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6542A - 控制拨号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拨号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6542A
CN115396542A CN202110558869.8A CN202110558869A CN115396542A CN 115396542 A CN115396542 A CN 115396542A CN 202110558869 A CN202110558869 A CN 202110558869A CN 115396542 A CN115396542 A CN 1153965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ialing
sim card
card information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5886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5886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9654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1943 priority patent/WO202224250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3965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65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26Devices for calling a subscri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拨号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可应用于第一终端,第一终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拨号操作指定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信息;根据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拨号指令,该拨号指令用于指示第二终端选择与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上述的控制拨号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用户需要第一终端配合第二终端进行拨号呼叫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中所需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进行选择,丰富了拨号功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通话需求。

Description

控制拨号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拨号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用户可能同时拥有多个终端设备进行使用,而当用户在使用其中一个终端设备时,经常需要用到另一个终端设备进行通话的情况,例如,用户在使用智能手表时,需要利用智能手表来拨打或接听手机上的电话,或是用户在开车时,需要使用车上的车载终端来拨打或接听手机上的电话等。
目前,用户在使用两个终端配合进行拨号呼叫时,可选择的拨号功能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拨号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用户需要第一终端配合第二终端进行拨号呼叫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中所需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进行选择,丰富了拨号功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通话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拨号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所述拨号操作指定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信息;
根据所述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拨号指令,所述拨号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选择与所述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拨号的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拨号指令,所述拨号指令携带有SIM卡信息,所述SIM卡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触发的拨号操作指定的SIM卡信息;
选择与所述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拨号的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操作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所述拨号操作指定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信息;
发送指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拨号指令,所述拨号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选择与所述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拨号的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拨号指令,所述拨号指令携带有SIM卡信息,所述SIM卡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触发的拨号操作指定的SIM卡信息;
拨号模块,用于选择与所述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第一终端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第二终端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第一终端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应用于第二终端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拨号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一终端可与第二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第一终端可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该拨号操作所指定的SIM卡信号,根据该指定的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可通过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向第二终端发送该拨号指令,第二终端可根据该拨号指令中携带的SIM卡信息,选择与该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在用户需要第一终端配合第二终端进行拨号呼叫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中所需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进行选择,丰富了第一终端在通过第二终端进行拨号呼叫场景下的拨号功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通话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拨号的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拨号的方法的时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拨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拨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建立绑定关系的界面示意图;
图6A为一个实施例中通话记录界面的示意图;
图6B为一个实施例中在通话记录界面触发拨号操作的示意图;
图7A为一个实施例中拨号盘界面的示意图;
图7B为一个实施例中联系人详情界面的示意图;
图7C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拨号盘界面的示意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拨号的方法的时序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拨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拨号的装置的框图;
图11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拨号的装置的框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及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终端称为第二终端,且类似地,可将第二终端称为第一终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两者都是终端设备,但其不是同一个的终端设备。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拨号的方法的应用场景图。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拨号的方法的应用场景下,第一终端10可与第二终端20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该无线通信连接可包括但不限于蓝牙通信连接、Wi-Fi通信连接等,第一终端10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车载终端、智能耳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
第二终端20中可设置有至少两张SIM(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卡,第二终端20可通过设置的SIM卡使用网络运营商提供的各项服务,例如通话、上网等。第二终端20可与网络设备30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可选地,第二终端20可与网络设备30通过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等通信技术建立通信连接,其通信连接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终端20可以称之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该终端设备可以为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该终端设备也可以为手机、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mobile terminal)和笔记本电脑等,该第二终端20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例如,第二终端20可以是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或具有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等,例如,第二终端20还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和/或数据。第二终端20还可以为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演进的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30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NR通信系统或者授权辅助接入长期演进(authorized auxiliary access long-termevolution,LAA-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可以为eNB或e-NodeB)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基站”)、微微基站、接入站点(access point,AP)、传输站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新一代基站(new generation Node B,gNodeB)等。上述网络设备30还可以是未来演进网络中的其他类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不作限定。
在相关的技术中,在用户需要第一终端10配合第二终端20进行拨号呼叫的情况下,例如,在用户需要利用智能手表拨打手机上的电话,或是利用车载终端拨打手机上的电话等场景下,用户仅可在第一终端10上选择所需拨打的电话号码,再由第二终端20进行拨号呼叫。若第二终端20中存在有多张SIM卡,需要使用哪张SIM卡进行拨号呼叫则取决于第二终端20中的通话配置,比如,第二终端20中配置有进行拨号呼叫的默认SIM卡,则第二终端20使用该默认SIM进行拨号呼叫,导致第一终端10在通过第二终端20进行拨号呼叫场景下,可选择的拨号功能单一。或是在第二终端20中存在有多张SIM卡的情况下,用户需要第二终端20上选择使用哪个SIM卡进行拨号呼叫,操作不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控制拨号的方法,第一终端10响应于拨号操作,可获取该拨号操作指定的SIM卡信号,并根据该指定的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再通过与第二终端20之间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将拨号指令发送给第二终端20。第二终端20在接收到第一终端10发送的拨号指令后,可根据该拨号指令中携带的SIM卡信息选择相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在第二终端20中设置有多张SIM卡的情况下,用户通过第一终端10可直接指定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通过第一终端10对第二终端20中所需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进行选择,丰富了第一终端10在通过第二终端20进行拨号呼叫场景下的拨号功能,而且用户不需要再操作第二终端20,简化了用户操作,满足用户的不同通话需求。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拨号的方法的时序图。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10与第二终端20之间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第一终端10及第二终端20可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第一终端10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拨号操作指定的SIM卡信息,并根据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
步骤2、第一终端10向第二终端20发送拨号指令。
步骤3、第二终端20接收拨号指令,并选择与该拨号指令中携带的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
步骤4、在第二终端20呼叫成功后,可向第一终端10发送建立语音传输链路的连接请求,以通过该连接请求建立与第一终端10之间的语音传输链路。
步骤5、第一终端10接收该连接请求,并向第二终端20回复响应信号,则第一终端10与第二终端20之间的语音传输链路建立完成。第二终端20可通过该语音传输链路同步向第一终端10发送通话的语音数据包,以实现在第一终端10上进行通话的功能。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控制拨号的方法,可应用于上述的第一终端,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0,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拨号操作指定的SIM卡信息。
第一终端中可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二终端中可设置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一终端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终端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之间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从而第一终端可与第二终端可通过该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拨号呼叫指的是通过拨打目标设备对应的通话号码,请求与目标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在呼叫成功后即可与目标设备进行通话。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以是没有设置SIM卡的终端设备,也即第一终端可以是不具备独自拨号呼叫其它设备的功能的终端设备。在第一终端需要对其它设备进行拨号呼叫时,需要通过与第一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的且设置有SIM卡的第二终端来实现。该第二终端中可设置有至少两张SIM卡,不同的SIM卡可分别放置在第二终端的不同卡槽内,第二终端可选择其中的一张SIM卡接入网络,从而可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以使用网络运营商提供的各项服务。
当用户需要使用第一终端对其它设备进行拨号呼叫时,可在第一终端上执行拨号操作。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终端中可安装有通话应用,用户可在通话应用的相关界面执行拨号操作,该通话应用的相关界面可用于对其它设备发起拨号呼叫。例如,通话应用的相关界面可包括通话记录界面、拨号界面等,拨号界面可包括拨号键盘界面及联系人信息界面等,该通话应用的相关界面也可以是其它的聊天应用能够发起拨号呼叫的界面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获取第二终端中设置的各张SIM卡的SIM卡信息,该SIM卡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SIM卡放置的卡槽信息、SIM卡标识、SIM卡对应的通话号码、SIM卡对应的网络运营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通话应用的相关界面中可包含多张SIM卡分别对应的SIM卡信息,用户可通过拨号操作指定需要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的SIM卡信息。
第一终端可响应在通话应用的相关界面中所触发的拨号操作,并获取该拨号操作指定的SIM卡信息,进一步地,还可获取该拨号操作对应的通话号码,该通话号码为需要进行呼叫的目标设备的号码。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用户也可直接通过语音信息执行拨号操作,例如,在第一终端采集到包含关键词“拨打”、“电话”等语音信息时,可触发拨号操作。用户输出的语音信息可包括指定的SIM卡信息及通话号码或联系人信息等,例如,用户输出的语音信息可以是“选择卡槽1的SIM卡拨打张三电话”,则可确定指定的SIM卡信息为卡槽1,通话号码为联系人张三的号码等。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也可采用多种操作方式执行拨号操作,例如触控操作、手势操作、语音操作、表情操作等,在此不作限定。
步骤320,根据该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第二终端发送拨号指令,该拨号指令用于指示第二终端选择与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
第一终端可将获取的拨号操作所指定的SIM卡信息及通话号码等发送给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可根据该SIM卡信息及通话号码生成相应的拨号指令,并将该拨号指令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二终端在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到该拨号指令后,可对该拨号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拨号指令中携带的SIM卡信息、通话号码等信号。
第二终端可根据该拨号指令中携带的SIM卡信息确定需要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可控制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向通话模块传递该SIM卡信息及通话号码等信息,以使通话模块使用该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拨打该通话号码,对目标设备进行呼叫,也即,通话模块通过该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所接入的网络实现通话。用户在第一终端即可选择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不需要依赖于第二终端中的通话配置,也不需要在第二终端中重新进行选择操作,丰富了第一终端的拨号功能,且简化了用户操作。
在目标设备接通后,即第二终端呼叫成功后,第二终端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可与第一终端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之间建立语音传输链路,该语音传输链路可用于传递通话过程中的语音数据包。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终端在通过通话模块接收到第一语音数据后,通话模块可将第一语音数据传递给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可将该第一语音数据转换为能够在语音传输链路中传输的语音数据包,并通过语音传输链路将语音数据包发送给第一终端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可对接收的语音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相应的第一语音数据,并通过扬声器等声音输出装置播放该第一语音数据,从而用户可收听到持有目标设备的用户所说的话。
同时,第一终端可通过麦克风等声音采集装置采集用户的第二语音数据,声音采集装置可将该第二语音数据传递给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可将该第二语音数据转换为能够在语音传输链路中传输的语音数据包,并通过语音传输链路将语音数据包发送给第二终端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可对接收的语音数据包进行解析,得到相应的第二语音数据,并将该第二语音数据发送给通话模块。通话模块可通过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所接入的网络,将第二语音数据发送至网络设备,通过网络设备将第二语音数据传输给目标设备,从而持有目标设备的用户能够听到第一终端的用户所说的话,从而实现第一终端与目标设备之间的通话。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可向第一终端进行信息同步,第一终端可从第二终端同步的信息中获取第二终端中包含的各张SIM卡的SIM卡信息。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同步的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数据、第二终端中包含的各张SIM卡的SIM卡信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第二终端可直接向第一终端发送包含的各张SIM卡的SIM卡信息,也可向第一终端同步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数据等,第一终端可从同步的通讯录信息、通话记录数据等中提取第二终端包含的各张SIM卡的SIM卡信息。
第一终端在获取第二终端中包含的各张SIM卡对应的SIM卡信息后,可根据该各张SIM卡对应的SIM卡信息判断第二终端中设置的SIM卡的数量。若根据各张SIM卡对应的SIM卡信息确定第二终端中仅存在一张SIM卡(例如仅有1个卡槽,或是有多个卡槽便是只放置了1张SIM卡等情况),则第一终端可采用标准的拨号流程进行拨号操作,可不在通话应用的相关界面中显示可供用户选择的SIM卡的SIM卡信息,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的拨号指令中无需携带SIM卡信息。若根据各张SIM卡对应的SIM卡信息确定第二终端中存在至少两张SIM卡,则可执行上述的步骤310。仅在第二终端中存在至少两张SIM卡的情况下,用户才可对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进行选择,可保证后续执行的拨号操作的有效性,避免了用户进行无效操作给用户造成不良体验。
可选地,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进行信息同步的机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第二终端可在与第一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时,向第一终端同步信息,也可以是在第二终端中需要同步的信息发生更新时(如第二终端放置了新的SIM卡、更新了通讯录、进行通话更新了通话记录数据等情况),向第一终端同步信息,还可以按照固定的时间周期向第一终端进行信息同步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该拨号操作所指定的SIM卡信号,根据该指定的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可通过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向第二终端发送该拨号指令,第二终端可根据该拨号指令中携带的SIM卡信息,选择与该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在用户需要第一终端配合第二终端进行拨号呼叫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中所需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进行选择,丰富了第一终端在通过第二终端进行拨号呼叫场景下的拨号功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通话需求。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控制拨号的方法,可应用于上述的第一终端,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2,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话记录数据。
第二终端可向第一终端同步通话记录数据,该通过记录数据中可包括一条或多条通话记录,每条通话记录可至少包括通话号码、使用的SIM卡的SIM卡信息等,可选地,每条通话记录还可包括通话类别、通话号码对应的联系人信息、号码标注、号码归属地、通话时间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但不限于此。
其中,通话类别可包括去电通话、未接来电通话、已接来电通话等,去电通话即主动拨打号码的通话,来电通话即接听的通话。通话号码对应的联系人信息可包括联系人姓名、公司、头像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号码标注可用于描述通话号码对应的号码属性,例如诈骗电话、销售电话、客服电话等。号码归属地指的是通话号码所属的地域信息。通话时间则指的是与通话号码进行通话对应的时间信息,例如日期、星期、拨打或接听的时间点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终端可按照预设的同步机制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该同步机制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中的一种或多种:
(1)第二终端按照时间周期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可预先设置进行通话记录数据同步的时间周期,例如,每天同步一次、一周同步一次、3天同步一次等,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定。第二终端可按照该设置的时间周期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第一终端可按照该时间周期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话记录数据,并对该通话记录数据进行存储。
(2)在第一终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使用第二终端中的SIM卡进行通话时,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第一终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使用第二终端中的SIM卡进行的通话,可包括接听来电通话以及主动拨打电话的去电通话等,在每次第一终端配合第二终端进行通话时,第二终端可向第一终端同步通话记录数据,第一终端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话记录数据,并进行存储。
(3)在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建立绑定关系时,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第一终端可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话记录数据,并进行存储。该绑定关系可指的是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建立的信息绑定关系,当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绑定关系时,可说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可实现数据共享。进一步地,该绑定关系可以是通讯录绑定关系,也即第一终端可共享第二终端中的通讯信息,该通讯信息可包括通话记录数据、联系人信息、短消息数据等。
可选地,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可以是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时建立的。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成功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后,第二终端可输出问询信息,该问询信息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建立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若用户选择同意,则第二终端可建立与第一终端的绑定关系。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终端可获取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用于标识第一终端,标识信息可由数字、字母、符号及汉字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字符组成,标识信息可以是由用户自行设定的信息,也可以是第一终端在出厂前设置的信息。例如,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可为“李四的watch”等,但不限于此。第二终端可将第一终端的标识信息记录在用于存储绑定关系的文件中。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建立绑定关系的界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以第一终端为智能手表、第二终端为手机为例,在手机与智能手表XXX-Y(XXX-Y用于标识智能手表)成功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如蓝牙连接等)后,可在屏幕上显示问询信息510,该问询信息510可用于询问用户是否建立手机与智能手表XXX-Y之间的绑定关系。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触控按钮512及按钮514,以选择是否建立手机与智能手表XXX-Y之间的绑定关系。若手机检测到用户触控按钮514,则可建立与智能手表XXX-Y之间的绑定关系,并向智能手表XXX-Y发送通话记录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用于存储绑定关系的文件中还可记录第一终端对应的数据同步权限,该数据同步权限可用于指定第一终端可进行同步的数据,例如,第一终端可具备同步通话记录数据及联系人信息的权限,但不具备同步短消息数据的权限等,该数据同步权限可由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置,以保证第二终端的数据安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建立绑定关系后,第二终端才向第一终端设备同步通话记录数据,可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同步机制还可以是其它机制,例如,在第二终端每次与第一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时,即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或是设置固定的同步时间点(如每天的晚上8点、每周的周一上午6点等),第二终端在该同步时间点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终端中存储的每条通话记录可按照通话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对应有通话编号,第二终端每次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时,可记录本次发送的通话记录数据的最大通话编号,并在下一次发送通话记录时,向第一终端发送在记录的最大通话编号之后的通话记录,也即,第二终端每次仅向第一终端发送之前未同步的通话记录数据,可减少数据传输量,提高同步效率且降低功耗。
步骤404,根据通话记录数据显示通话记录界面。
通话记录界面可用于显示多条通话记录的通话记录数据,通话记录界面中包含的通话记录数据可按照通话时间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进行排列,可选地,通话记录界面显示的通话记录数据可至少包括通话号码、使用的SIM卡的SIM卡信息等,进一步地,还可包括有通话类别、通话号码对应的联系人信息、号码标注、号码归属地、通话时间等其它数据,在此不作限定。
图6A为一个实施例中通话记录界面的示意图。如图6A所示,通话记录界面610中可包括有多条通话记录612,每条通话记录612可显示有相应的通话号码、使用的SIM卡的卡槽信息614、号码标注及通话时间等,通过卡槽信息614用户可获知该通话使用的SIM卡,例如,第1条通话记录对应的卡槽信息614为卡槽1,则说明第1条通话记录的通话是使用放置在卡槽1的SIM卡进行的,第2条通话记录对应的卡槽信息614为卡槽2,则说明第2条通话记录的通话是使用放置在卡槽2的SIM卡进行的。
步骤406,响应针对通话记录界面中的目标通话记录所触发的拨号操作,获取目标通话记录对应的通话号码,以及对应的SIM卡信息作为指定的SIM卡信息。
用户可直接在通话记录界面执行拨号操作,选择通话记录界面中的任一通话记录的通话号码进行回拨。第一终端可响应针对通话记录界面中的目标通话记录所触发的拨号操作,该目标通话记录即为用户选择进行拨号呼叫的通话记录,可直接获取该目标通话记录对应的通话号码及SIM卡信息,该目标通话记录对应的SIM卡信息可作为拨号操和指定的SIM卡信息,用户无需再重新选择,简化用户操作。
图6B为一个实施例中在通话记录界面触发拨号操作的示意图。如图6B所示,用户可触控通话记录界面610中的第2条通话记录,即选择该第2条通话记录的通话号码“152XXXX0000”进行拨号呼叫。该第2条通话记录对应的是卡槽2的SIM卡,则卡槽2的SIM卡可作为指定的SIM卡,第一终端可根据通话号码“152XXXX0000”及SIM卡信息“卡槽2”生成拨号指令,并将该拨号指令发送给第二终端,以使得第二终端可使用卡槽2的SIM卡拨打号码“152XXXX0000”。在第一终端通过通话记录进行回拨时,可直接由第二终端使用通话记录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方便快捷,且能够防止不同SIM卡上的通话发生混淆,避免造成用户隐私泄露等问题。
用户还可通过其它界面触发拨号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显示拨号界面,该拨号界面可包括号码选择区域,以及第二终端中包含的至少两张SIM卡分别对应的SIM卡标识,该SIM卡标识的表现形式可包括图标、字符等,在此不作限定。第一终端可响应在拨号界面上触发的拨号操作,获取该拨号操作在号码选择区域选择的通话号码,以及获取与该拨号操作选择的SIM卡标识对应的SIM卡信息作为指定的SIM卡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拨号界面可包括拨号盘界面,其中,拨号盘界面可包括拨号键盘区域及可选择的SIM卡标识,用户可在拨号键盘区域输入需要拨打的通话号码,并选择需要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标识。
图7A为一个实施例中拨号盘界面的示意图。如图7A所示,拨号盘界面710中可包括拨号键盘区域712及SIM卡选择区域714,SIM卡选择区域714可包括两个可选择的SIM卡标识。用户可在拨号键盘区域712输入需要拨打的通话号码,并在SIM卡选择区域714选择需要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标识。在第一终端检测到用户点击拨打按扭(拨号盘界面710中的电话标识)以触发拨打操作时,可获取用户在拨号键盘区域712输入的通话号码,以及选择的SIM卡标识对应的SIM卡信息,可将该选择的SIM卡图像对应的SIM卡信息作为指定的SIM卡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拨号界面可包括能够用于进行拨号呼叫的联系人详情界面等,联系人详情界面可包括用于显示联系人的通话号码的号码区域及可选择的SIM卡标识等。用户可选择触发号码区域的通话号码进行拨号操作,并选择需要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标识。
图7B为一个实施例中联系人详情界面的示意图。如图7B所示,联系人详情界面720可包括号码区域722及SIM卡选择区域724,SIM卡选择区域724可包括两个可选择的SIM卡标识。用户可点击号码区域722中的手机号码来触发拨打操作,并可在SIM卡选择区域724选择需要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标识。第一终端可获取该号码区域722的通话号码,以及选择的SIM卡标识对应的SIM卡信息作为指定的SIM卡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可直接在第一终端对需要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进行指定,丰富了第一终端在通过第二终端进行拨号呼叫场景下的拨号功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通话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不同的联系人的通话号码,也可分别设置对应的SIM卡信息,若该设置的对应的SIM卡信息为1个,则在用户选择通话号码触发拨打操作时,可直接将该通话号码对应的SIM卡信息作为指定的SIM卡信息。例如,联系人张三,通话号码为“183XXXX0000”,设置对应的SIM卡信息为卡槽1的SIM卡,则在用户选择张三的通话号码进行拨号呼叫功能时,则可直接将卡槽1作为指定的SIM卡信息;联系人李四,通话号码为“152XXXX0000”,设置对应的SIM卡信息为卡槽2的SIM卡,则在用户选择李四的通话号码进行拨号呼叫功能时,则可直接将卡槽2作为指定的SIM卡信息。可进一步简化用户操作,且可避免不同SIM卡的联系人出现混淆的情况,保证用户的隐私安全及通话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拨号界面上显示的至少两个SIM卡分别对应的SIM卡图像还可携带有信号标识,该信号标识可用于表征SIM卡对应的信号强度。第一终端在显示拨号界面之前,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终端中的各张SIM卡对应的信号强度。第一终端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第二终端发送信号强度获取请求,第二终端在获取该信号强度获取请求后,可获取各张SIM卡对应的信号强度,并将各张SIM卡对应的信号强度发送给第二终端。
以拨号界面为拨号盘界面为例,图7C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拨号盘界面的示意图。如图7C所示,拨号盘界面710显示的两个SIM卡标识下可携带有信号标识716,信号标识可分别用于表示各张SIM卡对应的信号强度。通过该信号标识716,用户可直观地获知各张SIM卡当前的信号情况,并选择信号强度合适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可保证通话质量。
步骤408,根据通话号码及指定的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第二终端发送拨号指令,该拨号指令用于指示第二终端使用与该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拨打通话号码,以对目标设备进行呼叫。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可包括第一蓝牙模块,第二终端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可包括第二蓝牙模块,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第一终端可与第二终端进行蓝牙配对,并在蓝牙配对成功后,在第一蓝牙模块与第二蓝牙模块之间建立蓝牙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蓝牙模块与第二蓝牙模块之间可建立蓝牙HFP(Hands-FreeProfile,免提配置文件)连接,第一终端通过该HFP连接可实现对第二终端的通话功能进行控制,例如拨号呼叫、接听电话、挂断电话、拒绝接听等功能。HFP协议中定义了音频网关(AG)及免提设备(HF)两个角色,免提设备可作为音频网关的输入及输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作为免提设备,第二终端可作为音频网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通过蓝牙拨号接口将响应拨号操作获取的通话号码及指定的SIM卡信息传递给第一蓝牙模块,以使第一蓝牙模块根据通话号码及指定的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将拨号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该蓝牙拨号接口可以是在传统的HFP协议的基础上扩展的能够用于传递SIM卡信息的接口。第一终端的通话应用在获取拨号操作指定的SIM卡信息及通话号码后,可通过该扩展的蓝牙拨号接口向第一蓝牙模块传递通话号码及SIM卡信息。
进一步地,该蓝牙拨号接口可以是扩展的能够用于传递卡槽信息的接口,通话应用在获取指定的SIM卡的卡槽信息后,可调用该蓝牙拨号接口,通过该蓝牙拨号接口将指定的SIM卡的卡槽信息及通话号码传递给第一蓝牙模块。
第一蓝牙模块在获取到通话号码及指定的SIM卡信息后,可根据该通话号码及指定的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将该拨号指令发给第二终端。可选地,该拨号指令可以是HFP协议中的AT指令,AT指令是以AT作首,字符结束的字符串。第一蓝牙模块可按照AT指令对应的数据包格式对SIM卡信息及通话号码进行封装,生成相应的拨号指令。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拨号指令携带有SIM卡信息,而传统的HFP协议中的AT指令无法携带SIM卡信息,因此,需要在传统的HFP协议的基础上对传输的AT指令进行扩展,使得第一终端中的第一蓝牙模块及第二终端中的第二蓝牙模块均支持该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例如,传统的HFP协议中的拨号指令可为ATDddd…dd,该ddd…dd携带通话号码,则可扩展新的拨号指令为ATDxddd…dd,该x携带指定的SIM卡的卡槽信息,ddd…dd携带通话号码等。需要说明的是,该指令的格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并不用于对具体的拨号指令的格式进行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蓝牙模块可先判断第二终端中的第二蓝牙模块是否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在第二终端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的情况下,第一蓝牙模块可根据通话号码及指定的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将拨号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二终端的第二蓝牙模块在接收到该拨号指令后,可对该拨号指令进行解析,以得到拨号指令中携带的SIM卡信息及通话号码,再将该SIM卡信息及通话号码传递给通话模块,以使得通话模块使用该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拨号通话号码,对目标设备进行呼叫。
可选地,第一蓝牙模块判断可在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蓝牙模块建立蓝牙通信连接时,判断第二终端中的第二蓝牙模块是否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第一终端在通过第一蓝牙模块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蓝牙模块建立蓝牙通信连接时,可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向第二蓝牙模块发送检验数据包,该检验数据包可用于检测第二蓝牙模块是否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若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第二终端中的第二蓝牙模块针对该检验数据包返回的响应数据包,则可确定第二终端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
在第一蓝牙模块与第二蓝牙模块之间建立HFP连接时,第一蓝牙模块可向第二蓝牙模块发送检验数据包,该检验数据包可包括AT+约定格式的指令,该约定格式可以是在对HFP协议进行AT指令扩展时所约定的数据格式,例如,可包含约定的校验位、约定的参数,但不限于此等。第二蓝牙模块在接收到该检验数据包后,可根据该检验数据包判断是否支持携带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例如,可根据检验数据包中包含的校验位或参数等判断当前的蓝牙通信架构中是否能够准确解析携带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若能够准确解析携带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则可确定支持携带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
若确定支持携带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则第二蓝牙模块可向第一蓝牙模块返回响应数据包,从而第一蓝牙模块可确定第二蓝牙模块支持携带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
第一终端可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对第二终端是否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进行验证,从而保证发送的拨号指令能够被第二终端正确接收,若第二终端不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则第一终端的第一蓝牙模块可直接根据通话号码生成传统HFP协议所支持的拨号指令,并将该拨号指令发送给第二终端,第二终端可根据自身的通话配置选择相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从而可以保证通话正常,避免出现第二终端因不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而无法进行拨号呼叫的情况。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拨号的方法的时序图。如图8所示,第一终端10的第一蓝牙模块与第二终端20的第二蓝牙模块之间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第一终端10可与第二终端20进行蓝牙配对,并在配对成功后建立HFP连接。该控制拨号的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第二终端20可向第一终端10同步包含SIM卡信息的通话记录数据。
步骤2、第一终端10的应用(如通话应用等)在接收到用户触发的拨号操作时,若该拨号操作指定了需要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则需要指定SIM卡进行拨号的应用可调用蓝牙拨号接口将指定的SIM卡信息传递到第一蓝牙模块。
步骤3、第一蓝牙模块在确定第二终端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的情况下,可生成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
步骤4、第一蓝牙模块可向第二终端20的第二蓝牙模块发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
步骤5、第二蓝牙模块接收到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后,可触发通话模块使用该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
步骤6、在呼叫成功后,第二终端20的第二蓝牙模块可向第一终端10的第一蓝牙模块发送请求建立SCO语音链路的请求指令。
步骤7、第一蓝牙模块在接收到建立SCO语音链路的请求指令后,可向第二蓝牙模块发送应答指令,从而成功建立与第二蓝牙模块之间的SCO语音链路。该SCO语音链路可用于同步进行语音数据传输,则第一终端10可实现利用蓝牙配合第二终端20拨打电话的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在用户使用第一终端拨打蓝牙电话时,可通过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中所需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进行选择,丰富了第一终端拨打蓝牙电话时的拨号功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通话需求。
如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控制拨号的方法,可应用于上述的第二终端,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10,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拨号指令,该拨号指令携带有SIM卡信息,该SIM卡信息为第一终端触发的拨号操作指定的SIM卡信息。
步骤920,选择与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拨号的方法还包括: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通话记录数据中的每条通话记录至少包括通话号码、使用的SIM卡的SIM卡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包括:按照时间周期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和/或,在第一终端通过无线通信连接使用第二终端中的SIM卡进行通话时,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和/或,在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建立绑定关系时,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第二蓝牙模块。在步骤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拨号指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在通过第二蓝牙模块与第一终端的第一蓝牙模块建立蓝牙通信连接时,通过第二蓝牙模块接收第一蓝牙模块发送的检验数据包;若根据检验数据包确定第二蓝牙模块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则通过第二蓝牙模块向第一蓝牙模块返回响应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该拨号操作所指定的SIM卡信号,根据该指定的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可通过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向第二终端发送该拨号指令,第二终端可根据该拨号指令中携带的SIM卡信息,选择与该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在用户需要第一终端配合第二终端进行拨号呼叫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中所需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进行选择,丰富了第一终端在通过第二终端进行拨号呼叫场景下的拨号功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通话需求。
如图10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控制拨号的装置1000,该控制拨号的装置1000可应用于上述的第一终端,该控制拨号的装置1000可包括操作响应模块1010及发送指令模块1020。
操作响应模块1010,用于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拨号操作指定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信息。
发送指令模块1020,用于根据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第二终端发送拨号指令,拨号指令用于指示第二终端选择与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拨号的装置1000还可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二终端中包含的各张SIM卡对应的SIM卡信息。
操作响应模块1010,用于若根据该各张SIM卡对应的SIM卡信息确定第二终端中存在至少两张SIM卡,则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拨号操作指定的SIM卡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该拨号操作所指定的SIM卡信号,根据该指定的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可通过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向第二终端发送该拨号指令,第二终端可根据该拨号指令中携带的SIM卡信息,选择与该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在用户需要第一终端配合第二终端进行拨号呼叫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中所需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进行选择,丰富了第一终端在通过第二终端进行拨号呼叫场景下的拨号功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通话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拨号的装置1000,除了包括操作响应模块1010、发送指令模块1020及信息获取模块,还包括数据接收模块。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话记录数据,通话记录数据中的每条通话记录至少包括通话号码、使用的SIM卡的SIM卡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接收模块,还用于按照时间周期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话记录数据;和/或,用于在第一终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使用第二终端中的SIM卡进行通话时,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话记录数据;和/或,用于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绑定关系时,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话记录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操作响应模块1010,还用于根据通话记录数据显示通话记录界面,响应针对通话记录界面中的目标通话记录所触发的拨号操作,获取目标通话记录对应的通话号码,以及对应的SIM卡信息作为指定的SIM卡信息。
操作响应模块1010,还用于显示拨号界面,该拨号界面包括号码选择区域,以及第二终端中包含的至少两张SIM卡分别对应的SIM卡标识,以及响应在拨号界面上触发的拨号操作,获取拨号操作在号码选择区域选择的通话号码,以及获取与拨号操作选择的SIM卡标识对应的SIM卡信息作为指定的SIM卡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接收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终端中的各张SIM卡对应的信号强度。拨号界面中至少两张SIM卡分别对应的SIM卡标识携带有信号标识,信号标识用于表征SIM卡对应的信号强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指令模块1020,还用于通过蓝牙拨号接口将响应拨号操作获取的通话号码及指定的SIM卡信息传递给第一蓝牙模块,以使第一蓝牙模块根据通话号码及指定的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将拨号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指令模块1020,还用于在第二终端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的情况下,由第一蓝牙模块根据通话号码及指定的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将拨号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拨号的装置1000,还包括检验模块。
检验模块,用于在通过第一蓝牙模块与第二终端的第二蓝牙模块建立蓝牙通信连接时,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向第二蓝牙模块发送检验数据包,该检验数据包用于检测第二蓝牙模块是否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以及用于若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第二蓝牙模块针对检验数据包返回的响应数据包,则确定第二终端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
如图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控制拨号的装置1100,该控制拨号的装置1100可应用于上述的第二终端,该控制拨号的装置1100可包括指令接收模块1110及拨号模块1120。
指令接收模块1110,用于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拨号指令,拨号指令携带有SIM卡信息,SIM卡信息为第一终端触发的拨号操作指定的SIM卡信息。
拨号模块1120,用于选择与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拨号的装置1100,还可包括数据发送模块。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通话记录数据中的每条通话记录至少包括通话号码、使用的SIM卡的SIM卡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数据发送模块,还用于按照时间周期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和/或,在第一终端通过无线通信连接使用第二终端中的SIM卡进行通话时,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和/或,在第二终端与第一终端建立绑定关系时,向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拨号的装置1100,还可响应模块。
指令接收模块1110,还用于在通过第二蓝牙模块与第一终端的第一蓝牙模块建立蓝牙通信连接时,通过第二蓝牙模块接收第一蓝牙模块发送的检验数据包。
响应模块,用于若根据检验数据包确定第二蓝牙模块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则通过第二蓝牙模块向第一蓝牙模块返回响应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可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该拨号操作所指定的SIM卡信号,根据该指定的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可通过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向第二终端发送该拨号指令,第二终端可根据该拨号指令中携带的SIM卡信息,选择与该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在用户需要第一终端配合第二终端进行拨号呼叫的情况下,可通过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中所需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进行选择,丰富了第一终端在通过第二终端进行拨号呼叫场景下的拨号功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通话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可建立蓝牙通信连接,在用户使用第一终端拨打蓝牙电话时,可通过第一终端对第二终端中所需进行拨号呼叫的SIM卡进行选择,丰富了第一终端拨打蓝牙电话时的拨号功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通话需求。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12所示,终端设备12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210、与处理器1210耦合的存储器1220及无线通信模块1230,其中存储器1220可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可以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10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应用于第一终端的控制拨号的方法。
处理器121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1210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设备12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20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20内的数据,执行终端设备12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210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210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210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220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存储器1220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220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终端设备12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等。
无线通信模块1230可用于与其它终端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该无线通信模块可包括但不限于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
可以理解地,终端设备1200可包括比上述结构框图中更多或更少的结构元件,例如,包括电源模块、物理按键、扬声器、传感器等,还可在此不进行限定。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13所示,终端设备13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下部件:处理器1310、与处理器1310耦合的存储器1320及无线通信模块1330、射频模块1340。其中,存储器1320可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可以被配置为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310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应用于第二终端的控制拨号的方法。
射频模块134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31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模块134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射频模块134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无线通信模块1330可用于与其它终端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该无线通信模块可包括但不限于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
可以理解地,终端设备1300可包括比上述结构框图中更多或更少的结构元件,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应用于第一终端的控制拨号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描述的应用于第二终端的控制拨号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该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应用于第一终端的控制拨号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该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各实施例描述的应用于第二终端的控制拨号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ROM等。
如此处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合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PROM(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为多种形式,诸如静态RAM(Static RAM,SRAM)、动态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同步DRAM(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率SDRAM(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RAM,ESDRAM)、同步链路DRAM(Synchlink 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直接RAM(Rambus DRAM,RDRAM)及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irectRambus DRAM,DRDRAM)。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必然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控制拨号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20)

1.一种控制拨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所述拨号操作指定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信息;
根据所述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拨号指令,所述拨号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选择与所述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所述拨号操作指定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话记录数据,所述通话记录数据中的每条通话记录至少包括通话号码、使用的SIM卡的SIM卡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话记录数据,包括:
按照时间周期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话记录数据;和/或
在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使用所述第二终端中的SIM卡进行通话时,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话记录数据;和/或
在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绑定关系时,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通话记录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所述拨号操作指定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通话记录数据显示通话记录界面;
响应针对所述通话记录界面中的目标通话记录所触发的拨号操作,获取所述目标通话记录对应的通话号码,以及对应的SIM卡信息作为指定的SIM卡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所述拨号操作指定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信息,包括:
显示拨号界面,所述拨号界面包括号码选择区域,以及所述第二终端中包含的至少两张SIM卡分别对应的SIM卡标识;
响应在所述拨号界面上触发的拨号操作,获取所述拨号操作在所述号码选择区域选择的通话号码,以及获取与所述拨号操作选择的SIM卡标识对应的SIM卡信息作为指定的SIM卡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拨号界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终端中的各张SIM卡对应的信号强度;
所述拨号界面中所述至少两张SIM卡分别对应的SIM卡标识携带有信号标识,所述信号标识用于表征SIM卡对应的信号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第一蓝牙模块,所述根据所述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拨号指令,包括:
通过蓝牙拨号接口将响应所述拨号操作获取的通话号码及指定的SIM卡信息传递给所述第一蓝牙模块,以使所述第一蓝牙模块根据所述通话号码及所述指定的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将所述拨号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蓝牙模块根据所述通话号码及所述指定的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包括:
在所述第二终端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蓝牙模块根据所述通话号码及所述指定的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将所述拨号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所述拨号操作指定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与所述第二终端的第二蓝牙模块建立蓝牙通信连接时,通过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向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发送检验数据包,所述检验数据包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是否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
若所述第一蓝牙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蓝牙模块针对所述检验数据包返回的响应数据包,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所述拨号操作指定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中包含的各张SIM卡对应的SIM卡信息;
若根据所述各张SIM卡对应的SIM卡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中存在至少两张SIM卡,则执行所述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所述拨号操作指定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信息的步骤。
11.一种控制拨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拨号指令,所述拨号指令携带有SIM卡信息,所述SIM卡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触发的拨号操作指定的SIM卡信息;
选择与所述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所述通话记录数据中的每条通话记录至少包括通话号码、使用的SIM卡的SIM卡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包括:
按照时间周期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和/或
在所述第一终端通过所述无线通信连接使用所述第二终端中的SIM卡进行通话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和/或
在所述第二终端与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绑定关系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通话记录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包括第二蓝牙模块,在所述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拨号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通过所述第二蓝牙模块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第一蓝牙模块建立蓝牙通信连接时,通过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蓝牙模块发送的检验数据包;
若根据所述检验数据包确定所述第二蓝牙模块支持携带有SIM卡信息的拨号指令,则通过所述第二蓝牙模块向所述第一蓝牙模块返回响应数据包。
15.一种控制拨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第一终端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操作响应模块,用于响应于拨号操作,获取所述拨号操作指定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信息;
发送指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SIM卡信息生成拨号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所述拨号指令,所述拨号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选择与所述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
16.一种控制拨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终端,所述第二终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一终端建立无线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拨号指令,所述拨号指令携带有SIM卡信息,所述SIM卡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触发的拨号操作指定的SIM卡信息;
拨号模块,用于选择与所述SIM卡信息对应的SIM卡进行拨号呼叫。
17.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
18.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所述的方法。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110558869.8A 2021-05-21 2021-05-21 控制拨号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3965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8869.8A CN115396542A (zh) 2021-05-21 2021-05-21 控制拨号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2/091943 WO2022242506A1 (zh) 2021-05-21 2022-05-10 控制拨号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58869.8A CN115396542A (zh) 2021-05-21 2021-05-21 控制拨号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6542A true CN115396542A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14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58869.8A Pending CN115396542A (zh) 2021-05-21 2021-05-21 控制拨号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96542A (zh)
WO (1) WO202224250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76469A (zh) * 2023-08-31 2024-01-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82234B (zh) * 2023-08-23 2023-11-2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WiFi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8105A (zh) * 2013-08-07 2013-12-18 广东明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拨号的方法
CN103560812A (zh) * 2013-10-31 2014-02-0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蓝牙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93555A1 (en) * 2011-12-21 2013-06-27 Nokia Corporation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plurality of network service cards available for use in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6102041A (zh) * 2016-06-29 2016-11-09 杭州联络互动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双卡双待系统及用于双卡双待系统的电话通讯方法
CN106775080A (zh) * 2016-12-09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终端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791207B (zh) * 2017-03-01 2020-04-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拨号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041004B (zh) * 2018-07-03 2021-07-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终端的绑定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8105A (zh) * 2013-08-07 2013-12-18 广东明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车载设备拨号的方法
CN103560812A (zh) * 2013-10-31 2014-02-0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蓝牙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76469A (zh) * 2023-08-31 2024-01-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42506A1 (zh) 2022-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20331B (zh) 通话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242506A1 (zh) 控制拨号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477030B2 (en) LTE cellular mobile network access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communication method
US8792940B2 (en) Methods for handling hands-free device by audio gateway device with subscriber identity cards and systems utilizing the same
KR20080005456A (ko) 터치스크린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한 단말 기기에서 PoC연결을 개설하는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에서 사용되는애플리케이션 및 단말기기
US850399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0770828B1 (ko) 이동 통신 단말의 회의 통화 중에 1:1 통화 제공방법
CN10285794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多业务网络管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US8050672B2 (e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phone and calling method
WO2022257657A1 (zh) 呼叫功能设置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577367B2 (en)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US8509746B1 (en) Customer care using handset data for diagnostics
CN105704106B (zh) 一种可视化ivr实现方法及移动终端
KR20080084157A (ko) 휴대단말기의 멀티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및시스템, 그리고 이를 위한 휴대단말기
CN104812026B (zh) 小区驻留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KR100983141B1 (ko) 국제 로밍 처리를 위한 이동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과,그 시스템에 포함되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1874087B1 (ko) 무선 태그를 이용한 통화 기능 제어 방법, 이를 위한 장치 및 시스템
US8634837B2 (en) Wireless terminal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system
KR100724928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PTT(Push―To―Talk)방식의 통화 알림 장치및 방법
CN115396870A (zh) 通话控制方法、装置、通话系统、可穿戴设备及可读介质
US2015005696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aling refused call by using user identification card
JP2001103530A (ja) 通信装置
JP2003008769A (ja) 情報提供装置及び情報要求装置並びに携帯端末
EP2437478B1 (en) Supplemental information for mobile terminated mobile initiated calling
US8059566B1 (en) Voice recognition push to message (PT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