箱体30的前后方向宽度W4可以小于烘干机1和洗衣机2的前后方向宽度W1、W2。
在本发明一方面的衣物处理装置A中,通过在容纳衣物的空间33的后方配置供气管道45和排气管道44,由此可以对齐护理机3的前方面31a与烘干机1和洗衣机2的前方面。
护理机3可以具有上下方向上的高度3H。护理机3的高度3H可以定义为从护理机3的上侧面30c至下侧面的长度。
护理机3的上下方向高度3H可以与塔9的上下方向高度9H相同。不过,护理机3的上下方向高度3H也可以与塔9的上下方向高度9H相近或者可以是塔9的上下方向高度9H以上。
在内面板34和第三下面板304之间可以形成有收纳空间35。收纳空间35可以容纳袜子、内衣、帽子、围巾、手套等体积相对小的种类的衣物。只是,收纳空间35可以指配置供气管道45和排气管道44的空间。
内面板34可以与第二供气管道45连接。第三箱体30可以与第二排气管道44连接。
内面板34可以包括:第一内面板341,与第三下面板304的上侧隔开;以及第二内面板342,从第一内面板341向上侧倾斜地延伸。第二内面板342可以从第一内面板341朝第三后方面板302向上侧倾斜地延伸。
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连接于第二内面板342。在第二内面板342可以形成有朝内部空间33开口的供气口308。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连接于供气口308。从加热装置50供应的热风可以通过供气口308吐出到内部空间33。
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包括配置在第三后方面板302的后方的第一热风管道451和配置在第三后方面板302的前方的第二热风管道452。
第一热风管道451可以配置在后壳体310的内部。第二热风管道452可以配置于收纳空间35内。第一热风管道451和第二热风管道452可以与第三后方面板302结合。第一热风管道451可以在后壳体310内向上方延伸而与加热装置50连接。第二热风管道452可以向上方延伸而与第二内面板342结合。
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连接于第三后方面板302。在第三后方面板302可以形成有朝内部空间33开口的排气口309。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以对应于排气口309的方式结合于第三后方面板302。吐出到护理机3的内部空间33的热风可以在烘干衣物G之后通过排气口309流入到第二排气管道44。
排气口309可以在后方面板302形成开口。排气口309可以从后方面板302的内侧面302a到后方面板302的外侧面302b呈开放。排气口309可以指在后方面板302的上部开放的部位。
排气管道44可以连接于排气口309。排气管道44可以结合于后方面板302。排气管道44可以连接于后方面板302的外侧面302b。排气管道44可以贯穿后方面板302。
排气管道44可以包括:第一排气部441,与后方面板302连接;以及第二排气部442,从第一排气部441向下侧延伸。
第一排气部441可以从后方面板302向后方延伸。第二排气部442可以与第一排气部441形成一体。第二排气部442可以从第一排气部441向下侧延伸。
排气管道44可以比后方面板302更靠近后方。第二排气部442可以在后方面板302的后方向下侧延伸。
在排气口309可以配置有过滤器37。过滤器37可以配置于后方面板302。过滤器37可以配置在后方面板302的内侧面302a和后方面板302的外侧面302b之间。过滤器37可以配置于箱体30的上部。
过滤器37可以包括:过滤器投入口371,朝箱体30的内部空间33开口;以及过滤器网372,配置于过滤器投入口371的后方。
过滤器投入口371可以比后方面板302的内侧面302a更靠近后方。过滤器网372可以比后方面板302的外侧面302b更靠近前方。
可以将后方面板302的外侧面302b定义为护理机3的背面30b。
排气口309可以位于比衣架36更低的下侧。
供气口308可以位于护理机3的下部,排气口309可以位于护理机3的上部。不过,供气口308和排气口309的位置不限于上述的情形。例如,供气口308可以位于护理机3的上部,排气口309可以位于护理机3的下部。在这种情况下,供气口308可以位于比衣架36更高的上侧。通过供气口308位于衣架36的上侧,可以去除堆积在衣物G的上部的灰尘。另外,可以是供气口308和排气口309中的一个位于上部而另一个位于下部,通过供气口308供应的空气在整个内部空间33均匀地扩散之后,通过排气口309回收到加热装置50。
护理机3可以包括从第三下面板304向下侧凸出的滚子39。滚子39可以以沿着前后方向隔开的方式配置有复数个。护理机3的滚子结构可以同样适用于洗衣机2的第二下面板204。在衣物处理装置A移动时,洗衣机2和护理机3的滚子可以支撑衣物处理装置A的荷重。
以下,参照图4,对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A中的管道系统进行说明。图4中基准线Y的左侧是示出烘干机1和洗衣机2的管道系统的图,图4中基准线Y的右侧是示出护理机3的管道系统的图。图4中基准线Y的左侧是利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平面切开烘干机1和洗衣机2而概念性地示出管道系统的图,图4中基准线Y的右侧是为了表示管道系统而概念性地示出护理机3的背面的图。图4的说明中使用的方位概念可以与图1中的方位相同。
可以将图4中的基准线Y的左侧称为第一概念图S1。可以将图4中的基准线Y的右侧称为第二概念图S2。
“管道系统DS(Duct System)”可以是统称热风在衣物处理装置A中循环的流路的概念。“管道系统DS”可以是统称相互连接加热装置50、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护理机3的流路的概念。“管道系统DS”可以是统称在加热装置50中加热的空气流动的流路的概念。
加热装置50可以加热空气并将被加热的空气供应到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护理机3中的每一个。
管道系统DS可以包括加热空气的热交换通道42。管道系统DS可以包括连接加热装置50和烘干机1的第一供气管道43。管道系统DS可以包括连接加热装置50和护理机3的第二供气管道45。管道系统DS可以包括连接加热装置50和洗衣机2的第三供气管道48。管道系统可以包括与加热装置50连接的除湿管道46。被热交换通道42加热的空气由风扇60吹送,从而可以供应到第一供气管道43、第二供气管道45、第三供气管道48以及除湿管道46中的至少一方。
管道系统DS可以包括连接加热装置50和烘干机1的第一排气管道41。管道系统DS可以包括连接加热装置50和护理机3的第二排气管道44。管道系统DS可以包括连接加热装置50和洗衣机2的第三排气管道47。供应到烘干机1的被加热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排气管道41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供应到护理机3的被加热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排气管道44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供应到洗衣机2的被加热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三排气管道47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
在加热装置5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供空气流动的热交换通道42。加热装置50可以包括配置于热交换通道42内的热交换单元。热交换单元可以加热在热交换通道42内流动的空气。热交换单元可以包括冷凝器52和蒸发器53。
衣物处理装置A可以包括风扇60。风扇60可以吹送热交换通道42内的空气。风扇60可以配置于冷凝器52的下游侧。与蒸发器53和冷凝器52热交换而被加热的空气可以由风扇60吹送。风扇60可以配置在热交换通道42的内部。
由风扇60吹送的空气可以供应到烘干机1、洗衣机2、护理机3以及除湿管道46中的至少一方。
衣物处理装置A可以包括包围风扇60的送风管道420。管道系统DS可以包括送风管道420。风扇60可以配置在送风管道420的内部。
送风管道420的内部空间可以是热交换通道42的一部分。
风扇60和送风管道420可以配置在热交换通道42的吐出端部42B。吐出端部42B可以位于冷凝器52和蒸发器53的下游侧。
送风管道420可以包括与第一供气管道43连接的第一吐出端口425。送风管道420可以包括与第二供气管道45连接的第二吐出端口427。送风管道420可以包括与第三供气管道48连接的第三吐出端口426。送风管道420可以包括与除湿管道46连接的第四吐出端口428。
第一吐出端口425可以从送风管道420向上侧凸出。第一供气管道43可以连接第一滚筒13和第一吐出端口425。
第二吐出端口427可以从送风管道420向侧方凸出。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连接第三箱体30和第二吐出端口427。
第三吐出端口426可以从送风管道420向下侧凸出。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连接外桶23和第三吐出端口426。
第四吐出端口428可以从送风管道420向侧方凸出。第四吐出端口428可以朝与第二吐出端口427相反的方向凸出。除湿管道46可以与第四吐出端口428连接。
在送风管道420的内部可以配置有后述的切换装置70(参照图6)的旋转体71。旋转体71与驱动马达711连接,可以在送风管道420的内部旋转。由风扇60吹送的空气通过切换装置70的驱动流入到第一供气管道43、第二供气管道45、第三供气管道48以及除湿管道46中的至少一方。
除了后述的切换装置70之外,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A还可以包括单独的分配装置(未图示)。所述分配装置可以将由风扇60吹送的空气分配给烘干机1、洗衣机2、护理机3以及除湿管道46中的每一个。即,由风扇60吹送的空气可以通过所述分配装置同时供应到烘干机1、洗衣机2、护理机3以及除湿管道46中的每一个。所述分配装置可以配置在送风管道420的内部,也可以配置在与送风管道420连接的分配流路(未图示)。所述分配装置可以是阀。所述分配装置可以包括致动器和切换风门。衣物处理装置A可以同时包括切换装置70和所述分配装置,或者可以仅包括切换装置70,或者可以仅包括所述分配装置。
经由第一供气管道43流入到第一滚筒13内的热风在烘干容纳于第一滚筒13内的衣物之后可以通过第一排气管道41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第一滚筒13可以包括配置于前方侧的前方盖131和配置于后方侧的后方盖132。第一供气管道43可以与后方盖132连接,第一排气管道41可以与前方盖131连接。
第一排气管道41可以连接第一滚筒13和热交换通道42。第一排气管道41可以从第一滚筒13向下侧延伸而与热交换通道42连接。
在热交换通道42的流入端部42A可以形成有与第一排气管道41连接的第一流入端口421。第一流入端口421可以从热交换通道42向上侧延伸。第一流入端口421可以从加热装置50的壳体570向上侧延伸。
衣物处理装置A可以包括配置于第一排气管道41的第一开闭阀41a。第一开闭阀41a可以调节第一排气管道41内的空气流量。第一开闭阀41a可以切断第一排气管道41内的空气流动。在热风没有通过第一供气管道43供应到第一滚筒13内时,第一开闭阀41a可以切断第一排气管道41内的空气流动。
经由第二供气管道45流入到第三箱体30内的热风在烘干容纳于第三箱体30内的衣物之后可以通过第二排气管道44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第二供气管道45和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连接于第三箱体30的第三后方面板302。
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连接第三箱体30和热交换通道42。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从第三箱体30的上部向下侧延伸而与热交换通道42连接。
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包括位于加热装置50和第二箱体20之间的第一管道区间441。第一管道区间441可以配置在后述的基板575(参照图6)和第二箱体20的第二上面板203之间。第一管道区间441可以在后述的隔开空间55(参照图6)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在热交换通道42的流入端部42A可以形成有与第二排气管道44连接的第二流入端口422。第二流入端口422可以从热交换通道42向下侧延伸。第二流入端口422可以从加热装置50的壳体570向下侧延伸。
衣物处理装置A可以包括配置于第二排气管道44的第二开闭阀44a。第二开闭阀44a可以调节第二排气管道44内的空气流量。第二开闭阀44a可以切断第二排气管道44内的空气流动。在热风没有通过第二供气管道45供应到第三箱体30内时,第二开闭阀44a可以切断第二排气管道44内的空气流动。第二开闭阀44a可以配置于第一管道区间441。
经由第三供气管道48流入到外桶23内的热风在烘干容纳于外桶23内的衣物之后,可以通过第三排气管道47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
第三排气管道47可以连接外桶23和热交换通道42。第三排气管道47可以从外桶23的上部向上侧延伸而与热交换通道42连接。
在热交换通道42的流入端部42A可以形成有与第三排气管道47连接的第三流入端口424。第三流入端口424可以从热交换通道42向下侧延伸。第三流入端口424可以从第二排气管道44向下侧延伸。第三流入端口424可以从第一管道区间441向下侧延伸。
第三流入端口424可以从第二排气管道44的底面向下侧凸出。第三排气管道47可以连接外桶23和第三流入端口424。第三排气管道47可以连接外桶23和第二排气管道44。第三排气管道47内的空气可以与第二排气管道44内的空气汇合而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内。
衣物处理装置A可以包括配置于第三排气管道47的第三开闭阀47a。第三开闭阀47a可以调节第三排气管道47内的空气流量。第三开闭阀47a可以切断第三排气管道47内的空气流动。在热风没有通过第三供气管道48供应到外桶23内时,第三开闭阀47a可以切断第三排气管道47内的空气流动。
经由除湿管道46流动的热风可以通过朝前方开口的吐出口462供应到衣物处理装置A的外部。经由除湿管道46流动的热风可以通过吐出口462供应到室内空间。
除湿管道46可以包括位于加热装置50和第二箱体20之间的第二管道区间461。第二管道区间461可以配置在后述的基板575(参照图6)和第二箱体20的第二上面板203之间。第二管道区间461可以在后述的隔开空间55(参照图6)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在热交换通道42的流入端部42A可以形成有与热交换通道42连接的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可以从热交换通道42向前方延伸。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可以从第二排气管道44向前方延伸。
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可以从第二排气管道44的一侧面向前方凸出。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可以连通室内空间和第二排气管道44。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内的空气可以与第二排气管道44内的空气汇合而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内。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可以包括朝前方开口的外部空气流入口49。经由外部空气流入口49流入的空气可以与第二排气管道44内的空气汇合而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内。
衣物处理装置A可以包括配置于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的第四开闭阀49a。第四开闭阀49a可以调节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内的空气流量。第四开闭阀49a可以切断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内的空气流动。在热风没有流入除湿管道46时,第四开闭阀49a可以切断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内的空气流动。
以下,参照图5至图7,对加热装置50进行说明。参照图5至图7说明的关于加热装置50的说明可以同样适用于参照图1至图20说明的所有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壳体570的形状、送风管道420的形状、吐出端口425、426、427、428的开口方向以及流入端口421、422、423、424的开口方向等可以根据构成衣物处理装置的衣物处理器的相对配置位置而不同。
参照图5,加热装置50可以包括壳体570、压缩机51、冷凝器52、蒸发器53以及膨胀装置54。
压缩机51、冷凝器52、蒸发器53以及膨胀装置54可以通过制冷剂流路连接。热泵装置可以包括压缩机51、冷凝器52、蒸发器53以及膨胀装置54。
排水盘531可以配置在蒸发器53的下侧。
壳体570可以提供配置压缩机51、冷凝器52、风扇60以及蒸发器53的空间。压缩机51、冷凝器52、风扇60、蒸发器53以及切换装置70可以配置于壳体570。
壳体570包括:盖573;基板575,与盖573的下侧隔开;前方壁574,配置在冷凝器53的前方;第一侧壁571,配置在冷凝器53的一侧;以及第二侧壁572,配置在冷凝器53的另一侧。
旋转烘干机1的第一滚筒13的滚筒马达133可以配置于加热装置50的壳体570。滚筒马达133可以配置在壳体570的上侧。壳体570可以提供用于安装滚筒马达133的马达配置部133s。
冷凝器52、风扇60以及蒸发器53可以配置在基板575的上侧。
热交换通道42可以指由基板575、前方壁574、第一侧壁571以及第二侧壁572包围的空间。可以不包括盖573,在这种情况下,热交换通道42的上部可以是开放的状态。热交换通道42可以与配置在加热装置50的后侧部的风扇60连通。热交换通道42内部的空气可以由风扇60吹送。热交换通道42也可以被称为“加热流路”。冷凝器52和蒸发器53可以配置在热交换通道42的内部。热交换通道42可以指一部分开放的空间。
热交换通道42可以指由盖573、基板575、前方壁574、第一侧壁571以及第二侧壁572包围的空间。盖573可以覆盖热交换通道42的上部。热交换通道42可以指盖573和基板575之间的空间。盖573、基板575、前方壁574、第一侧壁571以及第二侧壁572可以形成包围热交换通道42的“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可以与风扇60连通,所述加热管道内的空气可以由风扇60吹送。冷凝器52和蒸发器53可以配置于所述加热管道内。热交换通道42可以指四面被遮蔽的管道。
在加热装置50的内部可以形成有热交换通道42。热交换通道42可以指加热装置50内部空间的一部分。
第一流入端口421可以位于热交换通道42的前方。第一流入端口421可以覆盖热交换通道42的前方。第一流入端口421可以与前方壁574连接。第一流入端口421可以形成于壳体570。第一排气管道41可以插入并固定于第一流入端口421。
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于机械室S的内部。控制器81可以控制配置于机械室S的构成要素的驱动。机械室S可以提供配置PCB(未图示)的空间,控制器81可以安装于PCB。
加热装置50可以包括:蒸汽发生装置502,产生蒸汽;以及除湿装置504,去除通过热交换通道42流动的空气的水分。
蒸汽发生装置502可以通过加热水来产生蒸汽。蒸汽发生装置502可以配置在冷凝器52和风扇60之间。在蒸汽发生装置502中产生的蒸汽被风扇60加压,从而可以供应到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护理机3中的每一个。在蒸汽发生装置502中产生的蒸汽可以分别供应到第一滚筒13、第二滚筒24以及护理机3的内部空间33。
除湿装置504可以在常温条件(约25摄氏度)下对空气进行除湿。除湿装置504可以通过使用干燥剂的方式来对空气进行除湿。在除湿装置504的内部可以填充有沸石。可以定期更换在除湿装置504内填充的沸石。
除湿装置504可以配置在冷凝器52和风扇60之间。即使压缩机51没有驱动时,除湿装置504也可以对在热交换通道42中流动的空气进行除湿。
切换装置70可以调节从风扇60吹送的空气的方向。切换装置70可以配置在机械室S的内部。
参照图6,切换装置70可以调节向烘干机1、洗衣机2、护理机3以及除湿管道46供应的热风。
切换装置70可以包括可旋转地设置于送风管道420内部的旋转体71。切换装置70可以包括使旋转体71旋转的驱动马达711。旋转体71可以通过驱动马达711在送风管道420内部旋转。风扇60可以配置在旋转体71的内部。
驱动马达711可以使旋转体71旋转。驱动齿轮712可以固定于驱动马达711的旋转轴。驱动齿轮712可以是小齿轮或正齿轮(Spur Gear)。
从动齿轮713可以与驱动齿轮712啮合而旋转。从动齿轮713可以固定于旋转体71,或者可以与旋转体71形成一体。从动齿轮713可以是齿圈(Ring Gear)。从动齿轮713可以是环状的齿条。
驱动齿轮712和从动齿轮713可以彼此啮合。通过驱动齿轮712的旋转,从动齿轮713可以以风扇60的旋转轴为中心沿着周向移动。在从动齿轮713沿着周向移动时,固定有从动齿轮713的旋转体71也可以以风扇60的旋转轴为中心沿着周向移动。
驱动马达712可以配置在送风管道420的外部。在送风管道420的面向旋转体71的一面(例如,背面)可以具有切开部714。切开部714可以位于与从动齿轮713对应的位置。驱动齿轮712的一部分可以插入到切开部714。驱动齿轮712和从动齿轮713可以在切开部714彼此啮合。
驱动马达711的旋转轴可以与送风管道420的背面平行配置。由此,可以减小驱动马达711和驱动齿轮712在前后方向上占用的体积。
驱动马达711可以是能够控制旋转位置、旋转角度以及旋转方向的马达。作为一例,驱动马达可以是BLDC(Brushless Direct Current:无刷直流)马达。或者,驱动马达711可以是步进马达(Step Motor)。驱动马达711可以与控制面板8和/或控制器81电连接。驱动马达711可以从控制面板8和/或控制器81接收电信号来控制旋转。控制面板8和/或控制器81可以通过控制驱动马达711的旋转角度来控制供应热风的方向。
另一方面,驱动马达711可以以马达使旋转体旋转的各种已知方式来旋转旋转体71。例如,皮带-滑轮式、复数个齿轮的啮合或者马达的旋转轴可以与旋转体一体地旋转。
送风管道420可以与第一供气管道43、第二供气管道45、第三供气管道48以及除湿管道46连接。
送风管道420可以与马达座64连接,旋转风扇60的风扇马达(未图示)固定于所述马达座64。马达座64可以配置在送风管道420的背面。驱动马达711、驱动齿轮712以及从动齿轮713可以比马达座64更靠近径向外侧。
送风管道420可以包括第一吐出端口425、第二吐出端口427、第三吐出端口426以及第四吐出端口428。
第一供气管道43可以连接于第一吐出端口425。第一供气管道43可以插入到第一吐出端口425。第一吐出端口425可以从送风管道420朝向上侧。第一吐出端口425可以提供上下开口的供气口。
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连接于第二吐出端口427。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插入到第二吐出端口427。第二吐出端口427可以从送风管道420朝向侧方。第二吐出端口427可以提供在左右方向上开口的供气口。
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连接于第三吐出端口426。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插入到第三吐出端口426。第三吐出端口426可以在送风管道420朝向下侧。第三吐出端口426可以提供在上下方向上开口的供气口。
除湿管道46可以连接于第四吐出端口428。除湿管道46可以插入到第四吐出端口428。第四吐出端口428可以朝向与第二吐出端口427相反的方向。第四吐出端口428可以在送风管道420朝向侧方。第四吐出端口428可以提供在左右方向上开口的供气口。
加热装置50可以分别与第一排气管道41、第二排气管道44、第三排气管道47以及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连接。第三排气管道47和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可以经过第二排气管道44与加热装置50连接。
加热装置50可以包括与第一排气管道41连接的第一流入端口421和与第二排气管道44连接的第二流入端口422。第一流入端口421可以向上方延伸,第二流入端口422可以向下方延伸。第一流入端口421和第二流入端口422可以从加热装置50的壳体570凸出。
经由第一排气管道41、第二排气管道44、第三排气管道47以及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流入到加热装置50内的空气,可以通过风扇60的吸力经由热交换通道42而流入到风扇60。
参照图7,在第一排气管道41、第二排气管道44、第三排气管道47以及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内流动的空气可以在热交换通道42合并而流入到风扇60。
与第三排气管道47连接的第三流入端口424可以从第二排气管道44向下侧凸出。第三排气管道47内的空气可以与第二排气管道44内的空气汇合而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
与室内空间连通的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可以从第二排气管道44向前方凸出。经由外部空气流入口49流入到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的空气可以与第二排气管道44内的空气汇合而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
经由第二排气管道44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的空气可以与经由第一排气管道41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的空气汇合而流向风扇60。
加热装置50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板576,从基板575向下侧延伸;以及第二支撑板577,从基板575向下侧延伸且与第一支撑板576隔开。
在第一支撑板576和第二支撑板577之间可以形成有隔开空间55。
第二排气管道44、第三供气管道48以及除湿管道46可以配置于隔开空间55。第二排气管道44、第三供气管道48以及除湿管道46可以配置在第一支撑板576和第二支撑板577之间。第二排气管道44、第三供气管道48以及除湿管道46可以配置在基板575的下侧。
除湿管道42可以配置在基板575的下侧且朝前方延伸,可以通过热风吐出口462将空气吐出到前方。若后述的开放构件463(参照图10)开放隔开空间55的前方,则通过热风吐出口462吐出的空气可以向衣物处理装置A的前方吐出。
可以将位于基板575的下侧的第二排气管道44的一部分定义为第一管道区间441。
可以将位于基板575的下侧的除湿管道46的一部分定义为第二管道区间461。
以下,参照图8,说明在切换装置70中调节吹送空气的方向的方法。图8的(a)是通过切换装置70的驱动向第一供气管道43供应空气时的动作示例图,图8的(b)是通过切换装置70的驱动同时向第一供气管道43和第二供气管道45供应空气时的动作示例图。参照图8说明的关于切换装置70的说明可以同样适用于参照图1至图20说明的所有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吐出端口425、426、427、428的开口方向、排气管道41、44、47的配置以及连接结构等可以根据构成衣物处理装置的衣物处理器的相对配置位置而不同。
风扇60可以是西洛克风扇(sirocco fan)。风扇60可以通过旋转沿着与旋转轴61交叉的方向吹送空气。风扇60可以沿着与旋转方向相接的方向吹送空气。从风扇60吹送的空气以旋转轴61为中心集中在规定角度范围内。
风扇60可以包括:旋转轴61,与风扇马达(未图示)连接而旋转;复数个叶片62,沿着旋转轴61的径向外侧方向隔开;以及外主体63,与叶片62连接,沿着风扇60的旋转方向延伸。外主体63可以是环形。旋转轴61和叶片62可以通过外主体63连接。若旋转轴61旋转,则外主体63和叶片62也可以与旋转轴61一起旋转。
旋转体71可以包括:旋转板71a,形成有从动齿轮713;涡旋件71b,与旋转板71a连接;以及轴贯通口71c,形成于旋转板71a。
旋转板71a可以是圆盘形状,可以位于风扇60的后方。从动齿轮713可以以环形形成在旋转板71a的一侧面。从动齿轮713可以与旋转板71a形成一体。若从动齿轮713和驱动齿轮711啮合而旋转,则旋转板71a可以以与风扇60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旋转板71a可以包括供旋转轴61贯穿的轴贯通口71c。旋转轴61可以穿过轴贯通口71c而与风扇马达(未图示)连接。
风扇60可以配置在热交换通道42和旋转板71a之间。即,旋转板71a可以配置在比热交换通道42和风扇60更靠近后方侧的位置。旋转板71a可以在送风管道420内部配置在比风扇60更靠近后方侧的位置。
涡旋件71b可以与旋转板71a形成一体。若旋转板71a旋转,则涡旋件71b也可以旋转。涡旋件71b可以沿着风扇60的旋转方向延伸。涡旋件71b可以配置成包围风扇60。风扇60可以配置在涡旋件71b的内部。
涡旋件71b可以包括送风通道72。送风通道72可以指涡旋件71b的外周面中被切开的部位。涡旋件71b可以覆盖风扇60的外侧,送风通道72也可以指未被涡旋件71b覆盖的风扇60的外侧区域。从风扇60吹送的空气可以通过送风通道72吐出到送风管道420的外部。
若涡旋件71b通过旋转板71a的旋转而旋转,则送风通道72的位置可以发生变化。即,通过涡旋件71b的旋转,送风通道72的位置可以以旋转轴61为中心发生变化。驱动马达711通过旋转涡旋件71b来改变送风通道72的位置,从而可以调节从送风管道420吐出的空气的方向。
送风管道420的纵截面的形状可以是正方形。由此,可以排除通过涡旋件71b的旋转而涡旋件71b和送风管道420发生干涉。
送风管道420可以包括:第一壁420a,位于风扇60的上侧;第二壁420b,位于风扇60的下侧;第三壁420c,位于风扇60的一侧;以及第四壁420d,位于风扇60的另一侧。
第一吐出端口425可以从第一壁420a向上侧凸出。第二吐出端口427可以从第三壁420c向侧方凸出。第三吐出端口426可以从第二壁420b向下侧凸出。第四吐出端口428可以从第四壁420d向侧方凸出。
根据图8的(a),驱动马达711可以使旋转体71旋转第一角度,若旋转体71旋转所述第一角度,则从风扇60吹送的空气可以供应到第一供气管道43。此时,送风通道72可以仅与第一吐出端口425的内部空间连通。因此,由风扇60吹送的空气可以仅供应到烘干机1。
根据图8的(b),驱动马达711可以使旋转体71旋转第二角度,若旋转体711旋转所述第二角度,则从风扇60吹送的空气可以同时供应到第一供气管道43和第二供气管道45。此时,送风通道72可以与第一吐出端口425的内部空间和第二吐出端口427的内部空间连通。因此,由风扇60吹送的空气可以同时供应到烘干机1和护理机3。送风通道72可以包括:第一送风通道72a,与第一吐出端口425的内部空间连通;以及第二送风通道72b,与第二吐出端口427的内部空间连通。从风扇60吹送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送风通道72a供应到烘干机1。从风扇60吹送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送风通道72b供应到护理机3。
用户可以通过向控制面板8输入信号来控制切换装置70。若信号输入到控制面板8,则所述信号传递到驱动马达711,从而可以控制驱动马达711的旋转角度。例如,若用户向控制面板8输入向烘干机1供应热风的信号,则驱动马达711可以旋转旋转体71,使得送风通道72移动到如图8的(a)所示的位置。例如,若用户向控制面板8输入同时向烘干机1和护理机3供应热风的信号,则驱动马达711可以旋转旋转体71,使得送风通道72移动到如图8的(b)所示的位置。
以下,参照图9,说明加热装置50向各个衣物处理器1、2、3供应热风和蒸汽的结构。
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在第二上面板203的上侧。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在烘干机1的箱体10内部。
切换装置70可以配置在第二上面板203的上侧。切换装置70可以配置在烘干机1的箱体10内部。
送风管道420可以与第一供气管道43、第二供气管道45以及第三供气管道48连接。
第一供气管道43可以从送风管道420向上方延伸。第一供气管道43可以与第一滚筒13连接。
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从送风管道420向侧方延伸。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与护理机3连接。
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从送风管道420向下方延伸。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通过隔开空间55延伸到第二箱体20的内部。
衣物处理装置A可以包括:第一蒸汽供应管502a,连接蒸汽发生装置502和第一滚筒13;第二蒸汽供应管502b,连接蒸汽发生装置502和护理机3;以及第三蒸汽供应管502c,连接蒸汽发生装置502和外桶23。
蒸汽发生装置502可以配置于加热装置50内。在蒸汽发生装置502中产生的蒸汽可以通过第一蒸汽供应管502a喷射到第一滚筒13的内部。在蒸汽发生装置502中产生的蒸汽可以通过第二蒸汽供应管502b喷射到护理机3的内部空间33。在蒸汽发生装置502中产生的蒸汽可以通过第三蒸汽供应管502c喷射到第二滚筒24的内部。
第一蒸汽供应管502a可以从蒸汽发生装置502向上方延伸而与第一滚筒13连接。
第二蒸汽供应管502b可以从蒸汽发生装置502向侧方延伸而与护理机3连接。
第三蒸汽供应管502c可以从蒸汽发生装置502向下方延伸而与外桶23连接。
在蒸汽发生装置502中产生的蒸汽可以通过由风扇60形成的送风力流向第一滚筒13、第二滚筒24以及护理机3的内部空间33中的每一个。即,风扇60可以加压在蒸汽发生装置502中产生的蒸汽并使其流向第一滚筒13、第二滚筒24以及护理机3的内部空间33。
第一蒸汽供应管502a、第二蒸汽供应管502b以及第三蒸汽供应管502c中的每一个可以配置有控制蒸汽的流动量的阀(未图示)。控制器81可以通过调节所述阀(未图示)的开度来调节向第一滚筒13、第二滚筒24以及护理机3的内部空间33中的每一个供应的蒸汽量。
洗衣机2可以与向外桶23供应冷水的冷水供水管278和向外桶23供应热水的热水供水管279连接。
蒸汽发生装置502可以与从冷水供水管278或热水供水管279分支的第三供水管277连接。蒸汽发生装置502可以与从热水供水管279分支的第三供水管277连接。
蒸汽发生装置502可以通过第三供水管277接收热水。蒸汽发生装置502可以通过加热经由第三供水管277供应的水来生成蒸汽。
供水端口273、274可以配置成比第二下面板204更靠近第二上面板203。蒸汽发生装置502可以配置在第二上面板203和第一滚筒13之间。由此,因蒸汽发生装置502和供水管278、279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所以第三供水管277的长度可以变短。
以下,参照图10,对第一箱体10和第二箱体20的连接结构进行说明。
加热装置50的基板575可以与洗衣机2的第二上面板203的上侧隔开。在基板575和第二上面板203之间可以形成有隔开空间55。
烘干机1的第一侧面板105、106可以比基板575更向下侧凸出。第一侧面板105、106可以被称为“第一侧壁”。
第一侧壁105、106可以包括:第一外侧壁105,形成衣物处理装置A的一侧面;以及第一内侧壁106,面向第三箱体30。
加热装置50可以包括从基板575向下侧延伸的第一支撑板576。第一支撑板576可以配置在第一外侧壁105的内侧。
加热装置50可以包括从基板575向下侧延伸的第二支撑板577。第二支撑板577可以配置在第一内侧壁106的内侧。
基板575和支撑板576、577可以是一体。第一外侧壁105和第一支撑板576可以是一体。第一内侧壁106和第二支撑板577可以是一体。
第一侧壁105、106可以包括向下侧凸出的第一凸起105a、106a。第一外侧壁105可以包括向下侧凸出的第一外侧凸起105a。第一内侧壁106可以包括向下侧凸出的第一内侧凸起106a。第一凸起105a、106a可以从第一侧壁105、106的下端向下侧凸出。
第二箱体20可以包括供第一凸起105a、106a插入的第一凹槽203a。第一凹槽203a可以形成于第二上面板203。第一凹槽203a可以形成在与第一凸起105a、106a上下对应的位置。
支撑板276、277可以包括向下侧凸出的第二凸起576a、577a。第一支撑板276可以包括向下侧凸出的第二外侧凸起576a。第二支撑板577可以包括向下侧凸出的第二内侧凸起577a。第二凸起576a、577a可以从支撑板576、577的下端向下侧凸出。
第二箱体20可以包括供第二凸起576a、577a插入的第二凹槽203b。第二凹槽203b可以形成于第二上面板203。第二凹槽203b可以形成在与第二凸起576a、577a上下对应的位置。
第一凸起105a、106a和第二凸起576a、577a可以被称为“凸起”。第一凹槽203a和第二凹槽203b可以被称为“凹槽”。
第一箱体10和第二箱体20可以通过将凸起105a、106a、576a、577a插入到凹槽203a、203b来结合。
机械室S形成在基板575的上侧。因此,机械室S可以与第二上面板203上侧隔开。
隔开空间55可以形成在第一支撑板576和第二支撑板577之间。
第二排气管道44、除湿管道46以及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配置于隔开空间55。第二排气管道44、除湿管道46以及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配置在第二上面板203和基板575之间。
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朝第二上面板203向下方凸出。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管道48a,从送风管道420向下方延伸;以及第二连接管道48b,与外桶23连接。
第一连接管道48a可以配置于隔开空间55内。
第二连接管道48b可以从第二上面板203向下方延伸而与外桶23连接。第二连接管道48b可以在其内侧形成有供第一连接管道48a插入的第一插入口48s。
第一连接管道48a插入到第一插入口48s,从而可以固定于第二连接管道48b。
第三流入端口424可以与第二排气管道44连接,可以配置于隔开空间55内。
第三流入端口424插入到形成于第三排气管道47的内侧的第二插入口47s,从而可以固定于第三排气管道47。
在组装第一箱体10和第二箱体20时,通过将第一连接管道48a和第三流入端口424分别插入并固定到第一插入口48s和第二插入口47s,从而可以使第一箱体10和第二箱体20的组装和对齐变得容易。
衣物处理装置A可以包括配置于隔开空间55的后方的辅助面板58。
辅助面板58可以遮蔽隔开空间55的后方侧。辅助面板58可以结合于第一后方面板102和第二后方面板202。第一后方面板102和第二后方面板202可以通过辅助面板58彼此连接。
辅助面板58可以包括供第二排气管道44穿过的管道贯通口59。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贯穿辅助面板58而延伸到隔开空间55内。
辅助面板58可以与第一侧面板105、106和支撑板576、577结合。
开放构件463可以遮蔽隔开空间55的前方侧。开放构件463可以配置在除湿管道46和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的前方。
衣物处理装置A可以包括:铰链463a,与开放构件463连接;以及马达463b,使铰链463a旋转。
铰链463a可以可旋转地结合于第一前方面板101。铰链463a可以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开放构件463可以以铰链463a为旋转轴在前后方向上旋转。开放构件463可以与铰链463a形成为一体。若马达463b旋转铰链463a,则开放构件463可以与铰链463a一起旋转。开放构件463可以朝前方旋转,开放隔开空间55的前方。若开放构件463开放隔开空间55的前方,则衣物处理装置A的外部空气可以经由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通过除湿管道46的空气可以吐出到衣物处理装置A的外部。
控制器81可以与马达463b电连接。控制器81可以控制马达463b的驱动。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控制面板8来开放隔开空间55。
以下,参照图11,对衣物处理装置A的前后方向宽度进行说明。参照图11说明的关于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护理机3的宽度可以同样适用于参照图1至图20说明的所有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
护理机3的前后方向宽度W4可以小于塔9的前后方向宽度W1。在护理机3的前方面31a和塔9的前方面对齐时,在护理机3的后方面30b和塔9的后方面10b、20b之间可以形成有间隔X。护理机3的后方面30b可以比塔9的后方面10b、20b更靠近前方,可以位于比塔9的后方面10b、20b向前所述间隔X的位置。
烘干机1的第一内侧壁106的一部分和洗衣机2的第二内侧壁206的一部分可以比护理机3的后方面30b更靠近后方。第一内侧壁106的一部分和第二内侧壁206的一部分可以露出到第三箱体30的后方。
衣物处理装置A可以包括配置在护理机3内部空间33的后方的后壳体310。后壳体310可以配置在第三箱体30的后方。
后壳体310可以分别结合于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护理机3。
后壳体310可以提供容纳第二供气管道45和第二排气管道44的空间。第二供气管道45和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容纳于后壳体310的内部。
将热风循环到护理机3的第二供气管道45和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配置在第三箱体30的后方。
第二供气管道45和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比第三后方面板302更靠近后方。
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从加热装置50向下方延伸而与内面板34连接。
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面向洗衣机2的第二内侧壁206。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与第二内侧壁206平行配置。
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包括第一热风管道451和第二热风管道452。第一热风管道451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451a,与加热装置50连接;第一延伸部451b,从第一连接部451a向下方延伸;以及第二连接部451c,与第二热风管道452连接。
第一连接部451a可以贯穿第一箱体10的第一内侧壁106。第一连接部451a可以与送风管道420连接,由风扇60吹送的空气可以流入其中。第一连接部451a可以从加热装置50沿着水平方向延伸。
第一延伸部451b可以从第一连接部451a向下侧弯折。第一延伸部451b可以从第一连接部451a的一端向下方延伸。第一延伸部451b可以面向洗衣机2的第二内侧壁206,可以与第二内侧壁206平行配置。
第二连接部451c可以与第三箱体30的第三后方面板302结合。第二连接部451c可以与第二热风管道452结合。即,在第二热风管道452和第二连接部451c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三后方面板302。第二连接部451c可以从第一延伸部451b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供水端口273、274可以连接于与外部水源(未图示)连接的供水管278、279。外桶23可以通过供水管278、279从外部水源(未图示)接收水。
外桶23可以通过冷水供水管278接收冷水,也可以通过热水供水管279接收热水。
衣物处理装置A可以包括从冷水供水管278或热水供水管279分支的冷却管275。冷却管275可以从冷水供水管278分支。
冷却管275可以配置成从冷水供水管278分支,与第二供气管道45进行热交换。冷却管275可以与第二供气管道45平行地延伸,也可以与第二供气管道45接触。在第二供气管道45内流动的热风可以与在冷却管275内流动的水进行热交换以降低温度。冷却管275可以配置成与第一延伸部451b进行热交换,也可以与第一延伸部451b接触。
冷却管275可以与排水泵26连接。从冷水供水管278分支而流入到冷却管275的水可以在与第二供气管道45内流动的热风进行热交换之后流入到排水泵26。排水泵26可以将通过冷却管275流入的水排出到衣物处理装置A的外部。
在护理机3中处理的衣物可以是高温烘干时容易受损的衣物。在护理机3中烘干的衣物可能需要接收比在烘干机1和洗衣机2中处理衣物时更低温度的热风。在加热装置50中产生的高温的热风可以直接供应到烘干机1或洗衣机2。相反,有必要在向护理机3供应之前冷却加热装置50中产生的高温的热风。因此,在本发明的衣物处理装置A中,利用洗衣机2的供水管275、278、279,将比向烘干机1和洗衣机2供应的热风更低温度的热风供应到护理机3,从而可以防止容纳于护理机3内部的衣物受损。另外,通过排水泵26将用于降低向护理机3供应的热风的温度的水排出到外部,由此可以有效地管理用于冷却热风的水。
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包括:第三连接部441,与护理机3连接;第二延伸部442,从第三连接部441向下方延伸;以及第四连接部443,与加热装置50连接。
第三连接部441可以与第三箱体30的第三后方面板302结合。第三连接部441可以与护理机3的内部空间33连通,在护理机3的内部循环的空气可以流入其中。第三连接部441可以与排气口309连接。第三连接部441可以从第三箱体30向后方延伸。第三连接部441与第三箱体30连接的位置可以位于第三上面板303和衣架36之间。排气口309可以位于第三上面板303和衣架36之间。
第二延伸部442可以从第三连接部441向下侧弯曲。第二延伸部442可以从第三连接部441向下侧延伸。第二延伸部442可以从第三连接部441的一端向下方延伸。第二延伸部442可以面向烘干机1的第一内侧壁106,可以与第一内侧壁106平行配置。
第四连接部443可以延伸到隔开空间55内。第四连接部443可以从第二延伸部442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第四连接部443可以在隔开空间55内连接于加热装置50。
后壳体310可以具有前后方向上的宽度W6。后壳体310的前后方向宽度W6可以小于塔9的前后方向宽度W1。后壳体310的前后方向宽度W6可以具有与所述间隔X相同的尺寸。
后壳体310的后方面310b可以与塔9的后方面10b、20b对齐。后壳体310的后方面310b可以与塔9的后方面10b、20b位于同一平面上。
后壳体310的前后方向宽度W6和护理机3的前后方向宽度W4之和(W4+W6)可以与塔9的前后方向宽度W1相同。不过,后壳体310的前后方向宽度W6和护理机3的前后方向宽度W4之和(W4+W6)可以与塔9的前后方向宽度W1相近或者可以是塔9的前后方向宽度W1以上。
在本发明一方面的衣物处理装置A中,通过在护理机3的后方配置后壳体310,从而可以形成恒定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即,通过在护理机3的后方配置后壳体310,从而在对齐护理机3的前方面31a和塔9的前方面的同时可以对齐后壳体310的后方面310b和塔9的后方面10b、20b。
后壳体310可以具有上下方向上的高度310H。后壳体310的高度310H可以与护理机3的高度3H和塔9的高度9H相同。不过,后壳体310的高度310H也可以与护理机3的高度3H和塔9的高度9H相近或者低于护理机3的高度3H和塔9的高度9H。
后壳体310可以通过贯穿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紧固板317的紧固构件316固定到护理机3。紧固板317可以以上下隔开的方式配置有复数个。紧固板317可以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结合于后壳体310和第三箱体30中的每一个的侧壁。紧固构件316可以贯穿后壳体310和第三箱体30中的每一个的侧壁和紧固板317。
以下,参照图12和图13,说明本发明另一方面的衣物处理装置A'。在参照图12和图13说明衣物处理装置A'的过程中,可以同样适用参照图1至图11说明的烘干机1、洗衣机2、护理机3以及加热装置50的内容。
参照图12,第二供气管道450可以连接于护理机3的上部,第二排气管道440可以连接于护理机3的下部。
与供气管道450连接的供气口308可以位于箱体30的上部。供气口308可以位于比衣架36更高的上侧。供气口308可以位于比第三上面板303的内侧面303a更低的下侧。供气口308可以位于第三上面板303和衣架36之间。
第三上面板303可以包括:内侧面303a,朝箱体30的内部空间33;外侧面303b,朝箱体30的外部;以及倾斜面303c,从所述内侧面303a向下侧倾斜地延伸。所述内侧面303a可以被称为“第一面”。所述倾斜面303c可以被称为“第二面”。第三上面板303可以被称为“上壁”。
第一面303a可以与衣架36的上侧隔开。在第一面303a和衣架36之间可以形成有空间。
第二面303c可以从第一面303a的后端向下侧倾斜地延伸。第二面303c可以从第一面303a向后方延伸。第二面303c可以位于比衣架36更高的上侧。第二面303c可以相对于水平方向具有倾斜角θ。
供气口308可以形成于第二面303c。供气口308可以在第二面303c朝下侧倾斜地开口。
供气口308可以位于比衣架36更高的上侧。定义从供气口308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虚拟的第一线H1和从衣架36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虚拟的第二线H2。第一线H1可以位于比第二线H2更高的上侧。第一线H1和第二线H2可以具有高度差D。供气口308和衣架36可以上下隔开高度差D。
供气管道450可以连接于供气口308。供气管道450可以结合于上壁303。供气管道450可以连接于第二面303c。供气管道450可以贯穿第三后方面板302。第三后方面板302可以被称为“后方面板”。
后方面板302可以包括:内侧面302a,朝箱体30的内部空间33;以及外侧面302b,朝箱体30的外部。供气口308可以比后方面板302的内侧面302a更靠近前方。
供气管道450可以包括:第一热风管道453,与加热装置50连接;以及第二热风管道454,连接第一热风管道453和供气口308。
第一热风管道453可以向上侧延伸。第二热风管道454可以与第一热风管道453形成一体。第二热风管道454可以向上侧凸出地延伸。第二热风管道454可以从第一热风管道453向上侧凸出地延伸而与供气口308连接。
第一热风管道453可以配置在比后方面板302更靠近后方的位置。第一热风管道453可以从后方面板302的后方向上侧延伸。第二热风管道454可以贯穿后方面板302而与供气口308连接。
与排气管道440连接的排气口309可以位于箱体30的下部。排气口309可以位于比供气口308更低的下侧。
排气口309可以在后方面板302形成开口。排气口309可以从后方面板302的内侧面302a到后方面板302的外侧面302b呈开放。排气口309可以指在后方面板302的下部开放的部位。
排气管道440可以连接于排气口309。排气管道440可以结合于后方面板302。排气管道440可以与后方面板302的外侧面302b连接。排气管道440可以贯穿后方面板302。
排气管道440可以包括:第一排气部444,与后方面板302连接;以及第二排气部445,从第一排气部444向上侧延伸。
第一排气部444可以从后方面板302向后方延伸。第二排气部445可以与第一排气部444形成一体。第二排气部445可以从第一排气部444向上侧延伸。
排气管道440可以比后方面板302更靠近后方。第二排气部445可以在后方面板302的后方向上侧延伸。
在排气口309可以配置有过滤器37。过滤器37可以配置于后方面板302。过滤器37可以配置在后方面板302的内侧面302a和后方面板302的外侧面302b之间。过滤器37可以配置于箱体30的下部。由于过滤器37配置于箱体30的下部,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分离过滤器37并对其进行清扫。
过滤器37可以包括:过滤器投入口371,朝箱体30的内部空间33开口;以及过滤器网372,配置于过滤器投入口371的后方。
过滤器投入口371可以比后方面板302的内侧面302a更靠近后方。过滤器网372可以比后方面板302的外侧面302b更靠近前方。
在箱体30的下部可以配置有板34'。板34'可以包括:第一板344,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开口的灰尘通过孔346;以及第二板345,配置于第一板344的下侧。
第一板344可以配置于内部空间33的下部。第一板344可以朝前方向下侧倾斜地延伸。灰尘通过孔346可以在第一板344上下开口。内部空间33的灰尘可以通过灰尘通过孔346堆积在第二板345的上侧。
第二板345可以在第一板344的下侧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第二板345可以配置成能够引出到箱体30的外部。用户通过开放门31来将第二板345引出到箱体30的外部。
排气口309位于比第一板344更高的上侧。排气口309可以位于比第一板344的后端更高的上侧。
由于供气口308位于护理机3的上部且排气口309位于护理机3的下部,因此经由供气口308供应到内部空间33的热风可以在内部空间33充分循环。经由供气口308供应到内部空间33的上部的热风向下侧流动,并可以通过位于下部的排气口309回收到加热装置50。由于供气口308和排气口309的位置,可以促进经由供气口308供应的热风向内部空间33的扩散。
参照图13,供气管道450可以连接护理机3的上部和加热装置50,排气管道440可以连接护理机3的下部和加热装置50。
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成与护理机3的中间高度对应。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成与第三箱体30的中间高度对应。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在供气口308和排气口309之间的高度。供气口308可以位于比加热装置50更高的上侧,排气口309可以位于比加热装置50更低的下侧。
供气管道450可以连接加热装置50和供气口308。供气口308可以位于比衣架36更高的上侧,供气管道450可以在衣架36的上侧与供气口308连接。供气管道450可以结合于后方面板302,可以贯穿后方面板302。
供气管道450可以面向烘干机1的第一内侧壁106。
供气管道450可以包括:第一热风管道453,与加热装置50连接;以及第二热风管道454,连接第一热风管道453和供气口308。
第一热风管道453可以从加热装置50向侧方延伸。第一热风管道453可以在从加热装置50向侧方延伸之后,在后方面板302的后方向上侧弯折。
第二热风管道454可以从第一热风管道453的上端部向上侧凸出地延伸。第二热风管道454可以位于比衣架36更高的上侧。
排气管道440可以连接加热装置50和排气口309。排气管道440可以结合于后方面板302,可以贯穿后方面板302。
排气管道440可以面向洗衣机2的第二内侧壁206。
排气管道440可以包括:第一排气部444,与排气口309连接;以及第二排气部445,从第一排气部444向上侧延伸。
第一排气部444可以从排气口309向后方延伸。
第二排气部445可以从第一排气部444的后端部向上侧延伸。第二排气部445可以在后方面板302的后方向上侧延伸。第二排气部445可以在后方面板302的后方向上侧延伸之后,向侧方弯折而与加热装置50连接。
以下,参照图14至图20,说明本发明另一方面的衣物处理装置B、B'。
参照图1至图13说明的关于烘干机1、洗衣机2、护理机3以及加热装置50的说明可以同样适用于参照图14至图20说明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
另外,即便在参照图14至图20说明衣物处理装置的过程中没有在图14至图20中示出对应的构成要素,图1至图13所示的构成要素的说明也可以同样适用于图14至图20的说明。例如,即便在图14至图20中没有示出后壳体310,在参照图14至图20说明时,参照图1至图13说明的关于后壳体310的说明可以同样适用于图14至图20的说明。
参照图14,在衣物处理装置B中,可以在洗衣机2的下侧配置有烘干机1,可以在烘干机1的下部配置有加热装置50。
洗衣机2的第二上面板203和护理机3的第三上面板303可以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烘干机1的第一下面板104和护理机3的第三下面板304可以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在烘干机1的内部。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在第一箱体10的内部。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在第一箱体10的下部。
参照图15,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于第一滚筒13的下侧。
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于第一箱体10的下部,在第一箱体10的下部可以形成有配置加热装置50的机械室S。
第一供气管道43可以从加热装置50向上侧延伸而与第一滚筒13连接。
第一排气管道41可以从第一滚筒13向下侧延伸而与加热装置50连接。
参照图16,护理机3的供气口308和排气口309可以位于护理机3的下部。
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连接于第三箱体30的下部。
与供气管道45连接的供气口308可以位于箱体30的下部。供气口308可以在内面板34朝内部空间33形成开口。供气口308可以形成于第二内面板342。
供气管道45可以连接于供气口308。供气管道45可以结合于第三后方面板302。供气管道45可以贯穿第三后方面板302。
后方面板302可以包括:内侧面302a,朝箱体30的内部空间33;以及外侧面302b,朝箱体30的外部。供气口308可以比后方面板302的内侧面302a更靠近前方。
供气管道45可以包括:第一热风管道451,与加热装置50连接;以及第二热风管道452,连接第一热风管道451和供气口308。
第一热风管道451可以向侧方延伸。第二热风管道452可以与第一热风管道451形成一体。第二热风管道452可以向上侧延伸。第二热风管道452可以从第一热风管道451向上侧延伸而与供气口308连接。
第一热风管道451可以比后方面板302更靠近后方。第一热风管道451可以在后方面板302的后方向侧方延伸。第二热风管道452可以贯穿后方面板302而与供气口308连接。
供气管道45可以在后方面板302的后侧沿着水平方向延伸。供气管道45可以在后方面板302的后侧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而与加热装置50连接。第一热风管道451可以在后方面板302的后侧沿着水平方向延伸。
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配置于第三箱体30的下部。
与排气管道44连接的排气口309可以位于箱体30的下部。排气口309可以位于比供气口308更低的下侧。
排气口309可以在内面板34形成开口。排气口309可以在第一内面板341形成开口。排气口309可以位于第一内面板341的前方部。排气口309可以与供气口308的前方隔开。
排气管道44可以连接于排气口309。排气管道44可以结合于内面板34。排气管道44可以连接于内面板34的下侧。
排气管道44可以在内面板34的下侧沿着水平方向延伸。排气管道44可以在内面板34的下侧沿着水平方向延伸而与加热装置50连接。
在排气口309可以配置有过滤器37。过滤器37可以配置于内面板34。
参照图17,衣物处理装置B包括连接烘干机1、洗衣机2、护理机3以及加热装置50的管道系统。
送风管道420可以包括与第一供气管道43连接的第一吐出端口425。送风管道420可以包括与第二供气管道45连接的第二吐出端口427。送风管道420可以包括与除湿管道46连接的第四吐出端口428。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从第二供气管道45分支,第三吐出端口426可以形成在第三供气管道48从第二供气管道45分支的部位。
第一吐出端口425可以从送风管道420向上侧凸出。第一供气管道43可以连接第一滚筒13和第一吐出端口425。
第二吐出端口427可以从送风管道420向侧方凸出。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连接护理机3和第二吐出端口427。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连接供气口308和第二吐出端口427。
第三吐出端口426可以从第二供气管道45向上侧凸出。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连接外桶23和第三吐出端口426。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连接外桶23和第二供气管道45。
第四吐出端口428可以从送风管道420向侧方凸出。第四吐出端口428可以朝与第二吐出端口427相反的方向凸出。除湿管道46可以与第四吐出端口428连接。
经由第一供气管道43流入到第一滚筒13内的热风在烘干容纳于第一滚筒13内的衣物之后可以通过第一排气管道41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第一滚筒13可以包括配置于前方侧的前方盖131和配置于后方侧的后方盖132。第一供气管道43可以与后方盖132连接,第一排气管道41可以与前方盖131连接。
第一排气管道41可以连接第一滚筒13和热交换通道42。第一排气管道41可以从第一滚筒13向下侧延伸而与热交换通道42连接。
在热交换通道42的流入端部42A可以形成有与第一排气管道41连接的第一流入端口421。第一流入端口421可以从热交换通道42向上侧延伸。第一流入端口421可以从加热装置50的壳体570向上侧延伸。
衣物处理装置B可以包括配置于第一排气管道41的第一开闭阀41a。第一开闭阀41a可以调节第一排气管道41内的空气流量。第一开闭阀41a可以切断第一排气管道41内的空气流动。在热风没有通过第一供气管道43供应到第一滚筒13内时,第一开闭阀41a可以切断第一排气管道41内的空气流动。
经由第二供气管道45流入到第三箱体30内的热风可以在烘干容纳于第三箱体30内的衣物之后通过第二排气管道44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连接于第三箱体30的第三后方面板302。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贯穿第三箱体30的第三内侧壁306而与热交换通道42连接。
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连接排气口309和热交换通道42。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从第三箱体30的下部向侧方延伸而与热交换通道42连接。
在热交换通道42的流入端部42A可以形成有与第二排气管道44连接的第二流入端口422。第二流入端口422可以从热交换通道42向侧方延伸。第二流入端口422可以从第三排气管道47向侧方延伸。第二流入端口422可以从第一管道区间471向侧方延伸。以图17为基准,第二流入端口422示出为像从第一管道区间471向下侧延伸,但是这可能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如此示出。即,第二流入端口422可以从第一管道区间471向侧方延伸而不是从第一管道区间471向下侧延伸。
第二流入端口422可以从第三排气管道47的一侧面向侧方凸出。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连接护理机3的内部空间33和第二流入端口422。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连接护理机3的内部空间33和第三排气管道47。第二排气管道44内的空气可以与第三排气管道47内的空气汇合而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内。
衣物处理装置B可以包括配置于第二排气管道44的第二开闭阀44a。第二开闭阀44a可以调节第二排气管道44内的空气流量。第二开闭阀44a可以切断第二排气管道44内的空气流动。在热风没有通过第二供气管道45流入到第三箱体30内时,第二开闭阀44a可以切断第二排气管道44内的空气流动。
经由第三供气管道48流入到外桶23内的热风在烘干容纳于外桶23内的衣物之后可以通过第三排气管道47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
第三排气管道47可以连接外桶23和热交换通道42。第三排气管道47可以从外桶23的上部延伸而与热交换通道42连接。
第三排气管道47可以包括位于加热装置50的基板575和第一下面板104之间的第一管道区间471。第一管道区间471可以配置于加热装置50的隔开空间55内。第一管道区间441可以在隔开空间55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在热交换通道42的流入端部42A可以形成有与第三排气管道47连接的第三流入端口424。第三流入端口424可以从热交换通道42向下侧延伸。第三流入端口424可以从加热装置50的壳体570向下侧延伸。
衣物处理装置B可以包括配置于第三排气管道47的第三开闭阀47a。第三开闭阀47a可以调节第三排气管道47内的空气流量。第三开闭阀47a可以切断第三排气管道47内的空气流动。在热风没有通过第三供气管道48流入到外桶23内时,第三开闭阀47a可以切断第三排气管道47内的空气流动。
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可以从第三排气管道47的一侧面向前方凸出。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可以连通室内空间和第三排气管道47。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内的空气可以与第三排气管道47内的空气汇合而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内。外部空气流入端口423可以包括朝前方开口的外部空气流入口49。通过外部空气流入口49流入的空气可以与第三排气管道47内的空气汇合而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内。
参照图18,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在烘干机1的下部,可以向烘干机1、洗衣机2以及护理机3中的每一个供应热风。
向护理机3供应热风的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配置在第三箱体30的后方。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配置在内面板34的下侧。
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比第三后方面板302更靠近后方。
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从加热装置50向侧方延伸而与内面板34连接。
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贯穿烘干机1的第一内侧壁106。第二供气管道45贯穿第一内侧壁106而延伸到后壳体310的内部。
第一热风管道451可以与第一内侧壁106结合。第一热风管道451可以与送风管道420连接,由风扇60吹送的空气可以流入其中。第一热风管道451可以从加热装置50沿着水平方向延伸。
第二热风管道452可以从第一热风管道451向上侧弯折。第二热风管道452可以从第一热风管道451的一端向上方延伸。
护理机3的供气口308可以位于护理机3的下部。由于加热装置50和供气口308配置在衣物处理装置B的下部,因此连接加热装置50和供气口308的第二供气管道45的长度可以变短。由此,可以使在加热装置50中加热的空气朝供气口308流动的途中产生的热损失最小。另外,从加热装置50供应的热风通过位于护理机3的下部的供气口308吐出到内部空间33,因此热风可以均匀地扩散到护理机3的上部。
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配置在内面板34的下侧。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与形成于内面板34的排气口309连接。
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沿着左右方向延伸而与加热装置50连接。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与第三排气管道47连接。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贯穿支撑板577而与第三排气管道47连接。
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从第二供气管道45分支。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从第一热风管道451分支。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在第三箱体30的后方从第一热风管道451分支。
衣物处理装置B可以包括调节阀453,所述调节阀453配置在第三供气管道48从第二供气管道45分支的位置。
调节阀453可以调节在第二供气管道45内流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调节阀453可以调节在第一热风管道451内流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调节阀453可以开闭第二热风管道452和第三供气管道48。调节阀453可以仅开放第二热风管道452和第三供气管道48中的某一个。调节阀453可以均开放第二热风管道452和第三供气管道48。调节阀453可以调节向第二热风管道452和第三供气管道48供应的空气的流量。调节阀453可以将由风扇60向第二供气管道45吹送的空气分配给第二热风管道452和第三供气管道48。
控制器81可以控制调节阀453。控制器81可以通过控制调节阀453来将从风扇60供应到第二供气管道45的热风向护理机3的内部空间33供应。控制器81可以通过控制调节阀453来将从风扇60供应到第二供气管道45的热风向外桶23内供应。
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从第二供气管道45向上方延伸。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面向第一内侧壁106。第三供气管道48可以从第二供气管道45向上方延伸,贯穿第二内侧壁206而与外桶23连接。第二滚筒24可以通过第三供气管道48接收在加热装置50中被加热的热风。
第三排气管道47可以从外桶23延伸而贯穿第二内侧壁206。
第三排气管道47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47a,贯穿第二内侧壁206而与外桶23连接;延伸部47b,从第一连接部47a向下侧延伸;以及第二连接部47c,从延伸部47b弯折而与加热装置50连接。
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贯穿支撑板577。第二供气管道45可以贯穿第一内侧壁106。
风扇60可以配置成比第一外侧壁105更靠近第一内侧壁106。风扇60可以与护理机3相邻配置。风扇60可以配置成比第一前方面板101更靠近第一后方面板102。风扇60可以比护理机3的第三后方面板302更靠近后方。风扇60可以配置在第一滚筒13和第一下面板104之间。风扇60可以配置在基板575和第一滚筒13之间。
调节向第一供气管道43和第二供气管道45供应空气的切换装置70可以位于与护理机3的下部对应的高度。切换装置70可以配置在第一滚筒13的下侧。切换装置70可以配置在第一滚筒13和第一下面板104之间。切换装置70可以配置在第一滚筒13和基板575之间。
通过上述的配置结构,可以使第一供气管道43和第二供气管道45的长度最小。即,通过使风扇60和切换装置70与第一滚筒13和护理机3均相邻配置,从而能够使第一供气管道43和第二供气管道45的长度最小。因此,可以减小在加热装置50中被加热的空气通过第一供气管道43和第二供气管道45流动的途中产生的热损失。
衣物处理装置B可以包括蒸汽发生装置502。蒸汽发生装置502可以通过加热水来产生蒸汽。蒸汽发生装置502可以配置在加热装置50的内部。
蒸汽发生装置502可以通过第一蒸汽供应管502a与第一滚筒13连接。蒸汽发生装置502可以通过第二蒸汽供应管502b与护理机3连接。在蒸汽发生装置502中产生的蒸汽可以通过第一蒸汽供应管502a供应到第一滚筒13的内部。在蒸汽发生装置502中产生的蒸汽可以通过第二蒸汽供应管502b供应到护理机3的内部空间33。
参照图19,加热装置50可以配置在衣物处理装置B的下部,管道系统可以与衣物处理装置B的下部连接。
加热装置50的基板575可以位于比第一下面板104更高的上侧。在基板575的下侧可以形成有隔开空间55。
隔开空间55可以形成在第一支撑板576和第二支撑板577之间。
衣物处理装置B可以包括辅助面板58和第一下面板104。
辅助面板58可以遮蔽隔开空间55的后方侧。辅助面板58可以与第一后方面板102和第一侧面板105、106结合。
第一下面板104可以遮蔽隔开空间55的下侧。第一下面板104可以与支撑板576、577和辅助面板58结合。
第一支撑板576可以包括向下侧凸出的第一凸起576a。第二支撑板577可以包括向下侧凸出的第二凸起577a。第一凸起576a和第二凸起577a可以被称为“凸起”。
第一下面板104可以包括供凸起576a、577a插入的凹槽104a。凹槽104a可以从第一下面板104的顶面向下侧凹陷。
通过将凸起576a、577a插入到凹槽104a,从而第一下面板104可以与加热装置50结合。
除湿管道46和第三排气管道47可以配置于隔开空间55。可以将位于隔开空间55内的第三排气管道47定义为第一管道区间471,可以将位于隔开空间55内的除湿管道46定义为第二管道区间461。
除湿管道46可以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在除湿流路46的前方侧可以形成有热风吐出口462。在加热装置50中被加热的空气可以由风扇60吹送,从而通过除湿管道46供应到室内空间。
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可以延伸到隔开空间55内。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贯穿第三内侧壁306和第二支撑板577。第二排气管道44可以在隔开空间55内与第三排气管道47连接。第二排气管道44内的空气可以与第三排气管道47内的空气汇合而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
参照图20,第三供气管道480可以直接连接加热装置50和洗衣机2,而不从第二供气管道450分支。
第三供气管道480和第三排气管道470可以直接连接于加热装置50。第三供气管道480可以直接连接于加热装置50而不从第二供气管道450分支。第三供气管道480可以连接于送风管道420。
第三吐出端口426可以从送风管道420向下侧凸出。第三吐出端口426可以从送风管道420的第二壁420b向下侧凸出。
第三吐出端口426可以与第三供气管道480连接。从风扇60吹送的空气可以供应到与第三吐出端口426连接的第三供气管道480的内部。
第三供气管道480可以包括:第一供气部480a,与第三吐出端口426连接;第二供气部480b,从第一供气部480a向后方延伸;以及第三供气部480c,从第二供气部480b向上侧延伸。
第一供气部480a可以从第三吐出端口426向下侧延伸。第一供气部480a可以在隔开空间55内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第二供气部480b可以在隔开空间55内向后方延伸。第二供气部480b的一部分可以位于隔开空间55内,第二供气部480b的其余部分可以位于隔开空间55的外部。第二供气部480b的后端部可以配置在比第一后方面板102更靠近后方的位置。
第三供气部480c可以从第二供气部480b向上侧延伸而与洗衣机2连接。第三供气部480c的端部可以与外桶23连接。第三供气部480c可以配置在第一后方面板102和第二后方面板202的后方。第三供气部480c可以面向第一后方面板102和第二后方面板202。
第三排气管道470可以经过洗衣机2和烘干机1的后方与加热装置50连接。即,第三排气管道470可以在第一后方面板102和第二后方面板202的后方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而不在后壳体310的内部延伸。
第三排气管道470可以包括:第一管道区间471,配置于隔开空间55内;以及管道延伸部472,与第一管道区间471连接。
第一管道区间471可以在隔开空间55内向前方延伸。第一管道区间471可以连接于热交换通道42的流入端部42A。第二排气管道440可以在内面板34的下侧沿着左右方向延伸,可以在隔开空间55内连接于第一管道区间471。第二排气管道440内的空气可以与第一管道区间471的空气汇合而流入到热交换通道42。
第一管道区间471可以包括与管道延伸部472连通的连通孔471a。连通孔471a可以向后方开放。管道延伸部472可以插入到连通孔471a,固定于第一管道区间471。
管道延伸部472可以包括:第一管道延伸部472a,与第一管道区间471连接;以及第二管道延伸部472b,从第一管道延伸部472a向上侧延伸。
第一管道延伸部472a可以从第一管道区间471向后方延伸,可以配置在隔开空间55的外部。第一管道延伸部472a可以配置在比第一后方面板102更靠近后方的位置。
第二管道延伸部472b可以从第一管道延伸部472a向上侧弯折。第二管道延伸部472b可以与外桶23连接。第二管道延伸部472b的端部可以与外桶23连接。第二管道延伸部472a可以配置在第一后方面板102和第二后方面板202的后方。第二管道延伸部472a可以面向第一后方面板102和第二后方面板202。
不过,与衣物处理装置B的洗衣机2和护理机3连接的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可以以如图18的结构设置供气管道,以如图20的结构设置排气管道。另外,也可以以如图20的结构设置供气管道,以如图18的结构设置排气管道。
以上,示出和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特定的实施例,显然,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本发明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实施,不能单独理解这种修改实施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前景。
本发明可以以各种形式修改而实施,其权利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因此,只要是变形的实施例包括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的构成要素,就应该视为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前述的本发明的任何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彼此并不排他或不同。可以混合使用或组合前述的本发明的任何实施例或其他实施例的各个构成或功能。
例如,意味着特定实施例和/或附图中说明的A构成和其他实施例和/或附图中说明的B构成可以结合。即,即使是没有直接说明构成之间的结合,也意味着可以结合,除非说明不能结合。
上述详细的说明不应解释为在所有方面是限制性的,而应视为是示例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由权利要求书中的合理解释来确定,本发明等效范围内的所有变更均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
下面是一些示例:
示例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烘干机,包括第一箱体和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滚筒;护理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方且在内部形成有容纳衣物的空间的第二箱体;第一供气管道,向所述滚筒的内部供应空气;第二供气管道,向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供应空气;以及加热装置,加热流入所述第一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气管道的空气,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位于所述滚筒的下侧。
示例2.在示例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单元,加热空气;以及热交换通道,配置有所述热交换单元,所述第一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气管道连接于所述热交换通道。
示例3.在示例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洗衣机,所述洗衣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下侧的第三箱体、配置于所述第三箱体内部的外桶以及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外桶内部的第二滚筒,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滚筒和所述第三箱体之间。
示例4.在示例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第三供气管道,所述第三供气管道向所述第二滚筒的内部供应空气,所述第一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上侧延伸而与所述滚筒连接,所述第二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而与所述护理机连接,所述第三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下侧延伸而与所述外桶连接。
示例5.在示例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第一排气管道,将所述滚筒内部的空气供应到所述加热装置,从所述滚筒向下侧延伸而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第二排气管道,将所述第二箱体内部空间的空气供应到所述加热装置,从所述护理机向侧方延伸而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以及第三排气管道,将所述第二滚筒内部的空气供应到所述加热装置,从所述外桶向上侧延伸而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
示例6.在示例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第二排气管道,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接所述护理机和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二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与位于所述护理机的下部的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与位于所述护理机的上部的排气口连接。
示例7.在示例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第二排气管道,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接所述护理机和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二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与位于所述护理机的上部的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与位于所述护理机的下部的排气口连接。
示例8.在示例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供气口以朝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向下侧倾斜的方式开口。
示例9.在示例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护理机还包括衣架,容纳于所述第二箱体内部空间的衣物挂在所述衣架上,所述衣架位于比所述供气口更低的下侧。
示例10.在示例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护理机还包括:第一板,配置在比所述第二排气管道更低的下侧,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开口的灰尘通过孔;以及第二板,配置在所述第一板的下侧。
示例11.在示例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烘干机还包括马达,所述马达旋转所述滚筒,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所述马达配置于所述加热装置。
示例12.在示例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除湿管道,所述除湿管道将在所述加热装置中加热的空气吐出到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配置在所述滚筒和所述第三箱体之间。
示例13.在示例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包括:蒸汽发生装置,配置于所述加热装置内;第一蒸汽供应管,连接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和所述滚筒;第二蒸汽供应管,连接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和所述护理机;以及第三蒸汽供应管,连接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和所述外桶。
示例14.在示例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烘干机包括凸起,所述凸起从所述第一箱体向下侧凸出,所述洗衣机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三箱体的顶面上下开口,供所述凸起插入。
示例15.在示例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洗衣机,所述洗衣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上侧的第三箱体、配置于所述第三箱体内部的外桶以及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外桶内部的第二滚筒。
示例16.在示例1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上侧延伸而与所述滚筒连接,所述第二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而与位于所述护理机的下部的供气口连接。
示例17.在示例1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第二排气管道,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护理机,所述护理机还包括:供气口,与所述第二供气管道连接,以朝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向上侧倾斜的方式开口;以及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接,在与所述供气口隔开的位置朝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开口。
示例18.在示例1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第三供气管道,所述第三供气管道连接所述外桶和所述加热装置。
示例19.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烘干机,包括第一箱体和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第一滚筒;洗衣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下侧的第二箱体、配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内部的外桶以及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外桶内部的第二滚筒;护理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一侧方且在内部形成容纳衣物的空间的第三箱体;管道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一滚筒连接的第一供气管道、与所述护理机连接的第二供气管道以及与所述外桶连接的第三供气管道;以及加热装置,具有与所述第一供气管道、所述第二供气管道以及所述第三供气管道连接的热交换通道,配置在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之间。
示例20.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烘干机,包括第一箱体和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第一滚筒;洗衣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上侧的第二箱体、配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内部的外桶以及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外桶内部的第二滚筒;护理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一侧方且在内部形成容纳衣物的空间的第三箱体;加热装置,配置于所述第一滚筒的下侧,加热要向所述第一滚筒供应的空气;以及供气管道,将在所述加热装置中加热的空气供应到所述第三箱体的内部空间,连接位于所述护理机的下部的供气口和所述加热装置。
示例2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组合框架,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隔开的第一投入口和第二投入口,在中间配置有水平分隔壁;第一门,开闭所述第一投入口;第二门,开闭所述第二投入口;护理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组合框架的一侧方且形成有开口部和在内部形成有容纳衣物的空间的侧方框架以及开闭所述开口部的第三门,在上文中,在所述组合框架的上面板和所述水平分隔壁之间形成有供第一滚筒可旋转地配置的烘干室,在所述组合框架的下面板和所述水平分隔壁之间形成有供外桶和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外桶内的第二滚筒配置的洗涤室;管道系统,包括向所述第一滚筒的内部供应空气的第一供气管道、向所述侧方框架的内部供应空气的第二供气管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气管道的热交换通道;以及加热装置,加热通过所述热交换通道的空气。
示例22.在示例2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烘干室或所述侧方框架的内部。
示例23.在示例2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水平分隔壁和所述第一滚筒之间。
示例24.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单一框架,在其内部配置有竖直分隔壁和设置在所述竖直分隔壁和所述一侧面板之间的水平分隔壁,以所述水平分隔壁为基准,洗涤室和烘干室可以在所述一侧面板和所述竖直分隔壁之间以沿着上下方向划分的方式形成,在所述竖直分隔壁和另一侧面板之间形成有护理衣物的护理室;第一门、第二门以及第三门,在上文中,容纳洗涤物的第一滚筒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烘干室,外桶和容纳洗涤物的第二滚筒配置于所述洗涤室,所述第二滚筒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外桶,在所述单一框架形成有用于向所述第一滚筒投入洗涤物的第一投入口、用于向所述第二滚筒投入洗涤物的第二投入口以及用于向所述护理室引入衣物的开口部,所述第一门、所述第二门以及所述第三门与所述单一框架连接,分别开闭所述第一投入口、所述第二投入口以及所述开口部;管道系统,包括向所述第一滚筒供应空气的第一供气管道、向所述护理室供应空气的第二供气管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气管道的热交换通道;以及加热装置,加热通过所述热交换通道的空气。
示例25.在示例2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配置于所述烘干室或所述护理室。
示例26.在示例2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烘干室配置在所述洗涤室的上侧,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水平分隔壁和所述第一滚筒之间。
示例27.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第一衣物处理器,包括形成有洗涤物投入口的箱体、开闭所述洗涤物投入口的门以及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且容纳洗涤物的滚筒;第二衣物处理器,具有形成有衣物投入口的箱体、开闭所述衣物投入口的门以及在所述箱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衣物的空间;管道系统,包括向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器的滚筒内部供应空气的第一供气管道、向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器的内部空间供应空气的第二供气管道以及具有供空气流入的流入端部和供空气吐出的吐出端部且所述第一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气管道与所述吐出端部连接的热交换通道;以及加热装置,加热通过所述热交换通道的空气。
示例28.在示例2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一衣物处理器的箱体内部。
示例29.在示例2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滚筒的下侧。
示例30.在示例2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管道系统包括:第一流入端口,形成于所述热交换通道的流入端部,使空气流入所述热交换通道;以及第二流入端口,形成于所述热交换通道的流入端部,使空气流入所述热交换通道,与所述第一流入端口隔开。
示例31.在示例3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管道系统包括:第一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一流入端口连接,排出所述滚筒内部的空气;以及第二排气管道,与所述第二流入端口连接,排出所述第二衣物处理器的内部空间的空气。
示例32.在示例3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包括:第一开闭阀,配置于所述第一排气管道,开闭所述第一排气管道;以及第二开闭阀,配置于所述第二排气管道,开闭所述第二排气管道。
示例33.在示例2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选择性地开放所述第一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气管道。
示例34.在示例2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为包括通过制冷剂流路连接的压缩机、蒸发器以及冷凝器的热泵装置。
示例35.在示例3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配置于所述热交换通道的内部。
示例36.在示例2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加热通过所述热交换通道的空气,所述加热器配置于所述热交换通道内。
示例37.在示例3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配置于所述热交换通道内的冷却器,所述冷却器配置于所述加热器的上游侧。
示例38.在示例3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配置于所述热交换通道内的风扇。
示例39.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烘干机,包括形成有第一投入口的第一箱体、开闭所述第一投入口的第一门以及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部且在内部容纳洗涤物的第一滚筒;洗衣机,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一箱体的上下方向上且形成有第二投入口的第二箱体、开闭所述第二投入口的第二门、配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内部的外桶以及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外桶内且在内部容纳洗涤物的第二滚筒;护理机,包括配置于所述洗衣机和所述烘干机的一侧方且形成有开口部的第三箱体和开闭所述开口部的第三门,在内部形成有容纳衣物的空间;管道系统,包括向所述第一滚筒的内部供应空气的第一供气管道、向所述护理机的内部空间供应空气的第二供气管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气管道的热交换通道;加热装置,加热通过所述热交换通道的空气。
示例40.在示例3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配置于所述烘干机和所述护理机中的某一个。
示例41.在示例3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
示例42.在示例3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箱体配置在所述第二箱体的上侧,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箱体之间。
示例43.在示例2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二箱体的上面板的上侧。
示例44.在示例2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箱体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滚筒的下侧的空间即机械室,所述加热装置配置于所述机械室。
示例45.在示例4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旋转所述第一滚筒的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配置于所述机械室。
示例46.在示例3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为包括通过制冷剂流路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蒸发器的热泵装置。
示例47.在示例4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配置于所述热交换通道的内部,使通过所述热交换通道的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
示例48.在示例4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基板,配置有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两侧壁,与所述基板连接,立设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的两侧;以及盖,配置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的上侧,所述热交换通道为由所述基板、所述两侧壁以及所述盖包围的空间。
示例49.在示例4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基板,配置有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第一支撑板,从所述基板朝下侧方向凸出;以及第二支撑板,从所述基板朝下侧方向凸出,面向所述第一支撑板,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有配置所述管道系统的一部分的空间。
示例50.在示例4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配置在所述第二箱体的上侧。
示例51.在示例4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朝所述第二箱体向下侧凸出的凸起,所述第二箱体包括:第二上面板,配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侧;以及凹槽,形成于所述第二上面板,供所述凸起插入。
示例52.在示例3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热交换通道包括:流入端部,供所述第一滚筒内部的空气和所述护理机内部空间的空气流入;以及吐出端部,经由所述热交换通道的空气通过所述吐出端部供应到所述第一供气管道或所述第二供气管道,所述管道系统包括:第一流入端口,形成于所述流入端部,供所述第一滚筒内部的空气流入;第二流入端口,形成于所述流入端部,供所述护理机内部空间的空气流入;第一吐出端口,形成于所述吐出端部,与所述第一供气管道连接;以及第二吐出端口,形成于所述吐出端部,与所述第二供气管道连接。
示例53.在示例5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管道系统包括:第一排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一流入端口;以及第二排气管道,连接所述护理机的内部空间和所述第二流入端口。
示例54.在示例5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护理机包括:供气口,与所述第二供气管道连接;以及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接,所述供气口形成在所述护理机的下部,所述排气口形成在所述护理机的上部。
示例55.在示例5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供气口位于低于配置所述加热装置的高度的位置,所述排气口位于高于配置所述加热装置的高度的位置。
示例56.在示例3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配置于所述管道系统内部的风扇。
示例57.在示例5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风扇配置于所述热交换通道的内部。
示例58.在示例5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管道系统还包括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配置于所述热交换通道的吐出侧且在内部配置有所述风扇;所述送风管道包括:第一吐出端口,与所述第一供气管道连接;以及第二吐出端口,与所述第二供气管道连接。
示例59.在示例5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送风管道的截面具有包括上、下、左、右侧壁的正方形形状,所述第一吐出端口和所述第二吐出端口可以形成在所述送风管道的上、下、左、右侧壁中彼此不同的侧壁。
示例60.在示例5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配置于所述送风管道,调节从所述风扇吹送的空气的流动方向。
示例61.在示例6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切换装置包括:旋转体,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送风管道的内部,具有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吐出端口或所述第二吐出端口连通的送风通道;以及驱动马达,旋转所述旋转体。
示例62.在示例6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旋转体包括:旋转板,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以及涡旋件,与所述旋转板连接,形成有所述送风通道。
示例63.在示例3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管道系统包括:第三供气管道,与所述热交换通道连接,向所述外桶内供应空气;第三排气管道,供所述外桶内的空气流入所述热交换通道;第三吐出端口,连接所述热交换通道和所述第三供气管道;以及第三流入端口,连接所述热交换通道和所述第三排气管道。
示例64.在示例5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管道系统还包括第二排气管道,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接所述护理机的内部空间和所述热交换通道,所述第三流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二排气管道。
示例65.在示例3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管道系统还包括:外部空气流入端口,供外部空气流入,与所述热交换通道连接;以及除湿管道,将在所述热交换通道中被热交换的空气排出到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
示例66.在示例6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管道系统还包括第二排气管道,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接所述护理机的内部空间和所述热交换通道,所述外部空气流入端口形成于所述第二排气管道。
示例67.在示例6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管道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热交换通道和所述除湿管道的第四吐出端口,所述除湿管道配置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下侧,从所述第四吐出端口朝前方延伸,形成有将被热交换的所述空气吐出到外部的吐出口。
示例68.在示例3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管道系统还包括连接所述护理机的内部空间和所述热交换通道的第二排气管道,所述第二排气管道配置于形成在所述热交换通道的下侧的空间,其包括在所述空间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管道区间。
示例69.在示例3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热交换通道包括吐出端部,经由所述热交换通道的空气通过所述吐出端部供应到所述第一供气管道或所述第二供气管道,所述管道系统包括:第一吐出端口,与所述第一供气管道连接,形成在所述吐出端部的上侧;以及第二吐出端口,与所述第二供气管道连接,形成于所述吐出端部的一侧。
示例70.在示例3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热交换通道包括流入端部,所述流入端部供所述第一滚筒内部的空气或所述护理机内部空间的空气流入,所述管道系统包括:第一流入端口,形成在所述流入端部的上侧;以及第二流入端口,形成在所述流入端部的下侧。
示例7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烘干机,包括容纳洗涤物的滚筒;洗衣机,与所述烘干机在水平方向上配置在所述烘干机的一侧;护理机,配置在所述烘干机和所述洗衣机的上侧,形成有容纳衣物的内部空间;管道系统,包括向所述滚筒供应空气的第一供气管道、向所述护理机的内部空间供应空气的第二供气管道以及具有供空气流入的流入端部和供空气吐出的吐出端部的热交换通道,所述第一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气管道与所述吐出端部连接;以及加热装置,加热通过所述热交换通道的空气。
示例72.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烘干机,包括箱体和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箱体内的滚筒;护理机,配置于所述烘干机的一侧,具有容纳衣物的内部空间;加热装置,配置于所述滚筒的下侧,加热要向所述滚筒供应的空气;以及供气管道,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护理机,将在所述加热装置中加热的空气供应到所述护理机的内部空间。
示例73.在示例7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一侧方延伸而与所述护理机连接。
示例74.在示例7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护理机包括位于所述内部空间的下部的供气口,所述供气管道与所述供气口连通,与所述护理机的下部连接。
示例75.在示例7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护理机包括内面板,所述内面板配置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下侧,形成有所述供气口,所述内面板包括:第一内面板,水平地配置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下侧;以及第二内面板,形成为从所述第一内面板向上侧弯折,所述供气口形成于所述第二内面板。
示例76.在示例7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护理机包括形成所述内部空间的第三箱体,所述供气管道包括:第一热风管道,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配置在所述第三箱体的后方;以及第二热风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热风管道和所述内面板,配置在所述第三箱体的内部。
示例77.在示例7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风扇,所述风扇对在所述加热装置中加热的空气进行加压,所述风扇配置于所述护理机的一侧,配置于所述滚筒的下侧。
示例78.在示例7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面板,与所述护理机相邻配置;以及第二侧面板,配置成比所述第一侧面板更远离所述护理机,所述风扇配置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比所述第二侧面板更靠近所述第一侧面板。
示例79.在示例7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供气管道包括:第一供气管道,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滚筒,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上侧延伸;以及第二供气管道,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护理机,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
示例80.在示例7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送风管道,与所述第一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气管道连接,在其内部容纳风扇;以及切换装置,配置于所述送风管道,调节从所述风扇吹送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所述送风管道配置在所述滚筒的下侧,位于与所述护理机的下部对应的高度。
示例81.在示例7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第一排气管道,连接所述滚筒和所述加热装置;以及第二排气管道,连接所述护理机的内部空间和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二排气管道配置在所述护理机的下部。
示例82.在示例8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内面板,配置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下侧;以及排气口,形成于所述内面板,与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道在所述内面板的下侧朝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向延伸。
示例83.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烘干机,包括第一箱体和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的第一滚筒;洗衣机,包括第二箱体、配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内的外桶以及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外桶内的第二滚筒,所述洗衣机配置于所述烘干机的上侧;护理机,包括配置于所述洗衣机和所述烘干机的一侧且具有容纳衣物的内部空间的第三箱体;以及加热装置,加热要向所述护理机的内部空间供应的空气,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一滚筒的下侧。
示例84.在示例8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护理机包括位于所述内部空间的下部的供气口,所述供气管道与所述供气口连通,与所述护理机的下部连接。
示例85.在示例8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护理机包括内面板,所述内面板配置在所述内部空间的下侧,向上侧弯折地延伸,形成有所述供气口。
示例86.在示例8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第一供气管道,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一滚筒,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上侧延伸;第二供气管道,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护理机,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以及第三供气管道,从所述第二供气管道分支,与所述外桶连接。
示例87.在示例8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三供气管道在所述第一箱体的外部从所述第二供气管道分支。
示例88.在示例8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第一排气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加热装置;第二排气管道,连接所述护理机的内部空间和所述加热装置;以及第三排气管道,连接所述外桶和所述加热装置,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三排气管道。
示例89.在示例8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热交换单元,加热通过所述第一排气管道、所述第二排气通道以及所述第三排气通道流入的空气;以及基板,安置有所述热交换单元,在所述基板和所述第一箱体之间形成有隔开空间,所述第三排气管道的一部分配置于所述隔开空间的内部。
示例90.在示例8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外部空气流入端口,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连通,配置于所述隔开空间内;以及除湿管道,接收由所述热交换单元加热的空气,在所述隔开空间内朝前方延伸。
示例9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烘干机,包括第一箱体和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内的第一滚筒;洗衣机,包括第二箱体、配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内的外桶以及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外桶内的第二滚筒,所述洗衣机配置于所述烘干机的上侧;护理机,包括配置于所述洗衣机和所述烘干机的一侧且具有容纳衣物的内部空间的第三箱体;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一滚筒的下侧,加热要向所述第一滚筒供应的空气;以及供气管道,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第三箱体,将在所述加热装置中加热的空气供应到所述第三箱体的内部空间。
示例92.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箱体,在前方形成有开口部,在内部形成有容纳衣物的空间;衣架,容纳于所述箱体的衣物挂在所述衣架上,配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的上部;门,结合于所述箱体的前方,开闭所述开口部;加热装置,加热要向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供应的空气;以及供气管道,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箱体,所述供气管道连接于供气口,所述供气口朝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开口且位于比所述衣架更高的上侧。
示例93.在示例9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箱体包括上壁,所述上壁具有与所述衣架的上侧隔开的第一面,所述供气口位于所述第一面和所述衣架之间的高度。
示例94.在示例9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上壁具有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从所述第一面朝后方向下侧倾斜地延伸,所述供气口在所述第二面形成开口。
示例95.在示例9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供气管道从所述供气口向上侧凸出地延伸。
示例96.在示例9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箱体的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连接于排气口,所述排气口朝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开口且位于所述箱体的下部。
示例97.在示例9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配置于所述排气口的过滤器。
示例98.在示例9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第一板,配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的下侧,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开口的灰尘通过孔;以及第二板,配置在所述第一板的下侧。
示例99.在示例9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第一板位于比所述排气口更低的下侧。
示例100.在示例9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箱体的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连接于排气口,所述排气口朝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开口且位于所述箱体的上部。
示例101.在示例10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排气口位于比所述衣架更低的下侧。
示例102.在示例10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排气口位于比所述供气口更低的下侧。
示例103.在示例10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排气口比所述供气口更远离所述加热装置。
示例104.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箱体,在前方形成有开口部,在内部形成有容纳衣物的空间;门,结合于所述箱体的前方,开闭所述开口部;加热装置,加热要向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供应的空气;以及供气管道,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箱体,所述加热装置配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方,所述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延伸而与所述箱体的上部连接。
示例105.在示例10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与所述箱体的中间高度对应的位置,所述供气管道包括:第一供气部,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并向上方弯折;以及第二供气部,从所述第一供气部向上侧凸出地延伸,连接于所述箱体的上部。
示例106.在示例10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延伸而与所述箱体的下部连接,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与所述箱体的中间高度对应的位置,所述排气管道包括:第一排气部,从所述箱体的下部向后方延伸;以及第二排气部,从所述第一排气部向上侧延伸,并向侧方弯折而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
示例107.在示例10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与所述箱体的上部对应的位置,所述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而与所述箱体的上部连接。
示例108.在示例10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延伸而与所述箱体的上部连接,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与所述箱体的上部对应的位置,所述排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而与所述箱体的上部连接。
示例109.在示例10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烘干机,配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方且在内部具有可旋转地配置的第一滚筒;以及洗衣机,配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方且在内部具有可旋转地配置的第二滚筒,所述烘干机、所述洗衣机以及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方沿着上下方向排列。
示例110.在示例10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一侧方延伸,在所述箱体的后方与所述箱体连接。
示例11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箱体,在前方形成有开口部,在内部形成有容纳衣物的空间;门,结合于所述箱体的前方,开闭所述开口部;加热装置,加热要向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供应的空气;以及供气管道,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箱体,所述供气管道连接于所述箱体的上部。
示例112.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箱体,在前方形成有开口部,在内部形成有容纳衣物的空间;门,结合于所述箱体的前方,开闭所述开口部;加热装置,加热要向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供应的空气,配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方;以及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与位于所述箱体的下部的供气口连接。
示例113.在示例11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与所述箱体的中间高度对应的位置,所述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下侧弯折并延伸。
示例114.在示例11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箱体包括后方面板,所述后方面板与所述门的后方隔开,在所述后方面板与所述门之间形成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所述供气管道包括:第一热风管道,包括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的第一供气部、从所述第一供气部向下侧延伸的第二供气部以及从所述第二供气部朝所述后方面板延伸的第三供气部;以及第二热风管道,配置在比所述后方面板更靠近前方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一热风管道和所述供气口。
示例115.在示例11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上侧弯折并延伸,与位于所述箱体的上部的排气口连接。
示例116.在示例11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排气管道包括:第一排气部,从所述排气口向所述箱体的后方延伸;第二排气部,从所述第一排气部向下侧延伸;以及第三排气部,从所述第二排气部向侧方延伸,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
示例117.在示例11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烘干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方且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烘干机的内部的第一滚筒;以及洗衣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烘干机的下侧且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洗衣机的内部的第二滚筒,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之间。
示例118.在示例11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与所述箱体的下部对应的位置,所述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
示例119.在示例11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与位于所述箱体的下部的排气口连接,朝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
示例120.在示例118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烘干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侧方且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烘干机的内部的第一滚筒;以及洗衣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烘干机的上侧且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洗衣机的内部的第二滚筒,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的下侧。
示例121.在示例12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热交换通道,所述热交换通道加热要向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箱体的内部供应的空气,所述供气管道包括:第一供气管道,连接所述热交换通道和所述第一滚筒;以及第二供气管道,连接所述热交换通道和所述箱体。
示例122.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箱体,在前方形成有开口部,在内部形成有容纳衣物的空间;门,结合于所述箱体的前方,开闭所述开口部;加热装置,加热要向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供应的空气;以及供气管道,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箱体,所述供气管道连接于供气口,所述供气口朝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开口且位于所述箱体的下部。
示例123.在示例12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箱体包括后方面板,所述后方面板与所述门的后方隔开,在所述后方面板与所述门之间形成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所述供气管道包括:第一热风管道,配置在比所述后方面板更靠近后方的位置,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以及第二热风管道,配置在比所述后方面板更靠近前方的位置,连接所述第一热风管道和所述供气口。
示例124.在示例12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内面板,所述内面板配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的下侧,所述供气口在所述内面板向上侧形成开口。
示例125.在示例12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箱体包括后方面板,所述后方面板与所述门的后方隔开,在所述后方面板与所述门之间形成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所述内面板包括:第一内面板,在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的下侧朝所述后方面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以及第二内面板,从所述第一内面板朝所述后方面板向上侧倾斜地延伸,所述供气口形成于所述第二内面板。
示例126.在示例12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与朝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开口且位于所述箱体的上部的排气口连接。
示例127.在示例12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衣架,容纳于所述箱体的衣物挂在所述衣架上,所述衣架配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的上部,所述排气口位于比所述衣架更低的下侧。
示例128.在示例12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箱体包括后方面板,所述后方面板与所述门的后方隔开,在所述后方面板与所述门之间形成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所述排气口在所述后方面板形成开口,所述排气管道在所述后方面板的后方向下侧弯折。
示例129.在示例12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与朝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开口且位于所述箱体的下部的排气口连接。
示例130.在示例129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还包括内面板,所述内面板配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的下侧,所述排气口在所述内面板向上侧形成开口。
示例131.在示例13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中,所述箱体包括后方面板,所述后方面板与所述门的后方隔开,在所述后方面板与所述门之间形成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所述内面板包括:第一内面板,在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的下侧朝所述后方面板沿着水平方向延伸;以及第二内面板,从所述第一内面板朝所述后方面板向上侧倾斜地延伸,所述排气口在所述第一内面板向上侧形成开口,所述供气口在所述第二内面板向上侧倾斜地形成开口。
Claims (20)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
烘干机,包括第一箱体和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的第一滚筒;
护理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一侧方且在内部形成有容纳衣物的空间的第二箱体;
第一供气管道,向所述第一滚筒的内部供应空气;
第二供气管道,向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供应空气;以及
加热装置,加热流入所述第一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气管道的空气,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滚筒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热交换单元,加热空气;以及
热交换通道,配置有所述热交换单元,
所述第一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供气管道连接于所述热交换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还包括洗衣机,所述洗衣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下侧的第三箱体、配置于所述第三箱体的内部的外桶以及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的第二滚筒,
所述加热装置配置在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三箱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还包括第三供气管道,所述第三供气管道向所述第二滚筒的内部供应空气,
所述第一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上侧延伸与所述第一滚筒连接,
所述第二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与所述护理机连接,
所述第三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下侧延伸与所述外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还包括:
第一排气管道,将所述第一滚筒的内部的空气供应到所述加热装置,从所述第一滚筒向下侧延伸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
第二排气管道,将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的空气供应到所述加热装置,从所述护理机向侧方延伸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以及
第三排气管道,将所述第二滚筒的内部的空气供应到所述加热装置,从所述外桶向上侧延伸与所述加热装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还包括第二排气管道,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接所述护理机和所述加热装置,
所述第二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与位于所述护理机的下部的供气口连接,
所述第二排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与位于所述护理机的上部的排气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还包括第二排气管道,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接所述护理机和所述加热装置,
所述第二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与位于所述护理机的上部的供气口连接,
所述第二排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与位于所述护理机的下部的排气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供气口以朝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向下侧倾斜的方式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护理机还包括衣架,容纳于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的衣物挂在所述衣架上,所述衣架位于比所述供气口更低的下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护理机还包括:
第一板,配置在比所述第二排气管道更低的下侧,形成有沿着上下方向开口的灰尘通过孔;以及
第二板,配置在所述第一板的下侧。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烘干机还包括马达,所述马达用于使所述第一滚筒旋转,且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
所述马达配置于所述加热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还包括除湿管道,所述除湿管道将被所述加热装置加热的空气吐出到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外部,且配置在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三箱体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
蒸汽发生装置,配置于所述加热装置内;
第一蒸汽供应管,连接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和所述第一滚筒;
第二蒸汽供应管,连接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和所述护理机;以及
第三蒸汽供应管,连接所述蒸汽发生装置和所述外桶。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烘干机包括凸起,所述凸起从所述第一箱体向下侧凸出,
所述洗衣机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在所述第三箱体的顶面上下开口,供所述凸起插入。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还包括洗衣机,所述洗衣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上侧的第三箱体、配置于所述第三箱体的内部的外桶以及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的第二滚筒。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上侧延伸与所述第一滚筒连接,
所述第二供气管道从所述加热装置向侧方延伸与位于所述护理机的下部的供气口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还包括第二排气管道,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护理机,
所述护理机还包括:
供气口,与所述第二供气管道连接,以朝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向上侧倾斜的方式开口;以及
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排气管道连接,在与所述供气口隔开的位置朝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空间开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
还包括第三供气管道,所述第三供气管道连接所述外桶和所述加热装置。
19.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
烘干机,包括第一箱体和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的第一滚筒;
洗衣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下侧的第二箱体、配置于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的外桶以及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的第二滚筒;
护理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一侧方且在内部形成容纳衣物的空间的第三箱体;
管道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一滚筒连接的第一供气管道、与所述护理机连接的第二供气管道以及与所述外桶连接的第三供气管道;以及
加热装置,具有与所述第一供气管道、所述第二供气管道以及所述第三供气管道连接的热交换通道,配置在所述第一滚筒和所述第二滚筒之间。
20.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中,包括:
烘干机,包括第一箱体和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的第一滚筒;
洗衣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的上侧的第二箱体、配置于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的外桶以及可旋转地配置于所述外桶的内部的第二滚筒;
护理机,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第二箱体的一侧方且在内部形成容纳衣物的空间的第三箱体;
加热装置,配置于所述第一滚筒的下侧,加热要向所述第一滚筒供应的空气;以及
供气管道,将被所述加热装置加热的空气供应到所述第三箱体的内部空间,连接位于所述护理机的下部的供气口和所述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1-0069528 | 2021-05-28 | ||
KR20210069528 | 2021-05-28 | ||
KR10-2021-0071149 | 2021-06-01 | ||
KR20210071149 | 2021-06-01 | ||
KR1020210110915A KR20220161114A (ko) | 2021-05-28 | 2021-08-23 | 의류처리장치 |
KR1020210110914A KR20220161113A (ko) | 2021-05-28 | 2021-08-23 | 의류처리장치 |
KR10-2021-0110914 | 2021-08-23 | ||
KR10-2021-0110915 | 2021-08-23 | ||
KR10-2021-0128829 | 2021-09-29 | ||
KR1020210128828A KR102603616B1 (ko) | 2021-05-28 | 2021-09-29 | 의류처리장치 |
KR10-2021-0128828 | 2021-09-29 | ||
KR1020210128829A KR102633222B1 (ko) | 2021-05-28 | 2021-09-29 | 의류처리장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04637A true CN115404637A (zh) | 2022-11-29 |
Family
ID=81851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48969.2A Pending CN115404637A (zh) | 2021-05-28 | 2022-04-01 | 衣物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380963A1 (zh) |
EP (1) | EP4095302A1 (zh) |
CN (1) | CN115404637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28752B2 (en) * | 2003-04-04 | 2005-08-16 | Maytag Corporation | Combination tumble and cabinet dryer |
KR100587360B1 (ko) * | 2004-11-10 | 2006-06-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건조 장치 |
KR101265598B1 (ko) * | 2006-06-23 | 2013-05-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복합 의류 처리 시스템 |
KR102120993B1 (ko) | 2013-09-04 | 2020-06-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 건조기 |
KR20200109194A (ko) | 2019-03-12 | 2020-09-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탈취 성능을 향상한 세탁장치 |
KR102254903B1 (ko) | 2019-10-28 | 2021-05-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의류처리장치 |
-
2022
- 2022-04-01 CN CN202210348969.2A patent/CN115404637A/zh active Pending
- 2022-05-27 US US17/827,082 patent/US20220380963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5-30 EP EP22175988.9A patent/EP4095302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380963A1 (en) | 2022-12-01 |
EP4095302A1 (en) | 2022-1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200021359A (ko) | 의류관리장치 | |
KR102633222B1 (ko) | 의류처리장치 | |
CN101550651A (zh) | 衣物处理机及其控制方法 | |
AU2007277599A1 (en) | Multiple laundry treating machin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
CN115404638A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EP4105379A2 (en) |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 |
CN115404637A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JP6947454B2 (ja) | 洗濯機 | |
CN115404635A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CN115404636A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
KR102687235B1 (ko) | 의류처리장치 | |
CN115404633A (zh) | 衣物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