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2419A - 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 - Google Patents

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92419A
CN115392419A CN202210825341.7A CN202210825341A CN115392419A CN 115392419 A CN115392419 A CN 115392419A CN 202210825341 A CN202210825341 A CN 202210825341A CN 115392419 A CN115392419 A CN 115392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fc
unit
bluetooth
film card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253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8253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924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92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924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66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comprising at least a second 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 in addition to a first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arran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FC+BT的安全薄膜卡,包括:NFC、蓝牙天线,电源切换开关,安全单元,蓝牙单元,NFC模块;所述NFC天线与NFC模块相连,所述电源切换开关与所述安全单元、NFC模块相连,为所述薄膜卡提供电源及取电;所述蓝牙天线与所述蓝牙单元相连;所述安全单元与蓝牙单元、NFC模块相连、电源切换开关电源相连。本发明的安全薄膜卡具有蓝牙通信和NFC通信感知功能,用户可把双方的蓝牙地址、名称、校验信息等数据通过NFC进行通信,所述新型薄膜卡可处于无电状态,可通过NFC进行触发上电,所述薄膜卡无电状态是零消耗移动设备电量,密钥注入可以近距离无接触安全注入功能,本身薄膜卡类型具有较好的便携性、普适性,为移动用户提供了低功耗便携的安全载体。

Description

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可直接NFC通信、可快速建立蓝牙安全通信、可零功耗存在、不影响SIM卡,安全、便携、普适。
背景技术
蓝牙技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能够用于乘车、购物、交换信息、刷门禁卡,可以说它能够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蓝牙盾通过蓝牙功能良好的适配不同的移动终端,提供加解密服务,但是本身蓝牙连接时间较长,无线传输初始化、注密等安全操作有敏感信息泄露风险。现有的蓝牙薄膜卡通过7816接口进行操作,对移动设备本身的SIM卡通信造成影响,间接的截取了移动设备与SIM卡通信内容,直接影响了用户的移动设备无线信号,导致移动设备与SIM卡通信异常。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对SIM卡通信不影响,无线蓝牙通信快速配对连接、密钥注入,可掉电零电量消耗的安全薄膜卡,能够给移动设备提供高安全保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的便捷性、安全性,本身对SIM卡通信管脚无连接、不影响,兼容性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包括:NFC天线,蓝牙天线,电源切换开关,安全单元,蓝牙单元,NFC模块;其所述独立NFC天线与所述NFC模块相连,所述电源切换开关与所述安全单元、NFC模块相连,为所述薄膜卡提供电源及连接的SIM卡电源上取电;其所述独立蓝牙天线与所述蓝牙单元相连;所述安全单元与蓝牙单元、NFC模块相连、电源切换开关电源相连。本发明的安全薄膜卡具有常规的蓝牙通信能力外,还可通过NFC单元收发信号,触发所述薄膜卡的上电、下电功能,用户通过NFC标签读写功能,把双方的蓝牙地址、名称、校验信息等数据进行交互,所述薄膜卡快速上电唤醒,进入蓝牙连接状态,薄膜卡的NFC可与移动设备的NFC进行直接通信,所述薄膜卡内安全单元可支持用户身份认证、安全储存、加解密服务功能、敏感信息输入确认等安全操作,用户对薄膜卡读写操作能够安全可控的执行,薄膜卡粘贴到SIM卡上,放置到移动设备里面,薄膜卡仅通过SIM取电,不连接SIM卡7816接口上,不干扰现有用户的SIM卡通信功能,所述新型薄膜卡可处于无电状态,通过NFC进行触发上电,所述薄膜卡无电状态是零消耗移动设备电量,所述薄膜卡在现有的薄膜卡产品上提供零电量消耗、不影响SIM卡功能,密钥注入可以近距离无接触安全注入,本发明薄膜卡具有便携性、普适性,为移动设备提供了低功耗,便携的安全硬件设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包括:
所述NFC单元与所述NFC天线相连,能够感应其它移动设备的NFC读写操作及取电功能;能够通过其它移动设备的NFC功能进行读写数据,实现NFC通信功能;
所述NFC单元与所述电源切换开关相连,能够在其它移动设备读写NFC数据时候,控制电源切换开关接通电源信号,对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上电;
所述NFC单元与所述安全单元相连,能够收发所述安全单元指令,可对电源切换开关进行关闭,对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掉电;
所述蓝牙单元与所述蓝牙天线相连,用于其它移动设备的蓝牙相连,建立蓝牙通信功能;与所述安全单元相连,能够提供数据蓝牙通信能力;
所述安全单元内置存储单元及密码服务功能,能够提供安全认证、数据加解密服务、安全储存、PIN码确认等安全功能服务。
所述安全单元与所述蓝牙单元相连,可操作蓝牙连接、匹配、通信加密等功能。与NFC单元相连可读写NFC单元数据内容,可配置所述NFC单元对电源切换开关的操作,实现对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的上电、下单等电源操作信息;
所述电源切换开关与SIM卡电源管脚相连,能够通过SIM卡电源取电,对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各个单元模块提供电能;
所述电源切换开关与所述所述NFC单元相连,能够收发信号对电源通路进行控制,不同的信号切换对应的电源状态;
所述独立双天线设计,其中所述NFC天线用于收发NFC单元无线信号及接收NFC提供的电量,蓝牙天线和蓝牙单元相连,用于和移动设备之间的蓝牙数据通信;
优先的是,所述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还包括:
所述电源切换开关,没有电量或者默认状态是断开状态,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电源(VCC1)与SIM卡电源(VCC0)管脚是断路状态;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电源与外接供电电源断开,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上无电流、电压处于下单状态,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消耗电量为零,移动设备无需长时间提供待机功耗
优先的是,所述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还包括:
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表贴到SIM卡上,放置移动设备内部,只有电源正负极接入,对SIM卡通信管脚7816接口(7816_RST、7816_CLK、7816_I/O、7816_VPP)无连接,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依附SIM上但是对移动设备与SIM卡通信没有任何干扰关系,不改变现有的SIM卡通信物理连接及通信协议
优先的是,所述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还包括:
所述NFC单元与移动设备之间的NFC近距离通信,可以提供密钥近距离安全加注、证书无接触注入等,直接写入安全单元内部;使其注密等安全载体出厂配置时候,方便快速,近距离安全通信;
优先的是,所述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还包括:
所述NFC单元有掉电保存数据功能,安所述全单元可在供电状态下写入数据信息,该数据信息可如同NFC标签储存掉电情况下不会丢失;
优先的是,所述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还包括:
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在电源断路零消耗状态下,可通过移动设备NFC操作触发接通电源进行上电,移动设备开启NFC读写功能,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上的NFC单元通过NFC天线取电,所述NFC单元上电,所述NFC单元启动工作,所述NFC单元控制所述电源切换开关信号有低电平到高电平,所述电源切换开关把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VCC1与SIM卡VCC0接通,所述SIM卡电源供电给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所述安全单元、所述蓝牙单元、所述NFC单元启动。
优先的是,所述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还包括:
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在电源工作结束,进入待机功耗后可进入关机后掉电操作,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安全单元与所述NFC单元相连,可进行数据通信,当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处于无工作低功耗状态时候,所述安全单元启动关机工作,各个单元模块关机后,所述安全单元发送掉电命令给所述NFC单元,所述NFC单元接收到掉电指令,所述NFC单元发送切换信号,控制管脚有高电平切换到低电平状态,所述NFC单元控制所述电源切换开关断开SIM卡VCC0端,所述薄膜卡电源VCC1与VCC0断路,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掉电状态,
优先的是,所述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还包括:
移动设备通过NFC读取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所述NFC单元信息时候,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可以直接进行上电工作,预植所述NFC单元的蓝牙连接信息和校验信息可以被移动设备直接读取到移动设备,移动设备也可把蓝牙连接信息和效验信息直接写入到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NFC单元内;移动设备读取到蓝牙连接信息,启动蓝牙连接工作;所述安全单元读取到所述NFC单元的蓝牙连接信息和效验信息通过接口给到所述蓝牙单元,所述蓝牙单元把效验信息发送给移动设备,移动设备收到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蓝牙信息,直接接通建立蓝牙通信;移动设备减少了蓝牙搜索、配对、连接复杂的流程;
优先的是,所述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还包括:
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可在上电工作时候产生随机密钥对,把公钥写入所述NFC单元;该公钥通过移动设备NFC近距离读取到移动设备内,该公钥可对移动设备通过蓝牙传输到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上的数据进行加密,密文数据有无线蓝牙通道传入到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内,所述安全单元用私钥解密密文。
优先的是,所述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还包括:
移动设备也可在建立蓝牙通信读取所述NFC单元时候,随机生成密钥,把公钥写入所述NFC单元,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安全单元读取所述NFC单元公钥,用该公钥加密蓝牙通信数据,把密文通过无线蓝牙发送给移动设备端,移动设备收到密文数据用此次私钥进行解密,得到对应的数据。
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可提供安全的蓝牙通信,蓝牙通信的双向数据可单独进行加密,其密钥交换通过近距离NFC单元进行,保证了密钥交换过程中的安全,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内置到移动设备内部,在不影响现有SIM卡功能下,提供了一种近距离无需取出便捷的安全的密钥交换,本身薄膜卡类型具有较好的便携性、普适性,为移动设备提供了低功耗,便携的安全硬件设备。创新性解决现有薄膜卡蓝牙通信加密密钥交换泄露的问题,解决了薄膜卡对用户SIM卡的影响,降低了移动设备功耗,解决蓝牙配对繁琐、蓝牙无线通信数据泄露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型安全薄膜卡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新型安全薄膜卡的硬件原理管脚连接框图;
图3为本发明新型安全薄膜卡的NFC触发上电、断电功能流程;
图4为本发明新型安全薄膜卡无线通信快速连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申请兼具薄膜卡相对精准距离轨迹感知、识别功能、双天线设计集电功能、蓝牙通信能力、安全加密功能、NFC通信功能,以下对本申请的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简称“薄膜卡”。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2所示,薄膜卡,包括:
上述NFC单元与上述NFC天线相连,能够感应其它移动设备的NFC读写操作及取电功能;能够通过其它移动设备的NFC功能进行读写数据,实现NFC通信功能;
上述NFC单元与上述电源切换开关相连,能够在其它移动设备读写NFC数据时候,控制电源切换开关接通电源信号,对上述全薄膜卡上电;
上述NFC单元与上述安全单元相连,能够收发上述安全单元指令,可对上述电源切换开关进行关闭,上述述薄膜卡掉电;
上述蓝牙单元与上述蓝牙天线相连,用于其它移动设备的蓝牙相连,建立蓝牙通信功能;与上述安全单元相连,能够提供数据蓝牙通信能力;
上述安全单元内置存储单元及密码服务功能,能够提供数据加解密服务,安全储存等安全功能服务。
上述安全单元与上述蓝牙单元相连,可操作蓝牙连接、匹配、通信加密等功能。与上述NFC单元相连可读写上述NFC单元数据内容,可配置上述NFC单元对上述电源切换开关的操作,实现对上述薄膜卡的上电、下单等电源操作;
上述电源切换开关与上述SIM卡电源管脚相连,能够通过SIM卡电源取电,对上述薄膜卡各个单元模块提供电能;
上述电源切换开关与上述NFC单元相连,能够收发信号对电源通路进行控制,不同的信号切换对应的电源状态;
上述独立双天线设计,其中上述NFC天线用于收发NFC单元无线信号及接收NFC提供的电量,上述蓝牙天线和上述蓝牙单元相连,用于上述薄膜卡和移动设备之间的蓝牙数据通信;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2所示,薄膜卡,包括:
上述电源切换开关,没有电量或者默认状态是断开状态,上述薄膜卡电源VCC1与SIM卡电源VCC0管脚是断路状态;上述薄膜卡电源与外接供电电源断开,上述薄膜卡上无电流、电压处于下单状态,上述薄膜卡消耗电量为零,移动设备无需长时间提供待机功耗。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2所示,薄膜卡,包括:
上述薄膜卡表贴到SIM卡上,放置移动设备内部,只有电源正负极(VCC1、GND)两个管脚接入,对SIM卡通信管脚7816接口(7816_RST、7816_CLK、7816_I/O、7816_VPP)无连接,上述薄膜卡依附SIM上但是对移动设备与SIM卡通信没有任何干扰关系,不改变现有的SIM卡通信物理连接及通信协议;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2所示,薄膜卡,包括:
上述NFC单元与移动设备之间的NFC近距离通信,可以提供密钥近距离安全加注、证书无接触注入,直接写入上述安全单元内部;使其注密等安全载体出厂配置时候,方便快速,近距离安全通信;上述NFC单元有掉电保存数据功能,上述安全单元可在供电状态下写入数据信息,该数据信息可如同NFC标签储存掉电情况下不会丢失;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3所示,薄膜卡,包括:
上述薄膜卡在电源断路零消耗状态下,可通过移动设备NFC操作触发接通电源进行上电,移动设备开启NFC读写功能,上述薄膜卡上的NFC单元通过NFC天线取电,上述NFC单元上电,上述NFC单元启动工作,上述NFC单元控制上述电源切换开关信号有低电平到高电平,上述电源切换开关把上述薄膜卡VCC1与SIM卡VCC0接通,上述SIM卡电源供电给上述薄膜卡,上述安全单元、上述蓝牙单元、上述NFC单元启动。上述薄膜卡在电源工作结束后,进入待机功耗后可进入关机后掉电操作,上述薄膜卡安全单元与上述NFC单元相连,可进行数据通信,当上述薄膜卡处于无工作低功耗状态时候,上述安全单元启动关机工作,上述各个单元模块关机后,上述安全单元发送掉电命令给上述NFC单元,上述NFC单元收到掉电指令,上述NFC单元发送切换信号,控制管脚有高电平切换到低电平状态,上述NFC单元控制上述电源切换开关断开SIM卡VCC0端,上述薄膜卡电源VCC1与VCC0断路,上述薄膜卡掉电状态,具体实施其中一种执行步骤举例如下:
1、用户把上述薄膜卡贴在SIM卡上,放置到移动设备里面;
2、移动设备SIM卡VCC0管脚和所述薄膜卡VCC1线路断路,所述薄膜卡处于掉电状态;
3、带有NFC功能的移动设备通过NFC功能近距离扫描上述薄膜卡;
4、上述薄膜卡NFC单元感知移动设备读写上述NFC单元,NFC单元通过NFC天线感应到电量,启动上述NFC单元工作;
5、上述薄膜卡NFC单元控制上述电源切换开关,上述薄膜卡的电源管脚VCC1与移动设备SIM卡管脚VCC0接通;
6、上述薄膜卡电源管脚VCC1提供电源给上述NFC单元、上述蓝牙单元、上述安全单元,上述薄膜卡各个单元启动;
7、上述薄膜卡执行相关任务后,进入低功耗状态,上述安全单元通知上述NFC单元关闭电源;
8、上述NFC单元控制;上述电源切换开关,上述薄膜卡的电源管脚VCC1与移动设备SIM卡管脚VCC0断开,电源关闭;
9、上述薄膜卡处于掉电状态,零电量消耗。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4所示,薄膜卡,包括:
上述技术方案的薄膜卡的具有可快速建立蓝牙通信信道功能,基于NFC模块掉电不丢失读写功能,移动设备通过NFC读取上述薄膜卡NFC单元信息时候;上述薄膜卡可以直接进行上电工作,预植上述NFC单元的蓝牙连接信息和校验信息可以被移动设备直接读取到移动设备,移动设备也可把蓝牙连接信息和效验信息直接写入到上述薄膜卡NFC单元内;移动设备读取到蓝牙连接信息,按照读取到的蓝牙名字直接连接;上述安全单元读取到上述NFC单元的蓝牙连接信息和效验信息通过接口给到上述蓝牙单元,上述蓝牙单元把效验信息发送给移动设备,移动设备收到上述薄膜卡蓝牙校验信息,直接接通建立蓝牙通信;移动设备减少了蓝牙搜索、配对、连接复杂的流程,具体实施其中一种执行步骤举例如下:
1、上述薄膜卡上电状态下,把自身的蓝牙名称、地址相关的信息通过上述安全单元传输给上述NFC单元,NFC单元储存在掉电不丢失的区域;
2、上述薄膜卡断电,进入无电状态,零消耗电量;
3、移动设备NFC模块靠近上述薄膜卡,开启读写功能,上述薄膜卡NFC单元通过NFC天线感应到电量信号,上述NFC单元开始工作,控制所述电源切换开关,上述薄膜卡上电,各个模块启动工作;
4、上述薄膜卡NFC单元把储存区蓝牙信息内容通过NFC天线反馈给移动设备;
5、移动设备NFC把本身的蓝牙信息写入到上述薄膜卡NFC单元,同时读取到上述薄膜卡蓝牙信息,开始蓝牙连接工作;
6、上述薄膜卡通过安全单元把NFC单元的蓝牙信息读取,通过上述蓝牙单元回复给移动设备;
7、移动设备通过无线蓝牙信息收到校验信息,进行信息核对确认;
8、移动设备校验成功,移动设备与上述薄膜卡建立蓝牙通信。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4所示,薄膜卡,包括:
上述技术方案的薄膜卡的具有可安全的建立上下行数据加密蓝牙通信功能,上述薄膜卡可在上电工作时候产生随机密钥对,把公钥写入上述NFC单元;该公钥通过移动设备NFC近距离读取到移动设备内,该公钥可对移动设备通过蓝牙传输到上述薄膜卡上的数据进行加密,密文数据有无线蓝牙通道传入到上述薄膜卡内,所述安全单元用私钥解密密文。
移动设备也可在建立蓝牙通信读取上述NFC单元时候,随机生成密钥,把公钥写入上述NFC单元,上述薄膜卡安全单元读取上述NFC单元公钥,用该公钥加密蓝牙通信数据,把密文通过无线蓝牙发送给移动设备端,移动设备收到密文数据用此次私钥进行解密,得到对应的数据。
上述薄膜卡可提供安全的蓝牙通信,蓝牙通信的双向数据可单独进行加密,其密钥交换通过近距离上述NFC单元进行,保证了密钥交换过程中的安全,上述薄膜卡内置到移动设备内部,在不影响现有SIM卡功能下,提供了一种近距离无需取出便捷的安全的密钥交换,上述薄膜卡类型具有较好的便携性、普适性,为移动设备提供了低功耗,便携的安全硬件设备。创新性解决现有薄膜卡蓝牙通信加密密钥交换泄露的问题,解决了现有薄膜卡对用户SIM卡的影响,降低了移动设备功耗,解决蓝牙配对繁琐、蓝牙无线通信数据泄露的风险。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薄膜卡、相对精准距离计算、记录、安全功能等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普遍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9)

1.一种BFC+BT的安全薄膜卡,其特征在于,包括:
NFC单元与所述NFC天线相连,能够感应其它移动设备的NFC读写操作及取电功能;能够通过其它移动设备的NFC功能进行读写数据,实现NFC通信功能;
NFC单元与电源切换开关相连,能够在其它移动设备读写NFC数据时候,控制电源切换开关接通电源信号,对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上电;
NFC单元与安全单元相连,能够接收安全单元指令,可对电源切换开关进行关闭,对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掉电;
蓝牙单元与蓝牙天线相连,用与其它移动设备的蓝牙相连,建立蓝牙通信功能;与所述安全单元相连,能够提供数据蓝牙通信能力;
安全单元内置存储单元及密码服务功能,能够提供数据加解密服务,安全储存等安全功能服务。
安全单元与蓝牙单元相连,可操作蓝牙连接、匹配、通信加密等功能。与NFC单元相连可读写NFC单元数据内容,可配置NFC单元对电源切换开关的操作,实现对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的上电、下单等电源操作信息;
电源切换开关与SIM卡电源管脚相连,能够通过SIM卡电源取电,对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各个单元模块提供电能;
电源切换开关与所述NFC单元相连,能够接受信号对电源通路进行控制,不同的信号切换对应的电源状态;
独立双天线设计,其中NFC天线用与收发NFC单元无线信号及接收NFC提供的电量,蓝牙天线和蓝牙单元相连,用与和移动手机之间的蓝牙数据通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FC+BT的安全薄膜卡,其特征在于完全处于掉电状态,薄膜卡零电量消耗,还包括:
电源切换开关,没有电量或者默认状态是断开状态,新型安全薄膜卡电源(VCC)与SIM卡电源VCC管脚是断路状态;新型安全薄膜卡电源与外接供电电源断开,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上无电流、电压处于下单状态,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消耗电量为零,移动设备无需长时间提供待机功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BFC+BT的安全薄膜卡,其特征在于对SIM无影响,还包括:
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表贴到SIM卡上,放置移动设备内部,只有电源正负极接入,对SIM卡通信管脚7816接口(7816_RST、7816_CLK、7816_I/O、7816_VPP)无连接,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依附SIM上但是对移动设备与SIM卡通信没有任何干扰关系,不改变现有的SIM卡通信物理连接及通信协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FC+BT的安全薄膜卡,其特征在于近距离安全初始化功能,还包括:
NFC单元与移动手机之间的NFC进距离通信,可以提供密钥近距离安全加注、证书无接触注入,直接写入安全单元内部;使其注密等安全载体出厂配置时候,方便快速,近距离安全通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FC+BT的安全薄膜卡,其特征在于NFC掉电保持数据,还包括:
NFC单元有掉电保存数据功能,安全单元可在供电状态下写入数据信息,该数据信息可如同NFC标签储存掉电情况下不会丢失。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BFC+BT的安全薄膜卡,其特征在于NFC触发上电,还包括:
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在电源断路零消耗状态下,可通过移动设备NFC操作触发接通电源进行上电,移动设备开启NFC读写功能,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上的NFC单元通过NFC天线取电,所述NFC单元上电,所述NFC单元启动工作,所述NFC单元控制所述电源切换开关信号有低电平到高电平,所述电源切换开关把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VCC1与SIM卡VCC0接通,所述SIM卡电源供电给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所述安全单元、所述蓝牙单元、所述NFC单元启动。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BFC+BT的安全薄膜卡,其特征在于可控触发断电,还包括:
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在电源工作结束,进入待机功耗后可进入关机后掉电操作,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安全单元与所述NFC单元相连,可进行数据通信,当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处于无工作低功耗状态时候,安全单元启动关机工作,各个单元模块关机后,安全单元发送掉电命令给NFC单元,NFC单元接收到掉电指令,NFC单元发送切换信号,控制管脚有高电平切换到低电平状态,NFC单元控制电源切换开关断开SIM卡VCC0端,所述薄膜卡电源VCC1与VCC0断路,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掉电状态。
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BFC+BT的安全薄膜卡,其特征在于可快速建立蓝牙通信信道,还包括:
移动手机通过NFC读取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NFC单元信息时候;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可以直接进行上电工作,预植NFC单元的蓝牙连接信息和校验信息可以被移动设备直接读取到移动手机端,移动手机也可把蓝牙连接信息和效验信息直接写入到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NFC单元内;移动手机读取到蓝牙连接信息,启动蓝牙连接工作;所述安全单元读取到所述NFC单元的蓝牙连接信息和效验信息通过接口给到所述蓝牙单元,所述蓝牙单元把效验信息发送给移动手机,移动手机收到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蓝牙信息,直接接通建立蓝牙通信;移动手机减少了蓝牙搜索、配对、连接复杂的流程。
9.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BFC+BT的安全薄膜卡,其特征在于可安全的建立加密蓝牙通信,还包括:
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可在上电工作时候产生随机密钥对,把公钥写入NFC单元;该公钥通过移动手机NFC近距离读取到移动设备内,该公钥可对移动设备通过蓝牙传输到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上的数据进行加密,密文数据有无线蓝牙通道传入到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内,所述安全单元用私钥解密密文;
移动设备也可在建立蓝牙通信读取所述NFC单元时候,随机生成密钥,把公钥写入所述NFC单元,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安全单元读取所述NFC单元公钥,用该公钥加密蓝牙通信数据,把密文通过无线蓝牙发送给移动设备端,移动设备接受到密文数据用此次私钥进行解密,得到对应的数据;
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可提供安全的蓝牙通信,蓝牙通信的双向数据可单独进行加密,其密钥交换通过近距离NFC单元进行,保证了密钥交换过程中的安全,所述新型安全薄膜卡内置到移动设备内部,在不影响现有SIM卡功能下,提供了一种近距离无需取出便捷的安全的密钥交换,本身薄膜卡类型具有较好的便携性、普适性,为移动用户提供了低功耗,便携的安全硬件设备。创新性解决现有薄膜卡蓝牙通信加密密钥交换泄露的问题,解决了薄膜卡对用户SIM通信的影响,降低了移动设备功耗,解决蓝牙配对繁琐、蓝牙无线通信数据泄露的风险。
CN202210825341.7A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 Pending CN1153924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5341.7A CN115392419A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25341.7A CN115392419A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92419A true CN115392419A (zh) 2022-11-25

Family

ID=84116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25341.7A Pending CN115392419A (zh) 2022-07-13 2022-07-13 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924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1344A (zh) * 2023-07-13 2023-10-20 芯电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fc标签基于侦测线状态进行数据切换的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11344A (zh) * 2023-07-13 2023-10-20 芯电智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nfc标签基于侦测线状态进行数据切换的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1299B (zh) 啓用用戶識別卡的系統、方法及用戶識別模組控制器
TWI338469B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845568B2 (en) Managing power and timing in a smart card device
KR20090125073A (ko) 기억 매체, 통신 시스템, 및 제어 장치
US20110294418A1 (en) Portable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Electronic Wallet
CN104346648A (zh) 多功能可视卡装置
EP2224375B1 (en) Power supply for a system including chip card connected to a host device
CN101201947A (zh) 多功能电子商务卡及其机卡分离支付方法和用电控制方法
WO2011124078A1 (zh) 非接触通信装置
CN101131720A (zh) 一种射频识别的计算机安全锁定认证系统和方法
EP1733581A1 (en)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N101345793B (zh) 一种近场通信终端及其掉电实现非接触式卡应用的方法
CN101853370B (zh) 一种卡容器及配套的射频sim卡
CN101515814A (zh) 增强型近距离无线通信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15392419A (zh) 一种nfc+bt的安全薄膜卡
CN101916950A (zh) 安全芯片集线器
CN110809312A (zh) 一种低功耗nfc装置、电子设备和工作方法
US856000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different types of universal integrated circuit cards
AU2011340561A1 (en) Electronic payment device able to receive and hold a portable telephone
JP2009151435A (ja) 非接触通信デバイス
CN205158415U (zh) 智能卡
KR101906366B1 (ko) Nfc 및 비컨을 이용한 전자 명함 교환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303741A (zh)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核验设备
US7825772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KR101531068B1 (ko) 듀얼밴드 듀얼모드 모뎀과 통합 인증칩간 인터페이스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