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3139A - 学生入校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学生入校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3139A
CN115393139A CN202211107124.0A CN202211107124A CN115393139A CN 115393139 A CN115393139 A CN 115393139A CN 202211107124 A CN202211107124 A CN 202211107124A CN 115393139 A CN115393139 A CN 1153931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udent
information
checked
digital signal
sch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71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军
卢汉利
陆振心
尹胜奇
张泽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Guanbi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Guanb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Guanbi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Guanbi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071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931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931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313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17709 priority patent/WO2024051815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8Feature extraction; Face repres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10Movable barriers with registering mea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07C9/3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学生入校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从第一身份验证设备获取待入校学生的第一特征信息;当第一特征信息与学生数据库中的身份信息相匹配时,向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以使第一身份验证设备控制出入口的闸门打开;当从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获取到待入校学生的特征信息时,生成反馈语音;对反馈语音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第一数字信号;对第一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对第二数字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处理,得到第三数字信号;向音频播放设备发送第三数字信号,以通过音频播放设备播放反馈语音,通知到达学生的接送人,到达学生的到达情况。

Description

学生入校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学生入校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学生的上学放学仍以学生家长接送为主,同时,校方对于学生上学放学时的安全管理问题也主要集中于放学的管理上。对于上学而言,通常只是通过员工识别的方式识别入口处的学生,在确定其为本校的学生时予以放行。
但是,现有的方法只能保证学生安全入校,学生在入校后到到达教室这段时间的情况无法得知,同时,对于委托其他人送孩子上学的家长而言,也无法及时得知孩子的入校情况。具体而言,目前缺少一种对学生入校安全管理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学生入校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实现学生入校后直至到达教室期间的安全管理,并根据学生到达教室的情况,向接送者发出对应的语音通知,提升学生在入校时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学生入校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入校管理系统中的云端服务器,入校管理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出入口的第一身份识别设备和音频播放设备,以及设置于教室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该方法包括:
从第一身份验证设备获取待入校学生的第一特征信息;
当第一特征信息与学生数据库中的身份信息相匹配时,向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以使第一身份验证设备控制出入口的闸门打开,放行待入校学生前往目标教室;
当从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获取到待入校学生的特征信息时,生成反馈语音;
对反馈语音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第一数字信号;
对第一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
对第二数字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处理,得到第三数字信号;
向音频播放设备发送第三数字信号,以通过音频播放设备播放反馈语音,通知到达学生的接送人,到达学生的到达情况。
第二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学生入校管理装置,该装置应用于入校管理系统中的云端服务器,入校管理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出入口的第一身份识别设备和音频播放设备,以及设置于教室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第一身份验证设备获取待入校学生的第一特征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一特征信息与学生数据库中的身份信息相匹配时,向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以使第一身份验证设备控制出入口的闸门打开,放行待入校学生前往目标教室;
处理模块,还用于在从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获取到待入校学生的特征信息时,生成反馈语音,并对反馈语音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第一数字信号,对第一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对第二数字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处理,得到第三数字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向音频播放设备发送第三数字信号,以通过音频播放设备播放反馈语音,通知到达学生的接送人,到达学生的到达情况。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与存储器相连,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的方法。
实施本申请实施方式,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从设置于出入口处的第一身份验证设备获取待入校学生的第一特征信息,继而将其与学生数据库中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即说明该学生属于本校的学生,即可向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以使第一身份验证设备控制出入口的闸门打开,放行待入校学生前往目标教室。由此,可以实现对待入校学生的自动识别,继而放行本校的学生,减少人力成本。同时,当从该待入校学生前往的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获取到待入校学生的特征信息时,生成反馈语音。并对反馈语音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第一数字信号,对第一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再对第二数字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处理,得到第三数字信号。最后,向音频播放设备发送第三数字信号,以通过音频播放设备播放反馈语音,通知到达学生的接送人,到达学生的到达情况。由此,可以实现学生入校后直至到达教室期间的安全管理,并根据学生到达教室的情况,向接送者发出对应的语音通知,提升学生在入校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学生入校管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学生入校管理系统的框架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学生入校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对未按时抵达教室的学生进行自动标记并发出警示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学生入校管理装置的功能模块组成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所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果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方式,也不是与其它实施方式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相结合。
首先,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学生入校管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学生入校管理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1,通信线路102,存储器1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04。
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102,可以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104,可以是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如天线等),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例如以太网,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1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03可以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102与处理器101相连接。存储器103也可以和处理器101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存储器103通常可以具有非易失性。其中,存储器1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1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1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1中的CPU0和CPU1。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学生入校管理装置1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中的处理器101和处理器1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学生入校管理装置100为服务器,例如,可以是独立的服务器,也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Delivery Network,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则学生入校管理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105和输入设备106。输出设备105和处理器1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1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106和处理器1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1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学生入校管理装置10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本申请实施方式不限定学生入校管理装置100的类型。
其次,图2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学生入校管理系统的框架图。具体而言,该系统可以包括:云端服务器201、第一身份验证设备202、第二身份验证设备203、音频播放设备204、家长端205和教师端206。
在本实施方式中,云端服务器201可以是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Windows Phone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ID(MobileInternet Devices,简称:MID)、服务器、芯片、芯片组等,用于接收其他设备传输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新的数据发送至相应的设备。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身份验证设备202设置于学校的出入口,具体而言,学校的每个出入口均可设置一个身份验证设备202。该第一身份验证设备202可以是带有特征信息采集功能的移动互联网设备MID。例如:第一身份验证设备202可以是带有摄像功能的MID,用于采集面部图像作为人体的特征信息;或者可以是带有指纹采集功能的MID,用于采集指纹作为人体的特征信息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持的特征信息除了上述的面部图像和指纹,还可以包括:虹膜、声纹、身份标识、耳纹等,基于此,支持采集上述单个特征或多个特征的组合的MID均可作为本申请中的第一身份验证设备20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身份验证设备202用于采集出入口处的人员的特征信息,并将该特征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201。同时,该第一身份验证设备202还用于接收云端服务器201的放行指令,继而控制出入口处闸机的开关。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身份验证设备203设置于学校的教室中,具体而言,学校的每个教室中均可设置一个第二身份验证设备203。该第二身份验证设备203同样可以是带有特征信息采集功能的移动互联网设备MID。具体而言,第二身份验证设备203用于采集教室中的人员的特征信息,并将该特征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201。
在本实施方式中,音频播放设备204设置于学校的出入口,具体而言,学校的每个出入口均可设置一个音频播放设备204。该音频播放设备204可以是带有语音播放功能的设备,用于接收云端服务器201发送的语音信息进行播放。
在本实施方式中,家长端205和教师端206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个人设备,用于接收云端服务器201的信息,或向云端服务器201发送信息。
以下,将对本申请所公开的学生入校管理方法进行说明:
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学生入校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学生入校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入校管理系统中的云端服务器201,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301:从第一身份验证设备获取待入校学生的第一特征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学校的各个出入口处均设置有对应的第一身份验证设备202,用于采集出没与出入口处的人员的特征信息。示例性的,特征信息指可以反映一个人身份的信息,其可以是生物特征,例如:面部图像、指纹、声纹、虹膜等;也可以是事先约定的标识,例如:账号ID、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标识、设备标识等。
302:当第一特征信息与学生数据库中的身份信息相匹配时,向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
在本实施方式中,获取到第一特征信息后,可以将其与学生数据库中的每个预存的学生特征信息进行比对,继而确定学生数据库中是否包含与该第一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大于第一阈值的学生特征。若存在,则说明第一特征信息与该学生特征信息相匹配,该待入校学生为学生数据库中的学生。获取该学生特征信息对应的身份信息作为该第一特征信息匹配在学生数据库中匹配的身份信息,并生成放行指令发送至第一身份验证设备202,以使第一身份验证设备202控制出入口的闸门打开,放行待入校学生前往目标教室。由此,可以实现对待入校学生的自动识别,继而放行本校的学生,减少人力成本。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对入校学生的安全管理,确保其安全抵达教室,在向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之后,本申请中还提供了一种对未按时抵达教室的学生进行自动标记并发出警示的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1:根据第一特征信息在学生数据库中匹配出的身份信息,确定待入校学生的课程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步骤302中的方法,在学生数据库中确定出该待入校学生的身份信息后,即可根据该身份信息查询出对应的课程表。具体而言,该身份信息可以包括:年级信息和班级信息,由此,可以通过该年级信息和班级信息查询课程数据库,确定对应的课程表。
402:根据当前时间和课程表,确定目标教室。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当前时间中的日期信息查询课程表,即可确定接下来该待入校学生将要上的课程,继而集合该待入校学生的年级信息和班级信息确定该课程所在的教室作为目标教室。
示例性的,表1示出了一种课程表:
表1
Figure BDA0003841293850000071
若当前时间为2022年7月21日13点30分,则对应的星期信息为星期4,基于此,结合时间13点30分,查询课程表中星期4的课程安排后,可以确定之后要上的课为品德课。同时,假定该待入校学生的年级信息为3年级,班级信息为2班,则可以查询3年级2班的品德课教室作为该目标教室。
403:根据出入口和目标教室的路程,预测待入校学生到达目标教室的时刻。
在本实施方式中,确定目标教室后,即可根据该目标教室的位置生成由出入口前往该目标教室的路径。同时,基于该待入校学生的身份信息查询历史记录,根据其以往的行动情况预测其平均速度,继而根据预测出的路径和平均速度确定该待入校学生从出入口到目标教室的所需时间。最后,根据当前时间和求出的所需时间,确定其达到目标教室的时刻。
具体而言,该所需时间可以通过公式①进行表示:
Figure BDA0003841293850000081
其中,t表示所需时间,s表示出入口前往该目标教室的路径的长度,v表示该待入校学生的平均速度。
404:将时刻和身份信息发送至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
在本实施方式中,确定了该待入校学生达到目标教室的时刻后,即可将时刻和身份信息发送至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第二身份识别设备在接收到该信息后,即可设立时间任务,确定该待入校学生在该时刻前是否到达该目标教室。
405:从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接收未达到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未达到信息为待入校学生未在时刻前达到目标教室时,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生成的。简而言之,即在步骤403中所得的时刻前,该学生还未出现在该目标教室中,则可以认为该待入校学生在入校后的行程异常,该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即可生成未到达信息,向云端服务器传递该待入校学生行程异常的警示。
406:根据未达到生成第一提示语音,并向音频播放设备和教师端发送第一提示语音。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提示语音可以包括该待入校学生的姓名、目标教室的位置、出入口的位置等信息,继而通过音频播放设备和教师端播放该第一提示语音,提示待入校学生的接送人和教师,待入校学生未准时到达教室。从而使接送人和老师,可以及时沿着出入口到目标教室的路径进行寻找,进一步确保学生安全。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学生家长可能会由于突发事件,临时委托熟人或保姆送孩子上学。此时,由于家长忙于突发事件,没法确认将孩子送去学校的是否为指定的人。由此,一旦被委托人没有亲自去送,导致出现意外事件,无法确认实际送的人是谁,进而进行追责。对于上述情况,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具体如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401之前,准确而言,即家长在确定自己无法亲自送孩子上学时,可以通过身边的互联网设备作为入校管理系统中的家长端205登录该入校管理系统,提交代送信息。该代送信息可以包括被委托送孩子学校的指定接送人的特征信息、例如:面部图像。具体而言,当家长端205为手机时,可以通过在家长端205中安装与入校管理系统对应的APP登录该入校管理系统;或者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的方式,关注与入校管理系统对应的小程序,进行免注册登录。当家长端205为电脑时,则可以通过网页访问与入校管理系统对应的网站登录该入校管理系统。
然后,可以将登录的账号信息或微信账号信息作为家长端的ID,继而根据该ID确定该家长的身份信息,再进一步确定对应的学生的学生信息。从而根据学生信息,在学生数据库中匹配出对应的接送人列表,将代送信息中附带的指定接送人的特征信息存入该接送人列表中,继而将该接送人与该学生进行关联。
进一步的,在待入校学生达到学校出入口后,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在获取该待入校学生的第一特征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同步或异步的获取其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然后,可以根据待入校学生的第一特征信息在学生数据库中匹配出的该待入校学生的身份信息,确定待入校学生的接送人列表。最后,将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与接送人列表中的特征信息进行比对,继而当接送人列表中不包含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时,向家长端发送第二提示语音和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以使家长端播放第二提示语音,以及展示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提示待入校学生的家长留意学生情况。此外,还可以将采集到的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同步发送至家长端,以便于家长通过该特征信息确定实际接送人的身份。
最后,还可以从家长端接收需求信息。具体而言,该需求信息是家长在收到第二提示语音后,通过家长端向云端服务器发送的。具体而言,家长端接收到第二提示语音,即说明该待入校学生的实际接送人并非家长的指定接送人。此时,家长有可能怀疑该实际接送人在送该待入校学生上学的途中对该学生做了不好的事情,基于此,可以通过该需求信息将怀疑和验证操作,例如:检查孩子身上是否有伤痕、孩子书包里是否有可疑物品等,远程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由此,云端服务器可以将需求信息转化为语音信息,并向教师端发送语音信息,以使教师端播放该语音信息,使待入校学生的教师根据语音信息对待入校学生进行检查询问,继而再进一步确保学生的安全性的同时,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
303:当从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获取到待入校学生的特征信息时,生成反馈语音。
在本实施方式中,云端服务器可以实时获取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并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当确定提取到的特征中包含待入校学生的特征信息,时,即可确定该待入校学生以安全抵达目标教室。此时,可以根据该待入校学生抵达目标教室的时间,生成相应的反馈语音。
具体而言,当该待入校学生抵达目标教室的时间早于或等于步骤403中预测的时刻时,生成该学生安全抵达目标教室的语音作为反馈语音;而当该待入校学生抵达目标教室的时间晚于步骤403中预测的时刻时,在生成该学生安全抵达目标教室的语音的同时,还可以生成该待入校学生已找到的语音,继而将这两个语音作为反馈语音,以在通知该待入校学生安全抵达目标教室的同时,提示还在寻找该待入校学生的教师及接送人,可以停止寻找。
304:对反馈语音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第一数字信号。
305:对第一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压缩处理可以是OPUS压缩编码。
306:对第二数字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处理,得到第三数字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信道编码处理可以是RS前向纠错编码,具体而言,可以采用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进行实现。
307:向音频播放设备发送第三数字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LoRa)协议将第三数字信号上传至学校的基站,继而通过基站将第三数字信号发送至第一音频播放设备,在保证传输距离的前提下,降低系统的功耗。同时,通过上述步骤304-306的处理,可以减少LoRa协议传输时丢包对原反馈语音中信息完整性的影响,继而提升LoRa协议传输的可靠性。
音频播放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三数字信号后,会对第二数字信号执行解码和模拟信号的转换,得到完整的音频信号进行播放,通知到达学生的接送人,到达学生的到达情况。此外,还可以向家长端和教师端发送该第三数字信号,例如,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即时或非即时通讯方式,将第三数字信号发送至家长端和教师端,继而通过家长端和教师端播放反馈语音,通知到达学生的家长和教师,到达学生的到达情况。此外,还可以在第三书记信号中附加该学生到校的图像,以为老师和家长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学生入校管理方法中,通过从设置于出入口处的第一身份验证设备获取待入校学生的第一特征信息,继而将其与学生数据库中的身份信息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即说明该学生属于本校的学生,即可向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以使第一身份验证设备控制出入口的闸门打开,放行待入校学生前往目标教室。由此,可以实现对待入校学生的自动识别,继而放行本校的学生,减少人力成本。同时,当从该待入校学生前往的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获取到待入校学生的特征信息时,生成反馈语音。并对反馈语音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第一数字信号,对第一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再对第二数字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处理,得到第三数字信号。最后,向音频播放设备发送第三数字信号,以通过音频播放设备播放反馈语音,通知到达学生的接送人,到达学生的到达情况。由此,可以实现学生入校后直至到达教室期间的安全管理,并根据学生到达教室的情况,向接送者发出对应的语音通知,提升学生在入校时的安全性。
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学生入校管理装置的功能模块组成框图。该学生入校管理装置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的入校管理系统中的云端服务器201,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该学生入校管理装置500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从第一身份验证设备获取待入校学生的第一特征信息;
处理模块502,用于在第一特征信息与学生数据库中的身份信息相匹配时,向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以使第一身份验证设备控制出入口的闸门打开,放行待入校学生前往目标教室;
处理模块502,还用于在从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获取到待入校学生的特征信息时,生成反馈语音,并对反馈语音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第一数字信号,对第一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对第二数字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处理,得到第三数字信号;
发送模块503,用于向音频播放设备发送第三数字信号,以通过音频播放设备播放反馈语音,通知到达学生的接送人,到达学生的到达情况。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向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之后,处理模块502,还用于:
实时获取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
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确定提取到的特征中包含待入校学生的特征信息。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该入校管理系统还包括教师端,基于此,在向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之后,处理模块502,还用于:
根据第一特征信息在学生数据库中匹配出的身份信息,确定待入校学生的课程表;
根据当前时间和课程表,确定目标教室;
根据出入口和目标教室的路程,预测待入校学生到达目标教室的时刻;
将时刻和身份信息发送至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
从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接收未达到信息,其中,未达到信息为待入校学生未在时刻前达到目标教室时,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生成的;
根据未达到生成第一提示语音,并向音频播放设备和教师端发送第一提示语音,以通过音频播放设备和教师端播放第一提示语音,提示待入校学生的接送人和教师,待入校学生未准时到达教室。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该入校管理系统还包括家长端,基于此,在从第一身份验证设备获取待入校学生的第一特征信息之前,获取模块501,还用于:
从家长端接收指定接送人的特征信息;
根据家长端的ID,确定对应的学生信息;
根据学生信息,在学生数据库中匹配出对应的接送人列表;
将指定接送人的特征信息,存入接送人列表中。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向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之后,处理模块502,还用于:
获取待入校学生的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
根据第一特征信息在学生数据库中匹配出的身份信息,确定待入校学生的接送人列表;
当接送人列表中不包含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时,向家长端发送第二提示语音和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以使家长端播放第二提示语音,以及展示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提示待入校学生的家长留意学生情况。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向家长端发送第二提示语音和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之后,发送模块503,还用于:
从家长端接收需求信息;
将需求信息转化为语音信息,并向教师端发送语音信息,以使教师端播放语音信息,使待入校学生的教师根据语音信息对待入校学生进行检查询问。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向音频播放设备发送第三数字信号之后,发送模块503,还用于:
向家长端和教师端发送第三数字信号,以通过家长端和教师端播放反馈语音,通知到达学生的家长和教师,到达学生的到达情况。
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包括收发器601、处理器602和存储器603。它们之间通过总线604连接。存储器6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并可以将存储器603存储的数据传输给处理器60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电子设备可以为图2所示的入校管理系统中的云端服务器201。
其中,处理器602用于读取存储器603中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以下操作:
从第一身份验证设备获取待入校学生的第一特征信息;
当第一特征信息与学生数据库中的身份信息相匹配时,向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以使第一身份验证设备控制出入口的闸门打开,放行待入校学生前往目标教室;
当从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获取到待入校学生的特征信息时,生成反馈语音;
对反馈语音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第一数字信号;
对第一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
对第二数字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处理,得到第三数字信号;
向音频播放设备发送第三数字信号,以通过音频播放设备播放反馈语音,通知到达学生的接送人,到达学生的到达情况。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向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之后,处理器602,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实时获取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
对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确定提取到的特征中包含待入校学生的特征信息。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该入校管理系统还包括教师端,基于此,在向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之后,处理器602,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第一特征信息在学生数据库中匹配出的身份信息,确定待入校学生的课程表;
根据当前时间和课程表,确定目标教室;
根据出入口和目标教室的路程,预测待入校学生到达目标教室的时刻;
将时刻和身份信息发送至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
从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接收未达到信息,其中,未达到信息为待入校学生未在时刻前达到目标教室时,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生成的;
根据未达到生成第一提示语音,并向音频播放设备和教师端发送第一提示语音,以通过音频播放设备和教师端播放第一提示语音,提示待入校学生的接送人和教师,待入校学生未准时到达教室。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该入校管理系统还包括家长端,基于此,在从第一身份验证设备获取待入校学生的第一特征信息之前,处理器602,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从家长端接收指定接送人的特征信息;
根据家长端的ID,确定对应的学生信息;
根据学生信息,在学生数据库中匹配出对应的接送人列表;
将指定接送人的特征信息,存入接送人列表中。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向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之后,处理器602,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待入校学生的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
根据第一特征信息在学生数据库中匹配出的身份信息,确定待入校学生的接送人列表;
当接送人列表中不包含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时,向家长端发送第二提示语音和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以使家长端播放第二提示语音,以及展示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提示待入校学生的家长留意学生情况。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向家长端发送第二提示语音和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之后,处理器602,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从家长端接收需求信息;
将需求信息转化为语音信息,并向教师端发送语音信息,以使教师端播放语音信息,使待入校学生的教师根据语音信息对待入校学生进行检查询问。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在向音频播放设备发送第三数字信号之后,处理器602,还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向家长端和教师端发送第三数字信号,以通过家长端和教师端播放反馈语音,通知到达学生的家长和教师,到达学生的到达情况。
应理解,本申请中的学生入校管理装置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如Android手机、iOS手机、Windows Phone手机等)、平板电脑、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ID(MobileInternet Devices,简称:MID)、机器人或穿戴式设备等。上述学生入校管理装置仅是举例,而非穷举,包含但不限于上述学生入校管理装置。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学生入校管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智能车载终端、计算机设备等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结合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背景技术做出贡献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或者实施方式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因此,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任何一种学生入校管理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硬盘、软盘、光盘、磁带、磁盘、优盘、闪存等。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任何一种学生入校管理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方式,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均属于可选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各个实施方式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方式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方式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方式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学生入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入校管理系统中的云端服务器,所述入校管理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出入口的第一身份识别设备和音频播放设备,以及设置于教室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第一身份验证设备获取待入校学生的第一特征信息;
当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学生数据库中的身份信息相匹配时,向所述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以使所述第一身份验证设备控制所述出入口的闸门打开,放行所述待入校学生前往目标教室;
当从所述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获取到所述待入校学生的特征信息时,生成反馈语音;
对所述反馈语音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第一数字信号;
对所述第一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
对所述第二数字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处理,得到第三数字信号;
向所述音频播放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字信号,以通过所述音频播放设备播放所述反馈语音,通知所述到达学生的接送人,所述到达学生的到达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
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确定提取到的特征中包含所述待入校学生的特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校管理系统还包括教师端,在所述向所述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在所述学生数据库中匹配出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待入校学生的课程表;
根据当前时间和所述课程表,确定所述目标教室;
根据所述出入口和所述目标教室的路程,预测所述待入校学生到达所述目标教室的时刻;
将所述时刻和所述身份信息发送至所述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
从所述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接收未达到信息,其中,所述未达到信息为所述待入校学生未在所述时刻前达到所述目标教室时,所述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生成的;
根据所述未达到生成第一提示语音,并向所述音频播放设备和所述教师端发送所述第一提示语音,以通过所述音频播放设备和所述教师端播放所述第一提示语音,提示所述待入校学生的接送人和教师,所述待入校学生未准时到达教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校管理系统还包括家长端,在从所述第一身份验证设备获取待入校学生的第一特征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家长端接收指定接送人的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家长端的ID,确定对应的学生信息;
根据所述学生信息,在所述学生数据库中匹配出对应的接送人列表;
将所述指定接送人的特征信息,存入所述接送人列表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待入校学生的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特征信息在所述学生数据库中匹配出的身份信息,确定所述待入校学生的接送人列表;
当所述接送人列表中不包含所述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时,向所述家长端发送第二提示语音和所述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以使所述家长端播放所述第二提示语音,以及展示所述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提示所述待入校学生的家长留意学生情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家长端发送第二提示语音和所述实际接送人的特征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家长端接收需求信息;
将所述需求信息转化为语音信息,并向所述教师端发送所述语音信息,以使所述教师端播放所述语音信息,使所述待入校学生的教师根据所述语音信息对所述待入校学生进行检查询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向所述音频播放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字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家长端和所述教师端发送所述第三数字信号,以通过所述家长端和所述教师端播放所述反馈语音,通知所述到达学生的家长和教师,所述到达学生的到达情况。
8.一种学生入校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入校管理系统中的云端服务器,所述入校管理系统还包括设置于出入口的第一身份识别设备和音频播放设备,以及设置于教室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身份验证设备获取待入校学生的第一特征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特征信息与学生数据库中的身份信息相匹配时,向所述第一身份验证设备发送放行指令,以使所述第一身份验证设备控制所述出入口的闸门打开,放行所述待入校学生前往目标教室;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从所述目标教室中的第二身份识别设备获取到所述待入校学生的特征信息时,生成反馈语音,并对所述反馈语音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第一数字信号,对所述第一数字信号进行压缩处理,得到第二数字信号,对所述第二数字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处理,得到第三数字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音频播放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字信号,以通过所述音频播放设备播放所述反馈语音,通知所述到达学生的接送人,所述到达学生的到达情况。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107124.0A 2022-09-09 2022-09-09 学生入校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3931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7124.0A CN115393139A (zh) 2022-09-09 2022-09-09 学生入校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23/117709 WO2024051815A1 (zh) 2022-09-09 2023-09-08 学生入校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7124.0A CN115393139A (zh) 2022-09-09 2022-09-09 学生入校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3139A true CN115393139A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26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7124.0A Pending CN115393139A (zh) 2022-09-09 2022-09-09 学生入校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93139A (zh)
WO (1) WO202405181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1815A1 (zh) * 2022-09-09 2024-03-14 广西冠标科技有限公司 学生入校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52621A (ja) * 2004-06-09 2005-12-22 Hisashige Nakao 個人認証idを利用した施設への入退場情報管理システム
KR101346745B1 (ko) * 2013-05-31 2014-01-03 (주)미래에스앤에스 엔에프씨를 이용한 학교 생활 관리 시스템
CN206162737U (zh) * 2016-10-12 2017-05-10 深圳市因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接送系统
CN108932756A (zh) * 2018-06-13 2018-12-04 合肥托卡拉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app的学生入校、离校签到监督系统
CN111985289A (zh) * 2019-11-28 2020-11-24 厦门创厦科技有限公司 幼儿园接送系统
CN115393139A (zh) * 2022-09-09 2022-11-25 广西冠标科技有限公司 学生入校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1815A1 (zh) * 2022-09-09 2024-03-14 广西冠标科技有限公司 学生入校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51815A1 (zh) 2024-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3931B (zh) 应用于智能家居平台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903414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监控办公考勤控制系统及方法
Bae et 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utomatic attendance check system using BLE beacon
CN108846785A (zh) 一种平安教育应用方法及系统
CN108122314A (zh) 一种门铃呼叫处理方法、云服务器、介质以及系统
CN107423987A (zh) 一种本地式快递物流实名认证系统及认证方法
CN103473826A (zh) 一种基于wifi的课堂自动签到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US9224296B1 (en) School child tracking system
CN108109221B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打卡系统
CN108038805A (zh) 应用于校园的智慧教学管理方法
CN115393139A (zh) 学生入校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225045A (zh) 一种基于用户id和指纹识别的移动考勤系统及考勤方法
CN101520907A (zh) 一种基于rfid的家校通数据上传与下载系统
CN110730330B (zh) 声音处理方法与装置、门铃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50133055A (ko) 인터넷 공유기를 이용한 출결 관리 방법
CN111178816B (zh) 宿舍监控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523128U (zh) 一种智能门禁管理系统
KR20140078242A (ko) 단말의 생체 인식과 위치 인식을 활용한 출결 관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4167026B (zh) 一种利用手持设备的考勤方法
US9355310B2 (en) Monitoring individuals using distributed data sources
CN106850708A (zh) 具有gps定位跟踪功能的家校通系统及其方法
CN108460854A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的考勤打卡方法及系统
CN108520565A (zh) 一种用于远程教育的综合云计算平台
CN112562158A (zh) 身份信息确认系统与方法
CN111080867A (zh) 一种应用于学校家长接送的智能门禁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